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python编程里我想用 from math import引用多个math函数该怎么操作
如果知道每个函数的名字,可以from math import 函数1,函数2,...,函数n
如果导入全部函数就from math import *,但是一般不建议这么做,还是import math比较好。
❷ python如何表示 圆周率
因为pi是python,math函数库中的一个内建函数。
import math
print "math.modf(100.12) : ", math.modf(100.12)
print "math.modf(100.72) : ", math.modf(100.72)
print "math.modf(119L) : ", math.modf(119L)
print "math.modf(math.pi) : ", math.modf(math.pi)
(2)math语句Python扩展阅读:
cmath是python中的标准库函数,用于做复杂的复数运算,
Python cmath 模块包含了一些用于复数运算的函数。
cmath 模块的函数跟 math 模块函数基本一致,区别是 cmath 模块运算的是复数,math模块运算的是数学运算。
polar 函数对一个输入的笛卡尔形势的复数进行计算,输出为一个二元组,第一个值为Z的模值, 第二个为幅度值。 rect() 函数对输入的模和幅度值进行计算输出笛卡尔表示。如果需要单独对一个复数进行幅度值的求解,可以调用 cmath.phrase(x) 函数,返回幅度值。
import random
m = n = 0
i = 0
while i < 1000000:
x = random.random()
y = random.random()
if x * x + y * y < 1:
m += 1
else:
n += 1
i += 1
print("PI 约等于:%.20f" % (4 * ((m / 1.0) / (m + n))))
使用随机数,根据圆周面积S=PI*r*r
当r=1时,面积就是PI值,在第一象限中的四分之一个半圆就是四分之一个PI值,按照这个思路,可以设计上面的代码,里面的i值(就是随机点数目)越大,得到的值越准确,看你电脑的运行速度了。
❸ 为什么Python中使用math中的sqrt模块没有输出结果
答: 是这样的呢,你自己再看一下你的代码,相当于你只是调用了开二次方的这个函数,确实会得到一个运算结果,但是你并没有把它显示出来呢。所以你应该在你的第2行语句下面加一行打印语句print。然后将整个第2行放在print函数里面。
希望对你有帮助~
❹ 用python语言编写5+12的程序
详情如下。
用python语言编写程序:2.1数字类型
0b代表二进制
0o代表八进制
0x代表十六进制
2.1.1运算符
运算符说明+加法+减法+乘法/浮点除法//整数除法%求余**幂
优先级:幂>乘除>加减
与其他语言不同,即使两个运算对象都是整数,用/仍会得出浮点型的结果
2.1.2浮点数
可以用数学写法,如:1.23,3.14,-9.01等等
对于很大或者很小的浮点数,必须用科学计数法了,把10用“e”来代代替,1.23*10^9就是1.23e9
但是e后边不能为空,且e后必须为整数
>>>1.2e31200.0
>>>3.5e4.0SyntaxError:invalidsyntax
浮点数和整数一样,可以使用(+、-、*、/、//、%)进行计算注意浮点数的整除结果还是浮点数
divmod()函数可以同时计算商和余数
>>>dimod(9,2)(4,1)>>>dimod(9.0,2)(4.0,1.0)
使用float()函数可以将整数转化成浮点数,用int()函数可以将浮点数转化成整数
>>>float(9)9.2>>>int(3.7)3
2.1.3复数
python语言支持复数运算
>>>3+2j(3+2j)
>>>(7+1j)*1j-1+7j
complex()函数是用来创建一个real+imag*j的复数
>>>complex(4,-6)(4-6j)
2.1.4数学库(math库)的使用
math库里包含了很多常用函数和数学常数要使用math库,需要用“importmath”语句来引入math库
2.2字符串
字符串是以’‘或者“”括起来的任意文本。’'和""本身只是一种表达,字符串’abc’只有a、b、c这3个字符。
>>>'helloworld''helloworld'>>>"helloworld"'helloworld'无论使用哪种引号,python对字符串的处理方式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
为什么使用双引号?可以在单引号包裹的字符串里使用双引号,也可以在双引号包裹的字符里使用单引号
使用连续三个单引号’’',或者三个双引号"""创建字符串,三元引号在创建短字符串时没有什么特殊用处,它多用于创建多行字符串
>>>'''hellopython人生苦短我用python''''hellopython
人生苦短
我用python'
❺ 万字干货,Python语法大合集,一篇文章带你入门
这份资料非常纯粹,只有Python的基础语法,专门针对想要学习Python的小白。
Python中用#表示单行注释,#之后的同行的内容都会被注释掉。
使用三个连续的双引号表示多行注释,两个多行注释标识之间内容会被视作是注释。
Python当中的数字定义和其他语言一样:
我们分别使用+, -, *, /表示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符。
这里要注意的是,在Python2当中,10/3这个操作会得到3,而不是3.33333。因为除数和被除数都是整数,所以Python会自动执行整数的计算,帮我们把得到的商取整。如果是10.0 / 3,就会得到3.33333。目前Python2已经不再维护了,可以不用关心其中的细节。
但问题是Python是一个 弱类型 的语言,如果我们在一个函数当中得到两个变量,是无法直接判断它们的类型的。这就导致了同样的计算符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非常蛋疼。以至于程序员在运算除法的时候,往往都需要手工加上类型转化符,将被除数转成浮点数。
在Python3当中拨乱反正,修正了这个问题,即使是两个整数相除,并且可以整除的情况下,得到的结果也一定是浮点数。
如果我们想要得到整数,我们可以这么操作:
两个除号表示 取整除 ,Python会为我们保留去除余数的结果。
除了取整除操作之外还有取余数操作,数学上称为取模,Python中用%表示。
Python中支持 乘方运算 ,我们可以不用调用额外的函数,而使用**符号来完成:
当运算比较复杂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括号来强制改变运算顺序。
Python中用首字母大写的True和False表示真和假。
用and表示与操作,or表示或操作,not表示非操作。而不是C++或者是Java当中的&&, || 和!。
在Python底层, True和False其实是1和0 ,所以如果我们执行以下操作,是不会报错的,但是在逻辑上毫无意义。
我们用==判断相等的操作,可以看出来True==1, False == 0.
我们要小心Python当中的bool()这个函数,它并不是转成bool类型的意思。如果我们执行这个函数,那么 只有0会被视作是False,其他所有数值都是True :
Python中用==判断相等,>表示大于,>=表示大于等于, <表示小于,<=表示小于等于,!=表示不等。
我们可以用and和or拼装各个逻辑运算:
注意not,and,or之间的优先级,其中not > and > or。如果分不清楚的话,可以用括号强行改变运行顺序。
关于list的判断,我们常用的判断有两种,一种是刚才介绍的==,还有一种是is。我们有时候也会简单实用is来判断,那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Python是全引用的语言,其中的对象都使用引用来表示。is判断的就是 两个引用是否指向同一个对象 ,而==则是判断两个引用指向的具体内容是否相等。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把引用比喻成地址的话,is就是判断两个变量的是否指向同一个地址,比如说都是沿河东路XX号。而==则是判断这两个地址的收件人是否都叫张三。
显然,住在同一个地址的人一定都叫张三,但是住在不同地址的两个人也可以都叫张三,也可以叫不同的名字。所以如果a is b,那么a == b一定成立,反之则不然。
Python当中对字符串的限制比较松, 双引号和单引号都可以表示字符串 ,看个人喜好使用单引号或者是双引号。我个人比较喜欢单引号,因为写起来方便。
字符串也支持+操作,表示两个字符串相连。除此之外,我们把两个字符串写在一起,即使没有+,Python也会为我们拼接:
我们可以使用[]来查找字符串当中某个位置的字符,用 len 来计算字符串的长度。
我们可以在字符串前面 加上f表示格式操作 ,并且在格式操作当中也支持运算,比如可以嵌套上len函数等。不过要注意,只有Python3.6以上的版本支持f操作。
最后是None的判断,在Python当中None也是一个对象, 所有为None的变量都会指向这个对象 。根据我们前面所说的,既然所有的None都指向同一个地址,我们需要判断一个变量是否是None的时候,可以使用is来进行判断,当然用==也是可以的,不过我们通常使用is。
理解了None之后,我们再回到之前介绍过的bool()函数,它的用途其实就是判断值是否是空。所有类型的 默认空值会被返回False ,否则都是True。比如0,"",[], {}, ()等。
除了上面这些值以外的所有值传入都会得到True。
Python当中的标准输入输出是 input和print 。
print会输出一个字符串,如果传入的不是字符串会自动调用__str__方法转成字符串进行输出。 默认输出会自动换行 ,如果想要以不同的字符结尾代替换行,可以传入end参数:
使用input时,Python会在命令行接收一行字符串作为输入。可以在input当中传入字符串,会被当成提示输出:
Python支持 三元表达式 ,但是语法和C++不同,使用if else结构,写成:
上段代码等价于:
Python中用[]表示空的list,我们也可以直接在其中填充元素进行初始化:
使用append和pop可以在list的末尾插入或者删除元素:
list可以通过[]加上下标访问指定位置的元素,如果是负数,则表示 倒序访问 。-1表示最后一个元素,-2表示倒数第二个,以此类推。如果访问的元素超过数组长度,则会出发 IndexError 的错误。
list支持切片操作,所谓的切片则是从原list当中 拷贝 出指定的一段。我们用start: end的格式来获取切片,注意,这是一个 左闭右开区间 。如果留空表示全部获取,我们也可以额外再加入一个参数表示步长,比如[1:5:2]表示从1号位置开始,步长为2获取元素。得到的结果为[1, 3]。如果步长设置成-1则代表反向遍历。
如果我们要指定一段区间倒序,则前面的start和end也需要反过来,例如我想要获取[3: 6]区间的倒序,应该写成[6:3:-1]。
只写一个:,表示全部拷贝,如果用is判断拷贝前后的list会得到False。可以使用del删除指定位置的元素,或者可以使用remove方法。
insert方法可以 指定位置插入元素 ,index方法可以查询某个元素第一次出现的下标。
list可以进行加法运算,两个list相加表示list当中的元素合并。 等价于使用extend 方法:
我们想要判断元素是否在list中出现,可以使用 in关键字 ,通过使用len计算list的长度:
tuple和list非常接近,tuple通过()初始化。和list不同, tuple是不可变对象 。也就是说tuple一旦生成不可以改变。如果我们修改tuple,会引发TypeError异常。
由于小括号是有改变优先级的含义,所以我们定义单个元素的tuple, 末尾必须加上逗号 ,否则会被当成是单个元素:
tuple支持list当中绝大部分操作:
我们可以用多个变量来解压一个tuple:
解释一下这行代码:
我们在b的前面加上了星号, 表示这是一个list 。所以Python会在将其他变量对应上值的情况下,将剩下的元素都赋值给b。
补充一点,tuple本身虽然是不可变的,但是 tuple当中的可变元素是可以改变的 。比如我们有这样一个tuple:
我们虽然不能往a当中添加或者删除元素,但是a当中含有一个list,我们可以改变这个list类型的元素,这并不会触发tuple的异常:
dict也是Python当中经常使用的容器,它等价于C++当中的map,即 存储key和value的键值对 。我们用{}表示一个dict,用:分隔key和value。
对 。我们用{}表示一个dict,用:分隔key和value。
dict的key必须为不可变对象,所以 list、set和dict不可以作为另一个dict的key ,否则会抛出异常:
我们同样用[]查找dict当中的元素,我们传入key,获得value,等价于get方法。
我们可以call dict当中的keys和values方法,获取dict当中的所有key和value的集合,会得到一个list。在Python3.7以下版本当中,返回的结果的顺序可能和插入顺序不同,在Python3.7及以上版本中,Python会保证返回的顺序和插入顺序一致:
我们也可以用in判断一个key是否在dict当中,注意只能判断key。
如果使用[]查找不存在的key,会引发KeyError的异常。如果使用 get方法则不会引起异常,只会得到一个None :
setdefault方法可以 为不存在的key 插入一个value,如果key已经存在,则不会覆盖它:
我们可以使用update方法用另外一个dict来更新当前dict,比如a.update(b)。对于a和b交集的key会被b覆盖,a当中不存在的key会被插入进来:
我们一样可以使用del删除dict当中的元素,同样只能传入key。
Python3.5以上的版本支持使用**来解压一个dict:
set是用来存储 不重复元素 的容器,当中的元素都是不同的,相同的元素会被删除。我们可以通过set(),或者通过{}来进行初始化。注意当我们使用{}的时候,必须要传入数据,否则Python会将它和dict弄混。
set当中的元素也必须是不可变对象,因此list不能传入set。
可以调用add方法为set插入元素:
set还可以被认为是集合,所以它还支持一些集合交叉并补的操作。
set还支持 超集和子集的判断 ,我们可以用大于等于和小于等于号判断一个set是不是另一个的超集或子集:
和dict一样,我们可以使用in判断元素在不在set当中。用可以拷贝一个set。
Python当中的判断语句非常简单,并且Python不支持switch,所以即使是多个条件,我们也只能 罗列if-else 。
我们可以用in来循环迭代一个list当中的内容,这也是Python当中基本的循环方式。
如果我们要循环一个范围,可以使用range。range加上一个参数表示从0开始的序列,比如range(10),表示[0, 10)区间内的所有整数:
如果我们传入两个参数,则 代表迭代区间的首尾 。
如果我们传入第三个元素,表示每次 循环变量自增的步长 。
如果使用enumerate函数,可以 同时迭代一个list的下标和元素 :
while循环和C++类似,当条件为True时执行,为false时退出。并且判断条件不需要加上括号:
Python当中使用 try和except捕获异常 ,我们可以在except后面限制异常的类型。如果有多个类型可以写多个except,还可以使用else语句表示其他所有的类型。finally语句内的语法 无论是否会触发异常都必定执行 :
在Python当中我们经常会使用资源,最常见的就是open打开一个文件。我们 打开了文件句柄就一定要关闭 ,但是如果我们手动来编码,经常会忘记执行close操作。并且如果文件异常,还会触发异常。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使用with语句来代替这部分处理,使用with会 自动在with块执行结束或者是触发异常时关闭打开的资源 。
以下是with的几种用法和功能:
凡是可以使用in语句来迭代的对象都叫做 可迭代对象 ,它和迭代器不是一个含义。这里只有可迭代对象的介绍,想要了解迭代器的具体内容,请移步传送门:
Python——五分钟带你弄懂迭代器与生成器,夯实代码能力
当我们调用dict当中的keys方法的时候,返回的结果就是一个可迭代对象。
我们 不能使用下标来访问 可迭代对象,但我们可以用iter将它转化成迭代器,使用next关键字来获取下一个元素。也可以将它转化成list类型,变成一个list。
使用def关键字来定义函数,我们在传参的时候如果指定函数内的参数名, 可以不按照函数定义的顺序 传参:
可以在参数名之前加上*表示任意长度的参数,参数会被转化成list:
也可以指定任意长度的关键字参数,在参数前加上**表示接受一个dict:
当然我们也可以两个都用上,这样可以接受任何参数:
传入参数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使用*和**来解压list或者是dict:
Python中的参数 可以返回多个值 :
函数内部定义的变量即使和全局变量重名,也 不会覆盖全局变量的值 。想要在函数内部使用全局变量,需要加上 global 关键字,表示这是一个全局变量:
Python支持 函数式编程 ,我们可以在一个函数内部返回一个函数:
Python中可以使用lambda表示 匿名函数 ,使用:作为分隔,:前面表示匿名函数的参数,:后面的是函数的返回值:
我们还可以将函数作为参数使用map和filter,实现元素的批量处理和过滤。关于Python中map、rece和filter的使用,具体可以查看之前的文章:
五分钟带你了解map、rece和filter
我们还可以结合循环和判断语来给list或者是dict进行初始化:
使用 import语句引入一个Python模块 ,我们可以用.来访问模块中的函数或者是类。
我们也可以使用from import的语句,单独引入模块内的函数或者是类,而不再需要写出完整路径。使用from import *可以引入模块内所有内容(不推荐这么干)
可以使用as给模块内的方法或者类起别名:
我们可以使用dir查看我们用的模块的路径:
这么做的原因是如果我们当前的路径下也有一个叫做math的Python文件,那么 会覆盖系统自带的math的模块 。这是尤其需要注意的,不小心会导致很多奇怪的bug。
我们来看一个完整的类,相关的介绍都在注释当中
以上内容的详细介绍之前也有过相关文章,可以查看:
Python—— slots ,property和对象命名规范
下面我们来看看Python当中类的使用:
这里解释一下,实例和对象可以理解成一个概念,实例的英文是instance,对象的英文是object。都是指类经过实例化之后得到的对象。
继承可以让子类 继承父类的变量以及方法 ,并且我们还可以在子类当中指定一些属于自己的特性,并且还可以重写父类的一些方法。一般我们会将不同的类放在不同的文件当中,使用import引入,一样可以实现继承。
我们创建一个蝙蝠类:
我们再创建一个蝙蝠侠的类,同时继承Superhero和Bat:
执行这个类:
我们可以通过yield关键字创建一个生成器,每次我们调用的时候执行到yield关键字处则停止。下次再次调用则还是从yield处开始往下执行:
除了yield之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小括号来生成一个生成器:
关于生成器和迭代器更多的内容,可以查看下面这篇文章:
五分钟带你弄懂迭代器与生成器,夯实代码能力
我们引入functools当中的wraps之后,可以创建一个装饰器。装饰器可以在不修改函数内部代码的前提下,在外面包装一层其他的逻辑:
装饰器之前也有专门的文章详细介绍,可以移步下面的传送门:
一文搞定Python装饰器,看完面试不再慌
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可以看到结束,原作者的确非常厉害,把Python的基本操作基本上都囊括在里面了。如果都能读懂并且理解的话,那么Python这门语言就算是入门了。
如果你之前就有其他语言的语言基础,我想本文读完应该不用30分钟。当然在30分钟内学会一门语言是不可能的,也不是我所提倡的。但至少通过本文我们可以做到熟悉Python的语法,知道大概有哪些操作,剩下的就要我们亲自去写代码的时候去体会和运用了。
根据我的经验,在学习一门新语言的前期,不停地查阅资料是免不了的。希望本文可以作为你在使用Python时候的查阅文档。
最后,我这里有各种免费的编程类资料,有需要的及时私聊我,回复"学习",分享给大家,正在发放中............
❻ math库是python语言的数学模块吗
是的,建议初学者最好还是看官网文档
❼ 如何使用python中的math
首先,导入math函数库。
一、计算平方根
输入一个数值,保存在变量n中。
相关推荐:《Python基础教程》
用函数sqrt,计算变量平方根的值。
二、计算幂
可以用函数exp,计算e的x次幂。
三、计算对数
设置两个数,保存在变量n和a中。
接着,用log函数计算以a为基数n的对数。
运行程序,其结果如下图所示。
❽ python如何调用math库
import math 或者from math import *
不过后面的方式可能会出现函数名相同的情况,所以我觉得最好用前面的那种
❾ python中math.pi()是什么意思
因为pi是python,math函数库中的一个内建函数。
import math
print "math.modf(100.12) : ", math.modf(100.12)
print "math.modf(100.72) : ", math.modf(100.72)
print "math.modf(119L) : ", math.modf(119L)
print "math.modf(math.pi) : ", math.modf(math.pi)
(9)math语句Python扩展阅读:
cmath是python中的标准库函数,用于做复杂的复数运算,
Python cmath 模块包含了一些用于复数运算的函数。
cmath 模块的函数跟 math 模块函数基本一致,区别是 cmath 模块运算的是复数,math模块运算的是数学运算。
polar 函数对一个输入的笛卡尔形势的复数进行计算,输出为一个二元组,第一个值为Z的模值, 第二个为幅度值。 rect() 函数对输入的模和幅度值进行计算输出笛卡尔表示。如果需要单独对一个复数进行幅度值的求解,可以调用 cmath.phrase(x) 函数,返回幅度值。
❿ Python怎么用math计算e**cosx
python中使用(**)表示3的5次方,还可以计算3的5.5次方。
在python中,+-*/符号都称为操作符,这是因为他们会操作或处理放在符号两边的数字,=号也是一个操作符,称为赋值操作符,因为我们用它为一个变量赋值。
在操作符两边的叫做操作数。
ython可以做数学运算,使用加号(+)完成加法,使用乘号(*)完成乘法。所以,python也能使用连字号(-)(也称减号)来做减法,由于计算机上面没有÷号,所以所有程序都使用前斜杠(/)表示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