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编程语言 > 多线程java线程池

多线程java线程池

发布时间:2022-12-12 04:28:09

㈠ 【java基础】线程池的原理是什么

什么是线程池?

总归为:池化技术 ---》数据库连接池 缓存架构 缓存池 线程池 内存池,连接池,这种思想演变成缓存架构技术---> JDK设计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我们从最核心的ThreadPoolExecutor类中的方法讲起,然后再讲述它的实现原理,接着给出了它的使用示例,最后讨论了一下如何合理配置线程池的大小。

Java 中的 ThreadPoolExecutor 类

java.uitl.concurrent.ThreadPoolExecutor 类是线程池中最核心的一个类,因此如果要透彻地了解Java 中的线程池,必须先了解这个类。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ThreadPoolExecutor 类的具体实现源码

在 ThreadPoolExecutor 类中提供了四个构造方法:

㈡ java多线程有几种实现方法

㈢ 什么是java线程池

找的资料,你看一下吧:
多线程技术主要解决处理器单元内多个线程执行的问题,它可以显着减少处理器单元的闲置时间,增加处理器单元的吞吐能力。
假设一个服务器完成一项任务所需时间为:T1
创建线程时间,T2
在线程中执行任务的时间,T3
销毁线程时间。
如果:T1
+
T3
远大于
T2,则可以采用线程池,以提高服务器性能。
一个线程池包括以下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1、线程池管理器(ThreadPool):用于创建并管理线程池,包括
创建线程池,销毁线程池,添加新任务;
2、工作线程(PoolWorker):线程池中线程,在没有任务时处于等待状态,可以循环的执行任务;
3、任务接口(Task):每个任务必须实现的接口,以供工作线程调度任务的执行,它主要规定了任务的入口,任务执行完后的收尾工作,任务的执行状态等;
4、任务队列(taskQueue):用于存放没有处理的任务。提供一种缓冲机制。
线程池技术正是关注如何缩短或调整T1,T3时间的技术,从而提高服务器程序性能的。它把T1,T3分别安排在服务器程序的启动和结束的时间段或者一些空闲的时间段,这样在服务器程序处理客户请求时,不会有T1,T3的开销了。
线程池不仅调整T1,T3产生的时间段,而且它还显着减少了创建线程的数目,看一个例子:
假设一个服务器一天要处理50000个请求,并且每个请求需要一个单独的线程完成。在线程池中,线程数一般是固定的,所以产生线程总数不会超过线程池中线程的数目,而如果服务器不利用线程池来处理这些请求则线程总数为50000。一般线程池大小是远小于50000。所以利用线程池的服务器程序不会为了创建50000而在处理请求时浪费时间,从而提高效率。

㈣ Java多线程为什么使用线程池

1:提高效率 创建好一定数量的线程放在池中,等需要使用的时候就从池中拿一个,这要比需要的时候创建一个线程对象要快的多。

2:方便管理 可以编写线程池管理代码对池中的线程统一进行管理,比如说系统启动时由该程序创建100个线程,每当有请求的时候,就分配一个线程去工作, 如果刚好并发有101个请求,那多出的这一个请求可以排队等候,避免因无休止的创建线程导致系统崩溃

㈤ java 线程池机制的原理是什么

线程池属于对象池.所有对象池都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共性,就是为了最大程度复用对象.那么线程池的最
重要的特征也就是最大程度利用线程.
首先,创建线程本身需要额外(相对于执行任务而必须的资源)的开销.
作业系统在每创建一个线程时,至少需要创建以下资源:
(1) 线程内核对象:用于对线程上下文的管理.
(2) 用户模式执行栈.
(3) 内核模式执行栈.
这些资源被线程占有后作业系统和用户都无法使用.
相反的过程,销毁线程需要回收资源,也需要一定开销.
其次,过多的线程将导致过度的切换.线程切换带来的性能更是不可估量.系统完成线程切换要经过以下过程:
(1) 从用户模式切换到内核模式.
(2) 将CPU寄存器的值保存到当前线程的内核对象中.
(3)打开一个自旋锁,根据调度策略决定下一个要执行的线程.释放自旋锁,如果要执行的线程不是同一进
程中的线程,还需要切换虚拟内存等进程环境.
(4) 将要执行的线程的内核对象的值写到CPU寄存器中.
(5) 切换到用户模式执行新线程的执行逻辑.
所以线程池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创建和切换线程的额外开销,利用已经的线程多次循环执行多个任务从而提
高系统的处理能力.

㈥ 什么是java线程池

多线程是为了能够让计算机资源合理的分配,对于处理不同的任务创建不同的线程进行处理,但是计算机创建一个线程或者销毁一个线程所花费的也是比较昂贵的,有时候需要同时处理的事情比较多,就需要我们频繁的进行线程的创建和销毁,这样花费的时间也是比较多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就可以引用线程池的概念。
所谓线程池就是将线程集中管理起来,当需要线程的时候,可以从线程池中获取空闲的线程,这样可以减少线程的频繁创建与销毁,节省很大的时间和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操作。
在java中提供了ThreadPoolExecutor类来进行线程的管理,这个类继承于AbstractExecutorService,而AbstractExecutorService实现了ExecutorService接口,我们可以使用ThreadPoolExecutor来进行线程池的创建。
在ThreadPoolExecutor的构造方法中,有多个参数,可以配置不同的参数来进行优化。这个类的源码构造方法为:
public ThreadPoolExecutor(int corePoolSize, int maximumPoolSize, long keepAliveTime, TimeUnit unit, BlockingQueue workQueue, ThreadFactory threadFactory,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handler)其中每个参数代表的意义分别为
corePoolSize : 线程池中的核心线程数量,当线程池中当前的线程数小于这个配置的时候,如果有一个新的任务到来,即使线程池中还存在空闲状态的线程,程序也会继续创建一个新的线程放进线程池当中
maximumPoolSize: 线程池中的线程最大数量
keepAliveTime:当线程池中的线程数量大于配置的核心线程数量(corePoolSize)的时候,如果当前有空闲的线程,则当这个空闲线程可以存在的时间,如果在keepAliveTime这个时间点内没有新的任务使用这个线程,那么这个线程将会结束,核心线程不会结束,但是如果配置了allowCoreThreadTimeOut = true,则当空闲时间超过keepAliveTime之后,线程也会被结束调,默认allowCoreThreadTimeOut = false,即表示默认情况下,核心线程会一直存在于线程池当中。
unit : 空闲线程保持连接时间(keepAliveTime)的时间单位
workQueue:阻塞的任务队列,用来保存等待需要执行的任务。
threadFactory :线程工厂,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创建线程的对象,设置线程的名称,优先级等属性信息。
handler:当线程池中存在的线程数超过设置的最大值之后,新的任务就会被拒绝,可以自己定义一个拒绝的策略,当新任务被拒绝之后,就会使用hander方法进行处理。
在java中也提供了Executors工具类,在这个工具类中提供了多个创建线程池的静态方法,其中包含newCachedThreadPool、newFixedThreadPool、newScheledThreadPool、newSingleThreadExecutor等。但是他们每个方法都是创建了ThreadPoolExecutor对象,不同的是,每个对象的初始 参数值不一样;

阅读全文

与多线程java线程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相机卡满了没文件夹 浏览:747
如何批量快速压缩视频 浏览:432
我的世界如何加入ice服务器 浏览:873
兄弟cnc编程说明书 浏览:204
php闪电入门教程学习 浏览:152
金岳霖逻辑pdf 浏览:938
linuxtomcat线程 浏览:77
pboc长度加数据加密 浏览:187
英雄联盟国际服手游怎么下安卓 浏览:297
程序员的思路 浏览:234
只能用命令获得的四种方块 浏览:358
怎么用命令方块防止开创造 浏览:807
扫描版的pdf 浏览:790
编程猫怎样做3d游戏 浏览:207
怎么查找云服务器上的ftp 浏览:156
我的世界服务器如何注册账号 浏览:934
统计英文字符python 浏览:424
linux信息安全 浏览:910
压缩机接线柱爆 浏览:1001
程序员自主创业 浏览: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