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郭德纲和孟非一起主持的那个节目是什么节目来着
《非常了得》
《非常了得》是一档由孟非和郭德纲联合主持的全新益智答题脱口秀节目,该节目于江苏卫视2011年6月8日晚首播,每周三晚22:00开播。该节目于2014年07月09日正式停播。
《非常了得》原名为《非德要看》,由于名称拗口,节目组发起了征名活动。郭德纲也对入围名称点评:“《哼哈二将》虽好但容易得罪人,哼的是谁,哈的是谁;《阿非与阿纲》,听起来就像俩流氓。”对于孟非力挺的《孟德思究》,郭德纲直言“容易想歪,曹操思舅舅。”
每位选手都将面临八位不同表述的出题者,这些出题者的表述有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选手的唯一任务就是分辨出表述的真假,八位出题者对应三关,选手选择任意一位表述者开始。
(1)孟非和程序员搞笑视频扩展阅读
特色嘉宾
1、兽医
于2011年06月15日节目中,有自称来山东曲阜林前村的兽医,使得后续节目陆续出现关键字 “林前村”,“徐洪福”,“百分之三的生理盐水”。
2、高姐
于2011年07月6日节目中,有自称在高铁G102做乘务员的“高姐”,来自重庆的男选手多次被主持人调侃。
3、秦诗
于2011年08月24日节目中,微反应专家姜振宇遭遇多重挑战,台下苦学微表情的选手登台,“师徒”二人意见不一,当场过招!超萌女嘉宾身份扑朔迷离,全场陷入纠结,更是现场揭姜振宇“伤疤”,令其大为尴尬。
4、徐艺
于2011年07月27日节目中,这位名叫徐艺的女选手艰难闯关,答对所有问题,这也是《非常了得》开播以来欧洲十国游大奖首度落入选手怀抱。
5、黄津津
于2011年08月31日节目中,19岁的黄津津,背带裤、小拖鞋,一头短发,这位酷似孙燕姿的活泼小女孩是南京艺术学院的大二学生。从小爱动的她,晃晕了场上的所有人,包括主持人和对手,最后轻松抱走了《非常了得》开播以来第二个大奖!
B. 孟非主持的节目有哪些
孟非是2002年主持《南京零距离》这个新闻直播节目才被人所熟悉的,后来转型变成了综艺类的节目主持人。从2007年至2019年,孟非分别主持了《四大名助》、《绝对唱响》、《名师高徒》、《非诚勿扰》、《新相亲大会》等节目,当时的收视率都还不错,其中的《非诚勿扰》经久不衰,现在成为了江苏卫视的王牌节目。
孟非很受中老年观众的喜爱,特别是受中老年妇女的追捧,这从他主持的《新相亲大会》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来。而且孟非对于主持相亲节目非常的游刃有余,在他的把控下,节目的环节紧凑,节目的气氛欢快活跃,给我们观众的感觉就是轻松、自在,非常的舒服。孟非能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那是必然的。
C. 孟非主持的相亲节目有哪些
孟非主持的最熟悉的相亲节目就是《非诚勿扰》,这个节目也给孟非涨了很多的粉丝,而且很多中年女性都很喜欢孟非。这个节目现在有两种相亲模式,一种是男生场,一种是女生场。
D. 《点赞达人秀》谢霆锋、孟非上台配合自行车特技,他们的表现如何
谢霆锋和孟非的表现很敬业,虽然他们也非常紧张和害怕,还是非常配合完成了选手的特技表演,可以说他们两人确实很配合,丝毫没有任何明星的架子,完全按照选手的要求躺在舞台上,这次两人的敬业态度也获得了很多观众的认可在,在《点赞达人秀》上选手需要表演一段自行车特技,需要邀请两位嘉宾配合演出,谢霆锋和孟非自豪奋勇配合选手完成这项高难度特技表演,他们虽然动作比较僵硬,但是也很配合对方的安排。
他们的表现很配合
两人丝毫没有任何明星的架子,完全按照选手的要求躺在舞台上,期间也没有做出任何干扰选手的动作和表情,我觉得他们两位不仅很尊重选手,而且也很配合,这或许他们如此受到大家喜欢的原因,因为他们都很懂得尊重别人。
E. 主持人孟非的故事
孟非以主持民生新闻的历练和主持娱乐选秀的经验,为《非诚勿扰》设定出既有悬念又不矫情、既多姿多采又风格清新的尺度感,可模仿,难超越。下面是我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孟非的故事,欢迎欣赏!
梦破,落榜生四处打工
1990年高考,他的语文成绩仅次于江苏省文科状元,可数理化三科总成绩却不足100分,落榜是意料之中的事。孟非想去班复读,可是学校看到他的高考成绩,都不接收他。唯一的出路就是出去打工,那一年,孟非和几个同伴含泪离家去了深圳。
然而,深圳残酷的现实很快粉碎了他的美梦。一连十多天,他一遍遍翻阅着从街边捡来的旧报纸,寻找着招工信息;然后一次次去“见工,最终都一无所获。
眼看带的钱没了,可是要生存啊,只好去做搬运工。而且搬运工是临时的,哪里有活干去哪里。不仅累,报酬也少,而且时常还得忍受工头的责难与训斥。一个星期后,孟非终于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真的做一辈子搬运工吗?他前所未有地怀念起学校生活来,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孟非离开了深圳,回到了南京,决定继续学习。他选择了成人高考。1992年9月,孟非报名进入了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专科函授班。函授班针对社会在职人员招生,周六、周日上课。孟非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无论再累再忙,他都会按时听课。
1994年7月,孟非通过两年的函授班学习,拿到了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专科文凭。
1994年8月,孟非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江苏电视台文艺部体育组要一名接待员。孟非眼前一亮,虽然他知道,这接待员的工作最多只是端茶倒水,接接电话……但是至少他可能会与记者搭上边于是就去报了名。身体强壮能吃苦的他很快被录用了,从此成了电视台里的一名临时工。
这一干就是一年多,他仍然做着可有可无的工作。渐渐地,已经24岁的孟非对眼前的工作又产生了困惑,他忧心如焚:难道我这辈子只能端茶倒水吗?
有了目标,孟非的生活里仿佛洒满了阳光,他每天早早来到台里,利用帮记者们打扫卫生的机会熟悉记者的工作流程。如果一些老记者出去采访时需要带一个扛摄像机的,孟非总是争先恐后地去干——为这个,他多次被别的临时工骂成“傻冒”!但是只要一出去,他都多少有些收获,或者学会些采访技巧,或者熟悉摄像机的操作。
在这一过程中,孟非的日记里多了些内容:记载自己每天学到的东西。为了更快地接近记者这个群体,孟非还开始了“感情投资”,他跟前跟后,帮记者和编辑们端茶倒水,打扫卫生……时间一长,不少记者跟孟非都热乎了,孟非扛摄像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渐渐地,有些小新闻,老记者看不上眼的,就开始交给孟非,做好后加上老记者的名字就成了。每次有这样的事情,孟非总是非常高兴,当成头等大事来做。
这样积少成多,孟非的名字在电视上出现的次数渐渐多了。后来,领导便格外开恩,让他干好自己的事情后,可以出去跑新闻。得到这个通知的时候,孟非喜出望外——他太珍惜这个临时记者的机会了!
从此,他每天都要透支体力拼命赶做节目,通宵熬夜更是常事。但看到自己拍出来的片子,全部是自己剪辑、自己写稿,甚至于自己配音的时候,他的心情就像秋日的蓝天一样明朗极了!渐渐地,有一些比较大的题材领导也开始交给他做了。
1996年8月,孟非作为总摄影参与拍摄了26集某专题片。该电视片在全国长篇电视专题片评比中荣获二等奖,而孟非的敬业精神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这一次,孟非终于堂堂正正地甩掉了打杂的帽子,转成了正式的记者。这个男人哭了……他在日记中对自己说:“苦难中积聚的力量正一步步地把我引向成功!”
接下来,孟非的事业一帆风顺。1995年,江苏电视台为了抢占先机,组建了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筹备了一档10分钟的深度报道栏目。孟非进入该组后,正式开始了跑社会新闻的历程。由于文字功底深厚,他在做记者的同时也做起了编辑工作,他的工资则提高到1000多元。
意外的是, 1998年春节过后,由于长期劳累,孟非的头发开始大把大把地往下掉,有时候拔一下,就可以掉下一小撮。当年夏天,孟非索性剃成了光头,还别说,这光头配着他的笑脸,显得既聪明又精神。从此这光头一直陪着他到现在。
感谢苦难,南京人爱上光头主持人
孟非一直都是个倔强的.人,每走一条路,他都不轻言放弃。要么走到无路可走,要么就走到最好。从1998年开始,他先后换了不少岗位,还做过一档不成熟的谈话节目的编导……这些,为他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2002年1月,江苏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决定改《南京新闻》为新闻直播节目,起名为《南京零距离》,时间为一个小时,宗旨是“为平民百姓服务”。
一切准备就绪,主持人的选择就摆到了台面上——是沿用原来庄重型的主持人还是重新选择主持人?台领导在这个问题上举棋不定。最后,大家一致决定打破资历、学历限制,在全社会进行公开竞选。
孟非用他这么多年来的经验分析了自己的优劣:平民节目,当然要求主持人有平民特色;不一定长得帅,关键是要有底层生活的阅历,说百姓关心的话题……而这方面,放眼全台,有谁比自己更有资格?他敏锐地感觉到:机会来了!这将是他从幕后转向台前的一个机会。可是,自己的普通话能过关吗……孟非只犹豫了一分钟就做出了决定:普通话可以学习模仿,那些苦难的经历却是他难得的宝贵财富,是模仿不来的。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孟非搏对了!
面试那天,孟非用诙谐的语调平静地讲述了自己多次打工的艰难经历,尤其是关于打工者的生命、尊严与价值的问题。他胸有成竹地提出了自己做“平民化主持人”的崭新设想,并表示会尽量弥补自己的不足。
F. 孟非是怎么成名的你对他又是如何评价的呢
说到主持人孟非,相信大家都十分熟悉,非诚勿扰的主持人。凭着扎实的掌管功底与幽默的性情获得观众的喜欢,在观众的支持下,事业也迎来更好的发展。尽管舞台上的孟非充满了魅力,但是暗里孟非仍是比较低调的,因此外界对他不是很了解,就非常猎奇,孟非是怎么成名的?你对他又是如何评价的呢?
孟非的成名之路从孟非的发展就能看出,他是一位尽力又坚韧的主持人。很多人看非诚勿扰是冲着孟非去的,如果说他一人撑起一台戏,其实一点不过分。暗里的孟非是一位好爸爸,台上的他是一位优秀主持人,由于早期经历了很多,所以孟非懂得日子的艰辛,因此格外宽容。由于有经历,所以舞台上的孟非充满了魅力,嘉宾、观众都很尊重他。近几年孟非的重心也逐渐转移到生活上,他用更多时间来陪伴家人。
G. 孟非都主持过什么节目
孟非是江苏卫视的台柱子,主持参与过的节目如下:《南京零距离》、《绝对唱响》、《名师高徒》、《非诚勿扰》、《非常了得》、《有话非要说》、《新相亲时代》、《新相亲大会第二季》。
你最喜欢哪几个节目?
H. 《非诚勿扰》11年了,孟非还是孟非,乐嘉已不是乐嘉
作者 | 月弥
2010年,江苏卫视一档叫做《非诚勿扰》的相亲交友节目,将观众们带入“全民相亲年”。
女嘉宾马诺一句“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成为刷屏几年的热点话题。
孟非、乐嘉这对“光头搭档”随着节目的爆火,从名不见经传到逐渐走红。
11年后的今天,选秀、演戏、旅行生活等各类综艺节目遍地开花,《非诚勿扰》的收视率依然稳坐同时段第一。
《非诚勿扰》11周年时,孟非发微博问大家,“说说十一年前你在干嘛?”
评论区里,除了对孟非个人的喜爱,也有粉丝们对节目的真情流露。
“当年看《非诚勿扰》还不懂感情和婚姻,但听多了孟爷爷的点评,渐渐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幸福。”
《非诚勿扰》11年
2010年底,《非诚勿扰》开播,仅用了不到10集,收视率就超过3%,一举拿下了年度综艺收视率榜首。主持人孟非,一下子从江苏省火到了全国。
那一年,22岁的马诺参加《非诚勿扰》,青春靓丽又心直口快的她很快就成了舞台上最引人瞩目的女嘉宾。
有男嘉宾说自己没有花太多心思打扮,是自然美,马诺直接开怼:“我希望导播能给我们放一首《解脱》,然后让他下去就算了。”
一位中年男士上台,马诺更是毫不客气地吐槽:“如果知道你来,我就让我妈代替我来了!”
一个喜欢骑行的“穷小子”想与马诺牵手,问她愿不愿意一块骑单车,马诺斩钉截铁地拒绝:“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要坐在单车上笑”。
马诺此话一出,一夜成名,也从此背上了拜金和虚荣的骂名。
2011年4月,女嘉宾王佳连续4期在《非诚勿扰》中出镜,她是西北大学的高材生,一袭长裙,温婉优雅。最终,她成功牵手北京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张天翼。
正当王佳以为自己要迎来幸福时,张天翼留下了一条“要去美国公干”的消息,此后再无音讯。
失意的王佳被一位叫“文文”的网友打动,见面后不到半年,两人便决定结婚。
婚后王佳越想越不甘心,“文文”仅是个小职员,连婚房也是按揭的。更让她心理失衡的是,以前一起上节目的小姐妹,有的成了阔太,有的甚至当上明星出了专辑。
每次丈夫劝告她“回到人间”,他们都会爆发激烈的争吵。2012年8月,怀有八个月身孕的王佳杀死了自己的丈夫。
不仅许多年轻人都想上《非诚勿扰》出名、交友,刘烨、陆毅、佟大为、郭德纲、刘恺威等明星都曾在《非诚勿扰》里担任过“非诚合伙人”。
何润东还为了宣传新剧,上台当过一回男嘉宾。他当时和孟非打赌,能留到20盏灯孟非就请他吃饭。
结果何润东穿着一身清洁工的衣服上台后,第一轮就被灭掉了七盏灯,一位女嘉宾解释道,“我对清洁工非常尊重,只是不喜欢厚嘴唇的男人”。
嘉宾换了又换,商业价值也一路水涨船高。2015年,有超过200档综艺节目上新,但非诚勿扰的地位依然无可撼动,以5亿的冠名费高居当年综艺之首。
11年过去,非诚勿扰服务了近万名嘉宾,有超过500对男女牵手成功。
除了这些明星和素人,从《非诚勿扰》受益最大的,还有嘉宾乐嘉。
2010年,制片人王刚看重了孟非的评述和现场反应能力,把他抽调来做新节目《非诚勿扰》。
节目还需要一个电视新面孔来当嘉宾,定位是“心理专家”,王刚经人介绍,找到了乐嘉。
节目没录制几期,乐嘉找到制片人要求改节目流程,他需要随时插话,点评嘉宾的言行。 “我是《皇帝的新衣》里那个小孩,最大的功效就是——讲真话。”
没想到改版后节目效果出奇的好,孟非睿智幽默,乐嘉则是犀利辛辣,但又能切中要害。再配合上黄菡的优雅,《非诚勿扰》很快打出了独特的风格。
孟非和乐嘉这对搭档,还被观众亲切称为“光头组合”。
有一期乐嘉和一位女嘉宾起了争执,女嘉宾许亚丽有个偏瘫的哥哥,父母又没什么劳动能力,全家上下靠许亚丽养着。
乐嘉毫不客气地吐槽:“没有哥哥的拖累的话,你可能会变得更加自由。”
结果这话激怒了女孩,她和乐嘉吵了起来:“我觉得你太不善良了!”,场面一度失控。
好不容易等到说话间隙,孟非解释道: “我想你可能误会乐嘉老师了,他只是想把这个问题呈现出来,可能这样更容易让别人对你加深一点了解。他没有别的意思。”
许亚丽依旧不满,孟非再次笑着说道:“你受过这么良好的教育,没看出来(乐嘉的好意),我有点吃惊和意外。”节目录制这才得以继续。
这样的场面在当年的节目里时常出现:乐嘉的“毒嘴”将节目场面炸开,孟非则在乐嘉把场面拉向边缘的时候,及时活跃气氛完美圆场,让节目重回正轨。
之后的乐嘉辗转参与过《超级演说家》、《超级先生》等节目的录制,但没了孟非打圆场的他,几乎是一点就炸,与不少明星在录制现场公然掐架。
后来乐嘉逐渐销声匿迹,有人说他被“封杀”了,还有人曾拍到乐嘉在街头做商业演讲赚钱。
《非诚勿扰》的“非”,是孟非的“非”
在《非诚勿扰》十周年特别节目上,节目组邀请了曾在《非诚勿扰》上牵手结婚男女嘉宾的孩子们,孟非问他们:“你们都知道我是谁对不对?”
一个小女孩儿立刻回答:“孟爷爷!”
有人说,《非诚勿扰》是“铁打的孟非,流水的嘉宾”,孟非就是《非诚勿扰》的精气神和“情商担当”。
主持人胡紫微说,等着看孟非如何收拾局面如何圆场,曾是她看《非诚》最大的乐趣。
一次,一位女嘉宾反复强调自己家族智商优越、基因拔群,他会委婉地提醒说:“如果我是一个男嘉宾”,提示对方考虑听话者的感受。
孟非希望节目有明确的导向,善意、平等、尊重是他最在意的,面对一些嘉宾的言论他常常忍不住就“飙了”。
有次节目来了一位男嘉宾,表示自己不接受单亲妈妈,觉得她们“道德败坏”,不“原汁原味”。
孟非出离愤怒,在男嘉宾还未说完的情况下直接让对方离场,“这个舞台上什么时候离开,我说了算”。
还有一次一位女嘉宾要求男生每天给她洗脚,这样的矫情一秒钟把孟非惹火了,“这不是撒娇,是作死。”
于是任由她整场节目举断手,孟非也没再给她发言机会,下场之后还让制片人警告她,如果下次再不礼貌,就不必出现在这里了。
在《非诚勿扰》之前,孟非在《南京零距离》当主持人,一当就是9年。
在那9年间,为了能在每天直播的一小时里,对老百姓最关心的时事新闻做出最能反应大众内心的解读,成为一名合格的城市平民代言人,孟非每天早晨都会看8、9份报纸,并且在6点50分之前写完一篇千字评论。
3000多个日日夜夜,不曾有一日间断。
有一次,他在节目中收到了一个小伙子的紧急来电,电话中的小伙子心急如焚,说与他一起从外地来南京打拼的女朋友和他闹了分手,此刻音讯全无,他走投无路,只得求助《南京零距离》。
孟非仍然记得自己当时在节目中给出的答复:
那天下班以后,孟非收到了许多通讯员拿着DV拍摄到的画面:南京街头上,这位小伙子与姑娘再度见面,而旁边围满了鼓掌欢呼的老大妈们。
也许从那时候开始,上天就发现了孟非的另一项隐藏天赋:为姻缘牵线搭桥。
江苏台前台长周莉曾说,《非诚勿扰》的底色是民生新闻人孟非的出身决定的,《非诚勿扰》没有稿子,只有一条主线,孟非不是报道新闻的人,他是讲新鲜事的,对现场的反应很快,许多事情在现场爆发出来,他就当新闻来处理。
在《非诚勿扰》,民生新闻人孟非依然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主持人,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本质。
2019年,他接下代际相亲节目《新相亲大会》,这档节目是子女带父母一起相亲的节目,比起男女双方在场的“非诚”,增加了代际沟通的《新相亲大会》更见冲突与矛盾。
孟非将自己置于一个观察者的角色,观望嘉宾的欲望和经历、 情感 及需求也看看中国父母们与时俱进的婚恋观念。有时候他也选择“放一放”,很多到了嘴边的话又收了回去。
一次有位母亲强调自家孩子得找个能伺候他的对象,“那你干嘛不上保姆市场?你家孩子是宝贝,别人家的也是宝贝啊,干嘛就得上你家做保姆?”录制结束到了后台,他才把这句吐槽说了出来。
《非诚勿扰》11年来收视常青,离不开孟非的观众缘。他在台上的角色独一无二,时而正气凛然,时而又能调节气氛。
就像一个大厨,有他在,味道就有保障。很多观众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没有孟非的相亲节目,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大家都说,《非诚勿扰》的‘非’,是孟非的‘非’”。
草莽气中带着书卷气
黄磊在《非诚勿扰》做嘉宾主持期间,常常被孟非的状态感动,说他看到孟非评男评女的样子,想到木心书里的一句,“草莽气中带着书卷气”。
这确是对孟非中肯的评价,即使是红遍全国之后,他总是强调自己出身 社会 底层,在节目上如此,在生活中也是如此。
1971年,孟非出生于重庆,12岁时随父母定居南京。
孟非从小喜欢阅读,擅长写文章,语文老师说他是难得的人才,然而到1990年高考时,孟非却因为极度偏科落榜了,他的语文成绩仅次于江苏省文科状元,可数理化三科的总成绩却不足100分。
为了寻找出路,孟非和一帮同学去了深圳。奔走了一个多月,也只谋到一份临时搬运工的差事,后来又陆续做了送水员和保安。
当时孟非的父亲是江苏电视台的中层干部,按理说给儿子找一份工作应该没太大问题。
偏偏爸爸是个不愿意开口求人的人,没给孟非帮忙。在七十岁大寿的饭桌上,孟非父亲回忆起这段往事,表达了对儿子的愧疚。
但孟非对此早已释怀,并且从那以后,有了一个重要的人生原则: 永远不要对别人的帮助有太高期许,凡事靠自己。
后来孟非应聘上了江苏广电下属的一个印刷厂,当印刷工,干的自然是体力活儿,也是这段日子,让孟非清楚地感受到了自己在 社会 中属于哪个阶层。
印刷工的手常年在油墨里浸着,肥皂洗衣粉都没有用,得用钢丝刷蘸着机油使劲擦才能洗出皮肤的颜色。
一次有个女孩请孟非吃饭,那天他洗手的时间比平时都长,以为已经洗得很干净了,结果上了餐桌,在雪白的台布映衬下,他惊讶地发现自己的手还是黑的。“觉得配不上桌布,悄悄把手放到了桌下”。
直到现在,孟非听到有人说“手指甲黑糊糊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低下头检查自己的手指甲。后来在节目中遇到乐观朴实的男嘉宾,哪怕物质条件不那么好,孟非言语上也会多有帮衬。
今年是孟非做婚恋类节目的第十年,很多人问他,有没有疲惫感,想不想做点别的。
孟非回应,要说疲惫感,“非诚”做到三年多的时候有过,但同样一份工作做到上十年之后,就不存在什么疲劳期了,“就像跑马拉松,已经过了生理极点。”
其实,孟非不是没有过别的机会。
2014年,冯小刚任春晚总导演,他给孟非打过电话,问他能不能来趟北京,想听听他的看法。孟非婉拒,说自己是台里的员工,要听从台里派遣,如果问个人,“我个人什么事儿都不想干”,最后还是没去。
此后孟非连续三年拒绝了春晚的邀约,也拒绝过央视抛来的橄榄枝,回想起这件事,孟非依然清醒地坚持自己的选择:
“第一,我没有兴趣。第二,那个舞台不适合我,那样的说话不是我能说得了的,那种高亢、嘹亮那样的,说不出来,我只适合这样的有交流的。”
这些年,孟非似乎与相亲节目绑定了似的,从《非诚勿扰》到《新相亲大会》,再到《我们恋爱吧》,他在不同类型的相亲节目中穿行。
他说,即便婚恋 情感 探讨可能“撞题”,但舞台上人来人往,每个人的反馈都不同。
普通中年男人
工作之外,孟非将工作与生活分得很开。他下了班便不再接工作的电话,一旦回了家,就没有什么能在非工作时间把他给薅出来。
他依旧去菜场买菜,住普通小区,平时喜欢摄影、 旅游 ,最喜欢的偶像剧是《流星花园》。
他与在印刷厂结识的工友们,30余年的情谊保持至今,每月聚会,轮流请客。
他把开小面馆看做自己人生后半段的一个重要目标,孟非的朋友沈浩波说,“他对小面的热情有一段时间几乎高于一切。你感觉就是每卖出一碗小面,比主持了一期《非诚勿扰》还要兴奋。”
孟非始终觉得自己是个普通人,“很多媒体采访过我,采访过之后他们都感到很失望。”
《非诚勿扰》编导兰薇眼中的孟非,是个“永远不会老的热血青年”。他依然会为了嘉宾不合时宜的发言而气愤。
一次《新相亲时代》的录制现场,男嘉宾拒绝了一位专程为他而来的女嘉宾,而后又找补了一句:“我们下去可以先从朋友做起。”
在台上,孟非不带缓冲、声色俱厉:“你当场把我拒绝,没毛病。但你怎么拒绝?这几乎近似于一种羞辱式的拒绝。哪怕说你说‘我们做普通朋友吧’,不会说话你也找个台阶下。”
除了主持人的立场,这段发言有孟非自己的关怀与痛点吗?孟非没有否认:“这就是一个到这个岁数的中年男人,还保持着对生活没有泯灭的热情。”
去年《非诚勿扰》策划十周年特别节目上,黄菡、黄磊等历年嘉宾齐聚现场。那天的孟非,难得地流露出感性的一面:
“我有四分之一的职业生命留在了这个舞台,我最大的感受是,其实我的样子没多大的变化,但我的女儿从开播时候的小学到现在已经大学毕业了。”
很多网友都说,自己是看着《非诚勿扰》慢慢长大、变老的,这让孟非心生感慨:
“这些话语让我知道了,我们的节目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意义,叫做陪伴。”
点【在看】,感谢陪伴,孟爷爷辛苦了
部分参考资料:
1. 《人物》封面报道 | 孟非:浪中之石
2. 捕娱记:专访 “相亲”十年,孟非的“月老经”
3. 新浪 娱乐 《新青年》:解密《非诚勿扰》 独家对话孟非
4.往事叉烧:回不去的《非诚勿扰》:乐嘉孟非决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