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编程语言 > python学习笔记十大字典

python学习笔记十大字典

发布时间:2022-10-11 12:22:33

python字典创建、基本操作以及常用方法

创建一个空字典自需要一对大括号即可,从已有的键-值对映射或关键字参数创建字典需要使用 dict 函数(类)

把一个列表转为字典,列表的每一项都是长度为2的序列。

还可使用 关键字实参 (**kwargs)来调用这个函数,如下所示:

字典的基本操作与序列十分相似:

字典与序列的不同:

方法 clear 删除所有的字典项(key-value)。

复制,得到原字典的一个新副本。

效果等同于调用 dict(d) 创建新字典。
() 执行的是 浅复制 ,若字典的值是一个可变对象,那么复制以后,相同一个键将关联到同一个对象,修改该对象,将同时修改两个字典。

模块中的函数deep 可执行深复制。

方法fromkeys 创建一个新字典,其中包含指定的键,且每个键对应的值都是None,或者可以提供一个i额默认值。

方法get 为访问字典项提供了宽松的环境。通常,如果你试图访问字典中没有的项,将引发错误,而get直接返回None,或者可设置默认返回值。

当字典中不存在指定键时, setdefault(k,v) 添加一个指定键-值对;且返回指定键所关联的值。

这三个方法返回值属于一种名为 字典视图 的特殊类型。字典视图可用于迭代。另外,还可确定其长度以及对其执行成员资格检查。

这三个方法自大的特点是不可变,当你的接口试图对其他用户提供一个只读字典,而不希望他们修改的时候,这三个方法是很有用的;而且当原字典发生改变时,这些方法返回的对象也会跟着改变。

方法 pop 可用于获取与指定键相关联的值,并将该键-值对从字典中删除。

popitem随机删除一个键-值对,并返回一个二维的元组 (key, value) ,因为字典是无序的,所以其弹出的顺序也是不确定的。
书上说,这个方法在大数据量时执行效率很高,但没有亲测。

方法update 使用一个字典中的项来更新另一个字典。

② 利用Python进行数据分析笔记:3.1数据结构

元组是一种固定长度、不可变的Python对象序列。创建元组最简单的办法是用逗号分隔序列值:

tuple 函数将任意序列或迭代器转换为元组:

中括号 [] 可以获取元组的元素, Python中序列索引从0开始

元组一旦创建,各个位置上的对象是无法被修改的,如果元组的一个对象是可变的,例如列表,你可以在它内部进行修改:

可以使用 + 号连接元组来生成更长的元组:

元组乘以整数,则会和列表一样,生成含有多份拷贝的元组:

将元组型的表达式赋值给变量,Python会对等号右边的值进行拆包:

拆包的一个常用场景就是遍历元组或列表组成的序列:

*rest 用于在函数调用时获取任意长度的位置参数列表:

count 用于计量某个数值在元组中出现的次数:

列表的长度可变,内容可以修改。可以使用 [] 或者 list 类型函数来定义列表:

append 方法将元素添加到列表尾部:

insert 方法可以将元素插入到指定列表位置:
插入位置范围在0到列表长度之间

pop 是 insert 的反操作,将特定位置的元素移除并返回:

remove 方法会定位第一个符合要求的值并移除它:

in 关键字可以检查一个值是否在列表中;
not in 表示不在:

+ 号可以连接两个列表:

extend 方法可以向该列表添加多个元素:

使用 extend 将元素添加到已经存在的列表是更好的方式,比 + 快。

sort 方法可以对列表进行排序:

key 可以传递一个用于生成排序值的函数,例如通过字符串的长度进行排序:

bisect.bisect 找到元素应当被插入的位置,返回位置信息
bisect.insort 将元素插入到已排序列表的相应位置保持序列排序

bisect 模块的函数并不会检查列表是否已经排序,因此对未排序列表使用bisect不会报错,但是可能导致不正确结果

切片符号可以对大多数序列类型选取子集,基本形式是 [start:stop]
起始位置start索引包含,结束位置stop索引不包含

切片还可以将序列赋值给变量:

start和stop可以省略,默认传入起始位置或结束位置,负索引可以从序列尾部进行索引:

步进值 step 可以在第二个冒号后面使用, 意思是每隔多少个数取一个值:

对列表或元组进行翻转时,一种很聪明的用法时向步进值传值-1:

dict(字典)可能是Python内建数据结构中最重要的,它更为常用的名字是 哈希表 或者 关联数组
字典是键值对集合,其中键和值都是Python对象。
{} 是创建字典的一种方式,字典中用逗号将键值对分隔:

你可以访问、插入或设置字典中的元素,:

in 检查字典是否含有一个键:

del 或 pop 方法删除值, pop 方法会在删除的同时返回被删的值,并删除键:

update 方法将两个字典合并:
update方法改变了字典元素位置,对于字典中已经存在的键,如果传给update方法的数据也含有相同的键,则它的值将会被覆盖。

字典的值可以是任何Python对象,但键必须是不可变的对象,比如标量类型(整数、浮点数、字符串)或元组(且元组内对象也必须是不可变对象)。
通过 hash 函数可以检查一个对象是否可以哈希化(即是否可以用作字典的键):

集合是一种无序且元素唯一的容器。

set 函数或者是用字面值集与大括号,创建集合:

union 方法或 | 二元操作符获得两个集合的联合即两个集合中不同元素的并集:

intersection 方法或 & 操作符获得交集即两个集合中同时包含的元素:

常用的集合方法列表:

和字典类似,集合的元素必须是不可变的。如果想要包含列表型的元素,必须先转换为元组:

③ python基础-列表 元组 集合 字典区别和用法

Python中有六个标准的数据类型:Number(数字),String(字符串),List(列表),Tuple(元组),Set(集合),Dictionary(字典)。其中:Number(数字)、String(字符串)、Tuple(元组)是不可变数据,其余三种是可变数据。

转义字符

输出结果

布尔值
布尔值是一个逻辑值,只有真(True)和假(False)

输出结果

Python数据结构包括列表(list)、元组(tuple)、集合(set)、字典(dict)等,这里主要讲解列表,列表有两个特点:

输出结果

修改表中元素

输出结果

列表中插入元素

输出结果

输出列表中的元素

输出结果

元素是否在列表元素中及统计个数

输出结果

查找某个元素在列表中的位置

输出结果

顺序结构

输出结果

if 条件 1

输出结果

if 条件 2

输出结果

循环结构

输出结果

循环语句求和

输出结果

可重复,类型可不同。 类型不同也是跟数组最本质的区别。 python里的列表用“[]”表示:

对比a和b的结果

列表的 --- 增 -- 删 -- 改 -- 查

循环输出列表内容,在结尾添加指定的内容

字符串是 Python 中最常用的数据类型。 我们可以使用引号('或")来创建字符串。

元组与列表相似,不一样之处在于 元组的元素不能修改。
元组使用小括号,列表使用方括号。
元组建立很简单,只须要在括号中添加元素,并使用逗号隔开便可。

字典是另外一种可变容器模型,且可存储任意类型对象。
字典的每一个键值(key=>value)对用冒号(:)分割,每一个对之间用逗号(,)分割,整个字典包括在花括号({})中 ,格式以下所示:
d = {key1 : value1, key2 : value2 }

字典函数

集合(set)是一个 无序的不重复元素序列。
可使用大括号 { } 或者 set() 函数建立集合,注意:建立一个空集合必须用 set() 而不是 { },由于 { } 是用来建立一个空字典。
它的主要做用以下: 1.去重,把一个列表变成集合,就自动去重了 。2.关系测试,测试两组数据以前的交集、差集、并集等关系。

关系测试

输出结果

元素的添加和删除

④ python字典

dict_english={'old':['老','旧']}
当一个单词存在多个意思的时候你存起来的时候就搞个列表咯(汉字对英文一对多也一样)
dict_english['old']===>['老','旧']至于你存储的时候这里面的优先级或者顺序就看你自己排咯

⑤ python 字典

⑥ Python其实很简单 第十章 字典与集合

前面介绍的列表和元组都是有序序列,而字典与集合属于无序序列,也就是说,不能通过索引来操作元素。

10.1 字典

语法格式:

dictionary= {key1 : value1, key2 : value2, key3 : value3 ,...., key n : value n }

其中,dictionary是字典名称,key表示元素的键,value表示元素的值,键和值必须是成对的。

如:

>>> dict1 = { 'abc': 123, 98.6: 37 }

>>> dict1

{'abc': 123, 98.6: 37}

可以看出,键可以是字符串、数字或者元组,但必须是唯一的;而值可以是任何数据类型,也没有要求是唯一的。

1、创建字典的方法

方法一:同时给定键和值,即“关键字参数”形式。

dictionary=dict(key1=value1,key2=value2,.....,key n=value n)

注意:这里的key 必须符合Python标识符的命名规则。

例:

先使用“{}”创建字典:

>>> dict1={1:'一',2:'二',3:'三',4:'四',5:'五'}

>>> dict1

{1: '一', 2: '二', 3: '三', 4: '四', 5: '五'}

再通过“关键字参数”形式创建:

>>> dict1=dict(1='一',2='二',3='三',4='四',5='五')

SyntaxError: expression cannot contain assignment, perhaps you meant "=="?

创建不成功,原因在于key 不符合Python标识符的命名规则。前面已经介绍过,标识符不能用数字表示或者用数字打头。

现在对键如下修改:

>>> dict1=dict(n1='一',n2='二',n3='三',n4='四',n5='五') #在数字前加了一个字符”n”

>>> dict1

{'n1': '一', 'n2': '二', 'n3': '三', 'n4': '四', 'n5': '五'}

方法二 :使用已经存在的元组和列表通过映射函数创建字典。

格式:dictionary=dict(zip(tuplekey,listvalue))

例:

>>> tuplekey=('n1','n2','n3','n4','n5') #键的序列采用元组

>>> listvalue=['一','二','三','四','五'] #值的序列采用列表

>>> dict1=dict(zip(tuplekey,listvalue))

>>> dict1

{'n1': '一', 'n2': '二', 'n3': '三', 'n4': '四', 'n5': '五'}

注意:tuple(listname)函数可以将列表转换为元组,list(tuplename)函数可以将元组转换为列表。

2、通过键访问字典

直接获取键的相应元素的值

>>> dict1['n2']

'二'

利用get()方法

>>> dict1.get('n2')

'二'

get()方法也可以带参数,当要访问的键不存在时返回一个字符串。如:

>>> dict1.get('n0','can't find!') #当要查找的键不存在,返回'can't find!'

"can't find!"

3、遍历字典

使用字典对象的items()方法可以获取字典的“键.值对”列表。

>>> for item in dict1.items():

print(item)


('n1', '一')

('n2', '二')

('n3', '三')

('n4', '四')

('n5', '五')

也可以获取具体的每个元素的键和值,如:

>>> for key,value in dict1.items():

print(key,'对应的是',value)


n1 对应的是 一

n2 对应的是 二

n3 对应的是 三

n4 对应的是 四

n5 对应的是 五

4、添加、修改和删除字典元素

使用下面的语句,若指定的键存在,就可以修改该元素的值;若指定的键不存在,则添加该元素。如:

>>> dict1['n6']='六' # 键’n6’不存在,故添加该元素

>>> dict1

{'n1': '一', 'n2': '二', 'n3': '三', 'n4': '四', 'n5': '五', 'n6': '六'}

>>> dict1['n4']='肆' # 键’n4’存在,故修改该元素

>>> dict1

{'n1': '一', 'n2': '二', 'n3': '三', 'n4': '肆', 'n5': '五', 'n6': '六'}

5、利用推导式建立字典

import random

dict1={i:random.randint(1,100) for i in range(5)}

# 生成元素的键为0到5整数,值为1到100之间的随机数

print(dict1)

运行结果:{0: 28, 1: 59, 2: 79, 3: 30, 4: 88}

10.2 集合

集合是数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集合具有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三个基本属性。在Python中,集合同样具有这三个基本属性,其中,确定性是指对象要么是集合的元素,要么不是集合的元素;互异性是指集合中的元素不能重复;无序性是指集合中的元素不分先后次序,可以随意更换位置。

1、集合的创建

直接使用“{}”创建

>>> set1={'春','夏','秋','冬'}

>>> set1

{'秋', '春', '冬', '夏'}

>>> set2={3,2,1,4,5}

>>> set2

{1, 2, 3, 4, 5}

利用已有的列表、元组创建集合

>>> list1=['东','南','西','北']

>>> set3=set(list1)

>>> set3

{'南', '东', '北', '西'}

利用已有的集合建立一个“副本”

>>> set3

{'南', '东', '北', '西'} #set3和set4的值一样

>>> set4=set3

>>> set4

{'南', '东', '北', '西'}

>>> set4.add('中') #给set4添加元素

>>> set4

{'西', '中', '东', '南', '北'} # 这个好理解

>>> set3

{'西', '中', '东', '南', '北'} # 意想不到吧?Set3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再看看简单变量的情况:

>>> a=2

>>> b=a #是不是与前面set4=set3相似

>>> b+=1

>>> b

3

>>> a

2 #但a的值并没有发生改变

从上面集合set3、set4和简单变量a、b的值的变化情况对比,不难发现set3和set4是指向同一地址的对象,而变量a和变量b指向了不同地址,语句b=a是将a的值传递个b,并不是将a的地址传递给b。列表、元组、字典都和集合一样具有这样的性质。

所以,将set4称为set3的“副本”更为恰当。

2、添加和删除元素

>>> set3

{'南', '东', '北', '西'}

>>> set3.add('中') # 添加元素

>>> set3

{'西', '中', '东', '南', '北'} # 集合内的元素是无序的,不要纠结次序的变化

>>> set3.remove('中') # 删除元素

>>> set3

{'西', '东', '南', '北'}

3、集合运算

集合运算包括交(&)、并(|)、差(-),和数学中的集合运算是一致的。

>>> set3={'南', '东', '北', '西'}

>>> set4={'西', '中', '东', '南', '北'}

>>> set3 & set4 #取set3和set4的交集

{'西', '南', '北', '东'}

>>> set3 | set4 #取set3和set4的并集

{'中', '南', '北', '西', '东'}

>>> set3 - set4 #取set3与set4的差,即set3比set4多出来的元素

set()

>>> set4 -set3 #取set4与set3的差,即set4比set3多出来的元素

{'中'}

⑦ Python学习笔记:如何将字典快速插入数据库

在我们工作中,手头不一定都有VISIO等数据库设计软件,往往是我们直接在SQL企业管理器中直接设计数据库,再添加数据库字典,以方便以后的工作及管理。有时我很苦恼,因为我们不得不打两次相现的数据字段的说明,麻烦。不过,也不尽然,不久前我发现了一个更好的方法:(以我建一个表为例) 1、打开企业管理器。 2、在关系中“右击”,“新建关系”,在让你选择表时选择取消。 3、在关系在,“右键”,选“新建表”,输入我们想要的名字。(方法是不是和传统不一样了) 4、在我们刚新建的表上“右击”,然后“表视图”,“修改自定义”。 5、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我们想要的列。 6、确定就OK了。 7、当然是输入我们脑子里的数据表结构及说明,当我们要生成这个数据表的字典的时候,就选中这些列,CTRL+C,然后到Excel在CTRL+V,如果想到导出WORD中,再在Excel中选中想要的单元格,CTRL+C到WORD中CTRL+V 8、当然是OK了!看一下我们的成果吧!

⑧ python自学笔记13:元组和字典的操作

定义元组(tuple):

t1=(1,2,3,4)#多个数据元组

t2=(1,)#如果元组内只有一个数据,也需要手逗号隔开,否则这个数据将是他本身的类型。

元组的操作:

元组类型数据不支持修改,可查找

查找:

按下标查找:

print(t1[1])

函数查找:

print(t1.index(1))返回对应下标,如果数据不存在,程序将报错

print(t1.count(1))统计数据在元组当中出现的次数

print(len(t1))统计元组当中的数据个数

注意:当元组内嵌套列表数据,可以通过下标的方法对列表数据进行修改如:

t3=(1,2,["a","b"])

t3[2][0]=c #t3的值将变为(1,2,["c","b"])

——————————————————

——————————————————

定义字典(dict)

字典的特点

1:符号为{}

2:数据为键(key)值(value)对形式,每个键值对之间用逗号隔开如:

dict1={"name":"小明","age":18,"gender:男"}

字典的操作:

dict1["name"]="小红"

dict1["id"]=3

如果key存在,将修改其所对应的值。如果不存在,将在字典最后添加该键值对

2.删除数据

del():删除字典或删除字典内的键值对

del dict1["name"] 删除字典内的键值对,如果删除的key不存在,程序将会报错

del(del)删除字典

clear(dict1) 清空字典

3.查找数据

一.按照key进行查找,最后返回相对应的值

二.按函数进行查找:

(1) get(key,默认值):

如果查找的key不存在则返回所写的默认值,如果不写默认值则返回None

dict1={"name":"小明","age":18,"gender:男"}

print(dict1.get("name")) #小明

print(dict1.get("id",110)) # 110

——————————————————

(2) keys():返回字典内的所有key 可用for遍历

print(dict1.keys())

返回 ["name","age","gender"]

for key in dict1.keys():

..print(key)

逐行输出name age gender

——————————————————

(3) values(): 返回字典内的值 可用for遍历

print(dict1.values())

返回["小明",18,"男"]

for value dict1.values():

..print(value)

逐行输出小明 18 男

——————————————————

(4) items():将字典内的数据以元组的形式返回

print(dict1.items()) 可用for遍历

返回[("name","小明"),("age",18),("gender","男")]

for item in dict1.items():

..print(item)

逐行输出 ("name","小明") ("age",18)("gender","男")

——————————————————

遍历字典键值对(拆包) 可在for内使用两个临时变量

dict1={"name":"小明","age":18,"gender:男"}

for key,value in dict1.items():

..print(f"{key}=value")

逐行输出:

name=小明 age=18 gender=男

⑨ Python字典中几个常用函数总结

1、get() 返回指定键的值,如果值不在字典中返回default值。
语法:dict.get(key,default=None)
参数:
key 字典中要查找的键。
default 如果指定键的值不存在时,返回该默认值值。
例:
dict={'Name':'alex','Age':21}
print("Name is:%s"% dict.get('Name')+"\n"+ "Age is:%d"% dict.get('Age'))
显示结果为:
Name is:alex
Age is:21

2、update() 将一个字典中的值更新到另一个字典中。
语法:dict.update(dict2)
参数:
dict2 添加到指定字典dict里的字典。
例:
dict={'Name':'alex','Age':21}
dict2={'Sex':'female'}
dict.update(dict2)
print("Value is %s" % dict)
显示结果为:
Value is {'Name': 'alex', 'Age': 21, 'Sex': 'female'}

阅读全文

与python学习笔记十大字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安卓手机如何录制视频长时间 浏览:283
安全问题app哪个好 浏览:445
压缩水会变冰吗 浏览:526
小说配音app哪个靠谱 浏览:820
编译iso 浏览:944
照片生成pdf格式 浏览:194
病历转pdf 浏览:835
云服务器配硬件 浏览:978
服务器10k什么意思 浏览:21
pdfeditor汉化 浏览:884
新科学pdf 浏览:746
现在还有c语言编译吗 浏览:675
哪里买到单片机 浏览:480
linux文件打开数量 浏览:510
编译原理中什么是l属性文法 浏览:372
硬盘加密时出现的问题 浏览:61
如何退域命令 浏览:108
看书的app哪里看 浏览:291
服务器怎么调大 浏览:3
android天气apijson 浏览: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