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编程语言 > phpmemcachedmysql

phpmemcachedmysql

发布时间:2022-10-14 22:04:21

⑴ memcached缓存错误

安装以后,启动服务,memcached开始运行,php中memcached的扩展是用来php连接memcached用的,就像是mysql扩展是php连接mysql用,memcached主要作用是缓存mysql数据库的,需要在php中定义访问memcached,如果没有数据,php去访问mysql,然后通过php代码告诉memcached你给我缓存数据。我理解的就是这样,我不是开发,是运维。

⑵ Apache 错误日志 memcached+php+redis+mysql

用netstat -ano查看一下端口占用情况,可能是80端口被占用了。

⑶ mysql 怎么使用memcached

一、Memcached简介

memcached
常被用来加速应用程序的处理,在这里,我们将着重于介绍将它部署于应用程序和环境中的最佳实践。这包括应该存储或不应存储哪些、如何处理数据的灵活分布以
及如何调节用来更新 memcached 和所存储数据的方法。我们还将介绍对高可用性的解决方案的支持,比如 IBM WebSphere® eXtreme
Scale。

所有的应用程序,特别是很多 web
应用程序都需要优化它们访问客户机和将信息返回至客户机的速度。可是,通常,返回的都是相同的信息。从数据源(数据库或文件系统)加载数据十分低效,若是每次想要访问该信息时都运行相同的查询,就尤显低效。

虽然很多 web 服务器都可被配置成使用缓存发回信息,但那与大多数应用程序的动态特性无法相适。而这正是 memcached
的用武之地。它提供了一个通用的内存存储器,可保存任何东西,包括本地语言的对象,这就让您可以存储各种各样的信息并可以从诸多的应用程序和环境访问这些信息。

二、基础知识

memcached 是一个开源项目,旨在利用多个服务器内的多余 RAM
来充当一个可存放经常被访问信息的内存缓存。这里的关键是使用了术语缓存:memcached 为加载自他处的信息提供的是内存中的暂时存储。

比如,考虑这样一个典型的基于 web 的应用程序。即便是一个动态网站可能也会有一些组件或信息常量是贯穿页面整个生命周期的。在一个博客站点内,针对单个
blog post
的类别列表不大可能在页面查看间经常性地变更。每次都通过一个对数据库的查询加载此信息相对比较昂贵,特别是在数据没有更改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从图 1
可以看到一个博客站点内可被缓存的页面分区。

图1.一个典型的博客页面内的可缓存元素

将这种结构放在 blog 站点的其他元素,poster 信息、注释 — 设置 blog post 本身 —
进行推断,可以看出为了显示主页的内容很可能需要发生 10-20 次数据库查询和格式化。
每天对数百甚至数千的的页面查看重复此过程,那么您的服务器和应用程序执行的查询要远远多于为了显示页面内容所需执行的查询。

通过使用 memcached,可以将加载自数据库的格式化信息存储为一种可直接用在 Web 页面上的格式。并且由于信息是从 RAM
而不是通过数据库和其他处理从磁盘加载的,所以对信息的访问几乎是瞬时的。

再强调一下,memcached 是一个用来存储常用信息的缓存,有了它,您便无需从缓慢的资源,比如磁盘或数据库,加载并处理信息了。

对 memcached 的接口是通过网络连接提供的。这意味着您可以在多个客户机间共享单个的 memcached
服务器(或多个服务器,如本文稍后所示的)。这个网络接口非常迅速,并且为了改善性能,服务器会故意不支持身份验证或安全性通信。但这不应限制部署选项。
memcached 服务器应该存在于您网络的内部。网络接口的实用性以及可以部署多个 memcached 实例的简便性让您可以使用多个机器上的多余 RAM
来提高您缓存的整体大小。

三、存储方法

memcached 的存储方法是一个简单的键/值对,类似于很多语言内的散列或关联数组。通过提供键和值来将信息存储到 memcached
内,通过按特定的键请求信息来恢复信息。

信息会无限期地保留在缓存内,除非发生如下的情况:

为缓存分配的内存耗尽 — 在这种情况下,memcached 使用
LRU(最近最少使用)方法从此缓存删除条目。最近未曾使用的条目会从此缓存中先删除,最旧的最先访问。

条目被明确删除 — 总是可以从此缓存内删除条目。

条目过期失效 — 各条目均有一个有效的期限以便针对此键存储的信息在过于陈旧时可从缓存中清除这些条目。

上述这些情况可以与您应用程序的逻辑综合使用以便确保缓存内的信息是最新的。有了这些基础知识后,让我们来看看在应用程序内如何能最好地利用
memcached。

四、何时使用memcached?

在使用 memcached 改进应用程序性能时,可以对一些关键的过程和步骤进行修改。

在加载信息时,典型的场景如图 2 所示。

图2.加载要显示的信息的典型顺序

一般而言,这些步骤是:

执行一个或多个查询来从数据库加载信息

格式化适合于显示(或进一步处理)的信息

使用或显示格式化了的数据

在使用 memcached 时,为配合这个缓存,可对应用程序的逻辑进行稍许修改:

尽量从缓存加载信息

如果存在,使用信息的被缓存版本

如果它不存在:

执行一个或多个查询来从数据库加载信息

格式化适合于显示或进一步处理的信息

将信息存储到缓存内

使用格式化了的数据

图 3 是对这些步骤的总结。

图3.在使用memcached时加载适合于显示的信息

数据加载成为了至多三个步骤的一个过程,从缓存加载数据或从数据库(视情况而定)加载数据并存储在缓存内。

当这个过程首次发生时,数据将正常地从数据库或其他数据源加载,然后再存储到 memcached 内。当下一次访问此信息时,它就会从 memcached
拉出,而不是从数据库加载,节省了时间和 CPU 循环。

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要确保如果更改了要存储在 memcached 内的信息,在更新后端信息的同时还要更新 memcached 的版本。这会让图 4
内所示的这个典型顺序发生稍许变化,如 图 5 所示。

图4.在一个典型的应用程序内更新或存储数据

图 5 显示了使用 memcached 后发生了变化的流程。

图5.在使用memcached时更新或存储数据

比如,仍以博客站点为例,在博客系统更新数据库内的类别列表时,更新应该遵循如下顺序:

更新数据库内的类别列表

格式化信息

将信息存储到 memcached 内

将信息返回至客户机

memcached 内的存储操作是原子的,所以信息的更新不会让客户机只获得部分数据;它们获得的或者是老版本,或者是新版本。

对于大多数应用程序,这两个操作是您惟一需要注意的。在访问他人使用的数据时,它会自动被添加到这个缓存内,而且如果对该数据进行了更改,此缓存内也会自动进行更新。

五、键、名称空间和值

memcached
另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是如何组织和命名存储在缓存内的这些数据。从之前博客站点的例子中,不难看出需要使用一种一致的命名结构以便您能加载博客类别、历史和其他信息,然后再在加载信息(并更新缓存)时或者在更新数据(同样也要更新缓存)时使用。

使用的何种具体的命名系统特定于应用程序,但通常可以使用一种与现有应用程序类似的结构,并且这种结构很可能基于某种惟一识别符。当从数据库拉出信息或在整理信息集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以 blog post 为例,可以在一个具有键 category-list 的项中存储类别列表。与此 post ID 对应的单个 post,比如
blogpost-29 相关的值都可以使用,而该项的注释则可以存储在 blogcomments-29内,其中 29 就是这个 blog post 的
ID。这样一来, 您就可以将各种各样的信息存储在缓存内,使用不同的前缀来标识这些信息。

memcached 键/值存储的简便性(以及安全性的缺乏)意味着如果您想要在使用同一个 memcached
服务器的同时支持多个应用程序,那么就可以考虑使用其他格式的量词来标识数据属于某种特定的应用程序。比如,可以添加像 blogapp:blogpost-29
这样的应用程序前缀。这些键是没有格式的,所以可以使用任何字符串作为键的名称。

在存储值的方面,应该确保存储在缓存内的信息适合于您的应用程序。比如,对于这个博客系统,您可能想要存储被博客应用程序使用的对象以便格式化博客信息,而不是原始的
HTML。如果同一个基础结构用在应用程序内的多个地方,这一点更具实用性。

大多数语言的接口,包括 Java™、Perl、PHP 等,都能串行化语言对象以便存储在 memcached
内。这就让您可以存储并随后从内存存储恢复全部对象,而不是在您的应用程序内手动重构它们。
很多对象,或它们使用的结构,都基于某种散列或数组结构。对于跨语言的环境,比如在 JSP 环境和 JavaScript
环境间共享相同信息,可以使用一种架构中立的格式,比如 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JSON) 甚或 XML。

六、填充并使用memcached

作为一种开源产品以及一种最初开发用来工作于现有开源环境内的产品,memcached 受大量环境和平台支持。与 memcached
服务器通信的接口有很多,并常常具有针对所有语言的多个实现。参见参考资料 以获得常用的库和工具箱。

要列出所有受支持的接口和环境不太可能,但它们均支持 memcached 协议提供的基础
API。这些描述已经被简化并应用在不同语言的上下文内,在这些语言中,使用不同的值可指示错误。主要的函数有:

get(key) — 从存储了特定键的 memcached 获得信息。 如果键不存在,就返回错误。

set(key, value [, expiry]) —
使用缓存内的标识符键存储这个特定的值。如果键已经存在,那么它就会被更新。期满时间的单位为秒,并且如果值小于 30 天
(30*24*60*60),那么就用作相对时间,如果值大于 30 天,那么就用作绝对时间 (epoch)。

add(key, value [, expiry]) —
如果键不存在就将这个键添加到缓存内,如果键已经存在就返回错误。如果您想要显式地添加一个新键而又不会因它已经存在而更新它,那么这个函数将十分有用。

replace(key, value [, expiry]) — 更新此特定键的值,如果键不存在就返回一个错误。

delete(key [, time]) —
从缓存中删除此键/值对。如果您提供一个时间,那么添加具有此键的一个新值就会被阻塞这个特定的时期。超时让您可以确保此值总是可以重新读取自您的数据中心。

incr(key [, value]) — 为特定的键增 1 或特定的值。只适用于数值。

decr(key [, value]) — 为特定的键减 1 或特定的值,只适用于数值。

flush_all — 让缓存内的所有当前条目无效(或到期失效)。

比如,在 Perl 内,基本 set 操作可以如清单 1 所示的那样处理。

清单 1. Perl 内的基本 set 操作

use Cache::Memcached;

my $cache = new Cache::Memcached {

'servers' => [

'localhost:11211',

],

};

$cache->set('mykey', 'myvalue');

Ruby 内的相同的基本操作如清单 2 所示。

清单 2. Ruby 内的基本 set 操作

require 'memcache'

memc = MemCache::new '192.168.0.100:11211'

memc["mykey"] = "myvalue"

在两个例子中可以看到相同的基本结构:设置 memcached 服务器,然后分配或设置值。其他的接口也可用,包括适合于 Java
技术的那些接口,让您可以在 WebSphere 应用程序内使用 memcached。memcached 接口类允许将 Java 对象直接序列化到
memcached 以便于存储和加载复杂的结构。当在像 WebSphere 这样的环境内进行部署时,有两个事情非常重要:服务的弹性(在 memcached
不可用时如何做)以及如何提高缓存存储量来改进在使用多个应用程序服务器或在使用像 WebSphere eXtreme Scale
这样的环境时的性能。我们接下来就来看看这两个问题。

七、弹性和可用性

有关 memcached
最常见的一个问题是:“若缓存不可用了,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正如之前章节中明示的,缓存内的信息不应该成为信息的的惟一资源。必须要能够从其他位置加载存储在缓存内的数据。

虽然,无法从缓存访问信息将会减缓应用程序的性能,但它不应该阻止应用程序的运转。可能会发生这样几个场景:

如果 memcached 服务宕掉,应用程序应该回退到从原始数据源加载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显示所需的格式化。此应用程序还应继续尝试在 memcached
内加载和存储信息。

一旦 memcached
服务器恢复可用,应用程序就应该自动尝试存储数据。没有必要强制重载已缓存了的数据,可以使用标准的访问来用信息加载和填充缓存。最终,缓存将会被最常用的数据重新填充。

再次重申,memcached 是信息的缓存但并非惟一的数据源。memcached 服务器不可用不应该是应用程序的终结,虽然这意味着在
memcached 服务器恢复正常之前性能会有所降低。实际上,memcached
服务器相对简单,并且虽然不是绝对无故障的,但它的简单性的结果就是它很少会出错。

八、分配缓存

memcached 服务器只是网络上针对一些键存储值的一个缓存。如果有多台机器,那么很自然地会想要在所有多余机器上设置一个 memcached
的实例来提供一个超大的联网 RAM 缓存存储。

有了这个想法后,还有一种想当然是需要使用某种分配或复制机制来在机器之间复制键/值对。这种方式的问题是如果这么做反而会减少可用的 RAM
缓存,而不是增加。如图 6 所示,可以看出这里有三个应用程序服务器,每个服务器都可以访问一个 memcached 实例。

图6.多重memcached实例的不正确使用

尽管每个 memcached 实例都是 1 GB 的大小(产生 3 GB 的 RAM 缓存),但如果每个应用程序服务器只有其自己的缓存(或者在
memcached 之间存在着数据的复制),那么整个安装也仍只能有 1 GB 的缓存在每个实例间复制。

由于 memcached 通过一个网络接口提供信息,因此单个的客户机可以从它所能访问的任何一个 memcached
实例访问数据。如果数据没有跨每个实例被复制,那么最终在每个应用程序服务器上,就可以有 3 GB 的 RAM 缓存可用,如图 7 所示。

图7.多重memcached实例的正确使用

这个方法的问题是选择哪个服务器来储存键/值对,以及当想要重新获得一个值时,如何决定要与哪个 memcached
服务器对话。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忽略复杂的东西,比如查找表,或是寄望 memcached 服务器来为您处理这个过程。而 memcached
客户机则必须要力求简单。

memcached 客户机不必决定此信息,它只需对在存储信息时指定的键使用一个简单的散列算法。当想要从一列 memcached
服务器存储或获取信息时,memcached 客户机就会用一个一致的散列算法从这个键获取一个数值。举个例子,键 mykey 被转换成数值 23875
。是保存还是获取信息无关紧要,这个键将总是被用作惟一标识符来从 memcached 服务器加载,因此在本例中,“mykey” 散列转化后对应的值总是
23875。

如果有两个服务器,那么 memcached 客户机将对这个数值进行一个简单的运算(例如,系数)来决定它应将此值存储在第一个还是第二个配置了的
memcached 实例上。

当存储一个值时,客户机会从这个键确定出散列值以及它原来存储在哪个服务器上。当获取一个值时,客户机会从这个键确定出相同的散列值并会选择相同的服务器来获取信息。

如果在每个应用程序服务器上使用的是相同的服务器列表(并且顺序相同),那么当需要保存或检索同一个键时,每个应用程序服务器都将选择同一个
服务器。现在,在这个例子中,有 3GB 的 memcached 空间可以共享,而不是同一个 1 GB
的空间的复制,这就带来了更多的可用缓存,并很有可能会提高有多个用户情况下的应用程序的性能。

九、如何能不使用memcached?

尽管 memcached 很简单,但 memcached 实例有时候还是会被不正确地使用。

memcached不是一个数据库

最常见的 memcached 误用就是把它用作一个数据存储,而不是一个缓存。memcached
的首要目的就是加快数据的响应时间,否则数据从其他数据源构建或恢复需要很长时间。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从一个数据库中恢复信息,特别是在信息显示给用户前
需要对信息进行格式化或处理的时候。Memcached 被设计用来将信息存储在内存中以避免每次在数据需要恢复时重复执行相同的任务。

切不可将 memcached 用作运行应用程序所需信息的惟一信息源;数据应总是可以从其他信息源获取。此外,要记住 memcached
只是一个键/值的存储。不能在数据上执行查询,或者对内容进行迭代来提取信息。应该使用它来存储数据块或对象以备批量使用。

不要缓存数据库行或文件

虽然可以使用 memcached
存储加载自数据库的数据行,但这实际上是查询缓存,并且大多数数据库都提供各自的查询缓存的机制。其他的对象,比如文件系统的图像或文件的情况与此相同。很多应用程序和
web 服务器针对此类工作已经有了一些很好的解决方案。

如果在加载和格式化后,使用它来存储全部信息块,就可以从 memcached
获得更多的实用工具和性能上的改善。仍以我们的博客站点为例,存储信息的最佳点是在将博客类别格式化为对象,甚至是在格式化成 HTML 后。博客页面的构造可通过从
memcached 加载各个组件(比如 blog post、category list、post history 等)并将完成的 HTML
写回至客户机实现。

memcached并不安全

为了确保最佳性能,memcached 并未提供任何形式的安全性,没有身份验证,也没有加密。这意味着对 memcached
服务器的访问应该这么处理:一是通过将它们放到应用程序部署环境相同的私有侧,二是如果安全性是必须的,那么就使用 UNIX® socket
并只允许当前主机上的应用程序访问此 memcached 服务器。

这多少牺牲了一些灵活性和弹性,以及跨网络上的多台机器共享 RAM 缓存的能力,但这是在目前的情况下确保 memcached
数据安全性的惟一一种解决方案。

十、不要限制自己

除了不应该使用 memcached 实例的情况外,memcached 的灵活性不应忽视。由于 memcached
与应用程序处于相同的架构水平,所以很容易集成并连接到它。并且更改应用程序以便利用 memcached 也并不复杂。此外,由于 memcached
只是一个缓存,所以在出现问题时它不会停止应用程序的执行。如果使用正确的话,它所做的是减轻其余服务器基础设施的负载(减少对数据库和数据源的读操
作),这意味着无需更多的硬件就可以支持更多的客户机。

但请记住,它仅仅是个缓存!

结束语

在本文中,我们了解了 memcached 以及如何最佳地使用它。我们看到了信息如何存储、如何选择合理的键以及如何选择要存储的信息。我们还讨论了所有
memcached 用户都要遇到的一些关键的部署问题,包括多服务器的使用、当 memcached 实例消亡时该怎么做,以及(也许最为重要的)在哪些情况下不能使用
memcached。

作为一种开源的应用程序并且是目的简单而直白的应用程序,memcached 的功能和实用性均来自于这种简单性。通过为信息提供巨大的 RAM
存储空间、让它在网络上可用,然后再让它可通过各种不同的接口和语言访问到,memcached 可被集成到多种多样的安装和环境中。

⑷ memcached和redis有什么用 如果vps只安装nginx和php,不安装mysql需要用memcached和redis吗。

memcache redis 虽然也是数据库 但和mysql的作用不一样 这两种是属于key value类型的 多用于缓存使用 memcache使用内存缓存数据 redis可使用内存或硬盘 可根据自己的业务要求选择数据库

⑸ windows下 php memcached 设置最大内存

工具:
memcached-1.2.6-win32-bin.zip MemCached服务端程序(for win)
Memcached Manager win下的MemCached管理工具
安装配置MemCached服务端
下载memcached-1.2.6-win32-bin.zip ,解压后得到memcached.exe,就是memcached的主程序了。比如我们放到MemCached服务器下的C:\Program Files\MemCacheD下
下载安装Memcached Manager ,通过这个来管理memcached的服务端。
打开MemCacheD Manager,点击 add Server,填写服务器信息。我这里直接在本地安装了memcached。如图,填完后点击apply,成功的话右侧会出现服务器。
点击Add Instance添加memcached实例。这里有一些配置信息。Ip,端口,内存等等,不解释了。点击apply后会提示你是否现在启动,我们这里选是
成功后发现右侧已经有实例了,到此服务端配置完毕。
二、php安装Memcached模块支持
1、下载php_memcache.dll模块,
你可以从http://downloads.php.net/pierre/找到对应的版本,
php5.3对应php_memcache-2.2.6-5.3-vc9-x86.zip
将php_memcache.dll放到php\ext目录下,
2、修改php.ini来加入扩展,并并重启apache服务器
在php.ini加入一行引用扩展,代码如下:
extension=php_memcache.dll
接着在 php.ini 文件里加上:
[Memcache]
memcache.allow_failover = 1
memcache.max_failover_attempts=20
memcache.chunk_size =8192
memcache.default_port = 11211
最好就放在刚才写 "extension=php_memcache.dll" 的下面。(这是默认的一些配置),重启apache服务器,
然后查看一下phpinfo,如果有memcache,那么就说明安装成功!
测试windows下的Memcached
测试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php
$mem = new Memcache;
$mem->connect("127.0.0.1", 11211);
$mem->set('key', 'Hello Memcached!', 0, 60);
$val = $mem->get('key');
echo $val;
?>
复制代码

⑹ php面试题 memcache和redis的区别

Redis与Memcached的区别

传统MySQL+ Memcached架构遇到的问题

实际MySQL是适合进行海量数据存储的,通过Memcached将热点数据加载到cache,加速访问,很多公司都曾经使用过这样的架构,但随着业务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和访问量的持续增长,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

1.MySQL需要不断进行拆库拆表,Memcached也需不断跟着扩容,扩容和维护工作占据大量开发时间。

2.Memcached与MySQL数据库数据一致性问题。

3.Memcached数据命中率低或down机,大量访问直接穿透到DB,MySQL无法支撑。

4.跨机房cache同步问题。

众多NoSQL百花齐放,如何选择

最近几年,业界不断涌现出很多各种各样的NoSQL产品,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地使用好这些产品,最大化地发挥其长处,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的
问题,实际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了解这些产品的定位,并且了解到每款产品的tradeoffs,在实际应用中做到扬长避短,总体上这些NoSQL主要用于解
决以下几种问题

1.少量数据存储,高速读写访问。此类产品通过数据全部in-momery 的方式来保证高速访问,同时提供数据落地的功能,实际这正是Redis最主要的适用场景。

2.海量数据存储,分布式系统支持,数据一致性保证,方便的集群节点添加/删除。

3.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dynamo和bigtable 2篇论文所阐述的思路。前者是一个完全无中心的设计,节点之间通过gossip方式传递集群信息,数据保证最终一致性,后者是一个中心化的方案设计,通过类似一个分布式锁服务来保证强一致性,数据写入先写内存和redo log,然后定期compat归并到磁盘上,将随机写优化为顺序写,提高写入性能。

4.Schema free,auto-sharding等。比如目前常见的一些文档数据库都是支持schema-free的,直接存储json格式数据,并且支持auto-sharding等功能,比如mongodb。

面对这些不同类型的NoSQL产品,我们需要根据我们的业务场景选择最合适的产品。

Redis适用场景,如何正确的使用

前面已经分析过,Redis最适合所有数据in-momory的场景,虽然Redis也提供持久化功能,但实际更多的是一个disk-
backed的功能,跟传统意义上的持久化有比较大的差别,那么可能大家就会有疑问,似乎Redis更像一个加强版的Memcached,那么何时使用
Memcached,何时使用Redis呢?

如果简单地比较Redis与Memcached的区别,大多数都会得到以下观点:

1 Redis不仅仅支持简单的k/v类型的数据,同时还提供list,set,zset,hash等数据结构的存储。

2 Redis支持数据的备份,即master-slave模式的数据备份。

3 Redis支持数据的持久化,可以将内存中的数据保持在磁盘中,重启的时候可以再次加载进行使用。

抛开这些,可以深入到Redis内部构造去观察更加本质的区别,理解Redis的设计。


Redis中,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一直存储在内存中的。这是和Memcached相比一个最大的区别。Redis只会缓存所有的
key的信息,如果Redis发现内存的使用量超过了某一个阀值,将触发swap的操作,Redis根据“swappability =
age*log(size_in_memory)”计
算出哪些key对应的value需要swap到磁盘。然后再将这些key对应的value持久化到磁盘中,同时在内存中清除。这种特性使得Redis可以

保持超过其机器本身内存大小的数据。当然,机器本身的内存必须要能够保持所有的key,毕竟这些数据是不会进行swap操作的。同时由于Redis将内存

中的数据swap到磁盘中的时候,提供服务的主线程和进行swap操作的子线程会共享这部分内存,所以如果更新需要swap的数据,Redis将阻塞这个
操作,直到子线程完成swap操作后才可以进行修改。

使用Redis特有内存模型前后的情况对比:
VM off: 300k keys, 4096 bytes values: 1.3G used
VM on: 300k keys, 4096 bytes values: 73M used
VM off: 1 million keys, 256 bytes values: 430.12M used
VM on: 1 million keys, 256 bytes values: 160.09M used
VM on: 1 million keys, values as large as you want, still: 160.09M used



从Redis中读取数据的时候,如果读取的key对应的value不在内存中,那么Redis就需要从swap文件中加载相应数据,然后再返回给请求方。

这里就存在一个I/O线程池的问题。在默认的情况下,Redis会出现阻塞,即完成所有的swap文件加载后才会相应。这种策略在客户端的数量较小,进行

批量操作的时候比较合适。但是如果将Redis应用在一个大型的网站应用程序中,这显然是无法满足大并发的情况的。所以Redis运行我们设置I/O线程
池的大小,对需要从swap文件中加载相应数据的读取请求进行并发操作,减少阻塞的时间。

如果希望在海量数据的环境中使用好Redis,我相信理解Redis的内存设计和阻塞的情况是不可缺少的。

补充的知识点:

memcached和redis的比较

1 网络IO模型

Memcached是多线程,非阻塞IO复用的网络模型,分为监听主线程和worker子线程,监听线程监听网络连接,接受请求后,将连接描述
字pipe 传递给worker线程,进行读写IO, 网络层使用libevent封装的事件库,多线程模型可以发挥多核作用,但是引入了cache
coherency和锁的问题,比如,Memcached最常用的stats
命令,实际Memcached所有操作都要对这个全局变量加锁,进行计数等工作,带来了性能损耗。

(Memcached网络IO模型)

Redis使用单线程的IO复用模型,自己封装了一个简单的AeEvent事件处理框架,主要实现了epoll、kqueue和select,
对于单纯只有IO操作来说,单线程可以将速度优势发挥到最大,但是Redis也提供了一些简单的计算功能,比如排序、聚合等,对于这些操作,单线程模型实
际会严重影响整体吞吐量,CPU计算过程中,整个IO调度都是被阻塞住的。

2.内存管理方面

Memcached使用预分配的内存池的方式,使用slab和大小不同的chunk来管理内存,Item根据大小选择合适的chunk存储,内
存池的方式可以省去申请/释放内存的开销,并且能减小内存碎片产生,但这种方式也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空间浪费,并且在内存仍然有很大空间时,新的数据也可
能会被剔除,原因可以参考Timyang的文章:http://timyang.net/data/Memcached-lru-evictions/

Redis使用现场申请内存的方式来存储数据,并且很少使用free-list等方式来优化内存分配,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内存碎片,Redis
跟据存储命令参数,会把带过期时间的数据单独存放在一起,并把它们称为临时数据,非临时数据是永远不会被剔除的,即便物理内存不够,导致swap也不会剔
除任何非临时数据(但会尝试剔除部分临时数据),这点上Redis更适合作为存储而不是cache。

3.数据一致性问题

Memcached提供了cas命令,可以保证多个并发访问操作同一份数据的一致性问题。 Redis没有提供cas 命令,并不能保证这点,不过Redis提供了事务的功能,可以保证一串 命令的原子性,中间不会被任何操作打断。

4.存储方式及其它方面

Memcached基本只支持简单的key-value存储,不支持枚举,不支持持久化和复制等功能

Redis除key/value之外,还支持list,set,sorted set,hash等众多数据结构,提供了KEYS

进行枚举操作,但不能在线上使用,如果需要枚举线上数据,Redis提供了工具可以直接扫描其mp文件,枚举出所有数据,Redis还同时提供了持久化和复制等功能。

5.关于不同语言的客户端支持

在不同语言的客户端方面,Memcached和Redis都有丰富的第三方客户端可供选择,不过因为Memcached发展的时间更久一些,目
前看在客户端支持方面,Memcached的很多客户端更加成熟稳定,而Redis由于其协议本身就比Memcached复杂,加上作者不断增加新的功能
等,对应第三方客户端跟进速度可能会赶不上,有时可能需要自己在第三方客户端基础上做些修改才能更好的使用。

根据以上比较不难看出,当我们不希望数据被踢出,或者需要除key/value之外的更多数据类型时,或者需要落地功能时,使用Redis比使用Memcached更合适。

关于Redis的一些周边功能

Redis除了作为存储之外还提供了一些其它方面的功能,比如聚合计算、pubsub、scripting等,对于此类功能需要了解其实现原
理,清楚地了解到它的局限性后,才能正确的使用,比如pubsub功能,这个实际是没有任何持久化支持的,消费方连接闪断或重连之间过来的消息是会全部丢
失的,又比如聚合计算和scripting等功能受Redis单线程模型所限,是不可能达到很高的吞吐量的,需要谨慎使用。

总的来说Redis作者是一位非常勤奋的开发者,可以经常看到作者在尝试着各种不同的新鲜想法和思路,针对这些方面的功能就要求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后再使用。

总结:

1.Redis使用最佳方式是全部数据in-memory。

2.Redis更多场景是作为Memcached的替代者来使用。

3.当需要除key/value之外的更多数据类型支持时,使用Redis更合适。

4.当存储的数据不能被剔除时,使用Redis更合适。

谈谈Memcached与Redis(一)

1. Memcached简介

Memcached是以LiveJurnal旗下Danga Interactive公司的Bard
Fitzpatric为首开发的高性能分布式内存缓存服务器。其本质上就是一个内存key-value数据库,但是不支持数据的持久化,服务器关闭之后数
据全部丢失。Memcached使用C语言开发,在大多数像Linux、BSD和Solaris等POSIX系统上,只要安装了libevent即可使
用。在Windows下,它也有一个可用的非官方版本(http://code.jellycan.com/memcached/)。Memcached
的客户端软件实现非常多,包括C/C++, PHP, Java, Python, Ruby, Perl, Erlang,
Lua等。当前Memcached使用广泛,除了LiveJournal以外还有Wikipedia、Flickr、Twitter、Youtube和
WordPress等。

在Window系统下,Memcached的安装非常方便,只需从以上给出的地址下载可执行软件然后运行memcached.exe –d
install即可完成安装。在Linux等系统下,我们首先需要安装libevent,然后从获取源码,make && make
install即可。默认情况下,Memcached的服务器启动程序会安装到/usr/local/bin目录下。在启动Memcached时,我们可
以为其配置不同的启动参数。

1.1 Memcache配置

Memcached服务器在启动时需要对关键的参数进行配置,下面我们就看一看Memcached在启动时需要设定哪些关键参数以及这些参数的作用。

1)-p <num> Memcached的TCP监听端口,缺省配置为11211;

2)-U <num> Memcached的UDP监听端口,缺省配置为11211,为0时表示关闭UDP监听;

3)-s <file> Memcached监听的UNIX套接字路径;

4)-a <mask> 访问UNIX套接字的八进制掩码,缺省配置为0700;

5)-l <addr> 监听的服务器IP地址,默认为所有网卡;

6)-d 为Memcached服务器启动守护进程;

7)-r 最大core文件大小;

8)-u <username> 运行Memcached的用户,如果当前为root的话需要使用此参数指定用户;

9)-m <num> 分配给Memcached使用的内存数量,单位是MB;

10)-M 指示Memcached在内存用光的时候返回错误而不是使用LRU算法移除数据记录;

11)-c <num> 最大并发连数,缺省配置为1024;

12)-v –vv –vvv 设定服务器端打印的消息的详细程度,其中-v仅打印错误和警告信息,-vv在-v的基础上还会打印客户端的命令和相应,-vvv在-vv的基础上还会打印内存状态转换信息;

13)-f <factor> 用于设置chunk大小的递增因子;

14)-n <bytes> 最小的chunk大小,缺省配置为48个字节;

15)-t <num> Memcached服务器使用的线程数,缺省配置为4个;

16)-L 尝试使用大内存页;

17)-R 每个事件的最大请求数,缺省配置为20个;

18)-C 禁用CAS,CAS模式会带来8个字节的冗余;

2. Redis简介

Redis是一个开源的key-value存储系统。与Memcached类似,Redis将大部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支持的数据类型包括:字
符串、哈希表、链表、集合、有序集合以及基于这些数据类型的相关操作。Redis使用C语言开发,在大多数像Linux、BSD和Solaris等
POSIX系统上无需任何外部依赖就可以使用。Redis支持的客户端语言也非常丰富,常用的计算机语言如C、C#、C++、Object-C、PHP、
Python、Java、Perl、Lua、Erlang等均有可用的客户端来访问Redis服务器。当前Redis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国内像新浪、淘
宝,国外像Flickr、Github等均在使用Redis的缓存服务。

Redis的安装非常方便,只需从http://redis.io/download获取源码,然后make && make

install即可。默认情况下,Redis的服务器启动程序和客户端程序会安装到/usr/local/bin目录下。在启动Redis服务器时,我们
需要为其指定一个配置文件,缺省情况下配置文件在Redis的源码目录下,文件名为redis.conf。

⑺ centos 7 下 怎么设置nginx php mysql memcached redis 开机启动

直接用lnmp吧,这些都可以给搞定,只需一个一键包~
lnmp.org你值得拥有

⑻ php面试题 memcache和redis的区别

Redis与Memcached的区别传统MySQL+ Memcached架构遇到的问题实际MySQL是适合进行海量数据存储的,通过Memcached将热点数据加载到cache,加速访问,很多公司都曾经使用过这样的架构,但随着业务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和访问量的持续增长,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1.MySQL需要不断进行拆库拆表,Memcached也需不断跟着扩容,扩容和维护工作占据大量开发时间。2.Memcached与MySQL数据库数据一致性问题。3.Memcached数据命中率低或down机,大量访问直接穿透到DB,MySQL无法支撑。4.跨机房cache同步问题。众多NoSQL百花齐放,如何选择最近几年,业界不断涌现出很多各种各样的NoSQL产品,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地使用好这些产品,最大化地发挥其长处,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实际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了解这些产品的定位,并且了解到每款产品的tradeoffs,在实际应用中做到扬长避短,总体上这些NoSQL主要用于解决以下几种问题1.少量数据存储,高速读写访问。此类产品通过数据全部in-momery 的方式来保证高速访问,同时提供数据落地的功能,实际这正是Redis最主要的适用场景。2.海量数据存储,分布式系统支持,数据一致性保证,方便的集群节点添加/删除。3.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dynamo和bigtable 2篇论文所阐述的思路。前者是一个完全无中心的设计,节点之间通过gossip方式传递集群信息,数据保证最终一致性,后者是一个中心化的方案设计,通过类似一个分布式锁服务来保证强一致性,数据写入先写内存和redo log,然后定期compat归并到磁盘上,将随机写优化为顺序写,提高写入性能。4.Schema free,auto-sharding等。比如目前常见的一些文档数据库都是支持schema-free的,直接存储json格式数据,并且支持auto-sharding等功能,比如mongodb。面对这些不同类型的NoSQL产品,我们需要根据我们的业务场景选择最合适的产品。Redis适用场景,如何正确的使用前面已经分析过,Redis最适合所有数据in-momory的场景,虽然Redis也提供持久化功能,但实际更多的是一个disk-backed的功能,跟传统意义上的持久化有比较大的差别,那么可能大家就会有疑问,似乎Redis更像一个加强版的Memcached,那么何时使用Memcached,何时使用Redis呢?如果简单地比较Redis与Memcached的区别,大多数都会得到以下观点:1 Redis不仅仅支持简单的k/v类型的数据,同时还提供list,set,zset,hash等数据结构的存储。2 Redis支持数据的备份,即master-slave模式的数据备份。3 Redis支持数据的持久化,可以将内存中的数据保持在磁盘中,重启的时候可以再次加载进行使用。抛开这些,可以深入到Redis内部构造去观察更加本质的区别,理解Redis的设计。在Redis中,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一直存储在内存中的。这是和Memcached相比一个最大的区别。Redis只会缓存所有的 key的信息,如果Redis发现内存的使用量超过了某一个阀值,将触发swap的操作,Redis根据“swappability = age*log(size_in_memory)”计 算出哪些key对应的value需要swap到磁盘。然后再将这些key对应的value持久化到磁盘中,同时在内存中清除。这种特性使得Redis可以 保持超过其机器本身内存大小的数据。当然,机器本身的内存必须要能够保持所有的key,毕竟这些数据是不会进行swap操作的。同时由于Redis将内存 中的数据swap到磁盘中的时候,提供服务的主线程和进行swap操作的子线程会共享这部分内存,所以如果更新需要swap的数据,Redis将阻塞这个 操作,直到子线程完成swap操作后才可以进行修改。使用Redis特有内存模型前后的情况对比:VM off: 300k keys, 4096 bytes values: 1.3G usedVM on: 300k keys, 4096 bytes values: 73M usedVM off: 1 million keys, 256 bytes values: 430.12M usedVM on: 1 million keys, 256 bytes values: 160.09M usedVM on: 1 million keys, values as large as you want, still: 160.09M used当 从Redis中读取数据的时候,如果读取的key对应的value不在内存中,那么Redis就需要从swap文件中加载相应数据,然后再返回给请求方。 这里就存在一个I/O线程池的问题。在默认的情况下,Redis会出现阻塞,即完成所有的swap文件加载后才会相应。这种策略在客户端的数量较小,进行 批量操作的时候比较合适。但是如果将Redis应用在一个大型的网站应用程序中,这显然是无法满足大并发的情况的。所以Redis运行我们设置I/O线程 池的大小,对需要从swap文件中加载相应数据的读取请求进行并发操作,减少阻塞的时间。如果希望在海量数据的环境中使用好Redis,我相信理解Redis的内存设计和阻塞的情况是不可缺少的。补充的知识点:memcached和redis的比较1 网络IO模型Memcached是多线程,非阻塞IO复用的网络模型,分为监听主线程和worker子线程,监听线程监听网络连接,接受请求后,将连接描述字pipe 传递给worker线程,进行读写IO, 网络层使用libevent封装的事件库,多线程模型可以发挥多核作用,但是引入了cache coherency和锁的问题,比如,Memcached最常用的stats 命令,实际Memcached所有操作都要对这个全局变量加锁,进行计数等工作,带来了性能损耗。(Memcached网络IO模型)Redis使用单线程的IO复用模型,自己封装了一个简单的AeEvent事件处理框架,主要实现了epoll、kqueue和select,对于单纯只有IO操作来说,单线程可以将速度优势发挥到最大,但是Redis也提供了一些简单的计算功能,比如排序、聚合等,对于这些操作,单线程模型实际会严重影响整体吞吐量,CPU计算过程中,整个IO调度都是被阻塞住的。2.内存管理方面Memcached使用预分配的内存池的方式,使用slab和大小不同的chunk来管理内存,Item根据大小选择合适的chunk存储,内存池的方式可以省去申请/释放内存的开销,并且能减小内存碎片产生,但这种方式也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空间浪费,并且在内存仍然有很大空间时,新的数据也可能会被剔除,原因可以参考Timyang的文章:/memcached/)。Memcached的客户端软件实现非常多,包括C/C++, PHP, Java, Python, Ruby, Perl, Erlang, Lua等。当前Memcached使用广泛,除了LiveJournal以外还有Wikipedia、Flickr、Twitter、Youtube和WordPress等。在Window系统下,Memcached的安装非常方便,只需从以上给出的地址下载可执行软件然后运行memcached.exe –d install即可完成安装。在Linux等系统下,我们首先需要安装libevent,然后从获取源码,make && make install即可。默认情况下,Memcached的服务器启动程序会安装到/usr/local/bin目录下。在启动Memcached时,我们可以为其配置不同的启动参数。1.1 Memcache配置Memcached服务器在启动时需要对关键的参数进行配置,下面我们就看一看Memcached在启动时需要设定哪些关键参数以及这些参数的作用。1)-p Memcached的TCP监听端口,缺省配置为11211;2)-U Memcached的UDP监听端口,缺省配置为11211,为0时表示关闭UDP监听;3)-s Memcached监听的UNIX套接字路径;4)-a 访问UNIX套接字的八进制掩码,缺省配置为0700;5)-l 监听的服务器IP地址,默认为所有网卡;6)-d 为Memcached服务器启动守护进程;7)-r 最大core文件大小;8)-u 运行Memcached的用户,如果当前为root的话需要使用此参数指定用户;9)-m 分配给Memcached使用的内存数量,单位是MB;10)-M 指示Memcached在内存用光的时候返回错误而不是使用LRU算法移除数据记录;11)-c 最大并发连数,缺省配置为1024;12)-v –vv –vvv 设定服务器端打印的消息的详细程度,其中-v仅打印错误和警告信息,-vv在-v的基础上还会打印客户端的命令和相应,-vvv在-vv的基础上还会打印内存状态转换信息;13)-f 用于设置chunk大小的递增因子;14)-n 最小的chunk大小,缺省配置为48个字节;15)-t Memcached服务器使用的线程数,缺省配置为4个;16)-L 尝试使用大内存页;17)-R 每个事件的最大请求数,缺省配置为20个;18)-C 禁用CAS,CAS模式会带来8个字节的冗余;2. Redis简介Redis是一个开源的key-value存储系统。与Memcached类似,Redis将大部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支持的数据类型包括:字符串、哈希表、链表、集合、有序集合以及基于这些数据类型的相关操作。Redis使用C语言开发,在大多数像Linux、BSD和Solaris等POSIX系统上无需任何外部依赖就可以使用。Redis支持的客户端语言也非常丰富,常用的计算机语言如C、C#、C++、Object-C、PHP、Python、Java、Perl、Lua、Erlang等均有可用的客户端来访问Redis服务器。当前Redis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国内像新浪、淘宝,国外像Flickr、Github等均在使用Redis的缓存服务。Redis的安装非常方便,只需从bin目录下。在启动Redis服务器时,我们需要为其指定一个配置文件,缺省情况下配置文件在Redis的源码目录下,文件名为redis.conf。php面试题 memcache和redis的区别

⑼ php+mysql可以处理亿级的数据吗

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效率上就有问题了,这么大量的数据一般不会放一张表里面,都会考虑分表,然后考虑索引、数据库主从、服务器配置等,提高查询效率php+mysql可以处理亿级的数据吗

⑽ 昆明电脑培训学校告诉你Php学习从入门到精通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呢

PHP,即“PHP:HypertextPreprocessor”,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开源通用脚本语言,尤其适用于Web开发并可嵌入HTML中去。它的语法利用了C、和Perl,易于学习。那么昆明电脑培训http://www.kmbdqn.cn/介绍Php学习从入门到精通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呢?



从学习Php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扫盲。了解什么是B/S模式,原理上知道从浏览器输入一个url是如何获取到信息的流程。熟悉html,能快速地用div+css写出静态页面,熟悉js,掌握jquery。


第二阶段:PHP基础语法。掌握基本的语法,弄明白什么是变量、常量、数据类型、熟悉常用的函数。PHP的函数库特别丰富,不可能全部都记住,但至少要将手册上的常用函数都练习过几遍,以后需要用到时才有印象。


第三阶段:数据库,WEB服务器的学习。PHP的最佳搭档是:Mysql(数据库),Apache(web服务器),对于Apache,平时操作得比较少,懂得其配置即可。而Mysql则特别重要。初期懂得如何用PHP操作Mysql进行增删改查,了解常用的Mysql优化原则,能使用PHP+Mysql写出简单的留言板页面。


第四阶段:PHP深化。掌握Ajax异步传输,学习面向对象,学习MVC框架并掌握流行的PHP框架,如Yii框架,国内的ThinkPHP框架,形成良好的编码习惯。能快速用框架开发网站。


第五阶段:大型网站的优化技术:如页面静态化,Memcached缓存技术,MySql数据库深度优化等。


以上五个阶段仅是PHP初级到中级的水平,距离高级水平(充当WEB架构师)还有较远的路要走。所以你就要选择一家专业的Php培训机构,可逆帮你事半功倍!


阅读全文

与phpmemcachedmysql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android天气apijson 浏览:982
为什么创建id会出现服务器错误 浏览:835
代码中有不必编译的单词吗 浏览:563
钩子与数据库编程 浏览:563
安卓光遇录歌怎么设置 浏览:485
虚拟机怎么和云服务器搭建集群 浏览:896
python倒计时代码turtle 浏览:491
cad命令mv 浏览:928
nexus7一代androidl 浏览:306
linux使用静态库编译过程 浏览:103
android平滑滚动效果 浏览:841
什么是编译器指令 浏览:219
微控制器逻辑命令使用什么总线 浏览:887
程序员在学校里是学什么的 浏览:604
oraclejava数据类型 浏览:890
程序员考注册会计师 浏览:957
怎么使用access的命令按钮 浏览:899
有点钱app在哪里下载 浏览:832
博途v15解压后无法安装 浏览:205
什么是根服务器主机 浏览: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