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程序命令 > 程序员40岁后

程序员40岁后

发布时间:2023-01-28 18:16:41

程序员40岁以后出路是什么

程序员40岁以后出路是跳槽到国企或事业单位。

说句实在话,程序员虽然在外人看来是一个高薪的工作,但其中的苦楚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高压的工作环境,不断更新的行业知识所需要具备的超强学习能力等等,这些都让不少程序员们其实很少就开始了自己的打算。

我见过一些30岁左右的程序员就已经在为自己谋后路了,比如有不少人就会选择回去考公务员、事业编或者是让家人帮忙找个国企的单位做事。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很有诱惑力,相比之前做程序员所受的“摧残”,那真的会是期待的“养老”生活。

其他出路

创业也是不少程序员们会考虑的一个方向,毕竟他们从事的工作是相对来说门槛比较高的岗位,如果再加上启动资金以及能够结识到一些写程序比较厉害的程序员或者是有着天马行空想法的产品经理,迈出创业的第一步其实是可行的。

比如我们熟悉的一款移动有声阅读应用——懒人听书,它能提供免费听书、听电台、听新闻等有声数字收听服务,目前市值好几亿。

Ⅱ 现在程序员到了40岁以后都什么出路啊

现在程序员到了40岁以后可以考虑:做管理、创业、成为技术大拿、成为行业专家,详细介绍如下:

1、做管理:

在40岁之后,程序员中的一部分人选择做了管理,自己毕竟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许多年,对于人才和事务的管理上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2、创业:

有一些人不满足于给别人打工,自己刚好也攒到了一些钱,于是就选择了自己创业。在40岁之前可能也积累了一部分的人脉,也学习了相关的财务知识和公司管理理念,这个时候出来创业是一件比较明智的抉择。

3、成为技术大拿:

其实,做一辈子程序员并没有太大的问题。重要的是,必须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程序员,也就是说要成为技术大拿,能够解决普通程序员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4、成为行业专家:

行业专业是一个公司不可缺小的角色,他们对公司的行业知识,业务流程和细节都了如指掌。行业专家一般并不是从外部招聘的一个只懂业务,不懂技术的人员。而是从程序员经过多年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

注意事项:

1、首先创业必须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不要一头雾水的去创业,这样反而会容易失败,所以做自己比较懂行的才是最正确的。

2、想要成为行业专家要能够在单位有一种创新的精神,在学习业务的同时,还应该有一种善于在学习的基础上创新的能力。

Ⅲ 程序员是青春饭 40岁后怎么办

可以继续做程序员,也可以自主创业,或者做在线"承包"的工作,成为自由职业者。

说程序员是一碗青春饭,大多是因为这是一个需要高强度脑力劳动的工种,而超过40岁的程序员身体机能逐渐弱化,家庭琐事缠身,往往面临继续做技术还是转做管理的局面。有人考虑转型,当然也有人选择对这份职业矢志不渝。

但是,无论在一个社会还是公司,管理者永远都只是少数人,大多数公司也只有一个CEO、CTO和CIO。少数就意味着激烈的竞争,尽管如此,最终达成个人目标,赢得社会赞誉的人也有很多。比如4月初接任王坚的阿里现任CTO张剑锋,还有雅虎美女CEO玛丽莎·梅耶尔。

可以说,作为一名管理者,你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水平,同时也要求背负团队进度和效率,也要求任职者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卓越的领导力。

从一名普通的"码农"晋升为上市公司的CTO或者CEO,整个晋升之路就像是一个漏斗,很少有人能沉淀下来。但是,这仍然是程序员寻求一条专业化最理想的道路。

自由职业者当国内对于自由职业者的定义还停留在无业游民或艺术工作者的时候,很多国家的程序员已经实现在家挣钱的梦想。很多国家成熟的IT环境让程序员成为IT自由职业者似乎并没有那么难,方式主要可以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

程序员应该都知道或者接过一点儿"私活儿",少则三五百,多则成千上万。其实这也是成为程序员自由职业者线下盈利的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只是,这需要程序员认识一帮能够给你私活儿的朋友,还需要擅长和对方谈业务。相比线下利用人情关系接私活儿的方式,在线众包业务似乎更适合自由职业者。

类似于freelancer的网站在国外已经出现很久,目前国内也出现一些相似的网站。程序员可以通过在线"承包"的方式,凭自己出众的业务能力和好运气来抢工作。

Ⅳ 40岁的程序员失业了如何自救继续找程序员的工作吗还是应该转行

每一个人都有中年危机,其实所谓的中年危机,大家除了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此外最重要的无疑就是关心自己在职场当中的处境如何?最怕就是失业,一旦失业就失去了收入来源,生活当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都必须要靠经济支柱去解决,失去的收入就意味着这座大厦就要倒塌了。

也许大家认为程序员是一个高薪而且技术含量极高的职业。但是往往我们也发现,程序员要想能够在职业生涯当中获得比较长久的职业年限,确实是相当困难,毕竟很多人的职业生涯都是从大学毕业开始算起,在黄金的十年发展阶段,一旦面临到了35以及40岁这样的年龄阶段,大多数的在职程序员都已经从此激流勇退。

其实任何的一个职业都有它的一个生命周期,除非自己有能力有背景能够进入国企乃至公务行政系统,那就安枕无忧。否则大家即便是面临着中年危机,首要任务就是让自己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扛起一个中年人的重担。

Ⅳ 那些 40 岁的程序员都去哪了

前些时候北京市政府做了一个关于 996 的调研,第一时间我参与了调研,同时发到所有读者群,让大家一起发声。


不少朋友开始热烈的讨论起来,有人很乐观认为这是改变的开始,也有人觉得这就是走一个形式。 不管怎么说,也算看到政府针对这个问题开始有行动了。


其实 996 最残酷的一点是:年纪大的人很容易被无情淘汰。中国互联网的 35 岁危机是和 996 盛行分不开的。


996 对于打工人来说,绝不可能常态化!


为什么不能常态化? 从生理规律上看,脑力劳动者如果不以进 ICU 为目标,那么每天能够认真投入的时间,八小时也就到极限了。 人毕竟不是机器,是血肉之躯!


但中国老板普遍希望程序们 996,别激动别骂,这是残酷的现实。


同时中国老板们偏爱年轻人,为什么?很简单,老了之后,你舔活速度显然没有年轻人来的卖力,来的凶猛!长年累月的辛苦劳作,已经让你这颗螺丝钉生锈甚至发霉了!如果你是老板,这个时候你还要支付比年轻人多 2 倍的薪资,你怎么选?


更别提,年纪这么大的你,还有各种猝死风险 ,拿最近的 pdd 猝死事件来说,在超级大小周(996+997)的压力下,这么年轻的女孩都猝死了,更何况 40 岁的一线码农?那猝死率该得多高了?企业的商誉还要不要了?


显然,资本家一定会作出最商业最正确的选择:年轻人,甚至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些最新鲜的韭菜才是他们的最爱。


所以,对于打工人尤其程序员而言,996 本身反而不是最大问题,最大问题是我们如何跨越大龄危机。


相比等待环境发生改变,不如主动思考清楚这个问题。


想起去年写过的一篇旧文,再次分享给大家,讲的是我身边五个大龄程序员的故事,绝对真实的经历分享,有洋哥的同学、朋友、下属,他们都成功的跨越了 35 岁危机,希望他们的经历对大家有一点点启发:


1.沉迷是一种力量


第一次见 A 君是 10 年前参加人人网的面试,他是面试官,那个时候 A 君 35 岁,担任后端 leader。入职后,我发现,他用于做管理的时间不多,90% 时间在疯狂编码。


A 君基本没有社交,上班就是撸代码,下班就是回家带孩子。他对优秀的工程师容忍度极高,对差一点的完全没耐心。


偶尔能听见他训斥下属的吵闹声:“这个类写成这样,你没看代码规范吗?”、“这个线程池不能这么用,给你说多少次了!”、“是你没听清楚还是我没讲清楚?不能这么干!”。


一次下班,和他一起回家,一路上给我讲各种编程技巧和方法论,我听的津津有味。聊了差不多半小时,心想可以换个话题了,于是我问:“您周末 娱乐 都干些什么呢?”,他是这样回答的:“我会去看些开源代码,自己改着玩很有趣”。那一刻,空气都凝固了,这话我实在没法接下去了。


后来有一天,A 君上班拍桌子,暴怒之后冲了出去。大家一脸懵逼,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大 Boss 批评他不懂管理,只知道埋头写代码。


几年前,和他在微信聊了一次。他去了一家创业公司做技术负责人,我很好奇,很想知道这次他是怎么做管理的。


我问他:“您现在是怎么带团队的”,这一问不要紧,聊了半小时。从 Flutter 的优越性到微服务的落地,再到 Google 出了什么新技术,顺带鄙视了一些还在用落后技术的公司。一顿硬核技术科普下来,收获挺大,但是管理这两个字?嗯,不存在的。


我现在理解了,他压根就不关心管理,聚集一帮极客跟他一起成长战斗才是最开心的事情。


A 君今年快 50 了,前不久和其他人聊起他,大家都感叹,这老哥战斗力太强了,真是那种一顶十的程序员。

有时候,沉迷是一种力量,焦虑?不存在的.....


想起 A 君给我说的那句:“我要开心 coding 到 80!”。我真心相信他能做到。


2.不服就是干


这次说说我的好朋友 B 君,今年 40 岁,曾经鹅场的高级工程师,7 年前,晋升失败一怒之下开启了创业之路。


我们是在 CSDN 论坛上认识的,他帮我解决了一个底层操作系统级的防劫持问题。后来经常问他一些排查线上故障的方法论、微服务怎么拆分、如何做出能抗更高并发的架构,他都非常耐心的指导我,他还有句口头禅:不服就是干!


B 君出来创业没拿融资,自己投了 100 万。团队 5 个人,挤在一个很小的民房。创业期间找他喝酒,他告诉我:“我一定要改变世界,否则我会被世界改变”。


一年后,再次去找他喝酒,这次他脸色灰暗,人也非常低迷。原来前期 100 万烧完,又投入了 50 万积蓄,项目还是没有做成。酒过半巡,他突然抱着我哭了起来,我这才得知因为积蓄全部烧完,他女朋友已经和他分手了。


再后来,他回到大厂当程序员,级别薪资跟创业前相差无几。谈起创业经历,我为他惋惜,而他并不后悔。


两年前,他开始炒比特币,炒着炒着嫌这些交易平台做得都不够好,于是空余时间动手做了一个交易平台。


去年,B 君告诉我,他的交易平台融资 500 万,再次出来创业。第二次创业,他已平和很多,没有豪言壮语,让公司活下去是最大目标。


今年听说 B 君的公司已经快 30 人了,为他祝福,相信他一定能改变世界。


有时候,我们需要点不服就是干的精神!


3.反焦虑


这次上场的是 C 君,硕士师兄,40 岁。C 君是一名大厂总监,他花了四年时间跳了三次才来到当下的这家大厂扎根下来,带 100 人团队,每个月安安稳稳拿高薪,不用担心公司倒闭的风险。


以 C 君的专业技能和学历背景、工作经历,其实完全不需要担心没工作。可他总是莫名担忧,害怕自己没有创造更多价值。


100 人的团队不是那么好带,除了技术之外还需要精通业务产品、精通组织流程、掌握良好的沟通推动技巧、在大厂还需要明争暗斗。


一次和 C 君聊天,他感叹到:“还是写代码有安全感,做管理不仅心累还觉得自己没创造价值”,可不是,这种焦虑几年前我也感同深受。


大厂的高 P 看起来风光无比,其实要跳槽也不容易,毕竟中小公司能接得住大厂高 P 薪资期权总包的,并不多。


有时候,不是现在取得了成就就会开心,决定因素是你未来会不会更好,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不仅不会开心还有可能带来焦虑。


C 君就陷入这种焦虑当中,总是担心未来的上升空间和 40 岁以后的收入。特别是大厂还有年龄线的要求,到一定年龄不能晋升就有可能被淘汰。


有一段时间,公司领导层波动,他面临被连带的危险,甚至需要依靠抗抑郁的药物。但最终他依靠持续有规律的运动和学习新领域克服过来。


C 君给我提的最多的话: “反焦虑很重要”, 是啊,真的重要,从 C 君身上我真正学到了一点:无论你是否能成功,首先要反焦虑。


4.舍命狂奔


这次要说的是清华 MBA 同学 D 君,39 岁。他在通讯行业干了 10 多年,超级专家那种,带十人团队。


问起他读 MBA 的原因,他很坚定的说:“我对投资非常感兴趣,就是为了转行投资才这么大年纪了还选择读书”。


清华 MBA 课程安排的很紧张,我们都是六日班,也就周六半天周日全天,而他公司的工作非常忙,几乎 996,但从没见过他迟到过一次。


三年时光,D 君在跟时间赛跑,小组讨论、企业访谈、课程作业,他都完成的堪称完美。有一次我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拼?他说,当你笃定一件事,确定一个目标,那剩下的只有舍命狂奔。


毕业后,D 君如愿以偿加入一家投行,当上了投资人。有一次很好奇的问他投资人的收入,他告诉我刚入行薪资很低,只有之前做架构师带团队的 1/3。但他说这话的时候,一脸幸福感。


去年 D 君已经晋升为所在机构的合伙人级别,为他感到开心。


5.接受现实


最后上场的是老同事 E 君,41 岁。他是那种职场老黄牛。属于领导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的人,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但个人成长一直比较缓慢。


前几年开始 E 君就不太顺了,因为编码能力一直没有达到高级或者架构师水平。他其实一直在跟年轻人拼体力,而随着年龄增大,是真拼不过了。我和他经常讨论的话题是颈椎病如何康复。


去年 E 君所在公司效益不太好,领导决定裁员,他进入了优化名单。被优化后,他休息整顿了好久,将原来 90kg 的体重减到现在的 75kg,颈椎病也恢复不少。再开始找工作,大概花了几个月时间,他终于找到了一个不那么满意的 Offer。


听到他找到下家的消息,我还挺为他开心的,因为这个过程我也帮他各种投简历,但大佬朋友们一听说 41 岁还是中级水平,都不太愿意给面试机会。


没想到过了半年,我和他吃饭,他对我说:“洋哥,我没有入职这家公司,我想明白了,继续做程序员对我来说没意义。我拿积蓄开了个小店”,刚听到消息,我非常惋惜,编码十多年最后却去做小生意,在我眼里就是逃兵。


直到最近去他小店玩,我才发现,这也是另一种好的生活。他开的是一个小型亲子游乐园,带上小孩,一边陪小孩一边工作,月收入也不差,养家完全没问题。这一瞬间,我产生了一种羡慕的情绪。


有时候,接受现实然后重新出发,未尝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最后的话


程序员不是一个“银发职业”,但也绝不是如某些贩卖焦虑的自媒体宣传的那样:35 岁危机,40 岁失业。


40 岁的程序员有的做了大厂中高管、有的成了小公司联创、有的成了连续创业者、还有的转行投资金融、也有人继续坚持写代码战斗在一线。


不可否认,有一部分人会被行业淘汰出局,但互联网的老年人在其他行业恐怕还是年轻人,接受现实,人生再起航完全没问题。


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因为年纪的增长而焦虑,因为焦虑本身除了干扰我们成长,没有任何意义。


尽最大努力,做最好打算,但接受最坏的结果。在这个复杂多变的 社会 ,反焦虑、不断提升认知,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技能将永远重要。

Ⅵ 程序员是到了40以后就没有工作了吗

也不一定,看自己的需求吧,这个年龄段有经验的还是有公司想要的,毕竟有经验,但最好以后自己做好规划,毕竟年龄段摆在那里,看看能不能向管理层或者其他方向发展一下。

Ⅶ 快40岁的程序员了,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

很多人都有一个错觉,只有国内程序员才要趁年轻,年纪大了受歧视,国外程序员想干多老就多老。近期有一个统计:2000年的时候,大公司程序员的平均年龄大概是在36岁,而2018年这个数字下降到29岁,Facebook的员工平均年龄更是低于29岁。这说明从统计数字看,国外程序员的平均年纪也是在下降的。

普遍来讲,所有程序员面对的中年危机是一样的。这不,前段时间就有一位国外程序员在Hacker News上发了一则帖子,咨询一些关于人生职场的建议。

很多程序员纷纷建言献策,讨论非常激烈。虽说每个人都是独立不同的个体,但仍有一些基本经验,对程序员群体有通用性的借鉴意义。

重视身心健康,这是第一位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你病了或离开了,会对整个家庭造成巨大的打击。

人到中年,身体会出现肩颈疼痛、高血压、脱发等不少毛病,同龄人中甚至有患有严重疾病的朋友。这一阶段的程序员,兼顾着家庭事业的重担,抑郁和焦虑情绪还会不时出现。为了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建议大家纠正生活和工作中的坏习惯,养成长期跑步、游泳等运动习惯,学会自我疏解,保持开阔的心境。

多花时间陪伴家人、看看父母。而立之年,剩余时间变得有限,注意时间都花在哪里了、花在谁身上了,不要在琐碎事情上浪费时间,尝试享受生活里的点滴,尽可能多得给家人和孩子提供支持。

对于志同道合的朋友维系友谊,往往关键时刻你们可以为彼此提供帮助。

工作方面,建议每年都要进行职业规划。无论是晋升管理层,还是成为特殊领域的专家,这能让你集中精力控制自己的工作生活:目标、责任、要求、差距、成长方案,以更少的时间发现机遇。

时刻提醒自己走出舒适区,保证自己掌握的技能组合与时俱进,符合市场需求。到了40岁,你必须具有一定高度的技术视野和业务洞察力,这样才能持续拥有竞争力和影响力。技术视野和业务洞察力不仅需要大型项目经验的积累,还要紧跟一线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

当然,程序员的40岁不只有焦虑和危机,也有不少好处。你已经积累了很多有益经验,对生活能更好的掌控;如果你正在考虑做些大事的话,那么40岁刚出头是打破常规的最佳年龄。人生如戏,到头来总要落幕,每个技术人会围绕自己创造一个小世界。

总之,对技术保持灵敏的嗅觉、好奇心、学习力,Keep going。

Ⅷ 青春饭的程序员,40岁左右可能面临失业风险,有创业路子吗

我本人就是一名程序员,年龄40多岁,性格原因,不喜欢走管理的路线,一直还在coding的路子上艰难地挣扎着。

从事这行20多年,大学刚毕业的时候,it行业也刚起步,周围的同事基本上都是前后一两界的,整体年龄较低,二十四五岁是主流,那时我们就传着,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干到三十五岁就到头了,虽这么说,但是那时真没有考虑过以后的事,对以后的职业生涯也没有什么规划,反正都还早。

时间转瞬,三十五岁大关过去,感觉好像也没那么可怕,周围的同事虽然也有新毕业的年轻人,但是行业整体年龄也增加了,三十多岁的程序员也不少。那时也考虑过转做管理,领导也曾给过一些机会管理几个人,担任项目经理,但是做过才知道,不擅长硬做的话,真的很累,总是感觉空有一身力气却发不出来。

好在技术一直没扔,在日常工作之余,始终追随着技术的最前沿,什么大数据、人工智能,代码能力也没有放弃,工作重心也经过与领导沟通专做架构方面,总算找到合适的发力点。

至今40多岁,维持着这种状态,感觉尚可,虽然it业整体的年龄又有所增加,但是周围更多的是比自己小的了,很多领导也没有我大。

现在的年纪,已不像年轻时候了,那时,因为技术有信心,不担心失业,通常是我辞退了公司,另谋发展,从不担心公司辞退我。现在就差着点了, 即使自认技术过硬,但是真的失业,可能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尽量还在工作的时候,多做积累,不要提前过度消费,还清车贷、房贷,多留些积蓄,一旦失业,缓冲期能长些,即便要干点什么,也要有足够的启动资金。

找找网上的兼职开发,多留意一下freelaucer类的网站,或者做点小买卖,不用多赚,保证日常正常开销,不过多消耗积蓄即可。

创业,说实话,很难,家庭的负担经不起创业失败了。

创业就是唯一路子,本人42,前年被公司裁员,就想了创业路子,但没人投资,就把房子卖了500多万,然后开了家公司 游戏 开发,前期很困难,但三月份公司已经 游戏 流水400万,逐渐盈利,再过几个月应该有2000万月流水不成问题,所以人生必须拼,要不然怎么知道自己有多少潜力

创业九死一生啊 还是安安稳稳找个外企或者国企过日子吧 事业单位如果能进得去最好不过了

我是过来人,很有必要给后来者说说我的心路历程。

我在一家自动化公司做设计和调试工程师,干了15年,这些年来看着公司一步步壮大,也看着公司一步步衰落,心痛如绞。当然有行业衰落问题,也有其他问题。

作为一家 科技 型公司,赚了钱不是投入研发进步,而是去搞房地产或者服务行业,我实在无法理解。但是我们无法左右公司的决策,只能随波逐流。

公司转型后,原来业务少了,技术工程师没有什么用了,在公司各种降薪降待遇的情况下,大部分原来的员工都离职了,我也一样。公司原来做市场销售的同事还不错,自己开了公司做业务。只有我们这些技术工程师,不知道到哪里去,同事们只好各自找一家公司先待着。现在我慢慢联系原来的客户,由于技术能力还不错,给客户服务好,客户也接受我,因此已经注册了一家小公司,准备把业务做起来。我相信天道酬勤,只要产品质量好服务好,价廉物美,一定能得到市场认可的。大家祝福我吧。

实际上,我现在40多离职了,才想起自己开个公司做业务,已经很晚了,很后悔没有在以前这么多年的工作中有意识的建立自己的客户群,可能这就是技术工程师和市场销售工程师的区别。

我的忠告是,如果一家公司值得你一生去守护,那么勤勤恳恳工作吧。如果一家公司老板只想赚钱后不求上进,那么就早点拿主意,规划后面的人生道路。不要等到被离职被裁员了,才知道爪麻,悔之晚矣。

我是技术型工程师,创业路子我不熟。但是你40几岁,接触的客户肯定多。那么可以干自己的本行,试试看看有没有机会,这样要顺利很多,也容易成功。俗话说,天下无新事,做熟悉一下不吃亏。祝你好运。

没有

Ⅸ 程序员四十岁以后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适合我回答。我是99年毕业的计算机系本科生,所以同学基本上都是40岁上下做it的人士。我就捡着几个年轻时做过程序员的同学例子给你们说说,看看这些程序员40岁以后干啥去了。

同学A,2000年去了某大公司H做开发,因为善沟通有亲和力,后来逐渐脱离技术岗,做项目经理,售前,现在负责对外投资。

同学B,2000年去了某大公司H做开发,因为天赋好,技术岗位一路上升,做到中层领导职位,后来看好某新技术,毅然离职创业任ceo,坚持写代码至今。如今一边经营公司,一边写代码,一边组织小乐队吹拉弹唱,等着风口到来好起飞。

同学C,进入对日外包行业做程序员,现在自己组建软件开发公司做老板,时不常的还会弄弄代码啥的。

同学D,进入对日外包行业做程序员被外派日本,后来定居日本,目前仍然是做维护代码工作。

同学E,进入通讯领域做程序员,在换过多家公司之后,依然以资深专家身份玩弄着代码,并以此为乐。

同学F,经历了北漂创业,身体健康亮红灯后,再次回到软件外包行业打工。如今作为资深程序员坚持在代码第一线,还经常加班。

同学G,毕业之后不久就炒了公司,做了软件开发个体户。从共享软件到如今的APP开发,总能弄出名堂在排行榜中占有一席之地。十几年如一日,一边潇洒生活,一边弄弄代码保持排行名次。现在生活无忧,不停生孩子玩儿。

同学H,毕业后进了某大公司Z,做程序员。如今在Z司的下属公司做某项目负责人。

所以说,各个行业呢,都是有深度的,不仅仅是写代码那么简单。只要你愿意做下去,多年的行业经验积累会帮到你。

软件开发,或者说程序员工作,说到底就是一种工作。跟其他工作一样,都是用来养家糊口的。喜欢呢,就做得开心些;不喜欢呢,早点转行也好,或者继续靠这个赚钱同时,培养点其他爱好也好,都行。

Ⅹ 程序员40岁之后怎么办

网上大多数人认为程序员40岁之后很少的原因无非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在于40岁之后无论体力,精力,学习能力都下降,不能和年轻人在拼比了。所以40岁程序员的竞争力完全不如20多岁的小伙子。
这一点我认同一部分,的确男人在40岁之后由于生活压力,家庭压力 ,身体压力 等会造成精力和体力的下降。但是40岁之后的程序员有着多年的经验。如果一个优秀的程序员能够在40岁之前一直学习,必然他的经验会非常优秀。能够学会这种优秀的框架,了解优秀框架的设计原理,懂得各种底层的技术原理,有着丰富的软件设计架构经验,各种编程语言的熟悉或者甚至说精通。由于技术是想通的,所以学习新的语言也会简单很多。试想:如果设计一个能够承受秒钟上万的请求的高度并发系统,优先选择是那个人?但是前提是你能够不断的学习,一直努力提高自己的眼界和能力。如果天天混日子,天天做一些crud的操作,做了10年的java程序开发,连单例模式都写不出来的人,除了java其他都不会,竞争力的确不如20岁的年轻人。
2 年龄大的程序员外面的公司会有一些歧视,供应的职位相对来说比较少。
的确,在一些小的公司,由于不需要很高的技术要求,不需要丰富的经验,所以会有年龄的限制,希望更多的压榨年轻人的精力和薪水。但是也存在对经验和设计能力要求很高的公司,是不在乎年龄限制的。
3 业界的潜规则,歧视40岁之后还写程序的人
其实国外人的人40岁之后的程序员还是非常庞大的,在中国,这是一个业界规则,暂时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所以40岁应该是程序员的一个分水岭,在目前中国这种大环境下,作为一个IT工程师,还是有必要考虑一下40岁之后的打算
个人觉得程序员无非有以下几个方向:1 转管理这个是很多程序员的想法,不过想想中国500W程序员,按照10:1的管理比例,有50W的管理岗位,如果大家都这样的打算,将会是10个人竞争一个人的岗位。
2 做业务分析
现在很多公司都有复杂的业务,比如保险,电商,银行,可以精通某一个行业,以后就专心了解这行的业务,做业务分析等等。
3 转行很多人估计都选择这一条路,的确挺简单。不过也很可惜,如果真的对IT没有兴趣,干嘛不在转,浪费自己那么多的时间4 架构师很多人架构师有不同的定义,认为架构师不用写代码,不用了解细节。我这里定义的架构师可以不用写代码,但是一定要了解细节。
5 独立程序员
这个是我最近看到国外的一个独立程序员一个blog才收到启发的。其实随着移动方面的成熟,完全可以开发应用来赚钱。自己在家里办公,自己建立一个工作室。
自己未来还是想做一个独立程序员 自由万岁!

阅读全文

与程序员40岁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at89c51编程器 浏览:341
项目经理叫醒程序员 浏览:342
autocad旋转命令 浏览:660
手机版wpsoffice怎么打包文件夹 浏览:579
在成都学车用什么app 浏览:818
grep命令管道 浏览:426
java修改重启 浏览:567
单片机供电方案 浏览:770
airpodspro一代怎么连接安卓 浏览:218
豌豆荚app上有什么游戏 浏览:283
公路商店app标签选什么 浏览:339
linuxoracle命令行登录 浏览:227
android深度休眠 浏览:173
php微信开发例子 浏览:845
医得app登录密码是什么 浏览:142
spring开发服务器地址 浏览:411
服务器上如何查看服务器的端口 浏览:678
单片机服务器编译 浏览:770
单口usb打印机服务器是什么 浏览:859
战地五开服务器要什么条件 浏览: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