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python中,如何对列表的子列表中相同位置的数值相乘,形成一个新的列表
from functools import rece
list_1 = [ [1,2,3],[4,5,6],[7,8,9] ]
list_2 = [rece(lambda x, y: x*y, t) for t in zip(*list_1)]
print(list_2)
要求每个子列表有至少两个元素
Ⅱ python中如果知道一个列表中有n个元素,怎么编程来创建n个新的空列表
defx(n):
lis=[]
foriinrange(n):lis.append([])
returnlis
#如n=5
print(x(5))
Ⅲ 怎么样在python中创建列表
一是通过直接创建,如 s = [],然后通过s.append()进行添加操作;
二是通过赋值操作,如s = [1, 2, 'ab',3]。
Ⅳ python创建列表的方法
这个方法很多,这个是方法学,就是看个人怎么去掌握。
Ⅳ Python其实很简单 第九章 列表与元组(一)
在前面,我们要保存一个数据,需要先定义一个变量,而且一个变量中只能保存一个数据。譬如,语句:a1=1,值“1”就被保存了,但要保存“2”,就还需要再定义一个变量:a2=2......这样以来,随着数据的增多,岂不是要定义更多的变量吗?
可以使用一个新的数据类型,它记录很多数据,并且将它们按照顺序存储在连续的内存空间中,这便是序列。Python中有5种常用的序列结构,分别是列表、元组、集合、字典和字符串。
9.1列表
语法格式:
listname=[element1,element2,element3,......,elementn]
其中,listname为列表名,element1,element2,element3,......,elementn表示列表中的元素。各个元素的数据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通常元素的类型都是相同的,含义也是相同的。
如:
list1=[‘风’,’马‘,’牛’,1,2,3,’a’,’b’,’c’]就没有太多的实际用途。
list2=['张三','男',18,']虽然元素的类型不同,但表示了同一个人的信息。
1、访问列表元素
列表中元素的索引号从0开始标记,访问列表元素时,可以直接按照索引号读取。
如:
list2=['张三','男',18,']
print(list2[1]) #输出列表中索引号为1的元素
输出结果:男
和字符串一样,序列都是可以使用切片操作的。
如:
print(list2[:2])
输出结果:['张三', '男']
print(list2[2:])
输出结果:[18, ']
2、使用range()函数创建数值列表
格式:range(start, stop [,step]) ;start 指的是计数起始值,默认是 0;stop 指的是计数结束值,但不包括 stop ;step 是步长,默认为 1,不可以为 0 。range() 方法生成一段左闭右开的整数范围。
可以使用range()函数创建数值列表,如:
list1=list(range(10,20,2))
print(list1)
运行结果:[10, 12, 14, 16, 18]
3、删除列表
语法格式如下:
del listname
其中,listname为要删除列表的名称。
删除列表与删除变量的方法是完全一样的,前面已经介绍过了。
4、遍历列表
常用的遍历列表的方法有是利用for语句,举例如下:
list1=list(range(10))
for item in list1:
print(item,end=' ') # end=’ ‘表示以空格结束,如果不写这个参数,相当于默认值end=’ ’
输出结果:0 1 2 3 4 5 6 7 8 9
为了获取列表元素的索引值,就需要使用enumerate()函数。
list1=list(range(10,20,2))
for index,item in enumerate(list1):
print(index,'-',item,end=' ')
输出结果:0 - 10 1 - 12 2 - 14 3 - 16 4 - 18
5、追加、修改和删除列表元素
追加元素
>>> list1=['春','夏','秋']
>>> list1.append('冬')
>>> list1
['春', '夏', '秋', '冬']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使用“+”号将两个序列连接起来。如:
list1=['春','夏','秋']
list1=list1+['冬']
print(list1)
输出结果为:['春', '夏', '秋', '冬']
注意,下面的做法是错误的:
>>> list1=['春','夏','秋']
>>> list1=list1+'冬'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 ", line 1, in
list1=list1+'冬'
TypeError: can only concatenate list (not "str") to list
从这个提示可知,列表只能与列表连接,而不能与字符串连接。
修改元素
>>> list1[2]='autumn' #通过索引对元素直接赋值
>>> print(list1)
['春', '夏', 'autumn', '冬']
删除元素
>>> del list1[2] #通过索引直接删除元素
>>> print(list1)
['春', '夏', '冬']
6、列表元素排序
在讨论列表元素排序时,为了将有序列表变成无序列表,这里用到了shuffle()函数,但它不是Python的内置函数,需要先使用import语句将random模块包含进来,这样才能像使用内置函数那样使用扩展模块中的函数。
>>> import random #导入random模块
>>> list1=list(range(10)) #生成列表,元素为0到9的整数。
>>> list1
[0, 1, 2, 3, 4, 5, 6, 7, 8, 9]
>>> random.shuffle(list1) #用random包中的shuffle()函数将list1中元素次序打乱
>>> list1
[8, 6, 3, 5, 0, 7, 1, 9, 2, 4]
>>> list1.sort() #对list1升序排列
>>> list1
[0, 1, 2, 3, 4, 5, 6, 7, 8, 9]
>>> random.shuffle(list1) #将list1顺序重新打乱
>>> list1
[5, 9, 7, 8, 4, 3, 2, 0, 6, 1]
>>> list1.sort(reverse=True) #对list1降序排列
>>> list1
[9, 8, 7, 6, 5, 4, 3, 2, 1, 0]
方法sort()的语法格式:
listname.sort(key=None,reverse=False)
其中,listname表示要排序的列表;key表示指定一个键,如”key=str.lower”表示排序时不区分字母大小写;reverse为True表示降序排列(为默认值,可省缺),为False表示升序排列。
还有一个函数sorted(),功能与方法sort()相似。格式如下:
sorted(listname,key=None,reverse=False)
7、 利用列表推导式快速生成一个列表
例1:生成指定范围的数值列表。
>>> import random
>>> list1=[random.randint(0,20) for i in range(10)]
>>> list1
[16, 20, 19, 6, 5, 7, 10, 5, 12, 5] #生成了包含10个值在0到20之间的元素构成的列表。
例2:根据现有列表生成新的列表。
>>> radius=list(range(1,6)) #生成列表 radius保存半径的值
>>> radius
[1, 2, 3, 4, 5]
>>> s=[round(2*3.14*r,2) for r in radius]
#生成列表s,将计算得到的周长值保存起来,其中round()可以保留指定小数位,格式 round(var, n),var为变量名,n为指定保留小数位。
>>> s
[6.28, 12.56, 18.84, 25.12, 31.4]
例3:从列表中选择符合条件的元素组成新的列表。
>>> score=[98,65,77,56,82,89] #列表score用来存储成绩
>>> good=[x for x in score if x>=80]
#从列表score中选取>=80的元素存入新列表good中
>>> good
[98, 82, 89]
count()、index()和sum()方法
count()方法
用于统计指定元素在列表中出现的次数。
例:
>>> list1=['a','b','c','d','e','f','c','d','e','a','b','c','d']
>>> num=list1.count('c') #统计列表list1中'c'的个数
>>> num
3
index()方法
用于获取指定元素在列表中第一次出现的索引值。
>>> list1=['a','b','c','d','e','f','c','d','e','a','b','c','d']
>>> position=list1.index('c')
>>> position
2
sum()方法
用于计算数值列表中全部或指定元素的和。
>>> list1=[1,2,3,4,5]
>>> total=sum(list1) #计算列表list1中全部元素的和
>>> total
15
>>> total=sum(list1,1) #在列表list1全部元素的和后,在加上参数(“1”)的值
>>> total
16
>>> total=sum(list1[:2]) #计算切片list1[:2]中各元素的和
>>> total
3
二维列表
格式:listname[下标1][下标2]
其中,listname表示列表的名称,下标1表示列表中的行号,下标2表示列表中的列号。对于n行m列的二维列表,第一个元素的行号和列号都是0,最后一个元素的行号和列号都是n-1。如下所示:
list[0][0] list[0][1] list[0][2] ............ list[0][m-1]
list[1][0] list[1][1] list[1][2] ............ list[1][m-1]
......
......
list[n-1][0] list[n-1][1] list[n-1][2] ............ list[n-1][m-1]
通俗地讲,如果一个列表中的元素本身就是一个列表,则这个列表就是一个二维列表。
如:
>>> list1=['a1','b1','c1','d1']
>>> list2=['a2','b2','c2','d2']
>>> list3=['a3','b3','c3','d3']
>>> listtwo=[list1,list2,list3]
>>> listtwo
[['a1', 'b1', 'c1', 'd1'], ['a2', 'b2', 'c2', 'd2'], ['a3', 'b3', 'c3', 'd3']]
如果要查看二维列表listtwo按照行、列的排列,可以运行如下代码:
for i in range(3):
for j in range(4):
print(listtwo[i][j],end=' ')
print()
运行结果:
a1 b1 c1 d1
a2 b2 c2 d2
a3 b3 c3 d3
如果要读取二维列表中的某一行,可以使用如下方法:
>>> listtwo[2] #读取第3行的元素(注意索引号都是从0开始的)
['a3', 'b3', 'c3', 'd3']
如果要读取某一个元素的值,可以使用如下方法:
>>> listtwo[2][2] #读取第3行第3列的元素
'c3'
Ⅵ python对比两张EXCEL表,将不同的数据生成新表
import pandas as pd
# 数据表 a
df1 = pd.read_excel('C:/Users/Jelly/Desktop/a.xlsx')['名称']
# 数据表 b
df2 = pd.read_excel('C:/Users/Jelly/Desktop/b.xlsx')
# 筛选标记为2的名称
df2 = df2[df2['标记'] == 2]['名称']
# 数据表 a 转换为列表
aList = list(df1)
# 表头
columns = ['名称']
cList = []
# 遍历数据表 b
for k in df2:
# 判断 标记为2的名称是否在数据表中
if k not in aList:
# 输出
print(k)
cList.append(k)
df3 = pd.DataFrame(cList, columns=columns)
# 保存新数据表
df3.to_excel('c.xlsx', index=0)
c
Ⅶ python中,如何在每一次for循环时都建一个新的列表
这样:
list=[]
>>>foriinrange(5):
...list.append([i])
...
>>>list
[[0],[1],[2],[3],[4]]
>>>list[0]
[0]
>>>list[1]
[1]
注意事项
Python for循环可以遍历任何序列的项目,如一个列表或者一个字符串。
语法:
for循环的语法格式如下:
for iterating_var in sequence:
statements(s)
例如: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for letter in 'Python': # 第一个实例
print '当前字母 :', letter
fruits = ['banana', 'apple', 'mango']
for fruit in fruits: # 第二个实例
print '当前水果 :', fruit
print "Good bye!"
Ⅷ 请问Python3中创建列表有哪些方法
Python中的列表内建了许多方法。在下文中,使用“L”代表一个列表,使用“x”代表方法的参数,以便说明列表的使用方法。
1 append()方法
列表的append()方法用于将一个项添加到列表的末尾,L.append(x)等价于L[len(L):] = [x]。
例如,使用append()方法分别将'cow'和'elephant'添加到animals列表的末尾:
>>>animals=['cat','dog','fish','dog']
>>>animals.append('cow')#等价于animals[4:]=['cow']
>>>animals
['cat','dog','fish','dog','cow']
>>>animals.append('elephant')#等价于animals[5:]=['elephant']
>>>animals
['cat','dog','fish','dog','cow','elephant']
2 ()方法
列表的()方法用于将一个项插入指定索引的前一个位置。L.(0, x)是将x插入列表的最前面,L.(len(L)), x)等价于L.append(x)。
例如,使用()方法分别将'cow'和'elephant'插入animals列表:
>>>animals=['cat','dog','fish','dog']
>>>animals.(0,'cow')
>>>animals
['cow','cat','dog','fish','dog']
>>>animals.(3,'elephant')
>>>animals
['cow','cat','dog','elephant','fish','dog']
3 extend()方法
列表的extend()方法用于将可迭代对象的所有项追加到列表中。L.extend(iterable)等价于L[len(L):] = iterable。extend()和append()方法的区别是,extend()方法会将可迭代对象“展开”。
例如,分别使用append()方法和extend()方法在animals列表后面追加一个包含'cow'和'elephant'的列表:
>>>animals=['cat','dog','fish','dog']
>>>animals.append(['cow','elephant'])#此处append()参数是一个列表
>>>animals
['cat','dog','fish','dog',['cow','elephant']]
>>>animals=['cat','dog','fish','dog']
>>>animals.extend(['cow','elephant'])#此处extend()参数也是一个列表
>>>animals
['cat','dog','fish','dog','cow','elephant']
4 remove()方法
列表的remove()方法用于移除列表中指定值的项。L.remove(x)移除列表中第一个值为x的项。如果没有值为x的项,那么会抛出ValueError异常。
例如,使用remove()方法移除animals列表中值为'dog'的项:
>>>animals=['cat','dog','fish','dog']
>>>animals.remove('dog')
>>>animals
['cat','fish','dog']
>>>animals.remove('dog')
>>>animals
['cat','fish']
>>>animals.remove('dog')
Traceback(mostrecentcalllast):
File"",line1,in
ValueError:list.remove(x):xnotinlist
5 pop()方法
列表的pop()方法用于移除列表中指定位置的项,并返回它。如果没有指定位置,那么L.pop()移除并返回列表的最后一项。
例如,使用pop()方法移除animals列表中指定位置的项:
>>>animals=['cat','dog','fish','dog']
>>>animals.pop()
'dog'
>>>animals
['cat','dog','fish']
>>>animals.pop(2)
'fish'
>>>animals
['cat','dog']
在调用前面的列表方法后,并没有打印任何值,而pop()方法打印了“弹出”的值。包括append()、()、pop()在内的方法都是“原地操作”。原地操作(又称为就地操作)的方法只是修改了列表本身,并不返回修改后的列表。
在类型转换时使用的int()函数,str()函数都有返回值:
>>>number=123
>>>mystring=str(number)#将返回值赋给变量mystring
>>>mystring
'123'
但是在使用“原地操作”时,大部分则不会有返回值,包括pop()方法也只是返回了被“弹出”的值,并没有返回修改后的列表:
>>>animals=['cat','dog','fish','dog']
>>>new_animals=animals.append('cow')
>>>print(new_animals)
None
关于深度学习的基础问题可以看下这个网页的视频教程,网页链接,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Ⅸ python把列表前几个元素提取到新列表
python把列表前几个元素提取到新列表步骤如下:
1、打开python语言命令窗口,定义一个列表变量C并进行赋值。
Ⅹ python列表生成式在哪里
把要生成的元素放在前面,后面跟上for循环
如:【x+10 for x in range(15)】
生成器可以理解为用于生成列表、元组等可迭代对象的机器。既然是机器,没启动之前,在Python中只是一个符号。也就是说,生成器还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列表,因此比列表更加节省内存空间,必要时,生成器可以按照需要去生成列表。
解释
生成器也是一种迭代器,但是你只能对其迭代一次。这是因为它们并没有把所有的值存在内存中,而是在运行时生成值。你通过遍历来使用它们,要么用一个“for”循环,要么将它们传递给任意可以进行迭代的函数和结构。大多数时候生成器是以函数来实现的。然而,它们并不返回一个值,而是yield(暂且译作“生出”)一个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