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java mysql数据库多线程读写问题,谢谢!
设置conn.autocommit(false)
这样就不会存在自动提交 也就是说 你的操作还只是内存操作 别人看到的只能是没有变化的表 直到你循环完毕用conn.commit()
㈡ 如何使用Java编写多线程程序(1)
一、简介1、什么是线程要说线程,就必须先说说进程,进程就是程序的运行时的一个实例。线程呢可以看作单独地占有CPU时间来执行相应的代码的。对早期的计算机(如DOS)而言,线程既是进程,进程既是进程,因为她是单线程的。当然一个程序可以是多线程的,多线程的各个线程看上去像是并行地独自完成各自的工作,就像一台一台计算机上运行着多个处理机一样。在多处理机计算机上实现多线程时,它们确实可以并行工作,而且采用适当的分时策略可以大大提高程序运行的效率。但是二者还是有较大的不同的,线程是共享地址空间的,也就是说多线程可以同时读取相同的地址空间,并且利用这个空间进行交换数据。 2、为什么要使用线程为什么要使用多线程呢?学过《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人都知道。将顺序执行程序和采用多线程并行执行程序相比,效率是可以大大地提高的。比如,有五个线程thread1, thread2, thread3, thread4, thread5,所耗的CPU时间分别为4,5,1,2,7。(假设CPU轮换周期为4个CPU时间,而且线程之间是彼此独立的)顺序执行需要花费1Array个CPU时间,而并行需要的时间肯定少于1Array个CPU时间,至于具体多少时间要看那些线程是可以同时执行的。这是在非常小规模的情况下,要是面对大规模的进程之间的交互的话,效率可以表现得更高。 3、java中是如何实现多线程的与其他语言不一样的是,线程的观念在java是语言中是重要的,根深蒂固的,因为在java语言中的线程系统是java语言自建的, java中有专门的支持多线程的API库,所以你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写一个支持线程的程序。在使用java创建线程的时候,你可以生成一个Thread类或者他的子类对象,并给这个对象发送start()消息(程序可以向任何一个派生自 Runnable 接口的类对象发送 start() 消息的),这样一来程序会一直执行,直到run返回为止,此时该线程就死掉了。在java语言中,线程有如下特点:§ 在一个程序中而言,主线程的执行位置就是main。而其他线程执行的位置,程序员是可以自定义的。值得注意的是对Applet也是一样。 § 每个线程执行其代码的方式都是一次顺序执行的。 § 一个线程执行其代码是与其他线程独立开来的。如果诸线程之间又相互协作的话,就必须采用一定的交互机制。 § 前面已经说过,线程是共享地址空间的,如果控制不当,这里很有可能出现死锁。 各线程之间是相互独立的,那么本地变量对一个线程而言就是完全独立,私有的。所以呢,线程执行时,每个线程都有各自的本地变量拷贝。对象变量(instance variable)在线程之间是可以共享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java中共享数据对象是如此的好用,但是java线程不能够武断地访问对象变量:他们是需要访问数据对象的权限的。二、准备知识 在分析这个例子之前,然我们先看看关于线程的几个概念,上锁,信号量,和java所提供的API。 上锁对于大多数的程序而言,他们都需要线程之间相互的通讯来完成整个线程的生命周期,二实现线程之间同步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上锁。为了防止相互关联的两个线程之间错误地访问共享资源,线程需要在访问资源的时候上锁和解锁,对于锁而言,有读锁,写锁和读写锁等不同的同步策略。在java中,所有的对象都有锁;线程只需要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就可以获得锁。在任一时刻对于给定的类的实例,方法或同步的代码块只能被一个线程执行。这是因为代码在执行之前要求获得对象的锁。 信号量通常情况下,多个线程所访问为数不多的资源,那怎么控制呢?一个比较非常经典而起非常简单的办法就是采用信号量机制。信号量机制的含义就是定义一个信号量,也就是说能够提供的连接数;当有一个线程占用了一个连接时,信号量就减一;当一个线程是放了连接时,信号量就加一。
㈢ 什么是Java多线程
多线程的概念?
说起多线程,那么就不得不说什么是线程,而说起线程,又不得不说什么是进程。
进程(Process)是计算机中的程序关于某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是操作系统结构的基础。在早期面向进程设计的计算机结构中,进程是程序的基本执行实体;在当代面向线程设计的计算机结构中,进程是线程的容器。程序是指令、数据及其组织形式的描述,进程是程序的实体。
进程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个可以独立运行的程序单位。它是线程的集合,进程就是有一个或多个线程构成的,每一个线程都是进程中的一条执行路径。
那么多线程就很容易理解:多线程就是指一个进程中同时有多个执行路径(线程)正在执行。
为什么要使用多线程?
1.在一个程序中,有很多的操作是非常耗时的,如数据库读写操作,IO操作等,如果使用单线程,那么程序就必须等待这些操作执行完成之后才能执行其他操作。使用多线程,可以在将耗时任务放在后台继续执行的同时,同时执行其他操作。
2.可以提高程序的效率。
3.在一些等待的任务上,如用户输入,文件读取等,多线程就非常有用了。
缺点:
1.使用太多线程,是很耗系统资源,因为线程需要开辟内存。更多线程需要更多内存。
2.影响系统性能,因为操作系统需要在线程之间来回切换。
3.需要考虑线程操作对程序的影响,如线程挂起,中止等操作对程序的影响。
4.线程使用不当会发生很多问题。
总结:多线程是异步的,但这不代表多线程真的是几个线程是在同时进行,实际上是系统不断地在各个线程之间来回的切换(因为系统切换的速度非常的快,所以给我们在同时运行的错觉)。
2.多线程与高并发的联系。
高并发:高并发指的是一种系统运行过程中遇到的一种“短时间内遇到大量操作请求”的情况,主要发生在web系统集中大量访问或者socket端口集中性收到大量请求(例如:12306的抢票情况;天猫双十一活动)。该情况的发生会导致系统在这段时间内执行大量操作,例如对资源的请求,数据库的操作等。如果高并发处理不好,不仅仅降低了用户的体验度(请求响应时间过长),同时可能导致系统宕机,严重的甚至导致OOM异常,系统停止工作等。如果要想系统能够适应高并发状态,则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系统优化,包括,硬件、网络、系统架构、开发语言的选取、数据结构的运用、算法优化、数据库优化……。
而多线程只是在同/异步角度上解决高并发问题的其中的一个方法手段,是在同一时刻利用计算机闲置资源的一种方式。
多线程在高并发问题中的作用就是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使计算机的资源在每一时刻都能达到最大的利用率,不至于浪费计算机资源使其闲置。
3.线程的创建,停止,常用方法介绍。
1.线程的创建:
线程创建主要有2种方式,一种是继承Thread类,重写run方法即可;(Thread类实现了Runable接口)
另一种则是实现Runable接口,也需要重写run方法。
线程的启动,调用start()方法即可。 我们也可以直接使用线程对象的run方法,不过直接使用,run方法就只是一个普通的方法了。
其他的还有: 通过匿名内部类的方法创建;实现Callable接口。。。。。
2.线程常用方法:
currentThread()方法:该方法返回当前线程的信息 .getName()可以返回线程名称。
isAlive()方法:该方法判断当前线程是否处于活动状态。
sleep()方法:该方法是让“当前正在执行的线程“休眠指定的时间,正在执行的线程是指this.currentThread()返回的线程。
getId()方法:该方法是获取线程的唯一标识。
3.线程的停止:
在java中,停止线程并不简单,不想for。。break那样说停就停,需要一定的技巧。
线程的停止有3种方法:
1.线程正常终止,即run()方法运行结束正常停止。
2.使用interrupt方法中断线程。
3.使用stop方法暴力停止线程。
interrupt方法中断线程介绍:
interrupt方法其实并不是直接中断线程,只是给线程添加一个中断标志。
判断线程是否是停止状态:
this.interrupted(); 判断当前线程是否已经中断。(判断的是这个方法所在的代码对应的线程,而不是调用对象对应的线程)
this.isInterrupted(); 判断线程是否已经中断。(谁调用,判断谁)
注:.interrupted()与isInterrupted()的区别:
interrupted()方法判断的是所在代码对应的线程是否中断,而后者判断的是调用对象对应的线程是否停止
前者执行后有清除状态的功能(如连续调用两次时,第一次返回true,则第二次会返回false)
后者没有清除状态的功能(两次返回都为true)
真正停止线程的方法:
异常法:
在run方法中 使用 this.interrupted();判断线程终止状态,如果为true则 throw new interruptedException()然后捕获该异常即可停止线程。
return停止线程:
在run方法中 使用 this.interrupted();判断线程终止状态,如果为true则return停止线程。 (建议使用异常法停止线程,因为还可以在catch中使线程向上抛,让线程停止的事件得以传播)。
暴力法:
使用stop()方法强行停止线程(强烈不建议使用,会造成很多不可预估的后果,已经被标记为过时)
(使用stop方法会抛出 java.lang.ThreadDeath 异常,并且stop方法会释放锁,很容易造成数据不一致)
注:在休眠中停止线程:
在sleep状态下停止线程 会报异常,并且会清除线程状态值为false;
先停止后sleep,同样会报异常 sleep interrupted;
4.守护线程。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㈣ 多线程的java 程序如何编写
Java 给多线程编程提供了内置的支持。 一条线程指的是进程中一个单一顺序的控制流,一个进程中可以并发多个线程,每条线程并行执行不同的任务。
㈤ java多线程同时读取一个文件,这个方法可行吗
不可行。每次读取文件都需要创建缓存文件流,很占内存,而且多次读取实际上也是一个文件,还不如直接读取文件,之后通过条件多次获取需要的内容来的实际。
可以通过BufferedReader 流的形式进行流缓存,之后通过readLine方法获取到缓存的内容。
BufferedReader bre = null;
try {
String file = "D:/test/test.txt";
bre = new BufferedReader(new FileReader(file));//此时获取到的bre就是整个文件的缓存流
while ((str = bre.readLine())!= null) // 判断最后一行不存在,为空结束循环
{
System.out.println(str);//原样输出读到的内容,此处可以添加条件进行不同的处理
};
备注: 流用完之后必须close掉,如上面的就应该是:bre.close(),否则bre流会一直存在,直到程序运行结束。
㈥ 如何用Java编写多线程
在java中要想实现多线程,有两种手段,一种是继续Thread类,另外一种是实现Runable接口。
对于直接继承Thread的类来说,代码大致框架是:
?
123456789101112 class 类名 extends Thread{ 方法1; 方法2; … public void run(){ // other code… } 属性1; 属性2; … }
先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
/** * @author Rollen-Holt 继承Thread类,直接调用run方法 * */class hello extends Thread { public hello() { } public hello(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5; i++) { System.out.println(name + "运行 " + i);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ello h1=new hello("A"); hello h2=new hello("B"); h1.run(); h2.run(); } private String name; }
【运行结果】:
A运行 0
A运行 1
A运行 2
A运行 3
A运行 4
B运行 0
B运行 1
B运行 2
B运行 3
B运行 4
我们会发现这些都是顺序执行的,说明我们的调用方法不对,应该调用的是start()方法。
当我们把上面的主函数修改为如下所示的时候:
?
123456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ello h1=new hello("A"); hello h2=new hello("B"); h1.start(); h2.start(); }
然后运行程序,输出的可能的结果如下:
A运行 0
B运行 0
B运行 1
B运行 2
B运行 3
B运行 4
A运行 1
A运行 2
A运行 3
A运行 4
因为需要用到CPU的资源,所以每次的运行结果基本是都不一样的,呵呵。
注意:虽然我们在这里调用的是start()方法,但是实际上调用的还是run()方法的主体。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接调用run()方法呢?
我的理解是:线程的运行需要本地操作系统的支持。
如果你查看start的源代码的时候,会发现: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start() { /** * This method is not invoked for the main method thread or "system" * group threads created/set up by the VM. Any new functionality added * to this method in the future may have to also be added to the VM. * * A zero status value corresponds to state "NEW". */ if (threadStatus != 0 || this != me) throw new IllegalThreadStateException(); group.add(this); start0(); if (stopBeforeStart) { stop0(throwableFromStop); } } private native void start0();
注意我用红色加粗的那一条语句,说明此处调用的是start0()。并且这个这个方法用了native关键字,次关键字表示调用本地操作系统的函数。因为多线程的实现需要本地操作系统的支持。
但是start方法重复调用的话,会出现java.lang.IllegalThreadStateException异常。
通过实现Runnable接口:
大致框架是:
?
123456789101112 class 类名 implements Runnable{ 方法1; 方法2; … public void run(){ // other code… } 属性1; 属性2; … }
来先看一个小例子吧:
?
2930 /** * @author Rollen-Holt 实现Runnable接口 * */class hello implements Runnable { public hello() { } public hello(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5; i++) { System.out.println(name + "运行 " + i);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ello h1=new hello("线程A"); Thread demo= new Thread(h1); hello h2=new hello("线程B"); Thread demo1=new Thread(h2); demo.start(); demo1.start(); } private String name; }
【可能的运行结果】:
线程A运行 0
线程B运行 0
线程B运行 1
线程B运行 2
线程B运行 3
线程B运行 4
线程A运行 1
线程A运行 2
线程A运行 3
线程A运行 4
关于选择继承Thread还是实现Runnable接口?
其实Thread也是实现Runnable接口的:
?
12345678 class 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 //… public void run() { if (target != null) { target.run(); } } }
其实Thread中的run方法调用的是Runnable接口的run方法。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Thread和Runnable都实现了run方法,这种操作模式其实就是代理模式。关于代理模式,我曾经写过一个小例子呵呵,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http://www.cnblogs.com/rollenholt/archive/2011/08/18/2144847.html
Thread和Runnable的区别:
如果一个类继承Thread,则不适合资源共享。但是如果实现了Runable接口的话,则很容易的实现资源共享。
?
/** * @author Rollen-Holt 继承Thread类,不能资源共享 * */class hello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7; i++) { if (count > 0) { System.out.println("count= " + count--);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ello h1 = new hello(); hello h2 = new hello(); hello h3 = new hello(); h1.start(); h2.start(); h3.start(); } private int count = 5; }
【运行结果】:
count= 5
count= 4
count= 3
count= 2
count= 1
count= 5
count= 4
count= 3
count= 2
count= 1
count= 5
count= 4
count= 3
count= 2
count= 1
大家可以想象,如果这个是一个买票系统的话,如果count表示的是车票的数量的话,说明并没有实现资源的共享。
我们换为Runnable接口: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 * @author Rollen-Holt 继承Thread类,不能资源共享 * */class hello implements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7; i++) { if (count > 0) { System.out.println("count= " + count--);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ello he=new hello(); new Thread(he).start(); } private int count = 5; }
【运行结果】:
count= 5
count= 4
count= 3
count= 2
count= 1
总结一下吧:
实现Runnable接口比继承Thread类所具有的优势:
1):适合多个相同的程序代码的线程去处理同一个资源
2):可以避免java中的单继承的限制
3):增加程序的健壮性,代码可以被多个线程共享,代码和数据独立。
所以,本人建议大家劲量实现接口。
?
㈦ java 多线程读写同一串口
串口本来是单向的,所以,读的时候肯定写不了(相反亦然)、一个程序(线程)写了别的肯定写不了。
所以,一个线程读、另一线程写。通过事件通知上层。 你懂。
㈧ 如何学习java中的多线程
我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大致给你说一说,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少走些弯路。 学习Java其实应该上升到如何学习程序设计这种境界,其实学习程序设计又是接受一种编程思想。每一种语言的程序设计思想 大同小异,只是一些由语言特性的而带来的细微差别,比如Java中的Interface,你几乎在以前的学习中没有碰到过。以下我 仔细给你说几点: 1。我们必须明确一个大方向,也就是说现在面向对象的编程范畴。尽管人工智能曾经有所浪潮(看看Borland为什么有Turbo Prolog),但未来5-10年工业界广泛承认并接受的将是面向对象式的编程。 2。工业界目前最流行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就是C++和Java。所以基本上锁定这两个方向就可以了。而且完全可以同时掌握。 3。掌握Java的精华特性而且一定要知道为什么。比如,Interface和multi-thread。用interface是更好的多继承的模型, 而多线程则是设计到语言一级的重要特性。要完全理解interface是为什么,用多线程又有几种常用的编程模型。 4。理解了语言的特性是为什么了之后,就可以试着上升到设计这个层次,毕竟学习语言是要用的。目前比较好的开发模式是采用 自定向下的面向对象的设计,加上MVC的模式(你可以看一下我介绍的关于MVC的内容)。首先要找出最顶层的对象(这往往是最 难的),然后一层一层往下递归,记住每次应符合7+/-2的原则,因为我们人的短记忆就是这样。一般有图形用户界面的应从界面 开始设计。 5。有了基本设计模型后,可以学一些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这是目前证明很有效的。比如体系结构模式(Layering分层, Pipe/Filter管道或过滤器),设计模式(有很多,比如对象池Object Pool、缓冲池Cache等),编程模式(比如Copy-on-Write)。 懂了这些模式之后,就会对系统的整体结构有很好的把握,而学术上也有倾向一个系统完全可以由各种模式组合而成。前面提到的MT实 际上就有好几种模式,掌握后就不用自己花很多时间去试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就是并行和分布式计算领域,大概有20种左右。 6。接下来就不能纸上谈兵了,最好的方法其实是实践。一般教科书上的例子并不能算是实践,只能算是让你掌握语言特性用的。而提倡 做实际的Project也不是太好,因为你还没有熟练的能力去综合各种技术,这样只能是你自己越来越迷糊。我认为比较好的方法是找一些 比较经典的例子,每个例子比较集中一种编程思想而设计的,比如在我的实践当中,我曾经学习过一个很经典的例子就是用Java实现的 HotDraw(源自SmallTalk),你可以用rolemodel或hotdraw在搜索引擎上找一下,我记不大清楚了。好象rolemodel.com是个网站, 上面有原代码和一些基本设计的文档。另一个来源可以到 www.umlchina.com是个不错的文档基地。从HotDraw上我学到了什么是 Framework,以及如何用rolemodel的方式来构造,这样我就可以应用到其他的地方。顺便说一句,这个例子你绝对不会觉得小,只会觉 得大,并且他还是真正的商用的Framework。 7。结合前面学到的设计模式你就可以很好的理解这些经典的例子。并且自己可以用他来实现一些简单的系统。如果可以对他进行进一步 的修改,找出你觉得可以提高性能的地方,加上自己的设计,那就更上一个层次了,也就会真正地感到有所收获。 8。好象以上谈的跟Java没什么关系,其实我们早就应该从单纯的学习语言到真正的学习好编程的领域。学习技术是没有止境的,你学习 第一种语言可能要半年时间,以后每种语言都不应该超过两个月,否则你会觉得学习语言是包袱,是痛苦。 9。学习是为了用的,是为了让你的程序产生价值,把握住这个原则会比较轻松点。 没有第10点了,因为没有东西是十全十美的,哈哈~~。 Happy Programming!
㈨ java 如何实现多线程
线程间的通信方式
同步
这里讲的同步是指多个线程通过synchronized关键字这种方式来实现线程间的通信。
参考示例:
public class MyObject {
synchronized public void methodA() {
//do something....
}
synchronized public void methodB() {
//do some other thing
}
}
public class ThreadA extends Thread {
private MyObject object;
//省略构造方法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uper.run();
object.methodA();
}
}
public class ThreadB extends Thread {
private MyObject object;
//省略构造方法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uper.run();
object.methodB();
}
}
public class Ru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Object object = new MyObject();
//线程A与线程B 持有的是同一个对象:object
ThreadA a = new ThreadA(object);
ThreadB b = new ThreadB(object);
a.start();
b.start();
}
}
由于线程A和线程B持有同一个MyObject类的对象object,尽管这两个线程需要调用不同的方法,但是它们是同步执行的,比如:线程B需要等待线程A执行完了methodA()方法之后,它才能执行methodB()方法。这样,线程A和线程B就实现了 通信。
这种方式,本质上就是“共享内存”式的通信。多个线程需要访问同一个共享变量,谁拿到了锁(获得了访问权限),谁就可以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