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技术的linux自然有命令行啊。 一个操作系统 基本都有三种接口,一种是 图形界面,类似linux上的kde gnome 或者windows explorer.exe,一种是命令行,一般是管理员使用的,类似于linux上的终端命令行,或者windows上的cmd.exe 还有一种接口叫做API ,就是应用程序接口,全称application interface,主要开放给程序员的接口。。我们平时说的 SDK就是了!
⑵ 如何查看linux外部命令脚本
您好,以deepin linux为例,查看脚本是否运行,需要在系统监视器中查看。
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如下:
1、首先,单击deepin功能选项中的启动器,
2、其次,完成上述步骤后,单击启动器中的“系统管理”选项,
3、接着,完成上述步骤后,单击“系统管理”中的“系统监视器”图标,
4、最后,完成上述步骤后,就可以在“系统监视器”中检查运行状态,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⑶ 富基系统的版本怎么看
可以通过命令查询,也可以安装软件查询。
方法一、图形界面查看deepinlinux版本,点击任务栏上的“控制中心”,再点击“系统信息”,即可查看到deepinlinux的版本信息。
方法二、命令行下查看deepinlinux系统版本,在命令行可以通过查看/etc/os-release文件来查看deepinlinux系统版本,也可以通过lsb-release命令来查看deepinlinux系统版本。方法三、安装screenfetch,之外还可以安装screenfetch,可以图形化的显示deepinlinux的系统版本信息,查看,eepinlinux的内核、编译器等版本信息,可以查看/proc/version文件,deepinlinux系统基于debian系统,要查看debian的版本,可以查看/etc/debian_version。
⑷ Magicbook Pro到手,deepin Linux操作系统体验分享
开始之前先说明一下买电脑的契机,顺便吐槽一下联想小新。两年多之前我买了一个联想小新笔记本,一开始用的感觉还挺好。毕竟之前都是用的机械硬盘,转到固态硬盘后运行速度提升非常明显。但是在几个月前我的联想小新开始出现故障:开机进入桌面后没多久就突然自动关机,要重启多次才能碰上一次稳定运行,之后就不会再自动关机。这搞得我都不敢关机了,必须一直开着。后来我就想着去售后保修,拿出保修卡一看:保修期2年,刚好过期一个月……于是我现在变成了联想一生黑(除了ThinkPad)。另外补充说明一下,我的联想小新确实有过几次水泼在上面的情况,没有撞击的情况。虽然当时没任何不良反应,但也有可能是因此导致寿命缩短了。不管怎样我还是很不爽哈哈~~
deepin有两种桌面模式: 时尚 模式和高效模式,右键左下角的启动器可以切换。直白一点说其实是MacOS模式和Windows模式哈哈~~
左键启动器弹出菜单后,点击扩展按钮可以进入安卓模式(我自己取的名)
这简直就是把三大操作系统集于一身,想用哪种用哪种,是不是很爽?虽然集合了三种模式,但使用起来不会觉得操作冗杂,反而更精简便捷。
左键任务栏的齿轮,右边就会弹出设置窗口。可以看到,deepin的设置分类清晰,种类齐全,最关键的是很多常用设置很容易就找到。反观Windows,对于系统设置的设计不忍直视。经常用到的设置选项要经过漫长的点击过程才能找到,而且也很容易点到错误的分支,因为对于各种设置的分类和说明都让人难以理解。
Windows的文件管理器跟deepin的对比一下也是相形见绌。Windows的文件管理器刚打开的界面上半部是快捷访问,下半部是最近打开的文件。我觉得这很不好,至少对我来说更常用的是计算机界面,我希望一打开就能看到我的盘符。退一步就算看不到盘符,也不能一上来就显示最近使用的文件啊,这个涉及个人隐私的好不好。比方说有些时候你旁边有人,打开一下文件管理器最近打开了什么文件一览无余,如果有什么比较隐私的文件,小电影啥的,是不是很尴尬?右下角的图标缩放键我也很喜欢。虽然Windows和deepin都支持Ctrl+鼠标滚轮快捷缩放,但是对于刚上手不知道快捷键的人,用deepin实现缩放就很简单。当然大部分Linux文件管理器的设计都是这样的,这里不能算是deepin的独特设计。
Linux系统轻量的特点也是很赞的,可以看到系统只占了8个G。开机的时候也感受到了轻量系统载入更快。
生态一直是Linux系统对比Windows系统的一大弱势,支持Linux的软件相较于Windows少得可怜。即使有一些跨平台的程序,其Linux版本往往也像阉割过的,估计也是不愿意花太多成本在Linux上。所以看到deepin深度商店上的程序还算种类齐全,我也是知足了。基本上简单的办公 娱乐 需求都能满足。浏览网页、通讯工具、office办公、简单的CAD、听音乐、看视频都能实现。但是专业性强的软件一般就不会有Linux的版本,即使有可能也是阉割过的。大型 游戏 一般也不会有Linux版本,不过我在深度商店竟然看到了逆水寒???貌似有计划要引入大型 游戏 。
如果想要看各大视频网站的电影电视剧只能1.下载2.浏览器在线看,播放器都没Linux版的。
最后吐槽一下Magicbook Pro装的15.5 SP2专业版deepin,竟然没有预装深度商店。一开始的时候没有商店,不知道有哪些程序可以装,也不知道程序包的名字。查deepin官网也没有手册说明怎么装深度商店,网络了一下前面一堆无用信息,翻到后面才看到一条指令就能搞定:
补:在桌面右键选择 在终端中打开 就可以进入命令行窗口,跟Linux下的命令行是一样的。另外打开文件管理器后进入到某个文件目录下,空白处右键也可以打开终端,这样命令行的执行位置就是这个文件目录了。
其实Linux的指令操作要比Windows的界面操作效率高很多,如果对指令很熟悉电脑用起来更简单快捷。但是熟悉这些命令需要花些时间上手,如果deepin官网能够出个PDF手册那就能有效降低使用门槛,让更多人体验到Linux的优势。
系统对于窗口的调度似乎不太理想,拖动窗口时会有撕裂感。
deepin的优势:
deepin的劣势:
其实Linux上基本的生态环境已经有了,如果你的日常工作或者 娱乐 不需要非常专业的程序来完成,选择Linux性价比更高。比如对我来说,已经有一台高配台式机来完成专业软件的工作(用PS处理图片,玩大型 游戏 等),笔记本对我来说只要能完成简单的日常工作和 娱乐 就行了(office办公,浏览网页,看视频等)。所以我选择了Linux版本。
对于未来的发展我是十分看好Linux系统的。现在很多生态都在往云上迁移,在云上想要什么配置的电脑只要选择好配置选项创建就行了,灵活性和资源利用率都要比自己买本地设备高。如果未来所有复杂的工作都交由云服务器完成,自己本地的终端设备其实不需要很高的配置,系统自然也是越简洁越好,Linux就非常适合。这种工作模式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网络带宽要大,延迟要非常低,如果网络传输4K视频能够做到体验跟本地机器差不多,那肯定是使用云服务器更好。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这种工作模式还是很有希望普及的。
CPU:AMD R5 3550H
内存:16G
固态硬盘:512G
操作系统:deepin 15.5 SP2专业版
价格:4699元
⑸ Linux(deepin)中安装python模块
这次是想要安装requests模块,如果在windows系统中,直接找到cmd输入pip install requests就好了。但是,在deepin中这样却是不行的因为原本没有pip这个东西,所以要先安装pip。
首先用正常的安装命令: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pip(如果想要安装pip3的话就是python3-pip),之后等待pip安装完成。这个时候再使用pip install requests就行了
⑹ deepin 自启动程序和自启动命令
参考链接:
配置文件管理:
Linux加载后, 它将初始化硬件和设备驱动, 然后运行第一个进程init。
init根据配置文件继续引导过程,启动其它进程。通常情况下,修改放置
目录下的脚本文件,可以使init自动启动其它程序。例如:编辑/etc/rc.local 文件(该文件通常是系统最后启动的脚本),在文件最末加上一行“xinit”或“startx”,可以在开机启动后直接进入X-Window。
最新版本deepin已经没有/etc/rc、/etc/rc.d,而只有/erc/rc?.d
使用systemd执行rc.local
在使用了systemd作为启动器的系统(如较新版的deepin)中,默认不包含rc.local文件。此时请在/etc目录下以管理员权限创建一个名为rc.local的纯文本文件,并写入如下内容:
保存后,赋予该文件可执行权限:sudo chmod +x /etc/rc.local。下次重启时,systemd就会自动执行rc.local里面的命令了
在~/.config/autostart目录下添加自启动命令
以代理工具 XX-Net 为例,假定其启动脚本位于~/Documents/XX-Net-3.3.1/start。在 ~/.config/autostart 目录下添加 XX-Net.desktop 文件,其内容如下:
系统启动时会执行Exec所指定的命令。
登录时自动运行程序
用户登录时,bash先自动执行系统管理员建立的全局登录脚本 :
/etc/profile
然后bash在用户起始目录下按顺序查找三个特殊文件中的一个:
但只执行最先找到的一个。因此,只需根据实际需要在上述文件中加入命令就可以实现用户登录时自动运行某些程序。
退出登录时自动运行程序
退出登录时,bash自动执行个人的退出登录脚本
例如,在/.bash_logout中加入命令“tar -cvzf c.source.tgz *.c”,则在每次退出登录时自动执行 “tar” 命令备份 *.c 文件。
定期自动运行程序
Linux有一个称为crond的守护程序,主要功能是周期性地检查 /var/spool/cron目录下的一组命令文件的内容,并在设定的时间执行这些文件中的命令。用户可以通过crontab 命令来建立、修改、删除这些命令文件。
例如,建立文件crondFile,内容为“00 9 23 Jan HappyBirthday”,运行crontab cronFile后,每当元月23日上午9:00系统自动执行“HappyBirthday”的程序(“”表示不管当天是星期几)。
定时自动运行程序一次
定时执行命令at 与crond 类似(但它只执行一次):命令在给定的时间执行,但不自动重复。at命令的一般格式为:
在指定的时间执行file文件中所给出的所有命令。也可直接从键盘输入命令:
执行的内容为:2000-11-09 12:00时候自动发一标题为“Have a lunch”,内容为plan.txt文件内容的邮件给Roger。
⑺ 深度 deepin linux如何自动挂载磁盘
基本上所有Linux
发行版在启动系统时都是根据/etc/fstab文件的配置来挂载分区的。在/etc/fstab中,根据不同格式的分区,其挂载参数也不同,参数不同其结果不同,包括用户的读写权限。
1、对于fat32格式分区,向/etc/fstab中加入下面的内容:
/dev/sdaX
/media/Y
vfat
user,rw,utf8,umask=000
0
0
说明:/dev/sdaX可以以管理员身份通过命令fdisk-l得知,只要找你需要挂载的那个分区即可。/media/Y这是一个文件夹,应该提前建立好。”user,rw”是说用户可进行读写操作。utf8这个可以说是必要的,因为往往有一些windows的文件夹是中文名的,而在windows下是GBK的编码方式,在linux下挂载就会看到乱码,加上utf8的参数将中文自动转换成UTF8显示,可以有效的避免乱码问题。umask=000说明对所有用户赋予了读写操作,也就是说挂载之后普通用户也可进行操作。最后有两个0通过空格隔开,这两个0中的后者决定了开机是否检查,如果需要检查则将其改为1。
2、对于EXT3、EXT4等Linux分区格式,可以向/etc/fstab中加入下面的内容:
/dev/sdaX
/media/Y
ext3
defaults
0
1
/dev/sdaX
/media/Y
ext4
defaults
0
1
/dev/sdaX
/media/Y
jfs
defaults
0
1
上面这几行分别对应了ext3、ext4和jfs的挂载语句,具体请根据您自己的分区情况来修改。这几句中,X与Y的含义同上,default参数说明按照默认格式挂载,后面的0和1就说明开机要检查。
3、NTFS格式分区,比较麻烦,首先请安装ntfs-3g这个软件,如果不安装这个软件将不能对NTFS格式分区进行读写。安装之后将如下内容添加到/etc/fstab中:
/dev/sdaX
/media/Y
ntfs-3g
defaults
0
0
此处X与Y的含义同上,值得说明的是ntfs-3g后的参数,如下:
users
–
假如ntfs-3g可执行文件设置了SUID
root(命令:chmod
u+s
/bin/ntfs-3g
)
,则允许任何人挂载/卸载NTFS分区。请注意,你要用users而不是user
uid
–
指定NTFS分区中文件和目录的拥有者(用十进制数表示)
gid
–
指定NTFS分区中文件和目录的用户组(用十进制数表示)
fmask
–
文件权限(八进制数掩码)
dmask
–
目录权限(八进制数掩码)
locale
–
曾经用来让使用国际化字符集的文件可见。在ntfs-3g2009.1.1和更新的版本中已不再需要。
noauto
–
启动时不要自动挂载分区。
⑻ Deepin Linux 添加交换分区文件
新建一个专门的文件用于swap分区
注:此文件的大小是 count 的大小乘以 bs 大小,上面命令的大小是 4GB
在Linux系统中,可以通过查看 /proc/sys/vm/swappiness 内容的值来确定系统对SWAP分区的使用原则。
当 swappiness 内容的值为 0 时,表示最大限度地使用物理内存,物理内存使用完毕后,才会使用SWAP分区。
当 swappiness 内容的值为 100 时,表示积极地使用SWAP分区,并且把内存中的数据及时地置换到SWAP分区。
注: 若想永久修改,则编辑 /etc/sysctl.conf 文件,此处设置的 50 ,就表示当物理内存少于 50% 时便使用交换分区。
注:本文参考于网络
⑼ 怎样使Linux一开机就进入命令行
1、首先我们按win+r快捷键,输入msconf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