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python入门教程08——字符串操作
Python 提供了5个字符串操作符:in、空格、加号、星号和逗号。
字符串是字符的有序集合,可用in 操作符判断字符串包含关系,例如:
以空格分隔(或者没有分隔符号)的多个字符串可自动合并,例如:
加号可将多个字符串合并,例如:
星号用于将字符串复制多次以构成新的字符串,例如:
在使用逗号分隔字符串时,会创建字符串组成的元组,例如:
字符串是一个有序的集合,其中的每个字符可通过偏移量进行索引或分片。字符串中的字符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偏移量依次为: 0 、 1 、 2 … len-1 (最后一个字符的偏移量为字符串长度减1);或者倒着排,为: -len … -2 、 -1 。索引指通过偏移量来定位字符串中的单个字符,例如:
通过索引可获得指定位置的单个字符,但不能通过索引来修改字符串。因为字符串对象不允许被修改,例如:
字符串的切片利用索引范围从字符串中获得连续的多个字符(即子字符串)。字符串切片的基本格式如下:
表示返回字符串x中从偏移量start开始,到偏移量end之前的子字符串。 start和end参数均可省略,start默认为0,end默认为字符串长度。例如:
默认情况下,切片用于返回字符串中的多个连续字符,可以通过步长参数来跳过中间的字符,其格式如下:
用这种格式切片时,会依次跳过中间step-1个字符,step默认为1。请看如下代码:
❷ 享学课堂浅谈Python序列内建函数都有哪些
1、Python类型操作符和内建函数总结
表4.5列出了所有操作符和内建函数,其中操作符顺序是按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列的。同一种灰度的操作符拥有同样的优先级。注意在operator模块中有这些(和绝大多数Python)操作符相应的同功能的函数可供使用。
表4.5 标准类型操作符和内建函数
操作符/函数
描 述
结 果a
字符串表示
``
对象的字符串表示
str
内建函数
cmp(obj1, obj2)
比较两个对象
int
repr(obj)
对象的字符串表示
str
str(obj)
对象的字符串表示
str
type(obj)
检测对象的类型
type
值比较
<
小于
bool
>
大于
bool
<=
小于或等于
bool
>=
大于或等于
bool
==
等于
bool
!=
不等于
bool
<>
不等于
bool
对象比较
is
是
bool
is not
不是
bool
布尔操作符
not
逻辑反
bool
and
逻辑与
bool
or
逻辑或
bool
2、Python数值类型操作符和内建函数
一、工厂函数
数值工厂函数总结类(工厂函数) 操作
bool(obj) b 返回obj对象的布尔值,也就是 obj.__nonzero__()方法的返回值。
int(obj, base=10) 返回一个字符串或数值对象的整数表 示, 类似string.atoi();
从Python 1.6起, 引入了可选的进制参数。
long(obj, base=10) 返回一个字符或数据对象的长整数表 示,类似string.atol(),
从Python1.6起, 引入了可选的进制参数 float(obj) ,
返回一个字符串或数据对象的浮点数 表示,类似string.atof()。
complex(str) or返回一个字符串的复数表示,或 者根据给定的实数,
complex(real, imag=0.0) (及一个可选 的虚数部分)生成一个复数对象。
二、内建函数
1、分类
Python 有五个运算内建函数用于数值运算:
abs(num), coerce(num1,num2), divmod(num1,num2), pow(num1,num2,mod=1)和 round(flt,ndig=0)
其中abs()返回给定参数的绝对值。如果参数是一个复数, 那么就返回math.sqrt(num.real2 + num.imag2).
coerce()是一个数据类型转换函数,不过它的行为更像一个运算符.数coerce()为程序员提供了不依赖Python 解释器,而是自定义两个数值类型转换的方法。对一种新创建的数值类型来说, 这个特性非常有用.函数coerce()仅返回一个包含类型转换完毕的两个数值元素的元组.
divmod()内建函数把除法和取余运算结合起来, 返回一个包含商和余数的元组.对整数来说,它的返回值就是地板除和取余操作的结果.对浮点数来说,返回的商部分是math.floor(num1/num2),对复数来说,商部分是ath.floor((num1/num2).real).
pow()它和双星号 (**)运算符都可以进行指数运算.不过二者的区别并不仅仅在于一个是运算符,一个是内建函数.在Python 1.5 之前,并没有 ** 运算符,内建函数pow()还接受第三个可选的参数,一个余数参数.如果有这个参数的, pow() 先进行指数运算,然后将运算结果和第三个参数进行取余运算.这个特性主要用于密码运算,并且比 pow(x,y) % z 性能更好, 这是因为这个函数的实现类似于C 函数pow(x,y,z).
round()用于对浮点数进行四舍五入运算。它有一个可选的小数位数参数.如果不提供小数位参数, 它返回与第一个参数最接近的整数(但仍然是浮点类型).第二个参数告诉round 函数将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指定位数.
2、函数int()/round()/math.floor()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函数 int()直接截去小数部分.(返回值为整数)
函数 floor()得到最接近原数但小于原数的整数.(返回值为浮点数)
函数 round() 得到最接近原数的整数.(返回值为浮点数)
3、进制转换函数:
返回字符串表示的8 进制和16 进制整数,它们分别是内建函数:
oct()和 hex(). oct(255)='0377'/hex(255)='0xff'
函数chr()接受一个单字节整数值(0到255),返回一个字符串(ASCII),其值为对应的字符.chr(97)='a'
函数ord()则相反,它接受一个字符(ASCII 或 Unicode),返回其对应的整数值.ord('A')=65
3、Python字符串函数
(一)标准类型操作符和标准内建函数
1)、标准类型操作符
>,<,>=,<=,==,!=,<>对象值得比较
注:做比较时字符串是按ASCII值的大小来比较的
is 对象身份比较
and,or,not 布尔类型
2)标准内建函数
type(obj)
cmp(obj1,obj2)
str(obj)和repr(obj) 或反引号运算符(``) 可以方便的以字符串的方式获取对象的
内容、类型、数值属性等信息。str()函数得到的字符串可读性好, 而repr()函数得到的字符
串通常可以用来重新获得该对象, 通常情况下 obj == eval(repr(obj)) 这个等式是成立的
isinstance(obj,type) 判断对象的类型
(二)序列操作
1、序列操作
字符串属于序列对象,可以使用所有序列的操作和函数
切片 [] [:] [::]
简单总结:
*索引(S[i])获取特定偏移的元素。
——第一个元素偏移为0
——(S[0])获取第一个元素。
——负偏移索引意味着从最后或右边反向进行计数
——(S[-2])获取倒数第二个元素(就像S[len(s)-2]一样
*分片[S[i:j]提取对应的部分作为一个序列
——右边界不包含在内
——分片的边界默认为0和序列的长度,如果没有给出的话S[:]
——(S[1:3])获取了从偏移为1,直到但不包括偏移为3的元素
——(S[1:])获取从偏移为1到末尾之间的元素
——(S[:3])获取从偏移为0直到但不包括偏移为3的元素
——(S[:-1])获取从偏移为0直到但不包括最后一个元素之间的元素
——(S[:])获取从偏移为0到末尾之间的元素,这有效地实现了顶层S拷贝
拷贝了一个相同值,但是是不同内存区域的对象。对象字符串这样不可变的对象不是很有用,但是对于可以实地修改的对象来说很有用。
比如列表。
扩展分片:第三个限制值 【步进】
完整形式:X[I:J:K]:这标识索引X对象的元素,从偏移为I直到J-1,每隔K元素索引一次。第三个限制值,K,默认为1
实例
Python Code
1
2
3
4
5
>>> S='abcdefghijk'
>>> S[1:10]
'bcdefghij'
>>> S[1:10:2]
'bdfhj
也可以使用负数作为步进。
分片表达式
Python Code
1
2
>>> "hello"[::-1]
'olleh'
通过负数步进,两个边界的意义实际上进行了反转。
3、成员操作符 in ,not in
返回布尔值True 或False
可以使用string模块来判断输入字符的合法性,可见成品中的idcheck.py
4、字符串连接
+ 连接字符串 ‘name’+' '+'jin'
字符串格式化 '%s %s' % ('name','jin')
join()方法 ' '.join(('name','jin')) ' '.join(['name','jin'])
5、删除清空字符串
del aString
aString=''
(三)、序列函数
序列类型函数
len(str) 返回字串的长度
enumerate(iter):接受一个可迭代对象作为参数,返回一个enumerate
max(str)/min(str):max()和min()函数对其他的序列类型可能更有用,但对于string类型它们能很好地运行,返回最大或者最小的字符(按照ASCII 码值排列),
zip([it0, it1,... itN]) 返回一个列表,其第一个元素是it0,it1,...这些元素的第一个元素组成的一个元组,第二个...,类推.
reversed(seq)c 接受一个序列作为参数,返回一个以逆序访问的迭代器(PEP 322)
sorted(iter,func=None,key=None,reverse=False) 接受一个可迭代对象作为参数,返回一个有序的列表;可选参数func,key 和reverse 的含义跟list.sort()内建函数的参数含义一样.
注意:
sorted等需要在原处修改的函数无法用在字符串对象,但可以产生新的对象
sum处理的对象是数字,不能用在字符串
>>> sorted(s)
['a', 'e', 'e', 'g', 'g', 'g', 'o']
(四)只适合于字符串类型的函数
1)raw_input()函数
内建的raw_input()函数使用给定字符串提示用户输入并将这个输入返回,下面是一个使
用raw_input()的例子:
>>> user_input = raw_input("Enter your name: ")
>>> prin user_input
2)str() and unicode()
str()和unicode()函数都是工厂函数,就是说产生所对应的类型的对象.它们接受一个任
意类型的对象,然后创建该对象的可打印的或者Unicode 的字符串表示. 它们和basestring 都
可以作为参数传给isinstance()函数来判断一个对象的类型
3)chr(), unichr(), and ord()
chr()函数用一个范围在range(256)内的(就是0 到255)整数做参数,返回一个对应的字符.unichr()跟它一样,只不过返回的是Unicode 字符
ord()函数是chr()函数(对于8 位的ASCII 字符串)或unichr()函数(对于Unicode 对象)
的配对函数,它以一个字符(长度为1 的字符串)作为参数,返回对应的ASCII 数值,或者Unicode
数值,如果所给的Unicode 字符超出了你的Python 定义范围,则会引发一个TypeError 的异常
(五)、只适用于字符串的操作符
1、格式化操作符 %
字符串格式化符号
格式化字符 转换方式
%c 转换成字符(ASCII 码值,或者长度为一的字符串)
%ra 优先用repr()函数进行字符串转换
%s 优先用str()函数进行字符串转换
%d / %i 转成有符号十进制数
%ub 转成无符号十进制数
%ob 转成无符号八进制数
%xb/%Xb (Unsigned)转成无符号十六进制数(x/X 代表转换后的十六进制字符的大
小写)
%e/%E 转成科学计数法(e/E 控制输出e/E)
%f/%F 转成浮点数(小数部分自然截断)
%g/%G %e 和%f/%E 和%F 的简写
%% 输出%
格式化操作符辅助指令
符号 作用
* 定义宽度或者小数点精度
- 用做左对齐
+ 在正数前面显示加号( + )
<sp> 在正数前面显示空格
# 在八进制数前面显示零('0'),在十六进制前面显示'0x'或者'0X'(取决于
用的是'x'还是'X')
0 显示的数字前面填充‘0’而不是默认的空格
% '%%'输出一个单一的'%'
(var) 映射变量(字典参数)
m.n m 是显示的最小总宽度,n 是小数点后的位数(如果可用的话)
2、字符串模板: 更简单的替代品
由于新式的字符串Template 对象的引进使得string 模块又重新活了过来,Template 对象
有两个方法,substitute()和safe_substitute().前者更为严谨,在key 缺少的情况下它会报一
个KeyError 的异常出来,而后者在缺少key 时,直接原封不动的把字符串显示出
3、原始字符串操作符( r/R )
字符串抑制转义r'带特殊符号的字串'
myfile=open(r'C:\new\text.data','w')
4、Unicode 字符串操作符( u/U )
u'abc' U+0061 U+0062 U+0063
u'\u1234' U+1234
u'abc\u1234\n' U+0061 U+0062 U+0063 U+1234 U+0012
(六)字符串对象的方法:
1、删减
T2.lstrip() 移除字符串前面字符(默认空格),返回字符串
T2.rstrip() 移除字符串后面字符(默认空格),返回字符串
T2.strip() 移除字符串前后面空格,返回字符串 默认空格,可以其他字符 S.strip('"')
2、切割
partition(sep),
rpartition(sep),
splitlines([keepends]),#把S按照行分割符分为一个list,keepends是一个bool值,如果为真每行后而会保留行分割符
split([sep [,maxsplit]]),#以sep为分隔符,把S分成一个list。maxsplit表示分割的次数。默认的分割符为空白字符
rsplit([sep[,maxsplit]]) #从右到左切割
备注:
partition()函数族是2.5版本新增的方法。它接受一个字符串参数,并返回一个3个元素的 tuple 对象。
如果sep没出现在母串中,返回值是 (sep, ‘’, ‘’);
否则,返回值的第一个元素是 sep 左端的部分,第二个元素是 sep 自身,第三个元素是 sep 右端的部分。
>>> S.partition(';')
('', ';', ' generated by /sbin/dhclient-script\nnameserver 172.16.10.171\nnameserver 8.8.8.8\nnameserver 172.16.0.2\nnameserver 178.79.131.110\nnameserver 202.96.199.133\n')
参数 maxsplit 是分切的次数,即最大的分切次数,所以返回值最多有 maxsplit+1 个元素。
s.split() 和 s.split(‘ ‘)的返回值不尽相同
>>> ' hello world!'.split()
['hello', 'world!']
>>> ' hello world!'.split(' ')
['', '', 'hello', '', '', 'world!']
>>> S.split('\n',3)
['; generated by /sbin/dhclient-script', 'nameserver 172.16.10.171', 'nameserver 8.8.8.8', 'nameserver 172.16.0.2\nnameserver 178.79.131.110\nnameserver 202.96.199.133\n']
超过最大切割个数后面的全部为一个元素
按行切割
>>> S
'; generated by /sbin/dhclient-script\nnameserver 172.16.10.171\nnameserver 8.8.8.8\nnameserver 172.16.0.2\nnameserver 178.79.131.110\nnameserver 202.96.199.133\n'
>>> S.splitlines()
['; generated by /sbin/dhclient-script', 'nameserver 172.16.10.171', 'nameserver 8.8.8.8', 'nameserver 172.16.0.2', 'nameserver 178.79.131.110', 'nameserver 202.96.199.133']
产生差异的原因在于当忽略 sep 参数或sep参数为 None 时与明确给 sep 赋予字符串值时 split() 采用两种不同的算法。
对于前者,split() 先去除字符串两端的空白符,然后以任意长度的空白符串作为界定符分切字符串
即连续的空白符串被当作单一的空白符看待;
对于后者则认为两个连续的 sep 之间存在一个空字符串。因此对于空字符串(或空白符串),它们的返回值也是不同的:
>>> ''.split()
[]
>>> ''.split(' ')
['']
3、变形
lower(),#全部小写
upper(),#全部小写
capitalize(),#首字母大写
swapcase(),#大小写交换
title()#每个单词第一个大写,其他小写
备注
因为title() 函数并不去除字符串两端的空白符也不会把连续的空白符替换为一个空格,
所以建议使用string 模块中的capwords(s)函数,它能够去除两端的空白符,再将连续的空白符用一个空格代替。
Python Code
1
2
3
4
>>> ' hello world!'.title()
' Hello World!'
>>> string.capwords(' hello world!')
'Hello World!'
4、连接
join(seq)
join() 函数的高效率(相对于循环相加而言),使它成为最值得关注的字符串方法之一。
它的功用是将可迭代的字符串序列连接成一条长字符串,如:
>>> conf = {'host':'127.0.0.1',
... 'db':'spam',
... 'user':'sa',
... 'passwd':'eggs'}
>>> ';'.join("%s=%s"%(k, v) for k, v in conf.iteritems())
'passswd=eggs;db=spam;user=sa;host=127.0.0.1'
>>> S=''.join(T) #使用空字符串分割把字符列表转换为字符串
5、查找
count( sub[, start[, end]]),#计算substr在S中出现的次数
find( sub[, start[, end]]),#返回S中出现sub的第一个字母的标号,如果S中没有sub则返回-1。start和end作用就相当于在S[start:end]中搜索
index( substr[, start[, end]]),#与find()相同,只是在S中没有substr时,会返回一个运行时错误
rfind( sub[, start[,end]]),#返回S中最后出现的substr的第一个字母的标号,如果S中没有substr则返回-1,也就是说从右边算起的第一次出现的substr的首字母标号
rindex( sub[, start[, end]])
T2.find('ie') 字符串方法调用:搜索
find()----找到的第一个符合字符的index
rfind()-----找到最后一个符合的字符的index
备注:
find()函数族找不到时返回-1,index()函数族则抛出ValueError异常。
另,也可以用 in 和 not in 操作符来判断字符串中是否存在某个模板
6、替换
replace(old, new[,count]),#把S中的oldstar替换为newstr,count为替换次数。这是替换的通用形式,还有一些函数进行特殊字符的替换
translate(table[,deletechars]) #使用上面的函数产后的翻译表,把S进行翻译,并把deletechars中有的字符删掉
备注:
replace()函数的 count 参数用以指定最大替换次数
translate() 的参数 table 可以由 string.maketrans(frm, to) 生成
translate() 对 unicode 对象的支持并不完备,建议不要使用
7、判定
isalnum(),#是否全是字母和数字,并至少有一个字符
isalpha(),是否全是字母,并至少有一个字符
isdigit(),是否全是数字,并至少有一个字符 ,如果是全数字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islower(),#S中的字母是否全是小写
isupper(),#S中的字母是否是大写
isspace(),#是否全是空白字符,并至少有一个字符
istitle(),S是否是首字母大写的
startswith(prefix[, start[, end]]), #是否以prefix开头
endswith(suffix[,start[, end]]),#以suffix结尾
备注:
这些函数都比较简单,顾名知义。需要注意的是*with()函数族可以接受可选的 start, end 参数,善加利用,可以优化性能。
另,自 Py2.5 版本起,*with() 函数族的 prefix 参数可以接受 tuple 类型的实参,当实参中的某人元素能够匹配,即返回 True。
8、填充
字符串在输出时的对齐:
center(width[, fillchar]), 字符串中间对齐
ljust(width[, fillchar]), 字符串左对齐,不足部分用fillchar填充,默认的为空格
rjust(width[, fillchar]), 字符串右对齐,不足部分用fillchar填充,默认的为空格
zfill(width), 把字符串变成width长,并在右对齐,不足部分用0补足
expandtabs([tabsize])把字符串中的制表符(tab)转换为适当数量的空格。
fillchar 参数指定了用以填充的字符,默认为空格
zfill的z为zero的缩写,顾名思义,是以字符0进行填充,用于数值输出
expandtabs()的tabsize 参数默认为8。它的功能是把字符串中的制表符(tab)转换为适当数量的空格。
9、编码
encode([encoding[,errors]]),
decode([encoding[,errors]])
这是一对互逆操作的方法,用以编码和解码字符串。因为str是平台相关的,它使用的内码依赖于操作系统环境,
而unicode是平台无关的,是Python内部的字符串存储
❸ 如何用python语言表示一个序列
直接用==比较if "相等"=="相等": print(”相等")else: print("不等")
❹ python 用循环创建多个文件
Python编程中用for()循环创建多个文件,代码如下:
#coding=utf-8
'''
Createdon2015-07-05
'''
importos
importtime
defnsfile(s):
''''''
#判断文件夹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则创建
b=os.path.exists("E:\testFile\")
ifb:
print"FileExist!"
else:
os.mkdir("E:\testFile\")
#生成文件
foriinrange(1,s+1):
localTime=time.strftime("%Y%m%d%H%M%S",time.localtime())
#printlocaltime
filename="E:\testFile\"+localTime+".txt"
#a:以追加模式打开(必要时可以创建)append;b:表示二进制
f=open(filename,'ab')
testnote='测试文件'
f.write(testnote)
f.close()
#输出第几个文件和对应的文件名称
print"file"+""+str(i)+":"+str(localTime)+".txt"
time.sleep(1)
print"ALLDown"
time.sleep(1)
if__name__=='__main__':
s=input("请输入需要生成的文件数:")
nsfile(s)
❺ 享学课堂盘点python字符串是什么及简单操作方法
python 字符串str是在Python编写程序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基本数据类型。字符串是许多单个子串组成的序列,其主要是用来表示文本。字符串是不可变数据类型,也就是说你要改变原字符串内的元素,只能是新建另一个字符串。虽然这样,但python中的字符串还是有许多很实用的操作方法。
Python 字符串操作方法大全
1、去空格及特殊符号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strip().lstrip().rstrip(',')
2、复制字符串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trcpy(sStr1,sStr2)
sStr1 = 'strcpy'
sStr2 = sStr1
sStr1 = 'strcpy2'
print sStr2
3、连接字符串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trcat(sStr1,sStr2)
sStr1 = 'strcat'
sStr2 = 'append'
sStr1 += sStr2
print sStr1
4、查找字符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trchr(sStr1,sStr2)
# < 0 为未找到
sStr1 = 'strchr'
sStr2 = 's'
nPos = sStr1.index(sStr2)
print nPos
5、比较字符串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trcmp(sStr1,sStr2)
sStr1 = 'strchr'
sStr2 = 'strch'
print cmp(sStr1,sStr2)
6、扫描字符串是否包含指定的字符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trspn(sStr1,sStr2)
sStr1 = '12345678'
sStr2 = '456'
#sStr1 and chars both in sStr1 and sStr2
print len(sStr1 and sStr2)
7、字符串长度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trlen(sStr1)
sStr1 = 'strlen'
print len(sStr1)
8、将字符串中的大小写转换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lower() #小写
S.upper() #大写
S.swapcase() #大小写互换
S.capitalize() #首字母大写
String.capwords(S) #这是模块中的方法。它把S用split()函数分开,然后用capitalize()把首字母变成大写,最后用join()合并到一起
#实例:
#strlwr(sStr1)
sStr1 = 'JCstrlwr'
sStr1 = sStr1.upper()
#sStr1 = sStr1.lower()
print sStr1
9、追加指定长度的字符串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trncat(sStr1,sStr2,n)
sStr1 = '12345'
sStr2 = 'abcdef'
n = 3
sStr1 += sStr2[0:n]
print sStr1
10、字符串指定长度比较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trncmp(sStr1,sStr2,n)
sStr1 = '12345'
sStr2 = '123bc'
n = 3
print cmp(sStr1[0:n],sStr2[0:n])
11、复制指定长度的字符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trncpy(sStr1,sStr2,n)
sStr1 = ''
sStr2 = '12345'
n = 3
sStr1 = sStr2[0:n]
print sStr1
12、将字符串前n个字符替换为指定的字符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trnset(sStr1,ch,n)
sStr1 = '12345'
ch = 'r'
n = 3
sStr1 = n * ch + sStr1[3:]
print sStr1
13、扫描字符串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trpbrk(sStr1,sStr2)
sStr1 = 'cekjgdklab'
sStr2 = 'gka'
nPos = -1
for c in sStr1:
if c in sStr2:
nPos = sStr1.index(c)
break
print nPos
14、翻转字符串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trrev(sStr1)
sStr1 = 'abcdefg'
sStr1 = sStr1[::-1]
print sStr1
15、查找字符串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trstr(sStr1,sStr2)
sStr1 = 'abcdefg'
sStr2 = 'cde'
print sStr1.find(sStr2)
16、分割字符串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trtok(sStr1,sStr2)
sStr1 = 'ab,cde,fgh,ijk'
sStr2 = ','
sStr1 = sStr1[sStr1.find(sStr2) + 1:]
print sStr1
#或者
s = 'ab,cde,fgh,ijk'
print(s.split(','))
17、连接字符串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delimiter = ','
mylist = ['Brazil', 'Russia', 'India', 'China']
print delimiter.join(mylist)
18、PHP 中 addslashes 的实现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def addslashes(s):
d = {'"':'\\"', "'":"\\'", "\0":"\\\0", "\\":"\\\\"}
return ''.join(d.get(c, c) for c in s)
s = "John 'Johny' Doe (a.k.a. \"Super Joe\")\\\0"
print s
print addslashes(s)
19、只显示字母与数字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def OnlyCharNum(s,oth=''):
s2 = s.lower();
fomart = ''
for c in s2:
if not c in fomart:
s = s.replace(c,'');
return s;
print(OnlyStr("a000 aa-b"))
20、截取字符串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tr = '0123456789′
print str[0:3] #截取第一位到第三位的字符
print str[:] #截取字符串的全部字符
print str[6:] #截取第七个字符到结尾
print str[:-3] #截取从头开始到倒数第三个字符之前
print str[2] #截取第三个字符
print str[-1] #截取倒数第一个字符
print str[::-1] #创造一个与原字符串顺序相反的字符串
print str[-3:-1] #截取倒数第三位与倒数第一位之前的字符
print str[-3:] #截取倒数第三位到结尾
print str[:-5:-3] #逆序截取,具体啥意思没搞明白?
21、字符串在输出时的对齐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ljust(width,[fillchar])
#输出width个字符,S左对齐,不足部分用fillchar填充,默认的为空格。
S.rjust(width,[fillchar]) #右对齐
S.center(width, [fillchar]) #中间对齐
S.zfill(width) #把S变成width长,并在右对齐,不足部分用0补足
22、字符串中的搜索和替换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find(substr, [start, [end]])
#返回S中出现substr的第一个字母的标号,如果S中没有substr则返回-1。start和end作用就相当于在S[start:end]中搜索
S.index(substr, [start, [end]])
#与find()相同,只是在S中没有substr时,会返回一个运行时错误
S.rfind(substr, [start, [end]])
#返回S中最后出现的substr的第一个字母的标号,如果S中没有substr则返回-1,也就是说从右边算起的第一次出现的substr的首字母标号
S.rindex(substr, [start, [end]])
S.count(substr, [start, [end]]) #计算substr在S中出现的次数
S.replace(oldstr, newstr, [count])
#把S中的oldstar替换为newstr,count为替换次数。这是替换的通用形式,还有一些函数进行特殊字符的替换
S.strip([chars])
#把S中前后chars中有的字符全部去掉,可以理解为把S前后chars替换为None
S.lstrip([chars])
S.rstrip([chars])
S.expandtabs([tabsize])
#把S中的tab字符替换没空格,每个tab替换为tabsize个空格,默认是8个
23、字符串的分割和组合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split([sep, [maxsplit]])
#以sep为分隔符,把S分成一个list。maxsplit表示分割的次数。默认的分割符为空白字符
S.rsplit([sep, [maxsplit]])
S.splitlines([keepends])
#把S按照行分割符分为一个list,keepends是一个bool值,如果为真每行后而会保留行分割符。
S.join(seq) #把seq代表的序列──字符串序列,用S连接起来
24、字符串的mapping,这一功能包含两个函数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tring.maketrans(from, to)
#返回一个256个字符组成的翻译表,其中from中的字符被一一对应地转换成to,所以from和to必须是等长的。
S.translate(table[,deletechars])
# 使用上面的函数产后的翻译表,把S进行翻译,并把deletechars中有的字符删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S为unicode字符串,那么就不支持 deletechars参数,可以使用把某个字符翻译为None的方式实现相同的功能。此外还可以使用codecs模块的功能来创建更加功能强大的翻译表。
25、字符串还有一对编码和解码的函数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encode([encoding,[errors]])
# 其中encoding可以有多种值,比如gb2312 gbk gb18030 bz2 zlib big5 bzse64等都支持。errors默认值为"strict",意思是UnicodeError。可能的值还有'ignore', 'replace', 'xmlcharrefreplace', 'backslashreplace' 和所有的通过codecs.register_error注册的值。这一部分内容涉及codecs模块,不是特明白
S.decode([encoding,[errors]])
26、字符串的测试、判断函数,这一类函数在string模块中没有,这些函数返回的都是bool值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startswith(prefix[,start[,end]])
#是否以prefix开头
S.endswith(suffix[,start[,end]])
#以suffix结尾
S.isalnum()
#是否全是字母和数字,并至少有一个字符
S.isalpha() #是否全是字母,并至少有一个字符
S.isdigit() #是否全是数字,并至少有一个字符
S.isspace() #是否全是空白字符,并至少有一个字符
S.islower() #S中的字母是否全是小写
S.isupper() #S中的字母是否便是大写
S.istitle() #S是否是首字母大写的
27、字符串类型转换函数,这几个函数只在string模块中有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tring.atoi(s[,base])
#base默认为10,如果为0,那么s就可以是012或0x23这种形式的字符串,如果是16那么s就只能是0x23或0X12这种形式的字符串
string.atol(s[,base]) #转成long
string.atof(s[,base]) #转成float
这里再强调一次,字符串对象是不可改变的,也就是说在python创建一个字符串后,你不能把这个字符中的某一部分改变。任何上面的函数改变了字符串后,都会返回一个新的字符串,原字串并没有变。其实这也是有变通的办法的,可以用S=list(S)这个函数把S变为由单个字符为成员的list,这样的话就可以使用S[3]='a'的方式改变值,然后再使用S=" ".join(S)还原成字符串
❻ python基础数据结构:序列、映射、集合
参考资料:http://www.cnblogs.com/jeffwongishandsome/archive/2012/08/05/2623660.html
Python中常见的数据结构可以统称为容器(container)。序列(如列表和元组)、映射(如字典)以及集合(set)是三类主要的容器。
一、序列(列表、元组和字符串)
序列中的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的编号。Python中有6种内建的序列。其中列表和元组是最常见的类型。其他包括字符串、Unicode字符串、buffer对象和xrange对象。下面重点介绍下列表、元组和字符串。
1、列表
列表是可变的,这是它区别于字符串和元组的最重要的特点,一句话概括即:列表可以修改,而字符串和元组不能。
(1)、创建
通过下面的方式即可创建一个列表:
输出:
['hello', 'world']
[1, 2, 3]
可以看到,这中创建方式非常类似于javascript中的数组。
(2)、list函数
通过list函数(其实list是一种类型而不是函数)对字符串创建列表非常有效:
输出:
['h', 'e', 'l', 'l', 'o']
2、元组
元组与列表一样,也是一种序列,唯一不同的是元组不能被修改(字符串其实也有这种特点)。
(1) 、创建
输出:
(1, 2, 3) ('jeffreyzhao', 'cnblogs') (1, 2, 3, 4) () (1,)
从上面我们可以分析得出:
a、逗号分隔一些值,元组自动创建完成;
b、元组大部分时候是通过圆括号括起来的;
c、空元组可以用没有包含内容的圆括号来表示;
d、只含一个值的元组,必须加个逗号(,);
(2)、tuple函数
tuple函数和序列的list函数几乎一样:以一个序列(注意是序列)作为参数并把它转换为元组。如果参数就算元组,那么该参数就会原样返回:
输出:
(1, 2, 3)
('j', 'e', 'f', 'f')
(1, 2, 3)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F:\Python\test.py", line 7, in
t4=tuple(123)
TypeError: 'int' object is not iterable
3、字符串
(1)创建
输出:
Hello world
H
H
e
l
l
o
w
o
r
l
d
(2)、格式化
format():
print(‘{0} was {1} years old when he wrote this book’. format(name,age) )
print(‘{} was {} years old when he wrote this book’. format(name,age) )
print(‘{name} was {age} years old when he wrote this book’. format(name=’Lily’,age=’22’) )
#对于浮点数“0.333”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print(‘{0 : .3f}’.format(1.0/3) )
结果:0.333
#使用下划线填充文本,并保持文字处于中间位置
#使用^定义‘_____hello_____’字符串长度为11
print(‘{0 : ^_11}’.format(‘hello’) )
结果:_____hello_____
% :
格式化操作符的右操作数可以是任何东西,如果是元组或者映射类型(如字典),那么字符串格式化将会有所不同。
输出:
Hello,world
Hello,World
注意:如果需要转换的元组作为转换表达式的一部分存在,那么必须将它用圆括号括起来:
输出: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F:\Python\test.py", line 2, in
str1='%s,%s' % 'Hello','world'
TypeError: not enough arguments for format string
如果需要输出%这个特殊字符,毫无疑问,我们会想到转义,但是Python中正确的处理方式如下:
输出:100%
对数字进行格式化处理,通常需要控制输出的宽度和精度:
输出:
3.14
3.141593
3.14
字符串格式化还包含很多其他丰富的转换类型,可参考官方文档。
4、通用序列操作(方法)
从列表、元组以及字符串可以“抽象”出序列的一些公共通用方法(不是你想象中的CRUD),这些操作包括:索引(indexing)、分片(sliceing)、加(adding)、乘(multiplying)以及检查某个元素是否属于序列的成员。除此之外,还有计算序列长度、最大最小元素等内置函数。
(1)索引
输出
H
2
345
索引从0(从左向右)开始,所有序列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索引。神奇的是,索引可以从最后一个位置(从右向左)开始,编号是-1:
输出:
o
3
123
(2)分片
分片操作用来访问一定范围内的元素。分片通过冒号相隔的两个索引来实现:
输出:
[0,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7, 8]
[7, 8, 9]
不同的步长,有不同的输出:
输出: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2, 4, 6, 8]
[0, 3, 6, 9]
[]
(3)序列相加
输出:
Hello world
[1, 2, 3, 2, 3, 4]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F:\Python\test.py", line 7, in
print str1+num1
TypeError: cannot concatenate 'str' and 'list' objects
(4)乘法
输出:
[None, None, None, None, None, None, None, None, None, None]
HelloHello
[1, 2, 1, 2]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F:\Python\test.py", line 5, in
print str1*num1
TypeError: can't multiply sequence by non-int of type 'list'
(5)成员资格
in运算符会用来检查一个对象是否为某个序列(或者其他类型)的成员(即元素):
输出:
False
True
True
(6)长度、最大最小值
通过内建函数len、max和min可以返回序列中所包含元素的数量、最大和最小元素。
输出:
5
o
H
5
123
1
二、映射(字典)
映射中的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名字,如你所知,这个名字专业的名称叫键。字典(也叫散列表)是Python中唯一内建的映射类型。
1、键类型
字典的键可以是数字、字符串或者是元组,键必须唯一。在Python中,数字、字符串和元组都被设计成不可变类型,而常见的列表以及集合(set)都是可变的,所以列表和集合不能作为字典的键。键可以为任何不可变类型,这正是Python中的字典最强大的地方。
输出:
{1: 1}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F:\Python\test.py", line 6, in
d[list1]="Hello world."
TypeError: unhashable type: 'list'
2、自动添加
即使键在字典中并不存在,也可以为它分配一个值,这样字典就会建立新的项。
3、成员资格
表达式item in d(d为字典)查找的是键(containskey),而不是值(containsvalue)。
三、集合
集合(Set)在Python 2.3引入,通常使用较新版Python可直接创建,如下所示:
strs=set(['jeff','wong','cnblogs'])
nums=set(range(10))
看上去,集合就是由序列(或者其他可迭代的对象)构建的。集合的几个重要特点和方法如下:
1、副本是被忽略的
集合主要用于检查成员资格,因此副本是被忽略的,如下示例所示,输出的集合内容是一样的。
输出如下:
set([0, 1, 2, 3, 4, 5])
set([0, 1, 2, 3, 4, 5])
2、集合元素的顺序是随意的
这一点和字典非常像,可以简单理解集合为没有value的字典。
输出如下:
set(['wong', 'cnblogs', 'jeff'])
3、集合常用方法
a、并集union
输出:
set([1, 2, 3])
set([2, 3, 4])
set([1, 2, 3, 4])
union操作返回两个集合的并集,不改变原有集合。使用按位与(OR)运算符“|”可以得到一样的结果:
输出和上面union操作一模一样的结果。
其他常见操作包括&(交集),<=,>=,-,()等等,这里不再列举。
输出如下:
set([1, 2, 3])
set([2, 3, 4])
set([2, 3])
True
set([1, 2, 3])
False
b、add和remove
和序列添加和移除的方法非常类似,可参考官方文档:
输出:
set([1])
set([1, 2])
set([1])
set([1])
False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F:\Python\test.py", line 9, in
set1.remove(29) #移除不存在的项
KeyError: 29
4、frozenset
集合是可变的,所以不能用做字典的键。集合本身只能包含不可变值,所以也就不能包含其他集合:
输出如下: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F:\Python\test.py", line 3, in
set1.add(set2)
TypeError: unhashable type: 'set'
可以使用frozenset类型用于代表不可变(可散列)的集合:
输出:
set([1, frozenset([2])])
❼ Python字符串
字符串 :在python中是作为序列存在的,序列中的元素具有从左到右的顺序,并根据他们的相对位置进行读取和储存。严格意义来说,字符串是一系列单个字符组成的序列,其他类型的序列还包括列表和元组。在一串字符两侧加上双引号或者单引号即可创建字符串。
注意 :如果字符串中需要出现双引号或者单引号,则有两种方法。
1)使用转义字符()进行转义。
2)将双引号和单引号配合使用,即若向想打印单引号,可以使用双引号表示字符串,在字符串中只用一个单引号。反之亦然。
在一个字符串前面加上r;则会自动为字符串中的反斜杠转义,使其只代表一个反斜杠。但是注意,原始字符串最后不能有反斜杠,否则会发生语法错误。如果非要在原始字符串最后加上,则可以写为。
运行结果为:
有时我们需要创建一个跨行的字符串,则可以使用三引号来创建。
运行结果为
1)可以通过len()函数得到序列的长度。
运行结果为:
2)可以通过索引操作得到序列的各个元素值。python中序列的索引是从0开始依次向后推移。
运行结果为:
3)python还支持反向索引,是从最后一个向前推移的。-1是指序列中的最后一个元素值,-len(str)是指该序列的第一个元素值。
运行结果为:
4)序列还支持一种 分片(slice) 的操作,这是一种能够一步提取整个分片的方法。
分片可以看作是字符串中一部提取出其中一部分的方法。其一般形式为:X[I:J],表示从X序列中取出第I个元素到不包含第J个元素的部分,结果为返回一个新的对象。
运行结果为:
在一个分片(slice)中,左边界默认为0。同时应注意负偏移量在分片中的边界,也应为左侧数字比右侧数字小。拷贝全部字符串的用法为str[:]。
运行结果为:
5)作为一个序列,字符串还支持用“+”来合并字符串。
运行结果为:
6) 不可变性 ,python中字符串具有不可变性,在创建一个字符串之后不可以通过对其某一位置进行赋值而改变该字符串,但可以通过创建一个新的字符串并以同一个变量名命名。
运行结果为:
7)除了一般的序列操作,字符串还有一些其特有的操作方法。
如find()方法,可以用于查找一个子字符串,可以返回该子字符串的索引值。但如果存在多个符合的子字符串,只会返回第一个索引值。如果不存在该子字符串,则返回-1。replace(S1,S2)方法会将字符串中的S1替换为S2。
运行结果如下:
关于字符串,python还有许多内置函数,可以通过调用dir()函数来查看。
❽ python如何创建一个四行三列的列表
1、直接创建,列表中可以创建表达式。
2、用list()函数创建,利用list函数和tuple函数可以实现列表和元组之间的相互转换。
3、输出,将字符串中的元素进行拆分,组成四行三列的列表。
❾ 万字干货,Python语法大合集,一篇文章带你入门
这份资料非常纯粹,只有Python的基础语法,专门针对想要学习Python的小白。
Python中用#表示单行注释,#之后的同行的内容都会被注释掉。
使用三个连续的双引号表示多行注释,两个多行注释标识之间内容会被视作是注释。
Python当中的数字定义和其他语言一样:
我们分别使用+, -, *, /表示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符。
这里要注意的是,在Python2当中,10/3这个操作会得到3,而不是3.33333。因为除数和被除数都是整数,所以Python会自动执行整数的计算,帮我们把得到的商取整。如果是10.0 / 3,就会得到3.33333。目前Python2已经不再维护了,可以不用关心其中的细节。
但问题是Python是一个 弱类型 的语言,如果我们在一个函数当中得到两个变量,是无法直接判断它们的类型的。这就导致了同样的计算符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非常蛋疼。以至于程序员在运算除法的时候,往往都需要手工加上类型转化符,将被除数转成浮点数。
在Python3当中拨乱反正,修正了这个问题,即使是两个整数相除,并且可以整除的情况下,得到的结果也一定是浮点数。
如果我们想要得到整数,我们可以这么操作:
两个除号表示 取整除 ,Python会为我们保留去除余数的结果。
除了取整除操作之外还有取余数操作,数学上称为取模,Python中用%表示。
Python中支持 乘方运算 ,我们可以不用调用额外的函数,而使用**符号来完成:
当运算比较复杂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括号来强制改变运算顺序。
Python中用首字母大写的True和False表示真和假。
用and表示与操作,or表示或操作,not表示非操作。而不是C++或者是Java当中的&&, || 和!。
在Python底层, True和False其实是1和0 ,所以如果我们执行以下操作,是不会报错的,但是在逻辑上毫无意义。
我们用==判断相等的操作,可以看出来True==1, False == 0.
我们要小心Python当中的bool()这个函数,它并不是转成bool类型的意思。如果我们执行这个函数,那么 只有0会被视作是False,其他所有数值都是True :
Python中用==判断相等,>表示大于,>=表示大于等于, <表示小于,<=表示小于等于,!=表示不等。
我们可以用and和or拼装各个逻辑运算:
注意not,and,or之间的优先级,其中not > and > or。如果分不清楚的话,可以用括号强行改变运行顺序。
关于list的判断,我们常用的判断有两种,一种是刚才介绍的==,还有一种是is。我们有时候也会简单实用is来判断,那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Python是全引用的语言,其中的对象都使用引用来表示。is判断的就是 两个引用是否指向同一个对象 ,而==则是判断两个引用指向的具体内容是否相等。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把引用比喻成地址的话,is就是判断两个变量的是否指向同一个地址,比如说都是沿河东路XX号。而==则是判断这两个地址的收件人是否都叫张三。
显然,住在同一个地址的人一定都叫张三,但是住在不同地址的两个人也可以都叫张三,也可以叫不同的名字。所以如果a is b,那么a == b一定成立,反之则不然。
Python当中对字符串的限制比较松, 双引号和单引号都可以表示字符串 ,看个人喜好使用单引号或者是双引号。我个人比较喜欢单引号,因为写起来方便。
字符串也支持+操作,表示两个字符串相连。除此之外,我们把两个字符串写在一起,即使没有+,Python也会为我们拼接:
我们可以使用[]来查找字符串当中某个位置的字符,用 len 来计算字符串的长度。
我们可以在字符串前面 加上f表示格式操作 ,并且在格式操作当中也支持运算,比如可以嵌套上len函数等。不过要注意,只有Python3.6以上的版本支持f操作。
最后是None的判断,在Python当中None也是一个对象, 所有为None的变量都会指向这个对象 。根据我们前面所说的,既然所有的None都指向同一个地址,我们需要判断一个变量是否是None的时候,可以使用is来进行判断,当然用==也是可以的,不过我们通常使用is。
理解了None之后,我们再回到之前介绍过的bool()函数,它的用途其实就是判断值是否是空。所有类型的 默认空值会被返回False ,否则都是True。比如0,"",[], {}, ()等。
除了上面这些值以外的所有值传入都会得到True。
Python当中的标准输入输出是 input和print 。
print会输出一个字符串,如果传入的不是字符串会自动调用__str__方法转成字符串进行输出。 默认输出会自动换行 ,如果想要以不同的字符结尾代替换行,可以传入end参数:
使用input时,Python会在命令行接收一行字符串作为输入。可以在input当中传入字符串,会被当成提示输出:
Python支持 三元表达式 ,但是语法和C++不同,使用if else结构,写成:
上段代码等价于:
Python中用[]表示空的list,我们也可以直接在其中填充元素进行初始化:
使用append和pop可以在list的末尾插入或者删除元素:
list可以通过[]加上下标访问指定位置的元素,如果是负数,则表示 倒序访问 。-1表示最后一个元素,-2表示倒数第二个,以此类推。如果访问的元素超过数组长度,则会出发 IndexError 的错误。
list支持切片操作,所谓的切片则是从原list当中 拷贝 出指定的一段。我们用start: end的格式来获取切片,注意,这是一个 左闭右开区间 。如果留空表示全部获取,我们也可以额外再加入一个参数表示步长,比如[1:5:2]表示从1号位置开始,步长为2获取元素。得到的结果为[1, 3]。如果步长设置成-1则代表反向遍历。
如果我们要指定一段区间倒序,则前面的start和end也需要反过来,例如我想要获取[3: 6]区间的倒序,应该写成[6:3:-1]。
只写一个:,表示全部拷贝,如果用is判断拷贝前后的list会得到False。可以使用del删除指定位置的元素,或者可以使用remove方法。
insert方法可以 指定位置插入元素 ,index方法可以查询某个元素第一次出现的下标。
list可以进行加法运算,两个list相加表示list当中的元素合并。 等价于使用extend 方法:
我们想要判断元素是否在list中出现,可以使用 in关键字 ,通过使用len计算list的长度:
tuple和list非常接近,tuple通过()初始化。和list不同, tuple是不可变对象 。也就是说tuple一旦生成不可以改变。如果我们修改tuple,会引发TypeError异常。
由于小括号是有改变优先级的含义,所以我们定义单个元素的tuple, 末尾必须加上逗号 ,否则会被当成是单个元素:
tuple支持list当中绝大部分操作:
我们可以用多个变量来解压一个tuple:
解释一下这行代码:
我们在b的前面加上了星号, 表示这是一个list 。所以Python会在将其他变量对应上值的情况下,将剩下的元素都赋值给b。
补充一点,tuple本身虽然是不可变的,但是 tuple当中的可变元素是可以改变的 。比如我们有这样一个tuple:
我们虽然不能往a当中添加或者删除元素,但是a当中含有一个list,我们可以改变这个list类型的元素,这并不会触发tuple的异常:
dict也是Python当中经常使用的容器,它等价于C++当中的map,即 存储key和value的键值对 。我们用{}表示一个dict,用:分隔key和value。
对 。我们用{}表示一个dict,用:分隔key和value。
dict的key必须为不可变对象,所以 list、set和dict不可以作为另一个dict的key ,否则会抛出异常:
我们同样用[]查找dict当中的元素,我们传入key,获得value,等价于get方法。
我们可以call dict当中的keys和values方法,获取dict当中的所有key和value的集合,会得到一个list。在Python3.7以下版本当中,返回的结果的顺序可能和插入顺序不同,在Python3.7及以上版本中,Python会保证返回的顺序和插入顺序一致:
我们也可以用in判断一个key是否在dict当中,注意只能判断key。
如果使用[]查找不存在的key,会引发KeyError的异常。如果使用 get方法则不会引起异常,只会得到一个None :
setdefault方法可以 为不存在的key 插入一个value,如果key已经存在,则不会覆盖它:
我们可以使用update方法用另外一个dict来更新当前dict,比如a.update(b)。对于a和b交集的key会被b覆盖,a当中不存在的key会被插入进来:
我们一样可以使用del删除dict当中的元素,同样只能传入key。
Python3.5以上的版本支持使用**来解压一个dict:
set是用来存储 不重复元素 的容器,当中的元素都是不同的,相同的元素会被删除。我们可以通过set(),或者通过{}来进行初始化。注意当我们使用{}的时候,必须要传入数据,否则Python会将它和dict弄混。
set当中的元素也必须是不可变对象,因此list不能传入set。
可以调用add方法为set插入元素:
set还可以被认为是集合,所以它还支持一些集合交叉并补的操作。
set还支持 超集和子集的判断 ,我们可以用大于等于和小于等于号判断一个set是不是另一个的超集或子集:
和dict一样,我们可以使用in判断元素在不在set当中。用可以拷贝一个set。
Python当中的判断语句非常简单,并且Python不支持switch,所以即使是多个条件,我们也只能 罗列if-else 。
我们可以用in来循环迭代一个list当中的内容,这也是Python当中基本的循环方式。
如果我们要循环一个范围,可以使用range。range加上一个参数表示从0开始的序列,比如range(10),表示[0, 10)区间内的所有整数:
如果我们传入两个参数,则 代表迭代区间的首尾 。
如果我们传入第三个元素,表示每次 循环变量自增的步长 。
如果使用enumerate函数,可以 同时迭代一个list的下标和元素 :
while循环和C++类似,当条件为True时执行,为false时退出。并且判断条件不需要加上括号:
Python当中使用 try和except捕获异常 ,我们可以在except后面限制异常的类型。如果有多个类型可以写多个except,还可以使用else语句表示其他所有的类型。finally语句内的语法 无论是否会触发异常都必定执行 :
在Python当中我们经常会使用资源,最常见的就是open打开一个文件。我们 打开了文件句柄就一定要关闭 ,但是如果我们手动来编码,经常会忘记执行close操作。并且如果文件异常,还会触发异常。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使用with语句来代替这部分处理,使用with会 自动在with块执行结束或者是触发异常时关闭打开的资源 。
以下是with的几种用法和功能:
凡是可以使用in语句来迭代的对象都叫做 可迭代对象 ,它和迭代器不是一个含义。这里只有可迭代对象的介绍,想要了解迭代器的具体内容,请移步传送门:
Python——五分钟带你弄懂迭代器与生成器,夯实代码能力
当我们调用dict当中的keys方法的时候,返回的结果就是一个可迭代对象。
我们 不能使用下标来访问 可迭代对象,但我们可以用iter将它转化成迭代器,使用next关键字来获取下一个元素。也可以将它转化成list类型,变成一个list。
使用def关键字来定义函数,我们在传参的时候如果指定函数内的参数名, 可以不按照函数定义的顺序 传参:
可以在参数名之前加上*表示任意长度的参数,参数会被转化成list:
也可以指定任意长度的关键字参数,在参数前加上**表示接受一个dict:
当然我们也可以两个都用上,这样可以接受任何参数:
传入参数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使用*和**来解压list或者是dict:
Python中的参数 可以返回多个值 :
函数内部定义的变量即使和全局变量重名,也 不会覆盖全局变量的值 。想要在函数内部使用全局变量,需要加上 global 关键字,表示这是一个全局变量:
Python支持 函数式编程 ,我们可以在一个函数内部返回一个函数:
Python中可以使用lambda表示 匿名函数 ,使用:作为分隔,:前面表示匿名函数的参数,:后面的是函数的返回值:
我们还可以将函数作为参数使用map和filter,实现元素的批量处理和过滤。关于Python中map、rece和filter的使用,具体可以查看之前的文章:
五分钟带你了解map、rece和filter
我们还可以结合循环和判断语来给list或者是dict进行初始化:
使用 import语句引入一个Python模块 ,我们可以用.来访问模块中的函数或者是类。
我们也可以使用from import的语句,单独引入模块内的函数或者是类,而不再需要写出完整路径。使用from import *可以引入模块内所有内容(不推荐这么干)
可以使用as给模块内的方法或者类起别名:
我们可以使用dir查看我们用的模块的路径:
这么做的原因是如果我们当前的路径下也有一个叫做math的Python文件,那么 会覆盖系统自带的math的模块 。这是尤其需要注意的,不小心会导致很多奇怪的bug。
我们来看一个完整的类,相关的介绍都在注释当中
以上内容的详细介绍之前也有过相关文章,可以查看:
Python—— slots ,property和对象命名规范
下面我们来看看Python当中类的使用:
这里解释一下,实例和对象可以理解成一个概念,实例的英文是instance,对象的英文是object。都是指类经过实例化之后得到的对象。
继承可以让子类 继承父类的变量以及方法 ,并且我们还可以在子类当中指定一些属于自己的特性,并且还可以重写父类的一些方法。一般我们会将不同的类放在不同的文件当中,使用import引入,一样可以实现继承。
我们创建一个蝙蝠类:
我们再创建一个蝙蝠侠的类,同时继承Superhero和Bat:
执行这个类:
我们可以通过yield关键字创建一个生成器,每次我们调用的时候执行到yield关键字处则停止。下次再次调用则还是从yield处开始往下执行:
除了yield之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小括号来生成一个生成器:
关于生成器和迭代器更多的内容,可以查看下面这篇文章:
五分钟带你弄懂迭代器与生成器,夯实代码能力
我们引入functools当中的wraps之后,可以创建一个装饰器。装饰器可以在不修改函数内部代码的前提下,在外面包装一层其他的逻辑:
装饰器之前也有专门的文章详细介绍,可以移步下面的传送门:
一文搞定Python装饰器,看完面试不再慌
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可以看到结束,原作者的确非常厉害,把Python的基本操作基本上都囊括在里面了。如果都能读懂并且理解的话,那么Python这门语言就算是入门了。
如果你之前就有其他语言的语言基础,我想本文读完应该不用30分钟。当然在30分钟内学会一门语言是不可能的,也不是我所提倡的。但至少通过本文我们可以做到熟悉Python的语法,知道大概有哪些操作,剩下的就要我们亲自去写代码的时候去体会和运用了。
根据我的经验,在学习一门新语言的前期,不停地查阅资料是免不了的。希望本文可以作为你在使用Python时候的查阅文档。
最后,我这里有各种免费的编程类资料,有需要的及时私聊我,回复"学习",分享给大家,正在发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