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程序员如何克服社交恐惧症
其实这也许是对自己的不自信,还有对人群都恐慌。也就是说看见人多的地方会感到紧张,其实这有可能是与人群过少的接触才造成的,自己努力一下也是可以改善的。
不必勉强自己:
其实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好相处的,而且你也不必要和所有的人都相处的好。千万不要勉强自己。不过不勉强自己,不代表不与外界接触。你可以对你自己不喜欢的人冷淡,但是你一定要对大家都抱有信心,相信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是好相处的,这样你的内心就不会那么的惶恐,不会那么的拒绝与大家相处了。说起来这样的话,你的社交恐惧症或许会好许多的。
总结:其实平时可以多多的和周围的人聊天。多交流,渐渐的大家就熟悉了,熟悉了之后,应该就没有那么恐惧了吧。
㈡ 程序员的工资这么高,为什么还会有人离职
1.团队暮气太重,产品方向不明、市场不明,改需求改到天荒地老。
2.老板的总是跟你谈理想,画大饼,让加班,给低工资,还说这是历练,熬过去就好了。
3.压榨得太厉害,加班太厉害,一直掉头发,快秃头了。没有培训,连程序员自己自学的时间都被加班占用,身体和技术很难提升。
4.此外,不少的程序员也有年龄层面的恐慌。
因为一些程序员已经认识到,程序员过了三十几岁大部分都不好找工作,年龄太大没人要,不如趁年轻把工资跳高,总比年龄大了后悔好
㈢ 程序员的职业困境
老虎、Bill、自己,中国程序员的困境也来自三个方面
困境之一:老虎的威胁。程序员要面对的饿老虎实在不少,比如说老板,好象就是程序员的天敌,什么“不懂技术却指手画脚”、什么“得到与付出不相当”似乎是程序员最常见的牢骚,这个问题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困境之二:Bill的竞争。一般说来中国的程序员大都是吃“青春饭”的,大部分程序员的黄金时代是24~28岁。到了30岁左右,一批又一批年轻程序员会给你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首先由于软件行业的飞速发展,很多自己以前学的东西逐渐升级换代,而许多程序员由于长期于工作,学习新知识的效率必然下降。其次自己干了几年,薪水要求自然就高了,而年轻程序员工资又低、干活又快,当然会成为老板的首选;第三,30岁基本都已经成家了,要支撑家庭的生活负担,几乎连从头再来的勇气都不会有了。中国的老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个历史的规律在软件开发行业体现的尤其明显和残酷,很多程序员必然要面对的结果就是降薪乃至失业。
困境之三:自我的实力。都知道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所以自我也就是程序员需要超越的最大障碍。大多程序员都把系统分析员和项目经理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但这些目标的达成,需要个人素质、市场机遇等多个方面的条件,太多的程序员就是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中蹉跎了岁月。对于系统分析员,特别需要以下几方面的素质:客户需求分析能力、系统架构与设计能力、模块分解设计能力、项目流程控制能力、项目风险评估能力等,而对于项目经理则更注重项目管理方面的能力如团队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等,而这些素质和能力往往只能依靠程序员个人的学习和努力。看到越来越多的程序员开始学习项目管理的课程,真的有点为他们担心,因为现在的项目管理培训只能停留在理论和考证的程度,既没有素质方面的训练,又缺少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案例,学习的结果远远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㈣ 为什么现在的网络上,很多人都说程序员是不稳定的职业
2017年,IT人才需求已经“爆棚”。但是,在国内IT产业高速发展的背后,绝大多数IT企业又都面临着招聘难的问题。现场招聘的一些企业表示,IT行业需要即插即用型人才,企业希望招聘到的都是进入企业即能适应岗位的实用型人才。但是,很多求职者却不具备这种技能,很满足任企业的用人要求。详情请咨询点击查看。
2016年5月23日, Java诞生21周年。细数IT的语言开发平台,从汇编到BASIC;从CORBA到FORTRAN;从PASCAL到C,C++,.NET… ,似乎每个语言都曾闪耀一时,而Java凭借卓越的通用性、高效性、平台移植性和安全性,被广泛应用于PC、数据中心、游戏控制台、科学超级计算机、移动电话和互联网。
因为随着每年高校毕业生的增多,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难题。但是,与大学生就业难完全相反的是,许多职业院校毕业生因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而被企业争抢,成为就业市场上名副其实
㈤ 程序员最怕什么
程序员为什么容易脱发掉头发?近10年来互联网飞速发展,导致互联网的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加,程序员更是因为成为各大互联网公司必争的人才资源,所以身价也水涨船高。网上曾经流传这么一条段子,找程序员做老公的3大理由。1.挣钱多,死得早。2.女同事少,出轨几率少。3.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哈哈,虽然只是条段子,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很多程序员的真实生活情况,而且在现实生活中程序员跟脱发人群也是有非常大的重叠部分,程序员为什么容易脱发掉头发呢?
1.程序员容易脱发掉头发是因为工作时间不规律:大家都知道程序员的工作强度一般比较大,而且很多小的公司因为程序员的工资太高而一般会选择压榨现有程序员的劳动力和工作时间。所以导致项目一上线,很多程序员就不得不24小时待命。而人体的新陈代谢时间是晚上11点到凌晨2点,这个点也恰恰是头发的生长时间点,不注意休息经常熬夜肯定也会导致头发生长不完全。
2.程序员容易脱发掉头发是因为精神长期高度集中:松柏大夫之前也有文章提到过长期的高度紧张状态会导致脱发的情况,因为人体的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长期居高不下,压力激素会把毛发的“资源”也一起集中在我们的大脑以便满足大脑高速运转的需要,所以毛发就会因为缺乏营养而变细、脱落。
3.程序员容易脱发掉头发是因为长期面对电脑、手机:电脑辐射不但会影响眼睛,对人体头发毛囊也会有一定的影响,辐射会对细胞有一定的“灭活”作用,所以说长期面对电脑对皮肤影响不好,而人体的头皮细胞是非常脆弱的。
㈥ 程序员为什么会出现35岁的职业危机,应该如何度过呢
程序员35岁危机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而且几乎是一边倒,都认为35岁是绝大多数程序员结束职业生涯的年龄,程序员吃青春饭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但我想要说的是,程序员哪来的什么35岁危机?压根就不关程序员这个职业什么事情。
2.要求与能力不匹配
35岁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还要买房买车,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就需要更多的收入加以支撑。
然而很多人却没有认清自己,认为自己资历深,薪酬待遇要求很高,能力却没有达到该有的水平,进而找不到工作,出现“35岁危机”。
所以,到了35岁被淘汰了,跟职业没有太大关系,跟个人关系很大。一名公务员年龄大了,经济压力也大了,被迫转行也会面临自己的35岁危机。
且不说程序员35岁不写代码,不代表全部被淘汰,还有可能是他们有了更好的选择。就说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很多人都会搞混掉。
举几个例子:
2019年,中国人均月收入为8165元,然而月薪只要达到5000元,就能超越90%以上的人。
马云说过:“烂行业里,好企业也不少,好行业里,烂企业也一大堆”。
很多人会把“整体”看成“个体”。父母认为这所学校本科率极高,自己的孩子要是在这里读书,将来985、211不在话下。一些人认为IT行业工资高、前景好,于是认为自己只要找到IT相关的工作也能拿到高薪,迎娶白富美。
殊不知“整体”只代表一种趋势,会因为“个体”的不同而不同。正如新冠肺炎病死率2.7%,对于有些人而言可能有50%的概率病死,而对我而言可能只有0.01%一样。
不可否认,“整体”代表了一种趋势,如果有90%以上的职场人士都会面临35岁危机,那么大概率你也很难逃过。
但我想说的是,又有哪一个行业很轻松?知道自己可能会有35岁危机,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加以应对,而不是选择逃避,否则只会是从一个坑出来,又跳进另外一个坑罢了。
㈦ 程序员35岁为什么是个坎
程序员35岁后很多人表示是个坎,跨不过去就失业了,如果你临近三十,想到自己几年后就面临失业是不是会感到恐慌?那么,程序员35岁以后就没人要了吗?并不是,还是得看个人实力以及规划,具体可以看看本站提供的介绍哦!
它不能一概而论。 很多人准备在30岁之前从技术转向管理,业务,售前,运营和维护等。因此,具有技术背景的程序员的发展方向仍然非常全面,但是他们必须学会积累 ,我现在无法考虑。 这并不是说您不能在35岁时成为一名程序员。仅仅是您的加班适应能力和精力会比年轻毕业生差一点,因此您必须精通某个方向。
对于IT行业中的所有职位和职业,情况并非如此。 IT行业的低端工作可能很陈旧,没有年龄限制。 还有一些高端工作仅具有很小的工作量。 它是高端设备管理,维护,测试和芯片。 架构师,系统架构师等也很放松,也不是很累,但是他们需要很高的智商或经验。 IT有很多不疲倦的职业。 只有软件开发工作是35岁的专业分水岭。 由于研究较晚,大学学习软件开发,因此大脑消耗大,熬夜已成为工作的一部分,高强度的工作,对人体潜力的过度挖掘,导致35岁以后的严重体力消耗, 许多人提早退出该行业。
任何职业都有寿命。 至于是否将其消除,则取决于个人。
第一:由于工作量大而淘汰了程序员。 只要他们超过35岁,他们的精力和体力就会低于年轻人。 作为一家公司,他们希望成为有上进心和活力的年轻人。 当然,这也是自然法则。
第二:社会发展迅速,人员流动迅速,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第三:持续努力是防止淘汰的好方法。 今天早上做好准备,今天早上努力工作,以防止问题发生。
第四:在35岁以后,智慧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工作场所中更为重要。 高度和结构都在里面。
㈧ 程序员的压力有多大
作为一名程序员,压力来自于生活中各个不同的方面,写代码完成工作只是一部分。
第一就是来自家庭的压力,其实和大多数人一样,程序员的第一压力来自于家庭。单身的被催婚,结婚的又为生活中的琐事各种闹心。所以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可以减少程序员绝大部分压力。
第二是来自学习的压力,为什么是学习呢?因为IT技术变革和更新非常快,不想落后就得不停地学习,一个不擅长于学习和研究的程序员职业道路走不远,因而也会因为自己的学习脚步跟不上而产生恐惧。
第三是来自房子的压力,大多数程序员特别是在一线城市的,想买房太困难,去二三线城市发展,薪水很低,所以就像一个围城效应。有房产的程序员就比较自由了,没房产的就会压抑一些。
第四种压力,工作!没得说,遇到坑跪着也得填完。
第五种就是年龄大了干什么工作的压力,毕竟程序员是青春饭的,到了35岁左右可能公司就要裁员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脑力活着学习能力都在下降,敲代码熬夜的话可能会熬不住的。
关于程序员压力的问题,网上普遍认为程序员“压力大”、“996”、“易猝死”,就算直接采访程序员:“你压力大不大”,估计不同的人也有着不同的答案;下面我根据十多年的程序员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于加班,关于996
首先不能否认,作为程序员,几乎没有没加过班的,只是加班多少的问题。有些公司常年996,甚至到半夜也是经常的事情;能够正常下班的公司,也至少在需求紧急的时候,项目上线的时候加加班。我现在在一家金融公司的IT部门,这些时候都是需要加班的:
但是,根据我的观察,很多公司、很多人996都是 “政治996” ,他们的工作量并不需要996,而是因为公司要求、领导要求、回家也没事儿干等原因,留在单位直到很晚。对于真假996我的看法是:
程序员的压力究竟有哪些?
那么程序员的压力究竟有哪些,在我看来,有这几个方面:
不过在我看来,哪些行业又能说毫无压力呢?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那就坚持下去,如果真的觉得自己不太适合做程序员,那就果断转行。
我将持续分享Java开发、架构设计、程序员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见解,希望能得到你的关注。
项目工期的压力
从我的从业经验来看,尤其是从事互联网行业的程序员压力是很大的,经常会遇到来自运营那边的紧急需求,比如什么时间要上线个活动,时间都卡的很死,如果上线不了,对整个公司来说影响很大,我还清楚的记得,有一次公司临时来了一个很重要的对外的合作,公司要求七天内上线,如果不上线,就会影响投资方对我们的投资,没办法啊,我们整个开发团队,七天没回家,在酒店住了一周封闭式开发,幸运的是,我们完成了,如期完成了项目上线,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比较多,有时候会让人心力憔悴,还好那段时间我们年轻,扛了过来。
加班的压力
首先选择这一行,我们就应该有清楚的认识,加班是避免不了的,比如 996 这个概念有一阵子被炒的很火,我个人觉得,在一段时间内,比如为了赶一个项目上线,进行996我觉得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长时间,比如一年两年都是这种状态,你就得思考这正常吗?问题出在哪了?这个公司是不是值得呆了?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多数是内部管理问题或者所谓的领导为了迎合老板的喜好,政治996,如果收入又不高,占用太多的私人时间,就没有了自己的生活,除了工作就是工作,你没有办法去提升自我,长久下来,你的技术会与时代脱钩的,建议尽早离开。
年龄增长,工资增长慢,收入少的压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曾经我认为年轻的90后,也慢慢的30了,也不小了,大多数已经结婚有孩子了,虽然到了这个年纪,工资大概能到2万左右了,但是这两万真的够用吗,房贷,孩子教育,赡养老人、自己的各种生活开支,算来算去,自己能留下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了。
我曾经看过《云栖社区2017中国开发者调查报告》中显示中国开发者月收入水平在10000元以下的占49%,另有32.2%的人月收入在1万~2万元,真正月入10万元及以上的高收入群体仅占1.4%。 社会 普遍认为开发者群体是高收入人群,而实际上,相当多的人并不是。其实我们大多数程序员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仔而已。我们要正确认知这个现状,拿高薪的只是少数而已。
技术更新太快的压力
作为开发的我们深有体会,就拿我从事的前端来说,前端几乎每年都有新的东西出现,有时候还没学完,新的版本又出来了,为了让自己的职业有保鲜期,不落伍,只有不断的逼迫自己学习,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及时自己从事了管理岗位,对技术我也不敢丝毫的怠慢,还是在不断的充电和完善。
每年涌入不少新人的压力
我们都清楚,如果要是从事基础的编程工作,门槛并没有想象的这么高,基本上培训学校出来的人只要有几个月的时间,高中基础的人,出来以后也能上手基础的项目工作。因此造就了每年有大量的新人来到这个行业,刚入门的新人,工资低,又年轻,多少对我们这些比较一般,还从事基础编码的程序员增加不少压力。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即使你是老员工,有时候公司为了生存和发展,也不得不牺牲一些人老人,去招聘能力又强又便宜的新人。
焦虑:在别人眼里你很“光鲜”,其实你就是一个普通人
我经常会遇到身边的朋友这么说,你们这些在北京工作的人,尤其是做互联网开发的,年薪也至少50万+了吧,甚至还补充到,我朋友或亲戚谁谁,在BAT、微软、华为做开发都年薪百万了,难道你不是吗?每次听到这个问题,我真的是很无奈笑而不语,难道真的是自己很失败吗,千万不要被身边的人左右了你的心情,你需要清楚的认识到开发者群体中只有少数人能成为管理者或高薪的技术人才,绝大部分还是普通人。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态放平,不要被这些所谓的外因,让自己整天忧心忡忡焦虑,做好自己就行了。
如何摆脱这些所谓的压力和焦虑呢?静下心来,踏实工作,做好职业规划
首先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我们是一个很普通的人,特别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到了中年之后,面临着年轻人的压力同时还有生活的压力,确实要求我们有着强大的内心,生活确实很艰难,千万不要给自己定性认为自己不行了,你越这么认为,生活就会越针对你。
其次想必大家和我都想过这个问题,如果我40岁了,还要和现在一样从事这样基础的业务代码工作吗,环顾四周,这么多小年轻,我和他们从事一样的基础工作,是不是很尴尬,IT行业发展太快,需要不停地学习,年龄大了身体不如年轻人,就容易被淘汰。
然后你还要思考自己是不是一直要走技术路线,对开发来说,经验没有太大帮助(少数还是有帮助的,比如技术架构的能力),而且技术淘汰速度快,就拿我们前端的jQuery框架曾经是多么的火,自从有了vue、react后用的就少了,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经验往往很快就过时了,而转管理岗位又太考验天分了,比专研技术更难。技术路线,坚持精进和学习,跟着潮流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是没问题的。但是开发能力只是个工具,做到最后牛的还是那些思维能力好、推演能力强的人。你在走技术路线的时候,千万别忘记了基础学科的学习,比如数学,计算机基础理论。(搞AI的那帮人水平真高。大部分都是博士、数学等基础学科方向毕业,而且接受过很好的教育,而这样的人才,即使不在互联网行业做开发者,往往也能获得高收入,因此比我们选择更多),所以建议大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考一下本专业的研究生,让自己的理论和思维更加宽阔起来,及时以后不从事这个行业了,也能有更多的选择。
最后,如果你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无非就是转行,你就要提前思考下做什么,找个一个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先做当下比较流行的自媒体,短视频,或者弄个生意都行,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我也忘记在哪看过的文章,说的是一些一线技术大牛40多岁后,利用自己的互联网思维,搞起了传统的餐饮行业,而且弄的还很不错,可见传统行业也未尝不可,只要自己喜欢,有时候我就想着弄个奶茶店,哈哈。
小节
今天和大家聊得比较多,请大家见谅,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天无绝人之路,不要杞人忧天,做好自己就行,我们就是一个普通的人,平平淡淡过好自己,做好职业规划,坚持学习就够了,老天是不会不辜负努力付出的人。
对于科班出身的程序员我不是很确定,但是对于非科班出身,尤其是培训的程序员,他们的压力真的是非常大,每一个坚持下来的同学都非常了不起!
金三银四的时候,一位老学员和我说的:自己经人推荐,面试一家大企业,技术面试通过了,但在谈薪水阶段,hr很明显的传达,表示自己是非科班出身,不是特别满意……虽然最后还是拿到了offer,但心中不免有些意难平!
相比于计算机相关专业,作为非科班出身的学员,从开始工作到有2年经验这个阶段,跳槽几乎都会“被照顾”到这个问题,这很容易让人产生对自身的不认可。同时因为基础不够扎实,对所学知识半知半解,不确定更大,从而加深自卑心理。有的时候明明已经学好了,但总觉得心里没底。
焦虑解决不了问题,只能拼命学习!
晚上下班回去依旧学习,像现在的算法,Python都自主的学习;
因为非科班的出身,刚开始基础不算好,所有周末都会去上海徐汇的图书馆学习;
这只是他和我交流中说到的这几句,但是这几句话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只有他知道吧,这仅仅只是自己在学习方向的压力!
而面对职场,还有各种各样的压力向每一个程序员袭来,尤其是危机意识很强的人。因为技术变化也是非常快速的,而程序员可以说的上是技术前沿的职业,面对这种变化比旁人是更加清晰的,为了延长自己的职业寿命,多少程序员已经开始自学Python、自学算法了,为的就是在今后的变化中自己能有竞争力!
你说压力大不大,每个人都有压力的,毕竟 互联网带来了机遇,也放大了焦虑,在焦虑面前,谁能淡然一笑!
没有哪一项工作不辛苦,没有哪一项工作毫无压力。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正面压力,让自己成长。
作为一个曾经在Oracle、阿里、网络都待过的程序员,来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认为,程序员的压力,一部分来自工作环境,一部分来自内心的焦虑。
来自工作环境的压力
来自工作上的压力是必然的。特别是互联网公司,长期处于快速迭代的节奏, 并且以结果为导向,以成败论英雄。笔者从业多年来,曾经几度面临崩溃的边缘,好在通过不断调整,内心变得强大从容。总结下来工作上的压力可能来自几个方面:
来自内心的压力
身在职场,工作是永远都做不完的。其实更多时候,压力是自己给的。这里笔者主要来剖析一下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做好规划,时刻保持竞争力
有压力不可怕。在外企朝九晚五,也会面临诸多压力。在互联网公司小步快跑,加班成了一种常态,压力更不用说。那么我们要做的只能是调整好自己,直面压力,获取更大的成长。
欢迎关注笔者,每天分享架构干货 。
程序员加班多,压力大,有多大呢?有辣么大!
我不说压力有多大,我就说说为啥压力会这么大。
作为程序员,需要通过编程做出一款产品,然后把产品卖给客户,这样才能有持续的收入。而程序员的压力很多是来自自己公司的销售和客户。
1、自己公司的销售
销售要把产品卖给客户,就需要与客户坐下来,大家一起开个会,销售向客户介绍自家产品,有时会出现吹牛皮吹过头的现象。比如产品某个功能目前没有实现,或者未来很长时间也不能实现,但是销售已经夸下海口了,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啊,于是,这压力就转到程序员身上了。
2、客户的需求
销售或者项目经理与客户开会,谈某个项目落地的事情。由于客户比较急,要求多少多少天之内落地,于是压力又集中到了程序员身上。
3、还是客户的需求
项目落地了,但是客户的需求随时在变化。每变一个需求,程序员就要改动一次。如果需求变更比较急,程序员又要加班加点了。
程序员的压力总是有的,在压力中挺过去海阔天空!
程序员的压力有多大?
压力肯定有,至于说程序员的压力是不是最大的,那就不知道了。各行各业的压力都大,主要压力来源于几个方面,就看自己的调节能力了。
1、工作压力,这个主要根据项目,要求按时交货,必须加班加点完成。特别是产品调试阶段,出现BUG的话,基本都是通宵,想办法来解决问题,有时候连续几个通宵。
2、知识更新太快。前端几乎每年都有新的东西出现,有时候还没学完,新的版本又出来了,为了让自己的职业有保鲜期,不落伍,只有不断的逼迫自己学习,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及时自己从事了管理岗位,对技术我也不敢丝毫的怠慢,还是在不断的充电和完善。
3、家庭的压力。虽然说程序员的工资高,基本都在加班,没有时间谈个恋爱啥的,家里天天催。结了婚的,由于天天加班,不能好好的陪伴家人,也容易产生家庭矛盾。
4、程序员对年龄要求严格。一般程序员过了35岁,企业基本就不再会录用了,所以程序员必须在35岁钱,完成两件事,一,赚足钱,实现财务自由。二、努力提升成为管理者。过了35岁的程序员,没有走上管理岗位的,基本都考虑转行了。
欢迎留言讨论
都这样了,还有啥说的~
这个需要区分在什么单位或者是部门做开发以及开发软件的性质。工作中的压力来自几个方面,包括如下等一些方面:
首先,工作进度压力是指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开发任务,上级确定的开发完成截止时间前必须完成任务,而开发工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每个系统的开发都和之前的开发工作有不同,虽然所用的技术是类似的,但总能碰上不一样的或者需要公关的技术。所以为了完成任务有时只能加班加点,还要预留足够的时间做测试等,每个人都不想拖项目的后腿,不能因为自己一个人延期而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展,所以平时最大的工作压力来自进度压力。
第二点,软件开发的技术更新非常快,参与开发时会碰到很多你不熟悉的技术,包括新的技术选型所采用的新技术,也包括开发软件所涉及的业务领域的新技术,比如软件涉及到系统安全,就需要学习加密解密,边学习边开发导致难度增加,还要保证进度,所以压力就大。
另外,如果所从事的是核心系统的开发,比如电信的线上计费系统,互联网的线上实时运行的系统,开发这类系统的压力也会比较大,因为如果这类系统运行出错,则影响会比较大,会导致使用者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影响,所以从事这类开发的都需要小心翼翼,尽可能的避免出错,需要严格的审核和测试,这种对工作后果的担忧会对开发人员产生很大的压力。
总体来说,程序员的压力还是很大的,但也有一些单位或者项目对开发进度要求不紧或者对成熟的程序员来说没有什么难度,又或者说是不太重要的系统,参与这样的项目会则会相对轻松,但熟悉的工作对开发者的技能提升有限,就看个人如何取舍了。
是很大,这个行业能在这么短时间发展的这么好,应该说是目前发展最好的行业之一吧。发展这么快,技术不断更新升级,必须保持学习的状态,否则很难做好这行,将面临的就是淘汰。
这个行业薪资相对高,从业人员素质比较高,大都不安于现状,每个人都不甘心落后,再加上大多公司都采用末尾淘汰制,不努力的淘汰掉。每年都有大量优秀的毕业生加入,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钱不是那么好挣钱的,通过薪资就可以看到一个行业的压力。
㈨ 为什么大家都会说,程序员在35岁就是职业危机
程序员35年的危机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几乎是一边倒的。大家都认为35岁是大多数人结束职业生涯的年龄。程序员吃青春饭是肯定的事。但我想说的是,程序员35年的危机从何而来?完全不是程序员这个职业的问题。
举几个例子:2019年,中国人均月收入8165元,但只要月薪达到5000元,就能超过90%以上的人。马云说:“坏行业有很多好企业,好行业有很多坏企业”。很多人会把“整体”当成“个体”。家长认为这个学校的本科率极高,如果孩子在这里读书,985和211以后都不成问题。有人认为IT行业工资高,前景好,所以认为只要找到IT相关的工作,嫁给白,就能拿到高薪。众所周知,“整体性”只代表一种趋势,会因为“个体性”的不同而不同。正如新冠肺炎的病死率为2.7%,有些人可能有50%的死亡概率,但我只有0.01%。不可否认,“整体”代表了一种趋势。如果90%以上的专业人士都会面临35岁的危机,你就有很大的概率逃脱。
但我想说的是,哪个行业容易?知道自己可能有35年的危机,要做好应对的准备,而不是选择逃避,否则只会从一个坑里出来,跳到另一个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