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程序命令 > 程序员评论mbp

程序员评论mbp

发布时间:2022-11-07 01:37:57

‘壹’ 苹果笔记本适合工科学生用么

  1. 我的经历就是osx还有linux编译软件比win轻松,不是说win程序员的坏话只是个人经历,前两个系统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2. 如果你想打游戏,必须买个win的本子,mac屏幕ppi太高,和osx组双系统的话win系统dpi缩放得有200%字体图片小得惊人(我眼镜度数50,75,不戴眼镜距离mbp30cm看win桌面字体不说勉强看清的话基本就是个点),游戏倒是没什么太大影响而且osx基本没法玩win的游戏,也就是说mac你办公用别想着玩游戏

  3. 看你预算,如果预算足够对苹果有信仰可以买mac,否则直接买个高性能的win本子和ubuntugnome,fedora,deepin之类的linux发行版组成双系统,linux除非红帽之类的都是免费的,玩游戏用win,写程序用linux,用win的ms编大工程的话你最好加个ssd(玩大型游戏的话ssd也是必要),而且你如果不确定以后会不会一定买mac,你可以尝试给你win装黑苹果体验下,osx对没编程经验的新人而言可以简单理解成linux有些发行版的美化版

  4. 如果你以后是ios程序员,买mbp最好,我用过nmb,转手直接卖了,性能太差了有时还卡

  5. mac别和win同价位的电脑比性能,尤其是装了win的mac,会被秒得很惨

‘贰’ 上手了丐版MacBook Pro之后,我发现它很强,但也有点菜


先说结论: “ 明确用途之后再买这台 MacBook Pro 来用,是香的;不明确用途买来,是智商税。”


磕磕绊绊,在官网预定了半个月之后,托尼终于拿到了这台丐版的 14 英寸 MacBook Pro。


这次苹果再一次搬出了 “ 史上最强 ” 这四个字来形容 M1 Pro & M1 Max 两款新处理器 ( 也确实如此 ) 。


但包括托尼在内的不少小伙伴,在考虑要不要买这台电脑之前,心里都还是会有个大 刘海 疙瘩。


这大刘海也太膈应人了。


说句不好听的,这么硬生生把刘海从手机搬到笔记本上,除了让别人知道你买了新的 MacBook Pro ,托尼并不觉得还能有啥别的用处。


在视频全屏播放的时候苹果又把刘海藏了起来,

他们也知道这玩意儿不好看。


当然,抛开贫穷这个最主要的因素,托尼买丐版 MBP 的另一个原因,一是公司买的 16 寸满血版 MacBook Pro 还没到货,二是托尼是想和上一代 MBP 比比看,最低配的性能提升会有多大。


托尼找来的对手,是上一代 M1 版 13 寸的 MBP,参数对比先甩在下面,想对比的小伙伴可以进行一波大家来找茬。


向上滑动


废话不多说,托尼还是从自身的使用体验出发,如实和大家唠唠,这款留着新发型的 MacBook,到底值不值你为它斥巨资购买。

硬素质,这波我无敌。


都说 M1 Pro & M1 Max 强到离谱,那不跑跑分肯定是说不过去了。


M1 Max 高攀不起,那我们就来看看 M1 和 M1 Pro 在性能上到底差了多少。


托尼还是请出老裁判 CineBench R23 来分别测试了两块处理器的性能,结果是挺出乎意料的。


在多核跑分上,M1 Pro 直接甩了接近 2000 分,然而在单核上,两块 U 的分数还是相当接近的。


看来苹果在挤牙膏的精度上,是摸到了一点当年英特尔的门路。


横向对比,在跨平台测试软件 CrossMark 的跑分测试上,M1 Pro 也完全不怵桌面端的英特尔 i5-11600K,总得分只差了 37 分。。。


英特尔 i5-11600K


苹果 M1 Pro


有一说一,苹果的处理器强大是事实,11 代英特尔的老脸,也是真不知道往哪搁。。。


不过还好,12 代英特尔已经把场子找回来了,据外媒报道说,移动版的 12 代英特尔,干满血的 M1 Max 不是问题。


12900KH 的多核性能超了苹果 4%


当然在能耗比方面,苹果真的是控制的太优秀了,英特尔完全不是对手。。。


12 代英特尔看起来更适合笔记本,

但并没法达到苹果 CPU 的能效


诚然,纯跑分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托尼让之前用英特尔 CPU MacBook 的同事测试了一下视频导出的速度。


相比之下,用达芬奇导出同一段视频,M1 Pro 版本的 Mac 比英特尔版本的电脑快了近 4 分钟。


而在 M1 Pro 在使用转译版本的 Pr 时,表现就没这么好了,导出同一段视频的差距大致在 1 分钟以内。


左边为 M1 Pro,右边为英特尔 i7


要问这台新 MacBook 用下来最深刻的感受,托尼觉得就是这块 “ 炫目的 Liquid 视网膜 XDR 屏 ” 了。

看同一段 HDR 视频,采用了 Mini-LED 技术的新屏幕,不管是在黑色背景的呈现还是绝对亮度上,都把上一代 Mac 的 乐色 视网膜屏摁在地上摩擦。


左边为新款 MacBook Pro14 寸,

右边为旧款 MacBook Pro 13 寸


新 Mac 屏幕分区背光呈现的黑色,

确实可以用惊艳来形容


别说是专业的视频创作者了,就算是拿 Mac 来看电影,这观影体验上的升级,也值得回这个价。


软实力,性能强大没用?


那除了剪视频修图之外,新 MacBook Pro 在其他软件的使用上,表现到底如何呢?


托尼的结论是,目前还不太行。。。

尽管网上的各家媒体、KOL、以及托尼的同事都给这台 MBP 的 “ 生产力 ” 冠以了很高的评价, 可这些赞扬,还是有些局限了。


毕竟从我们这群干自媒体的人来看,MBP 还真就是覆盖到了全部的 “ 生产力 ”。


我们这些人对性能需求最高的工作就是渲染视频,这个事儿如前面那一部分所示,很厉害。


可遇到其他更专业的软件呢?新 MBP 的表现还能这样么?


苹果官网宣称,新 MBP 可以在 照片编辑、屏幕设计、三维渲染、软件开发 等等方面做都有很强劲的表现。


但从 X86 转换到 ARM 架构之后,实则有太多的软件需要做转译和适配,你并不知道你常用的那个软件,苹果到底有没有帮你做上适配。


就算 CPU 的算力再强,没法转化成软件上的生产力,那就等于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就拿最基础的三维建模软件 SketchUp 来说,Windows 上的软件在 2000 年就有了,尽管更新版本一样,而 Mac 上的版本始终没有 Windows 版好用。


只要文件的素材一多,就会时不时会出现崩溃的情况,很影响正常的工作流。


又比如工程类软件 CAD,Mac 版软件也是有的,可在功能上真的没 Windows 版本丰富。


甚至像 天正 这样必备的 CAD 作图插件,在 Mac 一直用不了,也成了从英特尔时代遗留到现在的老大难问题。


原本 MacBook 在使用英特尔 CPU 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刷双系统或者虚拟机的方式来用这些在 Windows 上功能比较全的软件。


但现在全面转到 ARM 架构,这条路现在也行不通了,ARM 版本的虚拟机有太多的事情干不了,和 X86 架构相比,ARM 平台要修补的问题可太多了。


其他更复杂些的工科类软件,像是 汽车 建模的 Catia、Solidworks 等,也是基本和 Mac 无缘。


就算是有 Mac 版本的软件,产业链上下游的兼容性也是个大问题。


在 Windows 系统 X86 架构装机量在占据大头的情况下,Mac 只要是一个环节不兼容,整体就都要做适配,成本太巨大了。


知乎上也有做软件的老哥表示,如果想拿 M1 的 MacBook 做 android 开发, ARM 镜像的错误崩溃一大堆,完全不如英特尔平台好用。


托尼承认,M1 系列芯片的性能确实是很强,但目前真的要干起重活儿来, 产出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力 ,同等价位还是考虑 Windows 的工作站吧。


等到那天苹果真的把 M1 的生态环境搭建好了,所有软件都像视频软件一样,软件不再拉硬件的后腿,MBP 面向全面生产力,或许就没有阻碍了。

是设计复古,还是功能回归?


最后聊聊这次 MBP 的外观。


由于 M1 Pro & M1 Max 散热以及功耗的原因,这一代的 MBP 在笔记本模具的设计上,跳上时光机回到了过去。


新款笔记本在边缘的处理上,舍弃了曲面的设计,面与面之间的接缝也不再割手,拿在手上的感觉回归了早期 Mac 那种踏实的厚重感。


而苹果在 2016 年之后砍掉的磁吸充电接口 Magsafe,也是强势回归,防呆口和防绊倒那股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键盘整体的底色变成了黑色,Touch Bar 被整个砍掉,取而代之的是一颗增大的 ESC 按键以及实体功能按键。


官方的解释是,做大 ESC 是为了让程序员摁起来更爽。


接口方面,苹果终于意识到了只保留 C 口的弊端,于是新增了一个 HDMI 2.0 以及一个 SD 卡槽。


尽管这两个接口在传输速率上都不是最快的,但也要好过只能选择去接拓展坞的麻烦,能满足基本使用。


不过托尼纳闷的是, HDMI 口都回来了,苹果为什么就不肯给个 USB-A 呢?对于 C 口的执念,苹果真的要比所有厂商都深刻啊。。。

你真的需要一台 MBP 么?

据说这次在官网预定了的新 MacBook Pro,基本都要等一个月左右才会发货。


如果你已经预定了,那不妨听完托尼的这段话,再决定要不要买。


不同的人买 MacBook,都会有不同的理由,有人为了剪视频、有人为了修图、也有人为了牌面。


可如果人云亦云,以为买了 MacBook 就能做所有电脑可以做的事,这就很尴尬了。


简单来说, MacBook 是一个偏科严重的好学生,在视频剪辑、图片、音频处理等带给人们精神需求这方面,非常牛逼。


如果你的生产力只在做视频的需求上,那么新M1版本的MBP再合适不过、强无敌。


可要是你的生产力在其他专业领域上,那可能真的就只能发挥出 50%,甚至更少,那这个价位就有些划不来了。


这里托尼给大家推荐一个网址,里面可以查询到目前支持 M1 设备的所有软件。


https : //isapplesiliconready.com/zh


如果你所在专业的软件,在这里无法搜到、或者还不支持 M1 的话,那你或许真的需要再重新思考一下。


我真的需要一台 MacBook 吗?


‘叁’ 为什么现在很多程序员都喜欢用Mac作为主力开发了

最主要原因是,现在年轻一代,不管有没有钱但是一定得享受,用Mac主要部分还是装逼。要说好用windows也很好用,别给我说什么unix系统,链接服务器方便,终端好用和linux命令一样、系统不卡这些,这些在window都可以搞定。作为一个用了10年Mac的老程序员总结就是这些。已换windows

一方面是xcode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因为mac干扰少,windows容易卡,还动不动出弹窗广告,容易分心。我不用Xcode但是我也用mac,写c++用的sublime text。

做app开发的,可以在mac上完成android和ios两个平台的开发,打包,上架。在win上想要完成ios端只能黑苹果。现在又有很多app前端混合开发或者搬砖的能同时搞android和ios,用mac省事。专做后端开发呢,win居多

软件开发,mac是首选,itream ,idea,subline,好用!主要是系统稳定,系统能用到机器报废,我第一台电脑还在用,11年的mbp13寸!

如果打 游戏 那必须windows

公司配置mac,我感觉是这几点吧!一,提供公司形象,

二,公司抵税,

三,算是给研发的福利,说提高效率有点扯蛋[呲牙]!

我也是在纠结究竟买Win好还是Mac好。作为开发老兵,用过Win,用过Linux,就是没长期用过Mac,这终是一块心病,但是多次看着Mac想入手,一考虑到价格还有点不舍得。一台Win的笔记本,就算比较贵的ThinkPad X1也没有Mac同等配置的贵,别和我说什么物有所值,钱才是第一考虑要素,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工作上来说,Win肯定是够用的,绝对不会出现不能工作的情形,只有别的系统兼容Win的情况,不会有Win去兼容别人的情况。有人说,一个人可不可靠就看他做事稳不稳定,如果和领导或客户开会,突然有个程序或文档要打开,这时Mac系统卡壳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印象呢?这个真不好说,但在职场还是保守点好,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但是,技术上的冲动有一种强烈的吸引力,Mac从开始到现在,一直有一种精致的映像在市场中傲立,Win虽然好用,却没有这种引领 时尚 的风骨。对技术老鸟来说,什么技术都应该不算障碍了,把Mac配成和Win一样方便,甚至更方便也不是难事,唯独放下心中是不适应,即可。甚至,一种特立独行般的个性就是品牌所带来的价值,像耐克,阿迪一样,穿在身上总觉得更自信一些,用起Mac来是不是敲码都更快一些呢?现在我也立一个flag,等现在这个本子淘汰的时候,一定入手一台Mac,虽然每次下单的时候都会改变主意,这次真不想变了。别等哪天老奶奶都用上Mac,才开始入手就太Out了,虽然现在已经有点Out了。

用mac都懒人居多,大多不想折腾环境

因为linux很多底层环境都有了

例如,windows还要装很多才能搞makefile 指令,例如mingw这种...

跑git也是也是要装很多,装错移除也是一大困难。

不过若非XCode因素,ubuntu才是最适合软体开发的

因为你不可能把伺服系统架在macos上。。。 OS要钱

写完还要考虑环境在装在ubuntu上,简直傻B。

这是我周遭码农的心得。

卡不卡,是你电脑买太差, 有钱买mac却没钱买同价位的win笔电,这才是病。

分不分心,这是你的问题,说用mac就专心也只是借口而已。

当然这一切要建立在你不会用到Xcode情况。 否则正常码农首选因该是ubuntu类型。

开源/DIY/又可以服务器/免费商用

当你用了Mac开发以后,就回不去了。

Java程序员开发效率提升30%以上,关键还一直用一直爽,不像Windows下开发,一开始偶尔卡一下,后面偶尔不卡一下。

一,界面简洁。

二,操作简单。

三,手机,电脑,iPad都是一个操作逻辑,上手快。

四,系统好

虽然都是用x86构架,但是内存管理依然和iOS一样。

五,没有乱七八糟的广告,和弹窗。

大概就是你看30帧电影和看60帧电影的区别吧,看30帧你也说不上哪里不好,反正一直都是怎么看的,但一看60帧你就感觉,卧槽,好丝滑好流畅

像我这样搞完前端搞后端,搞完后端搞andriod,搞完andriod搞ios,你说,不用mac怎么搞,怎么搞

‘肆’ MBP 与 MBA 哪个更适合从事开发工作的程序员

您好:
MBP更适合开发工作,因为配置相对较高,比较适合做长时间的工作使用。
MBA适合技术支持类,售前售后这些经常需要出门的人员,轻便而又满足需要。

当然从价格上来看,MBP要高一些,这个就要看具体的情况来选择了。
如果是用来安装WIN系统的话,MBP和MBA都失去了他们本身的意义。。。

‘伍’ MacBook Pro适合编程吗

让我说说为什么(很多程序员)觉得Mac更适合编程。

3.Xcode是比VS差一些,VS我觉得代码编辑功能已经从2012大幅提高。此外,Xcode是免费软件,但与自由表达的版本,我想体验会降低一点(或谁会购买高端收费版本)。

‘陆’ 生产力是硬道理 简述HP ENVY 13对比MBP

【IT168评测】在生产力为王的当今,一台长久续航,轻薄便携的办公本是每个成功的商务人士都必不可少的,但是现在轻薄本阵营中也分出了两大派系,一个是应用最广范的PC笔记本,另外一个就是苹果MacBook笔记本,不少人都在纠结两大派系该如何选择。它们用的是不同的操作系统,对于大多数人的办公条件来讲,例如使用Word PPT Excel PS等常用软件,这两个系统都能满足。Windows系统作为市面上最通用的系统,拿来就会用,学习成本低,且常用软件要多于苹果系统,同价位的PC硬件配置往往还要高于同等价位的MacBook笔记本不少,但是不可否认苹果在续航、做工、品牌价值上都更为吸引人。但是选择东西就要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并且如果它们体验相当你会买哪一个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对比HP ENVY 13和MacBook Pro分别看一看它们的优劣势吧。


外观:


▲左:MacBook Pro;右:HP ENVY 13

今天我们对比的两款笔记本都是两厂的新一代产品,设计师的审美也紧跟了时代的变化,在延续经典的同时,外观较前代有了巨大改变。银色全金属机身,极简约商务风格就是它们带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其次最为显眼的便是产品的logo了,苹果那让众人痴醉的装X发光logo被取消掉,换成了现在这个低调有内涵的亮面金属logo,虽然更有逼格,但是也容易成为指纹采集器,影响美观。而HP的logo相比之下独具特色,简简单单四道有棱有角的斜杠就勾勒出了“HP”两个字母,配合此代富有棱角的机身,显出一丝冷酷的美感。


▲上:MacBook Pro;下:HP ENVY 13

对比机身后面,能看得出HP ENVY 13在制造工艺上确实是下了一番功夫,拥有看上去十分硬朗的CNC工艺打造的高亮钻切腰线,从质感和美观上来讲,更富有艺术感,要比MacBook Pro略显朴素的外观典雅不少。


▲左:MacBook Pro;右:HP ENVY 13

两款机子都采用了下沉式转轴设计,转轴被隐藏在了机身内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笔记本显得更美观、屏幕做得更纤薄,还加强了转轴的稳固性,一举多得。HP在下沉式转轴的基础上还做了一个叫做“翘臀式”的改进,可别想歪了,HP ENVY 13的“翘臀式”设计实际上是把屏幕底部做了弯曲处理,当我们打开屏幕以后,弯曲的这一部分就撑起了机身后部,达到抬高笔记本的效果,能提高打字手感和增加散热效率。


▲长宽方面两者旗鼓相当

MacBook Pro机身前后厚度一致,HP ENVY 13则采用契型设计,前面更贴合于桌面,后面略有弧度,有一定美感且保证了双手放在键盘上时的舒适度。


▲上:MacBook Pro;下:HP ENVY 13

HP ENVY 13的D面采用同MacBook Pro所使用一样的镁合金压铸工艺,A、C面则使用了更轻薄的航空级铝合金材质,使得机身整体重量更轻。HP ENVY 13的D面上方有一排散热进风口,出风口则在屏幕转轴处,MacBook采用同样的散热设计,只不过进风口位于D面两侧位置,由于HP ENVY 13开启屏幕后机身自动垫高,所以两者散热循环都比较合理和优秀。

便携度:


▲左:MacBook Pro;右:HP ENVY 13

HP ENVY 13:机身重1.238KG

MacBook Pro:机身重1.363KG

由于两者厚度和长宽大小相当,都比较便于携带,我们就来对比下重量,HP ENVY 13机身仅有1.238kg重,比MacBook的1.363kg轻了足有125g,约合一部iPhone的重量了,对于移动办公来讲,电脑当然是越轻越好了。

输入体验:


▲左:MacBook Pro;右:HP ENVY 13

笔记本键盘的手感很大部分取决于键程的长短以及键帽的大小,MacBook采用第二代碟式键盘,键程非常短,键盘几乎贴于机身表面,且扬声器安置在了键盘两侧,键帽之间的间距就不得不受到妥协,使得键盘面积很窄。HP ENVY 13的键帽略大于MacBook Pro,每个键位之间的间距也宽松了许多,且1.3mm的键程也提供了更为自然的输入体验,个人非常喜欢这种有反馈的敲击感觉,打起字来双手就如同在钢琴键上跳舞的一样。当你习惯了HP ENVY 13笔记本的键盘以后,这时候再换到MacBook Pro那敲钢板一样的键盘,瞬间就不能忍了。但是有人说苹果的打起字来速度更快,对于我个人而言,为快那么一点点而牺牲掉不少舒适度实在划不来啊。


▲左:MacBook Pro;右:HP ENVY 13

MacBook Pro触控板面积明显比上代有所增大,而且苹果的防误触做得很厉害,而HP ENVY 13的体验其实已经很接近于MacBook Pro了。


▲MacBook Pro Multi-Touch Bar

此外,苹果MacBook Pro取消了一排传统的功能键,换成了Multi-Touch Bar,给人一种少即是多的感觉,要说它实际体验如何,就笔者个人而言,其实就像iPhone 刚推出的3D Touch功能感觉有些类似,不能否认它的实用性,但是在我日常使用时,经常会忘记使用,需要一个习惯它的过程。

屏幕:


HP ENVY 13采用13.3英寸FHD(1920*1080)178°广视角IPS显示屏,屏幕比例16:9,色域达到72%,亮度最高300尼特,从素质来讲,已经超越了大多数笔记本,即使在阳光下也能看清画面内容;苹果电脑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也就是屏幕的表现了,MacBook Pro采用13.3寸Retina 2560*1600 16:10屏幕,可显示色彩比sRGB还多25%,达到了P3色域,红绿颜色显示的效果更鲜艳生动。

观影效果上来讲,因为两者屏幕比例不同,在观看16:9比例的电影时,苹果上下两边都产生了黑边,HP ENVY 13能铺满整个屏幕,获得更大的视野感受。

HP ENVY 13和MacBook Pro都运用了当下流行的窄边框设计,但是HP的屏幕边框要更窄于MacBook Pro,HP官方给出的数据为3.06mm,在观影感受上,HP能带来更沉浸的体验,而苹果官方并没有给出相关数据。

性能:

HP ENVY 13:i7-7500U+8G+360G NVMe PCIe SSD固态硬盘+Intel HD 620核心显卡

MacBook Pro:i5-6267U+8G+256G NVMe PCIe SSD固态硬盘+Intel Iris 550核心显卡

个人评价:在处理器方面,出于机身轻薄的设计,两款笔记本均采用的低压CPU,性能方面,HP的i7强于MacBook所使用的i5处理器,但是核心显卡方面Iris 550要略强于HD620显卡,性能两者都够用日常办公娱乐使用。两者都采用了NVMe协议的固态硬盘,大家都说Mac系统提供飞快的开机速度,不用等待。但是配备SSD硬盘的HP ENVY 13拥有相同的开关机体验。续航方面HP ENVY 13采用6芯53.6Whr 6962mAh电池,拥有14小时续航,MacBook Pro官方宣传拥有10小时续航。

正如前文所述,同价位PC配置往往要高于MacBook笔记本,而差不多配置的PC本就要比MacBook便宜不少,HP ENVY 13价格在6K左右,而苹果则贵出一倍有余,价格1.3W+。

而且在七月中下旬,HP ENVY 13将推出一款MX150独立显卡机型,该显卡的性能将近两倍于当下轻薄本最常用的940MX独立显卡,性能方面的悬殊也就拉大了起来,HP ENVY 13或将大幅领先于MacBook Pro,真正实现轻薄本畅玩大型单机游戏的梦想。

系统:

HP ENVY 13:Windows 10

MacBook Pro:Mac OS El X Capitan

选择使用Mac系统主要原因除了系统环境更适合程序员使用以外,一般人更则看重于它的系统流畅度,界面美观程度,干净整洁的软件生态,开机和关机速度等,但是现在Windows 10也比进步不少,Mac系统能做到的Windows丝毫不差,且有许多软件仍是Windwos独占的,在使用Mac系统之前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以免造成不便。

扩展:


▲机身左侧;机身右侧

HP ENVY 13:USB 3.0、3.5mm耳机接口、USB 3.1 TYPE-C接口(通雷电接口)、以及Micro SD卡插槽、USB 3.1 TYPE-C接口(通雷电接口)、USB 3.0、以及电源供电接口。

MacBook Pro:4*Type C接口

个人评价:HP ENVY 13的接口也相对更充足,各种符合当下的使用环境,MacBook全部采用Type-C接口,那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现在应用起来还比较麻烦,连接大多数设备时都需要接一个转接头或者扩展坞。两者都可以通过Type-C接口外接显示设备。

总结:

HP ENVY 13与MacBook Pro同属于轻薄本,办公娱乐选择它们都是最为适合的选择。他们在外观、性能、轻薄便携度、续航等方面都各有优劣势,但是综合起来讲两者体验相当,对电脑极度热爱或者对苹果系统有极大需求者可选择苹果,花更少的钱拥有不差于MacBook Pro同等体验的强有力生产工具,那就选择HP ENVY 13笔记本。

‘柒’ 为什么知乎上关于 Surface Pro 3 和 New MacBook 的争论不断

很简单啊,因为NMB的销售策略太蠢了,跟罗玉龙的锤子一样完全就是消费粉丝。简而言之这玩意只有一个接口还卖得太贵了,S3高配版全套配齐了(凡是再有人在评论区里拿键盘价格说事的直接删评+拉黑)也就是NMB起价的一半多(599+100+50=749VS1299),而两者的应用场景却基本一样。
S3本来是冲着iPad+MBA11去的,结果苹果非要搞出个1299刀起价的“带键盘的iPad”(参见知乎上的“如何评价NMB”系列问题中各位果粉的答案)送脸上门,自然就是一起打咯……
至于OS X?不好意思,程序员直接上RMBP了,而一般人买了MacBook通常都是直接装win的。
工业设计?首先这个世界上逼格不能当饭吃,而且surface的工业设计还真不丢分。
NMB正确的定位应该是配置降到5Y10+4G+128G,宁可放弃一部分轻薄也要保证至少两个接口(一个3.0+一个TypeC最好,不行的话两个TypeC也可以接受)价格899刀直接取代现在的MBA11,而不是单独开一个莫名其妙的“高端上网本”产品线
对了,苹果七年前的时候就推出了一款高端上网本,就是初代MBA。这玩意用超低电压处理器,只有一个USB,售价1899刀。至于结局如何,大家都知道了,现在MBA顶配都没这么贵,机身一堆接口。我可以做出一个断言——NMB这一代绝对不可能大卖,然后到下一代的时候苹果就会拨乱反正,让NMB逐步取代现在的MBA。

‘捌’ 看到一篇文章说每个程序员应该有一台MBP,那么比起Windows笔记本,MBP到底有什么优势

概念

A crowd of programmer is very hard,在这里心疼五秒钟程序猿,真的是在哪都上热搜啊。其实程序员用的软件99.99999%都是跨平台的(此处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即使不是也有多了去的程序员能找到办法跨平台运行,所以非用Mac不能编程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Windows平台下无论是网页还是软件里的中文文字显示效果实在是太差了!自从rMBP出来以后已经是云泥之别。所以程序员是被逼到Mac平台上的(比如我)



再次心疼程序猿。

‘玖’ 程序员买New Surface Pro还是MacBook Pro

做开发首选macbook啊,这没啥好说的,环境搭建比windows方便,快捷,稳定,windows上有的IDE,mac上统统都有,PS,PR也都有mac版本,在你的这个需求下,macbook肯定是比windows系统的设备来的更好用.

阅读全文

与程序员评论mbp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程序员求助国企 浏览:837
云服务器网址租用多少钱 浏览:942
行车记录仪安卓版怎么用 浏览:500
java是不是数字 浏览:182
php模拟浏览器环境 浏览:353
编程谁都能学会吗 浏览:407
使用国家反诈app都要开启什么 浏览:712
下载民宿APP有什么用 浏览:52
续子语pdf 浏览:385
2021年加密货币最新行情 浏览:162
nfs怎么加密ipsec 浏览:245
国二考试调用编译器运算选择题 浏览:750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pdf 浏览:234
延时的宏命令怎么设置 浏览:596
数据库有哪些加密 浏览:209
改之理反编译注册教程 浏览:391
什么是编译程序和翻译程序 浏览:208
python课程心得总结 浏览:17
派派中怎么看对方在哪个服务器 浏览:796
xp配置java环境变量配置 浏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