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python3 输入输出和File(文件) 方法
Python两种输出值的方式: 表达式语句和 print() 函数。第三种方式是使用文件对象的 write() 方法,标准输出文件可以用 sys.stdout 引用。
如果你希望输出的形式更加多样,可以使用 str.format() 函数来格式化输出值。如果你希望将输出的值转成字符串,可以使用 repr() 或 str() 函数来实现。
str(): 函数返回一个用户易读的表达形式。
repr(): 产生一个解释器易读的表达形式。
str.format() 的使用
读取键盘输入
Python 提供了 input() 内置函数,从标准输入读入一行文本,默认的标准输入是键盘。
open() 用于打开一个文件,并返回文件对象,基本语法格式如下:
open(filename, mode='r')
完整的语法格式为:
open(filename, mode='r', buffering=-1, encoding=None, errors=None, newline=None, closefd=True, opener=None)
参数说明:
filename: 必需,文件路径+文件名称(相对或者绝对路径)
mode: 可选,文件打开模式:只读,写入,追加等,默认模式为只读(r)
buffering: 设置缓冲
encoding: 一般使用utf8
errors: 报错级别
newline: 区分换行符
closefd: 传入的file参数类型
opener: 设置自定义开启器,开启器的返回值必须是一个打开的文件描述符。
不同模式mode打开文件的说明:
t 文本模式 (默认的模式)
b 二进制模式,一般用于非文本文件如图片等
x 写模式,新建一个文件,如果该文件已存在则会报错
+ 打开一个文件进行更新(可读可写)
r 以只读方式打开文件。文件的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开头。是默认模式。
rb 以二进制格式打开一个文件用于只读。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开头。
r+ 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读写。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开头。
rb+ 以二进制格式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读写。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开头。
w 打开一个文件只用于写入。如果该文件已存在则打开文件,并从开头开始编辑,即原有内容会被删除。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
wb 以二进制格式打开一个文件只用于写入。如果该文件已存在则打开文件,并从开头开始编辑,即原有内容会被删除。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
w+ 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读写。如果该文件已存在则打开文件,并从开头开始编辑,即原有内容会被删除。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
wb+ 以二进制格式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读写。如果该文件已存在则打开文件,并从开头开始编辑,即原有内容会被删除。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
a 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追加。如果该文件已存在,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结尾,新的内容将会被写入到已有内容之后。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进行写入。
ab 以二进制格式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追加。如果该文件已存在,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结尾,新的内容将会被写入到已有内容之后。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进行写入。
a+ 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读写。如果该文件已存在,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结尾。文件打开时会是追加模式。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用于读写。
ab+ 以二进制格式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追加。如果该文件已存在,文件指针将会放在文件的结尾。如果该文件不存在,创建新文件用于读写。
f.write(string) 将 string 写入到文件中, 然后返回写入的字符数
f.writelines(sequence) 向文件写入一个序列字符串行表,如果需要换行则要自己加入每行的换行符。
f.read(size) 读取一定数目的数据, 然后作为字符串或字节对象返回。size 是一个可选参数。当 size 参数忽略或者为负, 那么该文件的所有内容都将被读取并且返回。
f.readline() 从文件中读取单独的一行。换行符为 '\n'。读取整行,包括 "\n" 字符。f.readline() 如果返回一个空字符串, 说明已经读取到最后一行。
f.readlines([sizeint])] 读取所有行并返回列表类型,若给定sizeint>0,返回总和大约为sizeint字节的行, 并且将这些字节按行分割。实际读取值可能比 sizeint 较大, 因为需要填充缓冲区。
f.tell() 返回文件对象当前所处的位置, 它是从文件开头开始算起的字节数。
f.seek() 移动文件读取指针到指定位置,如果要改变文件当前的位置, 可以使用f.seek(offset, from_what) 函数。from_what 的值(默认为0), 如果是 0 表示开头, 如果是 1 表示当前位置, 2 表示文件的结尾,例如:
seek(x,0) : 从起始位置即文件首行首字符开始移动 x 个字符
seek(x,1) : 表示从当前位置往后移动x个字符
seek(-x,2):表示从文件的结尾往前移动x个字符
file.flush() 刷新文件内部缓冲,直接把内部缓冲区的数据立刻写入文件, 而不是被动的等待输出缓冲区写入
file.fileno() 返回一个整型的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 FD 整型), 可以用在如os模块的read方法等一些底层操作上
file.isatty() 如果文件连接到一个终端设备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file.truncate([size]) 从文件的首行首字符开始截断,截断文件为 size 个字符,无 size 表示从当前位置截断;截断之后后面的所有字符被删除,其中 windows 系统下的换行代表2个字符大小。
f.close() 关闭文件并释放系统的资源。关闭后文件不能再进行读写操作,否则会抛出异常
当处理一个文件对象时, 使用 with 关键字是非常好的方式。在结束后, 它会帮你正确的关闭文件。 而且写起来也比 try - finally 语句块要简短:
python的pickle模块实现了基本的数据序列和反序列化。通过pickle模块的序列化操作能够将程序中运行的对象信息保存到文件中去,永久存储。通过pickle模块的反序列化操作能够从文件中创建上一次程序保存的对象。
基本接口:
pickle.mp(obj, file, [,protocol])
有了 pickle 对象, 就能对 file 以读取的形式打开:
x = pickle.load(file)
从 file 中读取一个字符串,并将它重构为原来的python对象。
示例:使用pickle模块将数据对象保存到文件
示例:使用pickle模块从文件中重构python对象
㈡ python文件的创建、写入、读取
最近在构思如何 本地化股票数据 ,觉得有必要复习一下python对文件的创建、写入、和读取。
首先先了解一下对于文件的处理都有常用函数:
open(path, mode):生成文件对象。
参数说明:path文件路径、mode文件的操作模式
文件的操作模式说明
1、写入模式:‘w’创建、‘wb’创建二进制、‘a’追加内容、‘ab’二进制形式追加内容(另外如在后面添加‘+’号,附加读取功能如:‘w+’)
可用write()、writelines()写入内容、close()保存文件
注意:windows系统在输入写入中文时,输入参数 encoding=‘utf-8’
可用read()函数对文件内容进行读取
注意:读取的内容是从结尾开始的,用seek(0)函数指定读取位置为开头
这里我用‘w+’模式来举例
2、读取模式:‘r’读取内容、‘rb’读取二进制内容(区别于写入模式的读取,读取模式从开头开始读取)
除了read()、还有readline()调用一次返回一行数据、readlines()返回每行数据list
另外还有mode属性:看查文件对象的模式、closed属性:判断文件是否关闭、name属性:返回文件名
这里我还要介绍一个关键字with,他是一个表达式能为调用的文件对象别名,且自动关闭文件。
㈢ python输入3输出123
读取键盘输入
内置函数input([prompt]),用于从标准输入读取一个行,并返回一个字符串(去掉结尾的换行符):
s = input("Enter your input:")
登录后复制
注:在Python 3.x版本中取消了 raw_input() 函数。
打印到屏幕
最简单的输出方法是用print语句,你可以给它传递零个或多个用逗号隔开的表达式:
print([object, ...][, sep=' '][, end='endline_character_here'][, file=redirect_to_here])
登录后复制方括号内是可选的,sep表示分割符,end表示结束符,file表示重定向文件。如果要给sep、end、file指定值必须使用关键字参数。
㈣ python怎样读取txt文件的数据内容
我们使用python的时候经常需要读取txt文件中的内容,那么该如何读取呢?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们新建一个txt文件,在里面写入一些内容,如下图所示
接下来打开运行界面,输入CMD命令,如下图所示
然后进入CMD界面以后我们输入python命令进入python环境,如下图所示
最后我们通过python中的open方法打开txt文件,然后通过read方法读取文件内容,如下图所示
㈤ Python,怎么在输入非数字时,输出一句话
Python提供了两个内置函数从标准输入读入一行文本,默认的标准输入是键盘。如下:
1.raw_input
2.input
raw_input函数
raw_input() 函数从标准输入读取一个行,并返回一个字符串(去掉结尾的换行符):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str = raw_input("Enter your input: ");
print "Received input is : ", str
这将提示你输入任意字符串,然后在屏幕上显示相同的字符串。当我输入"Hello Python!",它的输出如下: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Enter your input: Hello Python
Received input is : Hello Python
㈥ Python基础之:Python中的IO
IO就是输入和输出,任何一个程序如果和外部希望有交互的话,都需要使用到IO。相对于java而言,Python中的IO更加的简单,易用。
本文将会详细介绍Python中的IO操作。
linux中有三种标准输入输出,分别是STDIN,STDOUT,
STDERR,对应的数字是0,1,2。
STDIN是标准输入,默认从键盘读取信息;
STDOUT是标准输出,默认将输出结果输出至终端;
STDERR是标准错误,默认将输出结果输出至终端。
我们常用的 2>&1,指将标准输出、标准错误指定为同一输出路径 。
python中,我们可以使用print方法来输出信息。\
我们看下print函数的定义:
print函数将 objects 打印到 file 指定的文本流,以 sep 分隔并在末尾加上 end。 sep, end, file 和 flush 如果存在,那么必须以关键字参数的形式给出。
所有非关键字参数都会被转换为字符串,并会被写入到流,以 sep 分割,并在末尾加上 end。 sep 和 end 都必须为字符串;它们也可以为 None,这意味着使用默认值。 如果没有给出 objects,则 print() 将只写入 end。
file 参数必须是一个具有 write(string) 方法的对象;如果参数不存在或为 None,则将使用 sys.stdout。 由于要打印的参数会被转换为文本字符串,因此 print()不能用于二进制模式的文件对象。 对于这些对象,可以使用 file.write(...)。
输出是否被缓存通常决定于 file,但如果 flush 关键字参数为真值,输出流会被强制刷新。
可以看到print的输出格式还是比较简单的。我们接下来看一下怎么丰富输出的格式。
如果想要格式化字符串,可以在字符串的开始引号之前加上 f 或 F。
这样的话,我们可以直接在字符串中引入变量值,只需要把变量放在 { 和 } 中间即可。
除了在{ }中放入Python变量之外,还可以在其中放入函数:
在 ':' 后传递一个整数可以让该字段成为最小字符宽度。方便列对齐:
{ }中的变量后面还可以跟着转值符号:'!a' 表示应用 ascii() ,'!s' 表示应用 str(),还有 '!r' 表示应用 repr():
除此之外,str本身自带一个功能强大的format 函数:
调用此方法的字符串可以包含字符串字面值或者以花括号 {} 括起来的替换域,每个替换域可以包含一个位置参数的数字索引,或者一个关键字参数的名称。 返回的字符串副本中每个替换域都会被替换为对应参数的字符串值。
再看一个使用索引的例子:
看一个关键字的例子:
再看一个组合的例子:
还有非常复杂的组合的例子:
或者使用 '**' 符号将 table 作为关键字参数传递:
还可以使用n类型 '{:n}' 来格式化数字:
如果我们只是想要将Python对象转换为字符串,那么可以使用repr()或者str(), str() 函数是用于返回人类可读的值的表示,而 repr()是用于生成解释器可读的表示。
举个例子:
str对象还提供了一些对字符串进行手动格式化的方法:
字符串对象的 str.rjust()方法通过在左侧填充空格来对给定宽度的字段中的字符串进行右对齐。类似的方法还有 str.ljust()和 str.center()。
如果输入的字符串太长,它们不会截断字符串,而是原样返回。
如果想保证字符串的长度,则可以使用切片: x.ljust(n)[:n] 。
还可以使用str.zfill()来用0填充字符串:
% 也可以用来格式化字符串,给定 'string' % values,则 string 中的 % 实例会以零个或多个 values 元素替换。 此操作通常被称为字符串插值。
python中文件读取非常简单,使用open()方法即可。
open()会返回一个文件对象。我们看一下它的定义:
第一个参数是文件名。
第二个参数是文件打开的模式,可用的模式有:
默认模式为 'r' 。
看一个open文件的例子:
文件打开了,自然需要被关闭,所以我们需要显示调用 f.close() 方法:
有没有类似java中的try with resource的自动关闭文件的功能呢?
我们可以使用with,这样文件在使用完毕之后,会自动被关闭,非常的好用。
文件被关闭之后,如果想要再次读取,就会报错:
获取到文件对象之后,我们就可以调用文件中的方法了。
f.read(size) 会读取一些数据并将其作为字符串(在文本模式下)或字节串对象(在二进制模式下)返回。
size 是一个可选的数值参数。 当 size 被省略或者为负数时,将读取并返回整个文件的内容;当取其他值时,将读取并返回至多 size 个字符(在文本模式下)或 size 个字节(在二进制模式下)。 如果已到达文件末尾,f.read() 将返回一个空字符串 ('')。
f.readline() 从文件中读取一行;换行符(\n)留在字符串的末尾,如果文件不以换行符结尾,则在文件的最后一行省略。如果 f.readline() 返回一个空的字符串,则表示已经到达了文件末尾,而空行使用 '\n' 表示,该字符串只包含一个换行符。
还有一种更加简单的读取方法,就是从文件中遍历:
如果你想以列表的形式读取文件中的所有行,你也可以使用 list(f) 或 f.readlines()。
f.write(string) 会把 string 的内容写入到文件中,并返回写入的字符数。
如果是在文本模式下,那么在写入文件之前,需要把对象转换成为文本形式,我们可以使用str()来进行转换。
使用f.seek(offset, whence)可以定位文件指针的位置,然后后续会从该位置开始进行读取操作。
whence 的 0 值表示从文件开头起算,1 表示使用当前文件位置,2 表示使用文件末尾作为参考点。 whence 如果省略则默认值为 0,即使用文件开头作为参考点。
JSON是一个很方便进行信息交流的文件格式。我们看下怎么使用JSON来将对象转换为字符串:
mps是将对象转换为json str。 json还有一个mp方法,可以直接将对象存入到文件中。
要从文件中解析出json字符串,可以使用load:
JSON 中的键-值对中的键永远是 str类型的。当一个对象被转化为 JSON 时,字典中所有的键都会被强制转换为字符串。这所造成的结果是字典被转换为 JSON 然后转换回字典时可能和原来的不相等。换句话说,如果 x 具有非字符串的键,则有 loads(mps(x)) != x。
㈦ Python3提供了__函数从标准输入(如键盘)读入一行文本
应该是input吧。
㈧ Python常见的漏洞都有什么
首先是解析XML漏洞。如果您的应用程序加载和解析XML文件,那么您可能正在使用XML标准库模块。有一些针对XML的常见攻击。大多数是DoS风格(旨在破坏系统而不是窃取数据)。这些攻击很常见,尤其是在解析外部(即不受信任的)XML文件时。一种这样的攻击是“十亿笑”,因为加载的文件包含许多(十亿)“笑”。您可以加载XML实体文件,当XML解析器尝试将此XML文件加载到内存中时,它将消耗许多GB的内存。
要知道SSTI是ServerSideTemplateInjection,是Web开发中使用的模板引擎。模板引擎可以将用户界面和业务数据分离,逻辑代码和业务代码也可以相应分离,代码复用变得简单,开发效率也提高了。模板在服务器端使用,数据由模板引擎渲染,然后传递给用户,可以为特定用户/特定参数生成对应的页面。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网络搜索,搜索不同词条得到的结果页面是不一样的,但是页面的边框基本是一样的。