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中国的程序员总被称为“码农”
对于一些贬义的说法,个人认为作为一个程序员应该保持“诚意开张圣听,不要妄自菲薄”的态度。
程序员一直以来看哪个是别名最多的一个职业,我姑且不分褒贬的称之为你才吧!就像小学的时候一样,相互之间往往喜欢区别名叫昵称之类的,而又往往外号叫的最响小名最多的就是最受关注的哪一个,程序员在当今网络上的处境大抵如此。
码农这个词米偶遇仔细研究过来源。参考其他人的回答知中文中的码农大体相当于英文中的code monkey。程序员码农说法的由来大概来自于程序员圈内自嘲的说法。这里程序员对码农的更多理解可能更接近coder这个词,就是说我是一个写代码的。可能会有人以此来明志,表面自己很热爱写代码,或我很精通以此,再或者言外之意我只是一个写代码的,别来找我给你装系统修电脑什么的,我最烦这个了(ノ`Д)ノ。
程序员这个行业知名度虽然高,但是正在了解程序员是做什么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直观臆想出来的感受可能是一个座在电脑前,后背前倾,颈脖前伸,面容憔悴,形容枯槁,两眼无关紧盯着电脑,两只鸡爪子似的双手快速的在键盘上敲击,屏幕快速出现一行行一块块英文字符的形象。这其实只是程序员的表面,完全米有展现出大多数程序员的内在。程序员真正的工作是解决问题,代码只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曰实现方案。
程序员究竟解决什么问题呢,又是从哪里来的问题呢?首先要提到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给成员一个需求,程序员要思考如何实现这个需求。比如产品说这个登录过程应该这样这样,用户是否有通过手机或者邮箱验证。程序员要做的就是想方案来实现这个需求。在比如产品说我们这个网站要同时支持多少人访问不会出现卡,或者页面刷不出的情况。程序员接到这个需要就要思考如何设计这样一个高性能,高并发的服务端,最终通过代码来实现设计。好,现在代码写完啦,产品发布上线了。什么购物网站啊,大家可以随意挑选自己喜欢的产品,什么交友网站啊,大家可以写好自己的介绍发布出去让别人看到。但是还米有完,可能这个网站还要加点新功能,或者程序员自己也想,这个代码有没有什么地方实现的不好,换一个方法会不会更优雅。然后又是思考解决<=实现方案<=线下测试。自己测试发现可以,这个方法很好,发布到线上,就是用户最终使用的形态。不断提出新需求,完善新的功能我们称之为迭代。改善现有设计我们称之为重构。这些都是非常有艺术感的事!
事物发展就会演变出各种变体,有一些公司会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做好,然后再交给其他公司或者个人去做实现(写代码)。由于在这里解决问题的过程被剥离出来(最有技术和艺术感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实现,就是敲代码。好比建一栋房子,房子的设计和施工方案都已经做好了,就剩下施工了,这时候只要找个施工队就可以了。在这些做设计的公司,他们是有能力来实现这些方案(敲代码)。但由于欧美日等国家人力成本高,将这些技术含量低敲代码的苦活儿剥离出来交给相对落后地区的人去实现可以帮助他们节省人力成本。以上这个现象就称之为软件外包。另一方面,在美国主导的全球生产分工下,美帝也希望将中印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固定在低端制造,劳动秘籍型的行业。
既然程序员是解决问题的,那么是否所有电脑相关的问题程序员都能解决呢?纵向来看,计算机系统可以简单的分为三层,应用程序<=操作系统<=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的设计研发基本和程序员无关。硬件往上就是程序员的职责范围了。这是可以简分为应用软件程序员和系统软件程序员。系统程序员的责任是实现高效的硬件管理,应用程序员则是为用户提供高效的服务。下面说说在这两方面和国外的差距,手机端应用软件(有服务端的包括服务端)差别不大,大家从自己手机中软件就能感觉到。PC端有差距,比如人家有PS这样的图片处理软件,而我们则没有。在这方面人家发展了几十年我们年数不够,有差距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辈当发奋努力,以追他人之先。另外应用程序web化应该是趋势,这方面我们还是有优势的,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最直观的体验就是不用装很多软件了,只要有一个浏览器就行。在操作系统层面,PC如Windows,服务器如Linux。Windows微软独家拥有的闭源系统,不说。Linux内核开发来讲国内正在迎头追赶,内核的邮件中中文拼音的人名越来越常见,越来越多的国人加入到Linux内核的开发中。
㈡ 为什么中国的程序员总被称为码农
最后,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程序员朋友,请你好好珍惜他,因为他们不像口中所说的那样老土和死板,相反,他们的脑海中有一个大世界。
㈢ 人社部官宣,程序员列入新生代农民工,IT行业的前景如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现在一些新兴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特别是IT行业,这几年非常的火爆,而且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如果大家对这个行业特别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在大学的时候了解一下,然后等毕业了之后再找一个正规的公司进行实习。小编个人认为IT行业是大学里面比较火爆的专业,并且要求的分数也特别的高。在前几年程序员非常的厉害,而且薪水和待遇都特别的好。人社部官宣,程序员列入新生代农民工,IT行业的前景如何?
三、选择合适的专业IT行业虽然近几年比较火,但是大家也应该选择合适自己的专业。有些女生对于这些专业并不感兴趣,如果非要让她们学的话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收获。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大家一定要选择自己有兴趣并且合适的专业。最近几年金融、经济和大数据管理都特别的火爆,所以大家也可以考虑一下这几个专业。
㈣ 码农是做什么的
是从事软件开发的。
码农顾名思义为编码的农民,码农的生活时间是相当的紧,加班非常正常。和建筑行业的农民工相比,业内人士习惯把专注于程序设计工作的人称为码农。
很多人已经在企业中担任高级别的构架师和资深工程师,但由于热爱编程和坚持写code的习惯,所以称之为“码”。加之互联网大企业的总部都坐落在城市边缘的开发区,例如北京上地和深圳的科技园,所以自嘲为“农”。
(4)以农程序员扩展阅读:
码农的职业要求:
1、一般的程序员都要有四年的在专业领域的学习,需要一个在程序领域的学士学位获得者,不论是数学方面的还是工程方面的都可以。
2、有20%的人在这一领域的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拥有更高的学位。还有很小一部分程序员是自学的。尽管一些专业性的学校或者综合大学可以提供,但也需要一些别的途径来提供相关的人才。
3、对于职业程序员,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程序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技术,其技术必须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并且要不断发展,程序员也要寻找贸易的机会,要参加研讨会,在周刊上发表文章和接受职业教育,这些使程序员在自己的领域中分级或者不断并排前进。
㈤ 码农是什么职业
码农是指开发软件的人。
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IT工程师都自嘲为“码农”。“码农”大多是高收冲中庆入、高学历的IT精英。很多人已经在企业担任过高水平的架构师和高级工程师。
因为他们热爱编程,坚持写代码,所以被称为“码”。况且大型互联网企业的总部都在城市边缘的开发区,所以他们自嘲为“农”。
码农可以指在程序设计某个专业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培掘,或是从事软体撰写,程序开发、维护的专业人员。但一般Coder特指进行编写代码的编码员。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程序员的要求也在变化,需要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如:UML、单元测试、各种方法论等,以满足随时代不断变化的商业、科技与应用等需求。
职业要求
一般的程序员都有四年的在专业领域的学习,需要一个在程序领域的学士学位获得者,不论是数学方面的还是工程方面的都是可以的。大约有20%的人在这一领域的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拥有更高的学位。
还有很小一部分程序员是自学的,尽管一些专业性的学校或者综合大学可以提供,但是也需要一些别的途径来提供相关的人才。尽管学历是比较重要的,但是公司经常把重点放在应聘者的工作经验上。
很多刚从大学毕业的大学生虽然有引人注目的学位证书,但是他们找不到工作是因为他们缺乏经验。一个程序员虽然没有正规的学历,散握但是如果一个人拥有程序设计的深厚知识背景或者丰富的工作经验的话,那么他的机会要比有学历的应届毕业生大得多。
㈥ 为什么中国的程序员总被称为码农
实际上IT行业在中国并不是特别差的行业,而程序员的工资也并不低,但为什么中国的程序员总被称作码农或者说是苦逼的程序员?中国的程序员生活和欧美的有什么不一样?之前,研发频道曾发过《东方程序员怎么看西方程序员》和《西方同行眼中的东方程序员》这两篇文章。来自世界各地的程序员们各抒己见。或许,从上面两篇文章中也多少能得出“”下面是来自知乎网上各位大牛的看法。让我们来一起看下!一位叫吴涛的程序员的回答:编程活动和机械电子一样可以视为一种工艺(craftsmanship),从事此类工艺活动的人可以叫做工匠或者工程师。经历过工业革命的欧美国家,有深厚的工程根底,从机械到电子再到软件,都是国家产业的支柱,滋养着社会中坚力量的中产阶级。工程师的社会地位普遍比较高,他们有工艺的传承,有文化圈,有产业的历史。而国内目前的软件工业和制造业非常相似,以来料加工式的低水平重复劳动为主。就好像农民仰赖着老天提供种子、土壤、阳光和水,中国程序员仰赖着洋人提供设备、技术和理念,从微处理器、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编译器、IDE、编程框架到应用程序,除了做晶圆的沙子是本地产的,几乎没有什么属于自己,每天的工作内容主要就是把别人已有的东西按照自己的——甚至不是自己的——需求装配一下,没有什么创造性,也很少有业界的技术积累和传承出现,即便有也流传不开,毕竟程序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有知识,没文化”,就是说这样的状况。记得劣质盗版VCD满天飞的时代,有个程序员做出一款丑陋但是解码容错能力很好的播放器,贴合国情,一炮成名,结果好容易写本书,没有几个句子能写通顺的。这种技术书籍的拙劣状况一直保持到现在,而且拙劣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了。没有技术传承,没有文化圈,不乏有人上大学之前对编程一窍不通,学计算机只是因为计算机“热门”而已。如同包办的婚姻,没有一丝爱情,最后以编程为业,只是因为也不会做别的什么了。另一方面,国内程序员不论薪水如何,的确很苦。许多人长期被迫加班,最后甚至会成为一种自愿的习惯。可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并未因此而提高,就像千百年来用惯锄头和镰刀的农夫,很少有人会想要去学习、改进自己使用的工具和习惯,甚至对于新兴的思潮和方法抱有非理性的抵触情绪。生活如此悲惨,却又如此不思进取,和农民的问题很相似。再加上,就好像城里人眼中的乡下人一样,程序员们木讷、邋遢、缺乏情调、土。可偏偏又自负而且互相看不起。总而言之,在中国做一个程序员,很少有什么事情能让人觉得自己从事的工作很体面。那么,在整个社会以自嘲为风尚、许多行业都喜欢好勇斗狠地自轻自贱的状况中,使劲贬低自己的职业,自嘲和群吵时,就不会有什么心理包袱。不过,就好像黑人可以自称或者互称“黑鬼”,但是白人如果敢讲立刻会惹祸一样,喜欢以此自称的程序员并不见得能容忍其他人这样称呼自己。最后,英语有类似的说法,将带有隔断的办公室叫做cube farm,常见于传统的软件公司。以讽刺(但不限于)软件公司日常生活为主题的漫画Dilbert就有不少格子办公室里的场景。不过cube farm说的并不是程序员们像农民,而是说他们像地里的庄稼或者果树,产出成果,等待收割。毕竟,欧美发达国家的农民生活往往比程序员更好。高收入,农机劳作,大片的私有土地,宁静的田园生活。农民的生活在那里,如果不是令人向往,至少也并无贬义。补充:本版同文所说的code monkey在英语中的语用,与“码农”在中文里的用法并不一样。code monkey是指以计算机程序员或者那些以编码为生的人。这个术语可能包含轻微的贬义,这意味着开发者可能编写代码,但不能执行复杂点的任务,比如:构建软件结构、分析和设计,一般指初级程序员。如果一名code monkey正在努力增加知识和提升职业技能,那么会有另一个等级名词赋予他。其实code monkey这个术语在层次划分上还是有点困难的,因为像那些真正熟练的开发人员或程序员他们仍然在做编码工作。或许像这样划分会好一点:coder:编码员programmer:程序员software engineer:软件工程师software analyst:软件分析师software architect:软件架构师或许还可以在前面加“初级”、“中级”、“高级”这几个前缀。这些都反映了一定的等级、技能水平和薪资。请注意:它只能在小范围确定的某种层次结构,例如在一个公司、甚至一个部门。一个在A公司工作的“程序员”可能比B公司的中级架构师所要求的技能更多。下面是关注前端技术的邓陈华同学的回答:首先, 问题的题目”“是有一定的可辩论性的,因为我所了解的事实是,大多时候是“中国的程序员自称为码农”,很少有不同行的人称呼程序员为“码农”。当然,可能和我所处环境有关系。认可涛吴所说的“自称码农的程序员并不见得能容忍其他人这样称呼自己”,因为这就像他所举的例子,黑人允许自称,但不允许白人称呼,同样的词在熟人说来是亲切、是自嘲、甚至可以是自讽,但在外人说来,那不仅是不尊重,还有可能是侮辱。其次,身处互联网行业,程序员工作辛苦,加班再正常不过,项目进度、突发情况、公司文化都可能成为加班的理由,虽然收入不一定差,但够苦逼。另外一方面, 程序员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而互联网向来是一个强调能力的开放行业,有多少能力就拿多少工资,这样注定有相当大一部分因为水平不够,导致收入问题成为“码农”的心病。而“ 工作辛苦”、“收入低”和农民有类似,所以无论自嘲或者是被别人冠以“码农”的称谓,辛苦、收入低这两个标志包含其一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两者兼有,那就是纯种‘码农’一枚,够苦逼。当然,还有第三种情况就是像赵劼姐夫这样,“弹钢琴的码农”,已经做“码农”做到一种境界,并不一定强调其辛苦、更不会收入差,以“码农”调侃的口吻戏谑人生,这个心态和大家自称屌丝是一样的,更多的自嘲自讽。其实,这样收入高而且相对不这么辛苦的精英“码农”在行业内也不少。下面是在读研究生吴洲提供的,来自图灵中文社区电子杂志《码农》第一期的首卷语:《所谓码农》一文的解释:对于“码农”这个称呼,有些人喜爱有加,有些人不以为然。区别在于对待“农”这个字的感觉。农当然是指农民,这个词寓义很丰富,既可以说它伟大,也可以说它渺小。说它伟大,是因为我们的生存离不开农民,而且中国一直是个农业为本的国家,曾经说是百分之八十的人是农民,这意味着往前翻
㈦ 程序员和码农是什么意思
程序员,是从事程序开发、程序维护的专业人员。可将程序员分为程序设计人员和程序编码人员。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员是英国着名诗人乔治·戈登·拜伦的女儿AdaLovelace,曾设计了巴贝奇分析机上解伯努利方程的一个程序。
码农可指在程序设计某个专业领域中的专业人士,或是从事软体撰写,程序开发、维护的专业人员。但一般Coder特指进行编写代码的编码员。
(7)以农程序员扩展阅读:
软件从业人员分为初级程序员、中级程序员、高级程序员(软件设计师)、系统分析员,系统架构师,测试工程师六大类。
1、初级程序员
通过初级程序员考试认证的计算机从业者。
2、系统分析员
具有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工作能力及业务水平,能指导系统设计师和高级程序员的工作的一族。在软件开发流程中主要从事需求分析、信息系统项目架构设计(包括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开发阶段的主要模块的规划、设计和测试,同时也涉及可行性分析的工作。
3、系统架构师
一个最终确认和评估系统需求,给出开发规范,搭建系统实现的核心构架,并澄清技术细节、扫清主要难点的技术人员。主要着眼于系统的“技术实现”。
㈧ 程序员被划为“新生代农民工”,这对程序员有何影响
原先是学习成绩不好的人被称为差等生;结果到了今天,班里的三好学生也被称为差等生了,真不知道是学习成绩不好的人的福分,还是三好学生的福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至少可以抬高差等生的平均水平,看起来也算是功德一件。但问题是,如果程序员等于农民工的话,那农民工等于什么?
相比较程序员而言,农民工这一群体涉及的行业广、人数多,自然平均薪资难以和程序员的上万月均薪资相比,其差距同样也是巨大。
更重要的一点是,大多数农民工从事着劳动密集型工作,没有社保等老年保障,这意味着等到农民工群体步入老年,对后代的依赖性也就更大。而程序员不同,互联网大厂的福利好、工资待遇高,社保五险一金也齐全,相比较一般农民工,几乎是一个天,一个地,不可同日而语。按照固有的标准来看,程序员应当属于中产阶级,而农民工则属于贫困和一般家庭收入线。这两个群体的巨大差异,不是一个新生代就可以区分开来的。
或许也正是因为程序员如今庞大的人群,也慢慢趋于同质化、人数越来越多,就业面越来越广,在这样的情况下,程序员被归为新生代农民工,倒也情有可原。可问题的关键是,职业应该被如此分类吗?这会变相加剧职业歧视吗?这与职业不分高低贵贱的原则相悖吗?
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深思。戏谑可以,但要有度;归类可以,但要合理。差等生和优等生,都是一个班里的学生,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好的必然是少的,但少的,却不一定就是好的。
㈨ 程序员被纳入“新生代农民工”,码农为何会被官方定义为“新生代农民工”
01 什么是新生代农民工“码农”就是我们常说的程序员,因为靠写代码卫生,而且收入低,要长时间面对电脑,所以就自嘲为“码农”。
我们先来看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
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
具体点来说,他们是“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打工人”。
所以如果单从这个描述来说的话,从事软件和信息服务的程序员们很显然就是“新生代农民工”中的一员。
但如果你看仔细点的话,你就会发现要满足“新生代农民工”,条件有两个:
1.在外地从事非农业行业;
2.农村户口。
因此严格来说,标准的“码农”前提要有“农村户籍”,“城镇户口的码农”是不属于“新生代农民工”范畴的。
就光看这几点,哪个跟农民工兄弟不是一样的?
㈩ 为什么中国的程序员总被称为码农
首先这是一个非官方的称呼,用于非正式场合。
其来源无从考究,只有第一个使用的人才知道最初的含义,所以以下回答纯属个人猜想,纯博一笑,如有不妥欢迎指正。
这是程序员们自嘲自己的工作枯燥乏味,简单重复,可理解为程序员们的一种对压力山大的稍带不满的幽默。
可以理解为表达程序员们在向对程序员们充满崇拜的粉丝们介绍自己职业时一种谦卑的自称
从程序员们的工作特征来说,程序是由不同的模块组合在一起,每个程序员只是负责自己的一块程序代码的编制。这工作有点类似于码墙,也有点类似于码”俄罗斯方块“。
程序的功能越来越庞大,结构越来越复杂,要求掌握的技术越来越多,单个程序员将很难完成一个较大程序的编制。每个程序员只是程序员集体的一分子,所以,程序员们在代表信息高科技的同时,用这一称呼谦卑地表达了自己对集体、对同事的尊敬,唯其如此,这是一个令人尊敬的群体,他们在卓越的工作成绩面前,没有简单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牢记了同事们的才华和幸幸勤付出。
就象没有农民,”民以食为天“的我们无法生存,而没有程序员,我们这些纵横在网络,离不开程序的人,将无法继续潇洒,乃至寸步难行。所以,这一称呼,又可以理解为程序用户们对这一群体的尊重和感恩。
码农这一称呼,表明高科技不能忘本,没有农民的幸劳,任何高科技神码都是浮云;
至于这一称呼的起源,已无从考究,我们不能根据考古家的简单逻辑认为无从考究的就是假的,哪怕这是既成事实;也不能认为”码农“这一称呼就代表了程序员的全部。但是从心理学来讲,这一称呼能够普及,肯定是表达了这一群体的某些特征,能够引起使用者的共鸣。然而这只是一个盲人摸象般的称呼,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只缘身在此山中“,喜欢则用,不喜勿喷。我们对所有的称呼概念,重要的是掌握其表达的是使用者的什么观念或者用意,而不必在乎它的表面文字,这就是依义不依语,掌握语言的深层结构而不是止步于其表层结构。
当您使用这一称呼时,是在表达什么呢?或者,您更喜欢上面哪一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