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现在团长是在战场上指挥的还是在指挥部里下命令的
连长及以下级别在进攻和防御过程中都是亲历一线,在一线直接智慧和协调的
营及以上的指挥员的指挥位置都有所滞后,到了团一级,团长除了协调本方部队外还要衔接其他火力单位,实际上现在TG所大力发展的合成营也具有这方面功能。
另外,在实际战斗(团级规模的对抗顶多也就是战斗,远远够不上战役级别)中,团部(团指挥所)还是比较靠近前沿的。除了一线作战部队外,团长通常会预留一个营或若干个连的兵力作为预备队,团部会与直属分队(如警卫连等)及预备队(营)设在一起。
战役按作战规模分,有大型战役(如大的战区或方面军群进行的战役)、中型战役(如中等战区或方面军进行的战役)、小型战役(如小的战区或集团军进行的战役)。由此可见,只要小于集团军规模的作战,都够不上“战役”的级别。
至于师一级的作战,师部(师指挥部)及师直属各部队、师预备队一般设在最后方,距离火线大概40-50公里左右。下辖各团的团部(团指挥所)距离火线15-25公里左右。当然,这只是个“概论”。各级指挥机构具体的设置地点,必须要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而定。
Ⅱ 用大拇指测距离
在电视连续剧《亮剑》第一集中,有这样一段令人振奋的画面:八路军新一团团长李云龙命令炮手“柱子”用迫击炮炸掉几百米外的日军指挥部,只见“柱子”架好炮,伸右臂,眯左眼,调整好炮口角度,装炮弹……只用两发炮弹,就端掉了日军坂田指挥部,使敌人成了没头的苍蝇,使部队胜利的冲出了敌人的重围。那么,“柱子”打炮为什么百发百中呢?关键是他测距准确。本文向您介绍几种炮兵常用的测距方法。
一、跳眼法
跳眼法是我军常用的简便测距法。柱子在电视连续剧《亮剑》中用的就是 “跳眼法”。它的具体方法是:将手臂向前伸直,竖直拇指,闭左眼,使右眼视线沿拇指一侧对准目标左侧,头和手保持不动,再闭右眼,使左眼视线通过拇指的同一侧,并记住视线对准实地某一点,然后目测目标左侧至该点的宽度,将此宽度乘以10,即为站立者至目标的距离。跳眼法的原理是人两眼瞳孔的间隔约为自己臂长的十分之一,将测得实地物体的宽度乘以10,就得出了站立点至目标的距离。不久前去世的志愿军优秀狙击手张桃芳最擅长此法。在上甘岭狙击战中,张桃芳使用的莫辛纳甘步枪没有配发瞄准镜,测距主要依靠目测,而3个月毙敌214名的战绩,也证明了熟练使用跳眼法测距的准确度。
二、拇指测距法
据资料刊载,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勤人员也有一种简便的拇指测距法,与跳眼法不同,这种测距法的目标只能是步行的人。测距者将右臂伸直,竖起大拇指,对准目标。如果目标一步刚好跨越了整个指甲的宽度,距离约为50码,2步100码,3步150码,4步200码。这种方法的测量极限只有200码,因为如果拇指宽度进行5以上的等分,误差将会大大增加(注:1米=1.0936码)。
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