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编程语言 > java堆和栈方法区

java堆和栈方法区

发布时间:2022-10-19 16:15:58

java中的,堆,栈,还有方法区都是用来放什么的

栈里存放的是值类型(int、float等)的值和引用类型(String、你自己创建的类对象等)在堆中的地址;堆中存放引用类u型的值,如果堆中某个值的地址在栈中没有被指向,他就会被GC回收。

方法区存储所有的类和静态变量。

❷ Java方法区和堆分别储存什么

静态变量、常量在方法区,所有方法,包括静态和非静态的,也在方法区。堆储存对象、数组、非静态变量。

❸ 如何理解Java虚拟机栈

堆是堆(heap),栈是栈(stack),堆栈是栈。

栈中分配的是基本类型和自定义对象的引用。

堆中分配的是对象,也就是new出来的东西。 被所有线程共享。

方法区/静态区 存放的是类信息和static变量、常量。 被所有线程共享。

也可以这么理解:堆是用来存放对象的,栈是用来运行程序的。

堆:java的垃圾回收器会自动的回收这些不用的数据。缺点是由于要动态的分配内存,存储效率会比较的慢。

栈:栈的优势是存取效率比较快,仅次于寄存器,栈数据可以共享。但缺点是栈中的数据大小和生存期的固定的,缺乏灵活性。

一般每个方法的调用都会独立有一个栈来保存对象的引用变量,在方法返回后,栈会清空,当在一段代码块定义一个变量时,Java就在栈中为这个变量分配内存空间,当超过变量的作用域后,Java会自动释放掉为该变量所分配的内存空间,该内存空间可以立即被另作他用。

以32位地址操作系统为例,一个进程可拥有的虚拟内存地址范围为0-2^32。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留给kernel使用(kernel virtual memory),剩下的是进程本身使用, 即图中的process virtual memory。

一个程序本质上都是由bss段、data段、text段三个组成的

bss段(Block Started by Symbol segment)通常是指用来存放程序中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的一块内存区域,一般在初始化时bss 段部分将会清零。bss段属于静态内存分配,即程序一开始就将其清零了。

在C语言之类的程序编译完成之后,已初始化的全局变量保存在.data 段中,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保存在.bss 段中。

text和data段都在可执行文件中(在嵌入式系统里一般是固化在镜像文件中),由系统从可执行文件中加载;而bss段不在可执行文件中,由系统初始化。

❹ java中的,堆,栈,还有方法区都是用来放什么的

栈里存放的是值类型(int、float等)的值和引用类型(String、你自己创建的类对象等)在堆中的地址;堆中存放引用类u型的值,如果堆中某个值的地址在栈中没有被指向,他就会被GC回收。
方法区存储所有的类和静态变量。

❺ 堆和栈的区别是啥

堆和栈的区别:
一.堆栈空间分配区别:

1.栈(操作系统):由操作系统自动分配释放 ,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

2.堆(操作系统): 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 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

二.堆栈缓存方式区别:

1.栈使用的是一级缓存, 他们通常都是被调用时处于存储空间中,调用完毕立即释放;

2.堆是存放在二级缓存中,生命周期由虚拟机的垃圾回收算法来决定(并不是一旦成为孤儿对象就能被回收)。所以调用这些对象的速度要相对来得低一些。

三.堆栈数据结构区别:

堆(数据结构):堆可以被看成是一棵树,如:堆排序;

栈(数据结构):一种先进后出的数据结构。

(5)java堆和栈方法区扩展阅读:

堆支持以下的基本:

1.build:建立一个空堆;

2.insert:向堆中插入一个新元素;

3.update:将新元素提升使其符合堆的性质;

4.get:获取当前堆顶元素的值;

5.delete:删除堆顶元素;

6.heapify:使删除堆顶元素的堆再次成为堆。

某些堆实现还支持其他的一些操作,如斐波那契堆支持检查一个堆中是否存在某个元素。

栈的基本算法

1.进栈(PUSH)算法

①若TOP≥n时,则给出溢出信息,作出错处理(进栈前首先检查栈是否已满,满则溢出;不满则作②);

②置TOP=TOP+1(栈指针加1,指向进栈地址);

③S(TOP)=X,结束(X为新进栈的元素);

2.退栈(POP)算法

①若TOP≤0,则给出下溢信息,作出错处理(退栈前先检查是否已为空栈, 空则下溢;不空则作②);

②X=S(TOP),(退栈后的元素赋给X):

③TOP=TOP-1,结束(栈指针减1,指向栈顶)。

❻ java中堆和堆栈有什么区别

java中堆(heap)和堆栈(stack)有什么区别 stack 和 heep 都是内存的一部分
stack 空间小,速度比较快, 用来放对象的引用
heep 大,一般所有创建的对象都放在这里。

栈(stack):是一个先进后出的数据结构,通常用于保存方法(函数)中的参数,局部变量.
在java中,所有基本类型和引用类型都在栈中存储.栈中数据的生存空间一般在当前scopes内(就是由{...}括起来的区域).
堆(heap):是一个可动态申请的内存空间(其记录空闲内存空间的链表由操作系统维护),C中的malloc语句所产生的内存空间就在堆中.
在java中,所有使用new xxx()构造出来的对象都在堆中存储,当垃圾回收器检测到某对象未被引用,则自动销毁该对象.所以,理论上说java中对象的生存空间是没有限制的,只要有引用类型指向它,则它就可以在任意地方被使用.

1. 栈(stack)与堆(heap)都是Java用来在Ram中存放数据的地方。与C++不同,Java自动管理栈和堆,程序员不能直接地设置栈或堆。
2. 栈的优势是,存取速度比堆要快,仅次于直接位于CPU中的寄存器。但缺点是,存在栈中的数据大小与生存期必须是确定的,缺乏灵活性。另外,栈数据可以共享,详见第3点。堆的优势是可以动态地分配内存大小,生存期也不必事先告诉编译器,Java的垃圾收集器会自动收走这些不再使用的数据。但缺点是,由于要在运行时动态分配内存,存取速度较慢。
3. Java中的数据类型有两种。
一种是基本类型(primitive types), 共有8种,即int, short, long, byte, float, double, boolean, char(注意,并没有string的基本类型)。 这种类型的定义是通过诸如int a = 3; long b = 255L;的形式来定义的,称为自动变量。值得注意的是,自动变量存的是字面值,不是类的实例,即不是类的引用,这里并没有类的存在。如int a = 3; 这里的a是一个指向int类型的引用,指向3这个字面值。这些字面值的数据,由于大小可知,生存期可知(这些字面值固定定义在某个程序块里面,程序块退出后,字段值就消失了),出于追求速度的原因,就存在于栈中。
另外,栈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殊性,就是存在栈中的数据可以共享。假设我们同时定义:
int a = 3;
int b = 3;
编译器先处理int a = 3;首先它会在栈中创建一个变量为a的引用,然后查找有没有字面值为3的地址,没找到,就开辟一个存放3这个字面值的地址,然后将a指向3的地址。接着处理int b = 3;在创建完b的引用变量后,由于在栈中已经有3这个字面值,便将b直接指向3的地址。
这样,就出现了a与b同时均指向3的情况。特别注意的是,这种字面值的引用与类对象的引用不同。
假定两个类对象的引用同时指向一个对象,如果一个对象引用变量修改了这个对象的内部状态,那么另一个对象引用变量也即刻反映出这个变化。
相反,通过字面值的引用来修改其值,不会导致另一个指向此字面值的引用的值也跟着改变的情况。 如上例,我们定义完a与b的值后,再令a=4;那么,b不会等于4,还是等于3。在编译器内部,遇到a=4;时,它就会重新搜索栈中是否有4的字面值,如果没有,重新开辟地址存放4的值;如果已经有了,则直接将a指向这个地址。因此a值的改变不会影响到b的值。
另一种是包装类数据,如Integer, String, Double等将相应的基本数据类型包装起来的类。这些类数据全部存在于堆中,Java用new()语句来显示地告诉编译器,在运行时才根据需要动态创建,因此比较灵活,但缺点是要占用更多的时间。
4.String是一个特殊的包装类数据。即可以用String str = new String("abc");的形式来创建,也可以用String str = "abc";的形式来创建(作为对比,在JDK 5.0之前,你从未见过Integer i = 3;的表达式,因为类与字面值是不能通用的,除了String。而在JDK 5.0中,这种表达式是可以的!因为编译器在后台进行Integer i = new Integer(3)的转换!)。
前者是规范的类的创建过程,即在Java中,一切都是对象,而对象是类的实例,全部通过new()的形式来创建。Java中的有些类,如DateFormat类,可以通过该类的getInstance()方法来返回一个新创建的类,似乎违反了此原则。其实不然。该类运用了单例模式来返回类的实例,只不过这个实例是在该类内部通过new()来创建的,而getInstance()向外部隐藏了此细节。那为什么在String str = "abc";中,并没有通过new()来创建实例,是不是违反了上述原则?其实没有。
5. 关于String str = "abc"的内部工作。Java内部将此语句转化为以下几个步骤:
(1)先定义一个名为str的对String类的对象引用变量:String str;
(2)在栈中查找有没有存放值为"abc"的地址,如果没有,则开辟一个存放字面值为"abc"的地址,接着创建一个新的String类的对象o,并将o的字符串值指向这个地址,而且在栈中这个地址旁边记下这个引用的对象o。如果已经有了值为"abc"的地址,则查找对象o,并返回o的地址。
(3)将str指向对象o的地址。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String类中字符串值都是直接存值的。但像String str = "abc";这种场合下,其字符串值却是保存了一个指向存在栈中数据的引用!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几个代码进行验证。
String str1 = "abc";
String str2 = "abc";
System.out.println(str1==str2); //true
注意,我们这里并不用str1.equals(str2);的方式,因为这将比较两个字符串的值是否相等。==号,根据JDK的说明,只有在两个引用都指向了同一个对象时才返回真值。而我们在这里要看的是,str1与str2是否都指向了同一个对象。
结果说明,JVM创建了两个引用str1和str2,但只创建了一个对象,而且两个引用都指向了这个对象。
我们再来更进一步,将以上代码改成:
String str1 = "abc";
String str2 = "abc";
str1 = "bcd";
System.out.println(str1 + "," + str2); //bcd, abc
System.out.println(str1==str2); //false
这就是说,赋值的变化导致了类对象引用的变化,str1指向了另外一个新对象!而str2仍旧指向原来的对象。上例中,当我们将str1的值改为"bcd"时,JVM发现在栈中没有存放该值的地址,便开辟了这个地址,并创建了一个新的对象,其字符串的值指向这个地址。
事实上,String类被设计成为不可改变(final)的类。如果你要改变其值,可以,但JVM在运行时根据新值悄悄创建了一个新对象,然后将这个对象的地址返回给原来类的引用。这个创建过程虽说是完全自动进行的,但它毕竟占用了更多的时间。在对时间要求比较敏感的环境中,会带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再修改原来代码:
String str1 = "abc";
String str2 = "abc";
str1 = "bcd";
String str3 = str1;
System.out.println(str3); //bcd
String str4 = "bcd";
System.out.println(str1 == str4); //true
str3这个对象的引用直接指向str1所指向的对象(注意,str3并没有创建新对象)。当str1改完其值后,再创建一个String的引用str4,并指向因str1修改值而创建的新的对象。可以发现,这回str4也没有创建新的对象,从而再次实现栈中数据的共享。
我们再接着看以下的代码。
String str1 = new String("abc");
String str2 = "abc";
System.out.println(str1==str2); //false
创建了两个引用。创建了两个对象。两个引用分别指向不同的两个对象。
String str1 = "abc";
String str2 = new String("abc");
System.out.println(str1==str2); //false
创建了两个引用。创建了两个对象。两个引用分别指向不同的两个对象。
以上两段代码说明,只要是用new()来新建对象的,都会在堆中创建,而且其字符串是单独存值的,即使与栈中的数据相同,也不会与栈中的数据共享。
6. 数据类型包装类的值不可修改。不仅仅是String类的值不可修改,所有的数据类型包装类都不能更改其内部的值。
7. 结论与建议:
(1)我们在使用诸如String str = "abc";的格式定义类时,总是想当然地认为,我们创建了String类的对象str。担心陷阱!对象可能并没有被创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指向String类的引用被创建了。至于这个引用到底是否指向了一个新的对象,必须根据上下文来考虑,除非你通过new()方法来显要地创建一个新的对象。因此,更为准确的说法是,我们创建了一个指向String类的对象的引用变量str,这个对象引用变量指向了某个值为"abc"的String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对排除程序中难以发现的bug是很有帮助的。
(2)使用String str = "abc";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因为JVM会自动根据栈中数据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有必要创建新对象。而对于String str = new String("abc");的代码,则一概在堆中创建新对象,而不管其字符串值是否相等,是否有必要创建新对象,从而加重了程序的负担。
(3)当比较包装类里面的数值是否相等时,用equals()方法;当测试两个包装类的引用是否指向同一个对象时,用==。
(4)由于String类的final性质,当String变量需要经常变换其值时,应该考虑使用StringBuffer类,以提高程序效率。

❼ Java堆和栈的区别 堆和栈的区

堆:(对象)
引用类型的变量,其内存分配在堆上或者常量池(字符串常量、基本数据类型常量),需要通过new等方式来创建。
堆内存主要作用是存放运行时创建(new)的对象。
(主要用于存放对象,存取速度慢,可以运行时动态分配内存,生存期不需要提前确定)

栈:(基本数据类型变量、对象的引用变量)
基本数据类型的变量(int、short、long、byte、float、double、boolean、char等)以及对象的引用变量,其内存分配在栈上,变量出了作用域就会自动释放。
栈内存的主要作用是存放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变量。栈的内存管理是通过栈的"后进先出"模式来实现的。
(主要用来执行程序,存取速度快,大小和生存期必须确定,缺乏灵活性)

❽ java中怎么理解“堆空间”和“栈空间”

1、堆空间 就是用来存储对象的
栈空间是用来存储一些变量的 用完后会通过垃圾收集器自动清楚
引用对象通过类似指针的方法来指
2、程序从硬盘载入的内存-有四个内存区供程序使用
heap(堆 ),stack(栈),data segment,code segment
heap堆:用来存放new出来的东西
stack栈:局部变量。
data segment:静态变量,字符串常量。
code segment:存放代码
3、首先解释一下虚拟机内存:
java虚拟机存在方法区,堆空间与栈空间,定义是这样的,虚拟机具体实现完全可以把它们分开在不同内存中,也可以把它们放在同一段内存中。
方法区存放类与方法。
堆空间存放实例化的对象。
栈空间有两种,一种是方法栈,虚拟机会为每个线程所调用的方法申请空间,而这个栈就是这些空间,另外一个是操作数栈,两个局部变量或者成员变量需要进行处理的时候,执行语句会吧这两个变量的值放入操作数栈中进行处理,处理完成以后会将处理结果弹出栈。
了解了这些后其实那些问题都不难:
第一个问题上面说得很清楚了。

阅读全文

与java堆和栈方法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rf3148编程器 浏览:505
浙江标准网络服务器机柜云主机 浏览:587
设置网络的服务器地址 浏览:600
java图形界面设计 浏览:751
纯前端项目怎么部署到服务器 浏览:538
瓜子脸程序员 浏览:505
如何保证服务器优质 浏览:94
小微信aPP怎么一下找不到了 浏览:299
算法纂要学术价值 浏览:975
程序员你好是什么意思 浏览:801
倩女幽魂老服务器如何玩 浏览:561
电子钟单片机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浏览:999
看加密频道 浏览:381
程序员算不算流水线工人 浏览:632
三星电视我的app怎么卸载 浏览:44
简述vi编译器的基本操作 浏览:507
让程序员选小号 浏览:91
加强数字货币国际信息编译能力 浏览:584
购买的app会员怎么退安卓手机 浏览:891
程序员的种类及名称 浏览: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