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程序命令 > 姚劲波高薪抢人女程序员

姚劲波高薪抢人女程序员

发布时间:2023-06-16 22:38:28

⑴ “996”或成为互联网行业潜规则,绝大多数没有加班费

“996”或成为互联网行业潜规则,绝大多数没有加班费

当前互联网行业景气度进入低谷,从事互联网的人待遇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为你详细的介绍。

当前互联网行业景气度进入低谷。在经济形势不好导致企业经营情况下滑之后,企业要做的就是开源节流,勒紧裤腰带过冬。直接裁员并不好听,利用"996"、"10、10、6"等用不支出额外成本的方式提升工作效率,让受不了的低竞争力员工自己走人,却是个"办法"。

在58公司996工作制之后,近日,网络上频繁出现互联网公司鼓励员工加班,甚至自愿放弃带薪年假,春节、国庆节等法定节假日随叫随到等爆料。事实上,据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互联网公司鼓励员工加班、甚至强迫员工加班已成惯例,尤其在创业公司连续工作的情况更加普遍。分析人士认为,互联网公司加班多或是行业不景气的体现。

事件

58同城"996"制度遭声讨

上周,58同城被爆出实行全员"996"工作制度,CEO姚劲波受到员工声讨。"996"工作制是指员工的工作时间为早9点到晚9点,一周上6天班。据称,58公司要求员工实行996工作制,不能请假,并且没有任何补贴和加班费。此外,公司下发该项通知并没有邮件正式通知,而是人力部门口头通知。58回应称,996是常规性动员,原因是9、10月业务流量大。与员工所称的强制性不同,58方面表示996并非强制。

随后,来自济南浪潮集团内部的"奋进者申请书"又引发了热议。该奋进者计划要求员工必须自愿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小时,自愿放弃所有带薪年假,自愿进行非指令性加班。不仅如此,"奋进者"还要在春节、国庆等节假日无条件加班,随叫随到。这项"996"加强版再度引发了对于互联网从业者工作制度的讨论。

现状

加班是互联网行业"潜规则"

事实上,"996"的说法并非58公司首创。在此之前,已经有多家互联网公司的部分部门实行该工作制。据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在互联网行业,员工普遍一天工作时间在10小时左右,软件开发等核心部门加班最为严重,"996"或者"10、10、6"是家常便饭,遇到新项目上线、系统更新等状况,几乎全部泡在公司。非核心的职能部门情况稍好,然而能够做到"准点下班"的也寥寥无几。

在调查中,包括网络、阿里巴巴、腾讯、京东、360、小米、滴滴等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多位员工都表示"经常加班"。一位员工称,公司规定10点上班6点下班,但真正6点能下班的时候寥寥无几,也并没有听说过"加班费"这项福利。

某大型互联网公司的软件工程师表示,软件工程师几乎是互联网公司最为核心的职位,也是最为忙碌的职位。自己先后在多个互联网公司工作,几乎一致执行996或类似的工作政策,有时是公司要求,但大多数时候是压力太大、工作任务多所致,"事情太多做不完,不加班就完不成绩效"。

还有的称公司氛围也很重要,一些互联网公司鼓励全员加班。"记得刚入职,每天6点一过下班就我跑得快,结果领导找我谈了三次话!说我溜得太快,就算没事在公司学点东西也行……自那之后我再也没敢7点之前下过班"。可见,在互联网公司加班已经成为一种"潜规则"。

追访

创业公司加班是"365天"的常态

在调查中北青报记者发现,大型互联网公司加班最严重的是研发部门,其他职能部门的情况则好很多,例如市场、运营、公关等,是一种脉冲式的工作状态,只有在做项目等特殊情况时才有比较严重的加班。但是在创业公司或一些较小的互联网公司,加班则是一种"365天、全员式的"常态。

一名互联网创业公司负责软件开发的员工晒出自己近5个月的下班时间:4-6月,基本12点左右下班,因为项目是外包出去的,外包团队只能在他们下班后再来公司对接;7-8月,9点左右,这段时间产品较为稳定;8月中旬开始,每天10点后下班,因为老板说对现在的产品非常不满意,要求重新做一个新的产品出来,时间期限是一个月。他说,"我们实行严格的打卡制度,一天四次。晚上打完卡也走不了,还得继续干活,周末加班没有调休也没有加班工资。"

另一名创业公司早期合伙人表示,如果将工作当自己的事业来做,就会自愿加班。他称,"创业公司不能跟大公司比,我们一切都处于起步,也没太多钱,必须得比别人快才行。要是每个人正点上下班,那时间耗那么久却拿不出产品来,这帮人谁能养得起?"他坦言,创业公司基本上是以天为单位计算开销和收入,需要尽量节约成本,开发产品以获取投资。不过,选择创业公司的每个人都已经做好了准备,"是给自己奋斗,大家都心甘情愿"。

释疑

"弹性工作制"给加班找了更多借口

目前,许多互联网公司实行"弹性工作制"。所谓弹性工作制,是指在固定的工作时间长度的前提下,员工可以自主地选择工作的具体时间安排,以代替统一固定的上下班时间制度,一般互联网公司要求上够9小时即可。但是看似人性化的制度,真的.可以给员工自由吗?

某大型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表示,"我所在的公司,上班时间10点左右,美其名曰弹性工作制,其实大家都不会来太晚。而下班时间基本是在9、10点,一天工作时间比要求的多出好几个小时,但是没有办法。遇上我们的产品更新时候,大家更是要干好几个通宵,周末也不休息。"他表示,加班虽然不是公司强制要求,但是按照领导给委派的任务和时间截点,如果不加班根本做不完,这样就会影响自己的绩效、甚至团队进度,因此大家都会"被加班",工作时间是"10、10、6"。

一名互联网公司员工认为,"美其名曰的弹性工作制实际上给加班和通宵找了更多的借口。以前要打卡,统一规定早上9点多上班,考虑到第二天要早起,领导基本上8、9点就会让大家都回家;现在倒好了,弹性工作制不是可以晚来一会儿嘛,熬夜加班都变成了理所当然。"上述员工认为,弹性工作制下,会形成熬夜加班的恶性循环。

此外,互联网公司中有超过一半的公司有打卡上下班的考勤制度,其余的公司虽然没有打卡的习惯,但是在考勤问题上也并非自由。

某大型互联网公司的一名老员工向北青报记者表示,公司无需打卡,但大家不会无故迟到早退,并且加班很常见,因为"工作得有结果才行"。他说"不能保证工作时间就不能保证工作量啊。天天不在公司,能有结果吗?"他称,虽然不用打卡,但是领导的眼光是雪亮的,员工是否努力工作,直接关系到年终的考核。"我们公司每个团队每年都要考核,考核中有10%的硬性指标,规定有人必须是不合格,这样的人没奖金、没股票、不涨工资,如果太过分的话领导会直接让你走人,还有谁敢不好好干呢?"另一互联网公司员工也表示"基本上正常上班时间,活都做不完。根本不用打卡,少加几次班,就算放假了。"

关注

多数互联网公司没有加班费

互联网行业工资高、待遇好,是许多人的共识。根据艾瑞网的统计,去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多个城市的互联网行业员工,其平均薪资都过万,月薪1.5万元以上的占25%,2万以上的占14%。月薪1.5万元以上需求量最大的公司依次是阿里巴巴、腾讯、美团、网易、360等。况且一些互联网公司按照13-15个月的月薪发放工资,成为了许多人所羡慕的"别人家的公司"。

不过在采访中,多数互联网公司员工表示加班并没有加班费。这就代表着员工每天工作10小时乃至12小时,如果其工资不变,其时薪就会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而减少。

例如某月薪1.5万元的员工,按照22天工作制来说,日薪为681元,按照8小时工作制,其时薪是85元;然而按照12小时工作制,其时薪为56元。如果每周工作6天,每月工作26天,其日薪就是576元,"996"工作制下,其时薪就是48元,比正点下班的员工的85元时薪少了近一半。按照48元的时薪计算,其真实月薪为8460元,可见,互联网公司的高薪可以说是加班加出来的。

热点

公司"福利"变相鼓励加班

既然绝大多数公司都没有"加班费"一说,那么对于员工来说,加班有何好处呢?据统计,有些公司提供"餐补",如果加班到9点,公司会象征性地给发放15元的夜宵餐补;还有的公司提供"调休",如果加班到比较晚,或者周末加了班,可以选择一天补休。

还有的员工表示,公司以"福利"的形式变相鼓励加班。比如将免费晚餐的时间安排到7点,这就在无形中推迟了晚餐时间、延长了下午的工作时间;还有的公司开通快车企业账户,在晚上9点半之后用该账户打车且出发地是公司,才可以享受免费打车服务,这样有时加了一小会儿班的同事也会再多坐一会儿,撑到9点半才从公司走。这样就变相鼓励了员工加班。

影响

互联网公司频现猝死等事件

在强大的工作压力下,互联网公司员工的生存状态堪忧。一名员工表示,"我从早上6点半起床,搭地铁到公司要1个小时,8点半上班,晚上基本都是22点半下班赶最后一班地铁,到家23点半,洗衣服吃饭冲凉时间除外,就算不做别的任何事,每天只能休息5个多钟!"

日前艾瑞咨询联合多个互联网公司员工所做的睡眠质量调查显示,51.5%超过23点才上床,平均睡眠时间为6.7小时,低于成年人睡眠时长7-8小时的标准建议;66.7%员工经常加班,38.7%员工反映压力很大。互联网公司员工存在严重睡眠问题,存在不良睡眠行为习惯,最终的结果反映到工作和生活当中,工作效率低下,生活质量不好。

据统计,互联网企业员工每周平均加班天数为1.6天,BAT最高平均1.9天,70%员工加班到晚上9点以后;在工作压力方面,47.9%的BAT员工认为工作压力较大,高于其他行业38%的平均水平。

近年来,互联网公司频现员工猝死事件,关于互联网公司"过劳死"的争议一直存在。2005年9月18日,网易代理首席执行官孙德棣猝死,年仅38岁;2011年底,久游市场总监刘俊因病去世;2012年9月,西山居一年仅25岁员工猝死于办公室内;2014年9月1日,去哪儿宣布,年仅28岁的女员工小鲁因急病抢救治疗无效去世,她在几天前晕倒在公司卫生间;2016年6月29日,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在下班回家途中,于地铁站内突然晕倒,后经抢救无效去世。

长时间熬夜、劳动时间过长、透支身体已成为互联网行业的现状,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声音

过度加班的做法涉嫌违反《劳动法》

对于互联网行业的加班现状,京衡律师上海事务所余超律师对北青报记者表示,过度加班和不支付加班费的做法都涉嫌违反《劳动法》。

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加班需要与劳动者协商,最多每天不能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并且加班必须要支付加班费,平日加班为工资的150%,休息日加班为工资的200%。若公司随意延长劳动者工年时间,安排周末加班,以及不支付劳动者加班报酬,那么就违反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财经观察

"996"折射出互联网行业不景气

一名58员工告诉北青报记者,他和几位公司员工都认为公司出台该政策事实上是变相裁员。"这么高强度的工作时间,不给补贴,还不允许请假,这不就是逼着我们自己走吗?"他认为,如果是公司裁员的话,需要支付一定赔偿,而员工自己提出离职的话,会为公司省下相应费用。另一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员工称,互联网公司只适合年轻人待,因为"老了就干不动了"。

上述员工表示,许多大型互联网公司早期给老员工非常优厚的福利待遇,包括每年的分红、股票,前几年又急速扩张,招聘了大量年轻人,这样就造成公司中年轻人干活多、拿钱少,中层吃老本、不干活的情况,大量增加了公司成本;现在一些公司高层意识到这一问题,希望以类似996工作制的方式逼走一部分拿钱不干活的中层老员工。

有分析认为,在这一现象的背后是整个互联网行业不景气的事实。互联网评论家葛甲称,"当前互联网行业景气度进入低谷。在经济形势不好导致企业经营情况下滑之后,企业要做的就是开源节流,勒紧裤腰带过冬。直接裁员并不好听,用不支出额外成本的方式提升工作效率,让受不了的低竞争力员工自己走人,却是个极好的办法。"

互联网评论家阑夕也表示,"在一个公司里面,非常上进的人一般不会在这个时候辞职,但是那些平时就比较懈怠的人可能就受不了要辞职,企业就能比较鸡贼地达到自己的目的:不用付出额外成本地来裁掉一批员工,重新整合公司的战斗力。"


;

⑵ 小鹏汽车:从城中村到纽交所 一个程序员的造车史

2004年8月,UC首次将服务器、客户端混合计算的云端架构应用到手机浏览器领域。

2017年8月,何小鹏从阿里巴巴退出,以董事长的身份正式加入小鹏 汽车 。

2020年8月,小鹏 汽车 敲响了IPO的钟声,正式于纽交所上市。

8月,是巧合,也是何小鹏的印记;而成功挂牌纽交所,却是小鹏 汽车 6岁的印记。

至此,小鹏、蔚来、理想,成了三家赴美上市的新势力造车代表,而中国新势力造车版图也终将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接下来的两周里,我们将会用三篇系列报道,为你揭开三巨头背后的造车历程。

故事,就由小鹏开篇吧……

— 01角色的转变 —

“世事的起伏本来就是波浪式的,人们要是能够趁着高潮一往直前,一定可以功成名就;要是不能把握时机,就要终生蹭蹬,一事无成。”——莎士比亚

何小鹏就是那个会把握时机的人,但要说他有何独特之处,却并非是UC时代那个最优秀的产品经理,而是在他不惑之年,义无反顾地完成了一次角色转变:离开阿里,以一个投资人的身份加入到小鹏 汽车 ,并硬生生地把广州一座不起眼的城中村变成了属于他的“战地”,还一步一步将它带到了纽交所。

【这是何小鹏和他的上一个代表作 UC】

“造车很难!很重!”UC的成功,已然为何小鹏注入了企业家的“血液”。然而, 真正让他被圈内熟识的,还是从造车开始

尽管早已不是容易激动的年纪,但 汽车 界这场随之会来的大变局,还是激起了他内心涟漪。既然美国已经开始有变化了,中国应该也快了。

2014 年年中,何小鹏与他的“朋友圈”,及多家风投机构一起做了天使投资人,共同创办了小鹏 汽车 。这些人里,多数是他做UC时的紧密合作人。 持股31.6%,何小鹏成了最大股东

“最初,是纯投资者的心态”,这是何小鹏当时想法:只是觉得这个行业一定会有价值。

他的眼光确实独到。同年,马斯克宣布对外开放特斯拉的全部 228 项专利,这也就意味着会有更多公司加入到造车大潮。天时!地利!人和!还等什么?2014-2017年期间,这成了小鹏 汽车 的起步阶段,只不过那时的何小鹏还任职于阿里。

从创立UC到担任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再在阿里任职时期投资和创建小鹏 汽车 ,这期间,何小鹏实际上已实现了财务自由——2014年6月,UC以43.5亿美金卖给了阿里巴巴。也就是说,在迈进 汽车 领域之前,何小鹏实际上已经是一个拥有了100亿以上的年轻富豪,然而他在冒险与保守间选择了再一次下注。

小鹏 汽车 ,这是他的第二次创业 。2017年8月,何小鹏从阿里巴巴退出,以董事长的身份正式加入小鹏 汽车 。

属于何小鹏的下半场,正式开始……

“自创业伊始,我就一直期望实现更大的梦想。”这是何小鹏在谈及创业感受时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但是,造车毕竟与互联网行业不同,不仅要吸引人才、引进技术,还需要有足够的资金链,更需要铺建上下游体系……这是一个无底洞。

做得好了,名利双收;做得不好,血本无归。尽管“凶险”,但依旧有着大批和小鹏 汽车 一样的造车新势力拔地而起,因为,赶上了好时代!

— 02 互联网造车变一地鸡毛

就在小鹏 汽车 创立的前一年(2013年9月),国家为开发洁净能源 汽车 ,开始“输血式”地扶持这个行业发展,一举打开了新能源 汽车 的大门。财政部、 科技 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还联合下发了《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 汽车 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并明确了财政补贴支持推广应用新能源 汽车 的具体政策。而随后,各地方政府的补贴政策也陆续跟进。也就是说, 买一辆新能源 汽车 ,消费者可以拿到两份补贴

有补贴、政策扶持,毫无疑问地,中国新能源 汽车 的春天已然来临。一时间,“智能 汽车 ”这个概念开始大受资本追捧,第一代资本炒家开始疯狂投机,甚至很多互联网企业也看到了其中红利,纷纷入局。小鹏 汽车 ,也就是头几家站在风口的企业而已。

补贴红利时期,有人调侃说“只要PPT做得宏大,基本都会受到资本青睐。”2016-2018年期间,有数据明确显示,15家新造车势力其融资总额就能达到千亿级人民币,发展态势很是凶猛。

那个时候,贾跃亭还是站在互联网神坛上的一代风云人物,当时他还踌躇满志地说“造车是足够伟大的一件事, 汽车 业务即使把我们拖垮了,我们也要做。”但结果,也是真的“垮”了。

【贾跃亭的第一辆造车梦 FF91】

那个期间, 小鹏 汽车 开始晋级 :从数千万的天使轮迈进22+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再从62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跨到13亿美金的C轮融资,单就2018年一年时间,小鹏 汽车 就融资高达65亿人民币(除了62亿元B轮融资,还有3亿元的战略融资)。这也成就了新造车势力中,单年完成的最大单轮融资。

然而仅仅三年,这个行业却开始紧急刹车。神话破灭,PPT造车沦为笑柄——2019年,随着融资“窒息”、市场转向、以及补贴政策断崖式的下滑。 这一年,造车新势力集体缩水、失声

造车,真的没想象中“光鲜”。不以长远为规划,终究一地鸡毛。然而像蔚来、小鹏、威马却成了新势力中第一关批量交付的优秀代表。但同时,真正的“厮杀”才正式开始!

— 03 有趣的投资者们 —

其实扒一扒小鹏 汽车 背后的“财团”,你会觉得这会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和何小鹏颇有渊源的阿里巴巴,从A+轮开始就与小鹏 汽车 结缘,随后在B轮和C++轮的融资里,也相继有阿里巴巴的影子。 阿里巴巴的投资一方面显示了对互联网造车的热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BAT领域里有所抗衡。

你看,蔚来 汽车 算是与腾讯有着深度绑定的新造车公司,虽然网络也有参与其中;而威马 汽车 又是与网络走得最近的企业(发布量产车时陆奇也有出席),但威马 汽车 的副董事长熊明华却又担任过腾讯的首席技术官,与腾讯也有渊源。是不是有点儿意思!

但是,阿里出手,是继腾讯投资了蔚来、网络投资了威马之后,又一个亟需在战略上布局智能造车的企业。有人戏称“小鹏 汽车 是阿里的嫡系部队”,其实也不假,这里面应该也包含着何小鹏与阿里本身的“情分”。

除此,何小鹏早年间建立的人脉网络,也开始逐渐发挥重要作用——在小鹏 汽车 的Pre-A轮融资中,投资方包括小米的雷军、俞永福、李学凌、傅盛、腾讯前高管吴霄光、经纬创投张颖等,这一次的融资额是4200万元;而在A+轮融资中,又出现了很多互联网大咖的身影,这其中就包括58同城网创始人兼CEO姚劲波、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猎聘网创始人兼CEO戴科彬等,他们以个人的身份参与了投资。

雪球不断滚大,这造就了 小鹏 汽车 已累计完成10轮融资 ,共获得两百多亿元资金的支持。

— 04 钱花去哪里了 —

在何小鹏看来,获得融资后,有三笔钱必须得花:

第一笔钱都花在这里了:Xpilot自动驾驶+XsmartOS车载系统+SEPA电气化平台。与“蔚来看重服务、理想强调效率”不同的是,小鹏 汽车 更注重在技术和研发上的投入,尤其看重自动驾驶技术和智能操作系统领域的储备。

为了搭建一套完整的自研自动驾驶团队,小鹏 汽车 还在硅谷、圣地亚哥、北京、上海、广州,建立了不同的智能研发团队。IPO招股书显示,2019年小鹏 汽车 收入为23.2亿人民币,其中研发投入就高达20.7亿,占公司总收入的89.2%。而今年(截止6月),研发投入也已占据公司总收入的62.9%。这都是一笔大的开销。

除了造车本身的研发投入外,更重要的是需解决困扰造车新势力的一大难题——生产资质。这也是何小鹏认为必须要花的第二笔钱。

说起这个“准生证”,还有点儿意思。这是国家对于各个行业都有相应的监管和准入门槛,也就是说,你想要建厂造车,首先就要报备发改委,得到乘用车项目建设核准,这样才能合法建设一个整车生产工厂(小鹏肇庆工厂一、二期的总投资就达到了100亿元)。但是,工厂建好了又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造车了,还需要得到工信部核准,产品登上工信部新车目录后才能合法的上市销售。而我们常说的“准生证”基本就是以工信部生产资质为准。

当时小鹏的首款产品G3还是由郑州海马代工生产。为了获得工厂“准生证”,小鹏 汽车 最快的办法就是收购一家业绩较差,甚至濒临破产,但拥有工信部生产资质的企业,这样就可以利用他的生产资质让旗下新车登上工信部新车目录。所以,何小鹏想到了收购福迪。

按照往年记录,为了这张“入场券”,那些造车新势力可都是花了大价钱的——理想收购力帆 汽车 资质花了6.5亿;威马收购黄海 汽车 花了11.8亿;爱驰入股江铃控股50%花了17.47亿;博郡和夏利合资的价格是20.34亿。不过,小鹏收购福迪的成交价格却是个谜: 外界流传小鹏仅花费1600万元就拿下福迪品牌及其生产资质 ,这相比此前各家的数亿收购价, 显然并不合理 ,没有十几亿肯定说不过去。

收购完成后, 福迪资质也顺利转移到了小鹏肇庆工厂 ,而以福迪资质申报的小鹏P7也迅速出现在了第332期工信部新车目录中。有了“造车资质”和工厂,这也就意味着有了成本管控和质量管控,而这也是除了技术和产品外的第二重要竞争要素。

第三笔钱则是建成规模化的超级充电站——除了自营充电体系,小鹏 汽车 也将引入第三方运营商。不过这需要有持续现金流的投入,相比起自动驾驶技术上的储备、以及“造车资质”的购买,小鹏 汽车 在超级充电站布局目前还未形成规模化。超级充电站的投资,应该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大。 对于想要降低成本、保证交付、且有良好充电体验的小鹏 汽车 来说,这钱都花得值!

— 05 腹背受敌 —

融资和造车的过程是顺利的,但小鹏 汽车 也有日子不好过的时候。

2019年,小鹏 汽车 发布了2020款G3车型,说是改款,但却是做了一次全面升级。这于小鹏而言,把改款车型做了大升级,这是好事啊;但于消费者而言,换来的却是“老鹏友”的维权。

为何?您别好奇,听我慢慢道来!

从时间线来看,G3车型是在2018年12月12日正式上市,并于2019年3月开始正式交付。但在4个月后(也就是2019年7月),全面升级的2020款小鹏G3开始上市。也就是说,你可能面临着旧车还没交付,但改款的G3就宣布上市了,而且新车的续航还更长。这对还未提车,或刚提车不久的“鹏友”来说,认为小鹏 汽车 隐瞒了即将发布新车的事实,事情开始发酵。

【当年车主维权的图片】

随即, 小鹏 汽车 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进行二选一 。一是赠送小鹏商城10万积分,价值1万元,可用于车辆保养、超充充电、车辆维修、兑换精品和本人及直系亲属新车增购。二是G3 2019款三年6折保值置换回购,用于补差价换购小鹏 汽车 。而且对于已经订购2019款G3但尚未提车的用户,可以更换为520km的版本。

不过这个事件并未真正影响到G3销量,从数据上看,它依旧是2019年国内销量最高的三款电动SUV车型之一。但,小鹏 汽车 想要抢占新能源车市场,除了G3,应该更会寄希望于今年上市的小鹏P7。而P7所面临的,有一个绕不开的竞争对手:特斯拉。

小鹏 汽车 于特斯拉之间,就不光是竞争对手关系那么简单,这还涉及了特斯拉的一波起诉。

此前,特斯拉以Autopilot技术源代码被窃为由,起诉自家离职员工(现小鹏 汽车 员工)曹光植,并要求小鹏 汽车 披露其自动驾驶源代码,上交电脑硬盘图像,让员工接受面谈访问。

其中纠纷我们就不做过多猜测了,但资本市场真正关心的,还是 特斯拉的这波起诉,是否会对小鹏 汽车 上市后有影响

— 06 亏损和上市矛盾吗 —

北京时间8月8日凌晨2点,小鹏 汽车 向美国证监会提交了IPO文件。继蔚来、理想之后,小鹏成为了第三个赴美上市的新能源 汽车 。

小鹏IPO要点

1

财务方面:小鹏 汽车 2019年研发投入为20.7亿,全年净亏损36.9亿。 2020年上半年,小鹏 汽车 营收为10.03亿人民币,毛利为-3611.6万,毛利率为-3.6%同比大幅收窄,研发投入6.3亿,上半年净亏损7.95亿。

2

股东方面:IPO前,小鹏 汽车 管理层持股达40.9%,其中何小鹏持股31.6%为最大股东,阿里持股14.4%为最大外部股东,其他主要股东还包括小米、GGV纪源资本、晨兴资本。此外,小鹏 汽车 在近一月完成合计超9亿美元投资,阿里巴巴、高瓴、红杉、卡塔尔投资局等均参与其中。

3

技术优势: 当前小鹏拥有自研的自动驾驶软件平台Xpilot,是国内领先的自动驾驶智能 汽车 公司。

4

车型:小鹏 汽车 目前有两款车型在售,分别是SUV车型G3和轿车P7。截止2020年7月,小鹏 汽车 累计交付量达20707辆,总销量在造车新势力中排名领先。

根据小鹏 汽车 公布的数据,2020上半年,小鹏实现总营收1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6%;净亏损为8.0亿元人民币,净利亏损幅度同比收窄26.1%,净亏损率从155.8%下降至79.4%;毛利为-3611.6万人民币,毛利亏损幅度同比收窄92.3%,毛利率从-38.2%提升至-3.6%。虽然还未转正,但也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

不过 亏损并不会影响小鹏 汽车 的上市和估值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资本市场看好了其在产品研发上的投入(早期的特斯拉也是如此),小鹏 汽车 有着深度涉及智能化的产业基础,这是他很重要的一个筹码。加上,小鹏 汽车 还有G3和P7补充市场(目前估算,P7会有不错的潜力)、以及自己的生产基地,未来产能应该还会持续爬坡(肇庆工厂目前产能是每年10万辆),这是资本市场看好小鹏 汽车 的另一个砝码。

而至于为何又要在美国上市,在我说完以下几个原因后,相信你也会认同——

①美股执行的是注册制,只需要达到监管部门设立的标准就能上市,会更加市场化。

②在美股占一个坑位,对品牌的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都有巨大的帮助,尤其是对拓展企业海外融资渠道也会有帮助。

③对于还在不断“烧钱”的新能源 汽车 ,企业上市也是投资者最佳的退出机制。

从长远来看,小鹏 汽车 也可以通过上市来获取品牌力和市场信任度,同时还能为自动驾驶系统研发“物色”更多资源,这个商业潜力不可估量。

— 07结语 —

6年磨炼聚起的光晕终在敲钟那刻起被点燃,站在大锣前面的何小鹏,可能会想起小鹏 汽车 的第一次下线、第一次交付,也可能会想起受过的挫折和躺过的“枪”。但也因此,才让何小鹏打造了中国的“特斯拉”——小鹏P7。或许这个时刻,何小鹏又会重新意识到,梦想中的"小鹏王国"可能才刚开始。

站在新起点,小鹏 汽车 会被赋予更高的期望,如何提高品牌影响力、如何让中国的造车新势力在全球竞争中取得成功,这都将成为大家想要的答案。

但是,我愿意相信,中国的 汽车 行业会更好。

小鹏 汽车 ,加油!

(文:太平洋 汽车 网 王晓莉)

阅读全文

与姚劲波高薪抢人女程序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跆拳道pdf 浏览:205
程序员毕设可以攻哪个方向 浏览:427
毛绒玩具怎么压缩 浏览:378
拖拉式编程教学视频 浏览:793
服务器坏了硬盘数据如何取出 浏览:602
体积加密度等于质量吗 浏览:608
如何执行命令 浏览:859
速卖通指标源码 浏览:179
linux切换root登录 浏览:925
什么是有效的服务器地址 浏览:825
交通银行app如何信用卡额度查询 浏览:479
asp程序员收入 浏览:334
无线有密码显示未加密 浏览:212
检查服务器地址命令 浏览:599
编译过程和解释过程的图表形式 浏览:837
文明重启如何弄自己的服务器免费 浏览:912
服务器权限不足如何解决 浏览:373
少儿编程乐高主要是学什么 浏览:674
张家口人社app如何实名认证 浏览:296
淘宝图片怎么设置加密 浏览: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