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军队下达作战命令书面格式
赋予部队作战任务的指挥文书,有时也可口头下达。是实施指挥和部队遂行作战任务的依据。
通常指规定作战任务的战役、战斗命令。广义的作战命令也包括开进命令、换班命令、撤离战场命令等。作战命令有合同命令和个别命令。合同命令是对所属和配属部队统一下达的命令。通常用于战役、战斗组织准备阶段。
其主要内容是:敌情判断;上级意图和本部队的任务,指挥员的决心;友邻的任务,分界线和接合部保障;各部队的编成、部署和任务;炮兵群和防空兵群、诸预备队的编成、配置和任务;完成作战准备的时限;指挥所开设地点和时间;代理人等。防御作战命令,还应有阵地编成、火力配系、工事构筑、障碍物配系等内容。个别命令是只对某一部队下达的命令。其内容仅限于该部队的任务及其有关问题。通常用于战役、战斗过程中,或为不暴露整个作战企图时采用。作战命令内容要求表述准确,措词简明扼要。由正职指挥员署名,视情况以书面、电报、图表或口述等方式下达。(曾苏南《中国军事网络全书》)
‘贰’ 中共中央是什么时候下达昌都战役的命令
当张国华的部队进到康北竹庆地区的时候,周围的喇嘛寺忽然响起了钟声,一群持枪骑马的人奔上山岗,吹起法螺,不知情的藏族群众向解放军开枪射击。十八军马上停止了前进,晚上,那群人又围了上来。这下可吧张国华气坏了,便命人把那个为首的抓了过来。
战士们一会儿就捉来一个穿红袈裟的指挥官。一审问,原来是个假藏人,是陈立夫的亲信。他供述:1949年冬天,就有一些美国人和英国人在西藏当局的便衣武装护卫之下,来到了金沙江,企图阻止解放军进军西藏。
这些人利用喇嘛寺的钟声蛊惑群众与解放军对抗。现在西藏反动派在帝国主义直接策划下,将原有的14个代本(相当于小团),扩充为17个代本,从外国运进大批军火、美国电台,请来英国教官调动、训练各地藏军。藏军还下令各寺院念经诅咒解放军。这些做法简直是负隅顽抗!
张国华觉得,再不开战就无法行军了,他就把所遇到的情况报告了西南局。之后,西南局根据张国华的报告,向中央请示发动昌都战役的计划。
毛泽东主席看到报告后,为要不要发动昌都战役思虑着。因为那个时候,中共中央仍没有放弃和平谈判的期待,但西藏迟迟不派代表来京谈判,让毛泽东觉得必须采取武力了,或许这样才可以促使西藏当局转变观念。
毛泽东于1950年8月18日电询西南局:今年如能进到昌都当然是很好的,问题是:一、甘孜到昌都一段道路很长,是否能随军队的攻进速度修筑通车。
二、昌都能否修建机场及是否适于空投。
三、一个师进攻昌都是否够用,藏军似有相当强的战斗力,必须准备打几个硬仗,这方面你们有足够估计否。我们对于以上几点尚不清楚,请分析电告为盼。
接到电报后,西南局于20日复电毛主席称:至昌都的公路尚待勘查,明年才能修筑;飞机在昌都空投是可能的,能否修筑机场尚无确切情报;藏军的战斗力我们曾以两个连同敌人一个代本打了一仗,以一个排冲垮敌人一个代本,加之藏军在昌都地区只有五六千人,且驻地分散,不易相互支援。因此使用(十八军)四个团又两个营,加上玉树方面、察隅方面少数部队的配合,是够用的。
在战役组织上,采取以我之主力使用于右翼(北面),迂回昌都以西,迫使敌军聚昌都而歼之。
部队准备在10月份结束昌都战役后,昌都留3000人,主力12000人后撤甘孜准备过冬。
8月23日,毛泽东批准了这一报告。指出:如我军能于10月占领昌都,有可能促使西藏代表团来京谈判,求得和平解决。现我们正采取争取西藏代表来京并使尼赫鲁减少恐惧的方针。
以打促和已经成了中共中央关于解决西藏问题的重要方针。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西南军区于8月26日正式下达《昌都战役基本命令》,命令要求:歼灭藏军主力于昌都及其以西之恩达、类乌齐地区,占领昌都,打下明年进军拉萨解放西藏之基础。十八军以主力一部并让青海骑兵支队支援,从右翼迂回昌都以西,切断藏军退路;其余各部分别从北、东、南三面向昌都攻击前进。以云南第十四军之有力一部,歼灭盐井之藏军,策应十八军行动。
各参战部队遵照西南军区的指令,立即进行战前准备工作。随着雅安至甘孜段公路8月26日通车,十八军军长张国华、政治部主任刘振国率军机关主要部分于次日由新津出发,9月5日抵达甘孜,与军前指汇合,组成军的前方指挥机关(简称军指),组织实施昌都战役。
到了9月8日,中共西藏工委在甘孜召开扩大会议。书记张国华在会上做了4个月来的工作总结。会议做出了几项重要决定如下:报请西南局批准,成立中共昌都工作委员会,以统一领导解放后昌都地区的工作;待昌都解放之后,选举产生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建立昌都地区过渡性政权机关;加强对西藏地方当局包括三十九族、波密等地的争取工作。
9月10日,西藏工委又发出了《关于昌都解放后工作要点的决定》,该决定为解放昌都以后如何开展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就这样,昌都战役马上就要打响了。
‘叁’ 战役行动命令有怎样的具体内容
根据8月8日的《战役行动命令》,“贺关集团应破袭平遥以北同蒲线,及破坏同蒲线及汾离公路。(部署)应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阻敌向正太线增援。该集团原拟一个团在阳曲以南配合作战,兵力较小,应加强之。如汾河可能徒涉时,该集团阳曲以南配合作战部队,应力求以约2个团之兵力进至榆次南北地区,直接加入刘邓集团作战,并归刘邓直接指挥之,对晋西北鹿地内各个敌之据点与交通点,应分派部队积极破袭,相机收复若干据点。”
‘肆’ 陈锡联将军如何回忆战役预备命令的
8月8日,朱德、彭德怀、左权三人联名下达了《战役行动命令》。这项命令规定,总部特务团主力集结于下良西营地区,聂集团、刘邓集团、贺关集团和总部特务团,统由总部直接指挥,“限8月20号开始战斗”。战役行动命令下达以后,八路军指战员群情激昂,纷纷进行战斗准备,对一些重要作战地域,指挥员和参谋人员亲自化装去侦察。当时担任第129师第358旅旅长的陈锡联将军回忆说:“我们这些旅干部,当时都化装去铁路沿线侦察了地形。”
‘伍’ 战役预备命令有怎样的下达
7月22日凌晨,一束束电波飞向天空,朱德、彭德怀、左权联名下达的关于大举击破以正太铁路为中心的《战役预备命令》传到各部队,传到延安。延安收到这份注明“十万火急”的电报以后,立即抄送毛泽东、王稼祥、洛甫、王明、康生、陈云、邓子恢、任弼时、谭启龙和作战局。朱德已于5月26日返抵延安,这份由他和在前方的彭德怀、左权3名八路军主要指挥员联合署名的电报,也同时抄送给朱德。
‘陆’ 9月16日,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左权参谋长联名下达了战役第二阶段作战命令指出了什么内容
9月16日,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左权参谋长联名下达了战役第二阶段作战命令。这项命令提出,第二阶段作战,基本目的是扩大战果,基本方针是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摧毁深入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军据点。作战部署和主要任务是:第120师“以截断同蒲北段交通之目的”,主要是集结主力破击宁武至轩岗段同蒲路。“晋察冀军区以开展边区西北方面工作之目的”,主要是集结主力破袭涞灵公路,夺取沫源、灵丘两座县城,并以有力一部在同蒲路东侧配合第120师作战。
‘柒’ 破袭正太路战役预备命令的内容是什么
这份由朱德、彭德怀、左权3人共同签发的破袭正太路战役预备命令,首先阐述了发动这次大破袭的理由,之后,命令要求“直接参加正太线作战之总兵力不9于22个团(聂区10个团、129师8个团、120师4~6个团、总部炮团大部及工兵一部)”,“定于8月10日前完成侦察、器材准备、部队调动等准备工作”,并特别嘱咐:“准备未完毕以前,战役意图只准告知旅级首长。”命令详尽地规定了战役发起前的各项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