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那么比如说命令是错的 军人有不服从的权利么
没有。当对命令有疑问时,在坚决执行命令的前提下,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申诉权)。
《刑法》第四百二十一条规定: 战时违抗命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第四十一条第五款规定:不执行上级的命令和指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职(级)、降衔(级)、撤职、取消士官资格处分。
(1)部队执行任务可以违抗命令吗扩展阅读:
《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
第三十九条在武器装备管理中,实施技术革新提高效能、节约成本,或者及时发现重大质量问题、避免事故发生,成绩突出,有较大贡献的,可以记三等功;功绩显着,有重要贡献的,可以记二等功;功绩卓着,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可以记一等功。
第四十条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促进部队安全发展,正确处置突发情况,有效预防事故、案件,有效避免重大事故、案件发生或者减轻事故、案件损失,事迹突出,有较大贡献的,飞行员达到规定的安全飞行
其他从事高风险工作的人员多年安全无事故的,可以记三等功;功绩显着,有重要贡献的,可以记二等功;功绩卓着,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可以记一等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刑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
Ⅱ 战时违抗命令罪
法律分析:本罪属于“军人违反职责罪”。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战时违抗作战命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行为。首先,行为必须发生在战时,平时违抗上级命令的行为不构成本罪。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领受作战任务或遭到敌人突然袭击时,而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时以战时论。其次,必须有违抗作战命令的行为,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拒不执行作战命令,二是拖延或迟于履行作战命令,三是实施不符合作战命令的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百二十一条 战时违抗命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Ⅲ 战时违抗命令罪的认定
(一)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不是故意违抗作战命令,而是由于客观条件限制行为人不能完成战斗任务的,或是执行错误命令而导致战斗失利的,或者违抗的是上级与作战无关的指示的,不构成违抗作战命令罪。
(二)区分违抗作战命令罪与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的界限
违抗作战命令的行为,有时与阻碍指挥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容易混淆,两者的区别是:
1、前者侵害的对象是上级首长或者指挥人员的命令、指示,后者侵害的对象则是指挥人员或值班、值勤人员本身。
2、前者一般由不作为的行为构成,后者则是一种积极作为的犯罪行为。
3、前者只要有不执行命令的消极行为,并且对作战造成危害的,即构成犯罪,后者则要求行为人在客观方面采取了暴力、威胁手段。
4、前者只能发生在战时,后者既可发生在战时,又可以发生在平时。
(三)区分本罪与战时临阵脱逃罪的界限
从广义上讲,军人在接受作战任务后临阵脱逃的,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违抗作战命令行为。但在定罪时,要严格把握两者的界限。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战时违抗命令罪侵害的是作战指挥秩序,而战时临阵脱逃罪侵害的是军人参战秩序。
2、战时违抗命令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背并抗拒执行命令,其行为一般发生在接受上级命令时,行为人公然抗拒执行上级的命令,但并不需要采取脱离岗位的方式,而战时临阵脱逃罪表现为脱离岗位逃避参加作战,其行为一般发生在已受领了具体的作战任务后,而且必须表现为脱离岗位。
3、犯罪的目的不同,战时违抗命令罪是为了达到不执行命令的目的,而战时临阵脱逃罪是为了达到不参加作战的目的。
在具体案件中,战时违抗命令的行为与战时临阵脱逃的行为可能出现犯罪竞合的现象,即以临阵脱逃的方式抗拒执行上级的命令。虽然战时违抗命令罪与战时临阵脱逃罪的法定最高刑都是死刑,但战时违抗命令罪的法定最低刑是3年有期徒刑,比战时临阵脱逃罪的法定最低刑要重,所以应按战时违抗命令罪论处。
(四)区分本罪与投降罪的界限
战时违抗命令罪与投降罪都是发生在战时的故意犯罪,而且投降敌人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也带有违抗命令的因素,在定罪上可能发生混淆。其区别主要以下几点:
1、犯罪客体不同,战时违抗命令罪所侵害的是作战指挥秩序,而投降罪侵害的是国防安全秩序和军人参战秩序。
2、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战时违抗命令罪表现为违背并抗拒执行上级的命令,但并不一定必须在面临敌人时,而投降罪表现为自动放下武器,向敌人投降,所以必须是在面临敌人时。
3、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这两种犯罪虽然都是故意犯罪,但行为人的主观目的不同,战时违抗命令罪是为了不执行上级命令,而投降罪是为了保全性命。
在具体案件中,战时违抗命令罪与投降罪可能出现犯罪竞合的现象,即行为人是在拒不执行命令的同时向敌人投降。对这种情况一般应按处理想象竞合犯的原则,以较重的罪名,即战时违抗命令罪论处。
(五)区分本罪与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的界限
战时违抗命令罪和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在行为的客观表现上有时很相似,侵害的直接客体也有相同之处,在定罪上可能发生混淆。其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战时违抗命令罪所侵害的直接客体是作战指挥秩序,而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侵害的是指挥和值班、值勤秩序。
2、在犯罪的客观方面,战时违抗命令罪以违背并抗拒执行上级命令为特征,而且这种行为只能发生在战时,但并不要求必须造成严重后果,属于行为犯,而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则以擅自离开正在履行职责的岗位,或者在履行职责的岗位上不履行职责及不正确履行职责为特征,这种行为并不一定发生在战时,但必须造成了严重后果,属于结果犯。
3、犯罪主体上,战时违抗命令罪是军人违反职责罪中的一般主体,即所有军人,而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是军人违反职责罪中的一种特殊主体,即指挥人员和值班、值勤人员。
4、战时违抗命令罪是出于故意,而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是出于过失。
Ⅳ 当兵违抗命令犯法吗比如我现在去当兵 发生了战争敌人拿着冲锋枪向我们扫射 军官命令我冲上去干掉敌人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更何况是在战场上,如果你真这样做了,会以逃兵叛逃罪论处,情节严重甚者就地枪决,以儆效尤
Ⅳ 军人有严明的军纪不得违反违背违抗选哪个上级的命令
军人有严明的军纪,肯定是不能违抗上级的命令,违反的是条令条例,违背的是上级个人的意愿,只有违抗是正确的
Ⅵ 执行战时违抗命令罪怎么量刑
战时违抗命令罪的量刑标准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战时违抗命令罪是指军人在战时故意违抗上级命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四百二十一条战时违抗命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Ⅶ 战时违抗命令罪怎么判
法律分析: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百二十一条 战时违抗命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四百五十一条 本章所称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以战时论。
Ⅷ 战时违抗命令罪如何认定
(一)非客观条件限制行为人不能完成战斗任务的,或是非执行错误命令而导致战斗失利的,构成违抗作战命令罪。(二)侵害的对象是上级首长或者指挥人员的命令、指示;一般由不作为的行为构成;只能发生在战时。(三)战时违抗命令罪侵害的是作战指挥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违背并抗拒执行命令,其行为一般发生在接受上级命令时,行为人公然抗拒执行上级的命令,但并不需要采取脱离岗位的方式。战时违抗命令罪是为了达到不执行命令的目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百二十一条 战时违抗命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Ⅸ 军人违反职责罪
军人违反职责这个罪名涉及与相当多的犯罪的界限问题。如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爆炸罪、危险物品肇事罪、交通肇事罪等。如果是军人在武器装备维修、管理过程中,或者在军事训练、执行任务过程中,因使用武器装备不当造成事故的,如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应按照本罪定罪处罚。
【法律分析】
1.与其它章节犯罪的法条竞合问题。如叛逃罪与军人叛逃罪;泄露国家秘密罪与泄露军事秘密;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与玩忽职守罪;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与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等。2.本章之罪的主体是现役军人。3.武器装备肇事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重大责任事故罪、交通肇事罪、过失爆炸罪等的区别。是否在武器装备的维修、管理、使用中或者在作战、训练的过程中。4.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及其与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和贪污罪的区别。如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与妨害公务罪、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区别在于主体不同。还有如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与玩忽职守罪;军人叛逃罪与叛逃罪;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与其他的涉密犯罪,区别也在于主体不同。本章之罪的主体限于军人,并且属于特别规定,优先适用。战时违抗命令罪是指战时违抗命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行为。违抗命令,是指主观上出于故意,客观上违背、抗拒首长、上级职权范围内的命令,包括拒绝接受命令、拒不执行命令,或者不按照命令的具体要求行动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百二十条 军人违反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是军人违反职责罪。
Ⅹ 什么情况下军人可以违抗上级的命令
军人的原则就是无条件服从,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违抗上级命令,哪怕这命令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