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程序命令 > 明星怎么看待程序员

明星怎么看待程序员

发布时间:2022-11-22 23:28:44

A. 目前国内一般人是如何看待明星这个职业的

我觉得应该都是接受度比较高的,而且很多的小孩儿也都是很喜欢这个职位的,甚至国内有一些个别的人,把这个职业都有一点点“神化”了,但是其实我觉得明星也好,网红也好,和所有的职业都是一样的,和白领,程序员,园丁,老师,清洁工等等,都是一样的,就是一份职业而已,相同的地方就是大家都靠着自己的特长,赚钱,不同的就是大家的工种还有大家的收入不一样,所以其实这一点应该就算的上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平等的职业而已。

但是有一说一就是其实明星在很多方面都是比其他的职业能够有更多的号召力的,比如说在一些公益活动上呀,在一些需要号召的事情上呀,他们真的是有着自己的职业的优势的。而且有很多的明星的后援会都是非常的给力的,组织能力真的都非常强,真的可以说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队伍。所以这个倡导力真的是非常的比别人强的。然后我觉得就是大家要合理的看待明星的这个职业,看到他好的地方,不要黑也不要盲目崇拜就好啦。

B. 明星收入高,那程序员等IT行业的呢相比哪个高

IT高,IT行业你越老技术越高,工资也高,公司也争着要,几百万几千万随便挣。


而明星不一样,越老越不行,而且万一走错一步或者粉丝作出什么傻事来,这辈子算完了(如范冰冰.肖战)

C. 近期很多明星发表意见说明星工作太辛苦,你怎么理解

最近高以翔事件让娱乐圈沉浸在悲痛的氛围当中,所有人都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以宋佳、张雨绮为代表的明星在社交平台发表声明,控诉影视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工作太辛苦了,拍摄环境充斥了甲醛污染,各种不合理异想天开的危险拍摄方案、威亚、爆炸、网络暴力……

每个行业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风险,没有绝对的,要说高风险,拿钱少的职业,军人!缉毒警察!在当代军人里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是消防官兵和维和军人,这些才叫高危职业!有些明星别以为有人捧,就别给脸不要脸了,怎么有脸说的。

明星的工作时间得到改善,等于需要明星更长的档期,那么资本在明星身上的投入会更大,相应地很可能会更压榨其他工作人员的工资,所以大家认为明星要减少工作强度前提是应该降低薪酬,我觉得这个没问题。但是降低薪酬你们开心吗?明星背后的娱乐公司能同意吗?

D. 为什么明星那么有钱了还要工作

在几年前我也是不理解的,有时想,有的明星已经有名又有钱了,一辈子都不愁吃穿了,为什么还让自己那么辛苦。直到最近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能够理解了他们的状态。我认为他们之所以还会继续工作,大概有以下几点:

1、为了人情

明星因为工作原因会接触各种不同的人,而有时候,别人跟你张了口,你又不能全部推掉,有些活动由于人情世故,不能推辞,只好接受了。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去羡慕嫉妒他们,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如果真的给我们一次做明星的机会,我们也未必做得比他们好,娱乐圈的事情太复杂了,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没有过人之处是不能在纷纷扰扰的圈内立足的。所以做好自己才是根本。

E. 为什么程序员的社会地位不高

  1. 程序员的自我尊重和自我认知价值太低。

    程序员们互相厌恶。他们通常在非程序员面前抨击别的程序员。把一个程序员的代码给另外一个程序员,往往,常常,后者会给前者的工作以负面评价。

  2. 大部分人讨厌程序员。

  3. 程序员们并不追求浮华的头衔,性感的典礼、奖项、他们讨厌聚光灯。

    程序员们喜欢编程。他们想要独自编程。编程是他们的目标,是他们的政治,是他们的荣耀。他们对公共演讲不感兴趣。他们讨厌不如他们聪明的人。他们讨厌不理解 C++ 编程逻辑的人。

    于是他开始慢慢说服自己生来就是内向的。所以他害怕外出,害怕接电话,害怕去泡吧,害怕去见陌生人,害怕所有能为他建立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的活动。

F. “程序员35岁被淘汰”已经22岁了


今天偶然看到一篇焦虑文,又提到了 程序员35岁被淘汰 的说法,虽然我只是个普通的小测试,但也很难不被这个焦虑 浪潮 影响。有识之士也写文章批驳这种观点,也指出了散播焦虑的某些机构和个人,但是依然没有任何削弱的迹象。

我心生疑问:这种观点从何来?

然后就有了这篇非常不严谨的互联网考古文章,通过搜索引擎(互联网记忆) 探索 这种言论的起源,发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情。

PS:我的能力已经很难找到2000年之前的互联网记忆了。

起源时间

经过一番摸索,终于将时间锁定在2000年,来源是CSDN这个古老的网站论坛模块。

35岁以后不做程序员做什么?

这是我能找到最早的资料了,看底下回帖内容的话,程序员35岁职业瓶颈这个说法已经有一定市场了。底下回帖内容有一部分还是能值得一看:

Noble 2000-12-15

做编码员,35岁是太大了。

做程序员,35岁还年轻着呢。

要搞清楚,不是说会编写点程序就是程序员了。

breath 2000-11-26

如果你热爱编程序,愿意看到自己半辈子没瞎忙(就是说有人喜欢、许多人用你开发的软件)

那么35岁正是开花结果的好年龄

如果你只愿意跳来跳去,做些烂东西赚钱

那么35岁才转行有点晚

另外我也找到了几篇同一时期的帖子:

35岁后我们怎么办?

公开报道

我找到了一篇2001年新浪网,文化教育模块一篇报道,题目是《盛产导致过剩 北京IT人才去留两彷徨》,时间2001/07/17,其中分析IT人才产生去留量彷徨情绪这种现象的原因:

• 北京产业优势明显,都不愿意离开

• 人才过剩,大量计算机毕业生挤在北京

• 互联网裁员潮阴影挥之不去

• 彼时互联网太玩命

报道末尾这么写:

从同一时期相关报道中的案例发现,20年前的大学生(其中不乏国内211名校毕业生)已经开始焦虑职业生涯35岁瓶颈了。

从退休到淘汰

在2000 ~ 2001年相对早起的资料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话: 上世纪末那会儿,曾有“做IT,35岁就可以退休”的说法 ,就是说程序员从24 ~ 25岁开始,奋斗(玩命)10年,然后就可以退休了。由于我没有找到任何2000年的资料,所以无法查证,但熟悉互联网 历史 的人应该能明白这其中的变故。

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从2000年的 历史 最高点5048一路跌到2002年的1114,整个股市市值蒸发了三分之二。不少明星公司市值断崖式下跌甚至关门歇业,一大批程序员失业转行,只有不到一半的互联网公司苟延残喘活到了2004年。

早期精华文章

在搜索这些信息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2004 ~ 2005年的关于程序员35岁职业瓶颈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公开的报道。后来一直到2007 ~ 2008年,在我搜相关信息时候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很多资料大量引用了下面这段话:

国内一个很着名企业老板曾经说过:在IT行业超过35岁的技术人员将被淘汰,所以不要35岁后的技术人员。导致整个业界尤其是在软件开发行业都在排斥年龄超过35岁的人员,也导致很多工程师为自己35岁以后的前途发愁而转行。因为很多人都认为IT行业是年轻人的行业,而软件开发就是吃青春饭,过了35岁就没用了。

以我菜鸡的能力,没有找到这位着名企业老板相关资料,但是这段话被引用的频率相当高,最终文章来源是天涯论坛,文章楼主:wcyht234 时间:2007-07-01 22:28:00。作者通过自身经验,分析国内外一些案例,然后分析了这种思想的来源等等,总体是非常正面的。文末作者总结分享给大家: 所以大家千万别被别人误导了,要看清 历史 的发展规律。注重持久和执着地发展。

这篇文章不仅有现状剖析,也有时代高度的观察,又不乏人生思考。其中从国内IT行业发展、利益分配、价值取向等方面给后来的IT从业者或者有意向从事IT行业的人提供参考,给出了建议。

这里不得不再引用作者的一段话:

当然了IT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令人眼花缭乱。今天JAVA ,明天。点NET,J2EE,JSP;确实需要强的学习能力,年龄大了自然学习能力下降。年轻人当然脑子活,富有创意。但是聪明不能代替经验,并且多数情况下人的智商相差不大。所以不能仅仅依据此就认为否定了经验和思维能力。

30岁还是35岁

在搜索程序员35岁职业瓶颈过程中,居然找到了程序员30岁以后能做什么的灵魂之问,最早追溯到2004年天涯论坛的一篇帖子:

30岁过后,是继续从事IT技术呢,还是坚决改行?

最晚的说法是2017年手机网易的一篇文章:

IT行业吃的是不是青春饭

还附带了一篇标题党的文章,日期不明,虽然看不懂但是我大为震撼:

30岁,程序员心中永远的痛

这里还找到一篇30岁是不是IT人职业黄灯的文章摘要:

在你觉得30岁后IT人的路会越走越宽还是越来越窄的调查中,只有2%的人认为30岁以后大部分人难以适应 社会 ;10%的人觉得难说,有的人很难改变思维方式了;13%的人认为:只有少数精英可以有更好的发展;而45%的人认为不一定,因人而异;还有30%的人肯定是越做越宽,可以多方尝试。调查结果显示,75%的人并不觉得30岁以后是IT人在职场中的黄灯。

一篇神奇的文章

在我搜到关于程序员年龄导致的职业瓶颈时候,大多数作者都是秉持想欧美发达国家学习的观点,很多编程大佬超过40岁甚至50岁还在编程一线工作,很多着名的语言、系统、框架都来源于大佬们的 35岁以后退休生活 。但有一篇文章是在鸡立鹤群,让我无法忽视。

【搜狐IT评论】41岁的老张,计算机软件专业本科毕业,具有10多年软件开发的工作经验。他一开始对自己的跳槽充满信心。然而,每当他将自己精心策划的求职简历向用人单位呈上时,人家指指“应聘者须35岁以下”的应聘条件,便将老张的简历给退回来了。

41岁工作十几年,就当15年,也就是26岁进入IT行业,这篇文章2007年,老张应该是1992年进入IT行业。我脑容量有限,想象不到这么早进入行业十几年的从业者还在人才市场投简历是何种场景。

老张还从有些招聘人员的眼中解读出这样的信息:“都四十多岁了,还在干基层的开发工作,业务一定不精。”最终,老张带着挫败的情绪和失望走出了IT人才招聘市场。

老张从眼神中都能解读出来这么多,用现在的话来说,脑补能力可见一斑啊,干脆改行做编剧当个作家也不错。

其实不唯老张,就是在国外,许多40多岁的人都说,在信息技术行业年龄歧视极为普遍,他们为此感到焦虑和愤怒。

据悉,英国一个拥有30年的信息技术行业工作经验,从事过编程、高层管理等工作的人,49岁时想寻找一份新工作。结果在接下来整整一年的时间里,都没有一家职业中介给他回复。后来他做了一个试验,将简历上的年龄改为30岁,3天内就接到了5个电话。

作者对2007年的国外IT行业了解不少,19岁进入IT行业,30年工作经验,一年没有接到电话,改成了30岁,3天接到5个电话。这怕不是老张的英国影分身吧,真就是30岁,30年工作经验了。不知道打电话的是不是HR。

针对国内外IT业的年龄歧视问题,专家指出,由于软件开发行业的特殊性,经验是贬值而不是增值的。

专家说得对,我无话可说了。

互联网的恶意

按照年份翻看互联网关于程序员35岁的记忆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这里明显感觉到17年往后,越来越多关于程序员能不能干到35岁的讨论,印象中应该有很多是贩卖焦虑的,但是仔细阅读当时能搜到的文章,都是先抛出令人焦虑的现实(片面的),然后引出话题,然后多方讨论说明这个命题不成立。

我想到一个新闻传播学上的知识点,大概跟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类似。即使这是个伪命题,但是经过互联网媒体的轮番轰炸证伪,人们脑海中会逐渐觉得这是个真命题。

例如:

• 今天大家都在试图证明:Groovy不比Java流行。

• 明天大家都在试图证明:Groovy执行效率不比Java高。

• 后天大家都在试图证明:Groovy语法不比Java简洁。

• 大后天大家都在试图证明:Groovy开发效率不比Java快。

• 大大后天大家都在试图证明:Groovy工作收入不比Java多。

• ……

过一段时间,我脑子中就会形成一个观点:Groovy很牛逼,甚至某些方面比Java更强。

当然这样的话题能够制造很多用户互动,吸引更多流量,他们本意可能不是在贩卖焦虑,现在看这些实际上贩卖焦虑的人,他们实际都在卖课。

本来想收集一些互联网对程序员的恶意,等收集完素材又觉得不太合适,大家看本章标题意会一下就好了。

Have Fun ~ Tester !

G. 程序员收入那么高,为什么却从不见他们炫富

大家都知道,程序员的工资是很高的,曾被称为“打工皇帝”,但却从来没有看见过他们炫富。

我们经常看见娱乐明星炫富,球星炫富,做生意赚了一点小钱的小商户炫富,但是却从来没有见过程序员炫富,这是为什么呢?

是不是程序员的钱不多,不好炫出来?其实不是的,腾讯老总马化腾就是程序员出身,身价好几千亿,但一直都那么低调。很多在大公司上班的程序员年终奖就有十几、好几十个月的薪资,分分钟钟秒杀绝大部分人一年的收入,年终奖过百万的人就不少!

程序员脑子里每天想的就是如何提高技术水平,需要学的东西多着呢,生活充实,有爱好,有追求,哪里有空炫富???

以上就是小编的个人看法。大家还有什么想要补充的吗?咱们留言区见。

H. 程序员是不是手艺人的一种

编程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门手艺。

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都是学习知识,流程一般是课前看书预习,上课听讲,下课做作业,然后复习考试。但是学手艺可不是这么学的。

我们先拿游泳举例,游泳不是知识,而是技能,也可以算门手艺吧。
需要预习吗?需要上课听讲吗?不需要,因为两岁小孩都能学会游泳,他们连话都不太会说呢,怎么可能听课预习呢。游泳是通过在水里的练习,教练手把手地传授动作,一点一点提高熟练度学会的。

我们再来看看弹琴,学钢琴一定要有钢琴,音乐基础知识也是老师在练琴间隙传授的,并且一定会结合练习,另外练琴时间是很重要的,必须保证一定的练习量,有些理想远大的琴童练琴时间可以用惨无人道丧心病狂来形容。

千万别把编程看作知识,计算机科学是知识,但是编程是手艺。
既然是手艺就要用学手艺的思路去学习。

以动手练习为主,看书学习为辅,甚至极端点,初学的时候除了看必要的文档都可以不看书,等有了一定编程基础后再去看书,看完书立刻动手编程去验证书上的理论知识。
练习一定要循序渐进,把手艺分解成几个简单的动作,反复练习直到熟练,然后再把基本动作组合起来练习直到熟练。拿C语言举例,比如从认真写好一个Hello world开始,然后去熟悉 if for while 等基本关键字,然后熟悉字符串操作,内存操作,练习查找 排序 二叉树等基本算法数据结构,然后学习一个小型Framework。。。。
找个师傅,手艺的一大特点就是自学是很慢的,而且容易走弯路,而有人手把手教要快得多,手艺有很多细节,实际操作经验,需要去体会感受的东西,这些细节书上基本不会有。
坚持做大量的练习,以代码行数为例,每年50000行左右是比较一般的练习量,有毅力的话可以挑战10万行。(有人说代码行数不代表什么,行数多不见得程序就对,写得好的程序代码很少blablabla,滚,去跟朗朗说去,告诉他其实不用练那么长时间琴。)

回忆下自己当年是怎么学会骑自行车,学会游泳,学会打篮球的,按照那个思路去学编程,而不是用你学大学课程的思路去学编程。

当你还是一个新手的时候,你需要疯狂的积累你的代码量,你可以从基本的问题出发,做一些简单的问题,怎么输入数据,怎么输出数据,然后熟悉各种数据结构,各种常见算法,疯狂的刷题。

I. 杨超越粉丝组织编程大赛,你怎么看

在2019年3月7日,杨超越吧官方微博发文宣告超越杯编程大赛第一阶段组队正式开始,到目前已经有200多名程序员报名参加。比赛奖励是只要参加制作出demo队伍的队员,都能获取神秘礼包,而且前三名还可以获得签名照,签名海报等,更夸张的是,还有可能获得BAT的内推,真是不得不说,锦鲤超越的粉丝的脑洞,真的是活久见。

阅读全文

与明星怎么看待程序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短信删除助手文件夹 浏览:686
java办公自动化 浏览:340
php中超链接 浏览:253
linux默认路由设置 浏览:36
linux如何挂载iso 浏览:432
vs程序换文件夹后不能编译 浏览:557
安卓源码编译输入脚本没反应 浏览:47
phpmysql自增 浏览:167
把ppt保存为pdf 浏览:533
汽车密封件加密配件 浏览:887
黑马程序员15天基础班 浏览:560
java调整格式 浏览:521
香港云服务器租用价 浏览:78
linuxsublime3 浏览:560
imac混合硬盘命令 浏览:277
沈阳用什么app租房车 浏览:857
00后高中生都用什么app 浏览:238
戴尔塔式服务器怎么打开独立显卡 浏览:807
医疗程序员招聘 浏览:598
住宿app可砍价是什么意思 浏览: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