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软件生存周期可以分成6个阶段:可行性与计划研究阶段、需求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实现阶段、测试阶段、运行与维护阶段。
各阶段任务:
1、在可行性分析(研究)与计划阶段的任务:
要确定该软件的开发目标和总的要求,要进行可行性分析、投资收益分析、制订开发计划,并完成可行性分析报告、开发计划等文档(输出)。
2、在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
由系统分析人员对被设计的系统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对该软件的各项功能、性能需求和设计约束,确定对文档编制的要求,作为本阶段工作的结果,输出有: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也称为:软件需求说明、软件规格说明)、数据要求说明和初步的用户手册应该编写出来。
3、在设计阶段的任务:
系统设计人员和程序设计人员应该在反复理解软件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多个设计,分析每个设计能履行的功能并进行相互比较,最后确定一个设计,包括该软件的结构、模块(或CSCI)的划分、功能的分配,以及处理流程。
系统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设计阶段应分解成概要设计阶段和详细设计阶段两个步骤。在一般情况下,完成的文档包括:结构设计说明、详细设计说明和测试计划初稿。
4、在实现阶段的任务:
要完成源程序的编码、编译(或汇编)和排错调试得到无语法错的程序清单,要开始编写进度日报、周报和月报(是否要有日报或周报,取决于项目的重要性和规模),并且要完成用户手册、操作手册等面向用户的文档的编写工作,还要完成测试计划的编制。
5、在测试阶段的任务:
该程序将被全面地测试,已编制的文档将被检查审阅。一般要完成测试分析报告。作为开发工作的结束,所生产的程序、文档以及开发工作本身将逐项被评价,最后写出项目开发总结报告。
6、运行和维护阶段的任务:
软件将在运行使用中不断地被维护,根据新提出的需求进行必要而且可能的扩充和删改、更新和升级。软件维护分为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分别对应于前面的三个问题。
改正性维护就是修改原有的缺陷、适应性维护就是使软件适应新的软硬件环境,预防性维护就是把今天的技术用在昨天的软件上,以期软件在明天还能使用。
每个阶段都要有定义、工作、审查、形成文档以供交流或备查,以提高软件的质量。但随着新的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和技术的成熟,软件生命周期设计方法的指导意义正在逐步减少。
生命周期的每一个周期都有确定的任务,并产生一定规格的文档(资料),提交给下一个周期作为继续工作的依据。按照软件的生命周期,软件的开发不再只单单强调“编码”,而是概括了软件开发的全过程。
软件工程要求每一周期工作的开始只能必须是建立在前一个周期结果“正确”前提上的延续;因此,每一周期都是按“活动 ── 结果 ── 审核 ── 再活动 ── 直至结果正确”循环往复进展的。
B. 程序员的一天是怎么过的
一千个程序员有一千种过法,我每天来到公司就是先打开工作群看下任务是什么,有开发需要就打开SoFlu软件机器人∞只要是Java能实现的,它几乎都能做,测试运维也能搞定,我就盯紧屏幕拖拉拽就可以了,任务完成到点下班走人。
C. 程序员周报写不出来的时候该怎么办
程序员在面对电脑时,如果已经枯坐了几个小时,依然毫无头绪,不知道怎么开始的话,这个时候一定不要强求,应当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如果我们给自己施加了太多的压力,很有可能会导致心跳加速过快、身体出现冷汗以及发抖的情况。此时的我们再用力,对编写代码也是无济于事。倒不如先将手头上的事情放一放。
三、放弃也不是不行。
如果你自己努力了,不成功;你也跟身边认识的大神咨询了,依然还是不成功。此时你不要继续钻到死胡同里,你要学会走出来。这个时候的你承认失败并没有多么的可怕。你要学会潇洒地面对,该放手时就放手。此后你可以先去忙点别的事,待到你成长到更厉害的阶段时,你可以再回头翻看这个曾经的失败案例,看看哪里能有改进的地方。说不定在回想的过程中,你能够有所顿悟呢。
D. 急!急!急!请你结合工作(生活)谈谈对写作学习新认识,写一600-800字的短文
学习写作
活到老,学到老。年轻时,学是为了理想,为了安定;中年时,学是为了补充空洞的心灵;老年时,学则是一种意境,慢慢品味,自乐其中。活到老学到老,平凡的一句话,是做人的大意境。人生如些,写作也一样。
我是一个程序员,整天对着电脑,重复地敲击键盘。之前好像感觉对写作没有多大关系,兴趣不大,所以一直忽视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的进展,慢慢感觉这方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虽然觉悟迟了点,但也不算太晚,只少自己还不老,人生本来就是个学习过程。现在发现自己在写作这方面的确欠缺,知识相当的贫瘠,过去学习时,认为学理科好像对写作不是很重要,所以也不重视。工作后由于习惯性,所以也一直不够重视,现在感觉对写作力不从心,不要说是写作,就是与人交流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一直对着电脑,平时工作对人交流也少,只会对电脑。也许人的能力也许是有限的,你对电脑交流多了,相对其他的就少了,安慰一下自己对过去的认识的不足。渐渐地,现在工作中接触的事情不只是if„.else的代码了,有时会要求写一些软件开发相关的文档,如《需求分析》、《系统分析》、《功能函数文档》、《功能介绍》、《使用手册》等。曾让人觉得头疼心烦,不知从哪里开始,写些什么?这时才感觉到写作的重要性。可惜平时对写作少,阅读也少,知识面少。现在想多读一些有意义的书,发现看书的速度也很慢,并且静不下心来看,好像一天看不了多少内容,有时下定决心来看书,但是平时上班没有多少时间,下班这里搞一下,那里弄一下,不知不觉一天又过去了,结果又没有看多少。那就把书安装在手机里,应该会好的,整天接触多的也方便,不过也好不了多少,这边新闻看一下,那边空间聊一下,又是一天。看看空间,发发评论,写写日志,也是对写作的一种积累吧,希望自己能够为提高写作而继续努力吧,不管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也是人生的一种积累。
学会写作,从身边一点一滴做起。生活上多看书,多阅读,多与人交流,平时写写日志,发发评论。工作上写一些工作文档,日报,月报,总结。有时间,也多写作写作,继续多多努力,为自己的人生添砖加瓦
E. 程序员37岁后怎么办
程序猿有条件和机会的最好还是去一线互联网城市发展,因为那里比较正规,也有规范的晋升法则,干的好的,出成绩肯定会重用,这样到35岁以后,可以达到一定的职级,享受不错的待遇。比那些不正规的互联网公司好太多了,入创业公司需谨慎,人治大于法治,全看创始人的人品。
对于像笔者这种没有在一线互联网公司做过的程序猿,只有过二线城市以下互联网公司和创业型公司的经历,35岁以后怎么办?二线城市的互联网公司非常不专业,经常就是一个人身兼数职,服务器搭建维护优化,产品设计,研发,都是一个人来干,非常的耗费精力,而这些互联网公司也不会有专业的研发团队组成,笔者最多带过12人的研发团队,大多数是单枪匹马的从产品设计到软件架构设计和代码编写到服务器运维一条龙的搞产品,由此可知当地的互联网公司的参差不齐,而最重要的是 这些公司 一般都做不了多久,毕竟互联网行业,水很深,所以笔者现在谢绝了所有入职邀请,专心自主创业,由于十几年的锻炼,除了UI设计不太行外,其他都能做,也是个好事,这十几年见证了数百个产品的成败,对于产品的体验和运营也有一定的了解,于是就开始研究一些垂直行业,自行设计研发出针对某个行业的软件产品平台并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感觉这是像我这种二线城市的程序猿出路之一,现在已经可以产出和之前工作时相当的收入,而且不是那种苦逼接单的做法,符合远期的发展方向。
F. 晨会、日报、周报的意义
对于大多数程序员,写日报或者周报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首先是日常的开发任务比较重,写报告需要整理思路不说,还需要回忆。因为一天都在思考,回忆时出于本能的,是有所抗拒的。
上级为了掌握每位员工的工作饱和度,项目进度和在最后年终或者绩效考核时的凭据,就需要成员写日报或者周报。
学习过自我管理的人都知道,每天对自己的工作进行终结,是有利于自己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的。
回忆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在做事之前,对事情规划。事中记录步骤、结果、任务,寻求别人的帮助,给别人派发任务。事后,进行总结。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这都是需要养成的好习惯。
个人认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是互惠的。认为对你好,而强制性人别人遵从你的意见,是不可取的。毕竟现在都21世纪的,我们有很多资源,很多案例,可以借鉴。以此,上级给下级强派日报的行为,个人不提倡。
反而上级应该加入到下级的工作总结中,帮助其完善工作总结。然后给总结打标签的方式,记录自己需要的信息。
不管是晨会还是日报周报,都是让员工成长,让员工寻求组织的帮助,上上级了解员工信息的途径。双方互惠,共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