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程序员开发贷款app属于非法工资吗
不属于。在国家条例中开发贷款app是正常现象,开发无所谓,软件公司正规开展业务就好。因为网贷现在是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只是管控较为严格。
❷ 中国移动的外包程序员会被背调吗
会。
互联网公司的大部分的外包岗位背调通常只查学历、征信和网贷黑名单。
对工作经历的背调通常没有要求,只要求职者填写的联系人配合背调就可以通过。
❸ 上岸后,花呗提额1500元,我终于过上了正常人的日子
我发现其实很多老哥都在上岸与不上岸之间挣扎,上岸过程不易,心里苦,不上岸逾期的多了,撸的口子少了,审批不给过, 征信 会变黑,让老哥们困扰不堪。但是真的还不了钱啊,有的老哥不仅有长期 贷款 ,还有714的高炮,这可是填不完的窟窿。
于是很多老哥选择自暴自弃,然后就潦倒不堪的过日子,羡慕别人的正常生活。其实我想说,只要有心上岸,找对方法就能上岸,上岸后就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下面这位老哥不仅成功上岸, 花呗 还给他提额了1500元。
老哥在论坛上面高兴的晒图,感叹道,终于过上了正常人的日子。
花呗关了又给开,还给提额?这要的好事他是怎么做到呢?下面我来分享一下李哥的经历。
15年的时候,李哥开始接触 网贷 。
李哥曾经是一名程序员,一个月工资一万多。在朋友三十而立的劝说下,果断辞职开始做电商。
李哥刚下水就投了十几万,创业的艰难和机不逢时,让李哥一年半都赔光了所有投资。过年回家,家人给补的钱 这个时候是没有负债。
但是为了创业梦,李哥开始不断的将家人的钱继续投入到电商事业中去。终于在15年的时候,李哥的资金链彻底断了。家里只剩下父母养老的钱,而这两年一直在折腾事业的李哥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收入,山穷水尽的他想借点钱花。
李哥第一次接触了网贷,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套卡、套网贷 以贷养贷,两年时间欠了将近70万的本息。
据李哥自述,他曾经有12个714 的高炮,8张信用卡,6个上征信的平台和11个不上征信的平台。
李哥说,最疯狂的时候他一觉醒来接到30多个 催收 电话,其中将近10个是来自不同平台的。
终于受不了的他,开始想要上岸。
因为爸妈不容易,李哥并没有选择坦白,他想靠自己还清欠款。李哥开始找工作,跟平台协商,几个创业时期的好友帮他还了花呗和几个上征信的平台。经过了两年的努力,终于上岸成功了。就在李哥回归正常生活后的一个月,他惊讶的发现花呗给他提额了1500元。
李哥说:“上岸其实挺难的,催收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都想给他们跪下了。我最难的时候留300块钱一个月零花,其余的全还了网贷,有段时间,一包方便面中午吃半包,晚上吃半包。真的想放弃,想着就算了吧,但是我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上岸一定要坚持住,管住自己,不要让自己再去碰那些东西”
李哥其实说出了上岸的真谛。
我也想提醒各位老哥:
1、想要翻身,首先要有一定的经济来源,千万不要因为还不起贷款而每天垂头丧气,昏昏沉沉,感觉人生没有了希望。
2、在自己的工作之余,想尽办法的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要么多学习充实自己,让自己更具价值,要么找一份或者几分兼职,多赚钱来还贷款,不管通过怎样的方式,一定要让自己充实起来,不要虚度光阴。
其实不管多苦,只要你努力,总会上岸的,怕就怕你懒惰对网带有了依赖性。赚钱的方法有很多,不要浮躁,不要情况,任何事从小事做起,慢慢的一点一点积累,总会成功。
❹ 京东29岁程序员离职当天“删库跑路”获刑10个月
都说IT从业者的压力大,大部分工作也枯燥,为何还是有很多人前仆后继共秃头?京东29岁程序员离职当天,删库跑路,这是又疯了一个?程序员删库跑路,删库一时爽,后果很严重!
码农们的压力其实也没那么大,无非是加班久一点,长得老一点,头发秃一点,但是扛不住给的钱多啊。有钱不香吗?有钱,再累也能受得了,再苦也能继续干!但是,活干了,钱给不到位,用了人不认账,甩手开除人,这事就有的说了。
一名29岁的程序员未经公司许可,在离职当天,私自将公司即将上线的京东到家平台系统代码全部删除,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
该程序员于2021年3月入职上海某公司从事计算机系统研发工作,主要负责京东到家平台的代码研发工作。朝九晚九的生活,没日没夜地加班,三个月过去,最难熬的日子也算是熬过来了。就在程序员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接到 公司人事通知,说其试用期未合格。
公司劝退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让其识相点自行离职。一句轻飘飘的试用期不合格,仿佛判下死罪,该程序员不服气,一不做二不休,一气之下在离职当日, 擅自以本人账户登录代码控制平台,将其在职期间所写京东到家平台优惠券、预算系统以及补贴规则等代码删除。
这么一搞,彻底出大事了,几天后等公司准备上线运行系统时,才发现代码被人删除,只能将原定按期上线的项目紧急延后。不说活动延期的损失无法估计,就说公司为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还花费3万元高价聘请第三方公司恢复数据库、组织员工重新书写代码。
2021年9月23日,该程序员被刑事拘留,后被依法逮捕。 案发后,程序员在家属帮助下赔偿公司人民币3.5万元,并取得了公司方的谅解。
【但法院认为】
在删库跑路这件事上,程序员们各有各的闹法。在国内,闹得最大的一次,当属2020年初,疫情期间微盟集团系统故障,旗下300万商户的线上业务全部停止,商铺后台的所有数据被清零,故障时间长达8天14个小时。原因就是数据库遭遇人为破坏,其公司内部一位IT运维人员,在酒后因生活不如意,无力偿还网贷等个人原因,为报复 社会 做出恶意删库的行为。
而在国外,今年年初,某知名开源库项目作者,主动恶意破坏了自己的项目,玻璃心暴力拒绝白嫖,不仅删库跑路,还注入了导致程序死循环的恶意代码,以致全球大量使用该项目的个人和企业都深受其害。
删库跑路的行为构成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指的是出于主观故意性,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或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破坏,或者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行为。 因为操作疏忽大意或技术不成熟导致的过失,不构成本罪。
一般情况下,出于主观故意的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要么是想炫耀计算机才能,要么是想窃取机密,要么是想谋取利益,要么就是想泄愤报复,动机如何,不影响罪行成立。
违反国家规定,删除、修改、增加、干扰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或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或者是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对于公司来说,表面上,程序员删库跑路带来的是经济损失,实质上,还有用户信任度和公司公信力的缺失,等事件发酵还会产生企业 社会 形象及评价的负面影响,总之,全是弊端。公司应当更加重视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及安全机制,做好备份恢复和权限管理,深入业务排查风险,减少用工纠纷,防患于未然。
不说别的,就说试用期考核不合格这事,公司一定要处理得当。能为公司写代码,但试用期不合格,这事听起来是有点怪怪的,如果给不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别说当事人难以接受,就是围观看热闹的网友也会加以指责。
以员工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辞退员工,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仅凭一句试用期不合格,让人卷铺盖走人,容易引发纠纷。员工与老板虽然是同一阵营,但同时也是对立面,难免会有矛盾,出现问题不及时依法合法解决,久而久之,矛盾累积,爆发冲突,稍有不慎,便可能出现违法犯罪行为产生恶劣的影响及严重的后果。
对于程序员来说,通过删除数据宣泄情绪是极其错误的行为,不仅要赔偿造成的公司损失,还要因触犯法律受到严惩,为一时的冲动担责真的不值得。删库跑路的行为代价过大,伤敌100自损10000,完全得不偿失。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要三思后行,不要头脑一热,不因一时气愤,不该只图痛快,等干出什么出格的事,造成不可逆的结果,为时已晚。
注:文中人名为化名,引用案件信息来自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案号为:(2022)沪0110刑初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