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命令的令怎么写
命令的令的写法是撇、捺、点、横撇。
命令的种类:颁布性命令(公布令),事项行命令(行政令),任免性命令,奖惩性命令,命令的写作格式:一般由标题、正文、签发人和年月日三部分组成。
命令的令造句
1、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2、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3、不修身而求令名于袭迟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4、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
5、您也许还会认出某些UNIX命令名称和组合,或者了解何时使用别名来作为某个命令组合的简写形式。
6、但是没有一个好的令名和一笔小小的财富,也让人枕衾难安。
7、绿色表示命令名是有效的,无效的命令名用红色表示。
8、都督,我奉太师之令名你快速赶到洛阳,和太师一起迁都长安。
9、否则祸之所极,责有攸归,二君贻令名之玷,银行蒙不虞之损,即在贵会亦将负违反股东公竞之恶名。
10、始祖谢服为将军出征,天子以谢服非令名,改为射,子孙氏焉。
11、如若一些小民乘机妄议胡言,以致桀犬吠拍塌李尧,实在有污令名,窃为上公惜之。
12、该园远离城市,僻处一隅,故游人罕至,令名不彰,清代文人雅士的着作中鲜有提及,便是例证。
13、禹王饮酒始,酉时水令名;商纣曷暴戾,池成不复衫卖生。
B. 命令的令怎么写
令的写法:ノ(撇)、㇏(捺)、丶(点)、乛(横撇/横钩)、丶(点)。
令的成语:抱令守律、猜拳行令、谄词汪唤令色、从令如流、猜枚行令、发宪布令、奉令承教、发号施令、光杆司令、更令明号、号令如山、禁止令行、挟主行令、急急如律令、军令如山、静言令色、令行如流、令人注目。
令,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lìnɡ,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
引申含义:1、古代官名,如:县令、令尹。2、使,使得,如:令人兴奋。3、时旦纳节,如:时令、节令。4、美好,善,如:令名、令辰。5、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如:令尊、令堂。6、短的词调,散曲中不成套的曲。
C. 命令的令字怎么写
命令的令字的写法
命令[mìng lìng]
1.由上级向下级发布的权威性的指示
2.由具有正当权威或权利的人所下的特定或日常指示
D. 令冰的令怎么写
令冰的令的笔画是:撇,捺,点,横撇/横钩,点。
令(拼音:lìng、 lǐng 、líng)是汉语常用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上部模拟发出号令的木铎,下部模拟受命的人。意思是发号令使有所为。由于命令是由上级发布的,所以“令”字引申为必须执行的法令、指令、军令。又引申为发布命令的长官。
林义光《文源》认为这三角形是一个朝下张开的“口”,跪着的人在听长官用嘴发布命令。还有人认为,这三角形表示房屋,表示一个人坐在屋里接收命令。
E. 命令的令的笔顺
汉字:令
读音:líng、 lìng、 lǐng
部首:人
笔画数:5
笔画名称:撇、捺、点 、横撇/横钩、点
具体如图所示:
F. 命令的令怎么写
命令的令写法是:撇、捺、捺、折、捺。
部首:人。
总笔画数:5。
基本解释: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命令。法令。朝令夕改。
古代官名:县令。令尹。尚书令。
使,使得:令人兴奋。
常见组词:
酒令:饮酒时所做的可分输赢的游戏,输了的人罚饮酒:行令。出个令儿。
祇令:但使;假使。
任令:听凭,任凭。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 :命令。法令。朝。
令狐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
令造句如下:
1、烤鸭的香味飘出来,令他垂涎三尺。
2、亲人的病故令她哀伤不已。
3、高耸入云的巨杉令我们惊叹不已。
4、他的话令我们很反感。
5、听君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
6、他具有令观众爱戴和尊敬的自然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