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java字符串异或
存在按位异或,就是根据数据在内存中的二进制数的存放形式进行异或操作,
但是不存在字符串的异或
如果在内存中的数据:01010101和10101010异或,结果就是11111111,然后再将
11111111转换成相应的数据输出结果
注意:Java中没有字符串的异或、与、或、非操作,不是C语言那样(除非是你自己定义异或操作)
Ⅱ java将两个字符串转为十六进制进行异或的结果是多少进制的,怎么做
小猪,已解答,采纳即可
publicclassRectangle
{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
StringS1="0412134FFFFFFFFFF";
StringT1="00007770000200";
longsi=Long.parseLong(S1,16);
longti=Long.parseLong(T1);
longst=si^ti;
//很显然是十进制0~9
//4693090553043039415
System.out.println(st);
Stringhex=Long.toHexString(st);
//412134fe30df34b7
System.out.println(hex);
}
}
Ⅲ java 异或 字符串找不同 是怎么实现的
函数是运用了异或运算的特点,当两次异或同一字符的时候,他们的结果就相互抵消(等同于没有异或),所以严格说来,这个函数并不能判断两个字符串是否完全相同。他只是判断把这两个字符串,的所有字符全部统计一遍以后,是不是所有的字母都出现偶数次。如果是函数就返回0,否则就返回非0。
Ⅳ java中字符串异或的原理
存在按位异或,就是根据数据在内存中的二进制数的存放形式进行异或操作,
但是不存在字符串的异或
如果在内存中的数据:01010101和10101010异或,结果就是11111111,然后再将
11111111转换成相应的数据输出结果
注意:Java中没有字符串的异或、与、或、非操作,不是C语言那样(除非是你自己定义异或操作)
Ⅳ 用java写一个 字符串异或 的程序
privateStringtwoStringXor(Stringstr1,Stringstr2){
byteb1[]=str1.getBytes();
byteb2[]=str2.getBytes();
bytelongbytes[],shortbytes[];
if(b1.length>=b2.length){
longbytes=b1;
shortbytes=b2;
}else{
longbytes=b2;
shortbytes=b1;
}
bytexorstr[]=newbyte[longbytes.length];
inti=0;
for(;i<shortbytes.length;i++){
xorstr[i]=(byte)(shortbytes[i]^longbytes[i]);
}
for(;i<longbytes.length;i++){
xorstr[i]=longbytes[i];
}
returnnewString(xorstr);
}
Ⅵ java异或运算符求详细过程
int 32位,补码存储
inta=51;
intb=-16;
System.out.println("51="+Integer.toBinaryString(a));
System.out.println("-16="+Integer.toBinaryString(b));
intc=a^b;
System.out.println("异或="+Integer.toBinaryString(c));
System.out.println("即="+c);
51 =110011
-16 =
异或 =
原码为1000。。。111101
即 =-61
Ⅶ java中异或是怎样算的
i = 14,异或算法转换二进制,同则取0异则取1;
异或是一种基于二进制的位运算,用符号XOR或者^表示,其运算法则是对运算符两侧数的每一个进制位同值则取0,异值则取1.
简单理解就是不进位加法,如1+1=0,0+0=0,1+0=1.
For example:
3^5 = 6
转成二进制后就是 0011 ^ 0101 二号位和三号位都是异值取1 末尾两个1同值取零,所以3^5 = 0110 = 6
而 i = 50 ,j = 60;
所以:
i 的二进制 = 00110010
j 的二进制 = 00111100
同位相同取0,不同取1所以得出来的值为00001110
i = i ^ j;所以i = 00001110 = 14
异或运算符
性质
1、交换律
2、结合律(即(a^b)^c == a^(b^c))
3、对于任何数x,都有x^x=0,x^0=x
4、自反性 A XOR B XOR B = A xor 0 = A
异或运算最常见于多项式除法,不过它最重要的性质还是自反性:A XOR B XOR B = A,即对给定的数A,用同样的运算因子(B)作两次异或运算后仍得到A本身。这是一个神奇的性质,利用这个性质,可以获得许多有趣的应用。 例如,所有的程序教科书都会向初学者指出,要交换两个变量的值,必须要引入一个中间变量。但如果使用异或,就可以节约一个变量的存储空间: 设有A,B两个变量,存储的值分别为a,b,则以下三行表达式将互换他们的值 表达式 (值) :
A=A XOR B (a XOR b)
B=B XOR A (b XOR a XOR b = a)
A=A XOR B (a XOR b XOR a = b)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