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程序命令 > 996程序员命运

996程序员命运

发布时间:2022-11-06 07:09:33

① 996、987,程序员加班文化你怎么看来这里看看几个互联网大佬的观点

加班文化,是很多技术管理者绕不过去的困惑,到底应不应该加班,怎么衡量加班的成果,怎么加班才不会让团队的兄弟们反感?

来, 听大佬说

启赟金融的技术团队规模近100人,当前实施996的工作时长。我个人工作时长除了和团队一起996之外,还会有非坐班时间的支持工作,比如融资支持,商户谈判支持和战略讨论,实际工作时长远超996。

支撑员工接受高强度的工作时长无外乎是工作内容的高度认可,有温度的管理氛围,高度协同的工作同事,当然还有合理的物质回报。

长期加班必须在工作产出的有效性上,判断自己的工作内容和研发项目是否符合能够有效提高公司的销售业绩,能够有效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能够符合公司未来战略布局,符合度的高低和工作产出的有效性成正比。重复劳动和返工对一线员工影响很大,这块需要技术负责人来把控,保证技术团队接收到的需求是正确的。

任何工作投入和产出都是成正比的,加班实际上是一种时间投入,内外培训和员工分享同样是投入,是在效率提升上的投入,在身心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合理提高时间上的投入,肯定在产出上会有正反馈。当然有个前提是加班要建立在工作需要上,提高工作的有效产出上。更重要的是,让员工建立主人翁意识,认为是公司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为自己的事业而奋斗,很多抱怨和不解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同时,公司后勤要跟上,比如下午茶,加班水果等体贴式福利还是要到位,让马跑,还要让马吃草。

我目前刚刚离开WeWork加入今日头条。之前在WeWork时的团队分散在亚洲各地包括澳大利亚,规模在50人。可以在家完成工作, 生病可以MC。

我自己没有固定工作时长,也没有特定的休息日,毕竟作为亚洲和美国的枢纽,我是单点链接, 累计时长应该在50小时一周,如果加上因为工作需要的应酬和洽谈,应该在60小时左右。

工程团队由于没有特别可以量化的指标(KPI),所以我们都是OKR驱动的,而OKR是自上而下的传输,为了达到公司的短期/中期目的而努力,所以这个作息只适用于工程团队,我们的销售等团队的工作时间也会比工程团队多一些。

我觉得加班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是必须的,比如release出问题了,比如吃鸡要一个月上线等。可是加班不应该上升到一种文化,更不能宣传这种奉献,因为我们都清楚IC的权利是没有保障的,而公司的利益是有明确的保障的。

我们都知道,有流水线程序员(code monkey),有程序员(engineer)。我不否认,流水线必然会战胜小手工作坊,可是同时我们也要知道,流水线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个部件都是可以随时被取代的,当AI升起,流水线程序员肯定是会被直接淘汰的,我希望我们能发现和培养出更多的程序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做一些对我们这个技术产业增值的事情。

爱因互动目前属于较早期的创业公司,技术团队只有30人左右。我们不实行996也不实行987,而是五天工作制,弹性上下班时间,全公司实行,从创业第一天开始就是这样。2017年全年离职率为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是一家慢悠悠的养老型公司,相反,虽然我们没有实施996,但无论是夜晚还是周末,大家热情高涨加班冲刺的情况比比皆是。作为一家高速增长的创业企业,事情多,期限紧是常态,碰到事情做不完的时候必然需要依靠加班。但我们不把延长上班时间作为工作进度的保障,而是依赖频繁公开的进度沟通,依赖对交付物的质量要求,使得团队成员无论是否加班,都把产出作为首要目的,避免“为了加班而加班”的情况出现。

软件开发是一个高度创造性的工作,为了提高产出,相比于简单粗暴的延长工作时长,我们更倾向于把精力放在增强技术平台、完善工作流程、打造学习型企业文化上,以及更重要的,精挑细选有足够强的自驱力,能融入到团队文化中的人上。

“我们认为用在办公室出现的时间长短来评价一个工程师的产出是缺乏逻辑的。需要加班的场景,一定是因为有事情需要在限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只要事情完成了,大家应该充分享受闲暇的时光。”

这个是我们的招聘文案,我们也是这么做的。

我从955(偶尔还需要倒时差)的工作(4年)到创业公司955、996、987的工作(10年)都经历过。

首先我认为,不要用“自己的认知”来看待和定义问题,对于创业公司的初创阶段来说,不管是955、996、987都是种工作模式,暗扣在企业文化这个大主题下面,只是种表现形式罢了。

创业公司在初创阶段,创始人的性格和工作模式会很具备代表性,所组建的核心团队和对公司认可的初期成员也是对公司、创始人、工作模式的认同。

不能抛开客观条件谈这类开放式的话题,客观前提条件是:创业公司(初创阶段)、核心小团队、企业文化和创始人风格、高效且高度认可的团队成员,在超出劳动合同规定工作时间范围以外的工作,是否界定为加班或加班文化,这一点因人而异了,毕竟每个人的三观和认知并不相同。

我自己目前987半年了,依然不认为很辛苦或过于劳累,这样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早已是习以为常的事情,虽然每天八点看似很晚,但要考虑到北京的交通问题,很多时候七点半晚高峰才退去的时间点,八点以后有选择性的文体活动,比如说我可以保证每周2次篮球2次健身1次纯娱乐放松,并未感觉到时间不够或工作严重挤压生活时间。只要这样的生活模式不会影响到身体健康、家庭、朋友、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是种不错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的平衡。

二维火的技术团队大概在400人以上,去年我们实行了大半年996,因此离职的技术人员大概有3%。

衡量技术人员绩效,当然不能用工时。时间确实不重要,有质量的进度才是重要的,毕竟竞争对手有时候强大到不拼命不行,比如我们的对手是美团,融个资都比公司估值高十倍,你想想有多让人绝望。也招不起百把个博士或架构师,只能用勤奋弥补了。

行业不一样,客户不一样,战略也就不一样。我所处的行业很大一部份是传统软件,我们的客户这些餐饮老板,在见面第一件事不是看你的产品有多好用,而是给我们一张五六页的纸,上面写着几百条功能列表,如果我们的产品覆盖了80%,才谈下一步。所以,我们对功能量有很大的要求。

任何所谓好的体验,大数据带来的价值,节约了多少成本带来了多少客流,都要建立在整个产品体系的完善上。所以我们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996其实是一个概念,或者是一个动员,其实在具体控制上,大部份员工都是早上10点左右才到,晚上8点半左右离开,这样就行了。还有一些基础要做好,比如绩效奖励,晚餐宵夜零食打车,再加上项目的各种庆祝,中午休息时间加长。非996的时候多一些活动和调休,比如周五周六晚上不加班,。实施方法如果得当,996也不是万恶的。

公司业务快速增长,才是最好的团建。最终还是要回到结果上。如果结果好,那就都好。

我们公司目前现状是99N(N=2~4),每周平均会有两三天的加班。在项目或业务需要的时候才会长期开启996模式。特殊制度执行时长一般根据项目周期来。高强度情况下最多有过连续2个月的996状态。

加班只是一种手段,没有哪种手段是万能而不可替代的。但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和自我价值,但凡能用的手段我们都应该用到极致,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加班。毕竟世间唯一公平的是时间,要追求更多,加班已经是我们能选择的成功率较高的手段了。

对于提升团队产出,首先是团队的使命感培养,只有团队有一致的目标及使命感,非常清楚“Why?What?How?”这三个经典的问句的答案,这样的团队一定能在相同条件下爆发出更强的战斗力。

其次是建立透明公开的奖惩机制,在日常工作中对典型情况及时快速的进行奖惩及团队宣导,尤其是奖励这块,能极大地发挥榜样作用,激发大家的激情和竞争意识。在肯定其工作成果的同时也要不断的给予其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最后是做到足够的人文关怀,尽可能去关心员工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情况,在组织有能力的情况下帮员工去解决些后顾之忧或者帮助员工来更好地履行家庭责任。当员工能平衡好身心、家庭的关系时,必定能爆发出更大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从而提升团队产出。

你所在的团队,工作时长是怎样的?你对加班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呢?欢迎留言交流。

② 做程序员经常996,对身体的损害有多大

引言:程序员是一个让人羡慕的工作,工资是很高,而且未来发展前景也不错。不过做程序员也是一个很辛苦的工作,经常会加班,而且休息时间还少,做程序员经常996,对身体的损害有多大?

③ 互联网企业996工作制,会影响身心健康吗

肯定会的,不管是什么行业都不能让人工作太长时间,因为人体比不得机器,每天很早就起床工作之后一直到晚上,这样长时间下去都会有健康隐疾,不过现在的社会加班工作都已经变成了常态,所以这也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情。毕竟人需要赚钱活着,累一些起码能生活下去,否则没有工作连活下去的条件都创造不了。

不过人在工作之外确实还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才对,保证身心健康才会更有精力去工作。所以没必要加班的时候就不要太拼了,有一个充足的精神才能让工作更顺利。

④ “996”作息,程序员平时的生活是怎样的

现在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物价越来越高,但是呢,消费能力越来越低,程序员加班已经成了社会的常态,但是呢,一直加班对身体不好,不加班呢领导还不愿意了,而且还不一定有加班费,简直太难了呀。所以每天加不加班对于程序员来说,这都是一场特别难的心理与身体上的斗争。


唉,总之,这“996”作息也不是谁都受得了的啊。

⑤ 从事一份996的程序员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第一,收入很可观。大公司的程序员收入在同龄人中算是不错的了。很有可能是最高的。刚毕业就能拿到十万以上的年薪。当然这只是在一线城市的水平。

大厂也好,小公司也罢,以后的发展都靠自己的努力加上运气。大公司出来也不乏混日子的,小公司出来也有很多大咖。从一开始就做好职业与学习规划,不断提升技术实力,懂得沟通技巧,培养管理能力。这些都是关键。

⑥ 有人说做程序员容易秃,是真的吗为什么

程序员的确容易秃头脱发,因为头发在中医里称作血余,有一味中药叫血余炭,就是头发烧的炭。
其次一个就是肾,其华在发。浅显一点理解就是,肾影响人的头发生长,人年纪大了肾精虚弱,头发就开始白了,也更容易掉头发了。而贫血的人头发容易枯黄。
再从血的角度来说,肝主藏血,大家都知道熬夜伤肝,而从各方面的信息来看996已经要成为程序员的标配了,甚至后半夜都友人还在加班。长期的加班,熬夜损耗肝血。
而长期盯着屏幕,继续在“伤血“的路上助力一把,有一句话叫做久视伤血,就是长期的用眼,耗伤人体血气。
特别在改BUG的时候,有时候翻来覆去盯着几行字母,不停地检查,修改,检查修改。伤脑,伤肝,伤眼睛。还可能憋尿。按照我自己作为入门者的习惯,中间是不会离开的,好不容易理出了头绪,一离开感觉等回来后一脸懵逼,前面的都白干了,又要重头再来。
说完肝再来说说肾,我们又有肝肾同源之说,这个暂且不提,主要来讲讲肾主骨,生髓,藏于脑,脑为髓之海,程序员作为一个脑力劳动者,不知不觉中消耗了大量脑细胞,(魔幻点的说法也就是消耗了大量精神力,正式点的说法叫做劳心过度,属于五劳七伤的一种。)加上长时间工作,熬夜,压力等等原因。在相对高的薪资下,也也付出了相对的代价,所以经常把程序员比作搬砖,当然Ctrl+C, Ctrl+V也在其中起了作用。
当然,不秃头的程序员也是有的,有些人天生发量,这是优秀的基因,没有办法,但是强健的体魄,也是对抗的方式,适当的运动,适当的饮食,如果想从事程序员的工作,也可以提前预防啊!

⑦ 从事一份996的程序员工作,是你需要的吗

您好,对于很多人来说,一份程序员的工作是需要的,但是一份996的程序员工作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的,毕竟工作是为了生活,而生活不是为了工作。996的工作模式占用了生活的大部分时间,这个是很多人不愿意看到的。而程序员的工作性质就决定了大多数的工作日都是996的模式,即便企业没有996的工作制度也改变了程序员的工作属性。

前不久BAT互联网三大巨头都作出了裁员的行动,很多35岁以下的程序员都被辞退了。这其实就是一个信号,对于他们来说996的工作制度都很需要,但是被辞退了又能怎么办呢。而对于不是BAT这样的公司来说,一位老的程序员,上有老下有小,他需要这份工作,996制度也没关系,即便自己不喜欢但是他需要。

所以说没有什么需要不需要,需要是因为要生活,不需要是因为有更多的选择。如果没有更多的选择一份996的程序员工作是我需要的。但如果说有比这个更好的选择,相信大部分程序员都不会选择他但凡上了年纪的程序员,都不喜欢996这样的制度,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996的工作制度身体会支撑不下去的。

⑧ 南山科技园里,当一个程序员决定不再996式奋斗


2020年4月30日的下午,28岁的黄征走出了南山 科技 园一栋写字楼的格子间。趁着电梯厅的镜面,他留下了在这家公司的最后一张自拍。一并进入镜头的,还有某互联网大厂的logo。


这是黄征大学毕业后的第五年,在深圳辗转4家互联网公司后,他决定彻底告别IT行业。


刚入行时,黄征给自己的职业目标是做十年程序员,而后进入技术管理层,或者成为IT创业者。


职业道路行至半程,他对原本的10年目标意兴阑珊,“一来当时太天真,把自己想的太牛了,二来即便做到了,也摆脱不了996”。



去TM的996



离开的念头,在工作第3年就有了。


那是黄征工作的第二家公司,一个傍晚,他在 科技 园内的快餐店吃晚饭时,突然感到一阵心悸,呼吸变得困难起来,他放下手里的筷子,走到门外慢慢踱步,不断地做着深呼吸。10多分钟后,状况总算好转起来。


那天夜里,坐在灯火通明的办公室,黄征想起打工诗人许立志的那句诗, “ 像一颗螺丝钉掉在地上,不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


黄征同学的同事,就在一个加班的夜里,口吐白沫倒在了办公室。


寂静的晚上,黄征看着头顶白花花的日光灯,心里一阵惶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也会成为那颗掉在地上的螺丝钉。



在这次心悸之前,他满怀工作的激情与快速成长的渴望。


上司老秦为人不错,不吝与下属分享经验与专业知识,也很欣赏黄征的技术天分。他学到了大量的东西,职业技能快速成长。对于喜欢敲代码,热爱技术研发的黄征来说,这是上家公司很难给到他的价值。


这样的工作氛围之下,黄征和团队其他成员一样,浑身充满了干劲儿。每天早上,他拥在汹涌的地铁早高峰里,吸着汗臭、口臭,从宝安一路挤到 科技 园,而后开始一天的高速运转,加班到深夜是家常便饭,通宵加班平均每个月都会有两次以上。


心悸在其后出现了几次。黄征渐渐开始怀疑这份职业热情的意义——所谓 通过技术积累,过上更好的生活,从本质上讲,不过是老板们榨取利益的糖衣。


即便是上司老秦这样的技术大牛,也根本摆脱不掉996的命运,更高的职位和薪酬,只是老板们促使他们以身体为代价,过劳付出的诱饵。



这样的判断,很快在第三家公司得到了更为确切的印证。


在这家公司他遇到了一位“变态制作人”,制作人在 游戏 开发公司的职能,相当于项目总统筹。


黄征之所以称骂这位上司变态,是 因为熬了一个通宵后 ,整个 团队赶出来的 游戏 新版本,仅仅是为了给老板看一眼。


这样劳而无功的通宵加班,黄征前后经历了好几次。加班到晚上11 点、12 点的情况更是数不胜数。每个深夜加班过后,老板次日都要在办公室里,指责制作人没有做好管理,累坏了“兄弟姐妹”。这位东北老板有着和刘强东一样的习惯,喜欢称呼员工为“兄弟姐妹”。


不久后他就同事那里得知,这是一套“驭人术”, 老板负责在加班问题上唱白脸,制作人负责唱黑脸, 只为让员工更心甘情愿地卖命。


无论加班到多晚,第二天9点,大家都要准时到达公司。因为部门要站着开早会,一个人迟到,就要连累其他同事站在会议室等他,一开始他不解,这种汇报“昨天干了什么,今天要干什么”的会议,完全可以在QQ群里解决,为什么一定要开会。


他后来知道,这同样是老板和制作人约定好的“驭人术”,目的不在于开会,而是防止员工迟到,“ 有谁好意思让别人站着等他 ”,同事在办公室里低声跟他解释。


黄征恨死了这样的日子,每晚工作到10点,脑力透支到极限以后,他的脾气变得格外暴躁,但凡一个人走过来提个问题,他必定要发一通火气。每周他要上六天班,工作日回到家后已经十一二点,健身、看书……任何能让自己喘口气的生活调节,都成为不可能。


而他工作中的绝大部分时间,实际上都消耗在了低端重复性工作中,没法学习最新技术, 距离自己最初幻想的“成为很厉害的技术牛人”,显得愈发不可能



黄征决定“ 去TM的 ”。


他不再像过去一样,习惯将工作时间延长到9点以后。每天下午6点半后,他准时关电脑下班走人,迟到也成了习惯。没过多久,他参与的项目因盈利无望停摆后,他也被“优化”了。


曾经的上司老秦,已经跳槽了腾讯的某个 游戏 工作室。失业的日子里,老秦邀请他参观了腾讯的办公大楼。站在可以俯视南山的大落地窗前,老秦鼓励他学习虚幻引擎技术,为面试腾讯做准备。他笑了笑,随口搪塞过去。


他清楚,跳槽腾讯后,老秦的加班更为变本加厉。


经历无数次加班以及“驭人术”的洗礼,黄征的“上进心”已被磨灭殆尽。 他决心找一家无需996的公司。很快,他就发现这根本不可能。


无需996的工作也有,但给出的薪酬根本支撑不了他的生活开支。他面试了一个多月,最后选择了一家“相对轻松”的公司。“相对轻松”的概念是,在996的前提下,这家公司的加班强度,比其他公司略低一些。


上班地点和之前并无差别,5年来黄征呆了4家互联网公司,最后三家都在 科技 园片区打转,离公司最近的地铁站,要么是高新园,要么就是深大。


在 科技 园里兜兜转转,就像他走不出的996宿命一样。拿到第四家公司的offer后,黄征打定了主意,就在这里混混日子。



“只要猝死得够快,内卷就追不上你”


李寅也在深圳做了5年的程序员,他比黄征小一岁,却没法“去TM的”。


他的孩子刚满一岁,买在惠州的房子,每月要还5000块房贷。相比于对996的厌倦,职业焦虑、生活压力更让他惶惑不安。



这种不安是从去年4月开始的。当时李寅参与的创业项目彻底停摆,收入都成了问题。妻子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掰着指头算算各项开销,他在求职市场上,给自己定了个2万的薪资标准。


工作找起来一下子吃力了很多。在此之前,李寅找工作可谓顺风顺水,基本上离职一周后,就能入职新的公司,那时他的薪酬还在1.5万以下。这次他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找到了一份月薪2万的程序员工作。


他想起了之前同行讲过的金字塔理论,越往上走岗位越少,竞争就越发激烈,而到了35岁,就是职业的终点。“我来深圳5年了, 再过5年,也差不多就到了职业尽头 。”




程序员的工作虽不难找,李寅却从未感觉过职业安定感,他在深圳经历了5家公司,一半以上情况是被动离职——公司倒闭或者裁员。


他和同行讨论过这种困境,这与整个互联网行业的现状有关。整个市场上,几个大厂分完了蛋糕,互联网小公司生存举步维艰,“ 九死一生就算是不错的了 ”,他发现大多数小型互联网公司,要么做成一个项目赚一笔离场,要么项目失败以破产收场,最好的结局就是被大厂收购。


今天我到这里上班,看起来一切都还好,说不定明天就不行了 。”在福永的一个 科技 园里,李寅指着楼上的公司说道。


去年,李寅的前同事进入一家大型集团从事技术开发工作。他劝李寅多考虑相似的机会,“大企业起码可以养老,至少稳定”。李寅觉得前同事讲的不无道理,但他也不太敢指望这一点,毕竟很多互联网大厂的程序员,照样要被公司“优化”。


孩子出生以后,李寅就陷入了技术焦虑,下班之后,刨去喂孩子吃饭,陪孩子玩耍的时间,他已经没有什么技术充电的时间。


我们这一行有句话,时代想要抛弃你,分分钟都不会等你 ,今年你用的是最新的技术,明年这个技术就落伍了”。


李寅之前有个做技术开发的女同事,在家休了将近一年的产假后,再上班已经完全适应不了工作节奏,“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后来被调出了项目组”。




曾在腾讯做了9年 游戏 开发的刘超宇,将这种焦虑归因于“做技术的诟病”——国内互联网行业所做的东西属于应用层面,用到的技术全部依赖于国外的基础技术研发,“说白了 人家是你的技术上游, 你只是用了人家开发的工具型技术”。


“你 得一直追赶人家的技术走 ,人家出了新的插件、技术和架构,国内所有的技术人员都要去研究它,不然过几年你可能就失业了。你得不断学习,来保持岗位竞争力,但 你这样追赶,你比得过年轻人吗 ”。


比不过年轻人的,不止技术更新的速度,还有加班的热情。刘超宇离职前的那几年,发现刚入职的同事甚至在内网上发布攻略,分享如何在公司住上一个月——“在健身房洗澡,用折叠床睡觉等等,写了一二十条”。


刘超宇的一个前同事,从腾讯离职后开始卖保险。离开从事20年的IT岗位后,他跟刘超宇感叹“ 卖保险以后,感觉豁然开朗 ”,相比较之下,程序员职业则是”越做路子感觉越窄,选择越少”。


“说白了,同一个职位争的人太多了,工作经验已经不值钱了”,刘超宇觉得,这是中年程序员最为尴尬的一点。


近些年来,“程序员职业 高度内卷化 ”越来越多地被人提及。所谓内卷,即在蛋糕大小不变的前提下,分食蛋糕的人越来越多。这样的现实下,分食者的个人最优选择(做题家、奋斗逼等)会导致整体的无效率和 边际报酬的递减(700分读不了清北,996等)。


在网上关于“程序员如何避免内卷化”的提问下面,其中一个回答是“ 只要猝死得够快,内卷就追不上你 ”。


告别996,下一个路口


两年多前,刘超宇离开了腾讯,在深大附近开了家手工皮具工作室。今年夏天,因为疫情接连亏损了几个月,他和妻子不得不关掉工作室。


头顶大厂光环,隔三差五他还能接到猎头的电话。他懒得应承,“ 一旦回去,你就必须接受那种工作状态 ”。


黄征的上司老秦,现在过的应该就是“那种状态”——赶项目时,整个一年基本上都要晚上12点后下班,凌晨两三点下班回家也是常事。


几个月来,刘超宇和妻子呆在龙岗的家里,偶尔有皮具爱好者上门,体验一下皮具制作课。俩人希望找到新的自由职业,而不是返回职场。



刘超宇当初进入这个行业,很大程度上源于对 游戏 开发的痴迷与热爱。十多年后他发现已经很难找到当初的兴趣,开发一款 游戏 ,公司更关注的是商业价值,而不是独立创新性。


毫无节制的加班,也让他感觉整个行业将脑力创造性工作,变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你做一个创造性的东西, 你灵感好,状态好,一天就可以解决问题,状态不好一个月可能都解决不好,工作时长能解决问题吗? 但国内企业已经找不到突破口了,只能通过压榨劳动时间来实现突破。”


还好,9年大厂工作给刘超宇留下了一定的积蓄。足以让夫妇俩在失去收入的大半年时间里,相对从容地寻找一条新出路。




李寅背负着更多现实压力。


他和妻子都是湖北人,俩人商量着等他离开IT行业,就回到武汉发展。可离开老本行,跨行业似乎也没那么容易, “回去到底做什么,要不要提前存够武汉房子的首付 ”,是他现在最焦虑的问题。


之所以要存够武汉买房的首付,是因为他在惠州买的房子,近几年都无法出售。根据惠州楼市政策,商品房需证满3年方可转让,现在李寅还没拿到房产证。


他更忧心的是,即便熬到可以交易,房子也很难出手,“那么多新房都卖不出,何况二手房”。


2年前,准备结婚的小两口在中介的“30分钟到深圳”游说下,买下了这套房子。现在他感觉握着一个烫手山芋, “住不了,租不出去,也没有升值,算上每月要还的利息,还是亏本的 ”。


对李寅夫妻俩来说,回武汉买房,怎么着都不是个轻松的事情。“要么背负两套房贷,要么亏损把惠州的房子割肉卖了,这个抉择很难。”


现在俩人带着孩子,租住在坪洲地铁站附近。李寅有3个同学住在附近,也都是程序员。隔段时间四个人会聚在一起喝喝酒,聊起将来,大家通常以满嘴不在乎来掩饰迷惘,“ 有人说过几年回老家养猪,有人说回家继承老爸的养小龙虾事业 ”。


今年因为疫情,李寅一直在荆州老家待到四月份,小城生活让他体味到了久违的安稳感,“ 在家太幸福了 ,要啥有啥,生活又方便, 就是没有好的收入来源 。”




相比之下,“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黄征,当下的处境最为轻松,他形容目前的生活为“ 回到人间 ”。


去年找第四份工作时,他开始留心转行的机会。做跨境电商的朋友,给了他转行的启发。辞职以后,他重新租房,搬到宝安福永片区的一间公寓里,做起了跨境电商。这3个月来,每月收入大概有2万多元,这差不多与他之前的收入相当。


他有心把跨境电商做得更大一些,“明年去佛山,可以雇两个人来干,那边房租、人工便宜。”


黄征现在住的地方,距离最近的地铁站有3公里。每天他睡到10点钟起床,打理一下电商账户、发发货物,一天下来只需工作四五个小时。他了有充足的时间,看书、健身,去附近转转……





备注: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采用化名。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⑨ 你印象中的程序员

没有情调,不懂浪漫,也许这是程序员的一面,但拥有朴实无华的爱是他们的另一面。

我个人感觉印象中的程序员就是,头顶英年早秃,发际线英年上移(开玩笑的说),其实我朋友做程序员的就会下意识的看我的头发,说不像啊,其实很多程序员的时毛发浓密的,并不是所有的都聪明绝顶,很多程序员的智慧是“掩盖”着的!

在网上看到一句关于程序员的话:

我的代码曾运行在几千万用户的机器上,作为一个程序员,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满足的呢?如果有,那就是让这个用户数量再扩大 10 倍。

我感觉程序员是值得我们尊敬的。,程序员的双手是魔术师的双手。 他们把枯燥无味的代码变成了丰富多彩的软件(现在我们使用的健康码,行程码)。

程序不是年轻的专利,但是,他属于年轻……

⑩ 程序员996和施工的比,哪个累

那个看具体情况,程序员累的是精神上,996如果是一两天还好,如果长期996的话,再这个基础上再加会儿班,那时候就困苦了。
至于施工的话,通常是身体上累,如果日常环境不压抑的话,一个工程搞完总有一定收获的。

阅读全文

与996程序员命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安卓如何安装obb 浏览:440
QQ聊天记录journal文件夹 浏览:118
苹果公司云服务器地址 浏览:85
加密记事本手机 浏览:437
汽车压缩机变频阀 浏览:95
域外服务器是什么意思 浏览:639
大众点评服务器怎么老卡顿 浏览:556
javavector与list的区别 浏览:316
java初始化类数组 浏览:303
java字符串转换成json对象 浏览:647
android非阻塞socket 浏览:358
编译系统概念 浏览:452
天眼通app能做什么 浏览:557
魅族手机怎么加密图库 浏览:8
rpa编译器 浏览:572
车载云服务器记录 浏览:740
四川金星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 浏览:55
移动平台图片压缩算法 浏览:37
银行项目java 浏览:571
怎样将pdf转换为ppt 浏览: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