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linux系统怎么安装
首先确定版本
linux的源文件一般是不适合安装的,
所以linux都是安装发行版的。
建议安装ubuntu,centos这些比较流行的发行版本。
学习使用都比较适合!
redhat,debian这些也行,
当然还有更多的发行版!
2
并且下载对应的发行版本的时候,
最好选取长期支持的版本,
这样使用的时候,碰见问题能够得到更多的解答,
并且如果开发产品的时候,寿命也更长!
3
然后确定安装方式
如果只是学习的话,建议开始的时候,
使用虚拟机进行安装,这样可以来回实验,
如果比较熟悉的时候,就可以使用电脑进行安装了!
4
然后搜索对应的安装方式
确定了安装方式过后,
网上有很多对应的教程,
搜索一下就有了,
如图
“ubuntu 虚拟机安装”
5
例如安装Ubuntu
网上对应的已经有很详细的介绍了
参考对应的教程安装并使用
147VMware12安装虚拟机教程、Ubuntu16.04安装教程
6
安装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的是要安装步骤安装,
如果有些步骤不是特别明白的,
可以自己先记录下来,
然后后面在询问别人,
这样学习linux才会理解的更快更深,
安装linux也是学习linux的一个好机会!
7
最后安装完成后,
最好设置一个管理员密码,
这样所有的权限管理都在管理员那!
安装完成后,重要的是要经常使用,
linux里面还是有很多好玩的东西的,
如果能自己做点好玩的东西,就更cool了。
‘贰’ linux系统怎么安装
Linux系统跟windows系统的安装不大一样,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以Redhat Linux 9.0为例x0dx0a一、 安装前的注意事项。x0dx0ax0dx0a 关于机器配置:Linux设计之初衷就是用较低的系统配置提供高效率的系统服务!因此安装Linux并没有严格的系统配置要求,只要Pentium以上的CPU、64MB以上的内存、1GB左右的硬盘空间即可正常安装基本的Linux系统并能运行一些系统服务;要顺畅地运行Linux的图形界面,建议内存要在128MB以上。x0dx0ax0dx0a 其它硬件支持上:Linux目前支持几乎所有的处理器(CPU)。另外要提一下,如果你手头的Linux版本较早的话,可能只支持很少的显卡、声卡类型,而一般现在所使用的版本,如本文后例的RedHat Linux9.0,就不需担心这些了。x0dx0ax0dx0a 关于安装方式:Redhat Linux 9.0可以有两种方式进行安装。一种是硬盘安装,即从网上直接下载Linux的ISO映像文件。一共包括三个文件①shrike-i386-disc1.iso;②shrike-i386-disc2.iso;③ shrike-i386-disc3.iso,这就好似三张安装光盘。接着使用Daemon Tool之类的虚拟光驱软件将其解压出来,找到dosutils目录,执行里面的autoboot.bat批处理文件即可。x0dx0ax0dx0a 另一种最方便的就是光盘安装(一般是3CD)。 Redhat Linux 9.0保留了以前版本中的字符模式安装界面,并同时具有“豪华”的GUI图形化界面。在开始安装时RedHat 9会对安装光盘介质进行检测,以防止在安装过程中的因光盘无法读取等情况造成安装失败,非常实用x0dx0a二、 实际安装过程。x0dx0ax0dx0a 无论是从硬盘安装还是光盘安装,最终都会进入如下的安装过程。全图形化界面,我们可以很快上手。x0dx0ax0dx0a 第一步:选择安装语言:RedHat支持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语言,当然包括中文。这一步比较简单,直接选中简体中文一项点“next”即可。选择为简体中文后,剩下的安装步骤即为全中文,在安装结束后,Linux的界面也将默认为简体中文!x0dx0a 第二步:选择键盘类型。在这一步里是要我们选择在系统上使用的键盘布局类型,一般点选其默认“U.S. English”即可x0dx0a 第三步:选择你的鼠标类型。这一步和上一步一样,一般以其默认即可。这里有点小小的问题需注意:尽量在列表中找到与你鼠标相匹配的类型,否则安装完成后的系统操作会出现错误。比如你还用的是比较 老的串口(扁口)鼠标,要在“设备”一栏内选择与其对应的端口x0dx0a 第四步:确定安装类型。一共提供了四个选择。上面三项其实是省心设计,因为要定制自己的Linux系统,完全可以选择第四项“定制”!而如果你想要安装过程更快一些,可以根据自己的用途选择前面三项。每一项都有说明,大家应该不难理解,这里不在详述。我们选“定制”进入下一步x0dx0a 第五步:确定磁盘分区方式。REDHAT Linux 9.0提供了两种分区方式——自动分区和使用DISK DRUID程序进行手动分区。x0dx0ax0dx0a 其中自动分区选择,如果你是新购的计算机,硬盘上没有任何操作系统,建议使用此选项,它会自动根据磁盘和内存的大小,分配磁盘空间和SWAP空间。一定注意要是硬盘没有安装过任何操作系统,因为它会自动删除原先硬盘上的数据并格式化成为Linux的分区文件系统(EXT2、EXT3等格式)!x0dx0ax0dx0a 而手动分区就更好一些。如果你的系统已安装过windows系列的操作系统,就可以用这种DISK DRUID程序的方式进行手动分区。利用DISK DRUID可以很方便的对磁盘分区进行删除、添加和修改x0dx0a 第六步:开始磁盘分区。这是Linux安装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Linux有自己的文件系统格式(redhat linux默认为EXT3),而且其分区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无法识别,所以要为Linux单独开辟一个(或若干个)分区。在使用DISK DRUID对磁盘分区进行操作时,有四个重要的参数需要仔细设定:它们是挂载点、文件系统类型、分区大小以及驱动器 x0dx0a 以下对四个参数作个简单说明:x0dx0a 1、 挂载点:它指定了该分区对应Linux文件系统的哪个目录。意思就是将不同的物理磁盘上的分区映射到不同的目录,这样可以实现将不同的服务程序放在不同的物理磁盘上,当其中一个分区损坏不会影响到其他的分区数据。x0dx0a 2、 文件系统类型:可选择的类型有EXT2、EXT3、REISERFS、SWAP等。前两个是系统默认类型,SWAP是建立虚拟内存空间。x0dx0a 3、 大小:以MB为单位。这里主要提一下SWAP分区大小,一般设为物理内存的两倍,如果你的物理内存大于1GB,SWAP分区建议设置为2GB。x0dx0a 4、 驱动器:即是指计算机中有多个物理磁盘,可以很方便的选择你要进行分区操作的那个物理磁盘。类似于“FDISK”分区中的操作。x0dx0a 第七步:配置引导装载程序。当你机子还有windows系统存在时,就要注意在这里配置一下了。框内部分即为你机器里安装的所有系统列表,如果没有发现其它系统而你确实安装过的,可以点“添加”进行加入,不然计算机将会默认启动Linux,你先前的操作系统将无法启动!点“编辑”可以设定某个系统的启动等待时间x0dx0a 第八步:网络配置。如果你是拨号上网的话,就直接选NEXT;而如果你是通过局域网或是宽带上网,就需要填写IP和网关。到这一步,安装程序会自动检测计算机的所有网络设备,故要进行配置,直接点选安装程序检测到的本机网络设备,再点“编辑”即可进行配置。可以选择DHCP动态分配和手动配置两种方式,请根据你的网络类型而定此步的设置。x0dx0a 第九步:防火墙配置。这一步是网络安全配置。对系统安全要求较高的朋友可以选择“高级”级别,而一般的用户勾选“使用默认的防火墙规则”即可。另外就是注意“允许进入”一项,在这里对你的Linux将要开展的一些服务作规划,如要架设WEB服务器,上网冲浪,应当勾选“www(HTTP)”一项;“SSH”是一种对系统进行保护的安全机制,建议勾选x0dx0a 接下来是选择系统默认使用语言、时区选择、以及设置根口令这三步。由于这几步没什么需要注意的,按其默认点下一步即可,唯有设置根口令一步提醒一下,只有在管理时才使用根帐号。x0dx0a 第十步:欲安装软件组选择。即定制你的Linux程序组,从上往下有“桌面”、“应用程序”、“网络组件”等详尽的分类,当选定某一个组件后,点击“细节”可以查看此组件所包含的子组件数(前面也有数字提示)x0dx0a 要使Linux以图形界面启动,就点选“X窗口系统”;在“应用程序”中“图形化互联网”也应点选,这样才能在Linux系统下正常的浏览网页及进行各种网络应用。一般说来,在“ 程序组件”所示的所有选项中,可以点选右边的“细节”按钮一个一个的去看看,挑自己最实用的安装x0dx0a 第十一步:开始安装。经过前面十步,现在终于可以开始安装了。Linux比起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来说,要慢得多,根据你机器的配置情况,此过程会持续一小时左右.期间会让提示让你插入第二张、第三张光盘,因此得乖乖的呆在电脑面前!OK,一小时过后,满足的使用你的Linux系统吧
‘叁’ Linux操作系统安装教程
1/18
进入BIOS系统设定电脑从光盘启动。按F10保存退出。
‘肆’ Linux samba安装使用教程
转自 https://blog.csdn.net/u013836909/article/details/93386221
Samba是在Linux系统上实现的SMB(Server Messages Block,信息服务块)协议的一款免费软件。它实现在局域网内共享文件和打印机,是一个客户机/服务器型协议。客户机通过SMB协议访问服务器上的共享文件系统。可以实现Windows系统访问Linux系统上的共享资源
本安装教程是基于Ubuntu 14.04实测的,在Ubuntu18.04上也实测可用。
1 更新软件源列表
打开“终端窗口”,输入 sudo su ->回车->”输入当前用户管理员密码”->输入” apt-get update”->回车->回车,具体如下图:
2 安装Samba
打开"终端窗口",输入 apt-get install samba samba-common –>回车–>输入"y"–>回车–>安装完成。如下图,因为我已经安装过了,所以没有安装的软件资源了。
3 新建共享目录并设置权限
该共享目录可自行创建,一般公司使用服务器的话就会为您新建一个共享目录,而私人电脑的话,我一般就把整个home目录设置为共享目录,方便Windows下访问我的虚拟机上的文件。
1、打开"终端窗口",输入 sudo mkdir /home/share –>回车–>共享目录share新建成功。
2、输入 sudo chmod 777 /home/share -R –>回车,这样用户就对共享目录有了写权限。
4 修改Samba文件配置
Ubuntu上的Samba的配置文件为/etc/samba/smb.conf,该文件记录相关的规则及共享信息,是Samba非常核心的配置文件,修改前建议备份一份。
1.备份Samba配置配置文件:
2.增加内容如下,首先在[global]下增加security项
3.其次在smb.conf文件的末尾添加如下配置信息并保存即可:
4.设置window系统登入共享文件夹的用户名和密码,其中用户名必须为Ubuntu中的用户。本例子中使用用户“smbuser”,在该过程中需要二次输入密码。
5.重新启动smb服务。
6.查看安装samba服务的虚拟机的ip地址,windows下需要通过该ip地址访问共享文件夹。
5 访问共享名为myshare的共享目录
在"运行"窗口中输入"\192.168.88.11"–>回车–>双击打开myshare–>回车–>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回车–>访问成功。
访问成功:
‘伍’ 如何安装linux系统 具体步骤
我也是暑假才装的ubuntu 9.04,我装的是vista与Ubuntu双系统。一. .我推荐你下个UltraISO软件,做一个U盘启动,具体方法如下:在工具栏找到 启动,下拉框中选 写入硬盘映像 ,接下来选你的U盘盘符,写入方式选USB-HDD,等完成后一个启动U盘就做好了。安装的时候,开机时,按F12,不过不同的电脑可能不同,选USB启动。二. 分区问题 我帮你找了个很详细的教程一.挂载点
在Linux系统里面,“分区”,被称作“挂载点”,简单明了的说,“挂载点”意思就是:把一部分硬盘容量,“分”成一个文件夹的形式,用来干什么事情。这个文件夹的名字,就叫做:“挂载点”。所以,和Windows有着本质上的超级大的区别,你在任何linux发行版系统里面,绝对不会看到C盘,D盘,E盘这样的,你能看到的,只有“文件夹”形式存在的“挂载点”。
在Linux 系统里面,有一些已经定义好,用来干一些事情的挂载点,常见的“挂载点”有:
1. Boot
大家应该很常见这个英文,是引导的意思。对于Linux来讲,一部分容量,用来“挂载”Boot,就是用于存储系统的引导文件
2. / 或者 /ROOT
就一个符号,是Linux系统特有的,是“根目录”的意思。根目录,用来存储用户的一些基本配置文件,软件设置文件等等很多
3. home
“家”的意思,在Linux系统里面,它是用来存储用户的程序,文件,文档等等所有资源。因此,进行“分区”操作的时候,它是要分的很大很大很大的。
4. SWAP
这个,是Linux和Windows最大的区别了。Windows没这个东西,只有Linux才有。其实它也不是一个“挂载点”,为了菜鸟们理解方便,我这里姑且把它当作一种挂载点。SWAP分区,是让“内存”临时存储文件的专用空间。
小知识:对于大部分常见的Linux核心的系统,上述的 2,4.有它们2个“挂载点”,就够了。当然,Linux下还有其他很多“挂载点”,可以进行详细的设置,我说的2和4,只是必须的,一定要有的,最最基础的!没有它们2个挂载点,根本不能继续安装系统的!
5. usr
用来存放系统自带的,或者通过更新安装的软件的地方。
6. tmp
临时文件存储地方,大家可以理解为Windows下的: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Local Settings\Temp 目录。^_^
7. 自行设置“挂载点”
咱们在Windows里面,可以通过“新建文件夹”来存储一类东西,当然在Linux下也行。除了这个方法,你也可以在“分区”的时候,自己设置一个“挂载点”(其实功能就等于建立个专门的地方,存放专门的东西”)
其他,还有很多很多。我不一一细说了,下面有张图,里面有各个文件夹对应的功能,存贮的东西。大家都可以在“分区”的过程中,手动“挂载”,设置具体容量。
二.Linux系统下,硬盘光驱等设备的命名规则
Linux 好像很喜欢“另类”,它对硬盘设备的命名方法,也和Windows有很大区别。在Linux系统里面,你的硬盘设备信息,是专门存储在“dev”这个挂载点里面的。上面我没有提到这个挂载点,大家知道就行了。后面会见到。它的硬盘命名方法是:
1. IDE 接口的硬盘,Linux下称为(或者说是显示为):HD
2. SATA 硬盘或者 SCSI硬盘,称为: SD
3. 光驱,就是 CDROM 了。如果有多个光驱,是按数字命名排列的,比如:CDROM0,CDROM1,CDROM2
4. 硬盘里面的 Windows下的分区
以Ubuntu 8.04以上为例,它已经很好很好的支持 Windows分区类型(FAT32,FAT,NTFS)的读写操作了。你系统安装好后,它就能自动识别这些Windows分区。它们会以“该分区的容量大小+分区卷标”,来标明,比如: 22.5G GAME, 30G System^^^这样。在你系统的“位置”里面,就能看到的。
5. 如果你有多硬盘………………
刚才说了,在Linux里面,硬盘被分为:HD 和 SD,那么,根据英文26个字母的顺序。第一块硬盘,就是 hda,那么,这块硬盘的第一个挂载点,就是 hda1,以此类推 hda2,hda3^^^
刚才说了,多块硬盘,是根据26个字母顺序排的,那么, hdb就是第二块硬盘了。这个应该很容易理解吧?它的“分区”,自然就是:hdb1,hdb2,hdb3……………………同样道理,大家应该能知道, sdb3,是什么意思了吧?
三.关于常见挂载点的容量设置
每个人的硬盘大小都不同,自然也没有“定论”了,我大致说下,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酌情考虑
1. boot
Linux系统,它的引导文件很小很小,这个boot挂载点,大家分 100M,就足够了(这个基本上能算是定论!不管你硬盘多大,就分这么多,足够足够了!等你安装完了系统,去看看它,其实就占 45M——50M)
小知识:BOOT挂载点,并不是必须的。但是个人建议,如果你要做双系统,最好是单独分出来,等你安装grub引导器的时候,把它安装到boot上,就是双系统了,这样做,目的就是更明确,更方便。
2. / (有些linux发行版,这个也写做:/root,功能道理是一样的)
刚才说过了,得大点,至少5G以上
3. home
刚才也说了,是要求最大最大最大的。。。。。。你就尽量分吧。嘿嘿!网上常见的,80的硬盘,分给它 70G的都有………………
4. SWAP
有一个不成文的小规律: 电脑内存,小于 1G的,SWAP分 512M;内存大于 1G的,分 1G就行。
5. TMP
临时存放些垃圾的,自己看着吧了。大不了用满了清理呗。
小知识:linux和windows不一样,垃圾很少很少,可以说是几乎没有,所以,在linux系统下,你完全不用考虑,系统垃圾文件的问题喔!所以,用linux,自然就不用天天吵着:我怎么清理垃圾阿!
6. usr
占你整个容量的 15%差不多吧。呵呵,自己酌情考虑,其实你不“挂载”这个都行的。
Linux的分区,之所以让大家头疼,就是因为它并不是给每个分区,分配一个“字母盘符”,而是通过具体的文件夹名字,来进行“挂载”,进行功能的区分。其实,大家在潜意识里,明白这些挂载点的意思,就行了。别非想着Windows,分区就得有个盘符。。。。。。。^_^想用Linux,很多观念都必须要改变滴~
四.实战 Ubuntu 8.04.1 硬盘分区
基础知识说完了,该进入正题了,以:Ubuntu 为例,来一步一步的图文说明分区过程。
硬盘“分区”,是Ubuntu系统安装过程的:第三步,前两步我实在觉得没必要说了。
1. 系统语言选择—— 都知道选择中文(简体)吧?而且默认就是,直接回车即可!
2. 选择时区 —— 默认就是 (SHANGHAI),会拼音的都明白。中国上海。直接回车
3. 开始头疼的硬盘分区
首先出现的是这个界面,我们选择“手动”
⑴ 这里,就是Ubuntu系统的“分区”软件界面了。每种Linux系统,都自带分区软件,他们的界面和使用方法,也大致相同,菜鸟们学会一种,就完全可以应付所有的了。虽然网上也有很多专门给Linux系统“分区”的第三方软件,但我个人还是推荐大家用系统自带的,方便,直接,快捷~
如图,下面列出了我的硬盘设备:dev/sda ,还用解释么?sda:“sata接口第一块硬盘”
⑵我们选中下面的“空闲空间”行,就能点击“新的分区”了。
⑶点击“新的分区”,我们来创建挂载点。界面如图,我逐个解释
★新分区的类型
boot 和 swap(交换分区)是主,其他的挂载点,都是逻辑。这个不解释了。当然不是定论
★新建分区容量: 自己填写吧
★新分区位置: 默认就行,选择“开始”
★用于
Linux的“分区”,也有很多种类,就像是Windows包括NTFS,FAT32。 现在这个时代,建议大家选择 Ext3 日志文件系统就行了。还有一种 R...FS,具体名字忘了,^_^,也可以。不过我都用Ext3,实质存放档案的分割区。事实上除了ext3外,GNU/Linux可以使用ext2、xfs、reiser及jfs等档案系统存放档案,每个档案系统都有其长短处,不过初学者先使用ext3。
一会儿要建立SWAP挂载点,就是在这里选择!别忘了!
★ 挂载点
不解释了,前面开始时候就介绍了,“分区”软件里面罗列了常见的:boot, /, home,usr,temp
看看,这里面已经提供了如下这些挂载点,大家直接选择就行了:
⑷第一步,建立 BOOT 挂载点的“分区”,看图吧,最直接
⑸第二步:建立 SWAP ,交换空间
⑹建立 /,根目录挂载点
⑺建立 HOME,用户挂载点
⑻到这里,最基本的,就建立忘了,教程里面,我就建立这几个,其他的,大家想建立,可以照猫画虎就行了,应该这个本事都具备吧?^_^ 看下面的图,是已经都挂载好的硬盘了。
4. 填写个人信息:用户名,密码(输入2遍),填写计算机名称
5. 开始“全自动”安装。。。。。。。。。
6. 最后重启,就装完系统拉!
其实我装的时候就分了/root boot swap home,总共我是分了20G。(Linux下可以打开FAT32,ntfs的盘就是xp下的盘,在xp下不能打开ext格式的盘) 三 关于怎么切换系统,开机的时候有操作系统的选择,你可以选择windows或Linux。四 按步骤来的话一般是不会使文件丢失的,不要担心。当然可以用GHOST备份。五 分区的话可以用分区魔法师,文件不会丢失的。分区最好是空出一部分。(图传不上去,很抱歉,可以自己到网上搜索)
‘陆’ 新手如何安装linux操作系统
1
首先打开VMware Workstation软件,选择【创建新虚拟机】后,我们会进入新建虚拟机向导这个界面,在这个界面中我们需要选择安装来源。这里小编建议大家选择第三种【稍后安装操作系统】。
‘柒’ 简述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主要步骤
1、打开VMware选择文件->新建虚拟机。
‘捌’ linux怎么安装软件
linux安装软件方法如下:
‘玖’ 如何安装深度deepin 国产Linux教程 主要操作如下
1、启动VM10.0,点击创建新的虚拟机按钮,在弹出框中选择自定义(高级)选项,点击下一步。虚拟机硬件兼容性选择你目前的虚拟机版本号,继续点击下一步,选择最下面一项稍后安装操作系统。点击下一步。
2、客户机操作系统选择Linux。版本选择Ubuntu 64位。点击下一步。
3、为你的虚拟机命名,我们这里写Deepin。下面选择虚拟机的安装位置,最好是大点的硬盘。这里选择H盘。然后点击下一步。
4、为你的虚拟机指定处理器数量。如果你的电脑性能较好,那你可以选择多个CPU和多个处理器核心数。我们这里选择默认。点击下一步继续。
5、为虚拟机分配内存。如果你的电脑内存够大那么就可以分配的大一点内存。我们这里选择默认也就是1G内存。点击下一步继续。
6、选择虚拟机网络类型。我们这里选择第一项使用桥接网络。点击下一步继续。
7、 选择I/O控制器类型,这里默认即可。点击下一步继续。
8、选择磁盘类型,选择推荐即可。点击下一步继续。
9、选择磁盘和分配磁盘空间。这里默认选择创建新的虚拟磁盘。下一步进入分配磁盘大小空间,适度分配即可,下面选择将磁盘拆分成多个文件即可。点击下一步。
10、指定磁盘文件。默认即可。点击下一步继续。
11、完成。点击完成即可。
12、完成后即可看到如下界面。点击编辑虚拟机设置按钮。
13、在弹出界面中选择CD/DVD(SATA)项,在右侧选择使用ISO映像文件,点击浏览按钮选择你下载的Deepin的ISO镜像文件。然后点击确定按钮。
14、回到主界面,点击开启虚拟机按钮。即可进入安装界面。
15、开始安装系统。首先选择第一项。
16、选择简体中文。回车继续。
17、设置账户密码等。设置完成,点击下一步。这个就是安装完成后的登录账户和密码,记下来。
18、点击安装按钮。
19、开始安装系统。。。
20、等待了将近30分钟,安装完成。点击重启进入系统。
21、输入之前设置的密码进入系统。
22、进入系统,一探究竟。。。很酷的界面。
23、自带搜狗输入法很不错嘛。使用起来很流畅,体验不错。
24、换个壁纸。安装完成。
‘拾’ kalilinux的安装教程
你知道kali linux的安装教程么?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收集的kali linux的安装教程,希望能帮到大家。
kali linux的安装教程的 方法
rootoorotor昨天折腾了 Kali Linux 1.0,把大概的配置过程记录下来,希望对想接触或使用Kali Linux的同学有所帮助。
请注意:
1.本文为面向新手的教程,没技术含量,没事瞎折腾,感觉好玩…..如果您可以熟练使用Debian Linux或者使用过Arch Linux、Gentoo或者是自己LFS你完全可以无视本文。
2.如果您使用kali Linux只作为渗透测试之用,rootoorotor建议您在kali.org直接下载Kali Linux VMware版本在虚拟机里使用(当然双系统也可以)。
3.如果您只是想试用或者感受Linux桌面环境,我建议您先使用Ubuntu 、LinuxMint、Deepin Linux 、 Fedora、Debian、OpenSUSE这几个发行版。
4.如果您是一名信息安全 爱好 者,并且对GNU/Linux有过一点点使用 经验 ,想使用Kali Linux作为日常学习和使用,那么本文你适合你参考哦~
5.rootoorotor接触GNU/Linux发行版的时间不长,也是个新手。如果发现本文有疏漏,欢迎提醒!在下感激不尽~
6.kali Linux中的各种hacking软件本文不做讨论
Kali Linux 介绍:
http://cn.docs.kali.org/category/introction-cn
(官方文档)
Kali Linux 下载:
http://www.kali.org/downloads/
安装Kali Linux:
请参考官方文档,以及在线搜索“Deiban Linux安装教程”或者 “Debian windows 双系统”。
比如: http://wenku..com/view/2b5b3149767f5acfa1c7cd51.html
强烈建议参考官方在线文档:
http://cn.docs.kali.org/category/installing-kali-linux-cn
没有Linux安装经验的朋友建议先用虚拟机折腾
rootoorotor下载的是kali Linux 1.0 64位版本,在安装好之后就会进入kali linux默认的桌面环境(gnome-fallback),如图所示:
然后打开终端,输入
cat /etc/apt/sources.list
看看里面有没有一下三行kali官方源的地址(如果是断网安装,kali的默认源可能不会写入到这个文件里),如果没有,请在/etc/apt/sources.list中入这三行。
deb http://http.kali.org/kali kali main non-free contrib
deb-src http://http.kali.org/kali kali main non-free contrib
deb http://security.kali.org/kali-security kali/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
加入之后就可以对系统进行更新了,终端中输入:
apt-get update && apt-get dist-upgrade
安装BCM43XX系列无线网卡驱动:
由于我的本本比较渣,kali 默认不识别我的无线网卡(博通 BCM 4312)
aptitude update && aptitude install wireless-toolsaptitude install firmware-b43-lpphy-installer
完成之后注销或者重启电脑,在终端中输入即可看到无线网卡驱动安装完成。
关于BCM43XX系列的无线网卡驱动请参考Debian官方文档:
http://wiki.debian.org/bcm43xx
安装完成之后重启在终端中输入:
iwconfig
看无线网卡是不是已经识别
安装英伟达显卡驱动请参考我上一篇博文:
Kali Linux 1.0安装NVIDIA显卡驱动
中 文化 :
Kali Linux的国际化做得真心不错,安装时如果你选择了中文语言,进入系统之后已经发现汉化完成了。如果安装时没有选择中文那么请参考一下的方法吧系统语言设置成中文:
点击右上角root —— System Settings —— Region and Language —— 点击“+”按键 —— Chinese(china) —— Select —— Chinese(simplified),重启电脑即可。
如果还不行也有可能是中文包没有安装,在终端中运行:
dpkg-reconfigure locales
汉化浏iceweasel浏览器(Firefox)
apt-get install iceweasel-l10n-zh-cn
在提示框中往下拉,开头位zh_CN的全部选择,然后确定,r然后在设置本地中文语言环境时选择 zh_CN.GBK 或者 zh_CN.UTF-8 确定,如果提示已经安装请,按照第一步的办法进入System Settings设置为中文。
输入法安装:
ibus:
apt-get install ibus ibus-pinyin
或者
fcitx
apt-get install fcitx fcitx-pinyin fcitx-mole-cloudpinyin fcitx-googlepinyin
安装完成之后,打开终端输入:
im-config
确认手工配置,选择你喜欢的输入法,如图:
然后重启系统~
如果你使用的是ibus:
右键点击右上角的输入法图标 —— 首选项 —— 输入法+中文 —— 高级——勾上所有程序共享使用同一个输入法
如果你使用的是fcitx(小企鹅):
小企鹅无需做过多配置,重启过后即可用。当然你也可以点击小企鹅输入法的托盘图标,做一些输入法的配置,比如字体、皮肤和云输入提示等
我个人比较喜欢fcitx,因为带云输入,感觉也比ibus流畅。
建立普通用户(非必要):
Kali Linux 与 Backtrack Linux一样,默认直接使用root用户,如果你想和其他Linux发行版一样使用普通用户请按照下面的步骤操作:
1、建立一个普通用户:
打开终端:
adser 用户名
如图所示:
为新建立的账户开启sudo命令:
在终端下输入:
visudo
按i之后进入编辑模式(插入),然后在文件的 root ALL=(ALL:ALL) ALL 的下方添加一个新的sudo用户例如XXX用户:XXX ALL=(ALL:ALL)
(ALL在文件visudo中被定义授予用户所有的命令权限)
如图所示:
完成后按Esc键进入命令行模式,键入:w来保存
保存之后新建立就可以使用sudo命令了,重启或者注销来切换成新建立的用户即可。
(注意:使用普通用户时,默认的权限是比较低的,以至于一些程序无法正常运行,这是需要使用sudo命令来执行,比如sudo apt-get update,或者使用su命令在终端中切换至root用户之后执行)
然后把原有/root/目录下的配置文件复制到新建立的用户目录下(/home/新建立的用户名),并修改所有者为新建立的用户
终端中输入(root权限):
cp -rf /root/.* /home/新用户名
chown -R 新用户名:新用户名 /home/新用户名
这样普通用户的配置就完成了。
开启Gnome 3的标准模式:
Kali Linux的桌面环境已经升级为Gnome 3,但默认运行在fallback模式。想临时切换成gnome3的标准模式请在终端输入:
gnome-shell –replace
gnome 3的标准模式支持一些桌面特效开启还有很多gnome-shell插件,如果您觉得比较好用请输入下面的命令使系统在启动时,自动进入gnome-shell的标准模式。
有时候更新驱动或者软件包之后可能会无法进入gnome-shell的标准模式,这个时候只需要重新安装显卡驱动即可,用开源驱动的没有这个问题。
gsettings set org.gnome.desktop.session session-name gnome
若想还原默认的桌面请输入:
gsettings set org.gnome.desktop.session session-name gnome-fallback
注销或者重启之后进入桌面即可直接进入您要切换的模式。
关于如何定制gnome,请参考:
https://wiki.archlinux.org/index.php/GNOME_%28%E7%AE%80%E4%BD%93%E4%B8%AD%E6%96%87%29
另外,如果您实在不喜欢gnome-shell桌面环境,可以参考这里或者自行上网搜索
http://cn.docs.kali.org/live-build-cn/%E5%AE%9A%E5%88%B6kali%E7%9A%84%E6%A1%8C%E9%9D%A2%E7%B3%BB%E7%BB%9F
一些常用软件:
1.官方源中的软件(可以通过apt-get install直接安装):
apt-get install gnome-tweak-tool
(gnome-shell管理软件可以修改字体、管理插件、管理桌面主题。必备!)
apt-get install gdebi
(有了这个安装软件就不用在终端中dpkg -i 安装了,提供图形化软件安装方式)
apt-get install nautilus-open-terminal
(鼠标右键在当前目录打开终端)
apt-get install flashplugin-nonfree
(浏览器flash插件)
apt-get install synaptic
(新立得软件包管理器)
apt-get install file-roller
(压缩文件管理工具)
apt-get install amule
(电骡)
apt-get install remmina*
(远程桌面+扩展)
apt-get install geany
(一个轻巧的IDE,如果您喜欢折腾emacs或者VIM就不用安装这个了)
apt-get install bluefish
(一个强大的Web编辑器)
apt-get install meld
(一款可视化的文件及目录对比、合并工具)
apt-get install audacious
(一个轻量级音乐播放器)
3.安装QQ2012:
Kali Linux 1.0 (64位)安装 QQ2012
4.安装WPS office for Linux:
Kali Linux 1.0 (64位)安装WPS office for Linux
5.Virtualbox虚拟机:
使用前要先
apt-get install libqt4-opengl
https://www.virtualbox.org/wiki/Linux_Downloads
Gnome3有扩展系统,可以在线安装扩展,
Gnome Extensions网站
一些美化工作:
进入标准模式之后,鼠标往屏幕左上角一戳即可打开程序窗口,点击全部程序会看到很多满屏幕的黑龙图标,感觉略丑
如图:
如果想隐藏图标,可以打开系统工具——主菜单 来选择隐藏,如果您再使用这个工具时没有看见Kali Linux菜单,请下载我修改好的文件放入 /home/你的用户名/.config/menus 文件夹,然后使用组合键alt+F2输入r ——回车,既可重启gome-shell
然后在重新打开系统工具——主菜单即可,去掉构√即可隐藏图标:
下载地址:http://dl.vmall.com/c09noj4d81
(注意:“.”开头的目录或文件是隐藏的,按ctrl+H才可查看,或者在终端中输入 ls -a)
安装Faenza图标:
wget http://faenza-icon-theme.googlecode.com/files/faenza-icon-theme_1.3.zip
unzip faenza-icon-theme_1.3.zip
chmod u+x INSTALL
./INSTALL
然后根据提示安装即可,安装完成之后使用gnome-tweak-tool工具更换图标:
优化字体显示:
Kali Linux的默认中文字体显示已经比较不错了,但我个人还是喜欢文泉驿的字体。
apt-get install ttf-wqy-microhei ttf-wqy-zenhei xfonts-wqy
安装完成之后打开这个网页
http://wenq.org/cloud/fcdesigner.html
把你喜欢的字体优先级调到最高,然后点击”生成“保存成.fonts.conf文件放入home/你的用户名目录下,最好root目录下也拷贝一份,因为有些程序是以root账户来运行的。
最后在gnome-tweak-tool工具中更改字体
关于Deiban字体显示优化,可以看看这里:
http://edyfox.codecarver.org/html/debian_testing_chinese.html
如果通过以上设置的字体显示效果还无法满足你的需求,你可以折腾Debian的字体渲染Infinality补丁(在Fedora下很出名的字体渲染补丁,渲染效果极好)
使用这个补丁之前,请先apt-get install devscripts 安装包构建脚本 ,然后根据dpkg-checkbuilddeps中显示缺少什么依赖就用apt-get 安装什么,步骤比较简单本文就不做详细描述了
http://forums.debian.net/viewtopic.php?f=16&t=88545
渲染之后的显示效果截图:
关于双系统的朋友遇到windows无法启动的问题(no argument specified),可以使用下面办法解决:
vim /boot/grub/grub.cfg
grub.cfg中windows那一段中的–set改成–set=root就OK了
修改启动分辨率:
感觉启动引导菜单和tty的分辨率比较蛋疼?按照如下方法修改即可:
(root权限运行)
1.使用编辑器编辑/etc/default/grub 这个文件
比如我使用vim
vim /etc/default/grub
找到 #GRUB_GFXMODE=640×480 取消这一行前面的注释符“#”并将后面的数字修改为一个合适的值,不需要太高,比如1024×768。这个值同时会影响grub启动菜单和控制台里文字的分辨率。
2.修改 /etc/grub.d/00_header 这个文件
vim /etc/grub.d/00_header
查找关键字”set gfxmode=${GRUB_GFXMODE}”(去掉双引号),然后在这行下面添加新行, 内容是:”set gfxpayload=keep” (去掉双引号)
3.更新Grub配置
update-grub
看了“kali linux的安装教程”还想看:
1. Kali Linux安装后该怎么设置
2. Kali Linux系统是什么
3. Kali 2.0怎么替换APT更新源为国内源
4. Kali Linux网络配置方法
5. 如何使用u盘安装linux系统
6. linux9.0系统安装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