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第一位程序员是谁
中国第一位程序员是董铁宝。
董铁宝(1916年8月-1968年10月18日),男,汉族,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中国着名力学家、计算数学家,中国计算机研制和断裂力学研究的先驱之一,是中国早年真正大量使用过计算机的专家,被誉为“中国计算机之父”。
荣誉
从1956年到1966年的10年中,中国的计算机事业还处于创业阶段,当时计算机科学这个名词也还未形成。董铁宝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计算数学教研室工作,从计算力学、计算数学,一直延伸到程序编制、计算机设计的原理等都是他从事的工作。
从力学中提炼出的问题中,董铁宝及时地抓住了一些重要的计算数学问题,引导青年去钻研。病态方程是个突出的例子。60年代初,国内有关单位提出了常微分方程求解中的病态问题(这个问题60年代中期在国际上成为常微分方程数值解中的重要课题),他积极支持,组织计算所第四组的研究人员进行学习和讨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董铁宝
⑵ 系统程序员,主要学会那些技能,如何做好一个系统程序员,需要注意事项有哪些
程序员是一种技术工作,在IT的发展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底层硬件通讯协议的建立, 到数据传输层的处理,到操作系统的建设,到数据库平台的建设,一直到应用层上各种数 据营销平台的搭建,程序员在里面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并为IT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 的贡献。 中国有很多精于编码的人,但是中国软件行业,尤其是网络应用开发方面误区很大,很难形成有规模的软件开发力量和产品能力,不但比美国差距甚远,和印度相比也是颇有不如。这些问题不是在于中国程序员的智商和工作努力状况,也不是在于国家和民间对开发的投入程度,而是很大程度上,有一些对技术,对程序开发,对项目设计方面的思想误区,这些误区,导致了软件行业的产品化能力不足,缺乏规模化和大型复用系统研发能力,可以说,改变认识误区,是解决软件行业小作坊模式和个体英雄模式所带来的局限性 的重要工作。 中国有很多小朋友,他们18,9岁或21,2岁,通过自学也写了不少代码,他们有的代码写的很漂亮,一些技术细节相当出众,也很有钻研精神,但是他们被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观点左右,缺乏对系统,对程序的整体理解能力,这些人,一个网上的朋友说得很好,他们实际 上只是一些Coding fans,压根没有资格称为程序员,但是据我所知,不少小网络公司的 CTO就是这样的coding fans,拿着吓人的工资,做着吓人的项目,项目的结局通常也很吓 人。 程序员基本素质: 作一个真正合格的程序员,或者说就是可以真正合格完成一些代码工作的程序员,应该具 有的素质。 1: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把它作为基本素质,并不是不重要,恰恰相反,这是程序员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安身立命之本。把高水平程序员说成独行侠的都是在呓语,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即便如linus这样的天才,也需要通过组成强大的团队来创造奇迹,那些遍布全球的为linux写核心的高手们,没有协作精神是不可想象的。独行侠可以作一些赚钱的小软件发点小财,但是一旦进入一些大系统的研发团队,进入商业化和产品化的开发任务,缺 乏这种素质的人就完全不合格了。 2:文档习惯 说高水平程序员从来不写文档的肯定是乳臭未干的毛孩子,良好的文档是正规研发流程中 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为代码程序员,30%的工作时间写技术文档是很正常的,而作为高级 程序员和系统分析员,这个比例还要高很多。 缺乏文档,一个软件系统就缺乏生命力,在未来的查错,升级以及模块的复用时就都会遇 到极大的麻烦。 3:规范化,标准化的代码编写习惯 作为一些外国知名软件公司的规矩,代码的变量命名,代码内注释格式,甚至嵌套中行缩 进的长度和函数间的空行数字都有明确规定,良好的编写习惯,不但有助于代码的移植和 纠错,也有助于不同技术人员之间的协作。 有些coding fans叫嚣高水平程序员写的代码旁人从来看不懂,这种叫嚣只能证明他们自 己压根不配自称程序员。代码具有良好的可读性,是程序员基本的素质需求。 再看看整个linux的搭建,没有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代码习惯,全球的研发协作是绝对不可 想象的。 4:需求理解能力 程序员需要理解一个模块的需求,很多小朋友写程序往往只关注一个功能需求,他们把性能指标全部归结到硬件,操作系统和开发环境上,而忽视了本身代码的性能考虑,有人曾经放言说写一个广告交换程序很简单,这种人从来不知道在百万甚至千万数量级的访问情况下的性能指标是如何实现的,对于这样的程序员,你给他深蓝那套系统,他也做不出太极链的并访能力。性能需求指标中,稳定性,并访支撑能力以及安全性都很重要,作为程序员需要评估该模块在系统运营中所处的环境,将要受到的负荷压力以及各种潜在的危险和恶意攻击的可能性。就这一点,一个成熟的程序员至少需要2到3年的项目研发和跟踪经 验才有可能有心得。 5:复用性,模块化思维能力 经常可以听到一些程序员有这样的抱怨,写了几年程序,变成了熟练工,每天都是重复写 一些没有任何新意的代码,这其实是中国软件人才最大浪费的地方,一些重复性工作变成 了熟练程序员的主要工作,而这些,其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复用性设计,模块化思维就是要程序员在完成任何一个功能模块或函数的时候,要多想一些,不要局限在完成当前任务的简单思路上,想想看该模块是否可以脱离这个系统存在,是否可以通过简单的修改参数的方式在其他系统和应用环境下直接引用,这样就能极大避免重复性的开发工作,如果一个软件研发单位和工作组能够在每一次研发过程中都考虑到这些问题,那么程序员就不会在重复性的工作中耽误太多时间,就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 入到创新的代码工作中去。 一些好的程序模块代码,即便是70年代写成的,拿到现在放到一些系统里面作为功能模块 都能适合的很好,而现在我看到的是,很多小公司软件一升级或改进就动辄全部代码重 写,大部分重复性工作无谓的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程序员应具备的素质中 6:测试习惯 作为一些商业化正规化的开发而言,专职的测试工程师是不可少的,但是并不是说有了专职的测试工程师程序员就可以不进行自测;软件研发作为一项工程而言,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问题发现的越早,解决的代价就越低,程序员在每段代码,每个子模块完成后进行认真的测试,就可以尽量将一些潜在的问题最早的发现和解决,这样对整体系统建设的效 率和可靠性就有了最大的保证。 测试工作实际上需要考虑两方面,一方面是正常调用的测试,也就是看程序是否能在正常调用下完成基本功能,这是最基本的测试职责,可惜在很多公司这成了唯一的测试任务,实际上还差的远那;第二方面就是异常调用的测试,比如高压力负荷下的稳定性测试,用户潜在的异常输入情况下的测试,整体系统局部故障情况下该模块受影响状况的测试,频发的异常请求阻塞资源时的模块稳定测试等等。当然并不是程序员要对自己的每段代码都需要进行这种完整测试,但是程序员必须清醒认识自己的代码任务在整体项目中的地位和各种性能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测试并尽早发现和解决问题,当然这需要上面提到的 需求理解能力。 7:学习和总结的能力 程序员是人才很容易被淘汰,很容易落伍的职业,因为一种技术可能仅仅在三两年内具有 领先性,程序员如果想安身立命,就必须不断跟进新的技术,学习新的技能。 善于学习,对于任何职业而言,都是前进所必需的动力,对于程序员,这种要求就更加高 了。 但是学习也要找对目标,一些小coding fans们,他们也津津乐道于他们的学习能力,一会学会了asp,一会儿学会了php,一会儿学会了jsp,他们把这个作为炫耀的资本,盲目的追逐一些肤浅的,表面的东西和名词,做网络程序不懂通讯传输协议,做应用程序不懂中断向量处理,这样的技术人员,不管掌握了多少所谓的新语言,永远不会有质的提 高。 善于总结,也是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每次完成一个研发任务,完成一段代码,都应当有 目的的跟踪该程序的应用状况和用户反馈,随时总结,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逐步提高, 一个程序员才可能成长起来。 一个不具备成长性的程序员,即便眼前看是个高手,建议也不要选用,因为他落伍的时候 马上就到了。 具备以上全部素质的人,应当说是够格的程序员了,请注意以上的各种素质都不是由IQ决 定的,也不是大学某些课本里可以学习到的,需要的仅仅是程序员对自己工作的认识,是 一种意识上的问题。 那么作为高级程序员,以至于系统分析员,也就是对于一个程序项目的设计者而言,除了 应该具备上述全部素质之外,还需要具备以下素质: 第一,需求分析能力 对于程序员而言,理解需求就可以完成合格的代码,但是对于研发项目的组织和管理者, 他们不但要理解客户需求,更多时候还要自行制定一些需求,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般而言,进行研发任务,也许是客户提出需求,也许是市场和营销部门提出的需求,这时候对于研发部门,他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完整的需求,通常而言,该需求仅仅是一些功能上的要求,或者更正规些,可能获得一个完整的用户视图;但是这都不够,因为客户由于非技术因素多一些,他们可能很难提出完整和清晰,或者说专业性的性能需求,但是对于项目组织者和规划者,他必须能够清醒认识到这些需求的存在并在完成需求分析报告的时候适当的提出,同时要完整和清晰的体现在设计说明书里面,以便于程序员编码时不会失 去这些准则。 程序设计者必须正确理解用户需求所处的环境,并针对性做出需求的分析,举例而言,同样一个软件通过ASP租用方式发布和通过License方式发布,性能需求可能就是有区别的,前者强调的是更好的支撑能力和稳定性,而后者则可能更强调在各种平台下的普适性和安 装使用的简捷性。 第二,项目设计方法和流程处理能力 程序设计者必须能够掌握不少于两到三种的项目设计方法(比如自顶至下的设计方法,比 如快速原型法等等),并能够根据项目需求和资源搭配来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进行项目的 整体设计。 设计方法上选择不当,就会耽误研发周期,浪费研发资源,甚至影响研发效果。 一个程序设计者还需要把很多功夫用在流程图的设计和处理上,他需要做数据流图以确立 数据词典;他需要加工逻辑流图以形成整体的系统处理流程。 一个流程有问题的系统,就算代码多漂亮,每个模块多精致,也不会成为一个好的系统。 当然,做好流程分析并选择好项目设计方法,都需要在需求分析能力上具有足够的把 握。 第三,复用设计和模块化分解能力 这个似乎又是老调重谈,前面基本素质上不是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吗? 作为一个从事模块任务的程序员,他需要对他所面对的特定功能模块的复用性进行考虑,而作为一个系统分析人员,他要面对的问题复杂的多,需要对整体系统按照一种模块化的分析能力分解为很多可复用的功能模块和函数,并针对每一模块形成一个独立的设计需求。举个例子,好比是汽车生产,最早每辆汽车都是独立安装的,每个部件都是量身定做的,但是后来不一样了,机器化大生产了,一个汽车厂开始通过流水线来生产汽车,独立部件开始具有一定的复用性,在后来标准化成为大趋势,不同型号,品牌甚至不同厂商的汽车部件也可以进行方便的换装和升级,这时候,汽车生产的效率达到最大化。软件工程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成熟的软件行业,在一些相关项目和系统中,不同的部件是可以随意换装的,比如微软的许多桌面软件,在很多操作模块(如打开文件,保存文件等等)都是复用的同一套功能模块,而这些接口又通过一些类库提供给了桌面应用程序开发者方便 挂接,这就是复用化的模块设计明显的一个佐证。 将一个大型的,错综复杂的应用系统分解成一些相对独立的,具有高度复用性的,并能仅 仅依靠几个参数完成数据联系的模块组合,是作为高级程序员和系统分析员一项最重要的 工作,合适的项目设计方法,清晰的流程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 第四,整体项目评估能力 作为系统设计人员,必须能够从全局出发,对项目又整体的清醒认识,比如公司的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和到位,比如工程进度安排是否能最大化体现效率又不至于无法按期完成。评估项目整体和各个模块的工作量,评估项目所需的资源,评估项目可能遇到的困难,都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换言之,这是一种不断总结的累计才能达到的境界。在西方一些软件系统设计的带头人都是很年长的,比如4,50岁,甚至更老,他们在编码方面已经远远不如年轻人那样活络,但是就项目评估而言,他们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就是最重要和宝贵的财富。中国缺这么一代程序员,主要还不是缺那种年纪的程序员,而是那种年纪的程序员基本上都是研究单位作出来的,都不是从专业的产品化软件研发作出来的,他们没有能积累 那种产品化研发的经验,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程序员应具备的素质下 第五,团队组织管理能力 完成一个项目工程,需要团队的齐心协力,作为项目设计者或研发的主管人,就应当有能 力最大化发挥团队的整体力量,技术管理由于其专业性质,不大同于一般的人事管理,因 为这里面设计了一些技术性的指标和因素。 首先是工作的量化,没有量化就很难做到合适的绩效考核,而程序量化又不是简单的代码 行数可以计算的,因此要求技术管理人员需要能真正评估一个模块的复杂性和工作量。 其次是对团队协作模式的调整,一般而言,程序开发的协作通常分为小组进行,小组有主 程序员方式的,也有民主方式的,根据程序员之间的能力水平差距,以及根据项目研发的 需求,选择合适的组队方式,并能将责权和成员的工作任务紧密结合,这样才能最大发挥 组队的效率。 一个代码水平高的人,未必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项目研发主管,这方面的能力欠缺往往是容 易被忽视的。 综上可以看到,作为一个主管研发的负责人,一个项目设计者,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并不是程序代码编写的能力,当然一般情况下,一个程序员通过不断的总结提高达到了这种素质的时候,他所具有的代码编写能力也已经相当不简单了,但是请注意这里面的因果关系,一个高水平的项目设计者通常已经是代码编写相当优秀的人了,但是并不是一个代码相当优秀的程序员就可以胜任项目设计的工作,这里面存在的也不是智商和课本的问题,还是在于一个程序员在积累经验,逐步提升的时候没有意识到应当思考哪方面的东西,没有有意识的就项目的组织和复用设计进行揣摩,没有经常性的文档习惯和总结习 惯,不改变这些,我们的合格的项目设计者还是非常欠缺。 另外,为防止有无聊的人和我较真,补充一点,本文针对目标是作商业化的软件项目和工程,那些科研机构的编程高手,比如算法高手,比如图象处理高手,他们的工作是研究课题而非直接完成商业软件(当然最终间接成为商业产品,比如微软研究院在作的研究课题),因此他们强调的素质可能是另外的东西,这些人(专家),并不能说是程序员,不 能用程序员的标准去衡量。 最后补充一点东西,一个软件项目研发的设计流程是怎样的呢?以通常标准的设计方法为 例,(不过笔者喜欢快速原型法)。 第一个步骤是市场调研,技术和市场要结合才能体现最大价值。 第二个步骤是需求分析,这个阶段需要出三样东西,用户视图,数据词典和用户操作手 册。 用户视图是该软件用户(包括终端用户和管理用户)所能看到的页面样式,这里面包含了 很多操作方面的流程和条件。 数据词典是指明数据逻辑关系并加以整理的东东,完成了数据词典,数据库的设计就完成 了一半多。 用户操作手册是指明了操作流程的说明书。 请注意,用户操作流程和用户视图是由需求决定的,因此应该在软件设计之前完成,完成 这些,就为程序研发提供了约束和准绳,很遗憾太多公司都不是这样做的,因果颠倒,顺 序不分,开发工作和实际需求往往因此产生隔阂脱节的现象。 需求分析,除了以上工作,笔者以为作为项目设计者应当完整的做出项目的性能需求说明 书,因为往往性能需求只有懂技术的人才可能理解,这就需要技术专家和需求方(客户或 公司市场部门)能够有真正的沟通和了解。 第三个步骤是概要设计,将系统功能模块初步划分,并给出合理的研发流程和资源要求。作为快速原型设计方法,完成概要设计就可以进入编码阶段了,通常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涉及的研发任务属于新领域,技术主管人员一上来无法给出明确的详细设计说明书,但是并不是说详细设计说明书不重要,事实上快速原型法在完成原型代码后,根据评测结果和 经验教训的总结,还要重新进行详细设计的步骤。 第四个步骤是详细设计,这是考验技术专家设计思维的重要关卡,详细设计说明书应当把具体的模块以最’干净’的方式(黑箱结构)提供给编码者,使得系统整体模块化达到最大;一份好的详细设计说明书,可以使编码的复杂性减低到最低,实际上,严格的讲详细设计说明书应当把每个函数的每个参数的定义都精精细细的提供出来,从需求分析到概要设计到完成详细设计说明书,一个软件项目就应当说完成了一半了。换言之,一个大型软 件系统在完成了一半的时候,其实还没有开始一行代码工作。 那些把作软件的程序员简单理解为写代码的,就从根子上犯了错误了。 第五个步骤是编码,在规范化的研发流程中,编码工作在整个项目流程里最多不会超过1/ 2,通常在1/3的时间,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设计过程完成的好,编码效率就会极大提高,编码时不同模块之间的进度协调和协作是最需要小心的,也许一个小模块的问题就可能影响了整体进度,让很多程序员因此被迫停下工作等待,这种问题在很多研发过程中都出现过。编码时的相互沟通和应急的解决手段都是相当重要的,对于程序员而言,bug永远存在,你必须永远面对这个问题,大名鼎鼎的微软,可曾有连续三个月不发补丁的时候 吗?从来没有! 第六个步骤是测试 测试有很多种: 按照测试执行方,可以分为内部测试和外部测试 按照测试范围,可以分为模块测试和整体联调 按照测试条件,可以分为正常操作情况测试和异常情况测试 按照测试的输入范围,可以分为全覆盖测试和抽样测试 以上都很好理解,不再解释。 总之,测试同样是项目研发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步骤,对于一个大型软件,3个月到1年的外 部测试都是正常的,因为永远都会又不可预料的问题存在。 完成测试后,完成验收并完成最后的一些帮助文档,整体项目才算告一段落,当然日后少 不了升级,修补等等工作,只要不是想通过一锤子买卖骗钱,就要不停的跟踪软件的运营 状况并持续修补升级,知道这个软件被彻底淘汰为止。 写这些步骤算不上卖弄什么,因为实话讲我手边是一本《软件工程》,在大学里这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但是我知道很多程序员似乎从来都只是热衷于什么《30天精通VC》之类的,他们有些和我一样游击队出身,没有正规学过这个专业,还有一些则早就在混够学 分后就把这些真正有用的东西还给了老师。 网上现在也很浮躁,一些coding fans乱嚷嚷,混淆视听,实际上真正的技术专家很少在网上乱发帖子的,如笔者这样不知天高地厚的,其实实在是算不上什么高手,只不过看不惯这种对技术,对程序员的误解和胡说,只好挺身而出,做拨乱反正之言,也希望那些还 沉迷于一些错误人士的coding fans们能认真想想,走到正途上,毕竟那些聪明的头脑还 远远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
⑶ 为什么中国的程序员总被称为码农
本人并不是一位程序员,但是从事互联网行业也少不了与程序员朋友打交道,他们经常自嘲为“码农”、“程序猿”、“代码工人”、“码字猴”等等,这些一定程度上是幽默的称谓,但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本人认为还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
第一,中国的程序员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只要是学过计算机,只要懂一门编程语言,都可以吃这碗饭。当你看到中午吃饭时那个浩浩荡荡的场面,你就会觉得程序员真的看起来和农民差不多。
第二,大部分程序员做的都是比较枯燥的工作,一点创新性都没有。很多新项目都是在很成熟的项目之上进行修改,都有现成的模板可以套用,基本上不用怎么动脑筋。这和农民种田是多么的类似。他们年复一年地做着同样的事情(播种、插秧、收割),也不知道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IT行业本应该是一个创新性非常强的行业,但到了中国就成了比较死板的东西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第三,大部分程序员的视野都比较的窄,对其他行业懂得很少,这也和农民是多么的相似啊!我们都说农民阶层是没有多少文化的,但这居然也适用于以高学历着称的程序员身上,是多么具有讽刺意味啊!你随便问一下身边的程序员,当今最流行的词语是什么,我想没有几个人回答得上来。他们成天盯着代码,想着那26个字母和10个数字,视野如何能变宽广?
第四,大部分程序员都是靠自己的努力挣钱,没有强的人际关系,基本上属于“弱势”群体。就像农民一样,他们没有关系,只能世世代代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只求维持生计、终老一生。如果稍微有点关系,几乎没有人愿意当程序员。在行业发展较为顺利的时候,他们能够保住饭碗,能够养家糊口;当行业不景气的时候,他们随时都有被裁的危险,因为公司要不了那么多人。程序员的命运并没有真正地掌握在自己手上。
在一个大的IT公司,程序员都占了很高的比例,少则成百上千人,多则几万人,真的像农民一样,到处都是。我在和同事聚餐的时候,程序员都在抱怨自己的工作是如何的辛苦、如何的累,都说自己是“码农”。
⑷ 盘点2021国产连续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百度网盘资源
https://pan..com/s/1jwYgS0Z_DqSN95g-_02iqA?pwd=sj8j女程序员陆漓(祝绪丹 饰)追求职业理想,努力投身编程领域,凭借过硬简历和惊人智慧搞定学长姜逸城(邢昭林 饰),成功进入姜逸城建立的创业公司,还帮姜逸城摆平无数难缠相亲。陆漓和姜逸城因程序代码结缘,又在机缘巧合下成为同居室友。可爱女程序员和傲娇自恋总裁在相处中斗智斗勇触发心动代码,上演了一场温馨甜蜜的爱情罗曼史。
⑸ ipad有什么使用功能
iPad有以下内置 App
(5)中国第一程序员连续剧扩展阅读
ipad智能中控系统
ipad智能中控系统,是基于Apple iOS平台手持终端(Ipad/Iphone)的中控主机/智能会议系统/智能家居系统。
ipad智能中控系统的产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交流和沟通也就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重要。各种视听设备、投影设备,会议系统等开始进入各行各业。 基于Apple iOS平台手持终端(Ipad/Iphone)的中控主机/智能会议系统/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实现智能化控制,并且全面兼容传统中控编程控制方式,拥有豪华亮丽的外观,它的面世,必将是新一代智能中控主机代表,引领中控领域的发展潮流。
中控控制范围
ipad中央控制系统一般由五部分组成:
1. ipad终端(支持ipad2、ipad3和ipad 4);
2.中央控制主机;
3.ipad专用wifi接收器;
4.各类周边控制设备,例如矩阵、调光器、电源控制器等。
5.受控设备,例如投影机、灯光、窗帘、DVD播放器等。
设备电源管理模块
WIFI通讯控制模块
音色、音量处理模块
灯光、窗帘等环境控制模块
中央控制系统除可以完成以上各模块特定的功能外, 还可以通过编程方式,增加其它控制或通讯功能。
⑹ 为什么程序员是一个跳槽比较频繁的职业
程序员这个行业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有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因为没有见过世面,一不小心被忽悠到那些处在创业阶段的“公司”,拿着实习生的工资干着全办公室的活,而且经常被老板拉过去谈人生理想,刚毕业的程序员都是涉世不深的小男生,那里经得过这些老狐狸的忽悠,一招画饼充饥就在那幻想未来美好生活了,但凡事都得有个度啊,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小白也变了,只能跳槽另谋出路。
我觉得跳槽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自身原因:因为大多数刚出来实习的程序员大多数对工资方面的要求不是很高,因为他们也知道,自己现在是属于学习阶段,知道自己的价值是多少,所以一般不怎么要求工资,但是一旦工资几个月之后,对整个体系有了较大的了解之后,就要要求有对等的工资,因为在一个技术部里面每个人的工资都是不等的,这样会觉得自己有那价值但是没有那回报,心里也就有些变扭,也就有了跳槽的想法了。还有一个就是当自己有过硬的技术时,一般也会考虑自己出去单干接项目做。
另外一个就是公司体系问题,在国内外包公司之多,所以大多数的程序员也是在外包公司做,而外包公司的规模参差不,大多数也是在剥削压榨程序员,各种坑也是居多,管理层体系混乱,这也是造成程序员跳槽的原因
1.互联网技术风起云涌,变化之快。公司制定的涨薪制度都有着统一的标准,不会因为某个编程语言热门而增大涨薪幅度。但是新进员工的薪资待遇往往是根据市场幅度在变化的。 so,常常听到老员工抱怨,那个新来的谁谁谁,哪哪都不如我,工资却比我高。
2.据不完全统计,互联网行业的创业公司从天使走到D轮概率尚不足2%。大量初创公司的关门倒闭,致使一些程序员“被迫离职”。
3.互联网公司会根据市场的变化做一些战略调整,内部转岗已是家常便饭。比如本人之前所在的项目组,所做的产品是web端的直播平台。后经市场调研,公司打算将重心放到移动端,部分web组的老员工也就转岗到了移动端小组。 我想说的是,如果企业内部的调岗不符合个人的职业规划,那么也是程序员跳槽的一大原因。
不邀自来,本人目前从事嵌入式软件开发,也算是程序员大军中的医院,下面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按理说,薪水高,工作环境尚可的工作一般都是很稳定才对啊,但是据一份调查发现连Google,Amzon这些大厂的程序员的平均在职周期都只有1~1.5年,可见程序员频繁跳槽不是我国或是某个企业特有的,一线国际名企都如此别说国内小厂了, 那么为什么造成程序员为什么会如此平凡的跳槽,我们来分析一下:
IT产业发展迅猛,市场需求旺盛,程序员有更多选择
虽然我国的计算机行业起步很晚,但这不影响IT产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发展就需要相关内容的人才,同时我国计算机的培训起步也不是很早,早起的人才主要是理论研究并不都是真正写代码的,供求关系不平衡,导致程序员在就业市场上比较抢手,各行各业一旦某种人才紧缺自然导致有价无市的感觉,所以,各厂想尽办法招聘让程序员,诱惑多了选择自然多了,选择多了跳槽就频繁了,这是见怪不怪。
IT行业存在一种“倒挂”的行业怪象,程序员更愿意跳槽
“ 倒挂 ”是指在某个行业内部,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从业人员的薪酬待遇和业务能力以及技术水平不相关的现象,这种现象尤其在程序员行业存在,一个刚大学毕业的新鸟在待遇薪酬方面可能秒杀一个已经工作四五年的优秀程序员,换谁也受不了,没有工作经验还需要人带的新人工资居然比带他的人高,有些企业宁愿花5000块钱新招一个新人也不愿意多给老程序员多加1k来完成同样的工作,坐等通过技术积累来加码自己的报酬的希望破灭后,那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程序员通过跳槽去涨薪了,在猿圏有句话更能说明这个问题“People who stay in one spot earn less than those who move(经常换工作的人比那些安分守己的人赚的更多)”。
公司没有给程序员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规划
虽说职业规划都是自己为自己规划,但是自己的规划能否按计划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是否为自己的员工有良好的职业规划,显然,一家没有为程序员薪酬增长和职位升迁做过精细规划的公司,让程序员不在有安全感或是让他们没有期望,换做谁都得跳槽另找下家。
程序员厌倦了代码工厂式的工作,想尝试新鲜的东西
计算机行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行业,此外程序员是一类喜欢挑战新技术的特殊人群,很多公司的业务模式单一或是业务稳定了,程序员的工作变成流水线的单调模式,他们早已厌倦了日复一日的代码搬运工的工作,一旦尝试新的技术并且一改往日的单调与无聊,那么它们会在合适的机会换个领域,此外,程序员是青春饭行业,代码工厂式的工作会让他们没有安全感,因为这会让他们失去市场竞争力。
从业人员层次不一,淘汰提高了程序员跳槽的几率
IT的迅猛发展,在巨大市场需求的推动下,编程行业门槛编低,导致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可能一时的冲动或对自身判断不足而走上程序员之路,很多人发现程序员并不是媒体所报道的光鲜亮丽,工作压力大,无休止的加班都会使一些不适合做程序员的人淘汰出局,这在职场非常常见,尤其是刚毕业的新人,这就外界感觉程序员跳槽更频繁了。
提到跳槽比较频繁的职业,我想除了题目中提到的程序员之外,应该还有餐饮企业的服务员,餐饮企业服务员跳槽基本就是三种情况,一是薪资低,二是工作好找,三是工作时间长。
我们再来看看程序员跳槽,其实也不外乎是这三个原因。
一、薪资低
看了这一条,你可能会说,程序员薪资怎么会低,刚毕业的就能拿到个7、8千块,如果是硕士毕业就拿个1.5万一点儿不奇怪。
这里说的薪资低不是指薪资行情低,而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薪资低,对于程序员来说薪资水平差异很大,但人们往往并不关注工作本身,或是人的能力而关注的是自己怎么比别人少这么多,但在本公司可能调薪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所以只能通过跳槽来实现工资的上涨了。
二、工作好找
程序员现在可以说是一个热门岗位了,从业人员比较多,但是需求量也很大,如果你是个程序员,简历更新之后,估计每天5、6个面试邀约电话都算少的。因为工作好找,所以工资势必也就水涨船高,谁也不怕裸辞,工资要求不高,只涨个20%今天离职,估计3天后就能有新工作。
三、工作时间长
程序员工作时间长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有个说薪资高,工作时间长很正常,但人的欲望总是无止境的,没钱的时候想要钱,有钱的时候想要时间和自由,薪资支撑的满意度最多也就能维持半年,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会让人产生厌倦,这个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工资的性价比不好,要么找更高工资的,要么就找没那么累的。
因为现在部分公司涨薪速度比较慢,跟不上市场的价位。
打个比方:
如果你有拼搏精神,愿意在下班后精进技术、学习,
等几个月后技术成熟了再跳槽,可以一下子就翻倍,甚至直达15k。
但是要正确地跳槽:
第一,找一个符合自己期望值的平台,让自己的价值和技术得到最大的发挥。(这里和薪资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
第二,不要只为了加薪而跳槽,不断地去一个新地方,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在不断地清零,不符合长期的发展。
引起程序员跳槽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在所有的岗位中程序员的跳槽频率确实高于其他工作岗位,一般程序员跳槽的原因有这么常见几点:
第一、由于互联网是一个很不错的创业方向,很多人有着不错的创业项目,然后开始组建自己的技术团队,这时候就需要很多的程序员组成产品开发,而由于程序员的工资支出较高,往往在产品还没有进入收益期的时候公司很难支撑下去,或者缺少产品推广资金,这时候程序员就会面临跳槽的可能。
第二、在成熟的互联网企业中,由于项目的开启,而组建新的技术团队,随着产品上线,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投资在产品的运营上,而对做技术的程序员来说每天的工作都是很清闲,失去了项目研发期的忙碌,让程序员感到无所适从,从而引起跳槽。
第三、就是大家常说的一点,不跳槽怎么加薪。这也是程序员跳槽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了,很多人由于不满现在的薪资待遇,但自己却有了很多的项目经验,所以选择找下家公司,通过以往的项目经验来提现自己的价值,从而达到自己想要的薪水,这也就是程序员找工作的时候,工作年限时间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一共参与开发了多少项目,并且更具项目的大小代码量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
第四、就是有些程序员是追随技术的,他们认为在软件开发的外包企业中虽然每天都有繁忙的项目要完成,但是对自己而言却是千篇一律的重复性代码的敲写,甚至是直接使用企业自身比较完善的库或者框架完成程序的开发,觉得对自己的技术提升没有太大的帮助,从而选择跳槽。
第五、接受别人的老项目进行改造,由于原先的程序员并没有留下太多的技术文档进行参考,所以每天都在纠结一句一行的代码,再就是程序开发的很多思维思想并不清晰,这就让程序员很纠结了,所以在与老程序相爱相杀了一两个月后,实在受不了上级的催促以及难以完成代码的整理重构而离职,放弃。
欢迎程序员的你在评论中分享自己的跳槽原因和经历
作为一个在这个行业呆了十几年的老人感觉上程序员这个职业算是跳槽频非常高,据不完全统计程序员流动性不低于百分20,相比别的职业已经算是很高的了,为什么程序员这么容易跳槽,由于程序员这个职业特殊性决定的,是什么推动了程序员这么多跳槽的勇气。
1.就目前中国软件行业的发展,虽然说程序员的数目越来越多,但高手却是急缺,主要还是前期积累不够,再过些年可能会稍微改观些。技术高手的数量在上升但是软件公司的数量以及业务需求的增加更快,所以给人一种很直观的感觉,很多大公司是一直处于缺人状态。
这种状态催生了程序员的跳槽,有更好的待遇,为什么不选择跳槽,这也属于人之常情,有些程序员离职也不是因为呆的多不开心,而是外面的诱惑实在太大,出来混还不是为了多挣点钱,有待遇更好的就走人。
2.程序员这个职业本身来讲属于重度的脑力劳动,说的再夸张点就是吃青春饭,毕竟年龄大了竞争优势在减化这是不争的事实,趁着自己还年轻还能拼的时候,去挣钱多的公司,其实还存在一种大家容易忽略的现象,整天的加班加点很容易造成一种很压抑的心情,换个公司换个环境放松下,可能会人觉得有点矫情,但现实中的确存在很多,或者在薪资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换个加班稍微少点的公司,这都是换公司的理由。
3.现在很多招聘网站特别是一些猎头网站滋生了,程序员的不稳定性,把程序员当作商品来运作了,很多猎头只要在网上搜到合适的人,就开始千方百计的运作,真有点经纪人的感觉,这种无形之中增加了程序员的不稳定性,而且也在无形推动了这个行业薪资的上涨,其实很多人值不了那么多钱,但物以稀为贵,现实就是这种状态。
目前市场上讲,程序员的薪资的两极化越来越严重,水平差点的大家都不想要,水平高的大家都跟打了鸡血一样争抢,很多人觉得程序员这个职业已经不行了,主要还是没爬到食物链的顶端,把技术搞得扎扎实实的大把机会等着你。
希望能帮到你。
因为对其他的行业不太了解,所以也没办法对比出来程序员跳槽是不是比较频繁。
我身边的程序员,有在一个单位工作十多年的,有像我一样平均三四年换一家单位的,也有跳槽比较频繁的,平均每年都会换一家单位。
能频繁跳槽,我分析不外乎几点:
岗位多 特别是在北上广深这些IT行业比较发达的城市,程序员真的是不太愁找工作(工作能力不错的前提下),真的可以说,在一家单位做的不爽了,直接在招聘网站上把简历打开(招聘网站上的状态设置成考虑跳槽的状态),就会有不断的有面试电话打进来(当然大多数主动打电话的单位都是外包,哈哈)。
我跳槽的时候,都是主动给心仪的公司投递简历,基本都是可以得到面试机会的,而且通过率也挺高。
大部分IT公司,每年涨薪都不是很多;而跳槽一次的话,至少得涨个30%吧。
我在第一家单位的时候,起薪3K,每年涨500-1000,是不是很可怜。第一次跳槽,工资就从5K涨到了8K。
第二家单位第二年就涨到了12K,但是从此以后,就是每年涨1K的龟速了。第二次跳槽的时候,月薪虽然涨的不是特别多,但是按照年薪计算的话,应该涨了有60%以上了。
当然也有涨薪比较快的单位,我的一个朋友在一个神奇的网站工作,研究生毕业工资一万左右,现在工作有三年了,刚刚涨到了20K。如果你在这种单位,好好珍惜吧。
在外包公司的,想去一个非外包公司,跳槽。
传统行业的,想去互联网公司寻求技术发展的,跳槽。
互联网公司的,想去传统行业养老的,跳槽。
小公司的,想去一个大公司,跳槽。
大公司的,想去初创企业当个技术合伙人,跳槽。
......
欢迎大家在评论中分享自己的跳槽原因和经历,还有说说跳槽涨了多少钱,哈哈。
干得不爽,只好选择辞职。作为一名老程序员,在一家创业公司做了三年多互联网开发,我现在终于解脱了。三年中加了两次薪水。第一次700,第二次770。第二次年头加薪,我要求提高500,老板说董事会规定一次只能加那么多,然后要到6月再满足我。于是到了6月份,我发现并没有提高500,问之,说到7月份加。快到7月份,有一天晚上项目经理要我留下来加班,我饿着肚子一时间也搞不定手上的任务,就擅自回去了。结果,老板知道了就取消加薪计划。5月份以来公司制度越来越严格,首先是安装摄像头全日监控员工行为,其次规定上班时间不准使用手机,除非工作需要;再次,除了查技术资料,浏览各大网页需要申请;制度下来后,公司天天像在牢房里渡过,这样的工作环境,请问大家会喜欢吗,能否继续坚持?我是走了……
为什么程序员是一个跳槽比较频繁的职业?
因为好的程序员确实值钱,连带着不那么好的程序员也相应的值钱了。
其实是现在这个行业导致的,互联网的世界里,就算是一头猪站到了风口上,也能飞的比大师兄还快。
不是你不明白,是我变化快程序员本身是干技术活的,技术迭代比较快,所以一般程序员都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迭代能力,随着时间的延续,本身的能力水平提高了,那么肯定期望与之匹配的待遇,但往往很多公司的迭代速度是很慢的,承担不了程序员这种高薪成长,所以往往满足不了程序员的需求。
那么只能跳槽啦!
老用户与狗不得办理
还有就是,往往软件公司也好,互联网公司也好,很多老板都喜欢招新人给高薪,但是老人年年不涨薪,最后的结果就是老人纷纷离职,这种情况也造成了外界看来程序员频频跳槽的现象,但往往都是情非得已啊。不给涨工资啊。
那么只能跳槽啦!
跳一跳更 健康
老公司的暮气沉沉和新公司的造气蓬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老公司任劳任怨,每年涨薪不超过10%,但是一跳呢,工资普遍double,这种风气形成并且传播,明眼的程序员肯定待不住了啊。
那么只能跳槽啦!
其实苦的是HR,老板不给力,还让留人,你告我咋留!!!!!
⑺ 中国第一程序员是陈顶天吗
我第一程序员是陈顶天吗中国第一个程序员。39年毕业于上海交大。45年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参与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的设计、编程工作,49年获博士学位。56年他放弃在美国的优越生活回国,任北大教授。68年在“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被指控为“特务”,68年10月18日,吊死在学校附近的一棵树上。他是中国计算机之父董铁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