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程序命令 > 大龄程序员发出哀叹

大龄程序员发出哀叹

发布时间:2022-12-13 11:19:02

① 大家都羡慕程序员工资高,那你觉得大龄程序员该怎么办呢

大龄程序员一定是拥有丰富的开发经验,而且拥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能够保持持续进步,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尽快转管理岗也许还好,但是运气不佳仍然在一线奋斗,随着年龄增长,家庭事业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建议还是尽早放弃一线开发去做其他工作。没办法,身边年龄大的程序员,真不一定是大神,更多的只是一般水平,而毕业三四年的开发人员也一样可以拥有很可靠的技术,而他们对新技术的兴趣和关注度肯定会高于有些大龄程序员。加油吧,持续热爱可以继续,如果厌倦了,心生退意尽早离开。另外,不要看到别人能够坚持下去,就去纠结,尊重自己内心的意愿是最重要的。最后说一下最后一种出路,出书,写作,做讲师。

关于大龄程序猿何去何从问题,总结起来可以从“一个困惑,两点建议,三条转型”进行思考
一个困惑
“大龄程序猿问题”的关键大约有这么几点:一是精力问题,基本33岁以后已经不愿意加班,感觉疲惫;二是技术问题,新技术太多了,已经没有时间与精力去研究了;三是家庭问题,不能说是拖累,享受天伦是人之常情,宁愿意抱着小孩看电视,也不愿意再看电脑了。
两点建议
1、深耕技术。李嘉诚说过一句话“做生意,手头上要有一个,天塌下来都是赚钱的”。一样道理,既然选择了程序猿,就要永远保持技术上的学习力和竞争力。

2、拓宽知识。在学习技术的过程中,当你觉得迷茫而痛苦时,拿本小说看看吧,或是杂志,随便什么书,不要只钻在技术的圈子里。面试过一些理工技术男,特别是IT男,知识面太窄了,有一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身只读圣贤书”的感觉。
三条转型
有人指出程序员的转型之路,无非以下几条,一是转做售前或售后;二是转向IT培训或营销;三是走向项目经理;或许还有其它。。。

我表达的意思是程序员可以走行业专家的路线。产品里面我技术最好,技术里面我产品思维最好,帮助项目顺利的开发和实施。

北京养老的IT公司多了,混到40感觉问题不大

多关注当下流行的技术迭代更新,紧跟时代潮流,否则,老一点的技术很容易就被淘汰

要么转管理,要么创业。第三35之前努力挤进国企吧。

② 央视网评45岁程序员求职难,此事反映出了哪些问题

职场“35岁现象”一直是热议的话题,反映了职场常态是“结构性失业” ,很多企业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考虑自身利益,认为年轻人的“性价比”更高,导致很多中年职场人失业难求一职。

③ 程序员37岁后怎么办

程序猿有条件和机会的最好还是去一线互联网城市发展,因为那里比较正规,也有规范的晋升法则,干的好的,出成绩肯定会重用,这样到35岁以后,可以达到一定的职级,享受不错的待遇。比那些不正规的互联网公司好太多了,入创业公司需谨慎,人治大于法治,全看创始人的人品。

对于像笔者这种没有在一线互联网公司做过的程序猿,只有过二线城市以下互联网公司和创业型公司的经历,35岁以后怎么办?二线城市的互联网公司非常不专业,经常就是一个人身兼数职,服务器搭建维护优化,产品设计,研发,都是一个人来干,非常的耗费精力,而这些互联网公司也不会有专业的研发团队组成,笔者最多带过12人的研发团队,大多数是单枪匹马的从产品设计到软件架构设计和代码编写到服务器运维一条龙的搞产品,由此可知当地的互联网公司的参差不齐,而最重要的是 这些公司 一般都做不了多久,毕竟互联网行业,水很深,所以笔者现在谢绝了所有入职邀请,专心自主创业,由于十几年的锻炼,除了UI设计不太行外,其他都能做,也是个好事,这十几年见证了数百个产品的成败,对于产品的体验和运营也有一定的了解,于是就开始研究一些垂直行业,自行设计研发出针对某个行业的软件产品平台并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感觉这是像我这种二线城市的程序猿出路之一,现在已经可以产出和之前工作时相当的收入,而且不是那种苦逼接单的做法,符合远期的发展方向。

④ 为什么对于程序员来说,35岁是个尴尬的年纪

程序员在承受着较高的工作压力的同时,往往能够收获到与之对应的高收入。这个群体需要从业者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想要进入这个行业门槛自然也比较高。而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往往需要频繁地加班,所以作为程序员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35岁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到了一个成家立业的关键节点,大家总会遇到来自家庭或是岗位上的种种烦恼。社会的竞争压力之下想要不被新人所淘汰,就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我所以程序员的尴尬实际上对于大多数其他岗位的人来说也同样适用。

一、精力下降

程序员之所以会对于年龄有比较高的要求,在于这个行业对于从业者的体力和脑力都有极大的考验。程序员不仅要能承受得起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的身体损耗,大脑还得时刻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来维持工作上的效率,因此随着年龄的上升大多数程序员都会面临下滑。

你身边有从事程序员工作的朋友吗?

⑤ 那些 40 岁的程序员都去哪了

前些时候北京市政府做了一个关于 996 的调研,第一时间我参与了调研,同时发到所有读者群,让大家一起发声。


不少朋友开始热烈的讨论起来,有人很乐观认为这是改变的开始,也有人觉得这就是走一个形式。 不管怎么说,也算看到政府针对这个问题开始有行动了。


其实 996 最残酷的一点是:年纪大的人很容易被无情淘汰。中国互联网的 35 岁危机是和 996 盛行分不开的。


996 对于打工人来说,绝不可能常态化!


为什么不能常态化? 从生理规律上看,脑力劳动者如果不以进 ICU 为目标,那么每天能够认真投入的时间,八小时也就到极限了。 人毕竟不是机器,是血肉之躯!


但中国老板普遍希望程序们 996,别激动别骂,这是残酷的现实。


同时中国老板们偏爱年轻人,为什么?很简单,老了之后,你舔活速度显然没有年轻人来的卖力,来的凶猛!长年累月的辛苦劳作,已经让你这颗螺丝钉生锈甚至发霉了!如果你是老板,这个时候你还要支付比年轻人多 2 倍的薪资,你怎么选?


更别提,年纪这么大的你,还有各种猝死风险 ,拿最近的 pdd 猝死事件来说,在超级大小周(996+997)的压力下,这么年轻的女孩都猝死了,更何况 40 岁的一线码农?那猝死率该得多高了?企业的商誉还要不要了?


显然,资本家一定会作出最商业最正确的选择:年轻人,甚至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些最新鲜的韭菜才是他们的最爱。


所以,对于打工人尤其程序员而言,996 本身反而不是最大问题,最大问题是我们如何跨越大龄危机。


相比等待环境发生改变,不如主动思考清楚这个问题。


想起去年写过的一篇旧文,再次分享给大家,讲的是我身边五个大龄程序员的故事,绝对真实的经历分享,有洋哥的同学、朋友、下属,他们都成功的跨越了 35 岁危机,希望他们的经历对大家有一点点启发:


1.沉迷是一种力量


第一次见 A 君是 10 年前参加人人网的面试,他是面试官,那个时候 A 君 35 岁,担任后端 leader。入职后,我发现,他用于做管理的时间不多,90% 时间在疯狂编码。


A 君基本没有社交,上班就是撸代码,下班就是回家带孩子。他对优秀的工程师容忍度极高,对差一点的完全没耐心。


偶尔能听见他训斥下属的吵闹声:“这个类写成这样,你没看代码规范吗?”、“这个线程池不能这么用,给你说多少次了!”、“是你没听清楚还是我没讲清楚?不能这么干!”。


一次下班,和他一起回家,一路上给我讲各种编程技巧和方法论,我听的津津有味。聊了差不多半小时,心想可以换个话题了,于是我问:“您周末 娱乐 都干些什么呢?”,他是这样回答的:“我会去看些开源代码,自己改着玩很有趣”。那一刻,空气都凝固了,这话我实在没法接下去了。


后来有一天,A 君上班拍桌子,暴怒之后冲了出去。大家一脸懵逼,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大 Boss 批评他不懂管理,只知道埋头写代码。


几年前,和他在微信聊了一次。他去了一家创业公司做技术负责人,我很好奇,很想知道这次他是怎么做管理的。


我问他:“您现在是怎么带团队的”,这一问不要紧,聊了半小时。从 Flutter 的优越性到微服务的落地,再到 Google 出了什么新技术,顺带鄙视了一些还在用落后技术的公司。一顿硬核技术科普下来,收获挺大,但是管理这两个字?嗯,不存在的。


我现在理解了,他压根就不关心管理,聚集一帮极客跟他一起成长战斗才是最开心的事情。


A 君今年快 50 了,前不久和其他人聊起他,大家都感叹,这老哥战斗力太强了,真是那种一顶十的程序员。

有时候,沉迷是一种力量,焦虑?不存在的.....


想起 A 君给我说的那句:“我要开心 coding 到 80!”。我真心相信他能做到。


2.不服就是干


这次说说我的好朋友 B 君,今年 40 岁,曾经鹅场的高级工程师,7 年前,晋升失败一怒之下开启了创业之路。


我们是在 CSDN 论坛上认识的,他帮我解决了一个底层操作系统级的防劫持问题。后来经常问他一些排查线上故障的方法论、微服务怎么拆分、如何做出能抗更高并发的架构,他都非常耐心的指导我,他还有句口头禅:不服就是干!


B 君出来创业没拿融资,自己投了 100 万。团队 5 个人,挤在一个很小的民房。创业期间找他喝酒,他告诉我:“我一定要改变世界,否则我会被世界改变”。


一年后,再次去找他喝酒,这次他脸色灰暗,人也非常低迷。原来前期 100 万烧完,又投入了 50 万积蓄,项目还是没有做成。酒过半巡,他突然抱着我哭了起来,我这才得知因为积蓄全部烧完,他女朋友已经和他分手了。


再后来,他回到大厂当程序员,级别薪资跟创业前相差无几。谈起创业经历,我为他惋惜,而他并不后悔。


两年前,他开始炒比特币,炒着炒着嫌这些交易平台做得都不够好,于是空余时间动手做了一个交易平台。


去年,B 君告诉我,他的交易平台融资 500 万,再次出来创业。第二次创业,他已平和很多,没有豪言壮语,让公司活下去是最大目标。


今年听说 B 君的公司已经快 30 人了,为他祝福,相信他一定能改变世界。


有时候,我们需要点不服就是干的精神!


3.反焦虑


这次上场的是 C 君,硕士师兄,40 岁。C 君是一名大厂总监,他花了四年时间跳了三次才来到当下的这家大厂扎根下来,带 100 人团队,每个月安安稳稳拿高薪,不用担心公司倒闭的风险。


以 C 君的专业技能和学历背景、工作经历,其实完全不需要担心没工作。可他总是莫名担忧,害怕自己没有创造更多价值。


100 人的团队不是那么好带,除了技术之外还需要精通业务产品、精通组织流程、掌握良好的沟通推动技巧、在大厂还需要明争暗斗。


一次和 C 君聊天,他感叹到:“还是写代码有安全感,做管理不仅心累还觉得自己没创造价值”,可不是,这种焦虑几年前我也感同深受。


大厂的高 P 看起来风光无比,其实要跳槽也不容易,毕竟中小公司能接得住大厂高 P 薪资期权总包的,并不多。


有时候,不是现在取得了成就就会开心,决定因素是你未来会不会更好,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不仅不会开心还有可能带来焦虑。


C 君就陷入这种焦虑当中,总是担心未来的上升空间和 40 岁以后的收入。特别是大厂还有年龄线的要求,到一定年龄不能晋升就有可能被淘汰。


有一段时间,公司领导层波动,他面临被连带的危险,甚至需要依靠抗抑郁的药物。但最终他依靠持续有规律的运动和学习新领域克服过来。


C 君给我提的最多的话: “反焦虑很重要”, 是啊,真的重要,从 C 君身上我真正学到了一点:无论你是否能成功,首先要反焦虑。


4.舍命狂奔


这次要说的是清华 MBA 同学 D 君,39 岁。他在通讯行业干了 10 多年,超级专家那种,带十人团队。


问起他读 MBA 的原因,他很坚定的说:“我对投资非常感兴趣,就是为了转行投资才这么大年纪了还选择读书”。


清华 MBA 课程安排的很紧张,我们都是六日班,也就周六半天周日全天,而他公司的工作非常忙,几乎 996,但从没见过他迟到过一次。


三年时光,D 君在跟时间赛跑,小组讨论、企业访谈、课程作业,他都完成的堪称完美。有一次我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拼?他说,当你笃定一件事,确定一个目标,那剩下的只有舍命狂奔。


毕业后,D 君如愿以偿加入一家投行,当上了投资人。有一次很好奇的问他投资人的收入,他告诉我刚入行薪资很低,只有之前做架构师带团队的 1/3。但他说这话的时候,一脸幸福感。


去年 D 君已经晋升为所在机构的合伙人级别,为他感到开心。


5.接受现实


最后上场的是老同事 E 君,41 岁。他是那种职场老黄牛。属于领导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的人,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但个人成长一直比较缓慢。


前几年开始 E 君就不太顺了,因为编码能力一直没有达到高级或者架构师水平。他其实一直在跟年轻人拼体力,而随着年龄增大,是真拼不过了。我和他经常讨论的话题是颈椎病如何康复。


去年 E 君所在公司效益不太好,领导决定裁员,他进入了优化名单。被优化后,他休息整顿了好久,将原来 90kg 的体重减到现在的 75kg,颈椎病也恢复不少。再开始找工作,大概花了几个月时间,他终于找到了一个不那么满意的 Offer。


听到他找到下家的消息,我还挺为他开心的,因为这个过程我也帮他各种投简历,但大佬朋友们一听说 41 岁还是中级水平,都不太愿意给面试机会。


没想到过了半年,我和他吃饭,他对我说:“洋哥,我没有入职这家公司,我想明白了,继续做程序员对我来说没意义。我拿积蓄开了个小店”,刚听到消息,我非常惋惜,编码十多年最后却去做小生意,在我眼里就是逃兵。


直到最近去他小店玩,我才发现,这也是另一种好的生活。他开的是一个小型亲子游乐园,带上小孩,一边陪小孩一边工作,月收入也不差,养家完全没问题。这一瞬间,我产生了一种羡慕的情绪。


有时候,接受现实然后重新出发,未尝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最后的话


程序员不是一个“银发职业”,但也绝不是如某些贩卖焦虑的自媒体宣传的那样:35 岁危机,40 岁失业。


40 岁的程序员有的做了大厂中高管、有的成了小公司联创、有的成了连续创业者、还有的转行投资金融、也有人继续坚持写代码战斗在一线。


不可否认,有一部分人会被行业淘汰出局,但互联网的老年人在其他行业恐怕还是年轻人,接受现实,人生再起航完全没问题。


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因为年纪的增长而焦虑,因为焦虑本身除了干扰我们成长,没有任何意义。


尽最大努力,做最好打算,但接受最坏的结果。在这个复杂多变的 社会 ,反焦虑、不断提升认知,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技能将永远重要。

⑥ 程序员35岁左右被淘汰是普遍现象吗,大龄程序员该“何去何从”

程序员是可以自己成立一家新公司,因为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做的也是相当不错。

⑦ 为什么一些大龄程序员会时不时的感到迷茫

亲,关于你的问题,是因为懂得太多,有太多烦心事了,可以放下所有,释放一下自己,放假一周,在开始

⑧ 程序员哀叹外国同事对35岁现象感到震惊,在国外40岁还写代码

35岁现象,最早起源于互联网大厂对于招聘人员的要求,高于35岁的程序员一般不予考虑,因为无论是从学习能力还是加班能力来看,大龄程序员都比不上年轻的小伙子。后来华为更是将35岁现象推向了风口浪尖,只要年龄大于35岁未走上管理岗位的基层员工,可能就会成为被清理的对象。

无独有偶,一名程序员在和外国同事聊天时就受到了冲击,这名外国程序员表示:对35岁现象感到震惊,他40多岁,天天还在写代码,这在国外很正常,对我们表示非常同情。

随即,这篇帖子在程序员圈子引发了热议。有同行评论:互联网的同学们都要感谢滴滴,为我们创造了下岗再就业的良好环境。

不过也有网友分析:因为在法国程序员只是一个比平均工资高不了多少的普通职业,当然没啥竞争。法国互联网一般般,写代码的又不一定在互联网,国内35岁以上做it外包的也比比皆是。

之前的公司法国研发团队各种浪,后来整个法国团队被裁了,他们在当地很难找到工作的,只能拖家带口换城市。国外人口少呀,尤其是欧洲老龄化严重,不用40岁的程序员就没人可用了。在德国打车,司机很多六十岁左右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车速80迈。

还有网友直接嘲讽发帖的程序员:真是外国的月亮圆,国内是因为学it的太多了,所以年轻人越来越多,欧洲有啥it行业,年轻人都没有,自然只能老人上了,你看修路的工人好多50岁的,20年前可不这样,大把年轻人,如果一个行业老人不少,说明走下坡路了。

⑨ 深圳大厂程序员自述,自己37岁年薪百万,他们的压力有多大

看到了相应的文章之后,大家发现他们的压力非常大。因为他们每天都会思考很多的东西,同时还想让自己的职业规划更加清晰。因为学历不够,所以在工作的时候,他们也格外的认真,甚至还会出现通宵加班的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也会变得非常焦虑。

对于程序员来说,想要拿到更高的工资,大家就要去学习一些更新的技术。因为互联网也在不断的更新,所以每个人的大脑也要不断的进步。这样的话才能够适应该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让大家找到更合适的工作。想要进入大厂,可能会变得更加困难。所以很多人也在提高自己的学历,他们也想要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这样的话才能够让自己有足够的工作能力,去应对接下来的变化。

⑩ 35岁以后的程序员有多惨

35岁以后的程序员,可能被公司列入裁员名单,因为年龄过大,所以公司方面会招聘更多年轻人,把这些老员工所替代,有这么几个原因:

1、程序员在做2、3年之后也就不会有什么新东西了,每天在做的都是一些重复的工作,所以很多人都说程序员是高级蓝领。

2、在有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很多人会转向系统架构或者项目管理的方向,写代码之类的工作都留给年轻人去做了。

3、程序员是一项枯燥并且高压性质的工作,长年累月的生活在这种节奏当中,对于身体健康也会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10)大龄程序员发出哀叹扩展阅读

大龄程序员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提到,机构的能力包括:

1、资源

2、流程

3、价值

资源包括时间,技能,金钱,人脉等;流程指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模式等;价值观就是自己认为什么重要。这三点放在每一个职场人身上也同样合适。对于技术人来说,会的编程语言和工具都是资源,框架设计,逻辑思维,数据分析这些都是流程;

是热衷做技术还是喜欢做管理,这就是个人的价值观。决定程序员是否具有优势的,是思维能力,是解决问题的框架,是快速学习,是个人管理,是创新与创造,是这些应用流程方面的能力。而这些,都需要时间的沉淀和项目的历练。



阅读全文

与大龄程序员发出哀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米sd卡解压 浏览:996
程序员那么可爱陆漓替老袁说情 浏览:28
当女程序员遇见问题 浏览:746
32位编译器什么意思 浏览:355
php多参数函数 浏览:17
通达信板块动作源码 浏览:751
matlab完全自学一本通pdf 浏览:249
php源码本地安装 浏览:961
服务器怎么用不会断电 浏览:301
主从服务器有什么用 浏览:213
jstlpdf 浏览:14
安卓原神在哪个app下载 浏览:808
单片机编程技术什么意思 浏览:104
e点课堂源码 浏览:45
免费打击垫app哪个好 浏览:532
程序员必装的6款软件 浏览:750
基于单片机的遥控器设计 浏览:521
安卓如何取消圆图标 浏览:11
收件服务器怎么样 浏览:48
建筑设计规范pdf 浏览: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