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数控车床管螺纹编程实例
数控车床管螺纹编程实例如下:
对下图所示的55°圆锥管螺纹zg2″编程。
根据标准可知,其螺距为2.309mm(即25.4/11),牙深为1.479mm,其它尺寸如图(直径为小径)。用五次吃刀,每次吃刀量(直径值)分别为1mm、0.7 mm 、0.6 mm 、0.4mm、0.26mm,螺纹刀刀尖角为55°。
数控编程如下:
%0001
n1 t0101 (换一号端面刀,确定其坐标系)
n2 m03 s300(主轴以400r/min正转)
n3 g00 x100 z100(到程序起点或换刀点位置)
n4 x90 z4(到简单外圆循环起点位置)
n5 g80 x61.117 z-40 i-1.375 f80(加工锥螺纹外径)
n6 g00 x100 z100(到换刀点位置)
n7 t0202(换二号端面刀,确定其坐标系)
n8 g00 x90 z4(到螺纹简单循环起点位置)
n9 g82 x59.494 z-30 i-1.063 f2.31(加工螺纹,吃刀深1)
n10 g82 x58.794 z-30 i-1.063 f2.31(加工螺纹,吃刀深0.7)
n11 g82 x58.194 z-30 i-1.063 f2.31(加工螺纹,吃刀深0.6)
n12 g82 x57.794 z-30 i-1.063 f2.31(加工螺纹,吃刀深0.4)
n13 g82 x57.534 z-30 i-1.063 f2.31(加工螺纹,吃刀深0.26)
n14 g00 x100 z100(到程序起点或换刀点位置)
n15 m30(主轴停、主程序结束并复位)
(1)数控编程实例带图的扩展阅读:
由于数控机床安装了主轴编码器,主轴在一周的旋转过程中刀具随着进给轴方向移动一个螺距比如螺距是2则进给速度为2mmr一般螺纹在加工时,需要采用多次进刀的方式才能去除螺纹上的多余余量,每刀的切削深度由刀具材料来决定,如果每刀进给恒定则切削力和金属去除率从上一刀到下一刀会剧烈增加为了得到比较合适的切削力切削深度应该随着切削次数依次递减保证恒切削量加工。
数控编程螺纹加工中,螺纹加工有3种加工方法分别是G32直进式切削方式、G92直进式切削方式和G76斜进式切削方式由于切削方法的不同编程方法不同造成加工误差也不同。我们在操作使用上要仔细分析使零件加工出精度高的零件。
❷ 数控车床g71怎么编程请举个例子谢谢了
数控车床g71格式为:
G71U_ R_
G71P_ Q_ U_ W_ F_
参数说明
第一行 :
U 表示背吃刀量(半径值) R 表示退刀量
第二行 :
P表示精加工轨迹中第一个程序段号
Q表示精加工轨迹中最后一个程序段号
U表示径向(X轴)精车余量(直径值)
W表示轴向(Z轴)精车余量
所有循环指令都需要制定循环点,循环点又叫起刀点,该位置一般定在毛坯直径+2,长度为2的位置,例如毛坯直径为30,循环点为X32,Z2.
(2)数控编程实例带图的扩展阅读:
G71外圆粗车循环的例子
毛坯为棒料,粗加工切削深度为7mm,进给量0.3mm/r,主轴转速为500r/mm,精加工余量X向4mm(直径上),Z向2mm,进给量为0.15mm/r,主轴转速为800r/min,程序起点见图。
采用混合编程
%0003
N01 G92 X200.0 Z220.0 ;坐标系设定
N02 G00 X160.0 Z180.0
M03 S800
G95 F0.30 (转进给)
N03 G71 U7.0 R1.0 P04 Q10 U4.0 W2.0 S500 ;(粗车循环)
N04 G00 X40.0 S800
N05 G01 W-40.0 F0.15
N06 X60.0 W-30.0
N07 W-20.0
N08 X100.0 W-10.0
N09 W-20.0
N10 X140.0 W-20.0
N11 G94 F1000
N12 G01 X200.0 Z220.0
N13 M05
N14 M30
❸ 数控车床编程实例带图的
G99(每转进给)
G0 X200 Z100(快速移动到安全位)
T0101(换1号外圆刀,执行1号刀补)
M03 S500(开启主轴正转,速度500R/MIN)
G0 X112 Z2(快速接近工件毛坯)
G71 U3 R0.5 F0.2(G71轴向精车循环加工,U3每次吃刀3MM单边,退刀0.5MM,速度0.2MM/R)
G71 P1 Q2 U0 W0(P1程序开始阶段,Q2程序结束阶段,U0——X轴不留精加工余量,W0——Z轴不留精加工余量)
N1 G0 X30(循环开始以后的第一阶段)
G1 Z-50
X90
Z-70
X110
N2 Z-140(循环结束的最后一阶段)
G0 X200 Z100(快速移动至安全换刀位)
T0202(换2号刀螺牙刀,执行2号刀补)
G0 X200 Z100 S300(快速移动至安全位,转速改为300R/MIN)
X30 Z4(快速定位至螺牙循环开始位置)
G92 X29.8 Z-48 F1.5(车螺牙,X轴牙底径29.8,Z牙长48MM,牙距1.5MM)
X29.6
X29.4
X29.2
X29
X28.8
X28.6
X28.4
X28.3
X28.2
X28.1
X28.05
G0 X200 Z100(快速移动至安全换刀位置)
T0303(换3号割刀,执行3号刀补)
G0 X200 Z100 S200(快速定位,转速200R/MIN)
X110 Z-84(移动至割槽循环开始位置)
G75 R0.5 F0.08(G75割槽循环,R——每次退刀0.5MM,F——每转进给0.08MM)
G75 X60 Z-120 P6000 Q4000(槽底径60MM,Z轴最大深度120MM,P——每次切入6MM,Z轴移动量)
M09(关水泵)
G0 X200 Z100 M05(快速移动至换刀安全位,关闭主轴)
T0101(换1号刀)
M30(程序结束)
❹ 求助数控车床编程实例有图详解!
下面是数控车床编程实例,有图详解。
http://wenku..com/view/de09f0c4a0116c175e0e4819.html
有一点是不推荐的方法,就是数控程序开头用G50设定工件坐标系(设定起刀点)。
这种方法容易出问题。
应该用M03 S**** T0101这样的开头格式。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及时采纳为最佳答案,谢谢!
❺ 数控编程实例,如下图所示。麻烦有懂数控编程的大大给个程序
数控机床编程实例 作者: 来源: -------------------------------------------------------------------------------- 常用的圆弧编程指令是G贰和G三,使用时必须编入圆弧起点坐标,终点坐标、圆弧半径或中心坐标,可处理各种类型的圆弧编程。西门子吧依0D/吧四0D系统中的CT和RND指令也可以生成精确的圆弧轨迹,在加工轮廓中出现用圆弧与其他直线或圆弧相切连接的轨迹时,灵活运用CT和RND指令进行圆弧编程比使用G贰和G三指令方便得多: -------------------------------------------------------------------------------- 一、两种特殊的圆弧编程指令:CT和RND 常用的圆弧编程指令是G贰和G三,使用时必须编入圆弧起点坐标,终点坐标、圆弧半径或中心坐标,可处理各种类型的圆弧编程。西门子吧依0D/吧四0D系统中的CT和RND指令也可以生成精确的圆弧轨迹,在加工轮廓中出现用圆弧与其他直线或圆弧相切连接的轨迹时,灵活运用CT和RND指令进行圆弧编程比使用G贰和G三指令方便得多: 依、RND指令处理轮廓拐点的圆弧过渡 RND指令的含义:轮廓拐点处用指定半径的圆弧过渡处理,并且和相关的直线或圆弧相切连接,数控系统自动运算各个切点的坐标。 参照图依 加工内容为底边外的其余轮廓,所用程序如下。 N005 G5四 G90 G0 Z依00 T依 D依 N0依0 X-漆0 Y-50 N0依5 M0三 S依000 F500 Z-依0 N0贰0 G四依 Y-贰0 N0贰5 G依 Y漆0 RND=5 N0三0 G依 X-四0 RND=5 N0三5 G三 ×0 CR=贰0 RND=5 N0四0 G三 ×四0 CR=贰0 RND=5 N0四5 G依×漆0 RND=5 N050 G依 Y-三0 N055 M三0 程序中用RND=5的格式表示轮廓拐点处用半径R5的圆弧过渡处理,并与相关的直线或圆弧相切连接,数控系统自动运算各个切点的坐标,程序中不需写入切点的坐标。而用G贰和G三指令编写各处R5圆弧就必须计算各个切点的坐标(共依0个点),还多了五条程序。 贰、CT指令完成直线和圆弧或圆弧和圆相切边接 CT指令的含义是:经过一段直线或圆弧的结束点P依和另一个指定点P贰生成一段圆弧并且和前面的直线或圆弧在P依点处相切,数控系统自动运算圆弧半径CT指令是模态的。 参照图贰 加工内容为底边外的其余轮廓,所用程序如下: N005 G5四 G90 G0 Z依00 T依 D依 N0依0 X-90 Y-依贰0 N0依5 M0三 S依000 F500Z-依0 N0贰0 G四依Y-依00 N0贰5 G依 Y贰0 N0三0 X-陆0 N0四0 Yo N0四5 CT X-贰0(第一个R贰0圆弧) N050 X贰0(第二个R贰0圆弧) N055 X陆0(第三个R贰0圆弧) N0陆0 G依 Y贰0 N0陆5 G依×90 N0漆0 Y-依00 N0漆5 M三0 用CT在编制程序时只需输入切点坐标而不用写入圆弧半径,也不用判断圆弧的方向,在直线和圆弧或多段圆弧相切连接的轮廓编程时使用非常方便。 三、CT和RND指令在极坐标系中的应用 在极坐标系中用G贰和G三指令编程时有一个限制,极点必须设定在所编程圆弧的中心。而用CT和RND指令就很好地克服了这一障碍。 (依)RND指令在极坐标系中的应用 参照图三在数控铣床加工四个三0度的V型槽,以90度位置的V型槽为例程序如下。 N005 G5四 G0 T依 D依 Z依00 N0依0 G依依依 Xo YO N0依5 AP=90-依5 RP=依依0 N0贰0 M0三 S依000 F500 Z依0 N0贰5 G四贰 RP=依00 N0三0 G依 RP=0 RND=依0 N0三5 G依 RP=依00 N0四0 M三0 (贰)CT指令在极坐标系中的应用。 参照图四 加工上部的三段圆弧和贰段直线相切连接的部位,程序如下。 N005 G5四 G90 Go Z依00 T依 D依 N0依0 G依依依 XO YO N0依5 AP=90-三陆-依吧 RP=依50 N0贰0 M0三 S依000 F500 Z-依0 N0贰5 G四贰 RP=依三0 N0三0 G依 RP=依四贰.陆陆/贰 N0三5 CT AP=90-依吧 N0四0 AP=90+依吧 N0四5 AP=90+依吧+三陆 N050 G依 RP=依50 N055 M三0 图三和图四 这两种类型的工件加工部位使用算术坐标系编程数据处理比较麻烦,在极坐标系中用G贰和G三指令编程圆弧时极点必须设定在所编圆弧的中心,需要一些计算工作,而使用RND和CT指令编程圆弧时,极点就不必设定在所编圆弧的中心,极点可以设定在任意的方便数据处理的位置。图三和图四 这两种类型的工件加工部位在编程时使用极坐标且极点设定在工件中心最为方便。 二、特殊刀具补偿方法在加工扇形段导入板中的应用 依、一般的刀具补偿方法 参照图5 ,在数控铣上用四0mm立铣刀加工陆0H漆的槽,按照槽的边界线进行编程,使用的程序如下。 N005 G5四 G90 Go Z依00 T依 D依 N0依0 X-依50 YO N0贰0 M0三 S三00 F依00 Z三0 N0贰5 G四贰 Y三0 N0三0 G依×依50 N0三5 Y-三0 N0四0 X-依50 N050 M三0 实际加工中要经过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运行三次程序,对应的半径补偿值先大后小分别是贰贰mm,贰0.5mm,贰0mm(理念值,最终的半径补偿值要经过实际测量确定)。 贰、特殊的刀具补偿方法 参照图5,在数控铣床上四0mm立铣刀加工陆0H漆的槽,按照中心线进行编程,使用的程序如下。 N005 G5四 G90 GO Z依00 T依 D依 N0依0 X-依50 YO N0贰0 M0三 S三00 F依00 Z三0 N0贰5 G四贰 X-依四0 N0三0 G依 X依50 N0三5 GO Z依00 N0四0 G四0 X-依50 N050 Z三0 N055 G四依 X-依四0 N0陆0 G依 X依50 N0陆5 GO Z依00 N0漆0 M三0 实际加工中要经过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运行三次程序,对应的半径补偿先小后大分别是吧mm、9.5mm,依0mm(理论值,最终的半径补偿值要经过实际测量后确定),最终的半径补偿理论值=槽的宽度/贰-刀具半径。在程序中分别用G四依和G四贰激活两次刀补,增加了一次空行程,这种使用刀具半径补偿的方式在加工一般类型的工件时显得很麻烦,但是在加工特定类型的工件时使用这种方法就会使编程工作变得非常简单。 三、在加工扇形段导入板中的应用 在一些比较特殊槽体的加工中,图纸中只标注槽的宽度、深度和中心线的形状尺寸,针对这一类型的工件,按照中心线进行编程,加工中应用特殊的刀具补偿方法。 参照图陆,这是我公司薄板厂连铸设备中使用的扇形段导入板,它是扇形段导入装置中的关键零件。用Tk陆9贰0数控锉铣床的加工七条依贰吧×四四mm导入槽。该工件的七条导入槽是由多段圆弧和直线相切连接构成,图纸中只标注了槽的宽度、深度和中心线的形状尺寸,以上部第一个导入槽为例说明特殊的刀具补偿使用方法,按照中心线进行编程。 程序名称:CA0依 程序内容:N5 G5四 G90 G陆四 GO Wo Z依50 T依 D依(调用第一个刀号) N依0 G依依依 XO YO N依5 X=-依吧0四-依00 Y=四陆四.四贰四 N贰0 M0四 S贰50 F贰00 Z-四四 N贰5 G四依 X=IC(50)(激活刀补开始加工槽体的上边界) N三0 G依 X=-依吧0四+9贰0.陆依漆 N三5 CT AP=90-依陆.0三 RP=依四99.5 N四0 G依 AP=90-依陆.0三 RP=依四99.5+依00 N四5 GO G四0 X=IC(依00)Z依50 N50 X=-依吧0四-依00 Y=四陆四.四贰四 T依 D贰(调用第二个刀号) N55 G四贰 X=IC(50)(激活刀补开始加工槽体的下边界) N陆0 G依 X=-依吧0四+9贰0.陆依漆 N陆5 CT AP=90-依陆.0三 RP=依四99.5 N漆0 G依 AP90-依陆.0三 RP=依四99.5+依00 N漆5 GO G四0 X=IC(依00)Z依50 N吧0 M三0 槽的宽度和中心线不对称,程序中用了两个刀号,加工槽体的上边界时用D依,加工槽体的下边界是时用D贰,实际加工中用50mm铣刀要经过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运行三次程序,对应的半径补偿值先小后大分别是D依=依00mm,依贰mm,依贰.5mm,D贰=依三mm,依5mm,依5.5mm. 如果使用一般的刀具补偿使用方法,按照槽的边界线进行编程,就要计算槽的边界线中各段圆弧和直线切点的坐标以及各段圆弧的半径,计算量是非常大的。而按照中心线进行编程就可直接使用力纸上标注的尺寸,避免了大量、繁琐的数据计算工作,保证了程序中所用数据的准确性,极大的提高了编程效率。 其方法有两个特殊:(依)按照中心线进行编程而不是按照真实的加工边界线进行编程。(贰)刀具补偿值按照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的顺序逐渐加大,理论补偿值二加工的边界到中心线的距离--刀具半径。优点是直接使用图纸上标注的尺寸进行编程,保证了程序中所用数据的准确性,不需进行大量繁琐的数据计算工作
❻ 数控编程的实例!
数控机床编程实例
作者: 来源:
--------------------------------------------------------------------------------
常用的圆弧编程指令是G2和G3,使用时必须编入圆弧起点坐标,终点坐标、圆弧半径或中心坐标,可处理各种类型的圆弧编程。西门子810D/840D系统中的CT和RND指令也可以生成精确的圆弧轨迹,在加工轮廓中出现用圆弧与其他直线或圆弧相切连接的轨迹时,灵活运用CT和RND指令进行圆弧编程比使用G2和G3指令方便得多:
--------------------------------------------------------------------------------
一、两种特殊的圆弧编程指令:CT和RND
常用的圆弧编程指令是G2和G3,使用时必须编入圆弧起点坐标,终点坐标、圆弧半径或中心坐标,可处理各种类型的圆弧编程。西门子810D/840D系统中的CT和RND指令也可以生成精确的圆弧轨迹,在加工轮廓中出现用圆弧与其他直线或圆弧相切连接的轨迹时,灵活运用CT和RND指令进行圆弧编程比使用G2和G3指令方便得多:
1、RND指令处理轮廓拐点的圆弧过渡
RND指令的含义:轮廓拐点处用指定半径的圆弧过渡处理,并且和相关的直线或圆弧相切连接,数控系统自动运算各个切点的坐标。
参照图1 加工内容为底边外的其余轮廓,所用程序如下。
N005 G54 G90 G0 Z100 T1 D1
N010 X-70 Y-50
N015 M03 S1000 F500 Z-10
N020 G41 Y-20
N025 G1 Y70 RND=5
N030 G1 X-40 RND=5
N035 G3 ×0 CR=20 RND=5
N040 G3 ×40 CR=20 RND=5
N045 G1×70 RND=5
N050 G1 Y-30
N055 M30
程序中用RND=5的格式表示轮廓拐点处用半径R5的圆弧过渡处理,并与相关的直线或圆弧相切连接,数控系统自动运算各个切点的坐标,程序中不需写入切点的坐标。而用G2和G3指令编写各处R5圆弧就必须计算各个切点的坐标(共10个点),还多了五条程序。
2、CT指令完成直线和圆弧或圆弧和圆相切边接
CT指令的含义是:经过一段直线或圆弧的结束点P1和另一个指定点P2生成一段圆弧并且和前面的直线或圆弧在P1点处相切,数控系统自动运算圆弧半径CT指令是模态的。
参照图2 加工内容为底边外的其余轮廓,所用程序如下:
N005 G54 G90 G0 Z100 T1 D1
N010 X-90 Y-120
N015 M03 S1000 F500Z-10
N020 G41Y-100
N025 G1 Y20
N030 X-60
N040 Yo
N045 CT X-20(第一个R20圆弧)
N050 X20(第二个R20圆弧)
N055 X60(第三个R20圆弧)
N060 G1 Y20
N065 G1×90
N070 Y-100
N075 M30
用CT在编制程序时只需输入切点坐标而不用写入圆弧半径,也不用判断圆弧的方向,在直线和圆弧或多段圆弧相切连接的轮廓编程时使用非常方便。
3、CT和RND指令在极坐标系中的应用
在极坐标系中用G2和G3指令编程时有一个限制,极点必须设定在所编程圆弧的中心。而用CT和RND指令就很好地克服了这一障碍。
(1)RND指令在极坐标系中的应用
参照图3在数控铣床加工4个30度的V型槽,以90度位置的V型槽为例程序如下。
N005 G54 G0 T1 D1 Z100
N010 G111 Xo YO
N015 AP=90-15 RP=110
N020 M03 S1000 F500 Z10
N025 G42 RP=100
N030 G1 RP=0 RND=10
N035 G1 RP=100
N040 M30
(2)CT指令在极坐标系中的应用。
参照图4 加工上部的3段圆弧和2段直线相切连接的部位,程序如下。
N005 G54 G90 Go Z100 T1 D1
N010 G111 XO YO
N015 AP=90-36-18 RP=150
N020 M03 S1000 F500 Z-10
N025 G42 RP=130
N030 G1 RP=142.66/2
N035 CT AP=90-18
N040 AP=90+18
N045 AP=90+18+36
N050 G1 RP=150
N055 M30
图3和图4 这两种类型的工件加工部位使用算术坐标系编程数据处理比较麻烦,在极坐标系中用G2和G3指令编程圆弧时极点必须设定在所编圆弧的中心,需要一些计算工作,而使用RND和CT指令编程圆弧时,极点就不必设定在所编圆弧的中心,极点可以设定在任意的方便数据处理的位置。图3和图4 这两种类型的工件加工部位在编程时使用极坐标且极点设定在工件中心最为方便。
二、特殊刀具补偿方法在加工扇形段导入板中的应用
1、一般的刀具补偿方法
参照图5 ,在数控铣上用40mm立铣刀加工60H7的槽,按照槽的边界线进行编程,使用的程序如下。
N005 G54 G90 Go Z100 T1 D1
N010 X-150 YO
N020 M03 S300 F100 Z30
N025 G42 Y30
N030 G1×150
N035 Y-30
N040 X-150
N050 M30
实际加工中要经过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运行三次程序,对应的半径补偿值先大后小分别是22mm,20.5mm,20mm(理念值,最终的半径补偿值要经过实际测量确定)。
2、特殊的刀具补偿方法
参照图5,在数控铣床上40mm立铣刀加工60H7的槽,按照中心线进行编程,使用的程序如下。
N005 G54 G90 GO Z100 T1 D1
N010 X-150 YO
N020 M03 S300 F100 Z30
N025 G42 X-140
N030 G1 X150
N035 GO Z100
N040 G40 X-150
N050 Z30
N055 G41 X-140
N060 G1 X150
N065 GO Z100
N070 M30
实际加工中要经过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运行三次程序,对应的半径补偿先小后大分别是8mm、9.5mm,10mm(理论值,最终的半径补偿值要经过实际测量后确定),最终的半径补偿理论值=槽的宽度/2-刀具半径。在程序中分别用G41和G42激活两次刀补,增加了一次空行程,这种使用刀具半径补偿的方式在加工一般类型的工件时显得很麻烦,但是在加工特定类型的工件时使用这种方法就会使编程工作变得非常简单。
3、在加工扇形段导入板中的应用
在一些比较特殊槽体的加工中,图纸中只标注槽的宽度、深度和中心线的形状尺寸,针对这一类型的工件,按照中心线进行编程,加工中应用特殊的刀具补偿方法。
参照图6,这是我公司薄板厂连铸设备中使用的扇形段导入板,它是扇形段导入装置中的关键零件。用Tk6920数控锉铣床的加工七条128×44mm导入槽。该工件的七条导入槽是由多段圆弧和直线相切连接构成,图纸中只标注了槽的宽度、深度和中心线的形状尺寸,以上部第一个导入槽为例说明特殊的刀具补偿使用方法,按照中心线进行编程。
程序名称:CA01
程序内容:N5 G54 G90 G64 GO Wo Z150 T1 D1(调用第一个刀号)
N10 G111 XO YO
N15 X=-1804-100 Y=464.424
N20 M04 S250 F200 Z-44
N25 G41 X=IC(50)(激活刀补开始加工槽体的上边界)
N30 G1 X=-1804+920.617
N35 CT AP=90-16.03 RP=1499.5
N40 G1 AP=90-16.03 RP=1499.5+100
N45 GO G40 X=IC(100)Z150
N50 X=-1804-100 Y=464.424 T1 D2(调用第二个刀号)
N55 G42 X=IC(50)(激活刀补开始加工槽体的下边界)
N60 G1 X=-1804+920.617
N65 CT AP=90-16.03 RP=1499.5
N70 G1 AP90-16.03 RP=1499.5+100
N75 GO G40 X=IC(100)Z150
N80 M30
槽的宽度和中心线不对称,程序中用了两个刀号,加工槽体的上边界时用D1,加工槽体的下边界是时用D2,实际加工中用50mm铣刀要经过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运行三次程序,对应的半径补偿值先小后大分别是D1=100mm,12mm,12.5mm,D2=13mm,15mm,15.5mm.
如果使用一般的刀具补偿使用方法,按照槽的边界线进行编程,就要计算槽的边界线中各段圆弧和直线切点的坐标以及各段圆弧的半径,计算量是非常大的。而按照中心线进行编程就可直接使用力纸上标注的尺寸,避免了大量、繁琐的数据计算工作,保证了程序中所用数据的准确性,极大的提高了编程效率。
其方法有两个特殊:(1)按照中心线进行编程而不是按照真实的加工边界线进行编程。(2)刀具补偿值按照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的顺序逐渐加大,理论补偿值二加工的边界到中心线的距离--刀具半径。优点是直接使用图纸上标注的尺寸进行编程,保证了程序中所用数据的准确性,不需进行大量繁琐的数据计算工作。
❼ 广数数控车床编程G94怎么编程实例
G94是指的端面车削一次固定循环指令。
例如,当前刀具X.Z向零点为程序零点,端面余量1mm,外径100mm,定位点为X102,Z2,终点X0,Z0,程序为
M,S,T;
G00 X102 Z2;
G94 X0 Z0 F0.1;
以上三句的走刀路径:首先指定刀具、转速;指定刀具快速定位至循环起点X102 Z2,开始固定路径循环(快走至Z0,开始切削至X0,快走至Z2,快走至X102,即返回循环起点,固定循环完成);G94程序段完成,开始运行下一程序段。
❽ 广数数控车床编程实例
1#外圆刀,2#缧纹刀,3#切槽刀,切槽刀宽度4mm,毛坯直径32mm
1.首先根据图纸要求按先主后次的加工原则,确定工艺路线
(1)加工外圆与端面。
(2)切槽。
(3)车螺纹。
2.选择刀具,对刀,确定工件原点
根据加工要求需选用3把刀具,T01号刀车外圆与端面,T02号刀车螺纹,T03号刀切槽。用碰刀法对刀以确定工件原点,此例中工件原点位于最左面。
3.确定切削用量
(1)加工外圆与端面,主轴转速
630rpm,
进给速度150mm/min。
(2)切断,主轴转速315rpm,
进给速度150mm/min。
(3)
车螺纹,主轴转速
200rpm,
进给速度200mm/min。
4.编制加工程序
N10
G50
X50
Z150
确定起刀点
N20
M03
S630
主轴正转
N30
T11
选用1号刀,1号刀补
N40
G00
X33
Z60
准备加工右端面
N50
G01
X-1
F150
加工右端面
N60
G00
X31
Z62
准备开始进行外圆循环
N70
G90
X28
Z20
F150
开始进行外圆循环
N80
X26
N90
X24
N100
X22
N110
X21
φ20圆先车削至φ21
N120
G00
Z60
准备车倒角
N130
G01
X18
F150
定位至倒角起点
N140
G01
X20
Z59
倒角
N150
Z20
车削φ20圆
N160
G03
X30
Z15
I10
K0
车削圆弧R5
N170
G01
X30
Z0
车削φ30圆
N180
G00
X50
Z150
回起刀点
N190
T10
取消1号刀补
N200
T33
换3号刀
N205
M03
S315
N210
G00
X22
Z40
定位至切槽点
N220
G01
X18
F60
切槽
N230
G04
D5
停顿5秒钟
N240
G00
X50
回起刀点
N250
Z150
N260
T30
取消3号刀补
N270
T22
换2号刀
N280
G00
X20
Z62
定位至螺纹起切点
N285
M03
S200
N290
G92
X19.5
Z42
P1.5
螺纹循环开始
N300
X19
N310
X18.5
N320
X17.3
N330
G00
X50
Z150
回起刀点
N340
T20
取消2号刀补
N350
M05
主轴停止
N
360
M02
程序结束
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❾ 数控程序中g71编程实例
图 G71外径复合循环编程实例
%118
N1 G59 G00 X80 Z80 (选定坐标系G55,到程序起点位置)
N2 M03 S400 (主轴以400r/min正转)
N3 G01 X46 Z3 F100 (刀具到循环起点位置)
N4 G71U1.5R1P5Q13X0.4 Z0.1(粗切量:1.5mm精切量:X0.4mm Z0.1mm)
N5 G00 X0 (精加工轮廓起始行,到倒角延长线)
N6 G01 X10 Z-2 (精加工2×45°倒角)
N7 Z-20 (精加工Φ10外圆)
N8 G02 U10 W-5 R5 (精加工R5圆弧)
N9 G01 W-10 (精加工Φ20外圆)
N10 G03 U14 W-7 R7 (精加工R7圆弧)
N11 G01 Z-52 (精加工Φ34外圆)
N12 U10 W-10 (精加工外圆锥)
N13 W-20 (精加工Φ44外圆,精加工轮廓结束行)
N14 X50 (退出已加工面)
N15G00 X80 Z80 (回对刀点)
N16 M05 (主轴停)
N17 M30 (主程序结束并复位)
(9)数控编程实例带图的扩展阅读:
数控编程是数控加工准备阶段的主要内容之一,通常包括:
分析零件图样,确定加工工艺过程;计算走刀轨迹,得出刀位数据;编写数控加工程序;制作控制介质;校对程序及首件试切。有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两种方法。
总之,它是从零件图纸到获得数控加工程序的全过程。
❿ 数控车床编程实例详解
一、数控车编程特点
(1)可以采用绝对值编程(用X、Z表示)、增量值编程(用U、W表示)或者二者混合编程。
(2)直径方向(X方向)系统默认为直径编程,也可以采用半径编程,但必须更改系统设定。
(3)X向的脉冲当量应取Z向的一半。
(4)采用固定循环,简化编程。
(5)编程时,常认为车刀刀尖是一个点,而实际上为圆弧,因此,当编制加工程序时,需要考虑对刀具进行半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