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阿里员工股票收益怎么算
以一名入职公司近1年的员工的股票收益来估算为例,假如其持有4万普通股,行权成本0.4美元,18普通股=1ADS股,当前公司股价42美元,若按照税率20%来计算,未来其真正获得股票收益近7.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近45万元。普通股40000÷18×(42-0.4)一股实际盈利×(1-0.2)扣税≈7.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5万元。
资料扩展:现在阿里员工手上持有的股票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阿里集团在很早之前就分给员工的股票,它的成本很低。第二种是68美元每股的亲友股。第三种就是数量最多的期权,这种期权是可以卖掉的。但是他们变现的过程不是很多人想的可以直接卖掉,而是通过很多国内外的基金公司专门去收购阿里员工的股票,当然很多员工为了加大股权持有,也会从基金公司买入股票。
㈡ 互联网公司给股票是怎么说法
如下:
股权激励部分通常会出现在资深程序员及更高职位中,而且职级越高,这部分薪酬比例也会更高。在阿里巴巴P7职位中,平均股权激励大概是600股,分四年行权,平均到每年大概是26万(以美元7:1人民币,阿里巴巴$250/股来计算)。
股权激励部分的股票通常是受限股票(RSU, Restricted Stock Units),其限制性体现在只有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股票才能自由流通。一般来说条件是员工在公司就职达到一定时间后才可以获得部分股权。
举个例子,阿里巴巴的股票会在员工工作满两年的时候,分配受限股票中的50%给员工。工作满第三年,给25%,工作满第四年,再给最后的25%
这里有什么套路呢?首先,由于阿里的RSU是工作满两年才能授予,所以员工要想提前跳槽就会承受一定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公司也可以选择在员工没满两年的情况下解雇员工,从而减少薪酬的支出。
再举个例子,谷歌的RSU同样是四年给予,而它的分配方式是每个月给2.08%的RSU,也就是说,谷歌的RSU是完全平均分配到48月的。
但通常情况下,公司都会有一个一年的 'vesting cliff', 也就是说,员工要工作满一年,才能一次性拿到25%的RSU,而从第二年开始,就会每个月按比例发放剩余75%的RSU(每月授予总RSU的2.08%)。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公司希望员工能至少工作满一年。
那为啥一年之后公司就不设'vesting cliff'了呢?原因是公司一般会在员工绩效中,给予员工新的股权激励,从而增加员工RSU的股票数量,当员工开始第二年工作的时候,他每月(年)能领到的RSU就比第一年更多的股票,从而增加对公司的忠诚度。而那些在绩效考核中相对平庸的,就只有很少或者没有新的股权激励,公司因此降低了自身对员工的吸引力,变相劝退员工。
在职级对标中,为了统一标准,我们计算股权激励时统一按四年平均分配来计算股权激励的价值,并且按照填写薪酬时的股票价格为准来计算每股的价格。
其实,以上我们只是讨论了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对于未上市公司,情况则更为复杂,因为这类公司的股票并没有在二级市场上流通,因此股票价格并不透明,也很难直接转化为现金,再加上公司有永远不会上市,股票永远无法自由流通的可能。所以通常认为未上市的公司股票的吸引力是低于上市公司的。
但正因为如此,未上市公司通常在给予股权激励时会比上市公司更慷慨,会给更多的激励来吸引人才。因此我们在评估一份RSU的时候,要综合考量价值和风险。
㈢ 阿里巴巴的股权结构
阿里巴巴早期的投资者包括由高盛、TranspacCapital、InvestorABofSweden、组成的风险投资团,1999年10月,该财团联合向阿里巴巴投入500万美元。除此之外,阿里巴巴最大的投资者为日本软银,2000年和2004年软银先后注资阿里巴巴2000万美元与6200万美元。
阿里巴巴此前三轮私募完成后,创业团队占47%的股份,富达约占18%,其他几家股东合计约15%,软银约占20%。
在雅虎和阿里巴巴合作之后,雅虎将拥有40%的股权。如果不考虑一些机构投资者的退出,创业团队股权将被稀释到28.2%,富达稀释至12.8%,其他几家股东稀释至9%,软银稀释至12%。加上增持阿里巴巴股份,软银将持股阿里巴巴16%,成为雅虎与创业团队之外的第三大股东。
在雅巴交易完成后,马云及其公司管理层手中的股票比例可将为28.2%,从而将第一大股东的位置让给了新加入的雅虎。但是如何保证其控股地位和对企业的实际控制权?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分析阿里巴巴的发展和马云的强势性格,绝对不会把阿里巴巴的控制权让给他人。在机制上如何实现呢?我们可从雅虎提交给SEC的8-K文件看出,雅虎将持有阿里巴巴201617750股普通股,约占阿里巴巴整体股份的40%,35%的投票权。雅虎为此付出的代价是10美元、雅虎中国的所有业务、雅虎品牌及技术在中国的使用权。
㈣ 阿里巴巴的股份构成是什么
截止2020年7月:
阿里巴巴集团日前向美国SEC公布财年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7月2日,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持股降至4.8%,蔡崇信持股降至1.6%。
截至2020年7月2日,阿里巴巴集团股权结构。软银持股降至24.9%,软银仍为阿里巴巴最大股东。
马云蔡崇信进行了减持。
在香港IPO前,软银拥有阿里巴巴约25.8%已发行在外股份,是阿里巴巴最大股东。马云和蔡崇信分别实益拥有阿里巴巴约6.1%和约2.0%股权。
(4)阿里巴巴it程序员股权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2017年的时候,阿里第一大股东软银持股29.2%,雅虎持股15%,而阿里巴巴董事局马云持股仅7%,为第三大股东。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三大股东都有减持行为。
软银集团持有阿里巴巴29.2%的股权,为阿里的第一大股东,雅虎持有阿里巴巴15%的股权,为第二大股东,马云持有阿里巴巴7%的股权,为最大个人股东,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执行副主席蔡崇信持有约2.5%的股权,仅次于马云。
在2014年阿里巴巴的IPO文件中透露,最大股东日本软银持股占比34.4%,雅虎持股22.6%,马云持股占比8.9%,蔡崇信持股占比3.6%。
2016年5月20日的数据显示,软银持有阿里巴巴32%股权,雅虎持有15.4%股权,马云持有7.8%股权、蔡崇信持有3.2%股权。这说明在过去一年中,两大公司股东和两大个人股东都有所减持。
㈤ 阿里巴巴上市,员工的股权分布是怎样的呢比如主管级有多少股,中层有多少股,高层有多少股
目前,阿里巴巴的主营业务是两个消费市场:淘宝和天猫网站。这两个网站的交易额占中国网购交易总额的80%左右;调研公司iResearch称,去年中国消费者网购交易总额为人民币1.84万亿元(合2,960亿美元)。
从阿里巴巴招股书中的股权分布可以看出,日本软银作为最早投资者占有股权达到34.4%,雅虎持有股份达到22.6%,可以看出阿里巴巴成功上市后,软银与雅虎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但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后,因为AB股的关系,马云将继续成为集团的掌舵人,其持股比例也高达8.9%;蔡崇信持股为3.6%,其他高管持股比例都不超过1%。
根据文件中披露的信息,4月份时阿里巴巴对自己的估值约为1,090亿美元,这基于阿里巴巴在文件中公布的已发行股票数量以及该公司对其每股股票价值的内部估算。如果将一些股权薪酬和部分优先股转换计算在内,估值将达到1,160亿美元。分析师给出的估值预期在1,360亿美元至2,450亿美元不等。
㈥ 阿里巴巴股权结构图解
日本软银集团占比34.4%;雅虎占比22.6%;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占比8.9%;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占比3.6%。
阿里巴巴于2014年5月6日(美国时间)向美国证监会递交IPO(首次公开招股)申请。阿里提交的招股文件显示,日本软银持股占比34.4%,为最大股东,马云持股占比达8.9%,为最大个人股东。
招股书详细批露:日本软银集团持股797,742,980股,占比34.4%;雅虎持股523,565,416股,占比22.6%;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持有206,100,673股,占比8.9%;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持有83,499,896股,占比3.6%。
阿里巴巴提议推行的董事会结构是一种比目前美国盛行的董事会结构更为极端的形式。
在美国,为了强化企业创始人的地位,互联网企业和社交网络企业一直在采用一种双重选举机制。与合作集团类似,这类创新型企业往往会宣扬某些很有价值的价值观,而他们的董事会往往不够健全,不足以应对战略管理方面的挑战。
除此之外,另一个常见特征是这类企业可能会奉行“长期主义(long-termism)”,对资本市场的压力焦虑甚少。
不过,这其中还存在一些十分重要的区别。
对于美国高科技产业,至关重要的是人力资本。至于金融资本,除了在发放红利或收购其他企业时会把股权当作一种“货币”之外,它们几乎没什么存在的必要。那些规模最大的科技企业手中往往持有大量现金。
㈦ 阿里巴巴股权分配
连这次蒙代尔富豪榜都没有搞明白的事情外人怎么知道呢?主要是马云的持股比例.
㈧ 阿里巴巴的股份怎么分的马云有多少
最大股东,是小日本软银。以个人持股来看,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持股比例仅为8.9%。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持股比例为3.6%,而阿里巴巴CEO陆兆禧、COO张勇等高管的持股比例均未超过1%。还有员工一些!
另一创始人戴珊,持12,885,260股,占总股本的0.53%;
创始人之一谢世煌持有10,391,284股,占总股本的 0.43%,居第四位;
主要都在日本人手里,好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