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kdsk。
chkdsk的全称是checkdisk,就是磁盘检查的意思。这个东西是当你的系统崩溃或者非法关机的时候由系统来调用检查磁盘的,也可以由手工通过命令行调用来检查某一个磁盘分区。
该工具基于被检测的分区所用的文件系统,创建和显示磁盘的状态报告。Chkdsk 还会列出并纠正磁盘上的错误。如果不带任何参数,chkdsk 将显示当前驱动器中的磁盘状态。
chkdsk检查适用情况:
1、windows7系统进入到欢迎界面,无法输入用户密码,即键盘没反应,但键盘操作bios、F8功能键等进入欢迎界面之前的操作都正常,可以进入安全模式;
2、系统启动过程中蓝屏,即蓝底白字屏幕显示,低端显示stop:0x???????字样,即蓝屏代码。
3、磁盘分区变成ram格式。
4、突然断电,重启电脑无法进入系统;
5、电脑运行速度非常慢,磁盘指示灯非常忙,杀毒软件检测不到病毒。
‘贰’ Linux 上如何清除 RAM 内存高速缓存,缓存和交换空间
清除Linux RAM内存高速缓存,主要涉及三个选项,每项操作对系统影响各不相同。在执行命令前,应了解不同命令的作用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首先,可以通过执行“sync”命令来刷新文件系统缓存。这个命令以分号“;”分隔,顺序执行,确保在执行下一个命令之前,当前命令成功完成。具体操作时,使用“echo 1> /proc/sys/vm/drop_caches”仅清除缓存页,而“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则清除缓存页、目录项和inodes,操作前需谨慎,以免影响系统运行。
在企业级环境中,推荐使用“echo 1> /proc/sys/vm/drop_caches”,因为它仅清除缓存页,不会影响运行中的应用程序和服务。而“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则较为激进,清除缓存页、目录项和inodes,仅在明确知悉其后果时才应考虑使用。
释放Buffer和Cache对内核是否有利,取决于具体场景。在进行大量读写测试时,清除缓存可能有助于优化性能。然而,在日常使用中,缓存的存在有助于提升系统响应速度,清除缓存后,系统将重新从磁盘加载请求资源,导致性能下降。
为自动化缓存清除,可以编写shell脚本,如“clearcache.sh”,并在每天下午2点执行此脚本。通过crontab管理任务,确保在必要时执行缓存清除,避免在系统负载高峰期进行,以减少潜在风险。
在生产环境服务器上自动执行缓存清除需谨慎。确保在预期时间执行,避免在系统资源需求高峰时进行,以防对服务造成影响。不建议在没有明确需要的情况下频繁执行此操作,以免潜在的系统性能下降问题。
清除Linux交换空间的操作与清除RAM缓存类似,可以通过执行特定命令实现。然而,在执行此操作前,需充分考虑其可能带来的风险,确保在安全的情况下执行。
将上述操作整合为一个脚本,同时清除RAM缓存和交换空间,可提升自动化管理效率。在进行此类操作前,建议先测试脚本,确保其在预期环境中正常工作。
通过定期执行脚本,可有效管理系统资源,优化性能。确保在合适的时间和场景下执行缓存清除和交换空间清除操作,以充分利用系统资源,同时避免潜在风险。
‘叁’ linux mkfs命令详解
mkfs命令是linux下的一个磁盘维护命令,它主要有一个功能,具体介绍如下:
mkfs命令可以用来在设备上建立Linux文件系统,即在特定分区上建立文件系统,也就是指硬盘分区。
说明:mkfs命令一般只能是Linux系统下可以使用的各种文件系统构建器的前端,在/in、/in/fs、/in/fs.d、/etc/fs、/etc/fs等多个目录当中搜寻指定于文件系统的生成器,较后会在PATH环境变量中列出的目录中搜寻。
mkfs命令的具体命令的语法格式为mkfs[参数]。
参数:
device 预备检查的硬盘分区
-V 详细显示模式
-t 给定档案系统的型式,Linux的预设值是ext2
-c 在制作档案系统之前,要检查该partition有无坏轨
-l bad_blocks_file 将有坏轨的block资料加到bad_blocks_file里面
block 给定block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