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女程序员的日常穿着打扮是什么样的
程序员穿拖鞋,是用示弱展现他们对身后世界无声的温柔,也是用软肋摆出对身前混沌不羁的示威。程序员的日常是敲代码,衣着宽松舒适即可。当然潮人不在此范围内。
② 有哪些穿着搭配,是比较适合程序员呢
也可以敞开,还可以扣一半。脱了直接走人,披上直接干活,多好。而且格子花纹根纯色的衣服比起来不容易显脏,也就不必操心可乐、面汤、油花儿溅身上的问题,生活可以更随意,工作可以更专心。现在应该有很多女性程序员在各大大厂入职工作,只要自己能够喜欢,能够胜任,其他的都不是问题,做什么不都是一样呢。对于喜欢技术的人来说我能做,做好,就够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恋爱、结婚、生子、照顾家庭,经历了之后,可能会让女性觉得力不从心,而其实这个行业却需要不断的学习更新技术才能更有市场竞争力。
其实都能够有大的变化。而你既然说的买衣服,那就从着装来说。程序员大部分穿的都是通勤装,那么你可以反通勤装,通勤的对立面就是正装。所以可以穿正装做绅士,而不做猿。着装其实现实中的也有会打扮的it男,只要不那么随心所欲,会些色彩搭配,(前提是身材匀称)一双白色板鞋,一个百搭的牛仔裤,一件t恤,再加运动感的外套就ok了。平时程序猿身边最多的应该也是程序猿,不要被格子一族同化了,可以关注一下穿搭博主的推荐,找到自己喜欢又适合自己的风格。
③ 程序员过“程序员节”因该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看个人爱好。
衣服搭配是指衣着打扮,通常从服饰、色彩、季节等方面考虑,主要是体现生活品味。
红色同样是张扬个性的色彩,黑色与红色的搭配是女人味的最佳诠释。 黑色和白色是色彩的两个极致,却总能最融洽地配合,简洁之至,突出最本色的自己。 灰色和黑色的搭配让黑色的攻击性大大减少,分明的层次感温婉可人。 蓝色与黑色的配合华丽之极。 黑色与卡其色的搭配带有一点中性感觉,打造低调星味。 穿黑色服装时,为了避免全身黑色,应以别种颜色的配件来缓和单调感。例如可以配金黄的围巾红色的手镯,皮鞋还是以黑色或深咖啡色比较调和。
④ 程序员面试该如何搭配衣服
提到程序员,我们脑海中想到的一般是穿着格子衬衣、沉默寡言的男性形象,程序员工作的严谨性也要求着他们在工作时需要穿着朴素大方一些。所以在程序员面试时,也要注意搭配衣服,给面试官留下好的印象。一些单品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板正的衬衣、西服外套等,都体现着程序员这个职业的专业性。程序员面试,最主要的还是专业的技能和实力,穿搭衣服只要谨记不花哨、不随意、不太过幼稚即可。也希望程序员可以在穿搭水平上有所提高,打破人们的刻板印象,用专业实力和综合外观,让人们对这个职业更加敬佩。
⑤ 作为一个程序员该如何着装
我觉得对于一个程序员没有严格的着装要求,一般情况下程序员穿的,会比较严谨一点,都是衬衫搭配牛仔裤这样的,但是没有严格的要求。
⑥ 程序员为什么都穿得那么丑
是什么力量
让任何地方的程序员
都享有免于体面的自由
在今天的社会里,工程师往往代表着知识水平和社会地位。每当普通人听到这个头衔,总会报之以敬仰的目光:
但有一种工程师,虽然也是如假包换的高级技术人员,却很少能享受到和同类相近的社交待遇:程序员。
和工程师的耀眼形象不同,多数人眼里的程序员更接近于一群情趣干瘪的宅男,而非高智商高收入的精英群体。网络上嘲笑程序员的段子俯拾皆是,简直发展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客观而言,这些评价并不公正。作为高级技术人员,多数北上广的程序员都能做到月入万元以上,毫不逊色于其他工程师或职业。大多数嘲笑程序员的人,实现阶层逆袭的可能性都远远不及。
由极客学院发布的2016年程序员薪资统计
不过,程序员群体遭到戏谑的原因实在也不难理解。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与自身收入和社会地位完全不匹配的服饰装扮。
而且,这种现象并非仅仅存在于中国:硅谷技术精英的固定装束,也早已引起美国人民的注意。
美国网络总结的硅谷精英日常着装
美剧《硅谷》(2014)中的程序员形象
程序员为什么穿得如此不讲究?这种鸡立鹤群的行业文化,又是如何形成的?
程序员,曾经的体面人
程序员平凡的打扮的确很难让人联想到头顶光环的工程师。因为自工业革命以来,凭借技术创新带来的财富,工程师们的服饰早不复为从前的中下层匠人可比。
在阶层分明的正常社会,社会审美风尚往往是向上看齐。作为新富阶层的工程师,很快就如同旧时代的贵族一样穿着考究,其绅士派头俨然与政客难分轩轾。
例如,发电机的发明人迈克尔法拉第出生于寒微之家,但留下的照片却都身着礼服:
而出身农家,仅仅中学毕业的着名电气工程师维尔纳冯西门子,也总是一副上流社会的打扮:
同时期出身富商家庭的英国首相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和法拉第、西门子的着装风格非常相近,很难看出双方存在什么阶级差异:
即便在电脑的发源地美国,早期程序员(或者说软件工程师)的着装也完全是上流社会的造型。
由于计算机程序的设计基础是数理逻辑,所以最早的软件开发人员大多为数学家出身。他们来自美国的各大名校,其学院历史悠久,无论师生都对穿戴正装习以为常。
1939年的斯坦福大学旧照
1950年代的普林斯顿大学,大部分师生穿戴西装上课。这种偏向舒适的风格被称为常春藤联盟风格,对美国主流西装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图片来自:LIFE
因此,在这批人物的活跃时期,早期程序员也都衣着体面,绝不会在着装方面遭到企业家、政客、金融从业者的鄙夷。
被誉为计算机之父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约翰冯诺依曼身着正装站在计算机前
被誉为人工智能之父的数学家约翰麦卡锡也是西装笔挺
体面人是怎样堕落的
然而,正是因为程序员与大学的紧密联系,导致程序员的着装文化发生历史性转折。
1960年代中期,随着反越战、民权运动和嬉皮士运动的兴起,欧美的学院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尤其是在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嬉皮士运动中,学生们为了反抗既有的传统秩序,把传统着装体系中整洁、体面的绅士派头视为对个性和自由的压迫。休闲随性的便装和体现流行文化的奇装异服取而代之,在现代服装体系中的地位陡然上升。
这场学生运动对大学着装文化造成了深远影响,基本摧毁了西方大学里的正装习俗。如今,几乎没有哪个学生还会西服革履地前去教室上课,甚至老师们在讲课时也大多身着休闲装:
所幸的是,对于较传统的行业,职业着装已有行业惯例,学院时尚影响有限。即便藤校毕业的嬉皮士,一旦成为律师、医生或商务精英,还是该穿什么穿什么。
1970年代初就读于耶鲁法学院的两位嬉皮士
然而,计算机编程却是与学院研究前沿关系紧密的新兴行业,完全不存在任何职业着装传统,因此给了新兴的高校着装文化可乘之机。
经历嬉皮士运动的老一代程序员,直接把学院着装带到工作当中,逐步形成独具一格的着装文化。例如 Java 编程语言的创始人詹姆斯高斯林(下图左),其装束非常接近程序员的标配。
与之类似的,还有 C++语言的创始人比雅尼斯特劳斯特鲁普,对服装品味同样不讲究。
程序员们随性的着装在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和扩散后,给美国社会留下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形象。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电影里的电脑高手几乎都是一副自由散漫的扮相:
1993年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反派程序员
2007年影片虎胆龙威4中的黑客
电影社交网络中的程序员男主角,与一旁传统装扮的男子形成鲜明对比
而相比于见过世面但故意逆反的美国 geek,中国程序员的不修边幅更有底气:因为中国大学生几乎从未有过体面人的经历。
1952年高校改制后,中国高校提倡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民国时代高校流行的西装和学生装都被革除。
当1960年代的西方大学生穿着奇装异服在大学里反对正装时,中国的大学生还穿着劳动人民的服装或军装,最体面也不过中山装而已。
这套传统的服装语言,在改革开放后迅速遭到淘汰,但体面的着装文化至今仍未能确立。穿背心拖鞋上课已是中国高校常态。
有趣的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第一代程序员,由于大多出身于传统技术行业,出于工程师自觉,反而是一副复古之风,普遍喜欢正装出镜。
机电技术员出身的王江民,作为中国程序员界的老前辈,留下的媒体照片几乎全是西装、领带、白衬衫、金丝眼镜
直到中国互联网行业开始快速发展,程序员与传统工程师的生涯轨迹偏离得越来越远,信科或软工专业的毕业生实现了高校到企业的直达,后来的几代程序员,在着装方面才逐渐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
作为后起之秀的丁磊,服饰风格显得休闲了许多
穿正装,有什么用?
除了着装文化的影响,程序员不注重仪表的原因和工作性质也是分不开的。
程序员的劳动强度较大,对产品的不定期维护(升级功能,修正 bug)显着延长了他们的加班时间。沉重的工作压力导致许多程序员一直处于精神疲惫状态,顾不上保养自己的个人形象。
同时,由于全天候生活在一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社交状态下,程序员们自然也不需要注意衣着搭配。
一旦社交需求有所升级,程序员们并不会固守刻板印象中的邋遢形象。如比尔盖茨这类公司老板,功成名就后,宅男气质迅速被商业精英的气息冲淡。
比尔盖茨在1984年的办公照
比尔盖茨标准像
谷歌公司的两位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出席一些正式场合时也会以体面的西装示人:
反过来说,假如长期与世隔绝,那么即使你不是程序员,你的服饰品味估计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跌落到和程序员一样的水平,甚至更糟。
例如,在普通人眼中,狭义上的宅男(游戏宅、动漫宅)和程序员往往可共用同一张标准像,但二者的重合度远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