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与百度知道同是问答起步的知乎为什么做成了知识社区
网络知道和知乎对于目前来说都不陌生
1、从小而美迈向大而美
“封闭”发展了两年,知乎团队终于在2013年4月26日开放了知乎账号注册,而知乎网页也是在开放注册之前没多久才对外开放。邀请制在那一天成为历史,知乎的“改革开放”迎来的则是奔涌而来的用户。
从开放前的40万注册用户,到开放后400万用户,知乎只用了9个月时间。而开放的4年时间里,知乎的注册用户数达到了7000万,用户红利背后则是无限的商业想象空间。
从正式对外开放伊始,知乎团队的产品战略就发生了转变——知乎不再只是小而美,而是要做大而美。
原本封闭的运营策略,要变得更加开放,不仅仅只是注册制度从邀请制转向公开制。知乎需要更多的互联网用户能看到自己平台的优质内容,因此在很多内容下方都放上了分享的按钮,可以一键分享到各个社交媒体平台。
除了这些小的举措,知乎团队也憋了大招——将优质内容进行高度浓缩,然后集中化向外界传播——开放注册一个月后,就上线了《知乎日报》。
《知乎日报》就是将知乎上每日产生的优质内容,进行搜集、整理、编辑,然后以媒体刊物的形式供用户消费。这些被搜集起来的内容,都是被用户广泛认可,并点赞顶上去的既专业又认真的回答。
知乎一旦开放,并开始使用大众传播策略,形成的势能就好似多年高门紧锁的深宫大院开始向一般老百姓开放,立马就引来无数想要一览皇家风采的各方游客。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个负面影响——原本精致优雅的宫廷环境会由于人流的暴增而变得不再优雅。
数量与质量几乎就是无法同时保证的,知乎用户暴增必定带来内容的“水化”,问题回答的风格渐渐从专业化开始转向泛娱乐化。如果不做干预,并将冲击知乎的根基——提供高质量知识问答的平台定位。
失去了内容质量,就会渐渐失去社区的本身价值,很多疯起又急速陨落的社区往往都是踏入了这个深坑。但紧紧勒住社区的入口,不让太多的人进来,社区又会止步于小而美的困局,难以做大。这几乎就是一对儿伪命题。
知乎在2013年选择了大而美策略,就注定了必须面对并解决内容“水化”的问题。
2、应对内容“水化”
社区内容质量的下降,往往是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随着新用户的大量涌入,带来社区氛围恶化,从而导致优质的老用户离开;另一方面就是新来的用户发现社区氛围恶化,变得不再认真,从而导致内容质量进一步下降。
首要任务是留住老用户,知乎的应对方式就是提供“激励”。知乎的激励方式很简单,就是原本的“投票”机制。只要用户足够认真的回答,凭借专业素养就能得到其他用户的认可和赞同,从而得到更多的点赞,其回答也能始终保持高的排位。
除此之外,知乎没有像其他社区一样做一些积分、排名等的激励手段。因为这种中心化的运营方式,会给“作恶”留足空间。而知乎的基本运营机制,始终就只有“提问、回答、感谢、投票、关注”5个维度,后来又加入了“分享和收藏”两个功能。
当然,这还不够。为了留住优质用户,知乎想了很多其他办法,核心一点就是帮助优秀内容创作者打造“个人品牌”。知乎精选、知乎日报、还有知乎和外界媒体的很多合作,都会想办法给优秀内容创造更多的传播机会,为优秀内容创作者带去更多曝光,从而带去更多领域内合作。
当然,到了知识付费兴起后,知乎平台自有的知识付费产品就可以为优质内容创作者带去更多价值,包括收入和名望等(这些是后话,我们会在第三部分做细致剖析)。
另外一方面是保证新用户的留存,而且是以认真的态度留下来。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就像周源在一个回答中提到的:
一个社区想要规模化运转,一定需要 4 个要素,第一是规模,多才不同,不同即丰富;第二是成本,沟通交流成本要足够低,否则社区运转速度会很慢;第三是清晰度,每个用户都明确从社区中可以干什么,获得什么;第四,这也是最重要的,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文化。
最重要的还是文化。控制不是目的,让用户自动遵守规矩才是有效手段,而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文化。
知乎官方一直强调的知乎文化就是:“认真、专业、友善”。认真和专业的逻辑在第一部分我们已经讲过了——死磕认真,方能专业,这是一个循环往上的自我优化过程。而友善的提出,则是要求知乎用户们能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去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不要在社区内打嘴仗,互相对骂,把社区氛围推向恶俗化。
当然这个很难完全避免,知乎团队的做法就是“举报+监管”。不良内容知乎会严格删除,水化的内容则会被折叠,严格控制社区内容的质量,让新来的用户感觉到知乎的专业和认真态度,从而以认真专业的态度留下来。
在大而美的道路上,在用户暴增的过程中,防止社区内容“水化”,这是知乎最为关注也是花费精力最多的领域。但这也带来其他方面的副作用,能明显被认识到的就是在其他重要战略方向上的重视不足,比如在移动化上的行动迟缓。
3、战略级失误:在移动化上的行动迟缓。
知乎上线的时间节点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节点差不多重合,最早在知乎上活跃的用户也大多是互联网圈儿的,因此知乎差不多见证了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过程。但偏偏知乎本身,在移动化上的行动特别迟缓。
直到2016年,知乎在移动端的建树依然乏善可陈。最初上线的知乎APP基本只有“阅读”的功能,知乎日报的移动端甚至连用知乎的登录账户都没法登录。在最近5年的知名应用中,不重移动重web的恐怕只有知乎一家。
这个偏向在一个早期的知乎问答中就能看出端倪——有人问“为什么知乎不提供手机客户端”,周源回答“知乎团队人不多,‘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肯定要往后排”。周源还用双引号特别指明,移动端是重要而不紧急的。
但经历过移动浪潮的我们,都清楚移动化才是一个互联网公司这几年最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像阿里和腾讯都把自己从PC顺利过渡到移动,称之为是在悬崖边上走了一趟。
从查询到的资料可了解,此后周源的在内部邮件中就强调过:“我们变化不够快,对用户理解不够深,缺乏把产品从好用提升到优秀的紧迫感,事实上,很多地方我们还称不上好用。”
直到2016年姬十三的果壳网推出了两款产品“在行”和“分答”,在移动端狙击知乎,知乎才正式对移动端认真起来。其产品的迭代速度也才开始明显加快,以致接连放出了“值乎”、“知乎Live”、“知乎书店”、“知识市场”等大招。
可以想见,2017年知乎肯定会把移动端当作战略重心。虽然在移动上战略失误,但知乎凭借其高质量内容输出的核心优势依然站到了知识付费风口的前端。
㈡ 阿里大佬肝出的655页TCP/IP协议笔记,标星35k
十个人程序员里面,有十个都会说自己学过网络协议,九个人都会说自己懂网络协议。但是面试的时候,问几个问题,能回答的可能只有两三个。
怎样能够更轻松地学习网络协议呢?这时候我遇到来,幸有一位大神替我指点迷津,这个大神就是前网易云计算的首席架构师。他甩给了我一本 网络协议神级文档,一起看一下
由于文章篇幅限制, 内容展示到此为止,完整内容,需要资料 转芦答发后私信【666】即可获取
1.1为什么要学习网络协议
1.2网络分层的真实含义
1.3 ifconfig:熟悉又陌生的命令行
1.4 DHCP与PXE:IP地址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没的
2.1从羡腔物理层至MA心层:如何在宿舍里自己组网玩联机 游戏
2.2交换机与VLAH:办公室太复杂,我要回学校
2.3 ICMF与ping:投石问路的侦察兵
2.4世界这么大,我想出关:欧洲十国游与玄奘西行
2.5路由协议:“西出网关无故人”“敢问陪派慧路在何方”
3.1 UDP:虽然简单但是可以定制化
3.2TCP(上):虽然复杂,使用起来却轻松
3.3 TCP (下):西行必定多妖孽,恒心智慧消磨牙
3.4 socket :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4.1 HTTP:看个新闻原来这么麻烦
4.2 HTTPS:点外卖的过程原来这么复杂
4.3流媒体协议:如何在直播里看到帅哥美女
4.4 P2P协议:下载电影分布式协议速度快
5.1 DNS:网络世界的地址簿
5.2HTTPDNS: 网络世界的地址簿也会指错路
5.3 CDN:你去小卖部取过快递吗
5.4数据中心:我是开发商,自己拿地盖别墅
5.5 VPN:朝中有人好做官
5.6移动网络:去巴塞罗那,手机也上不了“脸书”
6.1云中网络:自己拿地成本高:购买公寓更灵活
6.2软件定义网络:共享基础设施的小区物业管理办法
6.3云中网络之安全:虽然不是土豪,但也需要基本保障
6.4 云中网络之QoS:室友疯狂下电影。我该怎么办
6.5.云中网络之隔离GRE 、VXLAN:虽然住一个小区,也要保护隐私
7.1容器网络:来去自由的日子,不买公寓去合租
7.2容器网络之Flannel:每人一亩三分地
7.3容器网络之calico:为了高效说出善意的谎言
7.4 RPC概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8.1基于XML的SOAP:不要说NBA,请说美国职业篮球联赛
8.2基于JSON的RESTful接口协议:我不关心过程,请给我结果
8.3二进制类RPC协议:还是叫NBA吧,总说全称多费劲
8.4跨语言类RPC协议:交流之前,双方先交换一下专业术语表
9.1知识串讲:用“双*”的故事串起网络协议的碎片知识(上)
9.2知识串讲:用“汉*”的故事串起网络协议的碎片知识(中)
9.3知识串讲:用“双*”的故事串起网络协议的碎片知识(下)
9.4搭建一个网络实验环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内容展示到此为止,完整内容,需要资料 转发后私信【666】即可获取
㈢ 阿里p6和p7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区别如下:
1、级别不同
P6级别的程序员title是高级工程师,P7便已经是专家级别。
2、对应的薪酬待遇不同
P6大概的月薪应该是25K-32K左右,年薪在30-40W左右;
P7大概的月薪应该是35K-45K左右,年薪在50-60W左右;
除了薪资更高,P7级别还能拿到股票,P6级别则没有。
3、阿里P6和P7具体能力的不同
阿里P6能高效完成上级分配好的任务,具备非常熟练的任务执行能力,但缺乏对复杂项目的解读能力和把控能力到达P7是一个重要分水岭,P7较P6而言,有更强的团队管理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更敏锐的业务意识。达到阿里P7这个级别,跳槽去中小公司做技术经理和架构师都妥妥的。
、
㈣ 和杨超越做,腾讯、网易的程序员竟然争着为杨超越做游戏
这个世界太疯狂。
看到有人用它当头像的时候,我也并不意外;
“超越杯”是一场编程大赛,由杨超越的粉丝群体主办,要求参赛者以杨超越为主题开发编程作品。事件一经曝光,就凭借杨超越与程序员的诡异组合登上了微博、知乎和贴吧热榜的第一。
在决赛前一天,杨超越本人也在微博上为他们打call。
得知游戏是这场大赛当之无愧的主角,进入决赛的10款作品有8款都是游戏之后,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它草根吗?绝对草根。我刚刚进群,就有一名17岁,名叫杉杉的高中女生希望我写一段话:“超越看看你学生党的粉丝,为你和祖国发光发亮。少年强则国强”
而且杉杉显然不是最年轻的选手,因为前阿里程序员,现农民工子弟小学的支援编程教师阿达指导4名3年级小学生,做出了一款跑酷游戏《超越冲冲冲》,还闯进了决赛。
比赛的胜利标准也十分草根:投票。由于投票链接不太好找(我在网上足足搜索了10分钟),参与投票的人数有限,弹幕甚至围绕几个项目“是否刷票了”展开了一番争论。有参赛者向我抱怨:“投票消耗了大家很多热情,我们是非常不情愿的,现在又要投票,有些成员特别不积极,直接跑路了……”
直播页面的弹幕刷新极快,从未停止
可你又不能说超越杯不够专业,因为许多老司机都隐藏在参赛队伍当中。除了从业10年的原画师,满脸胡子的美国金融行业程序员之外,腾讯、网易的程序员同样随处可见,而且他们参与的几款项目都进了决赛。
例如用虚幻4制作的硬核ACT:《超越传说》的主创就是网易的实习生,此前他尝试独立做过冷兵器吃鸡、FPS、TPS等游戏,目前在浙大攻读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生学位,他说自己试着在作品中融入了黑魂和只狼的部分元素。
腾讯的参与则更为直接:腾讯课堂是超越杯决赛的直播支持方,他们邀请了腾讯的技术专家作为评委(比如魔方工作室群的一名技术总监),还在项目展示结束后,请专家讲解腾讯从T1到T6的“程序员升级之路”。即便主持人自嘲为了让自己接这个活儿,“主办方说给我2000Q币”,也无法缓解那种专业到开始无聊的氛围。
腾讯游戏魔方工作室群引擎中心技术总监,《游戏引擎架构》译者
这种草根和专业的冲突也体现在赞助方提供的奖品上面。获奖队伍既能获得倩碧护肤品、康师傅奶茶、多芬洗发水以及杨超越的周边礼品,又能获得cherry键盘或电脑外设,腾讯课堂课程礼包以及腾讯的内推名额。快消、娱乐圈、硬件和职场产品就这样诡异地结合在了一起,恐怕也只有与杨超越相关的活动才能做得到了。
在决赛前,我采访了闯入决赛作品《超越幻想录》的主创青衫隐隐,她是一名学习外国语言文学的大三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游戏开发,但因为这场比赛,开始尝试用专业的思维做一款游戏。在她的话语中,你可以进一步了解选手们参加这项神奇比赛的历程,也更能理解他们的内心。
我们现在是糊透了,就是边吃瓜边看比赛,反正我们也得不了第一……哎怎么突然轮到我们做采访了?
进了决赛后天天都在投票,我们之前是第三,现在好像是第五?真的刚不过。没有防刷票的机制的时候,哎哟我的天呢,各地都有大刷子。本来我们只想在粉丝平台内部消化一下,但后来发现大家都在拉票,就还是拜托父母帮忙,还有组员为了投票,在年级、学校群里发投票链接。现在是都随便了,谁爱投谁投。
我最开始知道超越杯是在3月7日,当时上了热搜了嘛,我就想看看有没有队肯收我们。结果发现并没有,于是我们就自己成了一个队,现在队员有10-20个人,大家亲如一家,自娱自乐,天天在那儿吹牛。
我们这个组很神奇,大多是学生,彼此在现实中都不认识,而且都是村民——村民你知道什么意思吗?就是粉丝(杨超越曾介绍自己是全村的希望,后来他的粉丝便自称村民,而粉丝圈则是杨村)。
我是学计算机的吗?得了吧,我是学外国语言文学的。但我平时喜欢写个小说啊,画个画啊,也喜欢玩游戏,还靠辅助混上了王者段位,所以一直想做杨超越的衍生品,比如小说、漫画,还有游戏——我很喜欢游戏,因为它能部分地模拟人生。
《超越幻想录》是以超越的个人经历为样本,讲述她出道前的故事。春天是刚离家打工,夏天是进入职场,渐渐了解主播、模特行业,秋天是进入经纪公司,冬天是加入《创造101》。过程中她回遇到很多朋友,有不同的发展路线,也会提升数值,甚至通过多周目的努力C位出道,或者海外成团。
我们项目最大的创新是舆论系统,当前热度和粉丝排名会决定她能否出道,而每次黑色事件都会让节目的讨论热度上升,让她吸粉,这个系统我们设定了很多算法和模式,希望玩家可以思考偶像、舆论、社会和粉丝的关系。
很多参赛选手对超越妹妹有好感,但真不算粉丝,他们做的东西感觉是没有灵魂的,你明白吧?比如大多素材都从商城里找,只做了一个超越的模型,那个模型还很不像超越。他们做的是好游戏,但干嘛要来超越杯蹭热度呢?
我们不愿意直接用商店里的模型,系统又是原创的,所以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花了很多时间才把自己的非专业性弥补上去。别人线下10分钟就说完的事儿,我们要说2个小时。而且只有晚上9点后大家才有自己的时间,一讨论就到2-3点。
整整一个月,我都是9点工作,3点睡觉,心很累,脑子也不清楚。初赛的时候,为了赶第一期的视频,我翘了2周的课,老师说再翘你就不用来了,直接挂了你。但这个比赛有截止日期啊,只能说翘了的课已经翘了,不再想太多。
开发的时候,我会先和大家敲定大概框架,都要实现什么功能,怎么安排活儿,然后分别跟文案组、美工组开会,写大纲,分剧情,看谁是主笔,谁负责设计超越的形象,然后统一风格。后来我还要让写完剧情,没事情做的文案负责宣发,写slogan和广告词,做推广,抽奖发测试资格,在微博超话里抓粉丝。
现在《超越幻想录》已经有了20多张立绘和上万字的剧本,也做好了功能和系统架构,闲置了很久的程序员就要写代码跑程序了——我们也考虑过橙光,但不想把流量都给他们,所以还是想自己做。我希望这部作品可以“无限期开发”下去,慢慢做出来。
我不太敢让身边的人知道自己喜欢杨超越。在现实中,让别人知道你的杨超越的粉丝,做了一个项目,还要别人的支持是一件很羞耻,很难为情,要承受很大压力的事情。大家觉得她没什么实力,所以会给喜欢她的人打上邪教、脑残的标签。甚至很多人说编程大赛以她的名字开头,简直侮辱这个比赛。但这个大赛就是为她为生,因她而起的,没什么配不配得上。
我有一段时间心理状况很不好,抑郁什么的,看到杨超越后,我发现她也努力了,虽然很多事情还是做不好,但依旧能过得不错,就觉得特别解压。如果有一天这个社会允许这样的不完美存在,我觉得会好受很多。
我也有过见超越本人的机会,但一直不太敢,她对我的意义太强了,甚至有点儿符号的性质,就是近乡情怯——她是我精神上的故乡。我担心见到她之后,发现她不能承受我赋予的这么强烈的情感。如果有一天我没有任何问题,只把她当成普通的偶像,也许会愿意见她一面吧。
我不是那种狂热的粉丝,不怎么用微博,也没办法给超越很强的经济支持。但我会用自己的技能,产出小说、漫画、游戏来回馈她。在追星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找到虚拟中存在的真实。
许多人解读过杨超越,她身上承载了太多复杂的符号和母题:草根能逆袭吗?努力有用吗?被人喜欢就意味着优秀吗?在现代社会生活可以真实且任性吗?因此她可能拥有互联网上成分最复杂的粉丝群体,这也是此前超越杯编程大赛能够爆红的原因。
有人觉得对于开发者来说,超越杯是一个不错的曝光机会,有机会推动独立游戏的发展。我不奢望这场复杂而混乱的比赛能做到这些,但我能肯定一点:这些参赛者把对杨超越的喜爱,真的转化成了一个又一个作品。
亚军作品《杨超越秘密杂货铺》
说实话,即便是闯进了超越杯的决赛,许多队伍的表现都只是差强人意:大多数介绍VCR都十分粗糙,解说往往磕磕绊绊,讲解作品像是在背课文。但你能看得出来,游戏已经成了他们的表达方式,他们在用虚拟的作品,向虚拟的符号表达真实的自己,真实的存在,真实的热情。
偶像对人们有什么意义?相较粉丝的付出来说,他们到底能回馈什么?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答案。不过超越杯大赛的一句介绍文案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的存在,就是要为自己和喜欢的人创造点什么。
这么一想,我还真的有点儿喜欢杨超越了。
㈤ 知乎核心用户大数据报告
最近写了个爬虫,将知乎 3W 核心用户的公开资料爬了下来。虽然知乎声称注册用户有 6500 万,日活跃用户有 1850 万,但其中很大一部分用户是三无用户。由于该部分用户公开的数据并不多,再且新版知乎服务器对于单 IP 最大请求量有限制(大概每秒一次左右),所以我只爬了最核心的 3W 用户。
我的爬虫规则是这样的:从关注量上万的知乎大 V 中随机抽取 10 个作为种子,依次爬取其关注的人,再从其关注的人爬取关注的人的关注的人,如此递归。也就是说爬虫的规则保证了进入数据库的每一个人至少有一个关注者。以下的数据分析均来自于爬虫所得到的资料,所以要是报道上面出了偏差,还请大家见谅。
首先是对知乎用户的职业描述进行词云分析,列出前一百的高频词,结果如下。
在职业描述中进行高频词分析,“互联网”以 4552 次频率完胜,然后是”大学“紧随其后,其频率是 2163 。这和我们平时所看到的互联网从业者和名校学生占领内容输出的主力一致。这一百个高频词也囊括了知乎用户的兴趣,居住地等信息,不过这些我们以后还会仔细分析。
我们先来看看知乎的各种“最”。最高赞同数,最多关注者,写得最多答案,分别是哪些呢?
首先是最高赞同数的排行榜。
在赞同数上面, @张佳玮 老师以一己之力超越了第二名一倍不止,可谓是稳拿的冠军。然后前五名是 @肥肥猫 ,@朱炫 ,@唐缺 ,@马前卒 。轮子哥排在了第六名。
然后我们来看最多关注者排行榜。
在关注者排行榜上, @张佳玮 老师还是遥遥领先于 @李开复 老师。再往后走就是知乎的大佬 @黄继新 和 @周源 ,再往后是 @yolfilm 。
我们再来看写的答案最多排行榜。
@Phil 以极高的产量勇夺答案数最高 Top1,而素有”轮带逛“之称的 @vczh 只能屈居第二。排行前五的有 @王若枫 、@柴健翌 、@zhen-liang 等大 V 。
再来看看提问最多排行榜。
@David Chang 以 2684 个提问排行第一,以未来知识图谱闻名的 @图灵Don 排行第二。排行前五的还有 @歆盐 , @程瀚 、 @张亮 。
然后是 BAT 三厂的员工数量比较,这个比较基于爬取到的的用户职业描述词频进行统计。
可以看到鹅厂员工在知乎比例最高,阿里次之(词频: 0.004554 ),熊厂稍稍落后。
都说知乎是 985 / 211 满天飞的地方,那么清北复交浙到底哪家强呢?
可以看到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词频不相上下,后面那三位还需加把劲啊。
在移动智能时代,Android 、iOS 、WEB 前端工程师在当今软件开发中简直大放异彩。那么知乎哪一种程序员最多呢?
结果是前端词频远高于 Android 和 iOS ,其实差那么一点点就是 Android 和 iOS 的和了。这么说吧,你可能是坚定乔布斯 less is more 信念的果粉,也可能是拥抱开源的 Android 粉,可是所有人都需要浏览网页,不是吗:)
然后我还比较好奇知乎用户的普遍兴趣爱好是什么。
结果发现健身独占鳌头般占领榜首。看来知乎上还是普遍推崇健身提高颜值提高自身吸引力。可是为什么阅读的比例是最底的呢?为此我只能假设知乎上的同学学习效率都比较高,在完成基本的阅读任务后去了另外的领域探索更大的世界。又或者说阅读,相对于旅游健身摄影来说,对于提升自身的价值性价比并不是很高,因而大家更倾向于去健身房,去旅游,去拍照吧。
知乎用户地域分布。
词频集中分布在北上广深杭四川浙江江苏等地方。和个人的主观印象是相似的。毕竟以上颜色较深的都是互联网行业比较发达的省份。
然后就是大家最关心的知乎男女比例问题了。
在爬到的用户数据中,男性比例占了67.8%,女性只占了32.2%。也就是说男女比例比2:1还要大。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反驳我说知乎初始用户的性别就是男性啊,这样子搞个大新闻是不行的。我也觉得挺有道理的,于是进一步筛选了核心中的核心部分用户,筛选条件为粉丝数大于200且赞同数大于400的用户,这下采样应该准确了吧。然后有了下图。
女性的比例降到了30.1%,男性比例相应为69.9%。这个数据比之前的数据更为不平衡。所以说女性用户在知乎更为稀缺,也显得更为珍贵。
所以,与其说知乎是一个高质量的问答社区,还不如说:
作者:彭家进 来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