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python对文件的独操作有哪几种请详细说明每种方法
1.打开文件:
f=open(r'E:\PythonProjects\test7\a.txt',mode='rt',encoding='utf-8')
以上三个单引号内分别表示:要打开的文件的路径,mode为文件打开方式具体介绍在下文,encoding为文件的字符编码,一般默认为utf-8
2.读写文件:
data=f.read() # 读文件
f.write() # 写文件
3.关闭文件:
f.close()
4.为了简便,一般采用上下文的方法进行文件操作,可不用关闭文件
with open('a.txt',mode='rt',encoding='utf-8') as f:
data=f.read()
print(data)
with open('a.txt',mode='wt',encoding='utf-8') as f:
f.write('hello world')
5.控制文件读写的操作:
r:(默认模式):只读:以该模式打开文件时,若文件不存在则报错,若文件存在,则文件指针在文件开头,即从文件开头开始读文件
w:只写:以该模式打开文件时,若文件不存在则创建一个文件,如文件存在,则清空文件内容,文件指针移到开头
a:追加写:以该模式打开文件时,若文件不存在则创建一个文件,如文件存在,则将文件指针移到文件末尾,在文件末尾写入新的内容
6.控制文件读写内容的模式:(t 和 b都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r,w,a结合使用)
t:(默认):无论读写都是以字符为单位,只能识别文本文件,必须要制定encoding
b:无论读写都是以字节为单位,可以识别所有文件,一定不能指定encoding
7.文件的拷贝
with open ('a.txt',mode='rb') as af,\
open('b.txt',mode='wb') as bf:
data=af.read
f.write(data)
执行程序后,打开文件,即可发现文件已成功拷贝,这里使用 b 而不是用 t 模式,是因为文件有多种格式
8.文件的修改:
文件的修改是在硬盘上实现文件的覆盖,相当于一个新的文件以旧的文件名来命名的; 文件的修改有俩种方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景
方式一(适用于容量小的文件):这种方式的原理是: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将旧文件的内容拷贝到新的文件中;这样内存里就存在俩个文件,故不适用于容量大的文件,具体代码见下方 View
with open('a.txt',mode='rt',encoding='utf-8') as f:
data=f.read()
data_new=data.replace('yang', 'yv')
with open('b.txt',mode='wt',encoding='utf-8')as p:
p.write(data_new)
方式二(适用于容量大的文件):此方式的原理为:读取旧文件的一行内容,修改后写到临时文件中,循环往复直到写完,然后将源文件删除,将临时文件命名为源文件名.这种方式在内存中只存在2行文件,节省内存,可用于大文件
import os
with open('b.txt',mode='rt',encoding='utf-8') as f,\
open('.b.txt.swap',mode='wt',encoding='utf-8') as p:
for line in f:
p.write(line.replace('yv','yang'))
# 调用replace方法,将源文件中的'yv',换成'yang'
os.remove('b.txt')
os.rename('.b.txt.swap','b.txt')
9. 文件的阶段:truncate(n)
将文件中n个字节后内容全删了,当 n 不存在时,即删除文件全部内容
10.文件内指针的移动
f.seek(): 指针的移动是以字节为单位的
seek 有三种模式:
0:(默认模式) 指针在文件开头,只有在 0 模式可以在 t 模式下用,也可以在 b 模式下用,而 1 ,2 模式只能在 b 模式下使用
1:指针在当前位置
2:指针在文件末尾
以下为具体事例:
# 0
with open('a.txt',mode='rt',encoding='utf-8')as f:
f.seek(3,0)
print(f.tell()) # 指针当前位置
print(f.read()) # 从指针后读出所有内容
# 1 参照指针当前位置
with open('a.txt',mode='rb')as f:
f.read(2)
f.seek(4,1)
print(f.tell())
print(f.read().decode('utf-8'))
# 2 参照文件末尾
with open('a.txt',mode='rb')as f:
f.seek(-5,2)
print(f.tell())
print(f.read().decode('utf-8'))
当 seek处于 2 模式时,可以将文件中新加入的内容打印出来,具体代码如下:
# 另一个文件进行写操作,写的代码如下:
with open('a.txt',mode='at',encoding='utf-8')as f:
f.write('hello world\n')
# 每在文件中写入新的内容,都打印出来,以下代码执行打印操作:
import time
with open('a.txt',mode='rb')as f:
f.seek(0,2)
while True:
line=f.readline() # readline 可以读取没有内容的部分
# print(line.decode('utf-8'))
if len(line)==0:
time.sleep(0.1)
else:
print(line.decode('utf-8'))
② python对文本文件的读有哪些方法,写有哪些方法
1 文件读取全文本操作
在一定场景下我们需要把文本全部内容读取出来,进行处理。python提供三种函数读取文件,分别是read readline readlines,
read():读取文件的全部内容,加上参数可以指定读取的字符。
readline():读取文件的一行。
readlines():读取文件的所有行到内存中。
不同场景下我们可以选择不同函数对文件进行读取。
1.1 方法一
file_name = input("请输入你要打开的文件的完整路径及名称")
file= open(file_name, "r")
txt=file.read()
# 全文本的处理
file.close()
使用read函数将文件中的内容全部读取,放在字符串变量txt中。这样操作适合于文本较小,处理简单的情况,当文件较大时,这种方式处理时不合适的。一次性读取较大的文件到内存中,会耗费较多的时间和资源。这时候分批处理效果更好。
1.2 方法二
file_name = input("请输入你要打开的文件的完整路径及名称")
file= open(file_name, "r")
txt= file.read(4)
# 文本的处理while txt != ""txt= file.read(4)
# 批量文本处理
file.close()
这种方法适合于分批处理文本信息,每次批量读入,批量处理,不会对内存造成较大的压力。
1.3 方法三
file_name = input("请输入你要打开的文件的完整路径及名称")
file= open(file_name, "r")for line infile.readlines():
# 处理每一行数据
file.close()
这种处理方式适合处理以行为分割特点的文本,并且文本较小,因为这种处理方式需要一次性把文件所有内容读取到内存中。
1.4 方法四
file_name = input("请输入你要打开的文件的完整路径及名称")
file= open(file_name, "r") # 这里的file时文件句柄for line infile:
# 处理每一行数据
file.close()
这种方式和方法三中的区别是分行读入,逐行处理,不会一次性把文件所有内容都读入到内存中,对一些大文件的处理是很有效的。
2 文件写入文本操作
文件写入有两种写入函数和一种辅助支持。
write():向文件中写入一个字符或者字节流
writelines():将一个元素全为字符串的列表写入到文件中 需要注意的是,writelines写入列表元素的时候会把列表元素的内容拼接到一起写入,不会有换行和空格 。
seek(): 辅助写入函数offset偏移量参数代表含义如下
0 - 文件开头
1 - 当前位置
2 - 文件结尾
2.1 方法一
file_name = input("output.txt", "w+")
text= "hello world!"file_name.write(text)
file.close()
2.2 方法二
file_name = input("output.txt", "w+")
list= ["中午","早上","晚上"]
file_name.writelines(list)for line infile:
# 读取写入的数据,这时候发现是没有任何内容的
file.close()
我们增加一行代码就可以读取到写入的文件内容,利用seek()函数调整写操作指针的位置,可以实现写操作之后的正常读取。
file_name = input("output.txt", "w+")
list= ["中午","早上","晚上"]
file_name.readlines(list)
file_name.seek(0) # 调整写的指针到文件的开始位置for line infile:
# 读取写入的数据,这时候会读出一行写入的数据。
file.close()
③ python读写文件
读文件
1)使用open()方法打开文件,返回一个文件对象
原型:open(file, mode='r', buffering=None, encoding=None, errors=None, newline=None, closefd=True)
举例:f = open('test.txt', 'r')
test.txt表示文件路径(包含文件名,这个file参数可以是绝对或者相对路径)
r表示是读文本文件,rb是读二进制文本文件。(这个mode参数默认值就是r)
2)使用close()方法关闭文件
f.close()
打开后的文件必须关闭,因为文件对象会占用系统资源,系统打开文件数量也就有限了
3)打开文件时的异常处理
f=open('test.txt', 'r')
f.read()
f.close()
FileNotFoundError: [Errno 2]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test.txt'
文件读写时都有可能产生异常IOError(比如文件不存在),这样其后面的f.read(),f.close()就不会调用。为保证无论是否异常都可以关闭文件,一般使用try ... finally来处理:
try:
f = open('test.txt', 'r')
f.read()
finally:
if f:
f.close()
但这种写法过于繁琐,所以Python引入了with语句来自动调用close()方法:
with open('test.txt', 'r') as f:
f.read()
4)读文件 - read()、readline() 和 readlines()
read() 一次读取整个文件,它通常用于将文件内容放到一个字符串变量中。如果文件过大,内存不够,可以通过反复调用read(size)方法,每次最多读取size个字节的内容。
readline() 一次读取文件中一行内容,可反复调用
readlines() 一次读取所有内容并按行返回列表,该列表可以由for ... in ... 结构再进一步处理。
特别注意:
这三种方法是把每行末尾的'\n'也读进来了,如有需要就得我们手动去掉'\n'
with open('test.txt', 'r') as f:
list = f.readlines()
for i in range(0, len(list)):
list[i] = list[i].rstrip('\n')
写文件
1)写文件和读文件是一样的,唯一区别是open文件时,传入标识符不同,即'w'或者'wb'表示写文本文件或写二进制文件
f = open('test.txt', 'w')
f = open('test.txt', 'wb')
f = open('test.txt', 'a')
f.close()
特别注意:
1. 如果没有这个文件,会自动创建一个新文件;如果有,就会先把原文件的内容清空再写入;若不想清空原来的内容而是直接在后面追加新的内容,就用'a'这个模式
2. 写文件,操作系统往往不会立刻把数据写入磁盘,而是放到内存缓存起来,空闲的时候再慢慢写入。只有调用close()方法时,操作系统才保证把没有写入的数据全部写入磁盘。忘记调用close()的后果是数据可能只写了一部分到磁盘,剩下的丢失了。
2)写文件 - write()、writelines()
write()方法和read()、readline()方法对应,是将字符串写入到文件中。
writelines()方法和readlines()方法对应,也是针对 列表 的操作。它接收一个 字符串行表 作为参数,将他们写入到文件中。
特别注意:
换行符不会自动的加入,需要显式的加入换行符。
f = open('test.txt', 'w')
f.writelines(["111\n", "222\n", "333\n"])
补充说明:
1)对于非默认编码(utf-8)的文件,需要open时添加encording参数,选择对应的编码方式
2)r+, w+, a+,可读可写
3)seek()方法,移动文件指针
seek(offset[, whence]) ,offset是相对于某个位置的偏移量。位置由whence决定,默认whence=0,从开头起;whence=1,从当前位置算起;whence=2相对于文件末尾移动,通常offset取负值。
④ python 中写文件write和write()的区别是啥
1、不带括号时,调用的是这个函数本身
2、带括号(此时必须传入需要的参数),调用的是函数的return结果
例如:
defa(x):
returnx
print(a)#不带括号调用的结果:<functionaat0x1091766a8>
print(a(3))#带括号调用的结果:3
⑤ python .write用不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请更加注重我给你讲的分析问题的思路。
首先,你要想想问题可能出在哪,
file.write(txt),最多三个地方有问题:
第一种情况:file有问题:这种情况可能是你的file打开时,不是用的可写模式,
一般打开文件时有几种模式:
file=open('your_file_name.txt','r')--->可读模式
file=open('your_file_name.txt','w')--->可写模式
file=open('your_file_name.txt','w+')--->追加模式
...其他模式,自行网络一下
此时,你只需要改下你打开文件的模式就好,写文件用第二种
第二种情况:write的问题,因为它是一个内置的函数,所以,基本不会有问题
第三种情况:txt的问题
你的txt格式是否不是字符串,write貌似只能写出字符串,int这些都是无法写出,
例如:如果你要写出‘apple’,应该是file.write('apple'),注意引号
如果你前面有个txt=‘ABCDEFG’,应该是file.write(txt),此时没有引号,因为txt已经是字符串了
希望对你有用
⑥ Python其实很简单 第十五章 文件操作
在各种变量中保存的数据都是临时的,随着程序运行结束都会丢失。要做到数据长期有效,必须建立在磁盘中建立文件,将数据输入到文件中并保存。需要获取数据时需要打开文件读取。
而我们自己建立的程序都是应用程序,从本质上讲,应用程序是无法直接操作计算机的硬件的,譬如读写磁盘中文件,这就需要调用操作系统中的相应命令。接下来我们使用的Python内置函数open()、write()都是通过调用操作系统的相关命令才实现文件读写的,至于其中的细节,我们就不需要考虑了。
15.1创建和打开文件
在Python 中创建或打开文件,实际上是建立一个对象,该对象通过调用内置的open()函数创建或打开一个文件。
语法:
file object = open(filename [, mode][, buffering])
参数说明如下:
filename:file_name变量是一个包含了你要访问的文件名称的字符串值;
mode:mode决定了打开文件的模式:只读,写入,追加等。所有可取值见如下的完全列表。这个参数是非强制的,默认文件访问模式为只读(r)。
Buffering:如果buffering的值被设为0,就不会有寄存;如果buffering的值取1,访问文件时会寄存行;如果将buffering的值设为大于1的整数,表明了这就是的寄存区的缓冲大小;如果取负值,寄存区的缓冲大小则为系统默认。
mode参数的参数值及说明
对于其中最难区别的r、r+、w、w+、a、a+几个参数的区别总结如下,要特别注意指针的位置:
下面举例说明open( )函数的使用方法。
例1:
>>> file=open(Ƈ.py')
如果文件“1.py”存在,则可以打开此文件;如果文件“1.py”不存在,则会出现如下提示: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 ", line 1, in
file=open(Ƈ.py')
FileNotFoundError: [Errno 2]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Ƈ.py'
例2:
>>> file=open(Ɗ.py',’a+’)
虽然文件“4.py”不存在,但运行并未出现错误,参见上表,“a+”的含义是以读写模式打开文件,如果该文件已经存在,新内容将以追加方式写入;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则新建文件用于写入。查看文件夹,发现已经生成了一个新的文件4.py。
例3:
file=open('python.png','rb')
print(file)
运行结果:
这就是说,虽然Python可以打开一个图片格式的文件,但print()并不能将其输出,还需要第三方库中模块的相应方法去处理,如PIL中的open()f方法。
例4:
file = open("f.txt", "w",encoding='utf-8')
# 以只写模式打开文件f.txt,编码方式为utf-8
print( "文件名: ", file.name) # 输出文件名
print( "是否已关闭 : ", file.closed) # 文件是否打开
print( "访问模式 : ", file.mode) # 文件访问模式
运行结果:
文件名: f.txt
是否已关闭 : False
访问模式 : w
例5:
15.2关闭文件
打开文件使用后要及时关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破坏,同时也可以释放内存。在Python中使用close()方法可以关闭文件。
语法格式:
file.close()
其中,file为文件对象。
15.3 with语句
with 语句适用于对资源进行访问的场合,确保不管使用过程中是否发生异常都会执行必要的“清理”操作,释放资源,比如文件使用后自动关闭、线程中锁的自动获取和释放等。
with语句的语法格式如下:
with expression as target:
with-body
其中,expression用于指定一个表达式,譬如打开文件的open()函数。target用于指定一个变量,并且将expression的结果保存到该变量中,譬如文件对象file。with-body用于指定with语句体,譬如一些文件操作的相关语句,如果没有要执行的语句体,则直接用pass语句代替。
假设python当前目录下存在一个test.txt文件,其内容如下:
Python是一种解释型语言: 这意味着开发过程中没有了编译这个环节。类似于PHP和Perl语言。
Python是交互式语言: 这意味着,您可以在一个 Python 提示符 >>> 后直接执行代码。
Python是面向对象语言: 这意味着Python支持面向对象的风格或代码封装在对象的编程技术。
Python是初学者的语言:Python 对初级程序员而言,是一种伟大的语言,它支持广泛的应用程序开发。
举例如下:
with open('test.txt','r',encoding='utf-8') as file:
line=file.readline() # readline()方法可以读取文件一行数据,接下来就会讲到。
print(line)
运行结果如下:
Python是一种解释型语言: 这意味着开发过程中没有了编译这个环节。类似于PHP和Perl语言。
而此时,我们给该段代码with语句之外再增加一个读取文件的语句,代码如下:
with open('test.txt','r',encoding='utf-8') as file:
line=file.readline()
print(line)
line2=file.readline()
print(line2)
发现出现了如下错误提示: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C:/Users/zym/AppData/Local/Programs/Python/Python39/3.py", line 5, in
line2=file.readline()
ValueError: I/O operation on closed file.
意思是要读取的文件已经被关闭了。
由此可知,当with语句运行结束后,被打开的test.txt文件就自动关闭了。
15.4读取文件
在Python 中读取文件的方法有:
1、读取指定个数的字符
格式如下:
File.read([size])
其中,file为打开的文件对象。size为可选参数,可以指定要读取的字符个数,省缺表示读取所有内容。
在调用read()方法读取文件内容时,文件必须是以r(只读)或者r+(读写)方式打开。
如:
with open('test.txt','r',encoding='utf-8') as file:
txt=file.read() (或txt=file.read(10))
print(txt)
将读取、输出test.txt文件的全部内容(或前10个字符)。
2、移动文件的指针
对于刚打开的文件,文件指针总是指向文件头的。也可以通过seek()方法将文件的指针移动到新的位置。
格式如下:
file.seek(offset[,whence])
其中,file表示已经打开的文件对象;offset用于指定移动的字符个数;whence表示从哪个位置起始计算个数,其值为0表示从文件头开始计算,其值为1表示从当前位置开始计算,其值为2表示从文件尾开始计算,默认值为0。
例如:
with open('test.txt','r',encoding='utf-8') as file:
string=file.read(9)
print('取9个字符: '+string)
file.seek(2) #指针从文件头开始移动2个字符
string=file.read(9) #从当前位置读取10个字符
输出结果:
取9个字符:
Python是一种
取9个字符:
thon是一种解释
而下面的代码会抛出错误:
with open('test.txt','r',encoding='utf-8') as file:
file.seek(2,1) #指针从当前位置开始移动2个字符
string=file.read(10) #从当前位置读取10个字符
print('取10个字符: '+string)
错误提示为: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C:.py", line 7, in
file.seek(2,1) #指针从当前位置开始移动2个字符
io.UnsupportedOperation: can't do nonzero cur-relative seeks
原因在于,必须使用b模式(即rb)打开文件,才能使用whence参数。但是,b模式(二进制)不适合文本文件。对于test.txt这样的文本文件,为了解决通过改变指针读取任意位置字符,可以采用加一个位置变量的方法来存储指针的值。
例如:
with open('test.txt','r',encoding='utf-8') as file:
#utf-8汉字与英文字符都占一个字符
string='' #设置一个空字符串
pointer=0 #当前指针为0
str1=file.read(6) #读取6个字符
pointer+=6 #指针变量后移6个字符
string+=str1 #string用来存放已读取的字符
print('取6个字符: ',str1)
file.seek(pointer) #指针从文件头开始移动2个字符
str1=file.read(8) #从当前位置读取10个字符
pointer+=8 #指针跳过已读取的字符
string+=str1
print('再取8个字符: ',str1)
print('所有读取的字符: ',string)
print('当前指针所处的位置: ',pointer)
str1=file.read(1)
print('当前指针所处的字符: ',str1)
运行结果如下:
取6个字符:
Python
再取8个字符:
是一种解释型语言
所有读取的字符:
Python是一种解释型语言
当前指针所处的位置:
14
当前指针所处的字符:
:
3、读取一行数据readline()方法
语法格式:
file.readline()
例:
with open('test.txt','r',encoding='utf-8') as f:
string=f.read(1) # 读取文件的第一个字符
if string != '': # 防止文件为空文件
lineno=0
while True:
line=f.readline()
if line != '':
lineno+=1
print('第'+str(lineno)+'行:'+line,end='')
# 因为每行都有自带的分行符,print()语句不允许换行
else:
break # 出现空行时停止读取
else:
print('要读取的文件为空文件!')
运行结果:
第1行:ython是一种解释型语言: 这意味着开发过程中没有了编译这个环节。类似于PHP和Perl语言。
第2行:Python是交互式语言: 这意味着,您可以在一个 Python 提示符 >>> 后直接执行代码。
第3行:Python是面向对象语言: 这意味着Python支持面向对象的风格或代码封装在对象的编程技术。
第4行:Python是初学者的语言:Python 对初级程序员而言,是一种伟大的语言,它支持广泛的应用程序开发。
4、读取全部行命令readlines()方法
语法格式:
File.readlines()
该方法与read()方法一样,在调用read()方法读取文件内容时,文件必须是以r(只读)或者r+(读写)方式打开。
例:
with open('test.txt','r',encoding='utf-8') as f:
txt=f.readlines()
print(txt)
运行结果:
['Python是一种解释型语言: 这意味着开发过程中没有了编译这个环节。类似于PHP和Perl语言。 ', 'Python是交互式语言: 这意味着,您可以在一个 Python 提示符 >>> 后直接执行代码。 ', 'Python是面向对象语言: 这意味着Python支持面向对象的风格或代码封装在对象的编程技术。 ', 'Python是初学者的语言:Python 对初级程序员而言,是一种伟大的语言,它支持广泛的应用程序开发。 ']
从上面的运行结果可以看出,readlines()方法的返回值为一个字符串行表。所以,也可以以读取列表元素的方法输出。如下所示:
with open('test.txt','r',encoding='utf-8') as f:
txt=f.readlines()
for line in txt:
print(line,end='')
运行结果:
Python是一种解释型语言: 这意味着开发过程中没有了编译这个环节。类似于PHP和Perl语言。
Python是交互式语言: 这意味着,您可以在一个 Python 提示符 >>> 后直接执行代码。
Python是面向对象语言: 这意味着Python支持面向对象的风格或代码封装在对象的编程技术。
Python是初学者的语言:Python 对初级程序员而言,是一种伟大的语言,它支持广泛的应用程序开发。
15.5 写入文件内容
语法格式如下:
file.write(string)
其中,file为打开的文件对象,string为要写入的字符串。
写入文件内容时,文件必须以w(可写)或a(追加)模式打开。否则,会抛出如下异常提示: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C:.py", line 2, in
f.write('人生苦短,我用Python!')
io.UnsupportedOperation: not writable
关于write()方法的用法举例如下:
with open('test.txt','a',encoding='utf-8') as f:
f.write('人生苦短,我用Python!')
with open('test.txt','r',encoding='utf-8') as f:
txt=f.read()
print(txt)
运行结果:
Python是一种解释型语言: 这意味着开发过程中没有了编译这个环节。类似于PHP和Perl语言。
Python是交互式语言: 这意味着,您可以在一个 Python 提示符 >>> 后直接执行代码。
Python是面向对象语言: 这意味着Python支持面向对象的风格或代码封装在对象的编程技术。
Python是初学者的语言:Python 对初级程序员而言,是一种伟大的语言,它支持广泛的应用程序开发。
人生苦短,我用Python!
可以看出,由于文件的打开方式为a模式(追加模式),写入的内容被写入到文件的末尾。
在Python中,文件操作方法里没有类似于字符串内的计算长度、查找、替换、截取、分隔等方法,为什么没有?原因可能是文件的类型太复杂,譬如说二进制文件,上述操作的意义不大。如果仅仅要对文本文件进行上述操作,完全可以先把文件的内容读取到字符串中,再用相应的字符串函数或方法去操作就可以了。譬如,要将test.txt文件中的字符串‘Python’替换为’PHP’,则可以用如下代码完成:
txt1=''
with open('test.txt','r',encoding='utf-8') as f:
txt1=f.read() #先将文件内容存入字符串txt1中
txt2=txt1.replace('Python','PHP') #将txt1中的'Python'替换为'PHP',并存入txt2
with open('test.txt','w',encoding='utf-8') as f:
f.write(txt2) #将字符串txt2的内容写回到文件中
这里之所以分两步打开文件(第一次为r模式,第二次为w模式),而没有采用一次读写(r+、w+方式),因为那样比较容易出错。实践证明,将文件的读操作和写操作分开其实是非常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