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IT面试经验:C/C++程序员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概括来说,开发中常用到的功能:串口通信、网口通信、数据库访问、数据加解密处理等等。这些方面的知识都要掌握的,细说的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相关
1、基础(Basic)
(1)变量与基本类型:语言内置类型、常量、变量的初始化、变量的作用域、变量的 限定符、变量引用、枚举; (2)typedef 和#define;
(3)数值与指针:数组定义与初始化、多维数值、指针操作;
(4)表达式:算术/逻辑计算、位运算、优先级、类型转换;
(5)语句:简单语句、声明/定义语句、复合语句、条件/循环控制语句、异常处理语 句;
(6)函数:函数声明、参数传递、堆栈概念、函数重载;
(7)标准IO:条件状态、缓冲区、文件流、字符流、本地化;
(8)类和数据抽象:类的定义与声明、类的构造函数、静态成员、拷贝构造函数、操 作符重载、类型转换;
(9)面向对象编程:数据(封装)抽象、继承、多态(动态绑定);
2、进阶(Advance)
(1)模板与泛型编程:模板定义、实例化、类模板成员、重载、特化; (2)智能指针:auto_ptr、shared_ptr、scoped_ptr;
(3)STL容器:顺序容器(vector、list、deque、queue、priority_queue、string)和关 联容器(map、set、multimap、multiset); (4)STL算法:迭代器、算法; (5)常用复杂数据结构:hash_map、boost.any、boost. array、boost. regex、boost. variant、 boost. multi_array、boost. pointer_container;
3、高级(Expert)
(1)高级泛型编程:表达式模板、模板元编程、Concept编程;
(2)程序架构,内存池,线程池;
(3)高级抽象:boost.mpl、boost.lambda、boost.fusion、boost.proto;
(4)范式应用:boost.spirit;
(5)应用程序库:boost.asio 、boost.graph、blitz++、Loki、CGAL、uBLAS;
二、系统相关
1、基础(Basic)
(1)Windows API之基础服务:文件系统、注册表、内存管理、DLL、多媒体;
(2)Windows API之内核对象:句柄、信号、线程、进程、互斥、事件、文件映射、 命名管道、邮槽、计时器、完成端口;
(3)Windows API之图形设备接口:设备上下文、打印、字体、笔/刷、路径、区域、 位图;
(4)Windows API之图形用户界面:窗口、标题、菜单、状态栏、消息、图标、按钮、 编辑框、组合框、列表框、滚动条、通用对话框;
(5)环境配置及Shell编程:环境变量、右键菜单、属性、关联; (6)Socket编程; (7)Web相关API; 2、进阶(Advance)
(1)MFC/ATL:文档视图结构、对话框、通用控件、OleDB、WinInet; (2)COM、自动化、ActiveX:Office开发、IE插件、VBA; (3)高级图形系统:OpenGL、DirectX; (4)二次开发:ObjectArx;
三、计算相关
1、计算机图形学
(1)向量:点积、叉积、求模、单位化、复合运算;(basic)
(2)矩阵:算术运算、平移/旋转/缩放/错切等变换、求逆、特征值;(basic) (3)四元组合欧拉角:与其他表示转换;(advance) (4)参数曲线/曲面:贝塞尔、(非)均匀有理样条;(advance) (5)三维几何体的构造与描述;(expert) 2、计算几何
(1)几何查找与判断:点与线、线与线、点与多边形;(basic) (2)多边形:简单多边形、凸多边形、多边形三角剖分;(advance) (3)凸壳及其应用;(advance) (4)Voronoi图/三角剖分及其应用;(advance) (5)多边形的交与并;(expert) (6)平面图;(expert) 3、数值计算
(1)数值计算的三大任务:求值、解方程(组)、函数逼近;(basic) (2)数值计算的误差、适定性、稳定性;(basic)
(3)解线性方程组直接方法:Gauss消元法、三角分解法;(basic)
(4)解线性方程组一般迭代方法:基本迭代、Jacobi迭代、G-S迭代、SOR/SSOR迭代; (advance)
(5)解线性方程组的变分迭代法:共轭梯度、预处理共轭梯度法;(expert) (6)解非线性方程组迭代方法:Newton迭代法、Newton-Raphson迭代法、同伦算法; (expert)
(7)求解矩阵特征值:乘幂法与反乘幂法、Rayleigh商迭代法、QR法、Krylov子空间 法;(expert)
(8)插值:多项式插值、样条插值;(advance) (9)数值积分:Simpson公式、Gauss积分;(basic) (10)解常微分方程:欧拉法、Runge-Kutta法;(advance) (11)解椭圆方程:有限单元法、有限差分法、边界元法;(expert)
希望可以帮到您,谢谢!
㈡ 面试,你有什么心得
准备面试到参与面试,对于企业与个人都是非常消耗精力的,尤其对于面试者而言在这个过程中想要找到一个靠谱的、心仪的公司加入,就要不停的一家一家面试筛选,每经历一个面试就像经历一场战争;尤其是那种一场战斗持续5,6个小时还经过了一个午饭或晚饭时间,太凶残了。
希望有面试需求的朋友分配好精力,应对好每一场战役。
1
全文阅读结构
求职者在接受面试邀约时应该了解的问题
面试过程中的常见错误
一些问题如何回答
了解自己的竞争优势
2
求职者在接受面试邀约时应该了解的问题
作为求职者有很多问题可以询问,当接到对方公司HR的电话时可以询问一些问题,让自己对即将开启的一段旅程有所准备。
1
将要进入的项目
了解招聘公司在招人的是什么项目、如果自己进去了会在哪个部门/项目中、这个项目是已经存在一段时间还是即将启动的新项目、有多少人,要做什么事情、这个项目有什么特点,是一个挑战很大的事情,还是比说相对比较稳的业务,了解更多的内容有助于自己在接下来的面试中有更好的表现。
2
对招聘的这个岗位有什么预期么
用人企业对这个岗位是怎样定义的:希望多少经验、什么具体能力,对未来有什么预期,当我们询问完之后HR会给出一个相对概括的额答复。这个时候通过这个答复来与自己的情况进行比对,是否匹配,或者针对答复还需要做一些准备来应对接下来的面试。
3
直接汇报人的情况
如果自己进入企业后直接的汇报对象是谁、TA的大概情况如何呀,叫什么,大概什么样子的资历背景、性格特点。
了解信息一方面可以评估自己与这位未来领导的匹配性,另外一方面看看从HR角度来看,这个领导的特点与优势,最后呢,自己即将参加的这场面试,有可能就是这个领导来直接面试的。
3
面试中常见问题
01
成体系的回答问题
举个例子
面试官:你认为什么是XX用户体验。
求职者:我觉得用户体验大概分这么三个点,第一点是用户对前三分钟的印象,用户进入产品看到的第一眼,第一次惊讶,第一次XXX,此处省略伍百字甚至一直讲不停,这几百字都在介绍第一点。然后,就自己终止了回答。
面试官:完了么?求职者:完了。
这是个例子但超级常见。一个问题问下去,答题的人知道有三点,但是就顺着第一点一直讲下去,一直讲,直到自己都忘记了人家问的是什么。知道有三点,第一点可能也说的在理,但是后边都没了?这让面试官感受是什么呢?抓不住重点、不理解面试官的问题、面对问题没有框架和体系、这些都有可能。
一个合适的答复是:用户体验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是XXXX,第二个是XXXX,第三个是XXX,(累计回答2分钟),如果再往下说的话,我可以再细分一层,您看需要继续么?
问题都是从框架入手再到细节,不能在刚开始框架都不列全,直接扎入细节中去。
02
搞清楚问题再回答举个例子
面试官:能分享一个你很擅长但是别人不懂的案例么
求职者:比如,我很擅长抖腿,花样抖腿,我抖给你看?
面试官:不用了。
不一定每个面试官都可以精准的表达自己的问题,有时候他们想了解一个问题,用精简/概括/只有自己能力接的方式提问,这个时候听问题的人其实很懵逼的,要确定好问题与具体场景之后再回答。
面试官:能分享一个你很擅长但是别人不懂的案例么
求职者:不是很明白,因为可能我擅长的东西只是我周围的人不会,换个群体他们可能比我更好。所以您想了解的具体是什么呢
面试官:我想说,如果给你5分钟,分享一个你所在的领域的知识,讲给外行听,你打算讲什么呢;
求职者:我懂了,稍等2分钟我整理整理。
㈢ 程序员应该怎样去面试 程序员面试注意事项
程序员面试注意事项如下。
1、呈现出自己完整的知识结构。
对于程序员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在短短的面试过程中呈现出自己完整的知识结构。要想做到这一点,一定要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下足功夫,既简练又丰富,引起面试官的重视。
2、重视项目经验的介绍。
无论是应聘初级程序员还是主力程序员,项目经验都是面试官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也是面试者能力的衡量标准之一。在项目介绍的时候要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项目,简单的说就是规模越大越好,参与程度越深越好。能够清晰的描述自己在项目中的工作职责和最终的完成情况。
3、重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个具体的难点问题如何解决来呈现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做法更有说服力,而且尽量突出重点内容,比如算法设计、实现过程、验证过程等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主力程序员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4、突出自己的学习能力。
程序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需要不断的学习,因为整个IT领域的技术更新速度是比较快的,面试官往往对程序员的学习能力比较关注,可以通过不同的项目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来体现自己较强的学习能力。
5、体现出自己的交流能力。
交流能力对于程序员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项目开发过程中需要频繁的交流,所以交流能力也是面试官比较关注的方面之一。体现交流能力的关键是把握住交流的主线,所有的思路要紧紧围绕核心问题,尽量不要做过多的扩展,这样容易顾此失彼。
6、描述自己的职业规划。
一个好的职业规划会给面试官留下一个好印象,也会为自己争取到更好的职位奠定一个基础。
㈣ 程序员的成功面试技巧
程序员的成功面试技巧
程序员的成功面试技巧,程序员在近几年来是很热门的一个职位,因为在很多人眼里程序员的收入是很高的,程序员想要工资高在面试的时候也是很讲究技巧的,下面分享程序员的成功面试技巧?
1、给自己写一份非常专业的简历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想增加自己的入选机会,那最好还是花点钱制作一份专业的简历。相较于你将来可能得到的巨大收获,这真的只是一个小小的投资。
2、研究面试官
当我联系程序员来面试的时候,我总是会事先发电子邮件给他,并附上我的名字和博客地址。但是让我惊讶的是,当我给他面试的时候,他竟然对我还是一无所知。
再举个正面的例子,我在面试时也碰到过这类开发人员,甚至能对我以前写的一篇博客或者做的教学视频上面的内容侃侃而谈。
你说我会推荐哪个?
面试官也是人,也会有人性的弱点和特点。Dale Carnegie曾说过,要让别人对你感兴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你先表达出对对方的兴趣。
不管这种方法是否有欠公正,但是如果你想面试成功,那么我建议你事先最好先好好研究一下你应聘的这家公司和面试官(如果知道的话)。
当今社会的信息是如此的发达,我们完全可以在Facebook、Twitter、微博、博客上找到任何人的资料。即使你只是大致浏览一番,也会让你受益良多。
3、获得内部推荐
知道找工作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吗?那就是获得内部推荐。
这不但可以增加面试机会,还能提升40%的录用几率。
前阵子,我找到了一家心仪的公司。然后直接投简历?NONO,猜猜我是怎么做的吧?
首先我找到一名和我有共同想法和意见的开发人员,然后开始关注他的博客。
接着我在他的博客中留言、发表建议,并且表现出对他的工作和公司非常感兴趣的想法。最后我成功拿到了这个宝贵的内部推荐资格。
很多程序员会说,“可是,某某某公司里面的人我一个也不认识啊”。如果你想就此放弃,那当我什么也没说,如果你愿意试试,我敢打赌,你总能想出一种方法达到你的目的。
不过这有个秘诀,那就是首先你得在网上创建自己的“名片”——让别人有了解你的机会,所以do it now吧。
4、 学会解决算法问题
这是每一个开发人员都应该具备的重要技能,而且真要掌握起来也并非那么难。
在很多面试中,都会有这样的问题,要求你在白板或者电脑上解决编程问题,但是许多程序员,即使是那些非常优秀的程序员,都会一下子大脑一片空白,完全理不出思路来。
如果你能花时间学会如何解决这种类型的面试问题,那么下次再碰到这种场景,就不会这么紧张了。
我们会紧张其实和怯场无关,主要是因为我们不熟悉这些问题,也没有自信能解决这种问题。
在这方面建立起自信之后,你就再也不会紧张了。
5、活力洋溢地回答问题
只用一个字或者一句话,照本宣科平平无奇地回答问题,或许在技术上是正确的,但是你忘了应该借此机会好好展示自己的激情——这才是一个开发人员能带给团队的最大正能量。
举个例子说,如果我问你什么是多态性,我不是要你按照课本中的定义重复给我听,我希望你能就这个主题阐述一下,然后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聊一聊。
6、小心“陷阱”问题
你为什么换工作?
说说你最大的优点和缺点。
最近一次你是如何解决和同事之间发生的技术分歧的?
在回答问题之前,你最好明白面试官问这些问题的目的,掌握如何回答这类问题的技巧。
就先说说第一个问题吧“你为什么换工作?”
在大多数情况下,面试官想知道的是你是否是一个爱说三道四、惯于诽谤抨击雇主的人。所以千万不要上当。
7、永远不要撒谎
最糟糕的事就是在面试的时候撒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如果你确实不知道,千万不要自作聪明来编造问题的答案。
相反,你应该诚实地说,你不知道或者你并不是100%肯定,但是你愿意尝试一下,然后再讲讲自己的想法。讲完之后也可以问面试官正确答案是什么,以显示你对此非常感兴趣。
实话告诉你,大多数面试官问的问题都是他们知道的问题,不然如果你滥竽充数给你通过的话就会显得他们像个傻瓜。所以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一旦发现你在撒谎,面试官马上就会质疑你的人品。
8、不要太诚实
很多程序员会过多地透露自己的信息,不要以为诚实和完全透明就是最好的政策,殊不知过犹不及。
第7条所说的不可撒谎诚然不错,但是我们也没必要将自己所有生活的细节和所有缺点都告诉给面试官。
有个性是好的,但是如果暴露了性格缺陷就坏事了。
试想一下,要是你说自己喜欢赌博或者沉迷于魔兽世界,我敢打赌,面试官肯定会重新审视你。所以在说自己信息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因为这不但会暴露你的缺陷,还会显得你缺乏应有的.判断力。
9、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
是的,很多程序员在面试的时候,甚至理直气壮地说,他们不知道链表和堆栈,因为他们没有受到正规教育或者早就还给老师了。
我也承认我们在工作的时候是用不到那些深层次的计算机科学概念的,但是作为一个专业的软件开发人员,你至少应该知道一些基本知识。
举个例子说吧,你请电工来重新给你家的房子布线,但是这电工一点也不知道任何电气工程的基本知识,你还请他干不?同理,我们也是如此。
10、关于经验
这是最后一点,但并非最不重要的,很多开发人员,特别是刚进入这一行的新手,往往缺乏相关的经验,也不知道如何增加所谓的工作经验。
这有点像是鸡和蛋哪个先出现的问题。
那么又该如何增加经验呢?
关键是要用创造性的方式。有很多方法都可以获得工作经验,但是却不必真正去一家公司上班。
给你点提示:
参加开源项目
启动开源项目
做一个移动app,放到App Store里
写一个小型的Web应用程序
参与代码交流和用户组
这些方式都可以作为工作经验写到简历中去,只要自己有想法,不愁没经验。
希望这些技巧能对各位有所裨益。如有不同想法,也请不吝赐教。
程序员的中年危机是什么
中年程序员危机
近日,中兴网信员工欧某打开26楼办公室窗户纵身跃下,结束了42岁的生命。
目前有多种说法,有说因股份转让价过低和人事部产生分歧,有说疑因内部宫斗被离职,甚至还有消息说欧有精神方面的问题。
尽管具体原因仍待进一步的核实,但却由此引发网上一波关于中年职场危机,特别是中年程序员危机的讨论。
一般来说,一个行业的收缩导致人员数量与结构的调整,大致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描述:行业规模缩减,行业人员减少,公司数量减少或规模缩减,进而导致管理层岗位变少,原本的管理层,被迫降至转入下一级岗位。
这种降岗机制层层传递,高层降为中层,中层降为基础管理岗,基础管理岗降为一线员工。与此同时,由于行业规模的缩减,一线员工数量也在减少。
于是,一线员工失业,同时,停止招收该行业的新毕业生。在这个模型中,一般来说,即便行业收缩,中层也不用愁就业,仍可留在本行业中,最坏也不过是降岗。
中年人学习能力下降明显
不过,在程序员行业中,有一些特别的因素,导致了其不同于一般行业的现象。
35-45岁的中年人,学习能力下降明显。与此同时,这是一个新技术不断涌现的时代。
一个人进入职场初期的技能、概念,过了20年后,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程序员这个行业,更是把这个特点发挥到极致。
此外,精力明显下降,不能熬夜,加之家务琐事缠身,高强度工作即便有意愿也很难付诸行动。
如果说其他行业的中层人员降级后仍可游刃有余的话,这个行业的中层降岗后,会不如自己新岗位上的同事。
所以,程序员密集的IT、通讯行业,很多中层员工就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地位。即便勉为其难地接受,也会面临收入大幅度下降的心理适应问题。
如果考虑到资产配置中较高的按揭比例,当资金链断掉,这就成为不可承受之重。
㈤ 程序员面试怎么准备,面试技巧有哪些
1.勇敢开口要求,否则永远不会是你的。通常人力主管在招募新进人员的时候,不会主动给予新进人员较高的薪水、福利,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只会按照公司既有制度,一切照旧。当我们在面试时,不要吝啬提出你的要求,这样让人家了解你的想法,也有了协商的空间。
2.了解市场行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你想要提高你的薪资时,了解其它同行的薪资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当你有这些数据时,你可以比较客观的替自己争取到应有的福利。
3.永不轻言放弃。虽然公司主管无法给予你所想要的薪资待遇,但是你也必须极力争取,因为有时因为你的坚持,公司会让步。
4.说实话。当你面试的公司在询问你上一份薪资时,最好的策略是诚实以告,因为当你用欺瞒的手段来获取高薪资,一旦被发觉对你的信誉将有不好的影响。
5.先赢得未来上司的心。首要秘诀就是说服未来的公司,你值得他们在你身上花每分钱。在面试前先准备好,表现你的意愿,先让他们喜欢上你,觉得不能不雇用你,再提出你的薪资要求。
6.把握时机最重要。提出要求的时机很重要,最佳的时机就是当未来上司已准备好要雇用你时。一般人常犯的一个重大错误便是太快接受雇主的提议了。当然你需要表现你的热忱与决心,却无须太过莽撞。“我可以再考虑一下吗?”是最好的响应,适当地含糊其词是无伤大雅的。
㈥ IT面试经验:程序员面试什么最重要
程序员面试一直是社区乐于讨论的热门话题。我自己从06年实习以来,先后经历了4家软件公司,全部是外企,其中有世界500强的通信企业,有从事期权期货交易的欧洲中等规模的金融公司,也有为大型汽车制造商开发Android智能汽车的新兴公司。跨入IT行业以来,我在求职过程中经历过多次面试,最近两年也有过多次面试别人的经验。我感觉现在到了对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看法的时候,这篇文章是我站在面试官角度对于程序员面试问题的一个阶段性反思和经验总结。
目标
相信和不少朋友一样,有了几年工作经验成为Senior后就开始了面试别人的经历。我在最初这个阶段只是按照自己的想象把”找到基础好的程序员“,”找到算法能力优秀的程序员“,”找到有Android开发经验的程序员“等作为面试的目标。但是,实际的经历告诉我,尤其是按“基础好”,“算法好”这些目标招到的人最终效果并不好。比如,有的面试者基础知识和算法掌握情况不错,进程、线程、内存等概念清晰,基本的Hash,二叉树,快速排序等数据结构和算法也比较熟悉,但是进公司后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得很糟糕。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是我的面试目标出了问题,我原先的面试方法更像是大学的算法或操作系统期末考试,按照这种方法让许多并不合适的人通过了面试,同时也可能错过了许多合适的人。
后来,我的反思是,从公司的角度讲,面试的根本目的是找到“能够干好工作”的人,而“高学历”,“算法好”,“基础好”,“有经验”这些都是表象而不是根本,它们并不能直接和“工作好”划等号。
方法
目标明确了,但接下来的问题是假设面试者是一个黑盒系统,“工作好”不是直接可观测变量,你所能直接观测的变量是基础、算法、经验、学历、性格、谈吐、年龄等等。所以,实际上,你只能从“基础好”,“算法好”等可以直接观测的量去推测“工作好”的概率,这就是一个在“X好“条件下”工作好“的条件概率问题:P(工作好 | X好)。
根据这个模型,面试所应该考察哪些方面就很明显了,那就是选择那种最具有区分性的方面来考察。比如,考察面试者的体型特征没有太大意义,因为P(工作好|高),P(工作好|矮),P(工作好|胖),P(工作好|瘦)的概率都差不多;所以,体型特征不具有区分性,这不是面试所应该关注的内容。
面试官应当结合职位的要求明确哪些因素具有比较好的区分性。比如,如果要招一名技术门槛比较高的3D游戏引擎开发工程师,面试者A具有3D游戏引擎开发的经验,但是在基础知识和算法面试方面表现一般;面试者B相反,基础知识和算法面试表现很好,但没有游戏开发经验,而你只能选择其一。你选谁呢?其实,这就是两个条件概率问题P(工作好|经验好,基础一般,算法一般)和P(工作好|没经验,基础好,算法好)。这个问题就留给面试官来判断了,就我个人而言,对于技术门槛较高需要技术积累的职位,经验更加说明问题,因此,我更倾向于面试者A。
下面,我再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对面试中常见方面的看法。
算法
算法是Google和MS等大公司面试所重点考察的内容。我个人很喜欢算法,曾经参加ACM/ICPC拿过北京赛区的13名。但是,就个人经验来看,我所接触过的绝大多数开发职位而言,算法都不适合作为考察面试者优劣的主要因素。对于普通的非算法性开发职位,考察面试者的算法就相当于考察他打乒乓球好不好一样,与目标“工作好”的相关性太低。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差不多P(工作好|算法好)=50%,也就是算法面试没有太大的区分性。
甚至,还有一种很不好的情况特别多地出现在算法好的面试者身上,我称之为“只磨刀,不砍柴”。什么意思呢?有类人只对什么A*算法,异步编程,JVM类加载机制这种纯技术问题感兴趣,对实现用户需求毫无兴趣。这类人看起来有一定的技术能力,但是对公司来讲贡献十分有限,甚至不如技术一般但认真负责的人。所以,一旦遇到面试者算法好,我就特别留意考察会不会是这种“只磨刀,不砍柴”的人。
另外,虽然我个人不了解Google和MS,但我对于其特别重视考察算法能力的面试策略是持怀疑态度的。即使在这样的世界级大公司,算法虽然重要,但可以想象在项目实施过程所遇到的各种各样问题中,算法问题绝大多数时候不会是主要瓶颈,没有到那种需要每个人都是算法高手的情况。实际上,绝大多数项目真正难点并不是一两个算法瓶颈,甚至也不是单点的技术瓶颈,而是系统性的组织、协调、设计、开发问题,有大量的看起来不是那么有技术含量的脏活累活,也有许多问题是由于信息不足,并不是技术能力强就能克服这些困难。一个团队最好优势互补,有人算法强,有人业务分析能力强,有人擅长后端服务,有人擅长前端界面,有人聪明,有人踏实,这是最好的。如果按照“算法好”的单一标准选材,必定会把许多优秀的人才拒之门外。
基础
基础面试是指考察诸如指针使用、进程线程概念等基础知识的面试,十分类似于大学期末考试题。我曾经以为基础面试十分重要,但是现在不这么看了。在工作中基础的确是重要的,但是在面试过程中,它必须具有区分性才有意义,也就是说P(工作好|基础好)的概率要高,那么考察指针使用,进程线程区别这样的基础题目才有它的意义。我的实际经验是,基础面试并不具有很好的区分性,和算法一样, 差不多P(工作好|基础好) = 50%。同时,基础面试是最容易准备的,中国人有长期的应试教育经验,要准备几个把玩指针题目太容易了。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面试者,他的C语言基础和编译、链接等原理掌握得非常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给的面试结论是:知识面不宽,只会C语言,但基础很扎实,建议录用。后来的事情证明了那个结论的前半部分是对的,但是”建议录用“错了。他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得一塌糊涂,不理解需求,不理解整体架构;同时,上班时间不是花在项目上,而是花在阅读诸如《程序员的自我修养》之类的书籍上。最后,这位同事由于长期“不出活”离开了公司。
基础不是不重要,而是“基础好”不足以说明面试者能干好工作,因为基础是属于局部性知识,而实际工作需要综合性能力,二者有天壤之别。C语言、操作系统能考高分,但是不会写程序的人在大学我们还见得少吗? 软件开发就像盖房子,综合能力是设计和搭骨架,基础知识是码砖。张小龙原先Foxmail是Delphi开发的,他它不懂C#,你如果要招聘一个开发.NET Email客户端的人,你考察他对CLR掌握得好不好有意义吗? 让张小龙来开发一个C#版的Foxmail真的会有困难吗? 你招一个精通C#但没有Email客户端开发经验的人来真的比张小龙靠谱吗?
我说基础知识不重要,和古人说的“不积洼步无以至千里”是不是矛盾呢?不矛盾!“洼步”与“千里”是一种可累加关系,但再多的“基础知识”都累加不成“综合能力”。学习软件开发要像持续集成一样,一开始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虽然规模不大,问题很多,但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小系统到大系统,从简单系统到复杂系统逐步演化。
所以,基础好本身不足以说明太多的问题,必须进一步考察综合能力。对于基础面试表现不好的面试者,如果时间允许也要进一步考察,有的面试者其实是有能力的,只是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基础和综合能力俱佳,若不能兼顾,应当综合能力优先。
经验
这里所说的经验不是通过工作了多少年来衡量的,而主要是指面试者的经历,比如,是否完整地实现过一个软件,或作为主要开发者完成过一个项目。经验的重要性在于它能说明一个人的综合能力。从项目的性质、规模和难度,面试官就可以大致判断出面试者的综合能力。如果一个面试者一直在大公司负责一个小模块的开发维护,那么基本可以判断他不具备独立或作为主要开发者承担一个项目的能力,只适合在另一家大公司做类似的事情。对于门槛较高需要长期技术积累的职位,相关经验更显得尤为重要,比如,Linux内核开发,JVM开发,游戏引擎开发,数据库实现,高级UX等。对于这类职位,没有经验的面试者即使综合素质不错也是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才能胜任。所以,基本上如果确定了你的职位属于此类,那么相关经验毫无疑问应该成为首选因素,换句话说,P(工作好 | 相关经验好)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通过项目经验判断面试者的优劣比通过基础和算法测试更加靠谱,所以,面试过程中面试官应该花比较多的时间听面试者介绍项目经验,并进行深入地探讨交流,了解面试者的知识面、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同时,可以结合项目提一些基础知识和算法的问题,比如,如果面试者做过C++相关的项目,那就可以问他如何进行内存管理?是否熟悉智能指针?如果面试者的回答不能令人满意,那么就基本上可以判断他的项目做得不是很好。
要注意的是,经验也是一个多维度的事物。比如,C++股票交易中间件系统,这就涉及(C++,中间件,股票) 3个维度。假如面试者A做过C++股票交易客户端,面试者B做过C的股票交易中间件。从语言角度看,A最匹配,从项目性质看,B最匹配,你如何选择?这就是在多个维度中,哪个维度更重要的问题,就这个例子而言,我个人更倾向于B,因为我认为中间件开发经验是主要矛盾,而从C切换到C++并不是问题。所以,面试官需要判断哪一种经验是主要的,而哪一种经验是次要的。比如,我们招聘Android应用开发,这个职位的Android技术门槛并不高,它的真正难点在于做出好的用户体验(UX)。所以,如果一个面试者没有Android的经验我们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我希望他在UX方面有经验,至少做过其他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
性格
现在,我来谈我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性格。这可能是许多初为面试官的朋友所难以想象的,怎么会是性格最重要呢?说实话,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自己也很惊讶!说白了,还是 P(工作好|性格好)的概率最高啊。我的实际经验是,如果一个人的性格好,他能把工作做好的可能性是最高的,性格好远比基础好、算法好要靠谱。
一个人如果技术上有缺陷,经验上有不足,但性格好,在团队中是很容易由其他人来补位的,他自己也很容易逐渐补起来;相反,如果一个人的性格不好,所有的技术优势经验优势都发挥不出来,甚至还会起到负作用,而且性格缺点很难改变。我一直谈到实际工作所需要的是综合性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发挥中性格是至关重要的。项目中不止会遇到技术问题,要涉及沟通、协调,不同的人不同的部门既有合作又有磨擦,如何处理这些事情都需要一个良好的性格。可以说,在开发团队里让你与众不同的不是你从哪个学校毕业,也不是你过去的经验,而是你的性格。
当然,性格是一个复杂的东西,它包含了很多的方面,并非所有方面都是程序员面试所需要关注的。我的经验是可以重点考察这些方面:
1) 态度积极还是消极。有的面试者在谈吐中就会自然给你一种积极上进的感觉,或者你可以在他的经历中发现他积极的因素,这些都不是太难看出来的。相反,有的面试者你能明显感觉到他的消极情绪。积极性在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积极的人能给团队带来朝气,也更易于合作。基本上,如果确定面试者属于态度积极的,他通过我这一关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相反,如果确定属于态度消极的,即使技术能力不错我也会十分谨慎。
2) IQ。我的经验是,总体来看,聪明的人在工作中的表现更为优秀。在面试中要考察一个人是否聪明并不一定要像Google和MS那样找些专门测试IQ的智力题,其实,你只需要看他讨论问题是不是很有逻辑性,思考和说话是不是反应敏捷就可以做出大致的判断。另外,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一个人聪明与否,眼睛是会说话的。不过,聪明也不完全是优点,比如,当公司或项目遇到困难时,往往是聪明人先跑掉了,坚守的往往是IQ一般的人。
3) 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是程序员十分重要的一项素质,它关系到项目中的沟通是否顺畅。面试官可以看看面试者能否用简明的语言介绍清楚曾经做过的项目,能否抓住要点,能否考虑到听者的相关背景。一般来讲,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综合能力都不会太差。
4) 是否具有用户意识。有人说程序员是做研发的,哪来什么用户?只有销售、市场人员才会和用户打交道。其实,这是完完全全的错误认识。你写一个模块,甚至一个API,只要有别人用,他就是你的用户。有的程序员设计一个模块或是一个软件总是习惯于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尽量地方便使用者,这就是一种良好的用户意识。具有良好的用户意识的人更能考虑别人的感受和整体的需要,而不是单纯地从自己和局部来思考问题。当面试者谈及过去的项目经验时,面试官可以常常站在用户的角度对其进行提问,从这个过程中观察其是否具有良好的用户意识。
5) 如何应对质疑和压力。面试官应该对面试者的回答以及以往项目进行合理的质疑,看看他如何应对。曾经有一位面试者谈到做游戏登录服务器的经历,我就问:“如果登录服务器挂了,怎么办呢”?他说原先虽然没有考虑这个问题,但是可以怎么怎么改进。其实,大家都理解项目中有各种不完美,这里面原因很多,只要面对质疑和压力能从容应对努力往好的方向思考解决就可以了,不需要掩饰缺陷,更不应该有情绪。我遇到过有的面试者,一旦你对其项目提出质疑,他马上产生反抗情绪,或不高兴,或不承认有问题,这很容易一下子看出来他在工作中容不得质疑和批评,这种人要想合作就很困难。
6) 个性特点。许多面试者喜欢在简历上写“精通C++/Linux“,这些字眼看得人麻木,如果有人写”喜欢C++/Linux“,我就会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精通”是没有感情色彩的叙述,而“喜欢”包含了面试者的个性,我更愿意看到面试者的个性。我相信对某样东西真正的热情远比你当前对它的掌握程度更为重要。其实,N年的经历告诉我们,同一个班的同学,同一个项目组的同事,虽然每天所学的知识,所接触的工作都是相同的,但其实每个人的成绩和表现差异是十分明显的。那么,到底本质的差异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每个人的个性。是个性使得有的人业余时间去打球,有的人业余时间去看书,有的人喜欢Linux,有的人喜欢Mac。一个人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也和他的个性有很大的关系。面试官应该引导面试者展现自己的个性,并判断其是否有益于团队。
总结
最后总结起来,我的经验是: 1) 面试官的目标是找到”工作好“的人,一定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面试,如果把面试当成了算法或操作系统期末考试这就走入了误区;2) 面试过程是通过学历、性格、基础、经验、算法等可以测试的因素去综合判断面试者“工作好”的概率;3) 在各种因素中,性格 > 经验 > 基础 > 算法。性格是最重要的,如果性格不好,所有技术能力都会大打折扣,而且技术缺陷容易弥补,性格缺陷很难改变;经验体现了一个人的综合能力,你可以从面试者过去的经历中判断他能从事哪种工作,不能从事哪种工作;基础和算法则主要起到辅助参考的作用,基础好的程序员一般适应性比较强,学新技术更快,但是切忌单纯从基础来判断一个人的能力。
㈦ 程序员面试的一些注意点,如何写项目经验
面试过程需要注意的:
笔试: 去面试之前肯定要先搜集一下相关岗位面试题,如果公司大,公司的面试题也有可能找到,具体笔试题,会在其他博客总结。
面试:本质上是向技术主管推销自己的过程,
原则:
诚实 能当上主管的人一般都会识破小伎俩,所以诚实是第一位的,不会,就说没了解过,没做过就是没做过。
会讲故事 问到概念和问题时,先说概念性的东西,然后讲出自己的学习工作经验,当时是怎么遇到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
态度 阳光,好学,不要抱怨以前公司,遇到自己了解但不熟悉的问题,可以和主管讨论,表示自己愿意研究,所有人都会被问道自己小部分不会的,不知道是正常,无关大局。
问题:
一、 遇到大量不会的,这个岗位不适合,自己回去多学习。
二、 问什么离职 上一家公司很好,不过自己想学习新的技术,接触新的业务提升自己,
三、 问有什么问题 问有关工作培训,工作所用技术的问题,不要问薪资和公司发展方向
如何写项目经验:
原则:STAR(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
项目描述(Situation ):项目用途,背景,50字以内。
个人职责(Task ):领导需要你做什么。
个人工作(Action ):你做了什么。
成果(Result): 最后有哪些成果,说出量化数据,性能提升百分比,修复bug数量,工期加快速度百分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