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AT89C51单片机设计独立按键,静态数码管电路,并编程实现按下Ki键,数码管显示对应的数字i(i=1~8)
一位共阳数码管接在P0口,为静态显示。P3口接有8个独立式按键,按键为K1~K8,按键8个按键中的任意一个,数码管则显示出按键编号。仿真图如下,这是按下K6时显示6。
② 51单片机编程 静态数码管,倒计时,两种编法有什么区别,一种失败,另一种成功
///////*if(sec == -1)
sec = 9; *//////// 这个成功了,从9开始倒计时,到了0之后又从9开始
--条件唯一。
///////*if(sec <= -1)
sec = 9;*//////// 这个失败了,到了0之后一直显示“ 8. ”
--这条件,太宽松了。
--负一,在计算机里面,以补码存放。
--八位补码,负一就是 255。
--小于等于 255,这条件,也太宽松了。
--所有的、任何的数值,都符合这个条件。
③ 利用AT89c51单片机数码管显示“HELLO”静态的编程
数码管是共阴极的,HELLO[]={0x6e,0x9e,0x1c,0x1c,0xfc}
P0是段选;P2是位选
char i;
void delay()
{
for(i=10000;i>0;i--);
}
void main()
{
for(i=0;i<8;i++)
{
P2=~(0x01<<i);
P0=HELLO[i];
delay();
}
while(1);
}
差不多就是这样啦
④ 单片机学习中用Keil软件编写流水灯或数码管(静态)的最简单的程序内容是什么,望高人不吝赐教,谢谢
我想这个程序可能最简单了吧。可以实现流水灯效果。
ORG 0000H
LJMP START
ORG 0050H
START:
MOV A,#0FEH
LOOP:
MOV P1,A
LCALL DELAY
RL A
LJMP LOOP
DELAY:
MOV R1,#20
DLY:
MOV R0,#0
DJNZ R0,$
DJNZ R1,DLY
RET
END
⑤ 单片机 :数码管静态显示程序的编制
你说的是动态显示,怎样动态呢??就是先让十位的数码管先显示1,过几毫秒后再让个位数码管显示2,一直交替,这样看起来就
数码管显示的就是1,2。等累积的时间到了2秒,就让数码管的十位显示3,同上。
以下是显示12345的程序,参考一下。
原理是一样的,改一下行了。
#include<reg51.h>
unsigned int num = 12345;
unsigned char shuma[10]={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段码
unsigned char weima[8] ={0xfe,0xfd,0xfb,0xf7,0xef,0xdf,0xbf,0x7f}; //位码
//---------------------------------------------------------
void delay()
{
unsigned int i=500;
while(i--);
} 延时5毫秒
/*---------------------------------------------------------
程序 名: void main()
程序功能: 主程序
---------------------------------------------------------*/
void main()
{
loop1:
P2=0xff; P0=0x40; P2=weima[0]; delay();
P2=0xff; P0=0x40; P2=weima[1]; delay();
P2=0xff; P0=0x40; P2=weima[2]; delay();
P2=0xff; P0=shuma[num/10000]; P2=weima[3]; delay();
P2=0xff; P0=shuma[num%10000/1000]; P2=weima[4]; delay();
P2=0xff; P0=shuma[num%1000/100]; P2=weima[5]; delay();
P2=0xff; P0=shuma[num%100/10]; P2=weima[6]; delay();
P2=0xff; P0=shuma[num%10]; P2=weima[7]; delay();
goto loop1;
}
⑥ 需要一个单片机程序,是基于静态数码管的按键计数器,要求如下,特别急!!通过了追加不是问题
你再急也没用,为你的实验箱写程序,你连个原理图也不发,哪怕说明静态数码管是共阴,共阳的,怎么接的。这些都不知道,怎么写程序?
⑦ 求单片机 数码管静态显示设计的程序
是要仿真吗?还是在开发板上运行。
写C程序,还是汇编程序?
⑧ c51单片机数码管静态显示程序
1.先把显示函数,按照下列,改一改。
void
display(uchar
shi,uchar
ge)
{
shi
=
num
/
10;
ge
=
num
%
10;
la
=
1;
p0
=
table[shi];
la
=
0;
wela
=
1;
p0
=
0xfe;
wela
=
0;
delay(5);
la
=
1;
p0
=
table[ge];
la
=
0;
wela
=
1;
p0
=
0xfd;
wela
=
0;
delay(5);
}
2.用显示函数代替延时函数。
把你的程序中,凡是:delay(10);,都改成:display(shi,
ge);。
3.把几处等待按键释放,都加上显示函数。
如:
while(!key1);
改为:while(!key1)
display(shi,
ge);
试试看吧。
⑨ 51单片机共阴数码管利用静态显示,让六个数码管显示1~6,程序怎么写
代码如下:
#include <reg52.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data P0 //P0口宏定义
/* ***************************************************** */
// 数码管位选数组定义
/* ***************************************************** */
uchar code leddata[] =
{ 0x3F, //"0"
0x06, //"1"
0x5B, //"2"
0x4F, //"3"
0x66, //"4"
0x6D, //"5"
0x7D, //"6"
0x07, //"7"
0x7F, //"8"
0x6F, //"9"
0x77, //"A"
0x7C, //"B"
0x39, //"C"
0x5E, //"D"
0x79, //"E"
0x71, //"F"
0x76, //"H"
0x38, //"L"
0x37, //"n"
0x3E, //"u"
0x73, //"P"
0x5C, //"o"
0x40, //"-"
0x00, //熄灭
0x00 //自定义};
};
/* ***************************************************** */
// 位定义
/* ***************************************************** */
sbit = P1^7; //段选定义
sbit we = P1^6; //位选定义
/* ***************************************************** */
// 函数名称:DelayMS()
// 函数功能:毫秒延时
// 入口参数:延时毫秒数(ValMS)
// 出口参数:无
/* ***************************************************** */
void delay(uint z)
{
uint x,y;
for(x = 0; x < z; x++)
for(y = 0; y < 113; y++);
}
/* ***************************************************** */
// 函数名称:main()
// 函数功能:数码管静态显示
// 入口参数:无
// 出口参数:无
/* ***************************************************** */
void main(void)
{
uchar i;
we = 1; //位选开
data = 0x00; //送入位选数据
we = 0; //位选关
while(1)
{
for(i = 0;i < 16 ; i++)
{
= 1; //段选开
data = leddata[i]; //送入段选数据
= 0; //段选关
delay(500); //延时
}
}
}
(9)谱中科技单片机静态数码管编程扩展阅读
对于74HC573,形象一点,我们只需要将其理解为一扇大门,只不过这扇大门是单向的,其中11引脚(LE)控制着门的开、关状态,高电平为大门打开,低电平为大门关闭。
D0-D7为输入,Q0-Q7为输出,在LE = 1,即输入高电平时,输入端=输出端,输入是什么,输出也就原封不动的输出;在LE = 0 ,即输入高电平时,大门关闭,实现锁存,不再输出。了解之后,我们按照电路图,来进行编程,代码实现。
在实现数码管的静态显示中,用到了两个锁存器,两个I/O口,P1.6和P1.7,分别是位选和段选。
首先定义了个数码管位选数组,也就是十六进制代码,这便是后来数码管显示数字的核心,接着,用 sbit 定义了位选和段选端口,分别是 P1.6 和 P1.7 ,定义了一个延时函数,其实这一串代码很有意思,开关开关思想,贯穿始终。
首先把位选打开,送入位选数据后,关闭锁存器,实现锁存,进入循环,随之打开段选锁存器,送入段选数据后,再次关闭段选。
接下来,这个延时操作对于实际看到数码管的显示效果特别重要,因为程序在段选后之后,会马上消隐,显示的时间之后几个微秒,这显然不太合理,需要在关闭段选后加上延时,这样一来,才会让每位数码管亮度保持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