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程序命令 > linux最后一个命令

linux最后一个命令

发布时间:2022-10-29 16:06:41

‘壹’ 新手必备的linux操作命令

一、cd命令(切换目录 )

(1)切换到目录 /usr/local

cd /usr/local

(2)去到目前的上层目录

cd ..

(3)回到自己的主文件夹

 cd ~

二、ls命令(查看文件与目录)

(4)查看目录/usr下所有的文件

cd /usr ls -al

三、mkdir命令(新建新目录 )

(5)进入/tmp目录,创建一个名为a的目录,并查看有多少目录存在

cd /tmp

mkdir a ls -al

(6)创建目录a1/a2/a3/a4

mkdir -p a1/a2/a3/a4

四、 rmdir命令(删除空的目录)

 (7)将上例创建的目录a(/tmp下面)删除

rmdir a

(8)删除目录a1/a2/a3/a4,查看有多少目录存在

rmdir -p a1/a2/a3/a4

ls -al

 五、cp命令(复制文件或目录 )

(9)将主文件夹下的.bashrc复制到/usr下,命名为bashrc1

sudo cp ~/.bashrc /usr/bashrc1

(10)在/tmp下新建目录test,再复制这个目录内容到/usr

cd /tmp

mkdir test

sudo cp -r /tmp/test /usr

六、mv命令(移动文件与目录,或更名)

(11)将上例文件bashrc1移动到目录/usr/test

sudo mv /usr/bashrc1 /usr/test

(12)将上例test目录重命名为test2

sudo mv /usr/test /usr/test2

七、rm命令:移除文件或目录

(13)将上例复制的bashrc1文件删除

 sudo rm /usr/test2/bashrc1

(14)将上例的test2目录删除

 sudo rm -r /usr/test2

八、cat命令:查看文件内容

(15)查看主文件夹下的.bashrc文件内容

 cat ~/.bashrc

九、tac命令:反向列示

(16)反向查看主文件夹下.bashrc文件内容

 tac ~/.bashrc

十、more命令:一页一页翻动查看

(17)翻页查看主文件夹下.bashrc文件内容

more ~/.bashrc

十一、head命令:取出前面几行

(18)查看主文件夹下.bashrc文件内容前20行

head -n 20 ~/.bashrc

(19)查看主文件夹下.bashrc文件内容,后面50行不显示,只显示前面几行

head -n -50 ~/.bashrc

十二、tail命令:取出后面几行

(20)查看主文件夹下.bashrc文件内容最后20行

 tail -n 20 ~/.bashrc

(21) 查看主文件夹下.bashrc文件内容,只列出50行以后的数据

 tail -n +50 ~/.bashrc

十三、touch命令:修改文件时间或创建新文件

(22)在/tmp下创建一个空文件hello并查看时间

cd /tmp

 touch hello ls -l hello

(23)修改hello文件,将日期调整为5天前

 touch -d “5 days ago” hello

十四、chown命令:修改文件所有者权限

(24)将hello文件所有者改为root帐号,并查看属性

sudo chown root /tmp/hello

ls -l /tmp/hello

十五、find命令:文件查找

(25)找出主文件夹下文件名为.bashrc的文件

 find ~ -name .bashrc

十六、tar命令:压缩命令

(26)在/目录下新建文件夹test,然后在/目录下打包成test.tar.gz

sudo mkdir /test

sudo tar -zcv -f /test.tar.gz test

(27)解压缩到/tmp目录

sudo tar -zxv -f /test.tar.gz -C /tmp

十七、grep命令:查找字符串

(28)从~/.bashrc文件中查找字符串'examples'

grep -n 'examples' ~/.bashrc

‘贰’ Linux中显示一个文件最后几行的命令是什么

tail -n 20 filename
说明:显示filename最后20行。

Linux下tail命令的使用方法。
linux tail命令用途是依照要求将指定的文件的最后部分输出到标准设备,通常是终端,通俗讲来,就是把某个档案文件的最后几行显示到终端上,假设该档案有更新,tail会自己主动刷新,确保你看到最新的档案内容。
一、tail命令语法
tail [ -f ] [ -c Number | -n Number | -m Number | -b Number | -k Number ] [ File ]
参数解释:
-f 该参数用于监视File文件增长。
-c Number 从 Number 字节位置读取指定文件
-n Number 从 Number 行位置读取指定文件。
-m Number 从 Number 多字节字符位置读取指定文件,比方你的文件假设包括中文字,假设指定-c参数,可能导致截断,但使用-m则会避免该问题。
-b Number 从 Number 表示的512字节块位置读取指定文件。
-k Number 从 Number 表示的1KB块位置读取指定文件。
File 指定操作的目标文件名称
上述命令中,都涉及到number,假设不指定,默认显示10行。Number前面可使用正负号,表示该偏移从顶部还是从尾部开始计算。
tail可运行文件一般在/usr/bin/以下。
二、tail命令使用方法演示例子
1、tail -f filename
说明:监视filename文件的尾部内容(默认10行,相当于增加参数 -n 10),刷新显示在屏幕上。退出,按下CTRL+C。
2、tail -n 20 filename
说明:显示filename最后20行。
3、tail -n +20 filename
说明:显示filename前面20行。
4、tail -r -n 10 filename
说明:逆序显示filename最后10行。
补充:
跟tail功能相似的命令还有:
cat 从第一行开始显示档案内容。
tac 从最后一行开始显示档案内容。
more 分页显示档案内容。
less 与 more 相似,但支持向前翻页
head 仅仅显示前面几行
tail 仅仅显示后面几行
n 带行号显示档案内容
od 以二进制方式显示档案内容

‘叁’ Linux基本命令-2021-0717

[root@localhost ~]# ls -l
总用量 44
-rw------. 1 ---- root ---- root --------1207 1 月14 18:18 anaconda-ks.cfg
权限--引用计数 所有者 -- 所属组--- 大小-- 文件修改时间 文件名

ls [选项] [文件名或目录名]
选项:
-a :显示所有文件
--color=when:支持颜色输出
-d :显示目录信息,而不是目录下的文件
-h :人性化显示﹐按照我们习惯的显示文件大小
-i :显示文件的i节点号
-l:长格式显示

pwd 命令是查询当前所在的目录的绝对路径
选项:
-L (默认值)打印环境变量"$PWD"的值,可能为符号链接。
-P 打印当前工作目录的物理位置。

mkdir 是创建目录的命令
选项:
-Z:设置安全上下文,当使用SELinux时有效;
-m或--mode:建立目录的同时设置目录的权限;
-p或--parents:若所要建立目录的上层目录目前尚未建立,则会一并建立上层目录;
rmdir 是删除空目录的命令
-p: 递归删除目录

touch 是 创建空文件或修改文件的时间戳
[root@localhost ~]# touch [选项] 文件名
-a:或--time=atime或--time=access或--time=use 只更改存取时间;
-c:或--no-create 不建立任何文件;
-d:<时间日期> 使用指定的日期时间,而非现在的时间;
-f:此参数将忽略不予处理,仅负责解决BSD版本touch指令的兼容性问题;
-m:或--time=mtime或--time=modify 只更该变动时间;
-r:<参考文件或目录> 把指定文件或目录的日期时间,统统设成和参考文件或目录的日期时间相同;
-t:<日期时间> 使用指定的日期时间,而非现在的时间;
--help:在线帮助;
--version:显示版本信息。

stat 是查看文件详细信息的命令,而且可以看到文件的这三个时间戳
选项:
-L:支持符号连接;
-f:显示文件系统状态而非文件状态;
-t:以简洁方式输出信息;

cat 命令用来查看文件内容
选项:
-A: 相当于-vET 选项的整合,用于列出所有隐藏符号
-E: 列出每行结尾的回车符$
-n: 显示行号
-T: 把 Tab 键用^I显示出来
-v: 列出特殊字符

more 是分屏显示文件的命令

less 是分行显示文件的命令
用less命令显示文件时,用PageUp键向上翻页,用PageDown键向下翻页。要退出less程序,应按Q键。
选项:
-e:文件内容显示完毕后,自动退出;
-f:强制显示文件;
-g:不加亮显示搜索到的所有关键词,仅显示当前显示的关键字,以提高显示速度;
-l:搜索时忽略大小写的差异;
-N:每一行行首显示行号;
-s:将连续多个空行压缩成一行显示;
-S:在单行显示较长的内容,而不换行显示;
-x<数字>:将TAB字符显示为指定个数的空格字符。

head 是用来显示文件开头的命令
选项:
-c --bytes=[-]NUM 显示前NUM字节;如果NUM前有"-",那么会打印除了文件末尾的NUM字节以外的其他内容。
-n, --lines=[-]NUM 显示前NUM行而不是默认的10行;如果NUM前有"-",那么会打印除了文件末尾的NUM行以外的其他行。
-q, --quiet, --silent 不打印文件名行。
-v, --verbose 总是打印文件名行。
-z, --zero-terminated 行终止符为NUL而不是换行符。

tail 是用来显示文件末尾的命令
选项:
-c, --bytes=NUM 输出文件尾部的NUM(NUM为整数)个字节内容。
-f, --follow[={name|descript}] 显示文件最新追加的内容。“name”表示以文件名的方式监视文件的变化。
-F 与 “--follow=name --retry” 功能相同。
-n, --line=NUM 输出文件的尾部NUM(NUM位数字)行内容。
--pid=<进程号> 与“-f”选项连用,当指定的进程号的进程终止后,自动退出tail命令。
-q, --quiet, --silent 当有多个文件参数时,不输出各个文件名。
--retry 即是在tail命令启动时,文件不可访问或者文件稍后变得不可访问,都始终尝试打开文件。使用此选项时需要与选项“--follow=name”连用。
-s, --sleep-interal=<秒数> 与“-f”选项连用,指定监视文件变化时间隔的秒数。
-v, --verbose 当有多个文件参数时,总是输出各个文件名。

ln 是用来为文件创建链接的命令
[root@localhost ~]# ln [选项] 源文件 目标文件
选项:
-s: 建立软链接文件。如果不加“-s”选项,则建立硬链接文件
-f: 强制。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则删除目标文件后再建立链接文件
-d, -F, --directory 创建指向目录的硬链接(只适用于超级用户)
-f, --force 强行删除任何已存在的目标文件
-i, --interactive 覆盖既有文件之前先询问用户
-L, --logical 取消引用作为软链接的目标
-n, --no-dereference 把软链接的目的目录视为一般文件
-P, --physical 直接将硬链接到软链接
-r, --relative 创建相对于链接位置的软链接
-s, --symbolic 对源文件建立软链接

硬链接特征:
源文件和硬链接文件拥有相同的 Inode 和 Block
 修改任意一个文件,另一个都改变
 删除任意一个文件,另一个都能使用
 硬链接标记不清,很难确认硬链接文件位置,不建议使用
 硬链接不能链接目录
 硬链接不能跨分区

软链接特征:
 软链接和源文件拥有不同的 Inode 和 Block
 两个文件修改任意一个,另一个都改变
 删除软链接,源文件不受影响;删除源文件,软链接不能使用
 软链接没有实际数据,只保存源文件的 Inode,不论源文件多大,软链接大小不变
 软链接的权限是最大权限 lrwxrwxrwx.,但是由于没有实际数据,最终访问时需要参考源文
件权限
 软链接可以链接目录
 软链接可以跨分区
 软链接特征明显,建议使用软连接

rm 是强大的删除命令,不仅可以删除文件,也可以删除目录
[root@localhost ~]# rm [选项] 文件或目录
选项:
d:直接把欲删除的目录的硬连接数据删除成0,删除该目录;
-f:强制删除文件或目录;
-i:删除已有文件或目录之前先询问用户;
-r:递归处理,将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与子目录一并处理;
--preserve-root:不对根目录进行递归操作;
-v:显示指令的详细执行过程。

cp 是文件或目录用于复制的命令
[root@localhost ~]# cp [选项] 源文件 目标文件
选项:
-a:此参数的效果和同时指定"-dpR"参数相同;
-d:当复制软链接时,把目标文件或目录也建立为软链接,并指向与源文件或目录连接的原始文件或目录;
-f:强行复制文件或目录,不论目标文件或目录是否已存在;
-i:覆盖既有文件之前先询问用户;
-l:对源文件建立硬连接,而非复制文件;
-p:保留源文件或目录的属性;
-r:递归处理,将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与子目录一并处理;
-s:对源文件建立软链接,而非复制文件;
-u:使用这项参数后只会在源文件的更改时间较目标文件更新时或是名称相互对应的目标文件并不存在时,才复制文件;
-S:在备份文件时,用指定的后缀“SUFFIX”代替文件的默认后缀;
-b:覆盖已存在的文件目标前将目标文件备份;
-v:详细显示命令执行的操作。

mv 是用来对文件或目录重新命名,或者将文件移动至其他目录
[root@localhost ~]# mv [选项] 源文件 目标文件
选项:
-b:当文件存在时,覆盖前,为其创建一个备份;
-f:若目标文件或目录与现有的文件或目录重复,则直接覆盖现有的文件或目录;
-i:交互式操作,覆盖前先行询问用户,如果源文件与目标文件或目标目录中的文件同名,则询问用户是否覆盖目标文件。用户输入”y”,表示将覆盖目标文件;输入”n”,表示取消对源文件的移动。这样可以避免误将文件覆盖。
--strip-trailing-slashes:删除源文件中的斜杠“ / ”;
-S<后缀>:为备份文件指定后缀,而不使用默认的后缀;
--target-directory=<目录>:指定源文件要移动到目标目录;
-u:当源文件比目标文件新或者目标文件不存在时,才执行移动操作。

[root@localhost ~]# ls -l install.log
-rw-r--r--. 1 root root 24772 1 月 14 18:17 install.log

第一列的权限位如果不计算最后的“.”,则共有 10 位。

第 2~4 位代表文件所有者的权限。

chmod 用来变更文件或目录的权限
[root@localhost ~]# chmod [选项] 权限模式 文件名
选项:
-c, --changes:当文件的权限更改时输出操作信息。
--no-preserve-root:不将'/'特殊化处理,默认选项。
--preserve-root:不能在根目录下递归操作。
-f, --silent, --quiet:抑制多数错误消息的输出。
-v, --verbose:无论文件是否更改了权限,一律输出操作信息。
--reference=RFILE:使用参考文件或参考目录RFILE的权限来设置目标文件或目录的权限。
-R, --recursive:对目录以及目录下的文件递归执行更改权限操作。

用户身份

首先,读、写、执行权限对文件和目录的作用是不同的。

目录的可用权限其实只有以下几个。

chown 是修改文件和目录的所有者和所属组的命令
[root@localhost ~]# chown [选项] 所有者:所属组 文件或目录
选项:
-c或——changes:效果类似“-v”参数,但仅回报更改的部分;
-f或--quite或——silent:不显示错误信息;
-h或--no-dereference:只对软链接的文件作修改,而不更改其他任何相关文件;
-R或——recursive:递归处理,将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及子目录一并处理;
-v或——version:显示指令执行过程;
--reference=<参考文件或目录>:把指定文件或目录的拥有者与所属群组全部设成和参考文件或目录的拥有者与所属群组相同;
普通用户不能修改文件的所有者,哪怕自己是这个文件的所有者也不行
普通用户可以修改所有者是自己的文件的权限

chgrp 是修改文件和目录的所属组的命令
[root@phato ~]# chgrp [选项] 所属组 文件或目录
-R 递归式地改变指定目录及其下的所有子目录和文件的所属的组
-c或——changes:效果类似“-v”参数,但仅回报更改的部分;
-f或--quiet或——silent:不显示错误信息;
-h或--no-dereference:只对符号连接的文件作修改,而不是该其他任何相关文件;
-H如果命令行参数是一个通到目录的软链接,则遍历软链接
-R或——recursive:递归处理,将指令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及子目录一并处理;
-L:遍历每一个遇到的通到目录的软链接
-P:不遍历任何符号链接(默认)
-v或——verbose:显示指令执行过程;
--reference=<参考文件或目录>:把指定文件或目录的所属群组全部设成和参考文件或目录的所属群组相同;

umask 是显示或设置创建文件的权限掩码。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新建文件和目录的默认最大权限。

我们在这里按照权限字母来讲解 umask 权限的计算方法。我们就按照默认的 umask 值是 022来分别计算一下新建文件和目录的默认权限吧。

‘肆’ 27个常用的 Linux 命令

ls会列举出当前工作目录的内容(文件或文件夹)。

mkdir 用于新建一个新目录

显示当前工作目录

切换文件路径,cd 将给定的文件夹(或目录)设置成当前工作目录。

删除给定的目录。

rm 会删除给定的文件

cp 命令对文件进行复制

mv 命令对文件或文件夹进行移动,如果文件或文件夹存在于当前工作目录,还可以对文件或文件夹进行重命名。

cat 用于在标准输出(监控器或屏幕)上查看文件内容

ail 默认在标准输出上显示给定文件的最后10行内容,可以使用tail -n N 指定在标准输出上显示文件的最后N行内容。

less 按页或按窗口打印文件内容。在查看包含大量文本数据的大文件时是非常有用和高效的。你可以使用Ctrl+F向前翻页,Ctrl+B向后翻页。

grep 在给定的文件中搜寻指定的字符串。grep -i “” 在搜寻时会忽略字符串的大小写,而grep -r “” 则会在当前工作目录的文件中递归搜寻指定的字符串。

这个命令会在给定位置搜寻与条件匹配的文件。你可以使用find -name 的-name选项来进行区分大小写的搜寻,find -iname 来进行不区分大小写的搜寻。

tar命令能创建、查看和提取tar压缩文件。tar -cvf 是创建对应压缩文件,tar -tvf 来查看对应压缩文件,tar -xvf 来提取对应压缩文件。

gzip 命令创建和提取gzip压缩文件,还可以用gzip -d 来提取压缩文件。

unzip 对gzip文档进行解压。在解压之前,可以使用unzip -l 命令查看文件内容。

help会在终端列出所有可用的命令,可以使用任何命令的-h或-help选项来查看该命令的具体用法。图就省略啦,会有详细列表显示出来的。

whatis 会用单行来描述给定的命令,就是解释当前命令。

exit用于结束当前的终端会话。

ping 通过发送数据包ping远程主机(服务器),常用与检测网络连接和服务器状态。

who能列出当前登录的用户名。

su 用于切换不同的用户。即使没有使用密码,超级用户也能切换到其它用户。

uname会显示出关于系统的重要信息,如内核名称、主机名、内核版本、处理机类型等等,使用uname -a可以查看所有信息。

df查看文件系统中磁盘的使用情况–硬盘已用和可用的存储空间以及其它存储设备。你可以使用df -h将结果以人类可读的方式显示。

ps显示系统的运行进程。

top命令会默认按照CPU的占用情况,显示占用量较大的进程,可以使用top -u 查看某个用户的CPU使用排名情况。

shutdown用于关闭计算机,而shutdown -r用于重启计算机。这个我就不试了......

‘伍’ linux常用命令

linux常用命令如下:

1、查看内核版本:uname -a。

2、控制台-》图形界面:init 5或者startx。

3、图形界面-》控制台: init3或者直接注销。

4、如何查看ip地址:ifconfig。

5、配置ip:ifconfig eth0 ip地址。

6、重启:reboot 或者 shutdown -r now。

7、普通用户切换到系统用户:su。

8、注销用户指令:logout。

9、从子机退出:ctrl+alt。

10、全屏:ctrl+alt+enter 。

基本思想:

Linux的基本思想有两点:第一,一切都是文件;第二,每个文件都有确定的用途。其中第一条详细来讲就是系统中的所有都归结为一个文件,包括命令、硬件和软件设备、操作系统、进程等等对于操作系统内核而言,都被视为拥有各自特性或类型的文件。

完全免费:

Linux是一款免费的操作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免费获得,并可以任意修改其源代码。这是其他的操作系统所做不到的。正是由于这一点,来自全世界的无数程序员参与了Linux的修改、编写工作,程序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灵感对其进行改变,吸收了无数程序员的精华。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Linux

‘陆’ Linux 命令行技巧

ALT快捷键在WIN下Xshell不可用

ctrl + a 光标切换到命令行行首

ctrl + e 光标切换到命令行末尾

ctrl + l 清屏 等同于 clear

ctrl + u 清除剪切光标之前的内容

ctrl + k 清楚剪切光标之后的内容

ctrl + w 清除剪切光标之前的一个word

alt + d 清除剪切光标之后的一个word

ctrl + y 粘贴刚才删除字符

ctrl + h 向行首删除一个字符

ctrl + d 向行尾删除一个字符,空行时等于 exit 和 logout

ctrl + _ 恢复刚操作的命令 xshell无法使用

ctrl + b 光标向行首移动一个字符 ( backwards )

ctrl + f 光标向行尾移动一个字符( forwards )

ctrl + ← 光标向行首移动一个word

ctrl + → 光标向行尾移动一个word

ctrl + r 历史命令中查找 (关键字可用)

ctrl + z 转入后台运行

history 10 显示最近使用过的10个命令

!! 执行前一个命令

! + 字符 执行前一个以“字符”开头的命令

! + Num 执行对应行号的命令

! + ? abc 执行前一个包含abc的命令

! -n 执行n个命令之前的那个命令

!* 调用上一条命令的所有参数

!$ 调用上一条命令的最后一个参数

!-: 调用上一条命令除了最后一个参数的部分

ALT + <num> + . 调用上一条命令中任意一个部分

!!:gs/<$1>/<$2> 替换上一条命令中所有$1为$2

!!:gs^$1^$2 替换上一条命令中第一个$1为$2

‘柒’ Linux常用基本命令大全介绍

学习Linux系统,命令是最基础的一部分,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入门必须掌握好常用命令。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Linux系统常用的基本命令入门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Linux系统常用的基本命令入门篇一、基础命令

1.Linu x的进 入与退出系统

进入Linux系统:

必须要输入用户的账号,在系统安装过程中可以创建以下两种帐号:

1.root--超级用户帐号(系统管理员),使用这个帐号可以在系统中做任何事情。

2.普通用户--这个帐号供普通用户使用,可以进行有限的操作。

一般的Linux使用者均为普通用户,而系统管理员一般使用超级用户帐号完成一些系统管理的工作。如果只需要完成一些由普通帐号就能完成的任务,建议不要使用超级用户帐号,以免无意中破坏系统。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用户登录分两步:第一步,输入用户的登录名,系统根据该登录名识别用户;第二步,输入用户的口令,该口令是用户自己设置的一个字符串,对其他用户是保密的,是在登录时系统用来辨别真假用户的关键字。

当用户正确地输入用户名和口令后,就能合法地进入系统。屏幕显示:

[root@loclhost/root] #

这时就可以对系统做各种操作了。注意超级用户的提示符是&ldquo;#&rdquo;,其他用户的提示符是&ldquo;$&rdquo;。

2.修改口令

为了更好的保护用户帐号的安全,Linux允许用户随时修改自己的口令,修改口令的命令是passwd,它将提示用户输入旧口令和新口令,之后还要求用户再次确认新口令,以避免用户无意中按错键。如果用户忘记了口令,可以向系统管理员申请为自己重新设置一个。

3.虚拟控制台

Linux是一个真正的多用户 操作系统 ,它可以同时接受多个用户登录。Linux还允许一个用户进行多次登录,这是因为Linux和UNIX一样,提供了虚拟控制台的访问方式,允许用户在同一时间从控制台进行多次登录。虚拟控制台的选择可以通过按下Alt键和一个功能键来实现,通常使用F1-F6例如,用户登录后,按一下Alt-F2键,用户又可以看到"login:"提示符,说明用户看到了第二个虚拟控制台。然后只需按Alt-F1键,就可以回到第一个虚拟控制台。 一个新安装的Linux系统默认允许用户使用Alt-F1到Alt-F6键来访问前六个虚拟控制台。虚拟控制台可使用户同时在多个控制台上工作,真正体现Linux系统多用户的特性。用户可以在某一虚拟控制台上进行的工作尚未结束时,切换到另一虚拟控制台开始另一项工作。

退出系统

不论是超级用户,还是普通用户,需要退出系统时,在shell提示符下,键入exit命令即可。

4.查看命令帮助信息

man命令

man命令用于查询命令和程序的使用 方法 和参数。

例如:

man ls

将显示ls命令的基本格式和使用方法

Linux系统常用的基本命令入门篇二、关机重启命令

首先,是关机/重启命令,仅在虚拟机时使用,实际工作中用不到

reboot 一般不跟参数使用,输入指令即可重启

shutdown 一般需要跟参数,例:

shutdown -r 延时多少分钟重启,一般使用now

shutdown -r now 立即重启

shutdown -f 强制重启

跟windows一样,linux也存在注销功能

exit

1)halt

halt 可不接参数

halt -f 强制关机

2)poweroff

poweroff 可不接参数使用

poweroff -f 强制关机

3)init 0

4)shutdown 不可单独使用

shutdown -h 分钟数 延时多久关机

shutdown -h now 立即关机

Linux系统常用的基本命令入门篇三、vi编辑

vi命令是UNIX操作系统和类UNIX操作系统中最通用的全屏幕纯文本编辑器。

Linux中的vi编辑器叫vim,它是vi的增强版(vi Improved),与vi编辑器完全兼容,而且实现了很多增强功能。

vi编辑器支持编辑模式和命令模式,编辑模式下可以完成文本的编辑功能,命令模式下可以完成对文件的操作命令,要正确使用vi编辑器就必须熟练掌握着两种模式的切换。

默认情况下,打开vi编辑器后自动进入命令模式。从编辑模式切换到命令模式使用&ldquo;esc&rdquo;键,从命令模式切换到编辑模式使用&ldquo;A&rdquo;、&ldquo;a&rdquo;、&ldquo;O&rdquo;、&ldquo;o&rdquo;、&ldquo;I&rdquo;、&ldquo;i&rdquo;键。

vi编辑器提供了丰富的内置命令,有些内置命令使用键盘组合键即可完成,有些内置命令则需要以冒号&ldquo;:&rdquo;开头输入。常用内置命令如下:

1 Ctrl+u:向文件首翻半屏;

2 Ctrl+d:向文件尾翻半屏;

3 Ctrl+f:向文件尾翻一屏;

4 Ctrl+b:向文件首翻一屏;

5 Esc:从编辑模式切换到命令模式;

6 ZZ:命令模式下保存当前文件所做的修改后退出vi;

7 :行号:光标跳转到指定行的行首;

8 :$:光标跳转到最后一行的行首;

9 x或X:删除一个字符,x删除光标后的,而X删除光标前的;

10 D:删除从当前光标到光标所在行尾的全部字符;

11 dd:删除光标行正行内容;

12 ndd:删除当前行及其后n-1行;

13 nyy:将当前行及其下n行的内容保存到寄存器?中,其中?为一个字母,n为一个数字;

14 p:粘贴文本操作,用于将缓存区的内容粘贴到当前光标所在位置的下方;

15 P:粘贴文本操作,用于将缓存区的内容粘贴到当前光标所在位置的上方;

16 /字符串:文本查找操作,用于从当前光标所在位置开始向文件尾部查找指定字符串的内容,查找的字符串会被加亮显示;

17 ?name:文本查找操作,用于从当前光标所在位置开始向文件头部查找指定字符串的内容,查找的字符串会被加亮显示;

18 a,bs/F/T:替换文本操作,用于在第a行到第b行之间,将F字符串换成T字符串。其中,&ldquo;s/&rdquo;表示进行替换操作;

19 a:在当前字符后添加文本;

20 A:在行末添加文本;

21 i:在当前字符前插入文本;

22 I:在行首插入文本;

23 o:在当前行后面插入一空行;

24 O:在当前行前面插入一空行;

25 :wq:在命令模式下,执行存盘退出操作;

26 :w:在命令模式下,执行存盘操作;

27 :w!:在命令模式下,执行强制存盘操作;

28 :q:在命令模式下,执行退出vi操作;

29 :q!:在命令模式下,执行强制退出vi操作;

30 :e文件名:在命令模式下,打开并编辑指定名称的文件;

31 :n:在命令模式下,如果同时打开多个文件,则继续编辑下一个文件;

32 :f:在命令模式下,用于显示当前的文件名、光标所在行的行号以及显示比例;

33 :set nu:在命令模式下,用于在最左端显示行号;

34 :set nonu:在命令模式下,用于在最左端不显示行号;

35 :1,3y 复制第一行到第三行

36 :1,3d 删除第一行到第三行

37 :1,3s/str/str_new/g 替换第一行到第三行中的字符串

38 :1,3s/str/str_new 替换第一行到第三行中的字符串第一个字符

39 :1,3 g/str /d 删除第一行到第三行中含有这个字符串的行

Linux常用命令一、查询相关

find

按规则查找某个文件或文件夹,包括子目录

find . -name '_sh' -- 以.sh结尾的文件

find . -name '_hannel_ -- 包含channel字符的文件

find . -name 'build_ -- 以build开头的文件

find . -name 'abc??' -- abc后面有两个字符的文件

grep

查找内容包含指定的范本样式的文件,Global Regular Expression Print

grep -n pattern files -- 规则 -n表示显示行号

grep -n 'PostsActivity' AndroidManifest.xmlgrep -n 'd' AndroidManifest.xmlgrep 'aapt' build-channel.xml -- 文件中包含字符串的所有地方

grep -n 'aapt' build-channel.xml -- 文件中包含字符串的所有地方,并显示行号

ps -e | grep java -- 所有java进程

ps -e | grep -i qq --所有qq进程,不区分大小写

find . -name '_hannel.xml' | xargs grep -n 'aapt' -- 在以channel.xml结尾的文件中查找包含&lsquo;aapt&rsquo;关键字的地方

ls | grep 'channel' -- 包含channel关键字的文件

which

在PATH变量指定的路径中,搜索某个系统命令的位置,并且返回第一个搜索结果

which zipwhich grep

Linux常用命令二、查看命令

tail

tail [-f] [-c Number | -n Number | -m Number | -b Number | -k Number] [File]

从指定点开始将文件写到标准输出。使用tail命令的-f选项可以方便的查阅正在改变的日志文件,tail -f filename会把filename里最尾部的内容显示在屏幕上,并且不断刷新,使你看到最新的文件内容。

tail -f test.log,循环查看文件内容,Ctrl+c来终止

tail -n 5 test.log,显示文件最后5行内容

tail -n +5 test.log,从第5行开始显示文件

more

more [-dlfpcsu] [-num] [+/ pattern] [+linenum] [file...]

more命令和cat的功能一样都是查看文件里的内容,但有所不同的是more可以按页来查看文件的内容,还支持直接跳转行等功能。

more +3 test.log,显示文件中从第3行起的内容

more -5 test.log,设定每屏显示行数

ls -l | more -5,每页显示5个文件信息

more +/day3 test.log,查找第一个出现"day3"字符串的行,并从该处前两行开始显示输出

less

less [options] [file...]

与more命令一样,less命令也用来分屏显示文件的内容。但是二者存在差别:less命令允许用户向前或向后浏览文件,而more命令只能向前浏览。用less命令显示文件时,用PageUp键向上翻页,用PageDown键向下翻页。要退出less程序,应按Q键。

less test.log,查看文件

ps -ef | less,查看进程信息并通过less分页显示

history | less,查看命令历史使用记录并通过less分页显示

less test1.log test2.log,浏览多个文件,n和p切换文件

watch

watch [options] command

每隔一段时间重复运行一个命令,默认间隔时间是2秒。要运行的命令直接传给shell(注意引用和转义特殊字符)。结果会展示为全屏模式,这样你可以很方便的观察改变

watch -n 60 date,执行date命令每分钟一次,输入^C 退出

watch -d ls -l,查看目录变化

watch -d &rsquo;ls -l | fgrep joe&rsquo;,想找joe用户的文件

watch -d 'ls -l|grep scf',监测当前目录中 scf' 的文件的变化

watch -n 10 'cat /proc/loadavg',10秒一次输出系统的平均负载

watch -n 1 -d netstat -ant,每隔一秒高亮显示网络链接数的变化

watch -n 1 -d 'pstree | grep http',每隔一秒高亮显示http链接数的变化

Linux常用命令三、文件相关

vi

vi file

按i键,进入编辑模式

按esc键,进入命令模式

:w 保存文件但不退出vi

:w file 将修改另外保存到file中,不退出vi

:w! 强制保存,不推出vi

:wq 保存文件并退出vi

:wq! 强制保存文件,并退出vi

q: 不保存文件,退出vi

:q! 不保存文件,强制退出vi

:e! 放弃所有修改,从上次保存文件开始再编辑

chmod

change mode,变更文件或目录的读、写、运行权限

chmod [-cfvR] [--help] [--version] mode file...

mode:权限设定字串,格式如下 : [ugoa...][[+-=][rw xX ]...][,...]

u 表示该档案的拥有者,g 表示与该档案的拥有者属于同一个群体(group)者,o 表示其他以外的人,a 表示这三者皆是

+ 表示增加权限、- 表示取消权限、= 表示唯一设定权限。

r 表示可读取,w 表示可写入,x 表示可执行,X 表示只有当该档案是个子目录或者该档案已经被设定过为可执行。

chmod也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权限,语法为:chmod abc file,如chmod 777 file

其中a,b,c各为一个数字,分别表示User、Group、及Other的权限。 r=4,w=2,x=1

chmod 777 file,等同于 chmod a=rwx file

chmod ug=rwx,o=x file,等同于 chmod 771 file

chmod 4755 filename,可使此程序具有root的权限

ls -l 可以查看列出当前用户的文件权限

zip

zip -r filename.zip filesdir

zip -r test.zip ./_把当前所有文件压缩到test.zip

zip -r test.zip test,把test文件所有文件及目录,要是到test.zip

zip -d test.zip test.txt,删除压缩文件中test.txt文件

zip -m test.zip ./test.txt,向压缩文件中test.zip中添加test.txt文件

zip -r test.zip file1 file2 file3 filesdir,处理多个文件和目录,空格隔开

unzip

unzip zip-file,解压到当前目录

unzip -d dst-dir zip-file,解压到指定的目录,-d后为指定目录

unzip -n zip-file,不覆盖已经存在的文件,-n为不要覆盖原有的文件

unzip -n -d dst-dir zip-file,解压到指定的目录,不覆盖已经原有的文件

unzip -o -d dst-dir zip-file,-o不必先询问用户覆盖原有文件

unzip -l zip-file,仅查看压缩文件内所包含的文件

tar

tar cvf test.tar test,把test下所有文件和目录做备份tar czvf test.tar.gz test,把test下所有文件和目录做备份并进行压缩tar xzvf test.tar.gz,把这个备份文件还原并解压缩tar tvf test.tar | more,查看备份文件的内容,并以分屏方式显示在 显示器 上

tar czvf test.tar.gz test --exclude=test/svn,备份压缩并排除目录

touch


‘捌’ Linux简要命令

所有命令的参数都是使用空格分隔的,例如 ls -l 。在这里ls即为命令名, -l 为此命令的参数,在 ls 与 -l 之间有一个空格,但是在 -l 内部不能有空格。

由于Linux继承于Unix,而Unix操作系统在当初设计的时候,键盘并不可靠,而且敲键盘比较费劲(比如容易卡住),因此大部分命令都非常简短,一般是完整的英文单词去掉元音字母(aeiou)后的缩写,这是一个历史问题。

整个操作系统的磁盘都被划分为很多个目录(directory)或称文件夹(folder),还有文件(file)。每个目录下还可以有子目录(sub direcotory)与文件,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树状结构,树根为 / ,被称为根目录(root directory)。

任何时候 ,你都有一个 当前目录 (Working Directory),你所有的操作都是相对于当前目录做出的,以当前目录为基准的目录名或者文件名叫做相对目录。例如若你的当前目录是/home/alex,在/home/alex目录下有一个叫Public的子目录,还有一个叫log.txt的文件,则Public与log.txt就是相对目录名与相对文件名。

每个目录与文件都有一个全路径(full path)名,这个全路径以/开头,遍历整个目录,直到最终的目录名或者文件名为止。例如在Linux中,/下有etc、home、usr、lib等子目录,而home目录下有alex目录,alex目录下有Public目录。则在这里Public的全路径名就是 /home/alex/Public ,注意在这里必须大小写一致。

当然也有可能在其它的名叫Public的目录或者文件,但是它们的全路径肯定是不一样的。就像在中国有一个叫Alex的人,在美国也有一个叫Alex的人,他们可以分别称为中国的Alex与美国的Alex,这就是他们的全路径 ;)。全路径又叫绝对路径(absolute path)。

在Linux里,每个用户都有一个家目录(home directory),一般情况下用户的家目录就是/home目录下相应的用户名,例如alex用户的家目录就是/home/alex。

大部分文件都有扩展名(extension name),扩展名即为文件名最后一个点号(.)后面的文字,扩展名一般都表示了文件的类型。例如在log.txt这个文件名中,txt是扩展名,表示这个文件是一个文本文件(TeXT file),而文本文件一般都是可以直接查看内容的。而在house.1.jpg这个文件名中,其扩展名为jpg,表示这个文件是一个JPG格式的图形文件,而图形文件一般都是需要使用图形软件打开才能看到其内容的。

pwd 是Pring Working Directory的缩写,此命令的作用是打印(print)当前的(working)目录(directory)的全路径名。

当你打开终端或者切换目录之后,你最好运行一下 pwd 命令,确认当前的目录是不是你想要切换的目录。

pwd 命令一般不需要参数。

ls 是LiSt的缩写,此命令的作用是列举目录下的文件与子目录。

当你不带参数运行 ls 命令时,此命令将列举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与子目录的名称。

当你加上-l参数运行 ls 命令时,此命令将列举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与子目录的名称,以及它们的修改时间、大小等信息。

你也可以使用 ls 命令列举其它目录下的文件与子目录的名称,例如,运行 ls / 即可列举出根目录下的文件与子目录名,运行 ls -l / 即可列举出根目录下的文件与子目录名,以及它们的修改时间、大小等信息。

cd 是Change Directory的缩写,此命令的作用是切换当前的工作目录。

例如,运行 cd /home/alex 将把当前目录切换为 /home/alex 。当然,cd后面的参数也可以是相对目录。例如若当前目录为 /home/alex ,而 /home/alex 目录下有一个目录叫Public,则运行 cd Public 则会将当前目录变为 /home/alex/Public 。

如果cd命令后面不接任何参数,则将把当前目录设置为用户的家目录。

cp 是CoPy的缩写,此命令的作用是复制文件或者文件夹。

例如,运行 cp 1.txt 2.txt 将把当前目录下的 1.txt 文件复制成 2.txt 文件。运行 cp 1.txt /tmp/2.txt 将把当前目录下的 1.txt 复制成 /tmp/2.txt 文件,运行 cp 1.txt /home/alex/ 将把 1.txt 文件复制到 /home/alex/ 目录下。

rm 是ReMove的缩写,此命令的作用是删除文件或者文件夹。

例如,运行 rm 2.txt 将删除当前目录下的 2.txt 文件,运行 rm /tmp/2.txt 将删除 /tmp/2.txt 文件。

你也可以使用 rm 来删除目录,此时需要带上-R参数(recursive,即递归的意思),例如 rm -R /tmp/abc 将删除整个 /tmp/abc 目录。

删除时一般都会询问你让你确认是否要删除,如果你不需要被提问确认,可以加上-f参数,例如 rm -f /tmp/1.txt 。

mv 是MoVe的缩写,此命令的作用是移动文件或者文件夹,或说是为文件或者文件夹改名。注意,一旦移动成功,则原来的文件或者文件夹就不存在了。

例如,运行 mv 1.txt 2.txt 将把当前目录下的 1.txt 改名为 2.txt ,运行 mv 1.txt /tmp/2.txt 将把当前目录下的 1.txt 移动成为 /tmp/2.txt 文件。

mkdir 是MaKe DIRectory的缩写,此命令的作用是创建目录。

例如 mkdir abc 将在当前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 abc 的目录, mkdir /tmp/xyz123 将在 /tmp 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 xyz123 的目录。

mkdir 可以带-p参数,这样即可同时创建多层目录,例如 mkdir -p a/b/c/123 将在当前目录下创建a目录,在a目录下创建b目录,在b目录下创建c目录,在c目录下创建123目录。

在Linux下还有几个特殊的目录,它们分别是:

有一个特殊的符号表示文件名匹配,即 * 。例如 cp *.txt /tmp/ 将把当前目录下的以 .txt 结尾的文件名都复制到 /tmp/ 目录下, ls a*.txt 将列举出当前目录下所有以 a 开头,以 .txt 结尾的文件名与目录, rm /tmp/1*log 将删除 /tmp 目录下所有文件名以 1 开头,以 log 结尾的文件。

所有以 . 开头的文件与目录都表示是隐藏文件 / 目录,例如 .vimrc ,例如 .. ,在 ls 时一般是看不到这些文件与目录的,如果想要看到,需要使用 ls 的 -a 参数,例如 ls -al 。

Linux下有大量命令/软件,在此我们仅列举几个可能会用到的,可以在使用过程中慢慢熟悉。

‘玖’ linux常用命令有哪些

linux 常用命令有:

‘拾’ linux 几个极其重要快捷键

1、tab:命令或路径等的补全键,也是Linux用的最多的一个快捷键;
2、ctrl+a:光标迅速回到行首;
3、ctrl+e:光标迅速回到行尾;
4、ctrl+f:光标向右移动一个字符;
5、ctrl+b:光标向左移动一个字符;
6、ctrl+insert:复制命令行内容(mac系统不能使用);
7、shift+insert //粘贴命令行内容(mac系统不能使用);
8、ctrl+k //剪切(删除)光标处到行尾的所有字符;
9、ctrl+u //剪切(删除)光标处到行首的所有字符;
10、ctrl+w //剪切(删除)光标前的一个字符;
11、ctrl+y //粘贴 ctrl+k、ctrl+u、ctrl+w删除的字符;
12、ctrl+c //中断终端正在执行的任务并开启一个新的一行;
13、ctrl+h //删除光标前的一个字符(相当于退格键);
14、ctrl+d //退出当前shell命令行,如果是切换过来的用户,则执行这个命令回退到原用户;
15、ctrl+r //搜索命令行使用过的历史命令记录;
16、ctrl+g //从ctrl+r的搜索历史命令模式中退出;
17、ctrl+l //清楚屏幕所有的内容,并开启一个新的一行;
18、ctrl+s //锁定终端,使之任何人无法输入;
19、ctrl+q //解锁ctrl+s的锁定状态;
20、ctrl+z //暂停在终端运行的任务,使用"fg"命令可以使暂停恢复;
21、!! //执行上一条命令;
22、!pw //这是一个例子,是执行以pw开头的命令,这里的pw可以换成任何已经执行过的字符;
23、!pw:p //这是一个例子,是仅打印以pw开头的命令,但不执行,最后的那个“p”是命令固定字符;
24、!num //执行历史命令列表的第num条命令,num代指任何数字(前提是历史命令里必须存在);
25、!$ //代指上一条命令的最后一个参数,该命令常用于shell脚本中
26、esc+. //注意那个".“ 意思是获取上一条命令的(以空格为分隔符)最后的部分;
27、esc+b //移动到当前单词的开头;
28、esc+f //移动到当前单词的结尾;

阅读全文

与linux最后一个命令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加强数字货币国际信息编译能力 浏览:584
购买的app会员怎么退安卓手机 浏览:889
程序员的种类及名称 浏览:292
美国程序员薪资 浏览:12
黑石通汇证券服务器什么时候到期 浏览:391
东方财富app里我的关注怎么看 浏览:747
bm3d单反级降噪算法 浏览:457
华为安卓机激活时间怎么查询 浏览:850
如何用优盘重装服务器系统 浏览:317
日本结婚三代算法 浏览:920
皓强工具解压步骤 浏览:690
部队抗洪抢险命令范文 浏览:888
欧姆龙plc编程软件使用教程 浏览:594
ai文件pdf 浏览:912
腾讯云服务器挂载混合云 浏览:758
智能小车用什么单片机 浏览:463
java怎么给窗口关闭 浏览:940
列举51单片机的寻址方式 浏览:706
剪辑app怎么写长篇文字 浏览:400
app专属流量过月租怎么不更新 浏览: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