Ⅰ 老赖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抓捕
法律分析:需有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这是执行人员作出拘留裁定的前提条件,如果被拘留人没有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就不能进行拘留,这是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需经院长批准。司法拘留作为限制人身自由的一项强制措施,属于执行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应当经过三名以上执行员讨论,报本院院长批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四)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Ⅱ 什么情况下法院会上门抓老赖
有恶意拖欠转移财产,拒不履行义务情况的,法院会上门抓老赖。
老赖,一般指失信被执行人,是指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人。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文明办、最高人民法院、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税务总局、证监会、中国铁路总公司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对特定严重失信人限制乘坐火车、飞机、出入境等,做出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称,将对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失信行为责任人实施联合惩戒。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1、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2、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3、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4、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5、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6、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可以对失信被执行人采取的行为是,遇到欠钱不还的情况,建议尽快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还款,一旦超过了诉讼时效,丧失胜诉权,胜诉之后,如果对方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Ⅲ 法院对付老赖的办法有哪些
1、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通过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公布,记录在央行征信系统中,并通报给各个金融机构、政府部门、行政单位等知晓,以对其进行信用惩戒,促使其自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2、限制高消费及有关消费
交通出行不能乘坐飞机;
火车票不能买动车或高铁、不能买软卧或二等以上座位;
不得出入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
不得购车、购房,或者新建、装修房屋;
不得旅游、度假,不得购入投资理财产品;
其子女不得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等。
3、情节严重还有可能判刑
比如:
老赖故意伪造或者销毁了有关证据;
以暴力、威胁、贿赂等方法阻止履行义务;
将冻结或者扣押的财产隐藏、转移、损毁等;
对相关工作人员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
这些从民事案件上升到刑事案件的行为,就有可能判刑坐牢。
借款人太过于频繁去申请贷款或者是频繁进行贷款操作,都是会增加个人信用风险的,可以在:贝尖速查,查看个人信用风险指数就可以了。风险评分越高,申请就越容易被拒。
(3)程序员抓老赖扩展阅读:
老赖名下没房没车没存款怎么办?
确实很多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感觉上像是没有任何可强制执行的资产了,但人民法院早有准备,还能有以下应对措施:
1、强制执行住房公积金
在成为老赖之前,只要是有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那么公积金账户余额可以被依法强制执行。
2、强制执行养老保险金
离休、退休职工应得的养老金应当视为老赖在第三人处的固有收入,人民法院有权依法冻结、划扣。
3、从其他财产权入手
比如债权、股票、股权、理财产品、知识产权等等,属于老赖名下财产的,都可以依法查封、扣押。
4、从共有财产入手
比如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收入、共同生产经营投资的项目收益、继承或受赠的不动产及动产等,可冻结、扣押属于老赖的那一部分。
5、从第三人名下财产入手
只要第三人书面确认该财产属于老赖,即使是登记在第三人名下,也可以依法查封、扣押、冻结。
这些是人民法院对于强制执行财产清偿的一些方法,即使老赖名下没房没车没存款,也总有一些其他财产。
若实在是什么财产都没有、清偿不了,那还可以对老赖执行各种惩戒,毕竟生命还在继续,总有完成债务清偿的一天。
Ⅳ 什么情况下法院会上门抓老赖
法院会上门抓老赖是在经过强制执行并且执法人员劝说后,老赖仍不履行,这时候才可以追究老赖的刑事责任,要求法院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进行定罪处罚。具体情况如下:
1、存在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所谓“生效裁判”是指已经超过法定上诉期限而没有上诉的判决和裁定以及终审法院作出的判决和裁定;
2、法院强制执行后仍然无果;
3、有能力还钱而拒不还钱;
4、拒不执行的情节严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Ⅳ 法院一般怎么抓老赖
法律分析:1.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且责令老赖定期报告财产情况;
2.限制或者禁止其进行高消费活动。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 第三条 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得有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一)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二)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三)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四)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五)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六)旅游、度假(七)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八)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九)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被执行人为单位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不得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因私消费以个人财产实施前款规定行为的,可以向执行法院提出申请。执行法院审查属实的,应予准许。
Ⅵ 什么情况下可以拘留老赖
拘留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被执行人依法采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民事制裁措施。
(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一百零四条规定: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一千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一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拘留的期限,为十五日以下。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机关看管。在拘留期间,被拘留人承认并改正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解除拘留。故拘留只有在上述情况下才能适用,如果经查实,当事人如果确实无力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不能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