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程序命令 > 程序员中产知乎

程序员中产知乎

发布时间:2023-01-03 11:56:46

Ⅰ 知乎的粉丝叫啥

1.知乎的粉丝构成是:以高知、中产、白领、程序员等人群构成,粉丝素质高,经济实力强,有较强的购买力度,且对于产品具有分辨力,要求品质,对价钱敏感度小。
2.一般知乎的粉丝叫知友。

Ⅱ 知乎热议:程序员的悲哀是什么

最近在知乎看到一个很意思的问题,“ 程序员的悲哀是什么?

很多人会以为程序员“ 脱发、加班、压力大、上班摸鱼 ”等标签是悲哀,而实际上这只是大众对此的刻板映像,并不是程序员真正的悲哀

毕竟这些标签在其他行业也都是普遍存在的,只是对于程序员群体来说,这些标签被互联网放大了所以显得格外的悲哀

但实际上的程序员的悲哀却来自我们程序员这个群体的内在通病

只关注技术的实现,不关注业务逻辑

大部分程序员在学习技术的时候,只会在乎技术的实现,而不去考虑更多的业务逻辑

经常出现的画面就是:

也正因为如此有了产品经理这个冤家,国外的产品经理更多的是对于商业业务的推进,而国内的产品经理更多的是对于产品细节的把控

因此,程序员的发挥能力进一步被局限,工作日常就是等着产品和设计给出流程图,按照图纸去步步执行

这样不仅禁锢了自己对业务的思考和成长,而且等项目做砸了,第一个背锅的可能就是程序员

只关注技术的分享,不关注商业逻辑

开源精神是程序员所推崇的,各个项目托管网站、学习资料、视频的分享造就了一大帮跨行进入互联网的程序员

要是没有现在那么多开源的技术,估计市场上有一大半的程序员得下岗

但是也正因为程序员的开源精神,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涌入,毕竟环化材生只需要拿出发一篇SCI的精力,就能成为个初级程序员,加入程序员的面试大军

造成的结果就是初级人才越来越多,越来越内卷,最后35岁提前退休,卷王脱颖而出

让一个看起来高技术的职业人才通通成为了前期英雄,只要到第二年校招,就会发现自己很大概率被倒挂了

以为职业发展都是线性增长

温水煮青蛙在各个行业可能都有,但是别的行业可能是温水慢慢的蒸,但对于程序员这个行业水温还没上去来着,就有人拿着网兜把带走了

一行曾经见过,做项目前老板发奖金鼓励你把技术完成,但是项目完成上线后,为了节约成本就开了大部分程序员,留下少量的员工来进行维护

作为前期英雄的程序员,年轻点还好,赶紧去找下一份工作,但是年纪大了一点就难受了

这就是因为很多人按照惯性认为程序员的职业发展是线性模型,以后会越来越好,但很大情况下对于程序员来说职业发展是抛物线的,先增长后下降

如果没有预案准备,未来将会非常难受,当然做到一半提前转岗的不在此列

与其温水煮青蛙,不如主动的规划未来,那具体怎么做呢?

就算说程序员35岁退休,那也是针对初级程序员,技术专家的生命周期要长的多

毕竟工资增长靠工龄是不可持续的,能持续支撑工资增长的就是技术的不断精进了

不仅懂技术,而且还得更深层次的底层逻辑,才能再日常核心问题上发挥出自己的价值,这样就算优化也很难优化到自己身上

一直在技术圈子里很容易形成信息茧房,就像现在的各类算法推荐的流媒体,只推荐你感兴趣的内容,对你有帮助但不感兴趣的内容却离你越来越远了

同时跟电脑打交道久了,就更不想跟人进行交流了,越陷在信息茧房之中

所以还得多离开你的电脑桌,与人交流

只有不断的迈开腿,张开嘴,你将会发现,未来很多机会都是在与人交流中的碰撞摩擦出来的

为什么转行做程序员?那还不是因为工资高嘛

如果要提前规划未来的话,最好还是多尝试去了解兼职和副业,知道钱除了从工资里来,还能怎么来

至少赚1块钱也是好的,因为很多个项目都是从1块钱开始,然后不断滚雪球变大

只有副业开始不断有收益,那什么35岁危机、提前退休等危机全都不用考虑

程序员悲哀也都将会烟消云散了

书籍的好处就在于权威和体系健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你可以只看视频或者听某个人讲课,但等你学完之后,你觉得你掌握了,这时候建议还是得去看一下书籍,看权威技术书籍也是每个程序员必经之路。

安装 Python 环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Python常用的开发软件也都整理在这了,给大家节省了很多时间。

光学理论是没用的,要学会跟着一起敲,要动手实操,才能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际当中去。如果你不知道你该做什么,可以查看下面的实战案例。

我们学习Python必然是为了找到高薪的工作,下面这些面试题是来自阿里、腾讯、字节等一线互联网大厂最新的面试资料,并且有阿里大佬给出了权威的解答,刷完这一套面试资料相信大家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需要资料的小伙伴请私信我哦!

每个行业都有悲哀,虽然程序员的悲哀被放大了,但仍然是最有潜力的岗位

无论未来转岗、还是创业,技术能力都会成为buff为自己服务

加油,打工人~

Ⅲ 做程序员的话 ,能达到中产阶级吗

当然可以了,程序员可以说是是典型中产阶级职业。

首先,他们收入高,是城镇就业人口中行业平均薪资最高的群体;

其次,他们的平均教育程度在本科以上;

最后,他们还很讲究生活品质。

,程序员群体在轻奢品(比如欧米茄等名表),以及像沃尔沃、奔驰这种舒适、安全、高品质汽车品牌的消费比例更高,这些都是典型的“中产LOGO”。

其实,程序员就是典型的有大城市特权的职业。为什么这么说?接下来我们从工作机会、薪酬和流动性这三个角度来分析。

工作机会

对于中国的程序员们来说,现在活跃在全球各大交易所的278家IT服务上市公司就是这个行业招聘最大的蓄水池。那么这些公司都在哪呢?

我们将这些公司在地理上的分布作了个分析:

我们看到,中国仅仅有13个城市拥有3家以上的IT服务上市公司,一个北京就占据了行业的半壁江山。

北京的IT服务上市公司多达101家,包括网络、网易、爱奇艺、微博、58同城、汽车之家、陌陌、新浪、搜狗、新氧、易车、世纪互联,等等。

第二梯队是上海、深圳和杭州,这三个城市的IT服务上市公司的数目分别是37、26、20。注意,上海虽然数量稍微比深圳和杭州多一些,但一旦考虑到企业质量,杭州和深圳就马上反超了,所以依然属于第二梯队。

再接下来是成都、广州、南京等5个城市组成的第三梯队,每个城市有大约5~10家IT服务上市公司。

换句话说,一线和次一线,有着程序员难以割舍的巨大的工作机会。其实全球来看都是这样:美国活跃的318家IT服务公司,35%(113家)集中在加州的圣荷西和旧金山,英国113家IT服务公司,几乎一半(49家)都在伦敦。

薪酬

2019年上半年程序员薪资的完整城市图谱——一个清晰的趋势就是,人口集聚程度越高的城市,程序员的学历和工作经验的溢价越高。

比如说,北京本科学历程序员的月工资平均为1.8万元,而中专学历就下降到8000元,而在潍坊、济宁这些城市,本科与中专学历程序员的月平均工资的差异仅为1000元。

再比如说,北京和杭州,5~7年工作经验的程序员与有1年工作经验的程序员相比,月平均工资差异最少1万元,而在绵阳、哈尔滨和海口这些城市,这个差距只有1000元。

再比如说,一个本科刚毕业的最普通的程序员,在人口规模1000万以上的大城市工作,跟在500万以下的小城市工作,起薪能差6000元;10年之后,在大城市工作的平均年薪能达到45万,而在小城市只有13万。而且大城市机会多,稍微冒尖点就能达到百万级。

流动性

市场大,工作机会多,自然意味着流动性大。而且,一个深圳或北京的程序员,要回长沙、成都,是很好找工作的,但反过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更何况,大城市IT服务公司多,其中还有很多都是全球化的公司,跨国流动也多。像印度IT服务业的兴起就是因为美国大量IT从业者的回流。

换句话说,像程序员这样的职业,以北京为代表的大城市就是“特权城市”。

当然,程序员并不是特例,还有一些行业(职业)适合待在大城市。

Ⅳ 程序员前景好吗 知乎

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已达80万,并且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
所以,程序员还是很吃香的,如果想学习的话,可以去一家专业的学校学习。

Ⅳ 程序员怎么提高自己的开发水平 知乎

自己研究啊,找点小项目来搞搞,搞着搞着你就对技术知道的多了,自己的技术水平自然也就上去了。

比如,自己写个WebServer,写完以后你就知道,从单线程响应http请求,到多线程响应;从只支持html,到支持图片、音频啥的,慢慢的,你就能体会server的基本原理;

再比如,自己写个网络爬虫,爬点天气预报数据、新闻啥的,从单线程爬,到多线程爬,从每隔一段时间爬,到每天定时定点爬,从爬不需要登录的,到爬需要登录认证的,完事后,啥是多线程、线程池、怎么模拟登录,你还能不明白?

爬到天气预报,那你还不写个小android/ios/html5程序,把天气呈现出来,从只呈现一个城市的,到呈现可以选城市的,从没有动画的,到有动画的...什么sqlite、自定义控件、handler、ajax、webservice你还会不熟?

我就这么干的,我不是程序猿,这只是我的爱好,但学习让我挺快乐。

Ⅵ 深圳大厂程序员自述,自己37岁年薪百万,他们的压力有多大

看到了相应的文章之后,大家发现他们的压力非常大。因为他们每天都会思考很多的东西,同时还想让自己的职业规划更加清晰。因为学历不够,所以在工作的时候,他们也格外的认真,甚至还会出现通宵加班的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也会变得非常焦虑。

对于程序员来说,想要拿到更高的工资,大家就要去学习一些更新的技术。因为互联网也在不断的更新,所以每个人的大脑也要不断的进步。这样的话才能够适应该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让大家找到更合适的工作。想要进入大厂,可能会变得更加困难。所以很多人也在提高自己的学历,他们也想要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这样的话才能够让自己有足够的工作能力,去应对接下来的变化。

Ⅶ 程序员往哪个方向发展比较好 知乎

取决于职业兴趣和自身能力。


程序员的大体方向分为4个,

  1. 有管理的兴趣,可以走技术管理路线;

  2. 只对技术有兴趣,向高级程序员或者架构师发展;

  3. 对程序员不感兴趣,可以试试产品经理方向或者系统工程师方向;

  4. 如果对IT业不感兴趣,找其它行业合伙做事。

非粘贴,希望有帮助。

Ⅷ 程序员的前景怎么样 作为外行自学转入编程行业的难度有多大 在知乎看到一句话:未来人人都是程序员

从我最近看到的这些文章来分析,所谓人人都是程序员这是一个梦想,就像共产主义一样,是一个梦想,至于何时能实现那就不好说了!简单分析一下,要学习编程随时随地都可以,因为法律并没有规定谁谁谁不能学习代码,所以说入门低就是这样咯,随便买本书两个视频就能学习!但是真正要学好学会那就不一样了,首先至少要有一定英文水平,其次数学运算,再次就是逻辑思维,也就是说你至少高中以上的文化,而且英语和数学水平至少有模有样才行,最后就是兴趣了,因为整过过程非常枯燥无味,并且每天都要专研,而且不仅仅是看书或者看视频,还得跟着敲代码,还得自己思考判断,而且每年的技术更新都不一样,要不断学习等等等等,总之没有一定的兴趣和毅力最好不要浪费时间!

Ⅸ 知乎上有个非常火的话题,如何看待月入5万的人,活得像月薪五千

知乎上有个非常火的话题,如何看待月入5万的人,活得像月薪五千?点赞最高的这样回答:

当我超过月薪三万的时候,我开始高估自己的消费水平,以为可以像诗人一样,过那种只有午后和咖啡的生活。

养一只猫,养一只狗,带着心爱的女人,来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

不到两个月,半年的积蓄一无所有。

于是我开始慌了,不得不和几家甲方签下卖身契,整个下班时间都在无休止地工作,加班、熬夜、赶稿,马不停蹄,不知道太阳是什么颜色,不知道冬天是什么形状。

月薪5万,却依然活得像乞丐、像条狗!

北京白领时会理深有体会:

也是月薪5万,北京一套房子,商业贷款190万,每月还贷1万元,还30年;

沈阳的房子,贷款40万,每月需还3500元,还20年;

宝马一辆,19万,每月还5000元。

表面上她是风光无限的中产,北京有房,开宝马上班,可背后却苦逼得连自己都快撑不下去了。

在麦当劳排一小时的队,只为了买一个汉堡;

在路边和收费员骂半天,只为了少交两块钱的停车费;

熬到十点再去买菜,只为买斤7.8折的排骨。

“你能体会我每一天睁开眼,就想到身上还背着几百万贷款,每个月不赚到5万元都觉得过不踏实的生活吗?”

2

一天,一个朋友问她,你有什么爱好吗?

时会理一下子就愣住了,脑海一片空白,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沦落为一部没有感情、没有兴趣、没有快乐的赚钱机器,对周末的一切没有热情,只好尴尬地回答:

我的爱好是赚钱!

听过无数人的感慨:明明收入可以,月薪过万,有车有房,日子却过得心惊胆战:不敢休息、不敢辞职、不敢放弃、不敢倒下、甚至连死都不敢……

对未来怀着无比的恐惧,总觉得所有的一切都会瞬间消失;最害怕的是生病,哪怕不是大病,都可以让几十年的打拼瞬间化为虚无。

原来,我们一直处于这样一种紧绷、满负荷的状态,在满负荷的压力与债务中,满负荷地生活、满负荷地工作、也在满负荷地消磨。

面对风险,丝毫没有抵抗的能力,哪怕一根稻草,也能压死疲惫中的骆驼!

3

中国一半以上家庭零储蓄

去年12月10日上午,一名42岁的程序员,从楼顶一跃而下。

一个月前,他被领导谈话,意思是,你被炒了!

北航本科、南开硕士,一路985名校,华为工作8年,中兴工作6年,一路大公司;深圳有车有房、两个孩子、年薪几十万,还有一定数量的股权。

至少在被辞之前,一路高歌猛进,是别人想要而得不到的生活,可即便如此,在危机面前,同样是如此不堪一击。

出事后,他的妻子说:我们的家庭支柱倒了,留下我和9岁的儿子以及2岁的女儿,四个年迈的老人茫然失措,让我天崩地裂!!完全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怎么办?

哪怕年薪几十万,抵抗风险的能力,同样脆弱。

他的自杀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很多人表示,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明明收入可观,可生活却一直处于紧绷、满负荷的状态。有人感慨:

“人到中年的情况就是,目前的收入基本上都花在房子按揭上了,家庭花销要掐着指头过日子,一失业,整个世界就崩溃了。”

判断自己的生活是否紧绷,一个最好的标准:

半年不工作,你的生活是否还能正常运转,包括你的房贷、车贷、信用卡,都能正常还款。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的生活留有余裕,足够应对突然的震荡;

可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的生活其实很紧绷,在高负荷的状态下,有可能不堪一击。

4

然而,大部分人的生活,都处于一种高负荷的状态:

1. 零储蓄

一位朋友是这样描述自己生活状态的:

每月工资一发,房贷、信用卡,就得扣掉大半,剩下的,宝宝花费多少、吃饭花费多少、老婆买衣服、化妆品花费多少,左算右算还是不够。

曾经挥金如土,现在经常为了一块钱吵得面红耳赤,一到月底,就盼着工资早日发放。晚上老是睡不着,万一生病了怎么办?万一生病了怎么办?万一生病了怎么办?家里一分储蓄都没有啊!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报告》指出,在中国储蓄最多的10%家庭,拥有全部储蓄的75%;另外35%的家庭被称之为储蓄较多,他们占全部的25%。

最后,剩下55%的家庭,他们的储蓄是多少呢?答案是——0。

说人话就是,在中国,一半以上的家庭几乎是0储蓄,没有一分多余的钱。

零储蓄意味着什么?

在国外,你或许可以依托健全的社保体系,不至于摔得粉身碎骨。

可在一个住房、医疗、养老、教育、失业等社保体系完全不成熟的社会里,零储蓄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稍有危机,都可以将一个家庭压得彻底抬不起头来。

2. 高负债

天涯上看到一个帖子,关于负债:

“我也不知道怎么会走到今天这样,从有车有房有20几万存款,到现在负债100多万,绝望,我想自杀,可回家看到两个嗷嗷待哺的小孩,心里隐隐作痛!

天天接十几个要债电话,我崩溃了,连续一个星期睡不着了,再这样下去,不自杀也会疯掉!

今天跟老婆说想自杀,老婆说,如果想自杀,就带着两个孩子一起跳楼!”

现在,负债自杀已经算不上新闻了。随便一网络,到处都是:“80后夫妻相偎自杀,负债千万,身上只剩70元”“大学生校园贷负债百万,无力偿还留言自杀”……

高负债,是中国家庭的生活常态。

有学者指出,从2007年到2016年,中国家庭的债务率翻了一倍多。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家庭属于高负债家庭,而这30%的家庭可能不堪一击。

这样的预估还算乐观,经济学家郎咸平更悲观:

“在中国,99%的白领以及他们的家庭即将面临破产。而且是必然破产!无路可逃!这件事可能是发生在未来2—10年。你可以尽量去怀疑这个数字。但它必然发生,绝非危言耸听。”

3. 高消费

讽刺的是,明明卡里没钱还债,却还是忍不住要买买买,高消费惊人。

高消费有两种,一种是被动的、不花不行,比如买房后的消费,郎咸平认识不少白领,月收入一万多,觉得特牛逼,付了房贷,感觉还能再买一套。

高档小区、豪华装修,觉得身份地位提高了,消费也就要求更高:吃的贵、交通贵、学费贵、医疗费用更贵……

其实你不是真的中产了,而是“被中产”了:被中产式消费。月薪也就一两万,除了生活费用,基本一分不剩,很多人根本支撑不起!

另一种是主动的,忍不住地买买买,不贵到一定程度根本满足不了的消费欲值,加上盲目的跟风

大牌的唇膏、眼影、口红,奢侈品牌的包包……几乎成了女人的标配。没有,你就是廉价品、便宜货,作践自己的女人,连自己都不爱自己的女人,男人更不会疼你的女人……

不管有钱没钱,一定要买。没钱,借、开信用卡、裸贷,也得买。这是身份的象征、女人的象征、高贵的象征……地铁里,到处可见LV的包包;以及,连房都没有,却开着小车到处乱跑的年轻人……

最终,你没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倒活成了营销者眼中的样子。商家最喜欢的,就是不带脑子出门的。

代价是,夜里睡觉都会惊喜,这么多钱没还,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5

作家毛南讲过一个故事,是他朋友,在区里的某事业单位上班,还是合同工,工资不高,但单位里的陋习学了不少,爱面子,讲排场。

看到别人都有车,他也买了一辆,零首付的那种,利息高得可以。

每月那丁点工资,也就够车贷和油费,每天的生活状态就是,开着车在路上堵一小时到单位上班,其实坐地铁,半小时就够了。

几年下来,一分钱没存到,还四处找朋友借钱。父母催生孩子,不敢生。还算有点自知之明,生下来,连奶粉都买不起。

满负荷的生活状态,必然带来满满的危机,就看什么时候爆发,2年,还是10年。就像你从十几层的楼顶摔下来,没有降落伞、没有安全垫,结果就只有一个——头破血流、粉身碎骨。

在危机还没到来之前,能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放下身段,没钱就不要装有钱,老老实实,构建你的安全气垫。

欲望管理(延迟满足)

哪怕你再牛逼,赚钱的能力,永远赶不上消费的能力,这是现实。很多风险,来自你过强的消费欲望。

理财的第一步,管理你的消费欲望。

买之前,先衡量那件货品是否真的需要,是否是紧急而必需的东西。如果你连房子都没有,就想着买车,可能你会很惨。

40岁之前,就不要急着过标配的消费生活,你还不配!

另外,教育投入也需要量力而行。收入有限,就不要削尖脑袋往贵族学校送,害了自己,也可能害了孩子。

安全备用金

很多人喜欢拿外国说事,他们没储蓄,不照样过得很好吗?那是因为国情不同,那些储蓄率低于中国的国家,除了确实吃不饱饭根本存不下钱的,哪个福利不比咱们好?

养老金巨额亏空4.7万亿,年轻人能不能领到退休金,还是个疑问呢!有人感慨,能活到退休就已经不错了。所以,家庭紧急备用金很重要。

一般而言,家庭应对失业的紧急备用金,至少要能满足3个月的固定支出。就是说如果你被炒了,三个月内,你可以衣食无忧,6—12个月更好。

很简单的道理,身上有钱,才能不惧危机。

不要牺牲另一半的事业

轻易说我养你的男人,多半不带脑子。

婚姻的一大作用,是抵御风险,做全职妈妈,只会让家庭风险大大增加,算一笔数就明白。

4个老人+2个孩子+2个大人,8个人的开支全压在你头上,还有房贷、车贷、教育、医疗、交通、意外等,你确定一个人承担得起?

40岁之前,你可以透支身体,熬夜加班。40岁之后呢?

从家庭的安全系数来说,不要轻易放弃另一半的事业,哪怕工资并不高,也比做全职妈妈、全职爸爸强!

慎养二胎

之所以提出来,是因为二胎开放,不少夫妻,顶不住父母的压力或二胎的诱惑,也就一念之间,二胎就出世了。

生二胎要花多少钱,有人计算过,0-23岁,保守估计是100万元,还没考虑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但大部分家庭,其实没做好准备,原本紧巴的财务状况,可能因为二胎,瞬间爆炸。

身边不少朋友就是这样,原本两人挣钱变成一个硬扛,房贷、车贷、奶粉钱,压得踹不过气来,信用卡刷爆、花呗白条无限逾期,连周末都不敢出来玩。很多妈妈表示,自己偷偷哭过好多回。

对于二胎,还需谨慎再谨慎,如果备用金足够,没话说。如果不够,先优化家庭的财务结构,让你的家庭有足够应对风险的能力,再来考虑二胎,很现实,但也很真实。

Ⅹ 程序员真实薪水平均到底多少

阅读全文

与程序员中产知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dvd光盘存储汉子算法 浏览:757
苹果邮件无法连接服务器地址 浏览:962
phpffmpeg转码 浏览:671
长沙好玩的解压项目 浏览:144
专属学情分析报告是什么app 浏览:564
php工程部署 浏览:833
android全屏透明 浏览:737
阿里云服务器已开通怎么办 浏览:803
光遇为什么登录时服务器已满 浏览:302
PDF分析 浏览:484
h3c光纤全工半全工设置命令 浏览:143
公司法pdf下载 浏览:381
linuxmarkdown 浏览:350
华为手机怎么多选文件夹 浏览:683
如何取消命令方块指令 浏览:349
风翼app为什么进不去了 浏览:778
im4java压缩图片 浏览:362
数据查询网站源码 浏览:150
伊克塞尔文档怎么进行加密 浏览:892
app转账是什么 浏览: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