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以案释法”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是否具有可诉
我国法律法规及规章中规定了许多责令性行政行为,如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责令限期治理、责令限期整改、责令拆除违章建筑等。在日常行政执法活动中,行政机关会作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的行为也很常见,由此引发的行政争议也较为普遍,而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是否具有可诉性在理论上与实践中均存在争议。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指行政主体为预防或制止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危险状态及不利后果,要求违法行为人履行法定义务,停止违法行为,消除不良后果或恢复原状等具有强制性命令性的行政行为。《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限期改正违法行为。"由此可以看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是实施行政处罚程序中的行政行为。这种行政行为本质上属于行政命令中的禁令,即行政机关依法要求行政相对人不为一定行为的意思表示。该行为的作出仅使行政相对人的行为受到限制,并未赋予相对人权利。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一经作出便为行政相对人设定了义务,无论该行政命令是否合法,若行政相对人不执行行政主体的命令,就会受到行政处罚或行政强制执行的后果。因此,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是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一种独立的具体行政行为。如果行政相对人实施的合法行为被行政主体错误实施了责令停止的命令,就会导致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⑵ 特朗普对哪八国的旅游禁令已经全面生效了
美国国务院:特朗普对八国的旅游禁令全面生效。
据悉,今年1月份,特朗普首次针对几个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发布了旅行禁令。3月份又发布一份修订后的禁令,此前该禁令被联邦法院否决。修订后的禁令在9月的一场漫长的法庭争辩后,被现在的版本所取代。而这一被美国最高法院批准的禁令,是这项“争议政策”的第三个版本。
目前,这一裁决的长期影响还无法判定,但正如马里兰州地方巡回法庭此前的裁决中所说,这一针对包括8个国家超过1.5亿人的基于国籍的旅行禁令是前所未有的。对于这种明显的基于国籍的歧视是否违反联邦法律,以及总统对于移民法有多大酌情处理权,仍然存在巨大争论。
一些中东媒体认为,旅行禁令的出台,是特朗普在履行他的竞选诺言,也是为了体现“美国优先”的立场,更是出于特朗普及其团队对穆斯林的一贯偏见。今后,美国和伊斯兰国家的关系将更加紧张,中东局势也因此更趋复杂。
⑶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属哪类法律文书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属于告知类法律文书。
告知类法律文书具有警告、限制的、行政指令等性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本质上属于行政命令,具有约束力,一经作出便为行政相对人设定了义务,无论该行政命令是否合法,若行政相对人不执行行政主体的命令,就会受到行政处罚或行政强制执行的后果。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是行政机关作出的决定,但非处罚决定, 行政决定是具有行政权能的组织或者个人行使行政职权或履行行政职责,针对行政相对人所作的直接产生外部法律效果的行为。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由执法大队统一管理。空白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由执法大队报经分管局长签字同意,加盖分局公章统一保管使用。具体发放须经监察科、大队负责人或局领导同意方可发出。
(3)禁令行政命令扩展阅读:
《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据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虽然,《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并没有明确规定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不能提起行政诉讼。但是,如果连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话,会导致原告诉权的滥用。
因为作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是行政处罚程序的一个环节,不是行政处罚程序的终结,行政相对人尚有救济途径,完全可以等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对行政处罚决定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限期改正违法行为。由此可以看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是实施行政处罚程序中的行政行为。这种行政行为本质上属于行政命令中的禁令,即行政机关依法要求行政相对人不为一定行为的意思表示。
该行为的作出仅使行政相对人的行为受到限制,并未赋予相对人权利。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一经作出便为行政相对人设定了义务,无论该行政命令是否合法,若行政相对人不执行行政主体的命令,就会受到行政处罚或行政强制执行的后果。
⑷ 什么是行政禁令
以政府机构行政法规的形式确定禁止决定或命令,称为“行政禁令”
⑸ 世界最离谱行政命令:市长下令禁止居民死亡
The mayor of an Italian town has forbidden residents to die
⑹ 对华为的禁令被延长至2021年5月,意味着什么
【ALENG 自媒体】5月14日早间自媒体专稿,2019年5月15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国公司使用被认为具有国家安全风险的公司的电信设备。尽管该命令没有指明哪些公司“具有国家安全风险”,但是美国商务部随后发布了一份“实体清单”,将华为及其旗下70余家子公司列入该名单,导致华为的智能手机无法使用至关重要的谷歌GMS移动服务,对华为智能手机的海外市场业务造成巨大冲击,时隔一年,这个针对华为的禁令又被延长了整整一年,延期到2021年5月15日,那么,延长对华为的禁令,对华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据路透社的消息,特朗普日前签署行政命令,将针对华为的禁令延期一年,至2021年5月15日,在此期间,美国公司将不得与被认为“具有国家安全风险”的外国公司进行合作,除非获得特别许可。对华为来说,这是一个糟糕的消息。
先,延长禁令,意味着华为在未来一年时间内,都无法使用谷歌移动服务(GMS)。虽然华为的智能手机使用很多来自美国公司的技术和硬件,但是像高通这样的公司得到美国商务部的特别许可,可以与华为进行合作,谷歌虽然在第一时间也提交了许可申请,但是迄今仍然没有得到美国商务部的批准,这直接导致了从2019年5月以来,华为发布的智能手机无法使用GMS服务,其中包括Mate 30和P40系列,这两款旗舰机型由于没有GMS服务,在海外的销售业绩惨淡,华为因此遭受巨大损失。
根据华为官方的说法,2019年,华为智能手机业务中,海外市场销量下滑40%,而在2020第一季度,华为在该领域的销量持续下滑35%。此次延长禁令一年时间,意味着华为海外市场的智能手机业务将持续遭受重创,其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制造商的地位将受到威胁。
其次,对华为来说,延长禁令,也是一个痛下决心的好机会。尽管华为多次表示,愿意在其智能手机业务上继续与谷歌合作,优先采用Android系统,但是事实充分表明,特朗普是铁了心要置华为于死地。在已经成功研发鸿蒙系统,并且初步建成HMS移动服务的情况下,华为应该痛下决心,全面在其智能手机业务上使用鸿蒙系统,即使短期内要承受海外市场销量下滑的压力,这也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智能手机市场的技术变革日新月异,像苹果、三星这样的巨头每隔几个月都要发布一款旗舰机型抢占市场,以华为目前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制造商的广阔市场,假以时日,鸿蒙系统一定能够得到用户的认可,从而成为一个可以与苹果iOS、谷歌Android系统分庭抗礼的全球第三大操作系统,在这个过程中,华为失去的可能是短期利益,但是最终将赢得市场。
目前,华为已经在其智能手机业务上逐步剥离对美国硬件技术的依赖,这虽然看起来是一个痛快的选择,但却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因为华为已经别无选择。
⑺ 特朗普签旅行禁令涉及到哪些国家
9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新旅行禁令,要求从10月18日开始禁止乍得、伊朗、利比亚、朝鲜、叙利亚、也门和索马里的公民进入美国,委内瑞拉部分官员也不得进入美国,这是首次涉及朝鲜、乍得、委内瑞拉。新禁令不会影响已经持有有效美国签证的外国公民。
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签署有关入境审查措施的行政命令,为期90天的暂禁旅行命令适用于伊朗、利比亚、索马里、苏丹、叙利亚和也门等六个国家,使联邦政府有时间确认从这六个国家申请美国签证的人员的身份,并暂禁这六个国家的难民入境美国120天。
这一旅行禁令颁布后受到多次挑战,美国国土安全部建议特朗普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旅行限制令,主要针对那些拒绝向美国政府分享旅客信息或者没有采取必要安全防御措施的国家。
⑻ 禁止令是指什么
法律分析:禁止令,是指法庭下达的禁止当事人实施某种行为的指令或者由法官签发的令状,主要是禁止被告为一定的行为,禁令救济的具体体现,广义的禁止令包括执行命令和禁止命令。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违反禁止令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九条 禁止令由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第十条 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机构执行禁止令的活动实行监督。发现有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应当通知社区矫正机构纠正。
第十一条 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或者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尚不属情节严重的,由负责执行禁止令的社区矫正机构所在地的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处罚。
第十二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原作出缓刑裁判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当地社区矫正机构提出的撤销缓刑建议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人民法院撤销缓刑的裁定一经作出,立即生效。违反禁止令,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一)三次以上违反禁止令的;
(二)因违反禁止令被治安管理处罚后,再次违反禁止令的;
(三)违反禁止令,发生较为严重危害后果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