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军功等级划分
法律分析:军队中划分为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至于特等功在抗美援朝时曾出现过,现在出现较少,而且均以特级战斗英雄代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 第八条 军官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忠于祖国,忠于中国共产党,有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献身国防事业;
(二敬陪)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粗碰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军队的规章、制度,服从命令,听岩稿谈从指挥;
(三)具有胜任本职工作所必需的理论、政策水平,现代军事、科学文化、专业知识,组织、指挥能力,经过院校培训并取得相应学历,身体健康;
(四)爱护士兵,以身作则,公道正派,廉洁奉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
2. 我想请教各位军队里的军衔有几级,怎么划分,星代表什么意思谢谢!
谈到军衔制的起源,首先应搞清什么是军衔。在我国的汉代以前,"衔"字只有一个"马嚼子"的意思。魏、晋以后,衔字才出现表示官吏阶位的"头衔"的含义。在中国古代汉语里没有军衔这个词语。清朝末年从西方引进军衔制度以后,也没有译作军衔,而是称之为"阶级"、"军官佐士兵等级"、"军阶"。在制度上称其为军衔,则是从我军开始的。概括的说,军衔是国家授予军人以区别其等级地位、权力责任、荣誉待遇的称号和标志。人们一提到军衔,马上就会联想起军队,但军衔的历史要比军队的历史短得多。世界上最早出现军队时,并没有同时产生军衔制。军衔制是军队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由于军队是进行战争的武装集团,由众多使用武器的人员组成,必须按统一的意志去行动,"服从命令是军队的天职"。因此,在军队编制体制上必须形成若干层次,军人依职权大小分为不同的等级,各级都有担任统一指挥管理的官员,下级绝对服从上级,从而形成由上至下不同的职别等级。
历史上一般都以"阶位"来表示各级官员的身份地位,武职官员的阶位称"武阶"。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元帅"、"将军"、"校尉"等武职官名。三国时期已开始对武官实行秩品制度。外国最早在公元前7世纪时,已经有了军队官员衔级晋升制度。中世纪的西欧,所谓公、侯、伯、子、男和骑士这些爵号,既是一种封号,也是一种官衔。但是,古代的秩品、官衔同军衔纳漏还是有区别的。官衔、秩品仅仅是指各级官吏的衔级、阶位,官衔制也只是官吏的等级体系;而军衔则是把士兵的级别也包括进去,军衔制是上至最高统帅,下至士兵的完整的军人等级体系。
军衔制的产生,不是在古代军制完备的中国,而是在十五六世纪的西欧,这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
首先,军衔制与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常备军的产生密切相关。
14世纪以前,西欧各国没有常备军。国王把土地封给各级封建主,各级封建主拥有自己的武装。国王打仗时,就征集各封建主的私人武装组成全国军队,打完仗仍各回领地,这是一种非职业军队。随着社枣誉会的发展和战争规模的扩大,这种非职业的贵族私人军队,日益暴露出许多弊端。诸如这种军队是临时拼凑的,几乎是一群乌合之众,战斗力较差;国王只能召集直接封臣的军队,而无法调动封臣下级的军队,这样难以统一指挥全国的军队;各级封臣大力豢养自己的军队,形成了封建割据,威胁王权。国王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建立由国王控制的常备军。
14~15世纪,西欧一些国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一方面,新的工商阶级为了保护和发展贸易,需建立常备军以支持强有力的王权,来打破封建割据状态;另一方面,工商阶级为国王提供了税收来源,也就为建立使用常备雇佣军创造了物质条件。法王查理七世在1445年建立了一支由法国人组成的常备雇佣军。到15世纪末,出现了军士、中士军衔,到了16世纪中叶,又出现了元帅、将军、少校、大尉、少尉军衔。西班牙在15世纪末出现了海军上将、上校、少校军衔。
其次,军衔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等价交换"、"平等权利"等原则在军事领域的反映。
1904年(光绪三十年),清政府在历代品级制的基础上,吸收外军军衔制的有益内容,制定了北洋新军军衔等级,这是中国实行军衔制的始原。辛亥革命后,经过南京临时政府的改革,至1912年8月北洋政府颁布“官佐士兵等级表”,军衔制基本定形,主要衔称一直沿用至1949年国民党政府覆灭。
现按照不同历史时期,将旧中国军衔制沿革的主要情况,简述如下。
一、清末北洋新军的军衔制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清廷命袁世凯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负责编练新军。1903年清政府设练兵处,为编练新军的总机关。1904年练兵处、兵部会奏朝廷,“参仿八旗官员之秩序,旁采各国军营之规则”,制定新军等级。从此,中国军队便开始实行军衔制。
北洋新军的军衔制,将军队官员分为两类:一为军官,即各级指挥官员;二为军佐,即各专业勤务官员,并规定军佐“不得管带营队”。军官军衔分三等九级:上等官第一级称正都统(从一品),第二级称副都统(正二品),第三级称协都统(从洞岩烂二品);中等官第一级称正参领(正三品),第二级称副参领(从三品),第三级称协参领(正四品);次等官第一级称正军校(正五品),第二级称副军校(正六品),第三级称协军校(正七品)。后在上等官第一级之上增设大将军、将军衔(正一品)。军佐不设上等第一级,故最高军衔为上等第二级。军官自正参领以下,军佐自副都统以下,在衔称前冠以兵种或专业勤务宇样,如警察、步、马、炮、工程、辎重队正参领,军需、军医、制械副都统,余类推。在次等官第三级之下,设额外军官和额外军佐(正八品),职任司务长。以上军官军衔计十一级,军佐军衔计九级。新军军士分为上士(从八品)、中士(正九品)、下士(从九品)。兵因为不及品级,故未列入。
按照军衔制的要求,新军改革了服制。帽正以龙蟠珠(清以龙为国徽),珠色按文官顶色区分品级;帽墙缀金辫,肩章缀金条和金星,以金辨宽窄和金条、金星的多少来区分军衔等级;领章以颜色和符号区分官佐、兵种和勤务。
二、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军衔制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于1912年1月在南京组织临时政府,前后仅有三个月。在这样短的时间内,临时政府根据同盟会“革命方略”,对清末北洋新军军衔制作了许多改革。
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陆军部陆军暂行给予令表”中看,他们废除了北洋新军军衔称号和与文官相对照的品级,保留了三等九级的区分。上等官第一级改称大将军,第二级改称左将军,第三级改称右将军;中等官第一级改称大都尉,第二级改称左都尉,第三级改称右都尉;次等官改称初等官,第一级改称大军校,第二级改称左军校,第三级改称右军校。在初等官第三级之下,仍设额外军官一级。军佐与军官同。士兵军衔分为六级,军士仍分为上士、中士、下士;兵分为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此外,废除了新军上等官第一统之上的大将军、将军衔,改设大元帅、副元帅衔(后来,孙中山在广州组织军政府时,又将副元帅衔改称元帅),这是中国近代大元帅、元帅衔的始原。
三、北洋政府时期的军衔制
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军阀控制中央和地方政权达十七年之久。在此期间,军阀割据,各自为政,但在军衔制上,基本按北洋政府颁布的实行。
1912年8月和10月,北洋政府先后颁布“陆军官佐士兵等级表”和“海军官佐士兵等级表”,全部采用国际通用的军衔名称。军队官员仍分为军官、军佐两类。军官军衔仍分为三等九级。上等官改称将官,第一级改称上将,第二级改称中将,第三级改称少将;中等官改称校官,第一级改称上校,第二级改称中校,第三级改称少校;初等官改称尉官,第一级改称上尉,第二级改称个尉,第三级改称少尉。额外军官改称准尉官。军佐仍不设上等第一级(上将),故与将官同等官只有二级,与校官、尉官同等官,仍各分为三级。士兵仍分为六级,沿用原来衔称。在衔称前仍冠以军官军佐、军兵种和各专业勤务字样,如陆军中将、海军中将,步兵上校、骑兵上校,一等军需正、一等军医正等。后因测量、军法人员补充困难,便在军佐中增设测量、军法两衔,分为三等八级。随着军衔制的改革,军官军佐肩章符号和服制亦作了相应的改进。从此,中国军衔等级基本定形,其主要衔称一直沿用到1949年国民党政府覆灭。
1914年9月,北洋政府颁布“陆军官佐补官令”及其“施行细则”,具体规定了陆军官佐“除补”(指第一次授予尉官军衔)、“叙补”(指依军官现任职务授予相当军衔)、“升补”(指军官军衔晋级)、“转补”(指军官在军兵种间的职务调动,消除原有军衔,授予新的军兵种军衔)的条件和程序。除补的条件是,必须经“陆军军官学校(留学外国士官学校)或他项同等之军佐学校(留学外国军佐学校)毕业”’“充学习官期满”,经直接“长官出具考语,堪以授官者”,方可按照所学专业“补以本科少尉或少尉同等官”。升补的条件是:一要服满规定“实任军职”年限(少尉、中尉各二年,上尉、少校、中校各三年,上校四年,少将以上“无定年”);二要在“实任军职限内成绩卓着,经该管长官详报有案,陆军部查核相符者”;三要“年限已满,得有上一级军职出缺”。这些规定,对提高军官质量,保证军官的编制员额,是有积极意义的。
四、国民党军队的军衔制
(一)军队官员分类和军衔等级区分
1931年4月国民党政府颁布“陆、空军军官佐及士兵等级表”,军队官员仍分为军官、军佐两类。军官军衔仍分为三等九级,并沿用北洋政府时期的衔称。随着空军的发展,增设航空军官,这是中国第一次设置空军军衔(实际佩带是1933年2月)。军佐仍不设上等第一级,故最高军衔为中将,在军佐衔称上取消了原来合有职称的内容,改为军衔加专业勤务字样。例如,军需总监改称军需中将,一等军医正改称军医上校,三等司药正改称司药少校,一等兽医改称兽医上尉,其余类推。少尉军官之下仍设准尉一级,与准尉同等官称准佐,准尉和准佐均“不列入官等”。士兵亦仍分六级,除废除掌工、鞍工、靴工等烦琐的名称外,基本沿用原衔称。
1934年7月和1935年1月,国民党政府先后重新颁布“陆海空军官制表”和“陆海空军士兵等级表”,陆军增设通信兵衔,空军增设机械、军需、军医衔,海军兵衔改为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并在三等兵之下增设一等练兵、二等练兵。至此,陆海空三军各自形成独立的军衔体系。另外,军佐又恢复了北洋政府时期含有职称内容的衔称,一直沿用至1949年。
1935年3月,国民党政府颁布“上将任官施行条例”和“特级上将授任条例”,把上将衔分为三级:一为二级上将,又称三星上将,授予“建有殊勋”的陆海空军中将;二为一级上将,又称四星上将,授予“再建殊勋”的陆海空军二级上将(相当于元帅衔);三为特级上将,又称五星上将,授予“陆海空军最高军事长官”(相当于大元帅衔)。经过以上充实、修订,国民党军队军官军衔计三等十一级,军佐军衔计三等八级。
1942年国民党政府修正颁布“陆海空军官制表”和“陆海空军士兵等级表”,陆军又增设战车兵衔;空军又增设电信、测候衔,并在军士之上增设军士长衔,分一、二、三等。海军军衔未作更动。这样,陆海空三军军衔又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1945年2月,国民党政府重新颁布“空军官制表”和“空军士兵等级表”,其军衔等级仍同前。空军军衔薪金,从下士至中将各分为一、二、三级,二等兵至上等兵各分为两级,放有一、二、三级将校尉等之称。此后,至1949年国民党政府覆灭,未再见其军衔有大的更动。
3. 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吗
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做“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其实这句话经不起推敲:“天职”意为“应尽的职责”,说“保家卫国是军人的天职”显然比说“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更合适。有人可能会说,服从命令才有战斗力。其实战斗力与服从命令并无必然联系,相反,纵观古今中外那些善战的名将们,大都是不怎么服从命令的,古代就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说法。下面列举解放军的战将、名将加以说明。
解放军有一位很有个性的将军叫钟伟,被称为中国的巴顿将军。解放战争早期,他在东北当师长,在一次战斗中奉林彪之命率部向指定地点移动,途中遭遇国民党军一个团,因兵力占优,他随即指挥部队将敌军包围并发起攻击,同时发电报告知林彪不能执行原来的命令。战斗的结果是,不但被围的敌军被歼灭,而且林彪随后率大部队赶到,将赶来增援的敌军也歼灭了,取得了解放战争前期的一场大胜利。此役,有人评论说,是钟伟指挥了林彪。类似的情况在第四野战军南下时又发生了一次。当时已担任纵队司令员(军长)的钟伟率部追击南逃的国民党军,因追得太急,致使部队的位置太突前,逃跑中的国民党军见有机可乘,随即杀了个回马枪,企图围歼钟伟所部。因敌人兵力占优,情况危急,随军行动的兵团副司令命令钟伟后撤。而钟伟认为,正好可以借此拖住敌人,待后续大部队赶到予以歼灭,为此他不惜拔出手枪威胁兵团副司令,抗命不从。经过激烈战斗,钟伟的部队顶住了优势敌军的围攻,如其所料,后续大部队赶到,原本可以逃掉的敌军被歼灭了。钟伟干的另一件“目无领导”的事是在解放后,在军方一次批斗彭德怀的大会上,有人指控彭德怀在长征时的娄山关战斗中下令枪毙了一个红军连长,对此,钟伟情绪激动地站起来说,那个人是他杀的,彭德怀不知道,因为那个连长临阵脱逃,还想叛变,弄得主席台上的林彪和总政治部主任很没面子,结果被当场押出会场,以后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你可以说钟伟不成熟,但你得承认,作为军人,他的上述所作所为并无不称职之处。
解放军另一个有个性也有争议的将领就是上面提到的林彪了。不管在政治上怎样评价林彪,都得承认他能打仗。林彪打仗讲究“机断专行”,就是指挥员根据战场形势当机立断做出决定。上面提到,他与钟伟配合默契,并不在意他指挥钟伟还是钟伟指挥他。钟伟当师长时,林彪曾想提拔钟伟当副军长,但钟伟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于是林彪就直接提拔钟伟当了军长。相反,对那些事事请示汇报的指挥员,林彪不是很欣赏。打锦州时,他派一个纵队作为先头部队赶往锦州外围,用炮火封锁锦州的机场,防止国民党增援。那个纵队赶到后,发现锦州有两个机场,其中一个在用,一个没在用,于是发电报请示封锁哪一个机场。据说林彪气得直拍桌子:“两个机场,一个在用,一个没在用,你说封锁哪一个!”
第三个要提到的解放军将领是粟裕。在淮海战役中,对杜聿明集团逃跑路线的判断关系到能否全歼敌军。在三条可能的路线中,中央命令粟裕堵截的两条路线恰恰不包括粟裕认为杜聿明要走的那条路线。粟裕相信自己的判断,他对了,国民党军完蛋了。
以上是解放军的几个例子。反观国民党军,他们其实更强调服从和等级。据说国军军官的皮靴上都钉有两片钢片,见到长官时两脚一并,皮靴上的两片钢片相碰,声音非常响亮。而解放军从红军时期开始,就讲官兵平等,就搞军事民主,成立有士兵委员会,“兵”可以监督“官”。可见,解放军战胜国民党军,原因不在于对服从和等级的强调,恰恰相反,在于对服从和等级的不强调。真正的官兵平等,意味着官(指挥者)与兵(被指挥者)的角色不是固定的,就像上面提到的钟伟指挥林彪,谁的意见对就按谁的意见办。也就是说,陈云同志提倡的“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在很多情况下也适用于军队。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第五十六条 现役军人必须忠于祖国,履行职责,英勇战斗,不怕牺牲,捍卫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第五十七条 现役军人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军事法规,执行命令,严守纪律。
第五十八条 现役军人应当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热爱人民,保护人民,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完成抢险救灾等任务。
4.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绝不背叛国家,绝不叛离部队。
5.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那么比如说命令是错的 军人有不服从的权利么
没有。当对命令有疑问时,在坚决执行命令的前提下,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申诉权)。
《刑法》第四百二十一条规定: 战时违抗命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第四十一条第五款规定:不执行上级的命令和指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职(级)、降衔(级)、撤职、取消士官资格处分。
(5)军队服从命令等级扩展阅读:
《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
第三十九条在武器装备管理中,实施技术革新提高效能、节约成本,或者及时发现重大质量问题、避免事故发生,成绩突出,有较大贡献的,可以记三等功;功绩显着,有重要贡献的,可以记二等功;功绩卓着,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可以记一等功。
第四十条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促进部队安全发展,正确处置突发情况,有效预防事故、案件,有效避免重大事故、案件发生或者减轻事故、案件损失,事迹突出,有较大贡献的,飞行员达到规定的安全飞行
其他从事高风险工作的人员多年安全无事故的,可以记三等功;功绩显着,有重要贡献的,可以记二等功;功绩卓着,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可以记一等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刑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
6. 军衔制的具体内容
谈到军衔制的起源,首先应搞清什么是军衔。在我国的汉代以前,"衔"字只有一个"马嚼子"的意思。魏、晋以后,衔字才出现表示官吏阶位的"头衔"的含义。在中国古代汉语里没有军衔这个词语。清朝末年从西方引进军衔制度以后,也没有译作军衔,而是称之为"阶级"、"军官佐士兵等级"、"军阶"。在制度上称其为军衔,则是从我军开始的。概括的说,军衔是国家授予军人以区别其等级地位、权力责任、荣誉待遇的称号和标志。人们一提到军衔,马上就会联想起军队,但军衔的历史要比军队的历史短得多。世界上最早出现军队时,并没有同时产生军衔制。军衔制是军队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由于军队是进行战争的武装集团,由众多使用武器的人员组成,必须按统一的意志去行动,"服从命令是军队的天职"。因此,在军队编制体制上必须形成若干层次,军人依职权大小分为不同的等级,各级都有担任统一指挥管理的官员,下级绝对服从上级,从而形成由上至下不同的职别等级。
历史上一般都以"阶位"来表示各级官员的身份地位,武职官员的阶位称"武阶"。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元帅"、"将军"、"校尉"等武职官名。三国时期已开始对武官实行秩品制度。外国最早在公元前7世纪时,已经有了军队官员衔级晋升制度。中世纪的西欧,所谓公、侯、伯、子、男和骑士这些爵号,既是一种封号,也是一种官衔。但是,古代的秩品、官衔同军衔还是有区别的。官衔、秩品仅仅是指各级官吏的衔级、阶位,官衔制也只是官吏的等级体系;而军衔则是把士兵的级别也包括进去,军衔制是上至最高统帅,下至士兵的完整的军人等级体系。
军衔制的产生,不是在古代军制完备的中国,而是在十五六世纪的西欧,这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
首先,军衔制与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常备军的产生密切相关。
14世纪以前,西欧各国没有常备军。国王把土地封给各级封建主,各级封建主拥有自己的武装。国王打仗时,就征集各封建主的私人武装组成全国军队,打完仗仍各回领地,这是一种非职业军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战争规模的扩大,这种非职业的贵族私人军队,日益暴露出许多弊端。诸如这种军队是临时拼凑的,几乎是一群乌合之众,战斗力较差;国王只能召集直接封臣的军队,而无法调动封臣下级的军队,这样难以统一指挥全国的军队;各级封臣大力豢养自己的军队,形成了封建割据,威胁王权。国王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建立由国王控制的常备军。
14~15世纪,西欧一些国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一方面,新的工商阶级为了保护和发展贸易,需建立常备军以支持强有宴锋蚂力的王权,来打破封建割据状态;另一方面,工商阶级为国王提供了税收来源,也就为建立使用常备雇佣军创造了物质条件。法王查理七世在1445年建立了一支由法国人组成的常备雇佣军。到15世纪末,出现了军士、中士军衔,到了16世纪中叶,又出现了元帅、将军、少校、大尉、少尉军衔。西班牙在15世纪末出现了海军上将、上校、少校军衔。
其次,军衔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等价交换"、"平等权利"等原则在军事领域的反映。
西欧常备雇佣军是由新兴资基耐产阶级资助,以自由农民、市民、破产骑士等阶层为主要成份。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等价交换"、"平等权利"等原则反映到军队中,刺激军人们产生了冲破出身门第,按劳绩战功取仕的强烈要求,推动军队逐步建立起一套官衔的高低与功绩大小直接相关的新型等级制度,从而为平民出身的军人晋升提供了基本的权利和平等的机会。而来自非贵族的指挥官,由于没有爵位来表示自己的身份,也没有一种属于个人的称号来保障自己的荣誉、地位和待遇,因此也要求在军队中设立一种与职务相对应的衔级称号。而这些要求也符合新兴资产阶级使用这些阶层的力量共同反对封建领主的政治利益。军晌埋衔制度正是为满足这些需要应运而生的。
7. 很多人说,同等级的军队官员比地区官员权力大军队不是都服从命令吗,团长师长有什么具体权力
大哥,虽然说服从命令是军人天职,但也是服从军队高层或指挥官的命令。你见过哪个地方官员调的动军队?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武分治,哪有书生调动军队得道理?所以军队就算再听话,也不会听文官的调令
8. 为什么部队一定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部队一定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这是古今中外、概莫例外、不可改变的规矩。
先说中国古代,骑兵用旗语统一指挥左右进退,令旗指到哪里就必须冲向哪里,令其指挥那一部分上,那一部分就必须向前冲,否则格杀勿论。
再说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侵略中国时的武士道精神,其核心本质也是服从命令听指挥,日本军官指挥刀一举“突斯Geiger”,鬼子兵也不敢不从。
在中国,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是因为部队的主要职能是对外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主权,对内维护社会稳定,履行该项职能必须统一军令,统一目标,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才能运筹帷幄,统筹兼顾、顾全大局、不辱使命。。。因为部队的主要任务是打仗,不管是战略部署,还是战略方向,都必须全军各兵种协调配合,上下高度一致,才能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因为部队的主要装备越来越走向机械化、电子化、信息化,如果说传统的枪炮弹药战需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那么现代的机械化、信息化、电子战,则更加需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否则,政令不一,令出多门,必然导致内部混乱甚至自伤自残。。。。还因为部队负有抢险救灾任务,也需要统一部署,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有条不紊,既不能一哄而上,也不能政出多门,更不能袖手旁观。。。
9. 中国军队的等级观念
第一,军队的基本原则就是下级服从上级,茄空这是铁律,没了等级观念,军队就是一盘散沙,参考一下1918年,俄国备纳孙下达那个预存的“一号命令”取消军内等级后的结果,一盘散沙
第二,解放军的等级观念实际上是最弱的
陆军连一级,都是连长和士兵在一起吃饭,而其他各国军队都是有专门的军官食堂
海军更是如此,世界各国海军都是军官和士兵分开吃饭的,以体现贵族传统,中国是吧陆军传统带到海军了,讲究仿链官兵一致
10. 军队战斗中各级执行命令有何区别
部队下达作战命令一般都是层层下达,具体级别大致如下:
国家级领导向如总参、参谋长联系会议等国家级指挥中心下达作战决心和战略任务,同时调配部队(一般以集团军为单位进行调配)成立指挥中心或司令部,任命司令员,下辖若干个集团军。
司令部召开各军级军事主官和参谋人员开会,根据战略任务制定战役策略,并向各军军事主官下达作战任务。
各军军事主官召集师(旅)团级军事主官和参谋人员,根据作战任务制定具体战术方针,并以团为单位进行任务分排。
各团军事主官领受任务后,比如要守某个山头,那么就率部向目的地奔袭,然后向各连分排阵地。
连长直接指挥各排执行具体的战术任务。
但如工兵、炮兵、坦克等独立兵种一般由指挥中心亲自调配。同时,指挥中心也会要求某个团排出几个连执行特殊的任务。
比如某团向下分派任务,任务简报一般是这样写的:
一营(欠三连)应于某时某分前到达阵地左翼构建工事,二营于某时某分前到达主阵地设防;三营(欠六连)于某时某分到达右翼设伏。三营六连与团属炮连到某地构筑炮兵阵地;一营三连为团预备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