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深圳教师自曝年薪超33万,为何华为百万年薪程序员都羡慕
现在各行各业的“打工人”压力其实都挺大,毕竟有竞争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挑战,挣钱哪有那么容易。无限风光的背后都是一把辛酸泪,各有各的苦,但我们对其他行业的羡慕真的一直未消停。
最近几年教师的待遇一直在好转,虽然地区差异还比较明显,但其他行业的“打工人”还是投来了羡慕的目光,有时候并不仅仅是因为工资,还因为工作环境和幸福感。虽然老师们并不太认同,但社会主流观点的确都是这样认为的。
一、深圳某中学老师自曝工资单引发“羡慕嫉妒恨”深圳的中小学教师工资在传说中一直都是领跑全国,多年来他们招聘的老师也都是来自于顶级名校,当地有中学还曾辟谣说招聘的名校毕业生工资没有传闻中说的那么多,所以关于深圳教师的工资总是充满着神秘感,扑朔迷离。
不过最近有一张深圳某普通中学的老师的工资单却火了,用“真凭实据”佐证了以往所有的传言。
虽然有寒暑假,但寒暑假初衷并非是为老师的,而是为了学生调整学习状态的。老师实际上在寒暑假还是有可能要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的,如果学校有事情也还是要随叫随到的,一个真正有责任心的老师,任何时候都不会轻松。
而且从全国范围来看,教师待遇还是较低的,有些地方男教师娶不到老婆是常有的事情,原因就是因为待遇低,在市场经济大流中无法获得认同。有些地方教师资源紧张,女教师怀孕生孩子都要进行排队,因为大家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儿”,任务很繁重。
再加上教师工资在编内编外的差异也非常大,深圳在编教师享受顶级待遇,但非在编老师呢?还是相差了很多的,其他地区更是如此。在全国教师编制受控的情况下,要成为编制内的“打工人”并不容易,很多人都是考了很多年才进去的。
所以,不要去羡慕任何一个行业,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赚钱的肯定要付出时间和精力,轻松的自然要少赚一点钱。与其羡慕别人,还不如认准目标,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也去为自己的人生努力一把。
大家如何看待华为顶级打工人羡慕深圳教师工资的现象,谁会更幸福?
B. 作为农村的孩子,学什么专业最现实
首先,如果身体好,视力好,直接报警校和军校需要吃苦的专业,这类专业毕业后好就业,考上这类吃苦的专业基本上就拥有了铁饭碗,本科毕业后不需要考研,实现了毕业后立刻就业,不给家庭造成任何经济负担。
总之,农村娃,理科生,上大学一定要选对专业,专业对了,幸福一辈子;专业不对,后悔一辈子。其实这句话推而广之,对所有的学生都适用。不过大城市的孩子父辈们有本事有资源,就算孩子专业不好,也能帮孩子找到工作改变命运,可是农村娃没背景没资源,只能靠自己选择好的大学专业,明确将来的工作、发展目标和命运前途。
C. 为什么我孩子的小学里都是女老师
首先申明这是一篇自问自答,也不具普遍性。这个思考来自我孩子的学校。
以前虽然知道孩子学校的女老师比较多也没有太多的想法,前两天恰好和孩子聊到老师这个话题,然后逐一询问了孩子各科老师的姓氏和性别什么的。竟发现孩子的任课老师中仅自然课的老师为男性,包括体育在内,其他各科均为女性老师。
今天,又和一些朋友聊起这个事情,发现我所在地区的各个小学普遍也是女老师为主。这里我没有任何性别歧视的意思,如果全是男老师一样会让我拿来说事的。
从生理差异上来说,男女有别是不可否认的,所以对于一个刚刚进入集体学习阶段的孩子来说,当面对的都是女老师的话,他的人格发展是否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我想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在幼儿园阶段普遍的女老师我们尚可接受,毕竟女性老师在针对这个阶段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上是占有绝对优势的,当然我也曾看到过有男性幼师,但这毕竟是少数。那么这种少数就被惯性到了小学阶段吗?这种惯性难道是不可避免的吗?
也许我们可以自圆其说,女性老师更有耐心,对待孩子也会更具爱心。抛开那些极端例子来说,我承认这样的说法是对的,可孩子需要的是一个全面的发展,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普及阶段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独立的人格等。这样一来也许有人会说难道女老师就不能培养孩子这些优秀的品质了吗?当然不是,然而在一个正常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总应该接触各种各样的人,有男人,有女人,有君子也有小人。那么为什么要让孩子生活在女老师的包围中呢,在这样的清一色的女老师培育下的孩子对于性的认识是不是又少了一次机会呢?
在中国,“性”仍旧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更是稀缺。如果再让孩子成天围着单一性别的老师的时候,这种对于性知识的缺乏是不是会愈演愈烈呢?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没有办法做准确的解答,然而我愿意从一普通家长的角度去质疑这种现象。去引发一些思考。
来到第二个维度上,这种现象是不是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反映社会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看法,特别是从事低年龄阶段教育的老师。这种反馈倒不是说社会不重视低年龄阶段的教育,事实上恰恰是相反的。那些不要输在起跑线的理论,在被我们一次次反驳中总能坚挺的屹立在那里,鼓励着家长们在起跑线上不停加码。
我相信没有一个学校是故意放着男教师不用而启用女教师的,反而是在择业问题和教师队伍男性教师稀缺上造成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教师的职业要求普遍较高,然而待遇和其他职业相比还是有较大距离的。对于一个男性来说,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压力都比较大,男性教师也不再是女性眼中的香饽饽,对于择偶和家庭组建来说教师这个职业成为了男性的牵绊。他不及一个公务员、工程师或者程序员。但是从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要求来说,教师还需要承担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倘若一个男性朋友拥有所有作为一个老师所具备的素养和技能的话,除了教师这个职业其他职业也应该可以很好的胜任了,这样他的选择也就多了,也许直到最后才会去选择做一个低年龄阶段教育的从业者了。
作为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和男性还是有所不同的。所谓的女强人毕竟是少数派,大多数女性依然愿意在家庭中承担一个相夫教子的角色,而作为老师这个职业给了她一片很好的土壤。寒暑假对孩子的陪伴,基础的教育辅导这些都成了她们的优势,作为女教师同时也可以做到一个知识女性应有的经济相对独立。这样一来,我想女教师就自然而然成为了低年龄段教育中的主要师资了。
今天这篇文章,我只在探讨这种现象及这个现象背后所反映出的教育漏洞、进一步的思考低年龄阶段的教育倾向和教育体制在拼命向前奔跑的时候,是不是忘了还落下了些什么?
D. 女教师和男程序员适合结婚吗
和工作没有关系。能不能说得来,不说话会不会彼此猜忌嫌弃,你要的他有没有,要看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