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的世界 1.8版命令方块指令使用指南 命令方块怎么用
以下文段来自维基(节选)
命令方块可以通过选取方块键或各种命令,比如/give @p minecraft:command_block获得。
就像其他的方块一样,命令方块能够存储NBT数据,使用选取方块 + ctrl会复制命令方块内的命令和设置。这允许它被放置在别的地方时无须重新输入里面的数据。
命令方块不在创造模式物品栏中,不能在生存模式中或非管理员身份破坏,不能被点燃,有和基岩一样的爆炸抗性。命令方块不能被活塞推动。
命令方块可以被红石信号所开启。此项没有权限限制,可以被一些通常情况不能使用命令的玩家执行一个特定的命令(比如,允许所有人通过/give获得一件特定的物品,而不能让他们用/give获得任何他们想要的东西)。
命令方块会拥有方向(facing),决定哪个连锁方块会受到感应,哪个“条件制约”模式的命令方块执行命令会受其控制。
设置 编辑
命令方块GUI
要输入或修改命令,对命令方块点击使用键以打开命令方块GUI(图形用户界面)。GUI只会在玩家处于创造模式, 拥有相关权限才会打开。在单机游戏里,作弊必须开启使得可以编辑命令方块。在多人游戏中,只能由创造模式中的管理员所编辑。为了使命令方块能工作,以下在server.properties的配置必须设置为:
enable-command-block必须为true
op-permission-level必须为2及以上(默认为4)
控制台命令
命令可被输入到第一个文本框。命令方块的命令长度限定在32,500个字符以内,但这个文本框一次只能显示其中的一小段。自从1.9,按Tab ↹可以补全命令且循环代入可选项。
命令方块内的命令不需要加斜杠前缀(/),就像在聊天框使用时的那样,不过加了也依旧能用。
在控制台命令文本框下是一些如何使用目标选择器的小提示。
上一个输出
下方的文本框显示上一个命令的输出(成功或是失败)。这里的文本无法编辑。
文本框右边的按钮设置上一个输出是显示还是隐藏。它设置输出将隐藏时为O(默认),将显示时为X。当世界中有很多命令方块,尤其是电路高速运转时,不显示输出可以减少内存使用以处理很多请求。
脉冲/循环/连锁
点击“脉冲/连锁/循环”按钮可更改命令方块类型。默认为“脉冲”,但非默认类型的命令方块也能被放置。
⑵ 黑猩猩从小和婴儿一起长大,它认为自己是人类,后来它怎么样了
在国外海斯夫妇曾经养育过一只黑猩猩,并为它取名维基,为了验证后天的教育能对黑猩猩起多大影响,也为了验证人类和黑猩猩的差距,他们把维基和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养在一起,并给他们同样的教育。
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黑猩猩虽然很多方面没有表现出和人类一样的智慧,但当它们在人类世界中生活得久了,它们也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当作人类看待。
由于它们的行为和人类行为差距过大,而且对人类产生了一定的威胁,以至于人们给了它们教育,让它们学着向人类世界靠拢,然而由于它们身上的野性未尽,人类又残忍地把它们推向了原来的世界。
此时的它们,既无法回到人类世界,又无法重新融入自己原来的族群,以至于很多接受过人类教育的黑猩猩,最终都抑郁而终得早亡。
或许没有人类,它们能比这样的结局更好吧。
⑶ 一阵一阵地( )填动词
不定式:(0)+做的,用一个名词,形容词,副词的特点
否定:.不+(到)办_(1)通式:不定式通式行动表示和动词动作同时发生或出现动词的动作
例如后:.
我很高兴见到你
他似乎知道很多
我们打算拜访他想成为一名艺术家
患者要求进行操作,在上一次维基,老师命令(2)为类做
的工作:不定式由下式行动来表示同时发生了动词的动作,如:
假装努力工作的男孩
他似乎看在他的房间比索(3)完美:完美的不定式所表示的动作发生在动词的动作之前,比如:BR>我后悔已经说了谎
⑷ 我的世界1.10.2命令方块怎么获得
摘自维基网络:
获取
命令方块可以通过选取方块键或各种命令,比如/give@p minecraft:command_block <amount>获得。
命令方块不在创造模式物品栏中,不能在生存模式中或非管理员身份破坏,不能被点燃,有和基岩一样的爆炸抗性。命令方块不能被活塞推动。
详细内容:http://minecraft-zh.gamepedia.com/命令方块
⑸ 请高手帮我查查IP为222.69.60.100是哪个网吧
IP地址,简单地说,就是[wiki]电[/wiki]脑在网上的地址(门牌号码)。对于一些[wiki]网络[/wiki][wiki]新[/wiki]手来说,这是个陌生的东西,在这里我们就谈谈如何查找IP地址。
一、找本地IP地址
1.DOS命令[wiki]法[/wiki]
首先打开一个[wiki]Windows 98[/wiki]的DOS命令窗口,在C:\Windows下键入DOS命令ipconfig,这时你就可以在屏幕上看到你的IP地址了(我这里的IP地址是:61.128.139.24)。
2.[wiki]软件[/wiki]查找法
(1)F_IP
这是一个网络[wiki]工具[/wiki],可以查到本地IP,也可以查到远程IP(主要用于查[wiki]聊天室[/wiki]里的IP)。先说查本地IP,运行F_IP,在选项框里,可以看到两行字:
这两句的含义我们将在本文第三[wiki]节[/wiki]里详细讲解,这里只要知[wiki]道[/wiki]“http://”后面的4组数字就是本地IP地址(169.754.94.741)。
(2)《追捕》
打开《追捕》,点击右边第4个按扭“本地地址”,在最上面的栏里就显示出你的地址了。是不是很容易?
(3)IP[wiki]hacker[/wiki]
这个软件也很不错,双击一下IPhacker的图标,在右上角就可以看到本地IP地址(上面写[wiki]明[/wiki]“我的IP地址”)。
二、查局域网内的IP地址
这里介绍一个很好的软件〈网络[wiki]刺[/wiki]客II》,用《网络[wiki]刺客[/wiki]II》来查局域网内的IP地址,只能用“方便”来形容。先打开《网络刺客II》,进入主界面,选择工具箱菜单下的“IP<->主机名”,出现一个对话框,在输入IP
或[wiki]域名[/wiki]下面的框中写入对方的主机名(我们这里假设对方的主机名为6),点击转换成IP,对方的IP出来了,是169.754.94.741。
三、查[wiki]互联网[/wiki]上的IP地址
1.通过OICQ查找对方IP
在互联网上[wiki]人[/wiki]与人接触,最常用的就是OICQ了。那么如何才能查到我们好友的IP地址呢?具体方法是:我们先在网上下载FolkOicq。下载后得到一个ZIP的压缩包,用Winzip解出后将主文件(OICQ.exe)复制到OICQ的安装目录下(在之前最好是备份一下原来的OICQ.exe,防止以后出错不能恢复)。然后运行OICQ,点一个在线用户,你会[wiki]发现[/wiki]在OICQ号下面有IP地
址了(如图3)。对方的IP是202.107.38.86,后面的4003是对方与你聊天的端[wiki]口号[/wiki]。有了IP我们就可以知道对方是哪里的了,去下载一个IPSEEK吧,要最新版的。在手工查询里输入对方的IP,再点一下搜索,看到了吧。不
过当别人通过代理[wiki]服务器[/wiki]上OICQ,我们就没法查了。
2.查聊天室IP
我们将使用上文介绍的F_IP软件。要注意,必须是支持WEB的聊天室才可以使用,也就是说,你可以在聊天室贴自己主页上的[wiki]图片[/wiki],你才能使用这个功能。
打开F_IP,看到“Http”选项,里面有两句Html语句,第一条是,如果你所在的聊天室也是用这条命令贴图,那么你就可以在聊天室里向对方发送这句话,1分[wiki]钟[/wiki]之内就会在文本框中显出对方的IP。
3.查服务器IP地址
想查服务器IP也很容易,如你想查[url]www.163.net[/url]的IP,只要在DOS窗口下打入DOS命令“ping [url]www.163.net[/url]”,就可以看到IP了。
4.通过防[wiki]火[/wiki]墙查IP地址
这种方法是笔者自己想出来的,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设置[wiki]防火墙[/wiki]的[wiki]安全[/wiki]级别来查对方的IP。具体方法是,我们先安装《天网防火墙》,因为《天网防火墙》的安全级别默认就很高,所以安装好后不用再设置了。要查对方的IP,先得与对方[wiki]电脑[/wiki]连接,我们可以通过发文件的方法来连接对方电脑(什么文件都可以)。发文件就用我们常用的OICQ,文件发送时我们看到防火墙开始报警,双击任务栏上的《天网防火墙》图标,对方电脑的IP地址就显示出来了。这种方法虽然有点复杂,不过可以查到对方真实的IP地址。
5.利用BBS和WEB论坛查找IP地址
笔者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案例:有人在BBS里面留言威胁别人,网管则通过BBS里的IP记录功能查到了对方。可见BBS或WEN论坛是有查访问者IP功能的,你可以邀请网友到某个论坛或BBS里留言(要是开放记录IP功能的论坛),完成后你再进入,就可以看到对方留言时的IP了。
6.区域[wiki]扫描[/wiki]查IP地址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查一个IP区域中的可用IP地址,在对方电脑与你无法连接时可用此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首先要知道对方电脑在哪个IP区里。例如,现在要查我朋友的IP,他的电脑IP地址在61.147.200.1~
61.147.200.255这个区域里,从网上下载《月[wiki]光[/wiki]搜索》,打开《月光搜索》,在起始地址里输入61.147.200.1,结束地址里输入61.147.200.255,点击
“开始搜索”。1分钟后在《月光搜索》的文本框内会显示出许多查找到的IP地址和与其对应的用户名(机名)、工作组/域名。我们可以通过所查找到的[wiki]信息[/wiki]来判断朋友的IP是多少。很多用户的机器名就是自已的名字或名
字的拼音缩写,所以很好判断。这种方法的成功率不是很高,不过用以上的方法都不行的时候,可以试试这个。
说了这么多查IP的方法,只是让大家去掌握一些小[wiki]知识[/wiki],而不是让大家去搞破坏。如果有不明[wiki]白[/wiki]或有不对的地方,希望来信一起研究。
⑹ TWiki主要是干嘛的
0 前言:关于TWiki
--------------------------------------------------------------------------------
关于Wiki,大家肯定听说了不少,TWiki只是Wiki的一种实现形式。不过在众多的wiki版本中,TWiki声名远扬,按照twiki.org的解释是,一个灵活、强大、简单的企业级共同协作平台。目前着名的网络公司Yahoo内部的平台就是使用的TWiki, 另外Motorola 和SAP 等国际大公司都在使用TWiki,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TWiki的原因。
TWiki的文档很多,也很细致,不过刚开始看还有些不习惯,文档中所以的WikiName都加上了链接,有时候经常点来点去就不知道自己点到哪里去了。目前关于TWiki的中文文档是少之又少,关于TWiki安装文档,更是凤毛麟角。当然安装TWiki并不是什么难事,不过,许多事情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1 安装流程
--------------------------------------------------------------------------------
下载TWiki . TWiki的官方网站是twiki.org,其下载页面是:Download the Package,目前的版本是2004年9月分release的。下载其安装包:TWiki20040902.tar.gz
配置setlib.cfg . 解开压缩包后,在twiki/bin目录下,你会发现setlib.cfg文件,里面唯一需要修改的是:$twikiLibPath ,把他改成twiki/lib的绝对路径。如:$twikiLibPath=/home/winter/twiki/lib 。
配置TWiki.cfg .这是最重要的配置,主要包括:
$defaultUrlHost. 缺省的主机url路径。用url的形式赋值,如:$scriptUrlPath="http://www.stlchina.org";
$scriptUrlPath . 脚本所在的url路径。相对于$defaultUrlHost的,因此只要写后一部分就行了。如$scriptUrlPath = "/twiki/bin";
$dispScriptUrlPath . 脚本的实际显示路径。默认都会是: $dispScriptUrlPath = $scriptUrlPath;
$dispViewPath . 用于显示网页脚本的url路径,相对于$dispScriptUrlPath, 缺省是$dispViewPath = "/view" 不用修改。
$pubUrlPath . 用来保存附件的url路径。默认是$pubUrlPath = "/twiki/pub";
$pubDir 用来保存附件的绝对路径。 注意,这个路径需要是twiki/pub所在本机的绝对路径。如$pubDir = "/home/winter/twiki/pub" .如果使用的是虚拟主机,这个路径就很麻烦了。参看关于虚拟主机
$templateDir 用来保存模板的绝对路径。同上,需要本机的绝对路径。如:$templateDir ="/home/winter/twiki/templates";
$dataDir .保存数据的目录。需要绝对路径。如:$dataDir = "/home/wende/twiki/data";
选择你的存储模式 . TWiki使用的是文本数据库,TWiki会保存所有的变化。了解unix和linux的朋友都知道diff命令,还有类似的ci co rcs等命令。TWiki就是使用这些命令来实现其不同的版本管理。如果你能控制你的网站服务器,例如,你有root权限。你可以设置$ storeTopicImpl = "RcsWrap"; 但是,如果你是虚拟主机用户,你还是选择$storeTopicImpl = "RcsLite";后者会100%使用perl来完成所有的文档存储和版本管理功能。如果你选择后者,你最好把所有在twiki/bin目录下的文件增加一个后缀名,然后在你的TWiki.cfg文件中设置:$scriptSuffix = ".pl";
测试你的配置 . 使用bin目录下的testenv脚本来测试你的环境。如果你发现有红色的warning,那就是还有一些问题。不过不要紧,一切都可以解决。如果是路径问题,你可以查查实际的路径是否确实存在。如果你是使用虚拟主机用户,那么只要你选择了RcsLite方式,这些路径问题的warning,你基本可以忽略。
2 设置用户访问权限.
--------------------------------------------------------------------------------
Wiki本来是讲究自由、协作和信任。因此在安装后,任何人都有权限访问、修改所有的文章。但是在网络上,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希望有用户认证。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把twiki/bin目录下的.htaccess.txt改名为.htaccess .了解apache配置的人肯定知道这是干什么:)
设置
AuthUserFile /home/winter/twiki/data/.htpasswd
AuthName 'twiki'
AuthType Basic
其中AuthUserFile 是twiki/data/.htpasswd的绝对路径。
出错页面设置:
ErrorDocument 401 http://www.stlchina.org/twiki/bin/oops.pl/TWiki/TWikiRegistration?template=oopsauth
这时需要把注册页面换成带输入密码的注册页面: 在twiki/data/TWiki/下有TWikiRegistration.txt和TWikiRegistrationPub.txt, 用后者把前者覆盖(cp TWikiRegistrationPub.txt TWikiRegistration.txt)
你现在测试每个页面的'Edit',你会发现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如果你按照这个方式改了,发现还不行的话,那就是服务器的设置有一些问题。我在安装的时候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51.net的G型服务,开始少装了几个安全认证的包)
3 TWiki中文显示设置
--------------------------------------------------------------------------------
Wiki默认是不支持中文的,其编码为:en_US.ISO-8858-1 ,如果你用Edit编辑了某个页面,在其中输入了中文,然后提交,显示一切正常。但是你再次点'Edit'的时候,你会发现中文部分变成了乱码 #98A3 #E2F3 等。要让TWiki显示中文,操作如下:
TWiki.cfg 文件中,设置: $useLocale =1 (默认是 0)
$siteLocale = "cn_CN.GB2312"; 这样Twiki就会支持GB2312。
重新打开一个页面,看看页面源码,应该在meta里面有:content="text/html; charset=gb2312"
4 在虚拟主机(Web hosting)上安装TWiki的注意事项
--------------------------------------------------------------------------------
对于虚拟主机用户来说,安装TWiki确实是很麻烦的事情。一般只有ftp权限,所有的操作都需要本地修改,然后上传,经过测试,再修改,再上传。对于ftp链接,本来就不是很稳定,使其操作就更加麻烦。
对于虚拟主机用户来说,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得到public所在主机的绝对路径。我是用的是虎翼网的G 型服务,按照他们网站和业务员的解释说,我的ftp的public目录就是在机器的/home/username/public目录。经过我测试,并非如此,而是这样:/home/user/ap1/username/public_html .当然不同的用户路径模式有可能不一样。但是如果你是使用的虚拟主机,你需要得到绝对路径。我当时是使用PHP测试得到的。
选择$storeTopicImpl = "RcsLite"来存储文章和进行版本管理。因为虚拟主机用户一般都很难知道ci co diff等命令的实际路径,如果选择RcsWrap方式,可能会在网页存储的时候遇到到一个明显的错误:
During save of file TestTopic1? an error was found by the version control system.
Please notify your TWiki administrator. /usr/bin/ci -q -l -m'none' -t-none -w'guest'
/home/n/a/naturemagic/public_html/data/Test/TestTopic1.txt 2>&1 1>/dev/null /usr/bin/ci:
permission denied
Go back in your browser and save your changes locally.
选择$scriptSuffix = ".pl";默认是$scriptSuffix = ""; 这样可以避免一些在目录设置上的问题,所有都依赖于perl。另外需要把twiki/bin目录下所有的脚本文件都改名成.pl的后缀。如testenv 改为testenv.pl
在twiki/bin目录下的.htaccess文件中,也需要把相应的改成pl后缀.如:
<Files "viewauth">
require valid-user
</Files>
改成:
<Files "viewauth.pl">
require valid-user
</Files>
5 其他参考
顺利的安装会有同样的顺利,而失败的安装却各有各的原因。如果你仍然有问题,选择下列途径:
首先选择参考TWiki安装向导,
对于中文TWiki的安装,当然要参考如何安装TWiki(中文TWiki的安装).
对于英文比较好的朋友,可以直接到TWiki.org官方网站上去。
还有CheDong的TWiki的安装备忘, 竹笋炒肉的TWIKI手记
--------------------------------------------------------------------------------
⑺ 何为ISA接口
作为最早的PC总线,ISA诞生于DIY还未开始流行的1981年,它作为IBM PC/XT电脑的系统总线首次出现,由于PC/XT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曾经是PC领域的统治者,所以ISA最开始被称为PC总线或者PC/XT总线。在随后推出的基于16-bit Intel 80286处理器的PC/AT当中,ISA也相应地被扩展到了16bit,并被称呼为PC/AT总线。为了开发与IBM PC兼容的外部设备,行业内最终确立了以IBM PC总线规范为基础的总线,也就是上文说的ISA(In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架构)。
电脑主板上的ISA插槽是起什么作用?
可插接显卡,声卡,网卡以及所谓的多功能接口卡等扩展插卡。
对于电脑主板上的ISA插槽,已经无需再了解了,现在的主板已经取消了ISA插槽了,只有在老主板上才能找到这个接口。
⑻ 我的世界1.10.2命令方块怎么获得
摘自维基网络:
获取
命令方块可以通过选取方块键或各种命令,比如/give @p minecraft:command_block <amount>获得。
命令方块不在创造模式物品栏中,不能在生存模式中或非管理员身份破坏,不能被点燃,有和基岩一样的爆炸抗性。命令方块不能被活塞推动。
详细内容:http://minecraft-zh.gamepedia.com/命令方块
⑼ 我的世界手机版怎么用显示屏做出I LOVE YOU。
问题表述有歧义,分两种情况讨论。
1.红石灯显示屏
首先先摆一面1格厚的、完全由红石灯构成的墙,在这堵墙的后面放一个个红石块贴在墙上,红石块会激活相对的红石灯,将它激活,并且只会激活一个,如需激活更多,只需要多放几个就行了
如题,楼主只要做一堵由红石灯构成的墙,并在墙后用红石块摆一个左右镜像的I LOVE YOU即可
2./title 命令(维基又抽只能临时上网络)
/title 命令可以在你的设备屏幕上显示字样,如需达到题目的效果,请输入以下命令并执行:/title @a title {"text":"I LOVE YOU"}
PS:可以在大括号内添加color等属性增加执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