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程序员越来越排斥面试时做题
几乎没做过程序员,不是不想做,实在是岁数大高手多的是。
登录
微wx笑
关注
为什么程序员都很排斥面试时做题?答不出题的程序员会是大牛吗? 原创
2018-11-08 08:24:52 16点赞
微wx笑
码龄12年
关注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去面试的时候,先被要求做题。
如果像下面的判断选择还好!
如果是让写个什么算法之类的,那就呵呵了!每天和鼠标握手,还哪会写字啊!
关于这件事,很多小伙伴纷纷吐槽。
网友一:
不止是程序员,没有谁喜欢面试时做题吧。
对于程序员的面试来说,通常的面试方法有两种,一种就是做题加面试,一般针对比较低级的岗位。一种就是聊,直接和技术经理,或者技术总监聊,面试官一般会提醒面试者带着自己的作品或者项目来,通过作品项目更能看出一个人的过往经历和专业水平。
发现没有,很多人一起做题,本身就是对待比较初级岗位的做法,谁会喜欢?如果阿里巴巴挖一个华为的工程师,难道面试前先做个题?
有经验的HR就知道,很多时候面试的时候让面试者写题目,往往会错失一个好人才。
我的上家招我的时候一开始就是让我答题的,结果题目全是一些大学时候学的概念和平时写代码时候用到的知识点。
说实在的,我真的很多概念都记不住了。因为离开学校三年了,记忆力哪有这么好。
结果我只答了一半的题目,就直接放弃了,我说我不想答了,能不能直接找你们技术总监谈一下。
Ⅱ java程序员一般面试几个问题所有公司都要笔试吗笔试一般有多少道题面试过的猿猿大概。。。说一
两到三个。
应届生肯定需要笔试,不是的话,一般不会。
多少题就不一定了,完全看公司了,难度也不一致。多到网上找面试题,很多公司都是网上摘录的,尤其小公司
Ⅲ php程序员的深圳面试经历
php程序员的深圳面试经历
明天还有两场面试,本来想着早点休息的,可是纠结了一番,还是决定写下此文。
因为对深圳的环境还是不太熟悉,即使早上的面试时间是十点半,可我还是七点十五分起床了,然后刷牙洗漱,出门的时候七点四十分左右。因为害怕迟到,或者是心里没底,所以一路赶到地铁站,没有吃早餐。半路的时候还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深圳的天气就是这么奇怪,一会儿大太阳的,一会儿就大暴雨了。
不知道是否方便透露信息,所以早上面试的公司简称为YL,八点三十五分左右的时候,我就顺利找到YL所在的大厦了。悲剧的是,离面试还有将近两个小时。本来想着去吃早餐的,可是环顾四周,早餐只有那些路边摊几家在卖,早上走了二十几分钟的路,做了三十多分钟的地铁,站的。感觉很累了,所以很想找个地方坐下。于是我一直走一直走,找到了肯德基,我才觉得好受了很多,但是那个时候已经没有胃口吃东西了。
差不多到面试时间了,我便返回YL所在的大厦。找到他们的办公室,刚好碰巧有个女孩和我一起都是面试的,不过她面试的是测试。进入一间会议室之后,给了简历给人事,然后就开始笔试了。
笔试中途,他们有人要开会,所以转阵到了另外一个小房间里。在那个房间里,有个男生,和女生一样,也是面试测试的。这个男生,不知道什么原因,爱一直说话,女孩在笔试的时候,就一直在说,这些笔试题真没意义没意思之类的话,感觉这样不太好吧,打断了人家做笔试题的思路什么的。他说他是从华为出来的,和测试的那个女孩还讨论了笔试题……
笔试题目大概如下:
笔试题中写的是两类题目(实际上不是):javascript,php
第一类题目主要有:
1、闭包
2、谈谈css中的float和position
3、前端优化的一些建议
4、写一个函数fillBefore(chr,bit),当chr的位数比bit小的时候,在chr的前面加0,比如fillBefore(ao,9); 输出0000000ao
5、获取url中的参数,比如url = http://www.mian4.net?a=111&b=222;写一个函数类似于getX(a);输出结果为111
6、考了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的题目,看输出的值是多少
PHP类:
1、require,require_once,include,include_once的区别
2、echo和print以及print_r的区别
3、用php输出昨天的时间,格式为2014-5-18 00:00:00
4、另外两道程序题目忘记了
笔试做的不是很好,当然后来的面试也不好。面试官是一个很深沉的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的情况太糟糕了,他一直在思考,沉思,叹气,皱眉……
面试的时候,问了一些技术上的问题,都是平时大家见得比较多的,但是我回答得都不好,盒子模型,H5的新标签,事件,getdom返回的`值是什么,用JQ的话又会返回什么。
因为情况比较糟糕,所以他直接跟我说达不到他们的要求,我的基础很不好,很坦白跟我说,我承认自己真的挺糟糕的。
他问了我的职业规划,还问了我JQ插件方面的。问我学习速度快不快。
最后他让我说一个理由感动他,让我理由为什么选择我。
结果我说不出来……╮(╯▽╰)╭
吃过午饭后,接着就是下午到KBE的面试了。
前台的MM挺漂亮的,刚好有另外一个同事在,她就说,哎呀,怎么没有人来面试前台呢。。。。
KBE里面的东西感觉蛮整洁,颜色感觉也挺舒服的。
把我带到一个一张桌子三张椅子的小房间里,填一些基本情况的表,交了表之后不久就有人过来找我聊天了。
这个人给人的感觉比较自然,不会像早上给人挺紧张的感觉。因为时间的关系,他们还有会议,所以和我的聊天也比较简短。
没有笔试,直接就简单面试了,问了我一些基本的技术情况、工作经历情况、职业规划、想找什么类型的工作之类的问题之后,直接就跟我讲他们公司的情况了,福利待遇啊,上班时间之类的。
感觉……太快了……
就这样,一天的面试就结束了。
面试体会:技多不压身,扎实不怕问。会紧张多半是因为觉得自己很多不足,所以才害怕人家问到自己回答不上来,所以如果懂得的多,就不怕人家来试炼。
另外,自己的的确确有很多东西需要打好基础,盲羊补牢,实在不是办法,东一个补丁,西一个补丁,始终成不了好的衣服,所以好好学习!!!!!
各位晚安。
;Ⅳ JAVA面试的时候一般考什么
Java程序员应聘一般要经过笔试和面试。作为一个技术人员,特别是刚出道的,笔试的成绩是比较重要。以下是我经过几次笔试总结的一些经验教训。
一般来说,试题会分为三个部分,Java基础、数据库基础和综合题。
首先是Java基础,这个很简单,也就是考考你对Java语言本身的理解,包括语法,类库的使用等。有选择题,也会有写代码题。写代码的时候认真仔细就是了。基础题答案一般都比较死,所以尽量不要错。在这,出一道我遇到的题考考大家,Java编程:把American,Japan,China,France,Brazil按英文字母排序。说说思路就行了:)
其次是数据库。准确的说,考的不是数据库,而是SQL语句。一般题型是,给两三个表,然后让你根据需求写SQL。最普通的就是学生表、选课表和成绩表。要掌握的就是连接查询,还有就是一些函数(建表、表操作等就不说了哈)。其实这些都相当简单,但是往往被新手忽略。我就遭过,因为有半年没写过SQL了,连接查询搞忘完了,有两次笔试都空起,结果可想而知。这些是必备技术,千万不能空起啊!
然后是综合题。之所以说是综合题,是因为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一般都是主观题。这里,人家是想看看你对Java高级技术以及周边技术的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说白了,就是考概念和考应用题。这里说的Java高级技术,也就是J2EE架构中的技术,这些不会的话,人家是不得要你的。如果你会一些流行的技术框架,那就更好了。所谓Java周边技术,包括HTTP,HTML,XML,UML,JavaScript,CSS等,要求一般不是很高,要了解,比如让你用HTML写个表单你要会。关于刚才提到的技术或者框架,希望要了解其工作的原理和机制,一般要考,比如让你说说Struts的MVC。关于应用题,可能出一道网络应用来考。
以上就是我笔试的经验,一般是这样,不过我也遇到过变态的。一次笔试,就被彻底甩翻,C/C++、数据库、Java技术、Shell编程、网络协议、Unix、软件工程全部上了。
如果笔试做的好,那就成功大半了,不过不要轻视面试哦!
关于面试技巧,网上太多了,我就不多说。作为技术人员,虽说以技术为主,但沟通能力同样重要,面试时要主动,表达要清楚,要微笑,要诚实,要稳重。
关于价钱,说实话,我们中国的程序员是世界上最好的程序员,我们拿最少的钱,干最多的活。刚出道的程序员,在成都,一般来说,试用不会超过2000,多半是1500左右,做好被资本家剥削的心理准备吧
Ⅳ 谁有程序员的面试题,例如东软公司,或其他公司的程序员面试题
程序员面试一直是社区乐于讨论的热门话题。
这篇文章是站在面试官角度对于程序员面试问题的一个阶段性反思和经验总结。
【目标】
相信和不少朋友一样,有了几年工作经验成为Senior后就开始了面试别人的经历。作者在最初这个阶段只是按照自己的想象把”找到基础好的程序员“,”找到算法能力优秀的程序员“,”找到有Android开发经验的程序员“等作为面试的目标。但是,实际的经历告诉作者,尤其是按“基础好”,“算法好”这些目标招到的人最终效果并不好。比如,有的面试者基础知识和算法掌握情况不错,进程、线程、内存等概念清晰,基本的Hash,二叉树,快速排序等数据结构和算法也比较熟悉,但是进公司后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得很糟糕。后来,作者才发现原来是作者的面试目标出了问题,作者原先的面试方法更像是大学的算法或操作系统期末考试,按照这种方法让许多并不合适的人通过了面试,同时也可能错过了许多合适的人。
后来,作者的反思是,从公司的角度讲,面试的根本目的是找到"能够干好工作"的人,而“高学历”,“算法好”,“基础好”,“有经验”这些都是表象而不是根本,它们并不能直接和“工作好”划等号。
【方法】
目标明确了,但接下来的问题是假设面试者是一个黑盒系统,“工作好”不是直接可观测变量,你所能直接观测的变量是基础、算法、经验、学历、性格、谈吐、年龄等等。所以,实际上,你只能从“基础好”,“算法好”等可以直接观测的量去推测“工作好”的概率,这就是一个在“X好“条件下"工作好“的条件概率问题:P(工作好 | X好)。
根据这个模型,面试所应该考察哪些方面就很明显了,那就是选择那种最具有区分性的方面来考察。比如,考察面试者的体型特征没有太大意义,因为P(工作好|高),P(工作好|矮),P(工作好|胖),P(工作好|瘦)的概率都差不多;所以,体型特征不具有区分性,这不是面试所应该关注的内容。
面试官应当结合职位的要求明确哪些因素具有比较好的区分性。比如,如果要招一名技术门槛比较高的3D游戏引擎开发工程师,面试者A具有3D游戏引擎开发的经验,但是在基础知识和算法面试方面表现一般;面试者B相反,基础知识和算法面试表现很好,但没有游戏开发经验,而你只能选择其一。你选谁呢?其实,这就是两个条件概率问题P(工作好|经验好,基础一般,算法一般)和P(工作好|没经验,基础好,算法好)。这个问题就留给面试官来判断了,就作者个人而言,对于技术门槛较高需要技术积累的职位,经验更加说明问题,因此,作者更倾向于面试者A。
下面,作者再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对面试中常见方面的看法。
【算法】
算法是Google和MS等大公司面试所重点考察的内容。作者个人很喜欢算法,曾经参加ACM/ICPC拿过北京赛区的13名。但是,就个人经验来看,作者所接触过的绝大多数开发职位而言,算法都不适合作为考察面试者优劣的主要因素。对于普通的非算法性开发职位,考察面试者的算法就相当于考察他打乒乓球好不好一样,与目标“工作好”的相关性太低。就作者个人的经验来看,差不多P(工作好|算法好)=50%,也就是算法面试没有太大的区分性。
甚至,还有一种很不好的情况特别多地出现在算法好的面试者身上,作者称之为“只磨刀,不砍柴”。什么意思呢?有类人只对什么A*算法,异步编程,JVM类加载机制这种纯技术问题感兴趣,对实现用户需求毫无兴趣。这类人看起来有一定的技术能力,但是对公司来讲贡献十分有限,甚至不如技术一般但认真负责的人。所以,一旦遇到面试者算法好,作者就特别留意考察会不会是这种“只磨刀,不砍柴”的人。
另外,虽然作者个人不了解Google和MS,但作者对于其特别重视考察算法能力的面试策略是持怀疑态度的。即使在这样的世界级大公司,算法虽然重要,但可以想象在项目实施过程所遇到的各种各样问题中,算法问题绝大多数时候不会是主要瓶颈,没有到那种需要每个人都是算法高手的情况。实际上,绝大多数项目真正难点并不是一两个算法瓶颈,甚至也不是单点的技术瓶颈,而是系统性的组织、协调、设计、开发问题,有大量的看起来不是那么有技术含量的脏活累活,也有许多问题是由于信息不足,并不是技术能力强就能克服这些困难。一个团队最好优势互补,有人算法强,有人业务分析能力强,有人擅长后端服务,有人擅长前端界面,有人聪明,有人踏实,这是最好的。如果按照“算法好”的单一标准选材,必定会把许多优秀的人才拒之门外。
补充:在更多地了解了Google和Facebook等一流公司的面试细节之后,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改变,实际上这些公司在面试过程中并不完全强调技巧性很强的算法,而是更加注重编码(Coding)能力,只是在进行编码测试的过程中往往是通过一些简单算法题来进行的。作者对于这种面试方法越来越欣赏,并且也作为了作者们公司面试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因为编码能力的测试是十分必要的,它有着知识性问题无法取代的作用,如果一个面试者连“判断一个字符串是否是另一个字符串的子串”这样的题目都无法正确并快速地实现,那么基本上可以直接排除了。作者这里所强调的是不必考察高难度的算法问题,并非不重视编码能力测试,请读者不要误解
【基础】
基础面试是指考察诸如指针使用、进程线程概念等基础知识的面试,十分类似于大学期末考试题。作者曾经以为基础面试十分重要,但是现在不这么看了。在工作中基础的确是重要的,但是在面试过程中,它必须具有区分性才有意义,也就是说P(工作好|基础好)的概率要高,那么考察指针使用,进程线程区别这样的基础题目才有它的意义。作者的实际经验是,基础面试并不具有很好的区分性,和算法一样, 差不多P(工作好|基础好) = 50%。同时,基础面试是最容易准备的,中国人有长期的应试教育经验,要准备几个把玩指针题目太容易了。
作者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面试者,他的C语言基础和编译、链接等原理掌握得非常好,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给的面试结论是:知识面不宽,只会C语言,但基础很扎实,建议录用。后来的事情证明了那个结论的前半部分是对的,但是”建议录用“错了。他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得一塌糊涂,不理解需求,不理解整体架构;同时,上班时间不是花在项目上,而是花在阅读诸如《程序员的自作者修养》之类的书籍上。最后,这位同事由于长期“不出活”离开了公司。
基础不是不重要,而是“基础好”不足以说明面试者能干好工作,因为基础是属于局部性知识,而实际工作需要综合性能力,二者有天壤之别。C语言、操作系统能考高分,但是不会写程序的人在大学作者们还见得少吗? 软件开发就像盖房子,综合能力是设计和搭骨架,基础知识是码砖。张小龙原先Foxmail是Delphi开发的,他它不懂C#,你如果要招聘一个开发.NET Email客户端的人,你考察他对CLR掌握得好不好有意义吗? 让张小龙来开发一个C#版的Foxmail真的会有困难吗? 你招一个精通C#但没有Email客户端开发经验的人来真的比张小龙靠谱吗?
作者说基础知识不重要,和古人说的“不积洼步无以至千里”是不是矛盾呢?不矛盾!“洼步”与“千里”是一种可累加关系,但再多的“基础知识”都累加不成“综合能力”。学习软件开发要像持续集成一样,一开始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虽然规模不大,问题很多,但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小系统到大系统,从简单系统到复杂系统逐步演化。
所以,基础好本身不足以说明太多的问题,必须进一步考察综合能力。对于基础面试表现不好的面试者,如果时间允许也要进一步考察,有的面试者其实是有能力的,只是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基础和综合能力俱佳,若不能兼顾,应当综合能力优先。
【经验】
这里所说的经验不是通过工作了多少年来衡量的,而主要是指面试者的经历,比如,是否完整地实现过一个软件,或作为主要开发者完成过一个项目。经验的重要性在于它能说明一个人的综合能力。从项目的性质、规模和难度,面试官就可以大致判断出面试者的综合能力。如果一个面试者一直在大公司负责一个小模块的开发维护,那么基本可以判断他不具备独立或作为主要开发者承担一个项目的能力,只适合在另一家大公司做类似的事情。对于门槛较高需要长期技术积累的职位,相关经验更显得尤为重要,比如,Linux内核开发,JVM开发,游戏引擎开发,数据库实现,高级UX等。对于这类职位,没有经验的面试者即使综合素质不错也是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才能胜任。所以,基本上如果确定了你的职位属于此类,那么相关经验毫无疑问应该成为首选因素,换句话说,P(工作好 | 相关经验好)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通过项目经验判断面试者的优劣比通过基础和算法测试更加靠谱,所以,面试过程中面试官应该花比较多的时间听面试者介绍项目经验,并进行深入地探讨交流,了解面试者的知识面、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同时,可以结合项目提一些基础知识和算法的问题,比如,如果面试者做过C++相关的项目,那就可以问他如何进行内存管理?是否熟悉智能指针?如果面试者的回答不能令人满意,那么就基本上可以判断他的项目做得不是很好。
要注意的是,经验也是一个多维度的事物。比如,C++股票交易中间件系统,这就涉及(C++,中间件,股票) 3个维度。假如面试者A做过C++股票交易客户端,面试者B做过C的股票交易中间件。从语言角度看,A最匹配,从项目性质看,B最匹配,你如何选择?这就是在多个维度中,哪个维度更重要的问题,就这个例子而言,作者个人更倾向于B,因为作者认为中间件开发经验是主要矛盾,而从C切换到C++并不是问题。所以,面试官需要判断哪一种经验是主要的,而哪一种经验是次要的。比如,作者们招聘Android应用开发,这个职位的Android技术门槛并不高,它的真正难点在于做出好的用户体验(UX)。所以,如果一个面试者没有Android的经验作者们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作者希望他在UX方面有经验,至少做过其他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
【性格】
现在,作者来谈作者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性格。这可能是许多初为面试官的朋友所难以想象的,怎么会是性格最重要呢?说实话,当作者意识到这一点时,作者自己也很惊讶!说白了,还是 P(工作好|性格好)的概率最高啊。作者的实际经验是,如果一个人的性格好,他能把工作做好的可能性是最高的,性格好远比基础好、算法好要靠谱。
一个人如果技术上有缺陷,经验上有不足,但性格好,在团队中是很容易由其他人来补位的,他自己也很容易逐渐补起来;相反,如果一个人的性格不好,所有的技术优势经验优势都发挥不出来,甚至还会起到负作用,而且性格缺点很难改变。作者一直谈到实际工作所需要的是综合性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发挥中性格是至关重要的。项目中不止会遇到技术问题,要涉及沟通、协调,不同的人不同的部门既有合作又有磨擦,如何处理这些事情都需要一个良好的性格。可以说,在开发团队里让你与众不同的不是你从哪个学校毕业,也不是你过去的经验,而是你的性格
当然,性格是一个复杂的东西,它包含了很多的方面,并非所有方面都是程序员面试所需要关注的。作者的经验是可以重点考察这些方面:
1) 态度积极还是消极。有的面试者在谈吐中就会自然给你一种积极上进的感觉,或者你可以在他的经历中发现他积极的因素,这些都不是太难看出来的。相反,有的面试者你能明显感觉到他的消极情绪。积极性在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积极的人能给团队带来朝气,也更易于合作。基本上,如果确定面试者属于态度积极的,他通过作者这一关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相反,如果确定属于态度消极的,即使技术能力不错作者也会十分谨慎。
2) IQ。作者的经验是,总体来看,聪明的人在工作中的表现更为优秀。在面试中要考察一个人是否聪明并不一定要像Google和MS那样找些专门测试IQ的智力题,其实,你只需要看他讨论问题是不是很有逻辑性,思考和说话是不是反应敏捷就可以做出大致的判断。另外,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一个人聪明与否,眼睛是会说话的。不过,聪明也不完全是优点,比如,当公司或项目遇到困难时,往往是聪明人先跑掉了,坚守的往往是IQ一般的人。
3) 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是程序员十分重要的一项素质,它关系到项目中的沟通是否顺畅。面试官可以看看面试者能否用简明的语言介绍清楚曾经做过的项目,能否抓住要点,能否考虑到听者的相关背景。一般来讲,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综合能力都不会太差。(面试网 www.mian4.net)
4) 是否具有用户意识。有人说程序员是做研发的,哪来什么用户?只有销售、市场人员才会和用户打交道。其实,这是完完全全的错误认识。你写一个模块,甚至一个API,只要有别人用,他就是你的用户。有的程序员设计一个模块或是一个软件总是习惯于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尽量地方便使用者,这就是一种良好的用户意识。具有良好的用户意识的人更能考虑别人的感受和整体的需要,而不是单纯地从自己和局部来思考问题。当面试者谈及过去的项目经验时,面试官可以常常站在用户的角度对其进行提问,从这个过程中观察其是否具有良好的用户意识。
5) 如何应对质疑和压力。面试官应该对面试者的回答以及以往项目进行合理的质疑,看看他如何应对。曾经有一位面试者谈到做游戏登录服务器的经历,作者就问:“如果登录服务器挂了,怎么办呢”?他说原先虽然没有考虑这个问题,但是可以怎么怎么改进。其实,大家都理解项目中有各种不完美,这里面原因很多,只要面对质疑和压力能从容应对努力往好的方向思考解决就可以了,不需要掩饰缺陷,更不应该有情绪。作者遇到过有的面试者,一旦你对其项目提出质疑,他马上产生反抗情绪,或不高兴,或不承认有问题,这很容易一下子看出来他在工作中容不得质疑和批评,这种人要想合作就很困难。
6) 个性特点。许多面试者喜欢在简历上写“精通C++/Linux“,这些字眼看得人麻木,如果有人写”喜欢C++/Linux“,作者就会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精通”是没有感情色彩的叙述,而“喜欢”包含了面试者的个性,作者更愿意看到面试者的个性。作者相信对某样东西真正的热情远比你当前对它的掌握程度更为重要。其实,N年的经历告诉作者们,同一个班的同学,同一个项目组的同事,虽然每天所学的知识,所接触的工作都是相同的,但其实每个人的成绩和表现差异是十分明显的。那么,到底本质的差异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每个人的个性。是个性使得有的人业余时间去打球,有的人业余时间去看书,有的人喜欢Linux,有的人喜欢Mac。一个人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也和他的个性有很大的关系。面试官应该引导面试者展现自己的个性,并判断其是否有益于团队。
【总结】
最后总结起来,作者的经验是:
1) 面试官的目标是找到”工作好“的人,一定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面试,如果把面试当成了算法或操作系统期末考试这就走入了误区;
2) 面试过程是通过学历、性格、基础、经验、算法等可以测试的因素去综合判断面试者“工作好”的概率;
3) 在各种因素中,性格 > 经验 > 基础 > 算法。性格是最重要的,如果性格不好,所有技术能力都会大打折扣,而且技术缺陷容易弥补,性格缺陷很难改变;经验体现了一个人的综合能力,你可以从面试者过去的经历中判断他能从事哪种工作,不能从事哪种工作;基础和算法则主要起到辅助参考的作用,基础好的程序员一般适应性比较强,学新技术更快,但是切忌单纯从基础来判断一个人的能力。
更多程序员面试问题请登陆楚湘人才网
Ⅵ 程序员面试如何说自己最得意的项目
谈吐流利大方,有自信的有条理的缓缓回答,面对面试官要不怯场。
程序员(Programmer)是从事程序开发、程序维护的专业人员。一般将程序员分为程序设计人员和程序编码人员,但两者的界限并不非常清楚,特别是在中国。软件从业人员分为初级程序员、中级程序员、软件设计师、系统分析员、系统架构师、测试工程师六大类。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员是埃达·洛夫莱斯。
软考程序员考试属于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简称软考)中的一个初级计算机职称考试。对于软考程序员考试并无学历及资历条件限制,更无论年龄、专业与资历。一年可报考软考程序员考试两次,但一次考试只能报考一种资格,因此报考了程序员考试则无法再报考软考其他级别或科目的考试。同时软考程序员考试采用笔试形式,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证书的考试方式。
Ⅶ C语言笔试或面试一般会问到什么问题
既然是面试,一定要提前准备,最好准备一套自我介绍,包括对IT行业的看法之类,面试官经常会问这些问题。
由于c语言是程序员工作语种的其中1个,所以对于程序员这个工种,还是有一些具体的注意事项:
第一、基础很重要,不要生疏了。
不管应聘什么开发岗位,基础永远是最重要的。IT业不停地在炒作新概念,昨天是SOA,今天是云计算。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流行什么,但是只要有踏实的基础,辅以较好的学习能力,要跟上步伐也不会太难。所以绝大多数公司都会特别看重应聘人员的基础能力,比如编程语言本身的特性、基本的算法和数据结构、进程间通信等等,毕竟这些具体技术问题有客观的答案,而且在各具体行业都是相通的。
工作三年以上的人,往往都习惯了“拷贝+修改”式的工作,用不到的基础知识基本上都忘掉了,一到应聘的时候就难免眼高手低,总是抓不住机会。
而事实上,技术基础即便是遗忘了,也是可以很快捡起来的。如果求职者确实忘了很多基础知识,那么参加面试的前夜,花点时间把大学里的课本再翻出来看看吧。似乎很土的方法,但确实是有效的。
第二、要关注技术前沿。
不管做任何工作,如果只顾着低头做事,而不晓得抬头看天。那么不管做多久,自身的水平总是停留在毕业时的水平;如果基础又忘记了太多,那还不如毕业生。
关注技术前沿,并不是要求跟进每一个新技术,而只需关注目前主流媒体经常宣传的一些新技术、新思想。关注这些技术前沿的动向,并能与自己从事的工作联系起来作一些深入思考,那么这是向面试官宣扬求职者的学习能力的一种好办法。
第三、小公司比较看重知识的广度,大公司更看重知识的深度。
如果求职业想去一些小公司工作,那么由于他们人少,分工没那么细,所以用人单位大多喜欢知识面广的应聘者——求职者会听到更多的“怎么做”。对于应聘这样的公司,求职者可以着重培养知识的广度,比如做网站后台开发,最好也能js、css、apache、mysql都懂一些,能独自搭建一套完整的网站,这样去很多小公司难度都不太大。但是由于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所以要注意不要铺得太开,重点还是在后台开发本身。
而大公司由于分工比较明细,所以往往更喜欢考量重点知识面的深度——求职者会听到更多的“为什么”。所以平常解决问题时,不要光搜索一把解决了就完了,还需要仔细研究各种问题的来龙去脉,并能分析总结,将这些收获系统化、理论化。
当然,广度和深度的需求不是绝对的,一个优秀的开发人员应该对至少一到两个专业领域有着深入的了解,并熟悉其他相关领域,也就是所谓的一专多能。
第四、良好的简历设计可以为你的应聘加分。
社会应聘的简历往往比校园应聘的简历写得随意,因为有工作经验的人往往认为面试官会更看重他的工作经验,而不是简历格式。其实不然。
大多数简历只会出现在面试官面前10秒到1分钟不等。这个短短的时间内,如何让求职者脱颖而出?这个方面有很多的攻略,我只说重点建议,不解释原因。
一是简历要突出优势,而不是描述经历。比如出身名校、就职过名企、参与过着名项目、拿过大奖,这些比较客观的优势要重点突出。如果求职者没有UI的功底,那么简单地放大加粗也可以达到效果。当然有些公司只接受文本型简历,那就设法加一些特殊符号吧。
二是技术简历减少模糊化的语句,最好能数字化。例如项目代码量,维护的数据量,网站的访问量,请求平均耗时等等。
三是简历要能结合应聘岗位做一些匹配的修改。撇开招聘网站通用的简历不谈,如果求职者明确对一个特定公司的特定岗位投出简历,那么求职者有必要把跟对应岗位无关的内容弱化,并强化跟其业务相关的内容。如果实在行业差别太大,那么表达几句对其行业的见解和兴趣也是可以的。
第五、要有积极的沟通意识。
优秀的面试官会激励应聘者讲他原先工作的内容,并从而评估出应聘者的能力水平。但隔行如隔山,绝大多数面试官会慢慢将问题引向自己熟悉的领域——这往往又是应聘者不太熟悉的领域。这就要求应聘者能积极分析面试官的兴趣点,并将自己相近的特长表现出来。
如果跟面试官有了意见冲突,也尽量不要再同一个问题上纠缠。那也许是故意制造的陷阱——看看求职者的团队意识。应聘者需要明白的是,在面试场合中不要妄图“战胜”面试官,即便是碰上一个期望“战胜”应聘者的面试官。
第六、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
没有哪个面试官喜欢啰啰嗦嗦说了半天还是没说到点子上的应聘者,所以要尽量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除非面试官确实表现出对具体细节的兴趣。 回答问题时注意面试官的情绪变化,一旦他表现出任何想打断的意愿,立即一句话结束这个话题。有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先思考十到二十秒钟,因为一旦开口就没有思考的时间,话多的人不容易收住话题。
跟学校考试不一样,大多数主观性问题并不要求应聘者一二三四说得滴水不漏,能说到大部分关键点就是可以的了。另外注意,各种技术术语不要搞混了。搞不清楚的理论概念,不如不说。免得面试官听到个术语就拉出来穷追猛打,把自己问挂。
第七、自信。
大多数做技术的,平时都信心满满,一到应聘的时候却总觉得自己不懂的东西还太多。回答问题时声音太小,或者畏畏缩缩用很多“可能”“也许”“大概”。这个不一定影响求职者的录用,但是不自信的表现无疑会影响在跟HR谈薪水时候的议价能力。所以,无论如何,应聘的时候表现得轻松镇定一些,还是很有好处的。
当然,自信和自大之间往往只有一线之差。千万小心,不要过度地表现自信搞成了自大,因为HR往往对这一点非常敏感。如果求职者只是要谨慎地表现自信的话,只要回答问题时面带微笑就够了。
最后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以上种种其实只不过是应聘时的技巧和注意点而已。职业规划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坚持不懈的学习。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真正的实力还是要在平时工作和学习中进行积累。
Ⅷ J2EE程序员面试时通常会问到(或者笔试考到)哪些问题【java ssh框架类 jsp 数据库 】
面试的时候不会让你带上电脑或者相关资料,而且程序员面试前是看不到面试官的,都是前台或助理给你张试卷让你做(记着注释不可少,增加印象分),然后面试官筛选后,如果你有幸被选中才会有面试的机会。面试的时候碰到英语提问的不多(基本都是IDE里面的关键字或者框架名),SSH框架的联系及其整合要搞明白这个问到的可能性很高。其他的到网上下分java面试题看看就成了,面试的时候态度谦逊点,别东张西望,别托大就成,不懂不要装懂,面试官都不是吃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