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编程语言 > python列表存储相同数据

python列表存储相同数据

发布时间:2022-12-19 05:25:13

python列表中所有元素必须为相同类型的数据为啥是错的

因为可以类型不同


② 深入理解python列表和元组

列表和元组都是一个可以放置任意数据类型的有序集合。这里需要注意三个词,任意、有序、集合,其实就是说明列表和元组是可以放置任意数据类型,其次是有序的,另外,它是一个集合。

列表是动态的,它的长度大小不固定的,可以随意的增加、删除或者改变。

元组是静态的,它的长度大小是固定的,无法增加、删除或者改变。

列表是动态的、可变的,而元组是静态的、不可变的。

列表的存储方式,如下所示:

元组的存储方式,如下所示:

存储同样的元素,元组使用的存储空间更小,要少16个字节。这是因为列表是动态的,所以列表中要存储指针,来指向对应的元素。另外,列表是可变的,所以需要额外存储已经分配的存储信息,因为它要知道现在已经存储了多少信息,还剩下多少,需不需要额外分配存储空间等等。所以,列表多出来的存储空间主要是:指针 + 存储空间长度。

如下例子可以看到列表存储空间的变化:

列表存储空间变化:

从列表和元组的存储方式可以得出,元组的性能是优于列表的。

元组和列表的初始化性能比较:

③ Python 列表内存浅析

序列是Python中最基本的数据结构。序列是一种数据存储方式,用来存储一系列的数据。

在内存中,序列就是一块用来存放多个值的连续的内存空间。比如一个整数序列[10,20,30,40]

序列中的每个元素都分配一个数字 - 它的位置,或索引。第一个索引是0,第二个索引是1,依此类推。

列表:用于存储任意数目、任意类型的数据集合。

列表是内置可变序列,是包含多个元素的有序连续的内存空间。列表定义的标准语法格式:

其中,10,20,30,40 这些称为:列表a的元素。

列表中的元素可以各不相同,可以是任意类型。比如:a = [10,20,"abc",True,[]]

当列表增加元素时,列表会自动进行内存管理,减少了程序员的负担。但是列表元素大量移动,效率低所以一般建议在尾部添加。

本地电脑运行结果:

列表是可变数据类型,地址不变,值可变。因此,添加新的值之后,地址也是不变的。

解析:在索引2处要引用50这个元素

申请了8个内存空间但是list实际用来存储元素只使用了其中5个内存空间
insert的时间复杂度是O(n)

pop () 方法 删除并返回指定位置的元素,如果未指定位置则默认操作

pop () 方法 删除并返回指定位置的元素,如果未指定位置则默认操作

结果运行:

④ Python其实很简单 第九章 列表与元组(一)

在前面,我们要保存一个数据,需要先定义一个变量,而且一个变量中只能保存一个数据。譬如,语句:a1=1,值“1”就被保存了,但要保存“2”,就还需要再定义一个变量:a2=2......这样以来,随着数据的增多,岂不是要定义更多的变量吗?

可以使用一个新的数据类型,它记录很多数据,并且将它们按照顺序存储在连续的内存空间中,这便是序列。Python中有5种常用的序列结构,分别是列表、元组、集合、字典和字符串。

9.1列表

语法格式:

listname=[element1,element2,element3,......,elementn]

其中,listname为列表名,element1,element2,element3,......,elementn表示列表中的元素。各个元素的数据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通常元素的类型都是相同的,含义也是相同的。

如:

list1=[‘风’,’马‘,’牛’,1,2,3,’a’,’b’,’c’]就没有太多的实际用途。

list2=['张三','男',18,�']虽然元素的类型不同,但表示了同一个人的信息。

1、访问列表元素

列表中元素的索引号从0开始标记,访问列表元素时,可以直接按照索引号读取。

如:

list2=['张三','男',18,�']

print(list2[1]) #输出列表中索引号为1的元素

输出结果:男

和字符串一样,序列都是可以使用切片操作的。

如:

print(list2[:2])

输出结果:['张三', '男']

print(list2[2:])

输出结果:[18, �']

2、使用range()函数创建数值列表

格式:range(start, stop [,step]) ;start 指的是计数起始值,默认是 0;stop 指的是计数结束值,但不包括 stop ;step 是步长,默认为 1,不可以为 0 。range() 方法生成一段左闭右开的整数范围。

可以使用range()函数创建数值列表,如:

list1=list(range(10,20,2))

print(list1)

运行结果:[10, 12, 14, 16, 18]

3、删除列表

语法格式如下:

del listname

其中,listname为要删除列表的名称。

删除列表与删除变量的方法是完全一样的,前面已经介绍过了。

4、遍历列表

常用的遍历列表的方法有是利用for语句,举例如下:

list1=list(range(10))

for item in list1:

print(item,end=' ') # end=’ ‘表示以空格结束,如果不写这个参数,相当于默认值end=’ ’

输出结果:0 1 2 3 4 5 6 7 8 9

为了获取列表元素的索引值,就需要使用enumerate()函数。

list1=list(range(10,20,2))

for index,item in enumerate(list1):

print(index,'-',item,end=' ')

输出结果:0 - 10 1 - 12 2 - 14 3 - 16 4 - 18

5、追加、修改和删除列表元素

追加元素

>>> list1=['春','夏','秋']

>>> list1.append('冬')

>>> list1

['春', '夏', '秋', '冬']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使用“+”号将两个序列连接起来。如:

list1=['春','夏','秋']

list1=list1+['冬']

print(list1)

输出结果为:['春', '夏', '秋', '冬']

注意,下面的做法是错误的:

>>> list1=['春','夏','秋']

>>> list1=list1+'冬'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 ", line 1, in

list1=list1+'冬'

TypeError: can only concatenate list (not "str") to list

从这个提示可知,列表只能与列表连接,而不能与字符串连接。

修改元素

>>> list1[2]='autumn' #通过索引对元素直接赋值

>>> print(list1)

['春', '夏', 'autumn', '冬']

删除元素

>>> del list1[2] #通过索引直接删除元素

>>> print(list1)

['春', '夏', '冬']

6、列表元素排序

在讨论列表元素排序时,为了将有序列表变成无序列表,这里用到了shuffle()函数,但它不是Python的内置函数,需要先使用import语句将random模块包含进来,这样才能像使用内置函数那样使用扩展模块中的函数。

>>> import random #导入random模块

>>> list1=list(range(10)) #生成列表,元素为0到9的整数。

>>> list1

[0, 1, 2, 3, 4, 5, 6, 7, 8, 9]

>>> random.shuffle(list1) #用random包中的shuffle()函数将list1中元素次序打乱

>>> list1

[8, 6, 3, 5, 0, 7, 1, 9, 2, 4]

>>> list1.sort() #对list1升序排列

>>> list1

[0, 1, 2, 3, 4, 5, 6, 7, 8, 9]

>>> random.shuffle(list1) #将list1顺序重新打乱

>>> list1

[5, 9, 7, 8, 4, 3, 2, 0, 6, 1]

>>> list1.sort(reverse=True) #对list1降序排列

>>> list1

[9, 8, 7, 6, 5, 4, 3, 2, 1, 0]

方法sort()的语法格式:

listname.sort(key=None,reverse=False)

其中,listname表示要排序的列表;key表示指定一个键,如”key=str.lower”表示排序时不区分字母大小写;reverse为True表示降序排列(为默认值,可省缺),为False表示升序排列。

还有一个函数sorted(),功能与方法sort()相似。格式如下:

sorted(listname,key=None,reverse=False)

7、 利用列表推导式快速生成一个列表

例1:生成指定范围的数值列表。

>>> import random

>>> list1=[random.randint(0,20) for i in range(10)]

>>> list1

[16, 20, 19, 6, 5, 7, 10, 5, 12, 5] #生成了包含10个值在0到20之间的元素构成的列表。

例2:根据现有列表生成新的列表。

>>> radius=list(range(1,6)) #生成列表 radius保存半径的值

>>> radius

[1, 2, 3, 4, 5]

>>> s=[round(2*3.14*r,2) for r in radius]

#生成列表s,将计算得到的周长值保存起来,其中round()可以保留指定小数位,格式 round(var, n),var为变量名,n为指定保留小数位。

>>> s

[6.28, 12.56, 18.84, 25.12, 31.4]

例3:从列表中选择符合条件的元素组成新的列表。

>>> score=[98,65,77,56,82,89] #列表score用来存储成绩

>>> good=[x for x in score if x>=80]

#从列表score中选取>=80的元素存入新列表good中

>>> good

[98, 82, 89]

count()、index()和sum()方法

count()方法

用于统计指定元素在列表中出现的次数。

例:

>>> list1=['a','b','c','d','e','f','c','d','e','a','b','c','d']

>>> num=list1.count('c') #统计列表list1中'c'的个数

>>> num

3

index()方法

用于获取指定元素在列表中第一次出现的索引值。

>>> list1=['a','b','c','d','e','f','c','d','e','a','b','c','d']

>>> position=list1.index('c')

>>> position

2

sum()方法

用于计算数值列表中全部或指定元素的和。

>>> list1=[1,2,3,4,5]

>>> total=sum(list1) #计算列表list1中全部元素的和

>>> total

15

>>> total=sum(list1,1) #在列表list1全部元素的和后,在加上参数(“1”)的值

>>> total

16

>>> total=sum(list1[:2]) #计算切片list1[:2]中各元素的和

>>> total

3

二维列表

格式:listname[下标1][下标2]

其中,listname表示列表的名称,下标1表示列表中的行号,下标2表示列表中的列号。对于n行m列的二维列表,第一个元素的行号和列号都是0,最后一个元素的行号和列号都是n-1。如下所示:

list[0][0] list[0][1] list[0][2] ............ list[0][m-1]

list[1][0] list[1][1] list[1][2] ............ list[1][m-1]

......

......

list[n-1][0] list[n-1][1] list[n-1][2] ............ list[n-1][m-1]

通俗地讲,如果一个列表中的元素本身就是一个列表,则这个列表就是一个二维列表。

如:

>>> list1=['a1','b1','c1','d1']

>>> list2=['a2','b2','c2','d2']

>>> list3=['a3','b3','c3','d3']

>>> listtwo=[list1,list2,list3]

>>> listtwo

[['a1', 'b1', 'c1', 'd1'], ['a2', 'b2', 'c2', 'd2'], ['a3', 'b3', 'c3', 'd3']]

如果要查看二维列表listtwo按照行、列的排列,可以运行如下代码:

for i in range(3):

for j in range(4):

print(listtwo[i][j],end=' ')

print()

运行结果:

a1 b1 c1 d1

a2 b2 c2 d2

a3 b3 c3 d3

如果要读取二维列表中的某一行,可以使用如下方法:

>>> listtwo[2] #读取第3行的元素(注意索引号都是从0开始的)

['a3', 'b3', 'c3', 'd3']

如果要读取某一个元素的值,可以使用如下方法:

>>> listtwo[2][2] #读取第3行第3列的元素

'c3'

⑤ 在做测试自动化时,python中的列表和元组这两种数据类型有何区别

一、相同点:
1)都是用于存储一串数据,
2)元素之间都是使用 , 分隔
3)都有索引,且索引都是从 0 开始,都可以通过下标获取元素。

二、不同点:
1)元组用 () 定义,而列表用[]定义
2)最大区别:元组的 元素不能修改【除非数据是列表和字典】,而列表的元素是可以修改的
3)元祖的元素一般都是不同类型数据,而列表存储的数据一般是相同类型的数据(列表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不常用)
4)元素是应用于特定情况(后面会讲),而列表却是应用最多的一种数据类型。我也是在黑马程序员技术看到的,能学会这么多

⑥ python列表和元组的区别

1、元组是不可变的, 而列表是可变的。
2、元组通常有不同的数据类型,而列表是相同类型的数据队列。元组表示的是结构,而列表表示的是顺序。
3、不能将列表当作字典的key, 而元组可以
4、由于元组支持的操作比列表小, 所以元组会比列表稍稍快上那么一点。但是如果不是海量数据处理,这点差异基本可以忽略

⑦ python怎么提取列表中相同的数据

代码如下:

c=[1,1,1,1,2,2,2,3,3,4,4,4,4,4,5,5,5,]
a=[]
x=[]
foriinrange(0,len(c)):
ifi+1<len(c):
ifc[i]==c[i+1]:
x.append(c[i])
else:
x.append(c[i])
a.append(x)
x=[]
else:
x.append(c[len(c)-1])
a.append(x)
print(a)

运行结果:

⑧ python中,列表在内存中存储数据,由于列表是没有长度限制的,所以列表中数据的地址是连续的吗

.在python中给变量赋值和C语言是完全不同的,在python中变量不是容器,只是个标签。
在Python中先创建一个字符串对象,然后把引用地址(也就是id() 得到的值)绑定给一个变量名。
不同的程序块中(在IDLE,python shell中 每一行就算是一个单独程序块)即使相同字符串也是单独创建对象。
在相同程序块中 相同字符串对象会有缓存机制就是引用同一个字符串对象地址绑给不同变量。

⑨ Python列表的常用操作- 查找方法【详细讲解】

列表的作用是一次性存储多个数据,程序员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的操作有:增、删、改、查。

下面讲解的是对列表的查找操作,可以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下标来进行查找,另外一种是根据查找函数来操作。

回忆一下知识点,之前讲过字符串的时候有说到下标,下标是计算机内存分配的从0开始的编号,目的是根据下标可以找到针对性的数据。列表也可以根据下标来找到数据,后面学习的元组同样也可以。

语法:

注意:如果以后都是用下标来查找数据,语法无非就是:序列名[下标]

快速体验:

打印结果如图:

语法:

快速体验:

执行结果如图:

注意:

语法:

快速体验:

注意

-- 2. 如果书写了开始和结束位置的下标,则在这个范围内查找,存在则返回开始位置的下标,如果查找的数据不存在则返回0;

语法:

注意: len()方法是一个公共的方法,无论是字符串、列表还是元组都可以使用

快速体验:

以上就是列表的4种查找方法,每个方法有自己的语法和作用,这个知识点属于 Python基础教程 范畴,所以学起来还是比较轻松地,大家主要多多练习记住函数以及使用方法即可。

阅读全文

与python列表存储相同数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dvd光盘存储汉子算法 浏览:757
苹果邮件无法连接服务器地址 浏览:963
phpffmpeg转码 浏览:672
长沙好玩的解压项目 浏览:145
专属学情分析报告是什么app 浏览:564
php工程部署 浏览:833
android全屏透明 浏览:737
阿里云服务器已开通怎么办 浏览:803
光遇为什么登录时服务器已满 浏览:302
PDF分析 浏览:486
h3c光纤全工半全工设置命令 浏览:143
公司法pdf下载 浏览:382
linuxmarkdown 浏览:350
华为手机怎么多选文件夹 浏览:683
如何取消命令方块指令 浏览:350
风翼app为什么进不去了 浏览:779
im4java压缩图片 浏览:362
数据查询网站源码 浏览:151
伊克塞尔文档怎么进行加密 浏览:893
app转账是什么 浏览: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