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评价2020年天猫双十一总成交额达4982亿元
这意味着,双十一的消费意识形态,由商家引导逐渐向理性消费的转变过程。消费结构,也在不断的升级。消费者从“好便宜啊我都想要”,逐渐向“这个东西看起来,好像性价比很高的样子”过渡。作为淘宝方一直以来坚持的“双十一的东西最便宜”,也在向“过了双十一依然便宜”这个方向发展。在这背后,是无数系统升级的努力。生产商想尽一切方法提升性价比,从而获得长期稳定的消费群体。平台方帮助商家降低仓储物流成本,从大数据层面,指导产量,更趋向于精准和理性的判断。消费者有了更长的购买周期和选择余地,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快递站和物流压力。这一切,都是从“狂欢式购买”到“合理性消费”的必然发展历程。以往爆发式增长的消费是一时之计,消耗掉了冗余产量,但是也必然会造成消费者层面的后悔。
双11成交狂欢季
Ⅱ 蒋凡已经被阿里合伙人除名了,到底值不值
这里不得不说阿里这个万恶的阶级体系,高管竟然拥有如此不可触摸的特权。
蒋凡阅历:
2019年3月,蒋凡接连兼任天猫总裁、天猫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兼总经理职务;6月,蒋凡成为最新38位阿里巴巴合伙人中最年轻一员;8月,有消息显示蒋凡成为仅有13人的阿里巴巴经济体发展执行委员会其中一员,12月,蒋凡在阿里巴巴最新的一次架构调整中,代表集团分管阿里妈妈事业群。Ⅲ 听说互联网35岁+就会面临被优化/找不到工作,职场35岁魔咒怎么破
文/感姐谈个人发展
35,职场上敏感的数字。某些招聘信息中的年龄分水岭,裁员标准中的年龄分界线。这周的所见所闻,都和35+有关。今天就来写一篇职场中的35岁。
1.年龄危机是现实,阿里35+面临失业?
周一时,朋友给我发了一个知乎热帖——如何看待网传阿里巴巴蒋凡要求尽快实现P8全员35周岁以内?
事情是这样的。
网传阿里的淘宝兼天猫总裁蒋凡要求,公司内部P8级别尽快实现全员35周岁(85年后),这意味着35岁了还没达到P8级别,就有可能被优化。(阿里P8级别是高级专家的专业级别,相当于M3级别的资深经理,工作年限大概6-12年,年收入150万级别,在国内互联网行业妥妥高收入)。
很多人揣测这是阿里在试水,也有传是阿里高管要求P8必须是85后。35岁的“职场老人”,没混上去,可能要凉凉了。
不过,在这个帖子下,阿里巴巴立马做出了回应,澄清了“阿里巴巴集团从来没有任何对职级的刚性年龄限制,更没有任何人做过类似要求,在阿里巴巴,无论是招聘还是晋升,从来没有涉及年龄的规则”。
从阿里的回应来看,没毛病,话说得很妥当,当然也很官方。不过互联网的就业大环境大家都心照不宣,很多公司“心中理想”的人才模样是26-28岁的主管,28岁-30岁的经理,32、33的总监。
对这则帖子的反应,有悲观的——“以后法定退休35岁,大家不结婚不生孩子,钱差不多够花”;“所以还生什么二胎,等着更容易被30岁的替换失业吗?”,也有客观分析原因的——“程序员为什么被枪打出头鸟?一是工作性质,开发的人数要远远多过开发后维护的人员,二是由于技术的更新,越来越多的事情被计算机做了(程序员开发了更省力的程序,所以只需要更少的人力,奉献了自己的饭碗)。还有就是程序员的薪资收入很高,企业出于人力成本的考虑,也不会手软。”
“ 事可能是假的,但互联网行业的大经济周期,以及30+程序员的危机感,还是通过这次事件暴露无疑 ”,这是众多评论中的一条,评论的很现实。
话说回来,大家对高科技名企、互联网大厂的裁员、招聘“年龄歧视”格外关注,还是因为这些公司社会知名度高,影响度广。其实别的行业未必多好,都说“不拘一格降人才”,公务员、教师考试不也是截止到35岁,90年代国企大批效益下滑,40以上就让下岗的也不是一家两家。
在经济繁荣的时候看到人才紧俏,以为凭借着大学学历,一些技能和努力,就能保证职场长青,这和只要买房就能升值赚钱,犯的是同一个错误。有这种想法,不是企业太残忍,而是我们太天真。
一场寒冬,就足以清醒。
2.职场中年人,曾经香饽饽,如今遭嫌弃?
这周和一位老朋友见面聊天。朋友离职半个多月,海投简历却没有收到面试通知,没办法,期望薪资只好一降再降。
做了十多年的招聘,带过团队,曾经一天面试N多人,忙得喝不上水的招聘老司机,却因为今年40,被企业拒之门外。好在来北京早,买了房子,房贷基本还完。但上有老,下有小,“要一直找不到工作,孩子的补课费要发愁了”。
我建议她往猎头方向看看,因为她的招聘经验非常丰富,对各种招聘方式和渠道也很精通,老本行相对好转。她也拜托了朋友,看看家附近的创业公司要不要人。“实在找不到工作,就去做保险”,最后,她有点无奈地说。
客观的说,我这位朋友“条件”不差。十多年做招聘和招聘管理,经验相当丰富,所在的互联网、教育行业又都是热门行业,孩子就要念初中了不用太操心,也没有要二胎的想法,况且薪资要求不高(和毕业3、5年的年轻人差不多),这样“性价比”高的,怎么就入不了企业的眼呢?
这就要说到招聘的实质了。很多人觉得我能力不错,薪资要得也不多,应该马上就能找到工作啊。这是个人感觉,但能不能找到工作,看得是人才供需。
一个人好不好找工作,取决于几个因素。所在地区放出的职位数、竞争者人数和你的竞争力。
第一,所在地区放出的职位需求多不多。
2019年我们的GDP增速在放缓。Q1是6.4%、Q2是6.2%、Q3是6.0%,后续的增速也许还会越来越低。在这种增长趋势下,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存量竞争,所以小公司会越来越难生存。新兴的小公司减少,必然带来岗位需求量减少。
第二,所在地区竞争者人数多不多。
一个岗位需求放出来,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竞争,肯定和几个人竞争的激烈程度不同。以下这张图是智联2019秋季人才市场的数据图。
拿北京来说,北京的职位数不少,但竞争的人数更多,所以竞争难度非常大,平均一个岗位有117人在竞争。这是很明显的“买方市场”。既然人多,那企业就会挑剔了。所以才会出现年龄卡(35岁以上不要,甚至30岁以上不要);学历卡(必须统招本科,甚至有的公司要求第一学历必须985、211);经验卡(行业经验、同岗位经验、必须操作过某项目经验)等,总之希望人才进来,完全不需要适应,最好严丝合缝的满足岗位需求。
第三,你的竞争力如何。
你32岁当上经理,其他应聘者还有30岁就是总监的;你是硕士,其他应聘者还有海外留学硕士的;你是本科,其他应聘者还有985、211的;你有某某经验,其他应聘者还有大型知名企业某某经验……在竞争激烈的城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3.被“边缘化”的35+,何去何从?
国外曾经做过一组调查,看看各个年龄段的人幸福感如何。结果发现:二三十岁的人幸福感比较高。但过了30,幸福感开始逐渐下降,然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徘徊在谷底,直到55岁以后,幸福感又开始回升,60多岁、70岁,反而是一生中幸福感最高的时刻。
这并不难理解。30+、35+,开始面临身体慢慢走下坡路,40-50岁,工作的压力和焦虑、家庭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经济的重压都像大山一样压着中年人。
抱怨租房贵、工作忙的25岁,体会不到被催婚、没积蓄没房30岁的难;以为人生到了至暗时刻的35岁,也体会不到40、50岁身体骤变、精力不济还要面对父母年老甚至过世、孩子青春期矛盾重重的苦。
人生本身就是不容易的,中年人要面对的尤其多。
危机重重的35+们,该何去何从?
1、认识到把命运系在某家公司、某个工作上,风险太大,及早做规划。
提高竞争力也好,做管理也好、转型也好、做副业也好、创业也好,都需要提前规划和行动。这就需要认识自己、了解市场的发展、了解趋势,了解大众的需求变化。在有工作的时候,千万别觉得有工作万事无忧,一定要有未雨绸缪的意识。提前做一些尝试,能力也好、资源也罢,都行动起来去提升,去争取。这一点,不仅适用于30、40岁,20多岁的年轻人如果能早点有这个意识和行动,到30+,肯定会从容很多,焦虑感也会小很多。
虽然很多人面临失业的痛苦,找工作的艰难,但我也见过平时善于积累,抓住机会,成功走上创业或自由职业道路的人。
2、即使年龄大、竞争力不强了,也绝不自暴自弃。
我见过30多岁遇到挫折从此一蹶不振很多年的案例,到最后家人、社会包括自己都不认可,每日活在痛苦中,也给周围的人带来痛苦和矛盾。人生的真相本来就是:活着有很多的难,也有很多的苦。除了自己想站起来,没人能真正帮到。没有好工作,没有好项目,就降低要求,从能做的做起。有些时候,高薪资是某个新兴行业带来的红利,当红利过了之后,不免要面对现实。这个要认清。
不管是创业、转行、副业、兼职,改变都很难。陷于当下的痛苦,和主动求变的艰难,你,想选择哪个?
3、早点有自己的生活哲学和智慧。
学会从艰难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在艰难的时间里能自我激励,自己给自己鼓劲,不管用什么方法。经济顺风顺水的时候,按部就班,不加思考的生活就能过上差不多不错的日子;但这样的日子是经不起风雨的。一辈子会遇到的挫折很多,学会乐观有智慧的应对,人生,才会舒服。这一点最虚,却是我们最应该修炼的。
4、合理消费,经济上做好规划和保障。
幸福=能力-欲望。
想要就得买,当下开心,却养肥了欲望。以后,买回同样的东西带来的快乐,就没有之前大了,这就是边际效益递减带来的感受。更不要说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带来的经济压力了。有时,我们真该问问自己:买这些东西,真的带来快乐了吗?和别人攀比消费,真的高人一等吗?其实,懂得克制欲望,过着相对简朴的生活,但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会真的受到他人真心的尊重。
我们每个人都会变老,20岁的时候,觉得35岁很遥远,其实不过就是转瞬之间的事。35岁,是当下职场的魔咒年纪,这是残酷的现实。但35岁,也可能迎来新的职业发展机遇,是人生的崭新起点。
35岁,心智已成熟,经历过或大或小的风雨后,开始逐渐明白那句励志箴言——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
把握好自己的35岁,为“不惑”的40岁做好准备。
我是感姐,一名职业发展咨询师,“工作有成就感,生活有幸福感,收入有刺激感,人生有意义感”——四感新人生的提出者和践行者。
曾经的我,遭遇职场天花板,也曾为职业生涯何去何从焦虑,迷茫。
现在,我成为了一名专业的职业咨询师,咨询案例100+;除了一对一咨询,还开启了自己的训练营、职业生涯课;写作方面,5个月粉丝从200到7000+;自己的第一本书已经出版……
在35岁的人生“下半场”里,我不再只满足于有一份收入还可以的工作。我期望帮助像曾经的我一样迷茫、焦虑的人,找到方向,不断成长,走向新人生。
我的咨询对象和学员中,有成功开启副业的宝妈;有重新找到方向的职场管理层;也有3个月内收入提升6倍的职场中年人。
我是感姐,你身边专业、靠谱、有温度的职业咨询师。
如果你有职业困惑和迷茫,欢迎私信,赠送你《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手册》,希望对你有帮助。
Ⅳ 从事程序开发工作,已过33岁,还能撑多久
我觉得33的年龄不算大。我猜大概工作了七八年。也积累了很多的工作经验。每天加班到两点不是一种可持续的工作生活节奏。需要先分析一下原因。
1. 锻炼身体,劳逸结合,保持头脑清醒,提高工作效率。
2. 理清楚思路,避免重复劳动和返工。很多加班都是因为时间紧,来不及想清楚就开干。干了半天发现不对,又重来。所以不管怎么样要先想清楚。
3. 及时解决技术债务。在很忙的情况下来不及重构代码。到处复制黏贴,会让你的项目越来越难维护。需要建个jira计划时间来清理代码,可以读读clean code这本书。清理代码也是在清理思路。
4. 需要和产品经理充分沟通需求,确保需求的一致性,确定需求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估计需要的开发测试时间。利用jira管理好自己的task。可以尝试kanban来管理项目和资源。整个小组相互帮助,平衡工作,集中力量完成最重要和最紧急的任务。
5. 学习和沉淀技术,熟练的使用工作中需要的工具。比如intellij比eclipse高效很多,要学会熟练的使用快捷键,提高效率。
6. 深入理解原理,可以提高学习新技术的效率。我分享了一些分布式系统原理的视频和文章,欢迎讨论。理解了原理也可以帮你转型成为架构师甚至cto。或者去做培训讲师。做自媒体分享技术和经验。至少可以锻炼你的设计思维,改善你的代码的设计。
慢就是快,少就是多。
33岁对于互联网行业中的年轻力量来说,确实算不上小,蒋凡在成为阿里的副总裁时,年纪也就是33岁。但是,我们并不能说33岁的程序员就不行了,对于程序员来说,更重要的还是能力,年龄虽然也是一个参考,但是并不绝对。
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我肯定是大于33岁的,虽然现在不怎么写代码了,但有些时候还是会上场练那么一两下。不说我就比所有人强吧,但是也肯定强过不少人。
而且,程序员是一个不断学习积累的过程,很多的解决方案也是基于业务场景来设计的,所以,当你在技术和业务上的积累越来越多时,其实你能够解决的问题还是多过于年轻的程序员的。
33岁的程序员的价值,更多的是在于你自己比别人(特别是那些年轻一代的程序员)强出多少。你可以写代码写得少了,但是你懂的一定要比别人多,而且当遇到问题需要你亲自下场的时候,那一定是要破门得分的。
所以,如果你在20多岁的时候,觉得自己年轻,觉得自己学习能力强、技术好,就在学习的道路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么到了30多岁的时候,确实就会出现能力不济、精力也不济的情况,可能真的就只有早早的改行了。
但如果你年轻的时候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其实到了30多岁时,正是你将自己的所学所想用到实处的时候。也不必去担心你的思维是不是慢了,说真的,只要你学习得够多,理解的够多,那么你的思维就不可能会慢。因此,“改行”至少也是10年后的事情,现在完全不用考虑。
至于身体,30多岁的人肯定是比不了20多岁的人。但是也不是说就熬不了了,就算我现在没有写代码了,但是身处这个行业,不可能说就不熬夜、不加班了。
而且,并不是只有程序员才会熬夜加班,测试、产品、项目实施、运营基本都是在项目紧急的时候连轴转。这里面有年轻人,但是也有比我年纪还大的人。曾经我在国外工作的时候,我的一位领导,每年从他手里批出去的项目资金上亿元。但是,每天2-3点都在给发邮件,上班也从来没有迟到过,那时候他已经50岁了。
看到50岁的人还这么努力,当时还不到30岁的我,真的是有什么理由说我身体受不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加班就是正常的,就需要没日没夜的工作。我只是想说,我们别把身体受不了这种理由当成了自己懒惰的借口,只要我们是正常人,那么就应该不需要说我30岁了,做程序员我身体受不了的话。
因此,如果你觉得程序员是你的爱好,是你喜欢的职业,你想要未来做得更好,那么30岁只是开始。如果你觉得受不了了、累了、坚持不下去了、不再爱了,那确实,可以考虑改行了。
谈谈我的看法。
本人已步入不惑之年,30岁之前编码,后十年从事业务咨询和系统交付。题主这个问题,我结合我周围的情况谈 一下。
首先,关于技术能否可以干一辈子,这个答案我认为是肯定无疑的。虽然年龄大了精力上不去年轻人充沛,但是在这个年纪也不用每天加班编码了,主要工作是负责架构选型、疑难问题排查、效率优化、新技术跟踪和预研等工作。我很多还在编码的哥们儿,都是这种技术专家或者开发组长的角色,从事的就是类似评审,选型,攻坚等工作。
其次,对于题主提的思维逻辑迟钝的事,我认为还是经验导致,这个阶段,题主除了一线日常工作,得安排一定时间学习编码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个意思。框架学习、数据库知识、构建工具、开发工具、中间件等,都要逐步学习,要是觉得记忆力不好,就做笔记!我本人不算聪明,学东西就喜欢做笔记。
再次,关于总是加班,前几年由于产出比较低,肯定是如此,后续要多看案例程序和泡泡技术论坛,也可以公司内拜师或者跟小伙伴结对开发,这样才能提升效率和质量。
最后,要说一句,任何的坚持一定源于热爱,如果题主热爱开发,那就努力做下去。如果兴趣一般,尽早转行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现在的技术,种类众多,一个项目或者产品涉及的各种技术很多,所以肯定要不断学习和深入,还得紧跟潮流才行。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如有不对请大家指正。
还是早做打算吧,程序员在中国的情况,你是知道的。
先不谈职业生涯,你数数头上的头发还剩多少,你就知道还能撑多久[泪奔]
虽然我是学机械的,但是毕业后在16年也接触过JAVA开发,那时候我以为我可以坚持做下去,最终放弃了。程序员吃的是青春饭,生活就是这样很现实,虽然程序开发工资高,工作环境美好,但是时间久了,就会发现,年龄大了,如果不考虑转方向,我觉得以后的路可能会难走。不管怎么样,趁现在多挣点钱,这样的话,为以后做准备。加油
要撑就看自己的精神强度,要投入就看自己的未来选择。
如果你真正热爱程序开发,不管年龄多大,总是充满激情,如果你只是简单的把他作为谋生工具,那不管什么时候都是煎熬,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这种煎熬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刻骨。本来挺好的一个技术人才, 社会 需求量也蛮大,而现在却被戏称为码农,只是我们自己把他给做瞎了,一抓一大把的程序开发,可是精通的,专业的没几个,大部分都是蜻蜓点水,而大部分企业也不够重视对程序的培养,只是简单的把他作为流水线工人,要年轻能加班,工资少的,使得大部分人的路越走越窄
你怎么老的那么快,这就快报废了,我比你大点觉得自己技术越来越牛逼了,我平时除了工作学习也很注意锻炼身体,我感觉我能一直干下去,我编程也有十多年了,正是牛逼的时候。
不好撑了,年纪大了,除非去做主管
Ⅳ 马云最后一天被阿里记旷工半天,扣发当月全勤奖,人走茶凉吗
去年的教师节,马云对外宣布将在明年的教师节正式卸任阿里巴巴的董事局主席。转眼间,一年时间匆匆而过,马云也正式退出了阿里巴巴的最高决策层,他的位置由现在的阿里巴巴CEO张勇接任。
二十年前,马云在杭州成立了阿里巴巴,互联网江湖从此多了一个挑战者。在无数的唱衰声与质疑声中,阿里巴巴迅速发展壮大,成长为互联网江湖的一代大侠。
可是由于太过于兴奋,马云在下午3:40即离开工作岗位,属于早退。HR根据公司考勤管理规定,对马云做出旷工半天,扣发当月全勤奖的处理。鉴于马云同志未到65周岁提前退休,退休津贴按65%发放。
试问有几个HR敢扣老板工资的?阿里的HR就是这么横!也正是这样严苛的绩效管理体制造成了阿里无与伦比的公司文化,铸就了一个互联网的传奇。
今天,致敬马云!致敬伟大的阿里文化!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阿里人力资源也不是一天形成的,只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才能真正接触到阿里的核心竞争力。
Ⅵ 淘宝总裁出轨千万粉丝女网红被删帖,让我看到了资本的舆论力量
张大奕,第一代淘宝女网红,年纪轻轻就已经赚下了6亿身家,粉丝千万,目前年收入破亿,占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如涵控股13%股份,某种意义上也算女企业家。
既然能当女网红,张大奕肯定是美女,可能比不过明星,但比普通人要漂亮很多。
外形优秀的同时,收入还超越了99%的男性。
这是一个典型的A+级女性,甚至可以定义为A++级女性。
如果张大奕想下嫁给一个A男甚至是B男,那分分钟就嫁出去了,老公还会把她当成掌中宝,天天围着她转。
但是张大奕好像并不想下嫁给A男或者B男,她想嫁的,是S级男人。
世界上哪有那么多S级男人。
总裁夫人手撕张大奕
4月17日,一位ID为花花董花花的网友向网红张大奕喊话:
“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警告你,再来招惹我老公我就不客气了,老娘也不是好惹的。望自重,好自为之。”
张大奕微博粉丝一千多万,这个花花董花花小透明一个,凭啥敢手撕这种级别的超级网红,指名道姓的说张大奕当小三,勾引她老公。
因为她老公姓蒋名凡,是淘宝网总裁,天猫总裁。
蒋凡出生于1985年,今年仅35岁,出生于平民之家。
17岁,蒋凡以省奥赛第一名被保送上海复旦大学计算机系。
毕业后,蒋凡进入谷歌中国,从事一名普通的程序员工作。
2010年,蒋凡创办移动开发者服务平台“友盟”,获得1000万美元天使投资。
2013年,阿里巴巴以8000万美元收购友盟,蒋凡进入阿里工作。
2017年,蒋凡出任淘宝总裁,2019年出任天猫总裁。
此外,蒋凡还是阿里最年轻的合伙人,按阿里的规矩,想成为合伙人必须加入阿里5年以上,且得到原合伙人75%以上的人同意。
在蒋凡进入阿里的第五年整,他就成为了合伙人,这足以看出整个阿里系对他的能力到底有多么的认可。
美团CEO王兴曾这么公开评价蒋凡:
“接下来几年,看拼多多的黄峥和淘宝/天猫的蒋凡这两个非常聪明的人如何较量,应该会很精彩。蒋凡要是能赢这一仗,那就是当之无愧的阿里CEO接班人,如果他有兴趣干这活的话。”
这是一份金光闪闪的牛逼履历,典型的S级男人,现实版的霸道总裁。
也只有这样的男人,才能让张大奕这种A+级女人,不惜当小三都要去倒贴上门。
蒋凡的原配正宫夫人,微博里全是健身、品茶、厨艺、花艺和孩子,是一个岁月静好的顾家女人,从她微博自己晒出的照片看,也相当有气质。
蒋凡这种级别的男人,肯定会有不少女人倒贴上门,有些许感情纠纷一般正宫夫人私底下就处理了,不可能公开曝光家丑来损害自家利益,能坐稳正宫位置的女人都具有这种手腕和能力。
而那些普通女人,也不可能威胁到正宫的位置,顶级大佬都非常注重自身的婚姻稳定和对外形象。
但张大奕不一样,张大奕本身太优秀了,并不是一个空有外表的花瓶,这样的女人宁愿当小三都要倒贴,对正宫的位置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而且张大奕这样的女人,也绝对不可能一辈子甘于做小三,她和蒋凡的身份地位有很大差距,但差距没大到让她自愿终身做小三那个程度。
4月8日,张大奕发了个朋友圈:
你们知道芍药又名将离吗?
我们当时不知道啥意思,但现在知道了,而正宫夫人看到这种信息的第一眼,就应该知道啥意思了。
所以原配暴怒了,抛掉了端庄典雅的架子,公开撕破脸,对张大奕发动了决战。
虽然这么做会对蒋凡造成极大的影响,但小三逼宫都到这份上了,还有啥顾及不顾及的,掀桌子就掀桌子。
虽然上流社会有维护丈夫面子和家庭利益的潜规则,但那都是建立在正宫位置稳如泰山的前提之下。
如果家庭都没了,那家庭利益在不在又有什么所谓呢。
以淘宝总裁+天猫总裁的尊贵身份,原配夫人亲自下场手撕小三,这种惊天大瓜,可不是每年都有得吃的。
但我关注的并不是这个。
资本那惊人的舆论力量
淘宝总裁夫人在微博手撕小三的事件发生后,几个小时内就刷屏了,并上了各大网站的热搜。
随后,一股奇怪的力量出现了,关于此事的各种帖子被迅速删除,并撤掉热搜。
凤凰网娱乐和搜狐娱乐发的这两篇微博帖子,第一时间就阵亡了,你现在已经不可能搜到了。
半小时内,总裁夫人撕小三这事在微博上消失的干干净净,甚至连总裁夫人自己的微博都被限流并禁止评论了。
随后,其他的内容平台,也开始陆续撤热搜,降热度。
正在评论的各种帖子眼睁睁的就没了,甚至整个微博都搜不到了,吃瓜吃的正开心的各路群众,最后不得不聚集到马云爸爸的最新的一条微博底下来讨论这个事情。。。
各路群众对手里的瓜被人硬生生夺走这件事,明显很不满。
删帖撤热搜这个事是不是阿里做的?会不会是监管层出手呢?
我的看法是绝对不会,监管层不可能管这个事情。
因为总裁夫人手撕小三这件事,从法律上看就是一起普通的家庭纠纷,一没造谣,二没损害国家利益,为啥要管?
还记得当年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美国被人告强奸的那件事么?
论丑闻,刘强东强奸案比淘宝总裁出轨这件事恶劣多了,刘强东的身份也比蒋凡还要高上一个档次。
如果是蒋凡是S级男人,那刘强东就是S+级男人,整个阿里只有马云能稳压刘强东一头。
继任者再强,论身份地位也是没办法和创始人相比的。
但是刘强东的丑事,被宣传的全网都是,几个月了没人管,美国那边警局刚发布一点信息,中国这边就立马传的人尽皆知。
监管层连刘强东的大丑闻都不管,会去管蒋凡的小丑闻?
如此迅速的行动起来去删帖的,只能是阿里的公关部。
那为啥微博会如此配合阿里呢?不仅删,还删的这么迅速。
因为阿里是微博的第二大股东,持股高达30%,仅次于新浪。
自家人出事了,当然要帮忙平事,义不容辞。
资本控股了舆论之后,舆论就会为资本服务。
其他内容平台也陆续删除了相关帖子,虽然删的很慢,但确实删了。
删的原因我认为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因为阿里控制了一部分舆论权,所以大家要卖阿里个面子。
这次是阿里出丑闻了,下次保不准是自己出丑闻, 低头不见抬头见,你好我好大家好。
这事我也有证据,知乎是腾讯入股的内容平台,和阿里算是互相对抗的资本。
但这次知乎也卖阿里面子了,把蒋凡的负面消息给删的干干净净,并且撤掉了总榜上的热搜。
但做完这件事之后,知乎心不甘情不愿的,悄咪咪的在时尚分榜里弄了个问题,叫“如何看待张大奕淘宝店出天猫总裁夫人相似款的衣服”,然后直接给了热搜第一的位置。
阿里,你的要求我都已经答应了,江湖面子给足了,你看现在有人讨论衣服款式这个时尚问题,这事我可不知道,那是系统自动上的热搜,你之前的要求也没提这茬。
删个贴,大家都能删出不同的花样来。
这次的删帖风波,实际上给我们展示了一次 迷你版的美国式舆论。
美国式舆论
我们知道,阿里是微博的股东,那微博自然就不可能做对阿里不利的事情,阿里出了事也要第一时间帮忙。
换你是微博的总裁,你也得这么做,不然整个江湖都会抛弃你,这是人之常情。
资本,确实是可以干涉舆论的,因为舆论是由领工资的人来制造的。
中国尚且处于资本的原始阶段,而美国早就已经进化到高级阶段了。
1983年,美国90%的媒体由50家公司分管。
2011年,美国90%的媒体由6家公司控制。
而这6家公司的老板,又分属于民主党和共和党。
美国虽然有无数的媒体,但每一个媒体绝对不会说自己背后老板的坏话,也不会说自己老板所属政党的坏话。
特朗普是共和党的,而纽约时报背后的老板是民主党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坚定的特朗普黑,就是纽约时报,堪称反特朗普第一人,比中国人还喜欢黑特朗普。
西方主流媒体是有老板的, 主流媒体虽然可以批评老板不喜欢的政党和总统,但绝对不会批评老板以及老板喜欢的东西。
比如,西方的政治献金这种明显有利于富人干涉政治,影响穷人权益的制度,就从来没有任何一个西方媒体去批评,因为每一个西方媒体的老板都不希望有人批评这东西。
在媒体集团的眼里,世界上最有实权的并不是总统,而是自己的老板。
美国式的舆论,就是永远不批评给自己发工资的老板,只批评老板的敌人。
资本想让你看到的,才是你能看到的。
蒋凡出事了马上就有人帮他灭火,为啥当年刘强东出事了却全网嘲笑,尤其是微博嘲笑的最快最大声。
难道刘强东不算资本家?
刘强东确实算资本家,但这个资本却没有入股什么舆论平台,不掌控任何舆论权。
相反,他还算是阿里系的敌对资本。
而微博作为阿里系的舆论平台,碰到这种事,当然不会客气了。
京东请求删帖?
不可能的,你这是在侵犯言论自由。
蒋凡这事就不一样了, 兹事体大,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依法依规,必须删帖。
如此显着的区别对待,甚至让我隐隐对刘强东有点同情。
东哥,物流公司可以少买几个,但这种舆论平台,花多少钱都得入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