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程序命令 > 紧急命令撤离的人员

紧急命令撤离的人员

发布时间:2022-12-11 15:33:46

Ⅰ 突发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突发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保不准会发生突发事件,为了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很有必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应急预案。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突发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突发火灾事故应急预案1

一、组织领导

1、成立以单位负责人为总指挥、单位分管安全为副指挥、单位防火领导小组为组员的预案指挥部、指挥部通常设在值班室或安全办。

2、成立以各部或科室义务消防员为基本的消防队伍。

二、处置原则与方法

(一)、处置原则:沉着冷静、消于初期、忙而不乱、先人后物、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财产的损失。

(二)处置方法

1、当得到报警信号经实地查看确定火灾的危险性。

2、事发部门领导立即组织本部门义务消防员和其他同志采取各种手段扑救,争取将火灾消灭在初级阶段,并及时向119指挥中心报警。

3、火灾消除后、安全部门要做好现场的保护和调查火灾发生的原因、及时总结教训和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4、当发生火灾,具有蔓延趋势的:

(1)指挥部成员立即到指挥位置,组织人员疏散、财物的抢救。

(2)迅速向“119”报警并观察火势蔓延的方向和现场情况,开辟消防通道并向火场救灾指挥部报告。

(3)发生人员疏散紧急命令,并利用广播系统宣传在人员疏散过程中应注意事项迫降消防电梯运送消防队员和灭火器材到现场。

5、疏散方法

楼层消防队员维持消防电梯前的秩序,必要的配备应急照明灯,为疏散人员指引方向,所有疏散人员应保持镇静,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疏散人员后消防楼梯上应靠右边依次下楼,右手扶楼梯把手,左手搭在前一个人肩上紧接而下,严禁挤、推、抢道、防止发生伤人事故。

三、各类人员职责

(一)火场总指挥员职责∶

1、组织设立指挥部、了解火场情况。

2、确定一名副手到总机房负责通讯联络、确保通讯畅通,提高通讯效率和准确性。

3、确认火灾类别等级,根据着火地点的燃烧物品、着火空间、范围判断火灾类别、等级(在短时间内有能力自救的、可视为初级火情,火势超初级火情的轻度或火势虽小、但固有易燃易爆物品,可能引起爆炸和火势蔓延的、应视为中级以上火情)

4、根据火灾类别和等级确定是否向公安消防“119”报警,是否需要疏散人员、向各部门下达指令、明确分工。

5、组织灭火抢救队伍,以各部门义务消防员为主体扑救火灾,救护伤员、抢救物资等。

6、公安消防队员到场后,及时取得联系、听从消防人员指挥及火灾现场的基本情况等。

7、火灾灾扑救后,组织人员保护现场、清点人员、物资做好善后工作。

(2)、安全办职责

1、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并根据火场情况向总指挥部提供有效的扑救方案。

2、按总指挥指令负责现场指挥,组织义务消防人员和就近职工投入救人灭火、抢救物资、疏散员工。

3、立即派人向火场运送灭火器材。

4、根据灭火需要,确定是否起用消防灭火系统。

5、指派人员在底层控制电梯使用和维护秩序。

突发火灾事故应急预案2

一、火灾应急的组织架构

1、为了统筹指挥,部门确定主任为火灾总指挥,负责火灾应急时代全盘指挥工作。注册安全主任在火灾发生时不在厂内时总指挥由组长担任;节假日期间由部门安排的值班负责人担任。

2、组长是火警时的副指挥。在总指挥的领导下负责现场具体的灭火抢救工作;各部门负责人任现场指挥。

3、总指挥、副指挥和现场指挥应在接到火警后的第一时间内赶到火灾现场。

4、为配合火灾抢救工作,部门特成立消防突击队,由车间各骨干组成,在总指挥和现场指挥的领导下进行抢救的具体工作或协助消防队参与灭火抢救工作。

5、各部门或车间在火灾发生时应随时听任总指挥的调度,参与灭火抢救工作。

二、火灾发生初期的应急响应工作

1、在本部门(车间)发生火灾时,在岗员工应立即对初起火灾进行扑救,就近原则运用灭火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扑灭火源;使用灭火器要注意以下要点;先拉开保险栓,操作者站在上风位置,侧身作业,手按压柄,距火点二米位置胶管对准火源扫射。

2、当火势未能得到控制时,要立即通知安全负责人。

3、当班安全员接到火警后,立即通知全厂警戒并通知主任迅速调集全体人员利用身边的灭火器材赶到火灾现场参加扑救,并且做好火灾现场人员秩序维护和无关人员的疏散撤离工作。

4、当火灾蔓延到非本厂力量所能控制的程度时,在岗员工应立即敲破玻璃按响火灾按钮使用消防栓,并安排报警——————119,(报警人员应向消防部门详细报告火灾的现场情况,包括火场的单位名称和具体位置、燃烧物质、人员围困情况、联系电话和姓名等信息)。并安排人员到路口接消防车,以使消防队员把握火灾情况和尽快抵达,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抓住救灾时机。

5、火灾应急总指挥和现场指挥在接到火警后应在第一时间内赶赴火灾现场指挥扑救工作,切断生产区的电源,同时保证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转。

6、火灾警报拉响后各部门应立即切断电源,并组织本部门(或车间)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待命。

三、火灾的灭火扑救工作

1、火灾应急总指挥根据现场的情况对消防突击队进行初步分工,分别成立灭火组、供水组、抢救组、后勤组等各个小组,做好消防队到来之前的辅助性工作;如火灾情况的调查、人员受困情况的初步估计、各消防设备的准备就绪、救灾道路的畅通等,并随时与消防队保持联系以汇报情况。

2、消防队赶到时,应急总指挥和现场总指挥应立即向消防队详细汇报灾情情况,协助消防队制定灭火扑救方案。

3、消防突击队应以“救人重于救火”,“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果断地协助消防队员参与灭火任务。

4、个部门(或车间)的主管人员随时为消防队员和消防突击队提供火灾现场的具体情况,为灭火扑救工作提供有效的建议,并随时听从应急总指挥的调度以参与灭火扑救工作中去,并且积极配合医疗救护人员参与人员的急救护理工作,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四、火灾事故的处理工作

1、火灾扑灭后,各部门(车间)应立即清点本部门(车间)的人员和受损物资,尽快确定人员伤亡和物品损失情况并汇报上级做好记录并存档。

2、人资部应尽快协调各部做好医疗救护工作,包括医疗经费的提供、受伤人员的住院安排与护理以及意外伤害保险的.理赔工作等。

3、设备维修组配合相关部门(车间)人员对受损设备尽快安排修复并投入生产产出使用。

4、以安全主任为主,各安委会成员联合成立事故调查小组,调查火灾发生原因并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事故处理。

5、安委会作出事故调查报告,同时总结本次火灾事件的教训,在全体员工中实行安全事故的教育培训,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五、疏散自救方法

1、熟悉环境,临危不乱;每个人应对生活、工作的居住建筑结构及逃生出口熟悉,平时应做到了然于胸,而当身处陌生环境也应当养成留意通道及出口的方位等等习惯,便于关键时刻逃离现场。

2、保持镇定,明辨方向;突遇火灾时应保持镇定,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尽量往空旷或明亮的地方和楼层下方跑。若通道被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通过阳台,气窗等往室外逃生。

3、不如险地,不拿财物;不要因为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浪费宝贵时间,紧记生命最重要。

4、简易防护,掩鼻匍匐撤离。

5、火已近身,切勿惊跑;如果身上着火切勿惊跑和用手拍打,惊跑和拍打只会形成风势,加速氧气补充,促使火势。正确的做法是:立即脱掉衣服就地打滚,压住火苗,能及时跳入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更有效。

突发火灾事故应急预案3

一、编制目的`

为了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或杜绝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着“预有准备、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预防与应急并重“的原则,根据分厂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只适用于炼铁厂突发火灾事故的应急救援。

三、危险源点确定

各高底压配电室、电缆沟、高炉主控楼地下室、皮带运输系统、液压站、主抽风机房、各润滑油站、润滑点、主控室、喷煤煤场、煤粉仓及直接相连的喷煤系统、煤气储备、净化及运输系统等,遇引火源或设备老化及操作不当容易造成火灾的位置。

四、炼铁厂义务消防队

队长:张文龙

成员:杨致宇 徐锐 司继浩 夏艳涛 王斌 刘海义 辛井山

韩金龙 高志江 刘传涛 刘亚东 刘伍一 时振坤 张立新

王雨 乔建国 杨峰严 英训 夏明义 张勇 石红雷

刘艳虎 张广远 贾章孩 候留义 王艳林 王红超 郭小雷

王滨 李世鹏 张余江李瑞山

五、事故处理、报告程序

1、事故处理

1.1油脂类着火,当班人员及炼铁消防队员用干粉灭火器或消防沙进行灭火。通知当班调度、车间主任,根据火势情况然后通知总指挥,由当班调度通知公司总调。

1.2电器着火,当班人员应首先断开电源,用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消防沙扑救的同时,

1.3煤气设施着火,当班人员应及时上报调度主任和煤气防护站;逐渐降低煤气压力,通入大量蒸汽,但设施内煤气压力最低不得小于100Pa。严禁突然关闭煤气闸阀,以防回火爆炸,直径小于150mm的煤气管道走火,可直接关闭煤气阀门灭火。

1.4焦炭、原煤着火,小范围着火由单位负责人组织本单位员工及炼铁厂消防队员自行灭火,大范围火警应报告公司调度室或经总指挥批准直接报警。

2、报告程序

2.1当班人员发现火灾在进行灭火的同时,首先通知当班调度、厂消防队、本车间主任、总指挥,根据火势情况由当班调度通知公司总调。

2.2当班人员发现火灾火情较大时,可直接通知总指挥、总调或直接报警。

报告完毕,应当在事故现场适当位置设置警戒,并安排人员到最近的醒目路口接迎救护车。安排事故处理人员后,应当组织人员做好生产的恢复工作,并及时清点人数,解除警戒。

六、应急响应及措施

1、接到火情情况之后,总指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所有小组成员立即进入抢险救灾状态,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并不得离开厂区,轮流值班。

2、厂消防成员在接到通知后,应立即赶赴汛情现场,并携带必要的工具、材料。按照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进行灭火。

3、层层建立火情报告制度。报告的主要内容是:火情、人员伤亡、道路疏通情况、电力、设备、通讯等设施损坏情况及采取的措施。在通讯联系中断时,要派人直接报告。

4、对于重点要害部位出现火情时,如主控室、配电室、液压站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火情扩大。

5、在进行灭火过程中,应避免发生烧伤、烫伤、其他事故的发生。

七、应急善后处理

1、应急救援之后应当立即清点人数,清理现场。

2、在总指挥的统一部署和车间领导的直接安排下迅速做好恢复生产工作。

3、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做好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4、事故处理结束后要认真做好对事故应急预案的评估、评审工作,组织进行预案修订。

突发火灾事故应急预案4

1、处置火灾事故的组织:

校园值班人员,生活辅导员及消防安全员。

2、报警程序:

(1)迅速组织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2)根据火势如需报警立即就近用电话或手机报告消防中心。

(3)在向校领导汇报的同时,派出人员到公路十字路口、校门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

3、组织实施:

(1)参加人员:在消防车到来之前,以学校班子成员为主,除组织疏散的老师外,其余人员(尤其是教师)均有义务参加扑救。

(2)消防车到来之后,校内人员配合消防专业人员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

(3)使用器具:灭火器、水桶、脸盆、铁锨,水浸的棉被等。

(4)各级领导要迅速组织人员逃生,原则是“先救人,后救物”。

(5)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和校区内的固定消防栓,以便于消防车辆驶入。

4、扑救方法:

(1)扑救固体物品火灾,如木制品,棉织品等,可使用各类灭火器具。

(2)扑救液体物品火灾,如汽油、柴油、食用油等,只能使用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绝对不能用水扑救。

5、注意事项:

(1)火灾事故首要的一条是保护人员安全,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2)火灾第一发现人应查明原因,如是电源引起,应立即切断电源。

(3)火灾后应掌握的原则是边救火,边报警。

(4)人员在逃生时应掌握方法

(5)一般不组织学生参加灭火。

(6)有人员受伤及时拨打“120”进行救护。

突发火灾事故应急预案5

一、编制目的'

为了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或杜绝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着“预有准备、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预防与应急并重“的原则,根据分厂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只适用于炼铁厂突发火灾事故的应急救援。

三、危险源点确定

各高底压配电室、电缆沟、高炉主控楼地下室、皮带运输系统、液压站、主抽风机房、各润滑油站、润滑点、主控室、喷煤煤场、煤粉仓及直接相连的喷煤系统、煤气储备、净化及运输系统等,遇引火源或设备老化及操作不当容易造成火灾的位置。

四、炼铁厂义务消防队

队长:

成员:

五、事故处理、报告程序

1、事故处理

1)油脂类着火,当班人员及炼铁消防队员用干粉灭火器或消防沙进行灭火。通知当班调度、车间主任,根据火势情况然后通知总指挥,由当班调度通知公司总调。

2)电器着火,当班人员应首先断开电源,用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消防沙扑救的同时,

3)煤气设施着火,当班人员应及时上报调度主任和煤气防护站;逐渐降低煤气压力,通入大量蒸汽,但设施内煤气压力最低不得小于100Pa。严禁突然关闭煤气闸阀,以防回火爆炸,直径小于150mm的煤气管道走火,可直接关闭煤气阀门灭火。

4)焦炭、原煤着火,小范围着火由单位负责人组织本单位员工及炼铁厂消防队员自行灭火,大范围火警应报告公司调度室或经总指挥批准直接报警。

2、报告程序

1)当班人员发现火灾在进行灭火的同时,首先通知当班调度、厂消防队、本车间主任、总指挥,根据火势情况由当班调度通知公司总调。

2)当班人员发现火灾火情较大时,可直接通知总指挥、总调或直接报警。

报告完毕,应当在事故现场适当位置设置警戒,并安排人员到最近的醒目路口接迎救护车。安排事故处理人员后,应当组织人员做好生产的恢复工作,并及时清点人数,解除警戒。

六、应急响应及措施

1、接到火情情况之后,总指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所有小组成员立即进入抢险救灾状态,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并不得离开厂区,轮流值班。

2、厂消防成员在接到通知后,应立即赶赴汛情现场,并携带必要的工具、材料。按照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进行灭火。

3、层层建立火情报告制度。报告的主要内容是:火情、人员伤亡、道路疏通情况、电力、设备、通讯等设施损坏情况及采取的措施。在通讯联系中断时,要派人直接报告。

4、对于重点要害部位出现火情时,如主控室、配电室、液压站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火情扩大。

5、在进行灭火过程中,应避免发生烧伤、烫伤、其他事故的发生。

七、应急善后处理

1、应急救援之后应当立即清点人数,清理现场。

2、在总指挥的统一部署和车间领导的直接安排下迅速做好恢复生产工作。

3、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做好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4、事故处理结束后要认真做好对事故应急预案的评估、评审工作,组织进行预案修订。

;

Ⅱ 紧急疏散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保持镇静,做出正确的判断,行动迅速。

2、学会自护,撤离中严防绊倒、碰撞。

3、服从指挥,按预定顺序、线路撤离。

4、到达安全地带,以班为单位集中,由组织教师或班干清点人数,向领导报告情况。

疏散路线:

1、班级外疏散路线:一楼班级按4、3、2、1顺序有序向广场撤离,二至四楼班级按楼层顺序西边两个班级从西边楼梯有序下楼撤离,东边两个班级从东边楼梯有序下楼撤离。

2、班级内疏散路线:教室前四排学生按从门口顺序迅速由前门向走廊集中撤离,教室后几排学生按从门口顺序迅速由后门向走廊集中撤离,当堂教师或班主任跟随最后一名学生后撤离。

学生注意事项:

1、有特殊疾病不能参加演练的同学,提前告知班主任,免于参加。

2、参加演练的同学不得穿高跟鞋、长裙、拖鞋等,以免摔倒。

3、接到疏散命令后,要沉着冷静,听从指挥,撤离时动作要快,严禁争先恐后,推拉他人。遇到障碍,最前面的同学要设法快速排除障碍,保证后面同学顺利撤离。

4、如有学生跌倒或崴脚,后面的一、二名学生应快速将其扶起后扶助继续撤离,其他同学要绕行,不要围观、拥挤,更不准往前推压。

5、在清查人数时,如果发现人数不齐,不要回原处寻找,应立即报告老师,教师向领导汇报由领导处理。

Ⅲ 安徽命令5市做好人员撤离工作是怎么回事

14日22时,安徽省减灾救灾委员会将安徽省救灾应急响应等级由Ⅲ级提升至Ⅱ级。当前,安徽省长江干流全线持续超警戒水位,预计未来1天至2天沿江各主要控制站将陆续出现洪峰水位,部分江心洲、外滩圩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洪水威胁。

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命令,要求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5市立即做好长江江心洲和外滩圩人员撤离工作。

此次命令要求,相关市防指要对照有人居住的江心洲、外滩圩转移预警表,预报达到预警条件的必须立即组织开展人员撤离,并尽快完成全部撤离任务,确保撤离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在撤离时,要按照转移预案,精心组织区内人员和抢险人员撤离,加强安全防范,确保安全有序撤离。要妥善安置撤离人员,保障撤离人员基本生活需要。严格管理撤离人员,在洪水未完全退去、险情没有根本解除前不得返回。

(3)紧急命令撤离的人员扩展阅读

应急管理部向安徽紧急组织调拨1000顶帐篷:

据应急管理部官方微博消息,根据安徽省请求,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于9日向安徽紧急组织调拨1000顶帐篷、3000张折叠床和8000床毛毯,支持地方救灾工作。据了解,7月2日以来,安徽黄山、池州、宣城等7市38个县(市、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

截至7月9日12时,本次灾害过程共造成160.8万人受灾,4人死亡,26.2万人紧急转移安置,6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600余间房屋倒塌,近7500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48.9千公顷,其中绝收21.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5.5亿元。

Ⅳ 桥墩水库的警报:水库险情紧急撤离

1960年8月9日。(现属苍南)的水利工地上,风雨交加。当年8号台风从福建省漳浦县登陆后,浙南因受地形影响,此时,暴雨下个不停,平阳1小时降雨量达80.6毫米,刚刚堵口的水库大坝又面临严峻的考验。
库内水位不断猛涨,当日下午4时,水位突破40米。由省水利厅、温州地委、平阳县委等各级领导组成的抗台前线指挥中心,仍在组织上万名民工坚持抢险战斗。一支支分别以“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郑明德”等英雄命名的突击队,一面突击开挖溢洪道,一面突击处理裂缝塌坡的堤坝、抛石、垫土,个个奋不顾身。
随着大坝的增高,水位也不断在上涨,到10日凌晨1时,大坝高度增至52.5米,其水位也跟着增至48.6米。眼看保坝无望,指挥部正式下达了撤退命令。顿时,民兵连用机枪对空鸣射,紧催下游居民和民工全线撤退。可是指挥部领导成员还留在大坝工地上,带领由党团员骨干组成的抢险队,决心和暴风雨作最后一搏。
4时,水位逼近坝顶,指挥部不得不再次发出水库险情紧急警报,命令坝上所有抢险人员火速撤离现场。时针指向4时15分,在朦胧的晨光中,大家看着洪水漫坝而出,突然间,传来“轰隆”一声,水库大坝塌了,洪水像一条发怒的巨龙咆哮着向下游扑去,真是惊心动魄。如果迟几分钟撤离,大家就要魂归东海了。大家的心情都格外沉重,笼罩在一片抹不去的悲伤的阴影之中。

Ⅳ 飞机故障,需紧急迫降,在撤离的时候,请你为以下人员的撤离排序,为什么

我的想法:
第一个撤离VIP旅客,不是考虑钱的问题。如果VIP旅客不包含在ABC三种人里面的话,他们就应该属于不需要照顾的人群。他们先走:一来撤离速度快点,如果前面是个80岁老太,大家想快也没戏,后面反倒一个都走不掉;二来、剩下的ABC三类人群的都需要照顾,撤离飞机只是第一步,撤下去了还得人照顾。如果先撤C小孩的话,下去放羊了,谁管呢?
第二个撤离的是C小孩子,他们身形小,行动灵活,撤离速度快。
第三个撤离的是B孕妇,老实说,人的往前看,如果出问题,我们只能考虑将来,而不是回顾过去。
第四个撤离的是A老人,不解释。
E机组人员,不容置疑,一定是最后走的。这是职责所在。当年大韩民航的客机在汉城迫降着火,在大爆炸前,最后跳出来的一个人就是乘务长,她大喊了一声:没人了。随后飞机就爆炸了。
所以,我的顺序是DCBAE

当然你想标新立异一下,那答案就是:
不按人性质分类,按座位顺序撤离,根据距离紧急出口远近,所有人起身,摘掉各类首饰脱掉鞋子,跪在地上匍匐前进,后面的人摸着前面的人的脚,跟着向着出口爬。如果需要照顾的人,留在座位上,高举双手示意乘务员,要求协助。所有人还应该不断齐声喊口号:不要急,一个挨一个!必须大声喊,给旁人鼓励,给自己减压。——大韩民航用这招,5分钟不到把空客A300的人全部撤完,零伤亡。

Ⅵ 日本7.2万余人被命令撤离!他们可以撤离到哪里去

随着8号台风米雷的到来,也是对日本全境造成了一个大范围的影响,这个风力从它的一个起始风力来看只有8级,但登陆日本静冈县的时候,却十分的夸张。也是由于风力太过于大,导致日本政府命令这7.2万人进行撤离,从当前的一个情况来看,这里的指令是5种潜在的威胁级别中的第4级,它意味着在可撤离的情况下撤退到安全地点,最高等级为5级,也就意味着迫在眉睫,必须逃生。那么即使下达了撤离的命令,这7.2万人他们可以撤离到哪里去呢?我们就来好好的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Ⅶ 安徽江心洲外滩圩人员尽快撤离,此次撤离人数高达多少

从目前的报道和分析来看,这次的撤离人数会有70000加的人数,但最多不会超过100000。我们拿铁铜乡举例,这是安徽省55个江心洲里人数最多的一个乡,大概是有2000多一点人的常住人口,像这样人口这么多的村子是不多见的,而一些普通的乡镇,大概就是1500人左右(我爸爸是安徽人,也是农村的,他说这几年农村人数都不多,比如他从小生活的那个村子现在也就1500人左右,隔壁村也差不多),这次受洪水预警影响而被迫撤离的村子是49个,那我们就按照50算,50*1500是75000,考虑到多算的那一个村子以及个别贫困村人数会较少达不到1500,大概就到了70000的人次,而我说不会超过十万这大家都懂,不可能撤离的这几个村子的人口都是2000人。

Ⅷ 神州四号发射前演练的紧急撤离工作是如何进行的

“实施紧急撤离。”关键时刻,前进指挥所指挥长及时决定中止发射程序,下达了撤离命令。

“发射场出现紧急情况,组织现场人员紧急撤离。”0号指挥员郭保新的口令通过广播和调度传到各个工作岗位。很快,地勤系统技术人员终止了对火箭和飞船的供电。

“塔上人员请注意,赶快撤离现场。”1号指挥员在发射架第九层上通过广播向全体人员发出紧急通知。飞船内的航天员已通过天地话音系统及时收到了0号指挥员的命令,正做好撤离准备。

随后,1号指挥员跑到逃逸滑道入口处,将塔上固定平台9层上的20余名工作人员集中一起,准备撤离。

Ⅸ 谈紧急撤离程序的必要性

“紧急撤离”就是专为飞机遇到较大危险,在陆地/水上着陆或迫降刚停下时,要求全体旅客和机组人员按照科学、统一、简炼的动作尽快撤离飞机的规定程序,目的在于拯救人员生命、减少航空器损失。按照应飞行急生存训练要求,在陆地上,一旦启动“紧急撤离”程序,机上所有人员必须在90秒内完全离开并尽量远离飞机。“紧急撤离”程序是飞行员年度复训和检查的重点记忆课目之一,如果飞行员在“紧急撤离”考核中存在动作失误,那将判定为飞行考试不合格。可以说执行“紧急撤离”程序是飞行基本功之一。 安全是民航永恒的主题。 那么,在何种情况下需要执行“紧急撤离”程序呢? 当出现下列任何一种不正常情况时,机长都应该采取紧急撤离措施:火警/烟雾;严重漏油;机身严重受损;水上/陆地迫降;以破坏航空器为目的的劫持等。 每种机型在获得适航资格之前,都必须要有经过验证的“紧急撤离”程序,下面以波音系列的B737-300和B757-200机型为例来探讨一下“紧急撤离”程序。 B737-300机型在《非正常检查单》中对“紧急撤离”程序规定如下: “在机长的指令下,同时完成各自的检查单项目。 机长: 停留刹车……………………………………刹住 减速板手柄…………………………………下卡位 起动手柄……………………………………切断位 如果时间允许,在将起动手柄放到切断位之前核实襟翼已全放下。 撤离…………………………………………开始 通知乘务员进行撤离。 发动机和APU火警电门……………………超控,拔出并转动 将发动机火警电门朝相反的方向转动。所有电门转动至止动点并保持1秒钟。 B757-200机型在《非正常检查单》中对“紧急撤离”程序规定为: “停留刹车手柄…………………………………拉出,然后刹住 发动机和APU灭火电门(所有)……………超控,拉出并转动 向相反方向转动发动机灭火电门。 转动到止动位并保持1秒钞钟。 座舱高度方式选择钮……………………………人工 座舱高度人工控制………………………………爬升 把排气活门放至全开位。 紧急撤离…………………………………………开始 通知乘务员和塔台。” 但是,有部分飞行同仁对“紧急撤离” 程序中灭火动作的理解和执行提出了疑虑。因为,在这两种机型的处置程序中,对“发动机和APU火警电门(所有)”都必须“超控、拔出并转动”,并且要求将发动机火警电门转动至止动点并保持1秒钟。这就意味着机上仅有的两个为发动机设置的灭火瓶分别向两台发动机喷洒灭火剂,即在这种方式下,一台发动机只能得到一个灭火瓶的灭火功能。据《快速检查单》注明,采取灭火瓶分别喷洒的目的在于减少火警出现或人员伤亡的潜在危险。 我认为,这种“紧急撤离”的处置模式具有相对普遍的意义,包含了绝大多数需要实施“紧急撤离”的情况,但对发动机火警或失火则要具体分析。 一是飞机在起飞或着陆过程中,发生意外或飞行中受损需要执行“紧急撤离”,但飞机发动机并无失火的征候和起码条件。这种情况下,有无必要“严格地”执行其中的灭火动作?因为一旦转动灭火手柄,从灭火瓶中高速喷出的液状物将洒遍发动机燃烧室外壳,这种东西不大好清洗,费时费力,势必影响飞机的再次起飞运营。 二是起飞或着陆过程中,单台发动机失火,而另一台完好无损。在这种情况下执行“紧急撤离”程序,是否也必须“将发动机火警电门朝相反的方向转动”?如此一来,正常发动机将被毫无必要地喷洒上灭火剂,而真正失火的那一台很可能因为再需要第二只灭火瓶的加盟而灭不了火。这就好比一人感冒全家吃药,而药就只有那么两罐,造成不必吃药的把药吃了,而该多吃的却只有平均分到的那一份。 这是不是说《快速检查单》有问题呢? 在这里有必要对《快速检查单》所包括的范围进行一番说明。虽然,在编写必要的非正常检查单时已经进行了多种努力,但是检查单不可能包含所有可预料的情况,尤其是对那些涉及到多种失效的情况,在某些不相关联的多种失效条件下,飞行机组只能将一个以上检查单的项目进行综合和/或学习来判断以确定最安全的措施,机长必须对情况进行评估并理智地判断,以确定最安全的措施。因此,我认为“紧急撤离”程序,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指导功能。除发动机失火或火警之外,需要执行“紧急撤离”时,都必须将所有的记忆项目做完,就是说必须完成相应的灭火处置,目的在于抑制潜在的失火危险。在这种没有更多时间和空间供飞行员四平八稳优选方案的紧急情况下,安全指向是第一原则! 当然,对于火警真正发生后执行的“紧急撤离”程序,要因情而异,灭火处置时,先将双发灭火手柄果断提起(不要盲目地向相反方向转动二个灭火手柄),再将二个灭火手柄都转向发生火警的发动机进行强制灭火。 实施“紧急撤离”时,能否真正尽最大量地保护人员安全、减少飞机损失,机组简令和乘务组准备质量显得至关重要。在这里有必要归纳如下,仅供参考: 一是明确撤离方案。召集乘务长进驾驶舱,讲明情况,校对时间,根据当时情况确定紧急出口。 二是责任落实、分工到人。清理紧急出口和通道,搬走堵塞物,固定手提行李,打开遮光板,扣上空座椅上的安全带,关闭厨房电源,固定厨房设备,关闭娱乐系统。 三是组织年青体壮的旅客或其他机组成员坐在准备着陆后打开的紧急出口处。 四是老幼病残旅客分散到各待用的出口,安排专人重点协助。 五是敦促旅客系好安全带,做好撤离准备,交待注意事项,示范防冲撞的正确姿势。 六是敦促旅客取下高跟鞋、发夹、假牙、水笔、小刀、胸针等尖刺性物品。 七是再次检查紧急撤离滑梯压力。 八是将撤离方案和相关准备情况报告ATC,请求援助项目。 九是组织旅客按程序撤离,远离飞机。 十是非特殊原因,乘务组必须听到机长明确命令后才能放下紧急滑梯,实施撤离。 机长是机上紧急撤离行动的决策者,负责下达紧急撤离的各种行动指令;指挥、协调机组成员的行动,确定紧急情况的性质和准备客舱的时间;与主任乘务员/乘务长取得联系,广播通知旅客有关紧急情况的大概性质,并把着陆和撤离的计划通知空中交通管制部门,要求救援设备待命;在迫降前500英尺时,广播通知旅客和客舱乘务员采取防冲撞姿态(以确保大家都处于有支撑物的位置),并负责最后撤离的清舱工作。如果机长丧失能力,副驾驶应接替做出决策和指挥。在机长和副驾驶没有给出直接指令的情况下,主任乘务员/乘务长应在判明上述任何一种异常情况执行紧急撤离措施。 机组成员的行动准则:机组成员只有在旅客全部撤离并接到机长下达的撤离行动指令后,方可离开岗位实施紧急撤离行动。机长应是最后的撤离者。 1998年9月10日,中国东方航空公司MD-11/2173号机倪介祥机组,在前起落架无法放下的情况下,在上海虹桥机场跑道迫降成功。当时机组在空中长达3个多小时的盘旋中,采取了“将起落架手柄置放下位,做大坡度盘旋和急上升进行甩放。”“进行了两次试着陆,试图利用震动主起落架放下前起落架。”均无法将前起落架放下,最后决定按预定方案在喷有泡沫的跑道上实施迫降。 降落前,机组进行了明确分工: 机长亲自操纵飞机进行着陆,着陆后主要是保持好飞机姿态和方向,力争在喷有泡沫的地段将机头接地; 副驾驶注意配合提醒,在飞机主轮接地后,帮助拉第一发和第三发反推至慢车位; 机械员负责主轮接地后,帮助拉减速板至地面位,当机头接地后将所有发动机灭火手柄放下,在飞机完全停下后接通紧急撤离电门; 乘务组负责检查旅客安全带及客舱活动物体的固定,并组织旅客紧急撤离。 飞机于23:07在虹桥机场迫降成功。当飞机停稳后,机长决定立即实施“紧急撤离”程序,旅客120人、机组17人安全脱险。 这应该说是迫降、实施“紧急撤离”比较成功的一个范例。

满意请采纳

Ⅹ 紧急疏散应急预案

紧急疏散应急预案(精选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难免会突发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往更坏的方向发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写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紧急疏散应急预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紧急疏散应急预案1

为了加强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救能力,减少突发事故对学校师生的危害,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紧急疏散预案。

一、指导思想

本着及时有效、尊重科学、责任到人的原则,切实保护好师生的生命安全,维护好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工作目标

掌握必要的逃生技能,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及时利用通道疏散到安全地带,学会自救和救人。

三、成立应急指挥小组:

组长:

成员:

四、临时指挥点:

广播室

五、疏散线路安排:

所有底楼教室的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从前后门同时撤出教室,按平时出操线路以最快的速度集中到大操常所有在专用教室上课的学生都由任课老师组织从最近楼梯撤向大操常

组织人员:两楼之间秩序由xx、xxx部主任负责,操场由xxxx育老师负责。前楼秩序由xxx、xx责。

一号楼:

楼内东边班级从东边下到一楼从后门在两楼之间集合,楼内西边班级从西边下到一楼从前门在1号楼前集合。

秩序负责:前门:高志娥后门:张金梅

各班主任带班杨玉晓负责在底楼大厅指挥。

二号楼:六1、三5、依次从东楼梯下迅速集中到大操常

六2、五2、四2依此从西面楼梯下迅速集中到两楼之间。

其它班级依此从正楼梯下迅速集中到大操常

秩序负责:一楼:xxx

二楼xx

三楼xx

四楼李xxx

各班主任带班王焕玲负责东楼梯口指挥王立芬负责西楼梯口指挥。

六、楼梯疏散老师职责:

1、做好本楼楼层疏散安全工作,安排好疏散秩序,保证学生的安全,防止拥挤现象发生。

2、检查本楼层,并清场后向指挥部(组长)报告情况。

七、注意事项:

每位协调老师及其他老师要积极配合指挥小组,做好学生逃离时的秩序及情绪控制工作,按照既定线路帮助学生逃离。

紧急疏散应急预案2

为切实加强学校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师生安全防范意识,特制定本预案,以应对学校在突发安全事件时,作好学生的紧急疏散工作,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指导思想

本着及时有效、尊重科学、责任到人的原则,切实保护好师生的生命安全,维护好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工作目标

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对学生与教师的管理,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紧急逃生技能,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三、成立应急指挥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四、工作内容及要求

1、加强安全防范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通过校会,班会,课间广播等多个时段,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及紧急救助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2、进一步落实安全目标责任制,细致到学校每一处开关,插销,电闸都有人负责,每一位教师都能知道在安全疏散中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和职责。

3、处在现场的教职工,必须立即参与和组织力量抢救,指派人员及时报警,当班教师要引导学生疏散,疏散时要注意不要惊慌,有组织的疏散。

4、加强日常监控力度,每天有常规检查,每周有一次重点检查,每月不定期抽查,对检查出的问题限期整改并复查,直到问题彻底解决为止。

紧急疏散应急预案3

一、总则

1.1编制目的

进一步加强本院消防安全监管工作,切实做好医院突发火灾和紧急疏散的应急处置工作,最大程度保障医务人员和病患的生命财产安全。

1.2编制依据

为确保本院消防安全得到有效监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指导意见》等的规定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医院本部突发火灾和紧急疏散的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1.4工作原则

为切实做好医院消防安全的预防工作,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原则,确保医院在突发火灾时的紧急疏散能够及时、迅速、有序地得到处理。

二、组织体系

2.1组织机构人员分工(应明确到人或岗位)

2.1.1指挥部

总指挥:由医院值班领导担任,消防安全责任人到场后,移交指挥权。

2.1.2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下设灭火行动组、疏散引导组、通讯联络及设施保障组、安全防护救护组。

2.1.3职责:掌握现场情况做出决策,向各组下达指令,指挥灭火、人员疏散行动,在公安消防队到达后,移交指挥权,配合公安消防队行动。

2.2灭火行动组

2.2.1负责人:保卫科长;

2.2.2成员:职能科科长及医院义务消防员;

2.2.3职责:第一灭火力量在60秒内采取措施控制火情,第二灭火力量在接到火情后3分钟内到达现场并根据现场情况展开灭火行动。

2.3紧急疏散引导组

2.3.1负责人:医务科长

2.3.2成员:职能科及各科主任护士长,

2.3.3职责:接到火警信息后,科主任、护士长引导本病区的工作人员和患者有序疏散,清查各楼层有无人员滞留。要求对应每个楼层、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明确疏散引导员,负责组织引导在场人员安全疏散。将患者撤离疏散到安全地带,尽可能切断电源、撤出易燃易爆物品并抢救贵重仪器设备及重要科技资料;稳定患者情绪,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2.4安全防护救护组

2.4.1负责人:总务科长

2.4.2成员:保卫科及后勤各班组长

2.4.3职责:接到火警信息后,疏通室外消防车道,打开地下消火栓井盖,协助疏散,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救护,视情况拨打“120”求救,并协助医务人员送伤员至医院救治;组织患者撤离时,不要乘坐电梯,可走安全通道。叮嘱患者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可能以最低的姿势或匍匐快速前进设置安全防护警戒区,避免楼面跌落物品击伤行人,制止无关人员进入楼内。

2.5通讯联络及设施保障组:

2.5.1负责人:基建工程科长

2.5.2成员:由工程设备部门相关人员组成。

2.5.3职责:切断非消防动力电源,保障照明及消防设施、设备电源,迫降消防电梯,在一层停止并锁定客用、货运电梯,停止空调运行,操控防排烟设施、消防泵等自动消防设施,如联动控制发生故障,则由工程设备部门值班人员赶到设备处实施手动控制,为防火和疏散提供设备保障。

三、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

3.1发现火情

在班工作人员发现火情应立即按下附近手动报警按钮或用电话向消防控制室报告,发生火情部位的巡查人员(或就近工作人员)应立即形成第一灭火力量并在60秒内采取措施控制火情,直至第二灭火力量(灭火行动组)赶到现场展开行动。

3.2火警确认

消防控制室对任何火警信号必须核实,核实火警以人员语言确认为准。

3.3报警及进入应急状态

确认火警后,按以下程序操作:

3.3.1消防控制室将自动消防设施联动控制置于“自动”状态,迫降消防电梯,配合灭火组及疏散组随时控制、启动起火层应急广播,防排烟系统及相关的自动灭火设施。

3.3.2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向“119”公安消防指挥中心报警。

3.3.3、防控制室通知配电室切断起火层日常用电路,通知配电室确保照明用电及消防设施、设备用电,确认消防设施、设备电源控制柜状态;关停中央空调电源。

3.3.4通知当班人员就位,各级人员到位,展开灭火疏散行动:

(1)第二灭火力量(灭火行动组)在3分钟内赶到起火部位,利用就近消防设施(灭火器、室内消火栓等)开展初期火灾的扑救,公安消防队(第三灭火力量)到场后协助开展火灾扑救;

(2)应急疏散组通知单位工作人员通过广播、喊话等方式,各疏散引导员在预案规定的岗位上,引导人员利用最近的安全疏散通道疏散至安全地带,并清点人数,向到场消防队报告。

(3)通讯联络及设施保障组保障指挥部与各组之间通讯畅通,消防用电不间断,各消防设施运行正常。

(4)安全防护救护组实施区域警戒,清理车场通道,打开地下消防井盖迎候消防车;设置安全防护警戒区,避免楼面跌落物品击伤行人,制止无关人员进入楼内。

四、火警解除

火灾扑灭后,彻底清查起火现场及相关部位,确认已完全扑灭,烟气已基本排除,所有被疏散对象都已安全疏散完毕,征询公安消防人员同意后下达火警解除指令。

火警解除后,派出人员负责保护现场,协助公安消防机构进行火灾原因调查。

五、附则

5.1火灾疏散程序:

5.1.1发现火情后要冷静面对,立即呼叫周围人员。组织灭火及报告2104医院消防监控中心和上级领导

5.1.2火势较小时,组织人力应用病区内的消防器材和自来水积极灭火,火势猛烈时,马上拨打电话“119”报警,并告知准确方位

5.1.3关闭邻近火情房间的门窗,以减慢火势扩散速度

5.1.4将患者撤离疏散到安全地带,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5.1.5尽可能切断电源、撤出易燃易爆物品、贵重仪器设备及有价值的科学资料。

紧急疏散应急预案4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防患于未然,避免在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来临时,惊慌失措,造成新的、更大的损失,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紧急疏散领导组

组长:黄志宏

副组长:郑世旺、张建林、李恒胜、杜尚玉

成员:

二、紧急疏散实施的三个阶段

1、宣传发动阶段

首先召开领导组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其次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广泛宣传发动,进行部署;最后召开教研室会议进行具体分工,班主任召开本班学生会议,进行宣传、布置、落实。其间,学校通过致家长一封信、校内广播、网上公告、宣传专栏等多种形式宣传发动,使学生、全体教职工及家长认识到紧急疏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组织实施阶段

成立二个小组(指挥组、后勤组)和一个办公室。指挥组负责每个楼层和每个班级的撤离顺序,学校领导决定何时开始实行撤离;后勤组负责校园广播和医疗保障,办公室负责整个疏散演练的相关工作。

指挥组:李恒胜、王剑波、任春华、钟辉、张小红、邱长勇

杜明刚、李着江、童兴振

后勤组:张建林、袁春普、吴晓杰、王云、王太成、陈永生

办公室:杜尚玉、张爱标、赵红文、曾丽

说明:夏取权负责电铃发号、钟辉负责口哨发号、吴晓杰负责广播发号、操场秩序负责杨雄、陈永生及其他科室人员。

3、总结提高阶段

每次演练结束后,召开总结分析会,首先请班主任汇报有关工作,然后分析本次疏散的不足和成功之处,以便使以后的疏散演练,更加科学、合理。

三、紧急疏散的决定

紧急疏散是在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来临时,为了避险,迅速将人员由危险场所撤往安全地域的行动.实施紧急疏散难度较大,其行动自身也极具危险性,因此,不到紧要关头不可实施,而必须实施时则应当机立断。紧急疏散的决定由校长或副校长做出。

四、紧急疏散的信号及发布

紧急疏散的信号有电铃和哨声两种:在电源和电铃系统可以使用时,宜采用电铃信号,电铃信号为连续的两短一长声;在电源或电铃系统损坏或不便使用时,可采取哨音信号,哨音信号也为连续的两短一长声.信号的发布由决定紧急疏散的校长或副校长通知信号员、网管教师或体育教师实施,也可随机指定人员实施,紧急疏散信号从开始,应连续不断,直至全部人员撤出危险场所方可停止。

五、疏散通道划分

1、上课班级的学生撤离顺序:

(1)每班靠近前后门的座位两个学生负责打开前后门。

(2)班级学生按先从第一组开始最后至最后一组依次离开教室,且分前后两门同时撤离,若座位数为偶数,则一分为二,若座位数为奇数,则靠近楼梯口的多分一个座位,每班安排两名教师,前门为班主任,后门为教师(当堂授课),指挥学生撤离。

(3)同楼层班级的撤离顺序:(附示意图)

①教学楼上:各班所走楼梯通道依次是:每层楼的东边两个教室东楼道,每层楼西边的两个教室走西楼道。班主任、教师跟在本班后面撤离,前一个班撤完后下一个班接着撤离。顺序为从一层到七层依次撤离。(东边杜明刚负责、西边童兴振负责)

②实验楼上:从501机房开始撤离,按照从靠近门口的学生依次是:走西楼道。班主任、教师跟在本班后面撤离,前一个班撤完后下一个班接着撤离。(李着江负责)

③行政楼上:从行政楼楼梯下(同样先低层,后高层)。(张爱标负责)

④一楼班级:直接撤离到达指定场地。(任春华负责)

(4)对中间楼道,学生靠本班教室近的内侧行走。

(5)不同楼层班级的撤离顺序:按楼层顺序(一、二、三…)下楼。

(6)由杜明刚负责在教学楼东楼梯口,指挥学生下楼,童兴振负责在教学楼西楼梯口,指挥学生下楼,李着江老师负责在实训楼楼梯口,指挥学生下楼,二层各班学生撤完,才可让三楼学生下楼,依次进行。

(7)学生在下楼梯时,必须慢行。不得跑步下楼,防止拥挤、踩踏。

(8)学工处相关人员(王剑波、张小红)在一楼负责指挥疏散。

2、课间和自由活动期间疏散通道划分

课间和自由活动期间紧急疏散通道以学生个体所在位置划分,发生突发事件即在操场或其它安全地带找到所在班级集合。

六、安全集结地域:(在田径运动场有具体位置划分)

学生撤出后,应尽量靠远离建筑物一侧的道路,迅速向田径运动场指定位置集结。撤出教学楼的学生,应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或部位,选择路线前往广场集结。到达安全集结地域后,各班应集中,各班班长和体育委员应主动招呼本班同学向一起集中。通过报数统计本班人数和损伤情况,并迅速报给班主任,班主任再报给年级主任,并采取相应措施关照学生。各年级主任报政教处汇总后向校长室报告学生撤离情况。

七、教职工任务分工

学校突发事件学生紧急疏散预案[2/2]

1、校领导、分工干部带领各班班主任等人员巡视各班级师生撤离情况。

2、所有教职工在指挥帮助学生撤离后,也要撤离到安全区域。

3、决定紧急疏散的校领导要全面掌控情况,在命令发布紧急疏散信号的同时,根据需要应及时拨打“119”、“120”、“110”等相应请求救援电话,并安排学工处一人专责迎接救护人员和车辆的到来。

4、班主任分别在教学楼上的分布图如下。

八、疏散要求

疏散要求依次快速、安全下楼到指定位置集合。

1、听到警报声后,大家要沉着冷静,听从指挥。全校师生应立即有序地进行疏散,学生不在收拾任何物品,及时打开教室门,班主任应在指定位置指挥自己班的学生疏散。

2、在下楼梯时,学生应保持一路纵队,尽量靠边有序行进,不准相互拥挤,避免跌倒。如有跌倒,后面的一、两名学生应快速将其扶起,其他同学要绕行,不准围观、拥挤。

3、疏散过程中,发生意外,如出现碰伤、扭伤等情况,应有老师进行救护,撤离到安全地带后再找校医对其治疗。

4、到达安全点集合完毕,各班应由班长报告本班的学生人数,是否有受伤等情况。

5、疏散撤离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由总指挥宣布本次紧急疏散演练结束后,各班学生有序列队回教室。

紧急疏散应急预案5

(一)做好病房安全管理工作,经常检查仓库、电源及线路,发现隐患及时通知有关科室,消除隐患。

(二)住院患者不允许私用电器。

(三)当病区发生火灾时,所有工作人员应遵循“高层先撤、患者先撤、重患者和老人先撤、医务人员最后撤”的原则,“避开火源,就近疏散,统一组织,有条不紊”,紧急疏散患者。

(四)当班护士和主管医生要立即组织好患者,不得在楼道内拥挤、围观,并立即通知保卫科或总值班,紧急报警。

(五)集中现有的灭火器材和人员积极扑救,尽量消灭或控制火势扩大。

(六)所有人员立即用湿毛巾、湿口罩或湿纱布罩住口鼻,防止窒息。

(七)在保证人员安全撤离的条件下,应尽快撤出易燃易爆物品,积极抢救贵重物品、设备和科技资料。

(八)发现某一房间发生火灾,室内有易燃易爆物品,要立即搬出,如已不可能搬出,要以最快速度疏散临近人员。

(九)如室内无人,也无易燃易爆物品,不要急于开门,以免火势扩大、蔓延;要迅速集中现有的灭火器材,做好充分准备,打开房门,积极灭火。

(十)关闭邻近房间的门窗,断开燃火部位的电闸(由消防中心或电工室人员操作)。

(十一)发现火情无法扑救,要立即拨打“119”报警,并告知准确方位。

;
阅读全文

与紧急命令撤离的人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程序员装机必备的软件 浏览:9
php微信第三方登录demo 浏览:536
上海php工具开发源码交付 浏览:790
哪里有求购黄页的源码 浏览:194
商城矿机源码矿场系统 浏览:195
单片机的led灯熄灭程序 浏览:222
洛阳python培训 浏览:702
小键盘命令 浏览:192
单片机c语言返回主程序 浏览:816
dockerpythonweb 浏览:970
程序员算法有多强 浏览:717
pythonworkbook模块 浏览:245
什么app能查医生 浏览:175
轻量级的编程语言 浏览:338
程序员那么可爱生孩子 浏览:432
后缀him3加密文件是什么软件 浏览:984
坚果隐藏app为什么要140版本才能用 浏览:313
淘宝dns服务器地址 浏览:259
领英转型app哪个好用 浏览:943
压缩软件的图标 浏览: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