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铁路新技规中哪些情况不发布调度命令
1、封锁、开通区间
2、向封锁区间开行救援列车、路用列车
3、临时变更或恢复原行车闭塞法
4、双线反方向行车及由双线改为单线或恢复双线行车5变更列车径路
6、列车在区间内停车或返回
7、去区间内岔线的列车
8、临时由区间内返回后部补机的列车
9、发生行车设备故障、灾害或封锁施工后,以及列车中挂有限速的机车、车辆等,需要使列车临时减速运行、一停再开或特别注意运行
10、半自动闭塞区间使用故障按钮、自动闭塞区间使用总辅助按钮
11、超长、欠轴列车或列车挂有装载超限货物的车辆
12、旅客列车加挂货车
13丶单机附挂车辆
14、半自动闭塞区间,超长列车头部越过出站信号机(未压上出站方面的轨道电路)发车
15、在非到发线上接发列车
16、临时加开或停运列车
17、货物列车违反列车编组计划
18、双线区间在区间内进行跨线装卸作业时,对开入其邻线的列车
19、双线区间在区间内有除雪机、起重机工作时,对开入其邻线的列车
20、双线区间在区间内发生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对开入其邻线的列车
21、临时利用本务机车调车作业
22、利用天窗施工、维修
23、利用施工特定行车办法行车
24、较规定时间提前或延迟施工
25、电气化区段正线、到发线接触网停电或送电
26、列车调度员认为有必要记录的上述以外的命令
Ⅱ 请教行车人员一个关于调度命令的问题!
行车凭证绝对不可以。忘了,除了使用施工特定行车办法时可以使用列车无线调度系统转达。 查看更多答案>>
Ⅲ 单机附挂车辆时,为什么要调度命令
因为为了落实运行图及编组方案,保证运输秩序的正常运转,及时处理所辖区段内的突发情况,列车调度员代表铁道部或路局面向基层运输站段下达的书面命令,称之为调度命令。
Ⅳ 调度命令的发布调度命令的原则
一、发布行车调度命令的原则
1.指挥列车运行的命令和口头指示,只能由列车调度员发布。
旅客列车的加开、停运、折返、变更径路及车辆甩挂的命令,经铁道部、铁路局客运调度分别报告值班处长、值班主任同意签字后,由客运调度员发布。
2.调度命令发布前,应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听取有关人员的意见,书写命令内容、受令处所必须正确、完整、清晰。
3.采用计算机发布调度命令时,必须严格遵守“一拟、二签(按规定需领导、值班主任签发)、三下达、四确认签收”的发布程序。受令人必须认真核对命令内容并及时签收。
4.采用电话发布调度命令时,必须严格遵守“一拟、二签(按规定需领导、值班主任签发)、三发布、四复诵核对、五下达命令号码和时间”的发布程序办理。发布、接收调度命令时,应填记《调度命令登记簿》(《技规》附件七),并记明发收人员姓名及时刻。
5.铁路局列车调度员发布行车命令,要一事一令,不得填写其他内容。遇有不正确的文字不准涂改,应圈掉后重新书写。使用常用行车调度命令用语(见附件2)时,不用字句圈掉,不用项圈掉项号。已发布的调度命令,遇有错、漏时,必须取消前发命令,重新发布。
6.铁道部发布的“常用行车调度命令用语”未涉及的项目,铁路局确需发布行车调度命令,由铁路局制定调度命令用语。
7.设有双线双向闭塞设备的区间且作用良好,需要连续反方向行车时,可一次发布调度命令。
8.不准以月度施工方案代替施工调度命令。施工主管部门(单位)要将次日施工计划,提前上报施工调度员。施工调度员应提前向行车有关单位发布施工计划调度命令,发布施工计划调度命令,不准夹带与受令处所无关的内容和命令。实际施工调度命令由列车调度员发布。
9.施工封锁或开通的调度命令,列车调度员必须得到车站值班员的请求(CTC区段无车站值班员的车站,由施工单位负责人请求)后,方可发布。
10.发布有关线路、道岔限速的调度命令,必须注明起止里程(包括站内线别、道岔号码)及时间。发布事故救援命令、月度施工计划或施工电报涉及限速的有关线路、道岔必须注明里程。
11.指定时间段内的维修作业,车站值班员在维修作业完毕销记后应立即报告列车调度员,列车调度员不再发布维修作业结束恢复行车的命令。如需延长作业时间须列车调度员发布调度命令批准。
12.跨局途中无停点旅客列车的行车命令,可由有关铁路局直接向两端局机务、车务(列车)段下达。
13.在具备良好转接设备和通信记录装置的条件下,对以下内容可使用无线调度电话向值乘司机、运转车长发布、转达调度命令,遇限速运行的调度命令,指定由进入关系区间(站)前的第二个车站值班员提示司机。
⑴恢复原行车闭塞法;
⑵设有双线双向闭塞设备的区间且作用良好,双线反方向行车;
⑶按规定时间延迟施工或提前结束施工;
⑷有计划封锁施工开通后,指定限速要求的列车;
⑸有临时限速要求的列车;
⑹临时停运列车、加开单机;
⑺旅客列车以外的列车在非到发线上接车或发车;
⑻半自动闭塞区间,超长列车头部越过出站信号机(未压上出站方面的轨道电路)发车;
⑼进站(接车进路)信号机故障的引导接车;
⑽机车信号、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列尾装置故障;
⑾列车由列控车载设备方式人工控车转入隔离模式;
⑿列车退出隔离模式,人工转换为列控车载设备方式控车;
⒀动车组在区间被迫停车后,准许返回后方站;
⒁特殊情况下,不能在基本进路上接发动车组;
⒂铁路局规定可以利用无线调度电话发布、转达的调度命令。
14.为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和秩序,尽量采取不停车交付调度命令,具备调度命令无线传送系统的,应使用该系统向值乘司机发布调度命令,受令人涉及运转车长的,由司机向运转车长转达;符合使用无线调度通信设备发布、转达调度命令的内容和条件时,应用无线调度通信设备发布、转达调度命令。不具备上述条件时,本区段有停车站,列车调度员在进入关系区间前的停车站交付调度命令;本区段无停车站,有关局可委托有停车站的所在局通过停车站向值乘司机和运转车长转发调度命令。委托局要向受委托局说明转发调度命令的内容和具体车次,受委托局在时间允许情况下,不得拒绝委托。如来不及时,必须在列车进入关系区间前的车站停车交付调度命令。委托电话应具备良好的通信记录装置。
15.在CTCS-2级区段,对于200km/h动车组运行,站内正线或区间遇有限速时,列车调度员必须提前用数据格式向相关车站列控中心发布限速的调度命令。
对临时产生的限速或提前发布的限速命令有变化时,应通过调度命令无线传送系统向列车发布限速的调度命令。
司机接到车站关于“列控中心故障或限速命令未正确设置”的通知后,按限速命令人工控制列车运行速度。
区间限速区长度超过6000m时,列车调度员应按区间限速下达限速命令。
限速速度分为5档:45、60、80、120、160km/h。当实际限速速度小于45km/h时,列车调度员按实际限速值填写数据格式,由司机按调度命令控车。
16.使用调度命令无线传送系统、计算机或传真机发布行车调度命令,必须认真执行确认和回执制度。
17.遇下列情况列车调度员不发调度命令
⑴自动闭塞区间,出站(发车进路)信号机故障、停用时发出列车。
⑵在未设出站信号机的正线、到发线上,向自动闭塞区间发出列车。
⑶自动闭塞区间一架通过信号机故障(站间区间仅设一架通过信号机的除外)。
⑷旅客列车在技术停车站(不办理客运业务和技术作业)临时变更通过。
Ⅳ 铁路新技规中哪些情况不发布调度命令
1
封锁、开通区间
2
向封锁区间开行救援列车、路用列车
3
临时变更或恢复原行车闭塞法
4
双线反方向行车及由双线改为单线或恢复双线行车
5
变更列车径路
6
列车在区间内停车或返回
7
去区间内岔线的列车
8
临时由区间内返回后部补机的列车
9
发生行车设备故障、灾害或封锁施工后,以及列车中挂有限速的机车、车辆等,需要使列车临时减速运行、一停再开或特别注意运行
10
半自动闭塞区间使用故障按钮、自动闭塞区间使用总辅助按钮
11
超长、欠轴列车或列车挂有装载超限货物的车辆
12
旅客列车加挂货车
13
单机附挂车辆
14
半自动闭塞区间,超长列车头部越过出站信号机(未压上出站方面的轨道电路)发车
15
在非到发线上接发列车
16
临时加开或停运列车
17
货物列车违反列车编组计划
18
双线区间在区间内进行跨线装卸作业时,对开入其邻线的列车
19
双线区间在区间内有除雪机、起重机工作时,对开入其邻线的列车
20
双线区间在区间内发生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对开入其邻线的列车
21
临时利用本务机车调车作业
22
利用天窗施工、维修
23
利用施工特定行车办法行车
24
较规定时间提前或延迟施工
25
电气化区段正线、到发线接触网停电或送电
26
列车调度员认为有必要记录的上述以外的命令
Ⅵ 为什么需要运行调整和调度指挥
行车调度指挥
铁路运输的行车组织工作,最初有两种组织列车运行的方式,即时间划分制和空间划分制。时间划分制是指列车司机按行车时刻表中规定的时间,运行在规定的铁路区段和在规定的车站会让其他列车,用时间的分隔来保障列车安全运行。空间划分制则是规定列车运行前方要有一段空闲线路,以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列车司机根据车站给予的一种凭证(路签、路牌、路票)列车驶入区间。
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列车数量的增加,为了对列车群和车站作业进行统一协调指挥,设置了行车调度员,利用电话、电报通信手段,向各车站了解列车运行情况和下达调度命令,这种通信方式为列车调度员、车站行车人员和列车乘务员之间提供了直接对话的条件,从而克服了彼此分散在铁路沿线空间上的障碍,使行车调度员能够根据规定的时刻表来调整列车的运行。这种指挥方式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通过口头联系,间接了解情况后作出判断,因此有些调度员形容其为“看不见摸不着情况下的指挥”。为了改变这种状祝,1927年美国铁路首次采用能自动收集列车运行情况、车站信号设备状况,并能直接管理线路上道岔和信号机的调度集中系统,从而使行车调度工作水平提高了一大步。利用调度集中系统,可以使行车调度员能集中监视和控制列车运行,减少了人的介入和管理层次。调度集中系统是建立在局部自动化基础上的遥控遥信系统,它的基础是区间闭塞和车站联锁设备。这种系统最初采用布线逻辑和编码通信技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应用,现在采用微机在线实时监控系统,通过远距离信息交换,实现对铁路沿线设备状态的监视和控制,从而使调度指挥工作由间接了解情况转变为直接监视和控制,相当于调度员的眼和手的作用范围扩大了,这就大大提高了调度工作质量和改善了调度员的工作环境。
调度集中系统的推广应用,使行车调度指挥的装备进一步得到了完善,设备除有模拟现场设备状况和列车运行情况的表示盘,显示现场设备工作状况和集中控制现场设备的控制台外,还设置列车运行记录器,自动记录列车运行实迹,这样,调度集中设备和既设的调度电话、列车无线调度电话,就可形成行车调度员所需的看得见、管得住、说得上话、能自动记录列车运行实迹的现代化行车调度指挥技术装备。
Ⅶ 那些情况机车发车需要调度命令 我们老师说是4种 我这几天考车站值班员
中国铁路调度指挥系统
TDCS是铁路调度指挥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完成调度指挥信息的记录、分析、车次号校核、自动报点、正晚点统计、运行图自动绘制、调度命令及计划的下达、行车日志自动生成等功能,还句话说就是原来行车调度员和车站值班员需要用笔记下的东西现在都可以由TDCS自动完成。
参考欧洲ETCS规范,中国逐步形成了自己的CTCS(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标准体系。如何吸收ETCS规范并结合中国国情更好地再创新,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行产业,是社会的基础设施,铁路运输部门又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它肩负着国民经济各种物资运输的重任,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满足国民对铁路运输的要求,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铁路部门致力于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的建设,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为了适应中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迅速发展和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需要,铁道部有关部门研制成功了“CTCS系统”(即:铁路列车控制系统,是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的缩写“CTCS”)
【工作模式】
完全监控模式:车载设备正常获取列车数据、线路数据、移动授权的情况下,由车载设备自动应用的控车模式。此时车载设备监控动态速度曲线,通过人机界面(DMI)显示列车运行速度、允许速度、目标速度和目标距离等信息,监控列车安全运行。
调车模式:调车作业时使用的模式,列控车载设备按固定限制速度40km/h监控列车前进或折返运行。CTCS-3和ETCS-2等级下需要RBC(无线闭塞中心)给出授权,车载设备监控调车限速,也可同时监控调车区域。
休眠模式:非本务端(驾驶室没有激活)使用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车载设备不执行列车移动监控功能,执行列车位置功能、无线会话管理功能。
待机模式:车载设备上电并完成自检后自动进入的模式。此时车载设备禁止列车移动。
隔离模式:当列控车载设备停用时,司机停车并操作隔离开关隔离车载设备。在该模式下,车载设备不具备安全监控功能。
部分监控模式(PS):该模式仅用于CTCS-2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在CTCS-2级中,当车载设备接收到轨道电路允许行车的信息,而缺少应答器提供的线路数据时,列控车载设备产生一定范围内的固定限制速度,监控列车运行。
机车信号模式(CS):该模式同样仅用于CTCS-2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当列车运行到地面设备未装备CTCS-3/CTCS-2级列控系统的区段时,根据行车管理办法(含调度命令),经司机操作后,列控车载设备按固定限制速度80km/h监控列车运行,并显示机车信号。
引导模式(CO):当引导信号机或出站信号机开放且列车前端距离出站信号机较远发车时,车载设备按照固定限速40km/h监控列车运行,由司机负责检查轨道占用情况。
Ⅷ 铁路调度是怎么实现的。
铁路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闭塞区间,我们坐火车的时候,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见一个信号灯(铁路上叫信号机),两个信号机之间就是一个闭塞区间,每个区间在一定时间内仅允许一列列车运行,其它列车是不允许进入这个区间的。这样就保证了列车不会发生追尾事故。当列车跨过一个信号机的时候,安装在机车上的车机联控就会发出一个信号,告诉调度“某车已经进入某区间”,这样,调度就可以根据该车的运行速度和通过权限给出下一个区间的信号,以指挥该列车运行。同样的,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小站(国内规定是10公里设一个),就是如紫薇参星说的,需要有空间进行避让。 现在国内的大部分干线已经实现全自动闭塞,可以实现连续追踪发车,一个区间里可以同时运行3~4列列车,大大增加了行车密度,提高了线路使用效率。但是,某些地方干线和支线依然采用半自动闭塞或者手动闭塞,这样,一个区间仍然只能运行一列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