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九一八事变东北军不抵抗是谁下的命令
是张学良下的命令不抵抗。
北伐战争结束以后,蒋介石意图独霸,削弱其他军人兵力,因此,于1930年5月,爆发了中原大战,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决意联军,合取蒋介石。联、蒋双方经过激烈战斗,死伤惨重,蒋军战势危机,被联军包围,蒋介石面临生命危险,向张学良求救。
9月18日,张学良宣布反对内战,支持蒋介石,希望各方立刻停战。张学良的建议被联军拒绝后,张学良于两日后率东北军几万人入山海关,蒋张合力,联军溃败。
11月4日,阎锡山,冯玉祥通电下野,张学良收编接管西北军,并入主燕京,进军华北,势力大增,中原大战结束。蒋介石从此后对中国的影响力,对各地军阀的控制能力大增。
中原大战和万宝山事件发生以后,全球经济大恐慌的环境下,刚从内战中恢复的华北、东北的统一的中国国家主权和日本的南满铁路的特权,冲突的可能性升高。
1931年7月6日,张学良电告东北政务委员会说:“此时如与日本开战,我方必败。败则日方将对我要求割地偿款,东北将万劫不复,亟宜力避冲突,以公理为周旋”。
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要求其率领的东北军力避冲突、退守锦州,日军很快便占领了东三省全境。
东北军之所以不抵抗,一方面是因为东北军与日军的军事实力相差悬殊,况且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东北军的主力刚刚结束了中原大战,停留在关内,后来又有部队调入关内去剿灭石友三叛变,关外处于军事空虚状态。东北军内部也有很强大的降日派,在抗日的问题上会选择倒戈。
另外,中国方面也不可能支援东北抗战,故此,东北军抵抗与否,结果都是一样的,东北必丢无疑。
东北军不抵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张学良作为地方军阀,不愿损耗自己的军事实力,在当时的中国政坛,非嫡系只能以拥兵自重的方式生存,否则关内亦无其立足之地。所以他严格命令军民“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给日本人挑起战端的借口。
九一八事发当时,张学良亲自下令不抵抗,而蒋介石迟至9月19日到达南昌后,晚上九点至十点才从上海方面得知“事变”的消息。张学良事后自己也说,“是我们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的。”
(1)命令有谁下扩展阅读:
1935年3月,任武昌行营主任,10月,兼任西北剿总副总司令。此时,日本侵华日亟,中国分离主义愈加猖獗,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简称“八一宣言”)、反蒋反日等口号、全国要求停止内战实行抗日的呼声日益高涨。
1935年4月,蒋介石为了削弱张学良的军力,命令张学良围剿红军,却遭到挫折,逐渐对蒋的调遣有所反感。
1936年4月,张学良与周恩来在肤施(今陕西延安)会谈,提出联蒋抗日,为中共中央所采纳,与红军达成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协议。这时,叶剑英又携带双方停战计划及毛泽东的约书来到西安,张学良拿出巨额私款,赠送红军做冬季衣食补给费用。共产党也在西安设立了办事处。
12月4日,蒋介石到西安督战。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兵谏蒋介石,共同逼蒋联共抗日,造成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最终得和平解决,而国民政府提前终止对共产分离主义的剿灭战,建立了中国抗日形式上的统一战线。
㈡ 对越战争是谁下命令决定的
邓小平决定的,当时中越关系已经很不好了,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不断挑事端,邓小平访美的时候向美国总统提出要攻打越南,美总统默许了中国的行动,不反对,这样邓小平回国后发动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㈢ 九一八事变中不抵抗命令到底是谁下达的
九一八事变中不抵抗命令是张学良下达的。
1931年9月18日晚22时20分左右,日军一个小分队在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一小段铁路,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制服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日军随后开始袭击东北军北大营。
张学良在《杂忆随感漫录》(图为手稿)中讲道:约在十点卅分许,来人报告沈阳有长途电话,荣参谋长请我说话······荣对我说:有日本铁道守备队约一中队,向我北大营营团射击,日本附属地的日本驻军亦集结活动。
张学良凌晨一时即召集东北军高级将领召开紧急会议。张表示:“我们避免冲突,不予抵抗,如此正可证明我军对他们的进攻,都未予以还击,更无由我方炸坏柳河沟路轨之理,以免兵连祸结,波及全国。”
㈣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灭门,究竟是谁下达的命令
以列宁为首的苏联红军高层下达的命令。如果不是苏联红军最高层下令,是没人会擅自做出这样的事情的,后果太严重了。
㈤ 部队旅里的命令都是谁下的
部队的命令只能由部队主官发布,而且要团以上首长才能发布命令,所谓部队首长就是指部队的军事主官和政治主官,包括副职,但是只有正职才能下达命令,而且命令文书要有双主官的签字。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后勤部长不是部队首长,而是部门首长,也就是司政后部门的首长,是无权下达命令的。
所以旅里的命令都是由旅长和旅政委共同下达的。如果是旅的上级下达的命令,哪一级发布的,就由哪一级签字下达。
㈥ 9.18事变的不抵抗命令到底是谁下的
蒋介石下的,但因为张学良将军是东北长官,所以人们把恶名扣到张学良将军身上,称他叫不抵抗将军,就这样张将军背了半个世纪的恶名,忍辱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