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Github 上有哪些知名的中国程序员
Corrinne Yu,人称史上最牛女游戏程序员,而且还是中国人哟
看看人家的成就吧:
微软Halo团队首席引擎架构师(principal engine architect) ;
微软游戏工作室的首位女性技术主管 ;
微软的Direct3D顾问委员会及图形顾问委员会的创始成员(founding member) ;
Gearbox Software公司技术总监(technical director) ;
ION Storm公司技术总监(technical director) ;
3D Realms公司的Prey引擎首席引擎程序员(lead engine programmer) ;
Zombie Studios首席系统程序员(lead systems programmer) ;
游戏开发者会议(GDC) Women in Games 最佳程序员 ;
Kotaku网站十年内对游戏最具影响力女性(十人中唯一程序员) ;
参与的游戏项目:
Treasure Mathstorm
《星际之门》--Anachronox
《兄弟连:地狱之路》Brothers in Arms: Hell's Highway
《无主之地》--Borderlands
《异形:殖民舰队》--Aliens: Colonial Marines
Spec Ops: Rangers Lead the Way
除此以外,她还参与航天飞机和核能研究项目,包括为加州的直线性加速器(LINAC)和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的粒子加速器,设计及进行实验。她的核能研究赢得美国能源部的奖项。在工余时间她也义务为Nvidia在CUDA、visual copmutier及GPU模拟上作顾问。
性别根本不是问题。
② 程序员35岁就会被淘汰看我如何击碎这个互联网最大的谣言
大家好,我是秃顶的码哥!
前几天和同事聊到一个比较尴尬的话题,程序员该如何面对35岁的这道坎?(之所以感到尴尬,是因为码哥也即将35岁了)
“高薪”是所有人对于我们程序员的印象之一,上到航天航空,下到社区买菜,背后都离不开我们这些程序员的身影。
但在互联网这个行业中,大都是年轻人居多,加上网上一直有程序员35岁中年危机的说法,我们经常能在网上看到一些毒鸡汤,不断宣扬35岁中年危机的论调。
所以导致我们这些快到35岁的程序员都充满了焦虑,每一天都在思考如何规划自己的后半生。
那程序员真的有35岁中年危机吗?我们该如何避免成为被优化的中年程序员呢?码哥作为从事互联网行业十来年的老油条,发表一些我个人的看法,不对之处还望大家帮忙指出!
为什么程序员会有中年危机的说法?
其实主要有三点:
1、身体危机
工作压力大,职场竞争激烈,996的工作环境,让很多程序员随着年龄增加身体越来越吃不消,注意力和精力都没办法和刚入行相比,开始慢慢出现力不从心的状态。
作为技术出生的程序员,在年龄到达35岁之后,还会出现一个懈怠的状态。因为到达这个年龄,基本上都已经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而这个时期家里的琐事也是最多的。可能今天是老人需要体检,明天是孩子生病了,一大堆糟心事让人无法像年轻时那样心无旁骛地专心研究技术。
3、失去对技术的热情
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可能觉得有厉害的技术是一件很炫酷的事情,而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更多想法是怎么去赚钱,慢慢对技术就失去了原有的那种高度热情。
众所周知,互联网行业的技术变化是非常迅速的。而以上的三种情况,都会导致中年程序员无法更好的学习新技术,在与年轻的程序员的竞争中,自然也就慢慢失去了竞争力。
但是,年龄超过35的程序员,就真的会因此被淘汰吗?
1、程序员中年危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仔细想一下,国内的互联网发展才20多年,而我们国内第一批程序员群体,大都是1980年左右出生的,到了中年危机这个论调最高峰的2010年,这群人正好30岁左右,那时候的说法是程序员到了30岁就会被淘汰。
结果这批程序员30岁的时候,并没有被淘汰,反而还有不少人的事业达到了小高峰,于是,程序员30岁会被淘汰的论调又改成了35岁。
2、最早那批程序员现在去哪了?
大家都知道,过去这十几年,是国内互联网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而且全国富豪榜前十的,大多数都是互联网企业,身处互联网的从业人员,都吃到了时代的红利,也赚了不少钱,这些实现财富自由后,不再继续做程序员了,但这都属于他们的主动选择,而不是被淘汰。
3、真的有35岁被淘汰的程序员吗?
虽然近几年也有些互联网大厂遇到财务危机,有裁员的情况发生,但是被裁员的大多数并不是以年龄来筛选的,更多的是会把入职不到一年的新人给裁了,因为这样才是把企业损失降低到最低的做法。
所以, 程序员35岁的中年危机确实发生过,但并不是普遍现象。
那我们就可以不用担心中年危机,只需每天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就行了吗?
当然不行, 在大型资本机器里面当螺丝钉的人,是最容易被代替和淘汰的。
想要保证自己职业生涯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就必须做好面对危机的相应准备。
要做些什么准备呢?
1、必须要对学习保持热情
互联网技术的更新非常迅速,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让自己的技术保持在行业前端的高水平。
2、一定要让自己有一个 健康 的身体
身体是一切的本源,没有一个好的身体,我们什么都干不了,什么都干不好。合理的锻炼,是最提高身体素质最好的方式,而身体素质加强,也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和更好的恢复体力和精力。所以,只有身体好,才能精力充沛,才能让工作和学习更高效率。
如果你有担心自己35岁危机的想法,那不妨先思考自己是否在35岁之前已经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如果做好了,那你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如果你害怕,那说明你做得并不够好。未雨绸缪,是任何一个行业的从业人员都需要做的。
1、技术永远是程序员的核心主导力
在公司的项目开发中,可以多思考思考,自己是否对产品逻辑完全了解,对项目所涉及的技术是否全部吃透,甚至是否深知技术原理和特点。
2、晋升管理岗位
如果喜欢专注技术,不希望精力分散,那就可以走技术专家的路线。如果是喜欢和他人协作、关注业务、能带领团队、不愿意被某个细分的技术领域局限的话,可以去做些管理工作。
3、坚持技术的积累
在你35岁之前,没有放纵自己,并且一直坚持技术的积累,那即使你到了35岁的时候,依然还是满怀自信,以你的能力,到哪里都是无所畏惧的。
最后
我是一枚已经秃顶的程序员,也是一颗在资本机器下有些自我思想的螺丝钉。工作中之余最大的兴趣,就是分享一些程序员的经验之谈,如果通过我的分享,让你感到有所帮助,还希望不吝一键三连!
另外非常感谢大家能够阅读本篇文章,码哥也准备了一份礼物,给大家可以私信我白嫖!
③ 为什么很少见到年纪比较大的程序员
他说他已经工作8年了。大专毕业后,一直在当地一家贷款金融公司工作。后来因为去做支付业务的伙伴公司合作项目,接触了一些网络工程师,觉得很有兴趣。而且IT工程师前景好,工资高,想转行,但又觉得年纪有点大,一时拿不定主意!
而且随着新的基础设施战略的提出,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将IT互联网推向更新更广的阶段。所以无论从现在的发展还是未来的前景来看,互联网IT行业都是很有想象力的。所以,即使之前没有相关基础,转编程也不晚。毕竟现在的市场还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
④ 程序员最佳工作年龄不超过30岁吗
一般来说,是35岁,因为大多数人35岁之后,身体机能开始下降,精力没有那么充沛。程序员又是费脑力费体力的活,所以大多数招聘程序员都要求35岁以下。
⑤ 为什么国内很少有35岁以上的程序员原因不是技术能力
大家都说程序员是吃青春饭,认为程序员是体力活,并且在国内,实际情况看到也的确是这样的,年龄大一点的程序员的确很少,35岁以上的程序员大多都转技术管理或者做架构师了,或者一些已经转行做技术培训什么的,那么35岁以后就不能做开发了么?接下来咱们一起看看答案是否真的如此。
35岁以后就不能做开发了么?
当然不是了,35岁以上是可以写程序的,大家都听说过java之父,詹姆斯高斯林,他是一位编程天才,他出生于1955年,而java这门语言是他近40岁时才创造出来的,就这个事例就证明35岁以后写程序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年龄大的程序员往往都阅历更广,经验更深,编程思想更成熟,对技术的细节更敏感。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年龄大的程序员应该更吃香。
为什么国内35岁以上的程序员很少?
上面得出结论是年龄大的程序员更吃香,可是现实中不是这样,起码国内不是这样,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首先从这3个维度去分析。咱们把时间按成x轴,随着x轴的延伸,y轴有这样3个指标,一个就是阅历(经验),一个是编程思想,一个就编程的反应速度。随着年龄的增长,编程思想,阅历(经验)是毫无疑问增加的,可能编程反应速度,精力方面是下降的。如我下面的示意图所示。
因此年龄大的更适合一些专门研究技术的公司,工作节奏又不是那么快的,不需要天天加班的公司。不需要天天加班这一点好像不太现实,因为国内的互联网公司,搞技术的不加班简直是太少了,国内的公司对时间节奏要求的很高,国外的一些技术公司更注重程序员的编程思想,经验,而国内的则更注重程序员的编程反应速度,为啥呀,很明显,产出高呀,不需要你有什么高深技术,做一个快速编码的码农就行了,因为行业竞争的压力,你有再好的思想,你慢别人一步,你后开发出来就是死,正因为有这样的互联网环境下才会出现我们看到的景象,35岁以上的程序员很少了。
年龄还小的程序员应该怎么做?
鉴于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大环境,建议现在还算是年轻的程序员应该想想以下这些事情。
前几年把精力主要放在自己的技术提升上,这个是首要任务,不用老想着怎么升职,只要你有足够的技术能力,以后就不会发愁。如果把这段黄金时期的心思花在其他事情上,那么年纪大一点在职业上就会比较被动了。
其次要刻意锻炼一下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撰写文档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这些软技巧,为以后向管理岗转型做铺垫,避免中年危机的到来。
要做好资金储备,避免月光族,等到你人已中年,发现还没有任何积蓄,在加上上有老,下有小,外加有职业危机感,那你真的就很崩溃了,如果有一定的积蓄在身,你就不可能这么狼狈了。
“我们相信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java开发大神,现在开始,找个师兄,带你入门,学习的路上不再迷茫。这里是java开发修真院,初学者转行到互联网行业的聚集地。"
⑥ IT程序员有没有年龄限制,年纪大了是不是就做不了了
都说35岁是人生的一道坎,立在“三十而立”和“四十不惑”之间。在国内,过了35岁,对编程还有热情的程序员真心不多了。编程就像登山一样,越往上爬人越少。35岁之后,除了转管理,仍坚持写代码的都是这个行业的中坚力量,必将大有可为。
因为,编程不是青春饭,技术才是硬通货。
编程绝对是一门技术活,程序员是一门“手艺人”。甚至可以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你没有编程到30岁,你还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程序员。所以,并不是编程编到30岁就玩完了,而是编程编到30岁才刚刚入门。”不合格的程序才会喜欢速成、好大喜功。(酷壳-陈皓:编程能力与编程年龄)
首先,数据说话:来看看编程水平和年龄关系的两张图。
美国学者对 Stack http://Overflow.com上的用户进行了数据挖掘,制作了这样两张图:
(Patrick Morrison & Emerson Murphy-Hill | Is Programming Knowledge Related to Age?)
1、年龄分布图
可见,程序员年纪呈正态分布,高点在25岁左右,但是中点在29岁左右。
2、能力和年龄分布图
程序员的能力=总声望 / 活跃时间
令人惊讶的是,程序员的能力在从25岁左右开始上升,一直到50岁后才会开始下降。所以说,程序员吃的不是青春饭。只有靠蛮力,用体力而不是用脑力的“码农”,才是吃青春饭的人。然后,再举个栗子,看看这个酷酷的硅谷
Frank Jernigan
2001年,我加入了Google的工程师队伍,那一年,我55岁。没错,在Google的四年时光,我一直都是那里年龄最大的程序员。
我做了什么?我不是团队领导,也不是经理,我只是一个单纯的程序员——和一群平均年龄小我25岁的同事一起工作。我的年龄貌似从来都不是问题,我感觉自己只是团队的一员,同时我也是这样被对待的。
其实,上了年纪并不意味着落后,除非你脱节。为了不和潮流脱节,我从不曾停止学习。1975年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用的是打孔卡片和大型服务器,用Fortran 和 PL/1 语言编程。20世纪80年代,我对OOP(面向对象编程)产生了兴趣。我学习了所有和它相关的东西,并且撰写了题为《使用面向对象编程的设计方法论》的硕士论文——现在应该被埋在波士顿大学的协议栈里面吧。
在用Lisp语言编程十年之后,1990年我开始学习使用新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C++。仅仅几年之后,网络大爆炸出现,我又进入了网络开发领域,开始使用HTML/JavaScript等新技术。学习,不断的是学习,是我在这么多年职业生涯中实现转变的关键。
我观察到很多和我年纪一样的程序员转入了管理岗位,或者爬上领导岗位,或者完全转行到和编程无关的新领域。在我早期的大多数工作中,我的经理都会注意到我是一个有天赋的编程员,然后不怎怎的就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应该成为一名经理。如果没有更好的机会,我可能会接受这样的提升,但是很快我就发现我讨厌当经理。我喜欢软件开发——这就是我想从事的事情。当我的经理走到我的办公室,看见我在专注编程的时候对我说:“你为什么在编程?你现在是一名经理了!”一切都很清楚了
⑦ 为什么中国的程序员很少有超过30岁的
这种说法现在是不成立的,我身边的程序员很多都超过30岁了,有的人还是快30的时候才转行从事程序开发的呢。
⑧ 在中国程序员一般可以做到多少岁
我是一个程序员,现在做了快3年了,身边30岁的程序员也有,但一般不会超过35岁。
这个问题其实是比较纠结的,因为大多数到了30多岁,工作都6-8年了,喜欢管理的都当项目经理去了,口才比较好的可以转做产品经理,深爱技术的可以去做架构……这种职位的变化,直接带来的就是薪资的提升,所以,到了30多岁,坚守在代码一线的码农已经不多了。
⑨ 目前国内外年龄最大的程序员有多少岁了
据我所知现在最大的程序员应该是60岁了吧,平均年龄都在35岁左右,国内的60岁以上的高龄程序员估计得再过十来年才会让大家习以为常吧。
⑩ 华为发布最新报告,30岁以下员工占28%,是否能打破程序员35岁门槛
我认为是不能够打破程序员35岁门槛,绝大部分的员工在35岁之后的创造力在下降,而且能够创造的价值量也在下降。
我相信很多人这一段时间都已经关注到了,华为公司30岁以下的员工的占比只有28%,这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确实是好事,但是对于员工来说,在30岁到35岁之间是能够创造大量价值的时期,在35岁之后不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肯定是会被开除的。
这个社会当中的程序员之所以在35岁之后会被开除,主要是因为35岁之后的经历在下降,而且在短时间之内不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那些20多岁的员工可以加班。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来,35岁以上的程序员在社会上并没有太好的发展前途。
互联网公司和科技公司对于人员的年龄的要求确实是比较严格的,这从一定程度上告诉我们在进入大公司之前必须要考虑到35岁之后的发展,在35岁之前必须要积极的寻求转型,只有这样才能够对自己的未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